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大的典故

大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07:05:57

Ⅰ 求含"大"字的詩句典故,急!

大敗虧輪
遭到很大的失敗和損失
大筆如椽
語出《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俄而帝崩,哀冊謚議,皆珣所草。」後常以「大筆如椽」誇贊別人文筆雄健有力或文章氣勢宏大
大步流星
形容走得很快
大才榱槃
同「大才槃槃」
大才槃槃
謂有大才幹
大材小用
大的材料用於小處。比喻人才使用不當,不能盡其才
大徹大悟
謂徹底醒悟
大澈大悟
見「大徹大悟」
大吃一驚
形容對發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大處落墨
繪畫或寫文章要在主要的地方下工夫。比喻做事要在大處著眼
大處著眼
從大的、重要的方面觀察、考慮問題
大吹大打
謂鼓樂齊作
大吹大擂
①鼓樂齊作。②比喻大肆宣揚
大吹法螺
法螺,僧道作法事用的樂器,是一種梭尾螺殼。《妙法蓮華經·序品》:「今佛世主,欲說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擊大法鼓。」後以「大吹法螺」比喻說大話,大肆吹噓
大醇小疵
醇,純。疵,病。謂大體純正,略有欠缺
大慈大悲
佛教語。佛菩薩對眾生廣大的慈善心和憐憫心。《大智度論》卷二七:「大慈大悲者,四無量心中已分別,今當更略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後形容人心腸慈善。《雲笈七簽》卷四:「聖人興,大慈大悲,愛若赤子,隨時化生,隨宜救拔。」現多含諷刺意
大錯特錯
強調錯誤到極點
大打出手
戲曲演武打時,由劇中一個角色同幾個對手相互拋擲接踢武器,稱為打出手。因以大打出手形容野蠻地打人逞凶或相互間的爭斗、毆打
大膽包身
謂膽量極大
大刀闊斧
①形容軍隊威猛的氣勢。②喻辦事果斷而有魄力
大地春回
見「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
亦作「大地春回」。指冬盡春來。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常比喻形勢的好轉
大動肝火
大怒
大而化之
①謂光大德業,以化萬民。②做事情馬虎,不細心
大而無當
①謂言辭誇大,不著邊際。②指大而不切實用
大發雷霆
比喻大發脾氣
大法小廉
謂大臣盡忠,小臣盡職
大方之家
謂見多識廣、明曉大道的人
大放厥詞
見「大放厥辭」
大放厥辭
亦作「大放厥詞」。①謂寫出大量優美的辭章。②大發議論(今多含貶義)
大風大浪
自然界的狂風巨浪。多比喻社會上的巨大動盪和激烈斗爭
大腹便便
①形容肚子肥大凸出。②今含貶義
大公無私
①公平正直,不徇私情。②現多指完全為人民群眾利益著想,毫無私心
大功告成
語本《漢書·王莽傳上》:「十萬眾並集,平作二旬,大功畢成。」指巨大的工程或重要的任務宣告完成
大海撈針
比喻無從尋覓
大旱望雲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樣。語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趙岐註:「霓,虹也。雨則虹見,故大旱而思見之。」
大好河山
無限美好的祖國國土
大紅大綠
謂顏色濃艷
大紅大紫
形容顯赫、得意
大呼小喝
同「大呼小叫」
大呼小叫
謂大聲叫呼
大惑不解
語本《莊子·天地》:「大惑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成玄英疏:「大愚惑者,凡俗也,心識闇鄙,觸景生迷,所以竟世終身不覺悟也。」後多以「大惑不解」指對事物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家風范
①出自高貴人家的特有氣派。②借稱大作家的風格氣派
大家閨秀
舊指出身於世家大族的女子
大匠運斤
語出《莊子·徐無鬼》:「郢人堊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斫之,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斫之,盡堊而鼻不傷,郢人立不失容。」後以「大匠運斤」稱人技藝精湛或文筆嫻熟高超
大街小巷
指各處街巷
大經大法
根本的原則和法規
大驚失色
非常驚恐,變了臉色
大驚小怪
形容對不足為奇的事情過分慌張或詫異
大快人心
指壞人受到懲罰或打擊,眾人心裡感到非常痛快
大塊文章
原指大自然錦綉般美好的景色。語本唐李白《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清黃景仁《硯銘》:「眉山蒼蒼,大塊文章,獸紐頭,篆鳥跡,中空無物,何止容卿輩數十。」後用以稱贊別人內容豐富的長篇文章。參見「大塊」
大路椎輪
南朝梁蕭統《〈文選〉序》:「若夫椎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大輅,古代華美的大車。椎輪,無輻條的原始車輪。謂大輅由椎輪逐步演變而成,比喻事物的進化,由簡到繁,由粗至精。後人亦稱始創者為大輅椎輪
