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典故誠信

典故誠信

發布時間: 2020-12-17 14:03:34

1. 關於誠信的成語典故5個有哪些,求幫忙

【一諾千金】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回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答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立木為信】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

【曾子殺彘】有一次,曾參的妻子要到集市上辦事,年幼的兒子吵著要去。曾參的妻子不願帶兒子去,便對他說回來就殺豬給他吃。兒子聽了,非常高興,不再吵著要去集市了。
這話本是哄兒子說著玩的,過後,曾參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參卻真的把家裡的一頭豬殺了。
【尾生抱柱】相傳尾生與女子約定在橋梁相會,久候女子不到,水漲,乃抱橋柱而死。
【君子之約/童叟無欺】孔子東游的時候與一個叫項橐的小兒比試,各出一題,互為應對,勝者為師。孔子輸後,果真拜項橐為師。這就是君子之約和童叟無欺的典故。

2. 求關於誠信的典故

1、周幽王烽火戲諸侯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2、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3、食言而肥

春秋時,魯國大夫孟武伯,說話一貫無信,魯哀公對他很不滿。有一次,魯哀公在五梧舉行宴會,孟武伯照例參加,有個名叫郭重的大臣也在座。這郭重長得很肥胖,平時頗受哀公寵愛,因而常遭孟武伯的嫉妒和譏辱。這次孟武伯借著向哀公敬酒的機會,又向郭重道:「你吃了什麼東西這樣肥胖啊?」

魯哀公聽了,很覺厭惡,便代替郭重答道:「食言多也,能無肥乎!」這句話分明是反過來諷刺孟武伯慣於說話不算數,而且在宴會上當著群臣之面,出於國君之口,孟武伯頓時面紅耳赤,感到萬分難堪。

4、齊襄公言而無信

春秋時,齊襄公派大將連稱、管至父去守衛葵丘。連稱問齊襄公:「我們何時能回來?」當時正是西瓜上市季節,齊庄公一邊吃瓜一邊說:「明年吃瓜時派人替換你們。」

一年之後,齊襄公卻忘了約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瓜,並提出按時替換的要求。齊襄公十分振怒,平靜下來之後,對送瓜的人說:「他們要想回來,在等一次瓜熟吧。」連稱、管至父見齊襄公言而無信,又氣又恨。後來,他們二人參加叛亂,殺死齊襄公。

齊襄公言而無信,最終落得被人推翻,死於非命的下場。告訴我們人是要講信用的,既然答應別人的事,就要兌現承諾。言而無信,必然失信。

5、曾子殺豬

一個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畢,換上一身干凈整潔的藍布新衣,准備去集市買一些東西。她出了家門沒走多遠,兒子就哭喊著從身後攆了上來,吵著鬧著要跟著去。孩子不大,集市離家又遠,帶著他很不方便。

因此曾子的妻子對兒子說:「你回去在家等著,我買了東西一會兒就回來。你不是愛吃醬汁燒的蹄子、豬腸燉的湯嗎?我回來以後殺了豬就給你做。」這話倒也靈驗。她兒子一聽,立即安靜下來,乖乖地望著媽媽一個人遠去。

曾子的妻子從集市回來時,還沒跨進家門就聽見院子里捉豬的聲音。她進門一看,原來是曾子正准備殺豬給兒子做好吃的東西。她急忙上前攔住丈夫,說道:「家裡只養了這幾頭豬,都是逢年過節時才殺的。

你怎麼拿我哄孩子的話當真呢?」曾子說:「在小孩面前是不能撒謊的。他們年幼無知,經常從父母那裡學習知識,聽取教誨。如果我們現在說一些欺騙他的話,等於是教他今後去欺騙別人。雖然做母親的一時能哄得過孩子,但是過後他知道受了騙,就不會再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一來,你就很難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了。」曾子的妻子覺得丈夫的話很有道理,於是心悅誠服地幫助曾子殺豬去毛、剔骨切肉。沒過多久,曾子的妻子就為兒子做好了一頓豐盛的晚餐。

3. 關於誠信的成語典故

1、一諾千金

秦朝末年,楚國有一個叫季布的人,他這個人個性耿直,而且非常講信用,只要他答應的事,就一定會努力做到,也因此他受到許多人的稱贊,大家都很尊敬他。

他曾經在項羽的軍中當過將領,而且率兵多次打敗劉邦,所以當劉邦建立漢朝當上皇帝的時候,便下令捉拿季布,並且宣布:「凡是抓到季布的人,賞黃金千兩,藏匿他的人則遭到滅門三族的懲罰。」可是,季布為人正直而且時常行俠仗義,所以大家都想保護他。

