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關於吃的典故

關於吃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1 03:21:09

『壹』 中國美食典故

水晶餅
水晶餅是陝西抄渭南的名點襲,特色是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甜潤適口。傳說宋相寇準為官清廉,辦事公正,深得民心。寇準有一年從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鄉下探親,正逢五十大壽,鄉黨們送來壽桃、壽面、壽匾表示祝賀,寇準擺壽宴相待。酒過三巡,忽然手下人捧來個精緻的桐木盒子,寇準打開一看,裡面裝著50個晶瑩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點心。在點心上面,還放著一張紅紙,整整齊齊地寫著一首詩:「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與奸,清白不染塵。」落款是渭北老叟。後來,寇準的家廚也仿照做出了這種點心,寇準據其特點給它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做「水晶餅」。

冰糖
相傳清代康熙年間,有一個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內江的一個大糖坊主張亞先家的丫環。有一次,她趁張亞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漿正准備喝的時候,張亞先來了,扶桑連忙把糖漿倒進豬油罐,將它藏進柴堆里,又在上邊放些谷糠掩蓋住。

過了幾天,當扶桑捧出豬油罐時,罐里卻長滿了許多水晶般的東西,敲碎入口,堅脆而純甜,其味道勝過白糖。扶桑把這一奇怪現象講了出去,許多人如法炮製,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們就把它稱作冰糖。

『貳』 與飲食有關的成語典故

卑宮菲食
bēi gōng fēi shí
【解釋】謂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分類】善行,節約節儉;初中
【出處】春秋·魯·孔丘《論語·泰伯》:「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
【示例】我即~,嘗膽卧薪,聚才智之精神,枕戈待旦,合方州之物力,破釜沉舟,尚恐無救於事。」(明·史可法《請出師討賊疏》)
【結構】聯合式
病從口入
bìng cóng kǒu rù
【解釋】謂疾病起於飲食不慎。比喻應該注意飲食衛生。
【分類】文化&教育,醫療;小學
【近義】病由口入
【出處】晉·傅玄《口銘》:「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示例】我們要講究飲食衛生,防止~。
【結構】主謂式
【英譯】...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解釋】不能適應某地的氣侯、飲食等。
【分類】工作/貶,不適應;初中
【近義】水土不服
【出處】晉·陳壽《三國志·吳志·周瑜傳》:「不習水土,必生疾病。」南朝·沈約《宋書·索虜傳》:「道理來遠,或不服水土,葯自可療。」
【示例】吾兵久勞於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宜召軍還,再作後圖。(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一二○回)
炊金饌玉
chuī jīn zhuàn yù
【解釋】炊:澆火做飯;饌:飲食,吃。比喻飲食珍貴,生活極其奢華。
【分類】外貌&動作,吃;初中
【近義】山珍海味
【出處】唐·駱賓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帶崇墉,炊金饌玉待鳴鍾。」
【示例】此邦百萬多豪家,~紛如麻。(清·施潤章《悲老牛》詩)
【結構】聯合式
粗茶淡飯
cū chá dàn fàn
【解釋】粗:粗糙、簡單;淡飯:指飯菜簡單。簡單的飲食。形容生活簡約。
【分類】善行,節約節儉;小學
【近義】家常便飯、粗衣糲食
【反義】山珍海味
【出處】宋·黃庭堅《四休導士詩序》:「粗茶淡飯飽即休,補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滿過即休,不貪不妒老即休。」
【示例】連頓~也吃不飽。(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三十四回)
【結構】聯合式
【英譯】...地主之誼
dì zhǔ zhī yì
【解釋】地主:當地的主人;誼:義務。謂當地的主人對來客接待的禮節和飲食饋贈等情誼。
【分類】反義相關,賓主;小學
【近義】東道之宜
【出處】春秋·魯·左丘明《左傳·哀公十二年》:「夫諸侯之會,事既畢矣,侯伯致禮,地主歸餼,以相辭也。」杜預註:「侯伯致禮以禮賓也。地主,所會主人也。餼,生物。」孔穎達疏:「致禮禮賓,當謂有以禮之,或設飲食與之宴也。」