大馬金刀
①形容豪爽,氣派大。②形容說話直率鋒利,不留情面
大名鼎鼎
名氣很大
大名難居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句踐以霸,而范蠡稱上將軍。還反國,范蠡以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乃裝其輕寶珠玉,自與其私徒屬乘舟浮海以行。」後稱盛名之下不易自處為「大名難居」
大謬不然
謂大錯特錯,完全不是這樣
大繆不然
見「大謬不然」
大模大樣
①滿不在乎或不害怕的樣子。②傲慢的樣子
大逆不道
猶大逆無道
大逆無道
封建時代稱犯上作亂等重大罪行
大起大落
大幅度地起落。形容變化大
大氣磅礴
形容氣勢盛大
大器晚成
謂貴重器物需要長時間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較晚
大千世界
佛教語。「三千大千世界」之省稱。後亦以指廣闊無邊的世界
大巧若拙
謂真正靈巧的人,不自炫耀,外似笨拙
大請大受
謂優厚的待遇
大權旁落
重大權力落在別人手中
大人先生
舊時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時帶諷刺意味
大殺風景
唐李商隱《雜纂》把「花間喝道」、「月下把火」等列為「殺風景」的事情,意思是損害景物,破壞人的興致。今泛稱敗人興致為大殺風景
大煞風景
同「大殺風景」
大煞風趣
同「大煞風景」
大聲疾呼
大聲呼喊,促使別人注意。語出唐韓愈《後十九日復上宰相書》:「蹈水火者之求免於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愛,然後呼而望之也;將有介於其側者,雖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則將大其聲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大失所望
原來的希望完全落空。語本《史記·高祖本記》:「秦人大失望。」
大勢所趨
整個局勢發展的趨向
大勢已去
謂有利的局勢已經喪失
大是大非
指帶有原則性、根本性的是非問題
大手大腳
形容花錢、用東西沒有節制
大書特書
謂對大事鄭重地予以記述
大肆厥辭
鋪張辭藻,大展文才
大廷廣眾
見「大庭廣眾」
大庭廣眾
本謂在朝廷之上,面對群臣的公開場所,後指人數眾多的公開場合
大同小異
《莊子·天下》:「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萬物畢同畢異,此之謂大同異。」後指事物大體相同,略有差異為「大同小異」
大頭小尾
猶虎頭蛇尾。比喻作事前緊後松,有始無終
大喜過望
謂結果比原來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別高興
大廈將顛
喻情勢危急,頻臨崩潰
大廈將傾
見「大廈將顛」
大顯身手
充分顯露自己的本事
大顯神通
充分顯示出奇的本領
大相徑庭
見「大相逕庭」
大相逕庭
謂彼此相差極遠或矛盾很大
大興土木
大規模興建土木工程,多指蓋房子
大言不慚
說大話而不覺羞愧
大吆小喝
大聲喊叫、謾罵
大搖大擺
形容滿不在乎、大模大樣地走動
大義凜然
形容為維護正義而顯出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
大義滅親
春秋時衛大夫石碏之子石厚與公子州吁殺桓公,而立州吁為君。石碏因設計殺州吁、石厚,《左傳》贊之為「大義滅親」。見《左傳·隱公四年》。本指為君臣大義而絕父子的私情。後泛指為維護正義而不顧親屬間的私情。今指為維護正義,對違反祖國人民利益的親屬不徇私情,使受國法制裁
大音希聲
《老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王弼註:「聽之不聞名曰希,不可得聞之音也。有聲則有分,有分則不宮而商矣。分則不能統眾,故有聲者非大音也。」魏源本義引呂惠卿曰:「以至音而希聲,象而無形,名與實常若相反者也,然則道之實蓋隱於無矣。」意謂最大最美的聲音乃是無聲之音
大有逕庭
《莊子·逍遙游》:「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謙集解引宣穎雲:「逕,門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謂相遠之甚。」後稱彼此差異很大為「大有逕庭」
大有可為
事情很值得做,很有發展前途
大有人在
指某一類人為數很多
大有作為
謂能充分發揮才能,做出很大成績
大展宏圖
謂放手實施宏偉的計劃和設想
大張旗鼓
①比喻聲勢、規模很大。②比喻公開
大張撻伐
①大規模地用兵征討。②指進行猛烈抨擊或聲討
大杖則走
漢劉向《說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箠則待,大箠則走,以逃暴怒也。」謂父以大杖責子,或致傷,在父則為傷慈,子宜避之,不陷父於不義
大直若詘
見「大直若屈」
大直若屈
亦作「大直若詘」。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
大智如愚
謂才智極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來好象愚笨
大智若愚
見「大智如愚」