起初季布躲在好友的家中,過了一段時間,捉拿他的風聲更緊了,他的朋友就把他的頭發剃光,化裝成奴隸和幾十個家僮一起賣給了魯國的朱家當勞工。朱家主人很欣賞季布,於是專程去洛陽請劉邦的好朋友汝陰侯滕公向劉邦說情,希望能撤銷追殺季布的通緝令,後來劉邦果真赦免了季布,而且還給了他一個官職。

有一個和季布同鄉、名叫曹邱生的人,他一向喜歡和有權有勢的朋友來往,於是就託人寫介紹信給季布,希望能和季布認識、交朋友。可是季布一見到他就很反感,根本不想再理會曹丘生,但是他面對季布討厭的神色;

像是沒發生什麼事的繼續說:「您也知道我們都是楚國人,人們常說『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句話是我到處替您宣揚的結果,可是您為什麼總是拒絕見我呢?」季布聽完曹邱生的話,非常高興,頓時改變了態度,而將他當作上賓來招待。

2、齊桓公不背曹沫之盟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九合諸侯,可以說周天子都拿她沒辦法,魯庄公與其過交戰,曹沫為將,結果連敗三仗,魯庄公不得不割地求和,齊桓公答應與魯國停戰會盟。可是在會盟之上,曹沫突然拿出匕首抵住齊桓公,要齊桓公返還魯國因戰敗答應割讓給齊國的土地,齊桓公答應歸還。

事後,齊桓公並沒有因為曹沫採取不正當方式要回土地而背約,真的把魯國割讓的土地還給了魯國,其實以齊桓公的力量,曹沫以此卑鄙手段索取的土地,完全可以不給他,魯國一點辦法也沒有,可齊桓公講誠信,如約交還了土地,齊桓公能夠成為五霸之首,絕非偶然。

3、晉文公不貪伐原之利

晉公子重耳因蒙難而流亡他鄉,當時很多諸侯國不接納他,最困難的時候介子推只能從自己大腿上割肉救活重耳。到了楚國後,楚國熱情地招待了他,在招待他時,楚國國君問他說:「如果你以後做了晉國國君,將如何報答我?」

重耳說:「珍珠美玉,你都不缺,我不會有更稀罕的東西送給你,不過托你洪福,以後我如果做了晉國國君,假若我們在戰場上相遇,我便以退避三舍(一舍三十里)作為回報!」後來,重耳果然作了國君,成了晉文公。五年之後,也就是僖公二十八年,晉文公果然與楚國在戰場上相遇,晉文公確實實踐了自己的諾言,退避近百里以報楚國招待之恩。這就是成語「退避三舍」的故事原型。

4、魏文侯不棄虞人之期

魏文侯在與群臣飲酒,興致盎然,而此時天下起了雨,魏文侯想起了他與虞人(山林管理者)相約當日要打獵,於是,他便「命駕將適野」。左右大臣驚詫道:「大家喝得正起勁,而又下著大雨,君侯又要去哪裡?」

魏文侯說:「我與虞人約好了今天打獵,雖然下雨不能打獵了,豈可因為自己喝得高興就不去跟人家說一聲呢?」於是便親自前往。魏文侯原為晉國臣下,後來和魏、韓、趙,三家分晉,獨立為侯,飽受傳統思想者詬病。但它是一個很有作為的諸侯,特別是在誠信方面,堪稱楷模

5、秦孝公不廢徙木之賞

這個不細說了,大家都知道,小學課本都學過商鞅變法前為了取信於民,立木為信的故事。商鞅在以後新法推行上也確實做到了誠信,從不徇私枉法,太傅公子虔和太子的老師公孫賈犯法也不能免罪。商鞅為人殘忍刻薄,推行新法,殺人無數,死者屍骨如山,涇河為之斷流。

到後來出行必須大批隨從跟隨,秦穆公死後,商鞅失寵,結果做卷自縛,逃亡路上沒人敢違反他制定的法律對他施救,落得一個車裂的悲慘結局。但商鞅的立木為信成為誠信的標桿,為推行新法鋪平道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