『叄』 一些關於食物的故事

1、青稞酒傳說。

青稞酒是藏族人最喜歡的一種飲料,其原料多為青稞。青稞酒有兩種,一種是呈黃色的「窮」,一種是無色低度經過蒸餾而成的「阿讓」康區藏族飲酒還有許多講究。飲酒前,先斟一杯酒來敬神,既獻新,或以右手無名指蘸酒彈三下敬天地、父母、同伴,飲酒時必唱敬酒歌以助酒興。

一些人對敬青稞酒與敬茶持有相同的看法。但牧民的說法是:在從未斟滿杯中飲酒的人會有女兒,如果被杯中的酒正好滿至杯口,則意味這個人會有兒子。

2、食肉的傳說。

藏族喜食肉,僅僅是由於蔬菜難以大量生長的地理環境造成的。同時,他們還沒有忘記食肉極大的罪孽,特別是吃長著犬齒的水牛肉和當天宰殺的牛羊肉,因為食它會使人失去轉世的機會,讓其在地獄中生活,世世代代受到懲罰。

3、烤肉傳說。

藏族人認為烤肉,特別是直接用爐火的火苗烤肉會激怒灶神。這樣做的人將因受到懲一般來說,藏人避免直接在火上烤肉。

4、吃大蒜的傳說。盡管添加大蒜會使食物鮮美可口,但藏族人認為,吃大蒜之後七天內不宜參拜寺廟和其他聖潔之地,因為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清除大蒜惡臭。

5、敬茶的傳說。

給某人敬茶時,如果杯子裝不滿茶,藏人普遍認為,從這個杯中飲茶人總愛在背後說敬茶人的壞話。茶裝得太滿也有說法,斟茶人對敬茶人不滿的表現。

同時,用破碎、缺裂的碗或茶杯敬人是不吉利的表現。如果斟上的茶恰好滿到杯口,則認為是個好預兆頭,即這個人之間的友誼是真誠的。藏人認為在他人家中做客只飲一碗或一杯茶是不吉利的,總是要飲上兩碗或在杯中稍加一點以除掉晦氣。

『肆』 古人關於吃飯的故事

這里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的祖先到底是如何吃飯的?吃飯的樣子是如何進化過來的?我做了一番粗略的了解,認為大致上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西漢以前,人們基本上是席地而坐,席地而食。誰都知道,在原始時代這一漫長的歷史階段,人們都只能簡單地生活。所謂飲食,就是以兩手捧著喝水,用手去抓取食物。後來即使有了碗、盆、勺等極簡陋的餐具,但當時沒有陳設器具,一切活動都在地上進行,是肯定無疑的。進入奴隸社會以後,有了宴席之事。《周禮·司幾縫》記載了這樣一個場景,宴席鋪滿整個房間,一塊延長一丈,當時的長九尺,。現在日本人用若干席來稱房間大小,或許即起源於此。席則鋪在地上。在舉行宴會時,食品、菜餚放在席上旁邊,主客都坐在席上,所以有「古人待客,席地而坐」的說法。後世的宴席」、「酒席」、「席位」等名稱就是這么來的。


又據說,古人合乎禮節的標准坐法,如同現在的跪,即屈腿向後,臀部坐在足跟上。由於菜餚放在地上,人需要低下頭吃,所以當時裝酒的器皿要有高腳,便於人取用進餐,這從大量的出土文物中,從象形化的古文字中,都得到證明。秦漢時期,席地而坐,席地而食的生活習慣基本上沒有多大改變。陝西省博物館所藏秦代在磚面上有宴席的畫面,兩個士大夫席地而坐,右邊是一隻壺,彷彿在對飲閑談的樣子。當時人們還是就地坐在席上飲食,一席可容三四人。據考證,大概在戰國以後,開始出現了桌子作用的食案。當時人們席地而坐,所以幾案都很矮很輕巧,其形制頗似炕桌。現在我國西北地區的偏僻農村,老百姓還在炕上吃飯,炕桌都短足而狹小。