Ⅱ 40個典故,大約20字的典故 急急急

1、自相矛盾
有個人賣矛和盾。他說盾最牢固,又說矛最銳利。有個人問他用矛來戳盾會如何?他答不出來,古人稱其為自相矛盾。
2、樂不思蜀
三國時期,劉備占據蜀地,創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乾的大臣死後,蜀國就被魏所滅。劉禪投降後,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個食俸祿無實權的「安樂公」稱呼,並將他遷居魏國京都許昌居住。在一次宴會上,司馬昭當著劉禪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劉禪侍從人員想到滅亡的故國,都十分難過,劉禪卻對司馬昭說:「此間樂,不思蜀。」他一點兒也不想念蜀國。
3、 卧薪嘗膽
話說吳國與越國打仗,吳王夫差戰敗,其後他每天睡在乾柴上,每天吃苦膽,最終以弱勝強,打敗了越王勾踐,這就是有名的卧薪嘗膽
4、畫餅充飢
曹操在征討張綉時軍隊飢渴難耐,這時曹操登上高山觀望聲稱前邊有梅林,渡過軍隊嘩變的危機,後人稱這次事情為畫餅充飢
5、聞雞起舞
晉代的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以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祥,我偏不這樣想,我們乾脆之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怎麼?」劉琨欣然贊同。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中斷。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完成了他報效國度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足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6、一言九鼎
戰國時,秦國的軍隊團團圍住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國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國去求援。平原計劃領導20名門客前往完成這項任務,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個定不下來。這時,毛遂自告奮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國立刻與楚王談及「援趙」之事,談了半天也無果。這時,毛遂對楚王說:「咱們今日來請你派援兵,你一言不發,可你別忘了,楚國盡管兵多地大,卻連連吃敗仗,連國都也丟掉了,依我看,楚國比趙國更需求聯合起來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話說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許發兵援趙。
平原君回到趙國後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於九鼎大呂。」
7、舌戰群儒
東漢末年,劉表過世,劉琮投降曹操,情勢對劉備與孫權極為不利。劉備派諸葛亮隨魯肅一起前去東吳去說服孫權聯合抗曹。諸葛亮在孫權的殿前先後把張昭,虞翻、步陟、陸績的投降主義駁得體無完膚,孫權終於贊同聯劉抗曹
8、鑿壁借光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明,讓光明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許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以為很奇怪,問他為啥這樣,他說:「我但願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9、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也可稱為途經江的人),把佩戴的劍掉進了江里。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行駛)了很遠,而劍還在本來的地方。
10、葉公好龍
從前有個叫葉公的人十分喜好龍。在他的家裡,牆上畫著龍,柱子上雕著龍,穿的 蓋的上面都綉著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喜好龍,就來到葉公家訪問他,長長的尾 巴伸在堂上,把頭探進窗戶里觀望。葉公看到天上的真龍後,嚇得魂飛膽破,臉色 都變色了,匆忙躲起來。本來,葉公喜好的不是真龍,而是那些畫的、綉的、刻的假龍。
11、鄭人買履
鄭國有個人想去買雙鞋,他先比量了一下自己的腳,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於在座位上。他急忙去到集市上,忘了帶那尺碼。他已經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尺碼來了。」又轉回家去取。等到他趕回來,集市已散,他終於沒有買到鞋。
有人問他說:「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鞋子的大小呀?」他答復說:「我寧肯信任尺碼,也不信任自己的腳!」
12、自相抵觸
楚國有個既賣盾又賣矛的人。(他)歌頌他自己(的盾)說:「我這盾牌的牢固,沒有東西能使它被刺穿。」(他)又歌頌他的矛說:「我這矛的銳利,關於任何東西沒有不能被它刺穿的。」有人說:「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牌,會怎麼?」這個賣東西的人不能夠回應了。那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沒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大概同時存在的。
13、守株待兔
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突然看見一隻兔子箭平常地飛馳過來,撞在棵大樹上蹬蹬腿就死了。這個農夫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回家了,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啥也沒等到。他卻不甘願,從此,每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死。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14、懸梁刺骨
孫敬字文寶,十分喜愛學,早晚多不休息,等到傍晚困了的時,就用繩索把頭發系在樑上。後來成為當世大儒。
15、程門立雪
東漢時代,有一位名叫魏昭的人,當他還在童年求學的時,看到郭林宗,心想這是一位難得的好老師,便對人說:「教念經書的老師是很簡單請到的,但是要請到一位能教人成為老師的人,就不簡單找到了。」因此他就拜郭林宗為老師,而且派奴婢奉養老師。但是郭林宗體弱多病,有一次他要魏昭親身煮粥給他吃。當魏昭端著煮好的粥進來的時,郭林宗便呵責他煮得不好,而魏昭就再煮一次。這樣一連三次,到了第四次,當魏昭再端粥來而又沒有不好的臉色時,郭林宗才笑著說:「我以前只看到你的外表,今日終於看到你的真心啦!」於是大喜,將一生所學的都全部教給了魏昭,而魏昭也終成大器。
16、拔山舉鼎
項羽在少年時代不喜好讀書寫字,改學擊劍,也不肯好好學。叔父項梁很賭氣,項羽說:「學寫字只要能記記姓名就夠了。擊劍是對付個把人的,也不值得學,我要學習抵敵萬人的本領。」項梁於是教他兵書,他很高興,但也只求略知粗心,不肯認真鑽研。 聽說,項羽二十二三歲時,身體魁梧,體力健壯,能把幾百斤重的鼎舉起來。
17、杯弓蛇影
秦王苻堅兵敗後逃跑,在逃跑過程中覺得一草一木多是追兵,疑神疑鬼,最終中箭而逃。
18、按圖索驥
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善於相馬。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簡單,就拿著這本書四處找好馬。但是他只會照書本去找,最終一無所獲。
19、柳營試馬
西漢時期,由於諸侯權勢強大,中央政權不能有用把持諸侯,晁錯的削藩政策正式引發「七王之亂」,漢景帝命周亞夫發兵救梁。周亞夫柳營試馬,切斷叛軍後路,斷絕其糧草提供,使叛軍不戰自潰,周亞夫發兵乘勝追擊

20、病入膏肓
戰國時,晉國的國君晉景公得了一場重病。於是,決定去請秦國名醫秦緩。一天夜裡,晉景公做了一個夢。他夢見兩個人在說:「秦緩就是再厲害,只要我們分別住在膏的下面和肓的上面,他也會拿我們沒轍。」過了幾天,秦緩來到晉國,經過檢查之後,秦緩說:「大王已經病入膏肓,無葯可救了。果然,過了幾天,晉景公就去世了。

21、滄海桑田
桑田,農田。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比喻世事變化很大。
從前仙人王遠和麻姑,他們相約到蔡經家去飲酒,王遠一行很快就到蔡經家,但沒見到麻姑的到來,就派使者去請。麻姑到來說她奉命去巡視蓬萊,已經三次見到東海變成桑田,現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遠說那裡又要揚起塵土來了

22、不拘一格
拘:限制;格:規格,方式。不局限於一種規格或一個格局。
清朝思想家龔自珍面對腐敗的清政府,主張改革,提倡禁煙,得不到朝廷重用。48歲毅然辭官歸隱,在路過鎮江時看到當地人在祭拜天神,他作詩一首:「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23、了如指掌
了:明白;指掌:指著手掌。形容對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象把東西放在手掌里給人家看一樣。
古代帝王都要建始祖廟,在廟里按始祖的等級依次排列設置靈位,每逢有大的行動、節日,帝王們就進廟祭祖,稱為「啰」禮。很多人對啰禮不理解,向孔子請教。孔子認為魯國的宗廟違背了周禮,他避而不談,指著手掌說:「知道啰禮的人治國就了如指掌

24、長風破浪
比喻志向遠大,不怕困難,奮勇前進。
南朝宋國著名將領宗愨從小就有雄心壯志,喜歡舞槍弄劍,他的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回答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後來他帶兵攻打林邑國,運用計謀取勝,被封為左衛將軍

25、拔苗助長
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
從前宋國一個農夫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對兒子說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兒子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26、一葉障目
眼睛被一片樹葉擋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個書獃子從古書上讀到「蟬翳葉」的故事,信以為真,就四處尋找,把蟬躲藏處的樹葉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臉作試驗,問妻子能不能看見他。妻子氣憤說看不見。他就拿這片樹葉去街上行竊,被抓後說:「我一葉障目,你們能看見嗎?」

27、千呼萬喚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詩歌為民請命,得罪了當時的權貴。因此被貶到江州做司馬。他來到潯陽江邊與即將離別的朋友送行,風吹著蘆葦傳來陣陣凄涼。他們上船喝起了酒來,江面上傳來一陣琵琶聲。他們驅船靠近,千呼萬喚才見到那位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28、杯水車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決不了問題。
從前有一個樵夫在山上打柴,聽到救火聲就跑去救火。後來他的柴車也著了火,正好看到路邊有一個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邊去裝水來救火,但火勢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無濟於事,一整車柴全部被燒毀

29、栩栩如生
栩栩:活潑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樣。
莊子寫出了這樣一個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夢見自己變成一隻美麗麗的蝴蝶,比真的蝴蝶還美,活靈活現,在空中翩翩起舞。

30、三顧茅廬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劉備和關羽、張飛親自到卧龍岡拜見諸葛亮,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終於見到諸葛亮,誠心請諸葛亮出山。
以一當十
當:相當。一個人抵擋十個人。形容軍隊英勇善戰。
公元506年,孫武率三萬精兵攻打楚國,消滅20多萬楚軍,創造一個以一當十的戰例

31.道聽途說
路上聽來的、路上傳播的話。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古時學者艾子的鄰居毛空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經常把外邊聽到的事情加以誇大說給艾子聽。一次他說:「一隻鴨子一次下了100個蛋。」艾子不信,他又說天上掉下一塊二十丈長十丈寬的大肉,而且還信誓旦旦地說他親耳聽來的

32、不可救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於治理國事。後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可是,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裡。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後來收入《詩經》。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葯!」
33、按圖索驥
按照畫像去尋求好馬。比喻墨守成規辦事;也比喻按照線索去尋求。
春秋時期相馬專家孫陽(伯樂)根據自己的相馬經驗寫了《相馬經》,他的兒子很想把相馬的絕技學到手,熟讀《相馬經》,根據經書上的標准選出的「千里馬」——一隻癩蛤蟆回家向其父報喜,伯樂看後哭笑不得

34、氣壯山河
形容氣概豪邁,使祖國山河因而更加壯麗。
北宋時期,趙鼎21歲中進士受到宰相吳敏的賞識,調到都城開封任職。金兵南下,宋欽宗驚慌失措,趙鼎主張抗金到底,可是宋欽宗不予理睬。北宋滅亡後,趙鼎仍然堅持抗金,秦檜迫害他,他只好寫下:身騎箕,尾歸天上,氣壯山河壯本朝

35、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過高地估計自己的實力。
春秋時期,實力弱小的息國從鄭國發動戰爭,結果被打敗。原因是不正確分析敵我雙方的力量,分不清敵人與朋友,不團結鄰國,結果沒過多久息國被楚國消滅

36、雞犬不寧
形容騷擾得厲害,連雞狗都不得安寧。
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做司馬,他目睹了民間哀鴻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慘局面,寫了一篇《捕蛇者說》。該散文描述一個捕蛇者寧願冒著生命危險捕蛇,也不願種地,因為貪官污吏們搞得當地雞犬不寧

37、力不從心
心裡想做,可是力量夠不上。
東漢時期,班超為平定匈奴作亂,70多歲還在西域作戰,他身體日漸衰弱,上書漢和帝要求回中原養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書奏請說班超老了,再有戰事就力不從心了,漢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摺,不斷地點頭,於是下詔讓班超回京

38、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齊威王當上國王後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喜歡聽別人彈琴。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就是光說不彈,並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系起來,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齊威王任命鄒忌為相國。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

39、誨人不倦
教導人特別耐心,從不厭倦。
孔子帶領弟子們周遊列國,經歷新鄭之病,他們不得不在當地住了幾月,弟子樊遲問孔子怎樣干農活。孔子心裡不高興,一反誨人不倦的習慣,承認不如老農。樊遲只好向當地農民請教,終於種出了葫蘆、扁豆等。

40、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於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後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後,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麼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Ⅲ 趙郎之大的典故

漢朝時候,我國西南一帶,有些少數民族聚居在一起,形成了許多國家,其中最大的內一個叫做「夜郎國」容(現在貴州省境內)。
夜郎國王以為夜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所以非常驕傲,對西南各國總擺出一副大國的架子。
有一回,漢朝使者到了夜郎,向國王介紹了漢朝的情況。夜郎國王聽了先是驚訝,接著表示不相信,問道:「你們漢朝有我們夜郎國大嗎?」他那裡知道夜郎國只相當於漢朝的一個州。
由這個故事產生了成語「夜郎自大」,它用來比喻和諷刺那種眼光狹小、見聞很少、卻盲目自大的人。

Ⅳ 古人大方,大度的故事

智勝廚師

王安石小時候,住在臨川城內的鹽埠嶺,離他家不遠的街口有一家面館。王安石每天上學都要從這家面館門前經過,並經常在這里吃早點,久而久之,和面館的老闆伙計都相識了。
有一天,王安石又到這家面館吃面。進門後,揀了個座位坐下,老闆、伙計有心考考他,故意不給他端面。王安石等了好久,看見後進門的人都吃上了面,便問跑堂的伙計:「師傅,我的面做好了么?」伙計答道:「就來。」不大一會兒,只見跑堂的伙計手中拿著一雙筷子交給王安石道:「伢仔,你的那碗面做好了,大師傅說要自己去端。」王安石也不計效,徑直來到廚房,只見灶墩上放著一碗熱氣騰騰的肉絲面,滾燙的面湯快要溢流碗外,大師傅笑眯眯地對王安石說:「伢仔,這碗面是我特意為你做的,味道格外好,肉也特別多,你能把它端到堂前去,不潑了一滴湯,算你白吃,不要錢。」王安石問:「此話當真?」大師傅說:「偌大的一個面館,還出不起一碗面么?」好一個王安石,主意還真不少,只見他用筷子輕輕地往碗里一伸,把面條挑了起來,碗內自然只剩一半碗湯了。就這樣,王安石左手端起湯碗,右手拿著筷子挑起面,順順當當地把一碗滿滿的熱面條端到店堂前,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面館里的人都翹起大拇指稱贊道:王安石真神童啊!

Ⅳ 歷史典故大全(簡短)

歷史典故: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歷史典故:不學無術

漢武帝在位的時候,大將軍霍光是朝廷舉足輕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監死前,把幼子劉弗陵(昭帝)託付給霍光輔佐。昭帝去世後,霍光立劉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權四十多年,為西漢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勛。

劉詢繼承皇位以後,立許妃做皇後。霍光的妻子霍顯是個貪圖富貴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兒成君嫁給劉詢做皇後,就乘許娘娘有病的機會,買通女醫下毒害死了許後。毒計敗露,女醫下獄。此事霍光事先一點也不知道,等事情出來了,霍顯才告訴他。

霍光非常驚懼,指責妻子不該辦這種事情。他也想去告發,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後想,還是把這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隱瞞下來了。霍光死後,有人向宣帝告發此案,宣帝派人去調查處理。霍光的妻子聽說了,與家人、親信商量對策,決定召集族人策劃謀反,不想走漏了風聲,宣帝派兵將霍家包圍,滿門抄斬。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霍光傳》中評論霍光的功過,說他「不學無術,暗於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讀書,沒學識,因而不明關乎大局的道理。成語「不學無術」,指沒有學問,沒有本領。

歷史典故:才高八斗

南朝謝靈運,是一位寫了大量山水詩的文學家。他聰明好學,讀過許多書,從小受到祖父謝玄的厚愛。

他出身於東晉大士族,因他襲封康樂公的爵位,世人稱他「謝康樂」。他身為公侯,卻並無實權,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謝靈運自嘆懷才不遇,常常丟下公務不管,卻去遊山玩水。後來,他辭官移居會稽,常常與友人酗酒作樂。當地太守派人勸他節制一些,卻被他怒斥了一頓。可是,謝靈運寫的山水詩,卻深受人們的喜愛。他每寫出一首新詩,立刻就會被人爭相抄錄,很快流傳開去。

宋文帝接位後,將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詩作和書法贊為「兩寶」。謝靈運更加驕傲了,他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語「才高八斗」由此而來,形容人的文才極高。

歷史典故: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認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很美。他一聽,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Ⅵ 典故大搜索!!!!!

1、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化杜鵑。
2、東海孝婦三年旱,六月飛霜因鄒衍。

Ⅶ 大而無當的典故

成語名稱:大而無當
成語發音:dà ér wú dàng
成語釋義: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回無邊際。後多用答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成語出處:《莊子·逍遙游》:「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輿,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
成語示例:訂計劃要切合實際,不要~。

Ⅷ 古今中外歷史上的大人物的典故收集

1勾踐卧薪嘗膽2祖逖聞雞起舞3項羽破釜沉舟4呂蒙刮目相看5廉頗負荊請罪6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7趙高指鹿為馬8王羲之入木三分9曹植七步成詩10諸葛亮草船借箭

Ⅸ 大是大非的成語典故

【出 處】徐遲《歌德巴赫猜想》:「一頁一頁的歷史寫出來了,大是大非,終於有了無私的公論。」
【示 例】在大是大非面前,我們一定要站穩立場,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Ⅹ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典故

春秋時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搖 深,常人難解,僅鍾子期能賞。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鍾子期贊曰:「善哉,娥 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鍾子 期嘆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後來鍾 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廢琴終身不 彈。後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難遇,也 指樂曲絕妙。

2、莊周夢蝶

戰國時哲學家莊周主張是非齊一, 物我兩忘。《莊子》中有一寓言申喻此 理:莊周夢見自己化作一隻蝴蝶,翩翩飛 舞,怡然自樂。夢醒以後,自身依然是庄 周。因此說,不知是莊周化為蝴蝶呢,還 是蝴蝶化為莊周。後世遂以莊周夢蝶比喻 人生如夢幻,難以究詰。唐李商隱名作 《錦瑟》雲:「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 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 杜鵑。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 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詩中額聯即用此典。

3、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 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 立。一古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 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武帝無限神 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平陽 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 麗善舞。武帝召見,納入後宮,即後來深 受寵幸的李夫人。「傾國傾城」一詞,即用 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 多。

4、凌波微步

曹操之子曹植,才高八斗,文名卓 著,而在長兄曹丕當政以後,備受猜忌, 鬱郁不得志。他的《洛神賦》是一篇傳誦 人口的名篇,其中描寫洛神的步態之美 雲:「體迅飛鳥,飄忽若神。凌波微步, 羅襪生塵。」寫洛神踏水而行,水面似留 足跡之態十分傳神。後人遂以「凌波微 步」形容女子之步履輕盈。如賀鑄《青玉 案》詞「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 去」,即用此典。(典見曹植《洛神 賦》)。

5、破鏡重圓

南朝陳代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 後主的妹妹樂昌公主。因見天下大亂,國 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 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 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未 幾,陳果為隋所滅。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 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德言流離至京 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 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 」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後,大 為感動,終於讓他們夫婦團聚。後因 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後重新團圓。

6、詠絮才高

東晉政治家謝安在雪天合家聚談, 與兒女討論文義。正值戶外雪越下越大, 謝安興致勃發,就指著外面的飛雪 問:「白雪紛紛何所似?」謝安的侄子謝朗 隨口說:「撒鹽空中差可擬。」侄女謝道韞 接著道:「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大 加贊賞,誇獎侄女才思不凡。謝道韞是東 晉有名的才女。柳絮隨風飛揚,壯似飛 雪,用以比喻紛飛的白雪,恰切而形象, 故世人譽婦女有詩才為「詠絮才」。

7、無弦琴

晉代詩人陶淵明,雖不善琴,卻 置「無弦琴」一具,每逢酒酣意適之時,便 撫琴以為寄託。宋代文學家歐陽修作《論 琴貼》,自謂曾先後得琴三具,一張比一 張名貴。但「官愈昌,琴愈貴,而意愈不 樂。」當其任夷陵縣令時,日與青山綠水 為鄰,故琴不佳而意自適;官至舍人,學 士以後,奔走於塵土之間,名利場上,思 緒昏亂,即彈奏名琴,也索然無趣了。因 雲:「乃知在人不在琴,若心自適,無玄 也可。」蘇軾《琴詩》雲;「若言琴上有琴 聲,放在匝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 何不於君指上聽?」此均言聲音不在琴, 其意均從陶淵明「無弦琴」一事翻出。典見 《昭明太子集。陶靖傳》

8、章台柳

唐代詩人韓羽是大歷十才子之一, 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後韓羽為 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僚。時值安史之亂, 他不敢攜柳氏赴任。分別三年,未能團 聚,因寄詞柳氏雲:「章台柳,章台柳, 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 攀折他人手。」柳氏也有和詞雲:「楊柳 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 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她因自己貌 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 番將沙吒利劫去,後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 出,始得團圓。後人就名韓羽寄柳氏詞的 詞調為「章台柳」。「章台柳」亦被用為可任 人攀折之路,柳牆花而專指妓女之類的人 物。

9、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 長安南庄,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 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良久始有一女 子應門,捧杯水讓坐。女子獨倚庭前桃花 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 限深情。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 久之。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 入。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 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 人。惆悵之餘,乃題詩於門扉曰:「去年 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 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代詩文中 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後 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10 、秉燭夜遊

《古代十九首》有「人生不滿百,常 懷千年憂。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之 句。曹丕為魏王世子時,與吳質交好。建 安二十二年大疫,一時文人如徐趕,劉 楨,陳琳,王粲等均痢疾死亡,曹丕應作 書與吳質,勸其惜時自娛。書中有「古人 思炳燭夜遊,良有以也」之句,後人遂 以「秉燭夜遊」喻及時行樂。李白《春夜宴 桃李園序》中即用曹丕原語,只省 一「思」字。以後又引申出秉燭看花。如唐 白居易《惜牡丹花》「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李商隱《花下醉》「客 散酒醒深夜後,更持紅燭賞殘花」,宋蘇 軾《海棠》「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 照紅妝」,均襲此意。

11、白雲蒼狗

唐太宗大歷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 幕府任職。詩人杜甫與王季友有交,憐憫 他博學多才卻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離而 去的不幸,作《可嘆》一詩抒慨,首四句 道:「天上浮雲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 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詩以天上浮雲翻覆蒼黃的變化,比喻人 生榮枯沉浮無常。「白雲蒼狗」,後用以比 喻世事瞬息萬變。宋代詞人張元干有「白 衣蒼狗變浮雲,千古浮名一聚塵」句。典 見《杜工部集》

12、青梅竹馬

李白《長干行》「郎騎竹馬來,繞床 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形 容少男少女天真無邪,親昵嬉戲的形狀。 又以「兩小無猜」喻幼男幼女天真純潔,彼 此相處融洽。如《聊齋志異。江 城》:「翁有女,小字江城,與生同甲, 時皆八九歲,兩小無猜,日共嬉戲。」典 見《李太白集》

13 、綠葉成蔭

唐代詩人杜牧,在宣城任幕僚時, 曾應湖州崔刺史之邀,前去作客。在湖州 遇一少女,其時年末及竿,心頗愛悅之, 臨別相約十年後與她成婚。此後連年游 宦,直至十四年後,被任為湖州刺史,方 重臨舊地,而當年相約的少女已嫁三年, 並已生二子。杜牧惆悵不已,作《嘆花》 詩以寄慨。詩曰「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 惆悵怨花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 子滿枝。」後人遂以「綠葉成蔭」喻女子已 出嫁,並生有子女。宋詩人歐陽修亦有類 似經歷,曾有詩雲:「柳絮已將春色去, 海棠應恨我來遲。」用語不同,而實運化 杜牧「綠葉成蔭」的詩意。典見《麗情 集》,《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14 、鏡花水月

鏡中花,水中月,世人常以喻虛幻 不可求得之物,但詩家常用以比喻朦朧空 靈的意境。如宋嚴羽以佛論詩,主張妙 悟,他說;「故其妙處,透徹玲瓏,不可 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 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又明 謝臻論詩雲:「詩有可解不可解,不必 解,若水月鏡花,勿泥其跡可也。」以「鏡 花水月」比喻詩歌中不可言傳的妙境。

15、閑雲孤鶴

五代時詩僧貫休,七歲出家,苦節 峻行,頗負詩名。吳越錢繆稱王後,貫休 以詩投偈。詩雲:「貴逼身來不自由,幾 年辛苦踏林丘。滿堂花醉三千客,一劍寒 霜十四州。萊子衣裳功錦窄,謝公篇詠綺 霞羞。他年名上凌煙閣,豈羨當年萬戶 侯!」額聯尤為佳絕。但錢繆見後,令其 改「十四州」為「四十州」。乃可相見。貫休 不從,道:「州亦難改,詩亦難改。然閑 雲孤鶴,何天而不可飛?」後因以「閑雲孤 鶴」喻來去自由,不受羈絆。參考用戶苦味精味苦的回答。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