婦女把飯菜放在炕桌上,端來放在炕上,男人就些在炕上吃起飯來。可見食案是很輕的。


有人以為「案」是一種有腳的托盤。其實,如果能到西北農村去觀察一番,還可以看到這種「舉案齊眉」的遺風。

第二階段,自東漢至隋唐,人們開始置飲食於床,坐床而食。古代的「床」,是指矮足的床榻,與我們今天供睡眠用的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人們離開地面以後,一切活動都在床上進行。但坐的姿態,仍保持原來的跪坐樣式。

床比較大,可容幾個人合坐。據《太平御覽》:,開始的時候,只有天子才配高人一等地「居床」,其餘大臣們仍席地而設筵。當然,後來床普及於民間。直到唐代,人們仍在床上吃飯。如段成式《劍使傳》中說:「遂擇客入宴,升床當席而坐。二少年列坐兩旁品味。


這里,還要談一談胡床傳入中原。胡床是用繩子穿起來可以折疊的輕便坐具,它最初出現在北方少數民族地區。據說漢靈帝劉宏好胡床,於是胡床逐漸傳入中原。坐胡床必須兩腳下垂,改了跪坐的姿勢,這實在是生活方式的一大改進。但這種坐具,只有皇帝和貴族才有資格傲居其上,一般平民百姓是不敢問津的。胡床是椅子的先驅。如果沒有胡床的過渡,大概也不會有椅子的問世。

第三階段,唐宋以後,人們開始使用桌椅進餐。席地而食和坐床而食,都要曲腿彎腰,又不衛生。隨著社會的發展,生產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們越來越感覺到需要按照人的生理特徵設計一種新的傢具,改變吃飯方式,於是椅子和桌子終於應運而生。據說椅子的創始人是唐玄宗李隆基。

可以想見,這種椅子是從胡床改進為椅子的開始。除了文字資料以外,我們還可以從唐代繪畫和敦煌壁畫中找到大量的佐證。

特別是敦煌壁畫中的長安、長凳屢見不鮮,圖中的韓熙載盤膝坐在床榻上。他的前面是一隻長方形的幾案,幾案上放著酒壺、酒盅和盛著菜餚的碗、碟。

『伍』 古代有關吃的詞語及典故

食指大動
〖解釋〗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預兆,後也形容看到有好吃的東西而貪婪的回樣子。
〖出處〗答《左傳·宣公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
春秋時鄭國的公子宋每食指動時,必嘗異味,當他晉見國君鄭靈公時,食指大動,恰巧鄭靈公在吃大甲魚,公子宋以為會請他吃,鄭靈公故意不給,用以表示所謂食指大動並不靈驗。公子宋大怒,伸手到鍋子里沾起肉汁嘗了一下,揚長而去。鄭靈公也大怒,准備殺他,結果反斷送殘生,被公子宋所殺。

食前方丈
〖解釋〗方丈:一丈見方。吃飯時面前一丈見方的地方擺滿了食物。形容吃的闊氣。
〖出處〗《孟子·盡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人,我得志弗為也。」
戰國時期,孟子要求自己的學生積極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要學生不要氣餒,不要被對方顯赫威勢所嚇倒。面對這些王公大臣高堂大屋、食前方丈、侍妾數百,馬上想到自己一旦得志,絕不像他們這樣做,自己就不會心怯。

食不二味
〖解釋〗吃飯不用兩道菜餚。謂飲食節儉。
〖出處〗《左傳·哀公元年》:「昔闔廬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壇,器不彤鏤,宮室不觀,舟車不飾,衣服財用,擇不取費。」《韓非子·外儲說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

『陸』 吃面有哪些習俗和典故

(一)面條史話
面條歷史久遠,古時又叫湯餅、煮餅、水瘦餅、水引、湯面,在東漢年間已有記載。如劉熙《釋名釋飲食》說:「餅,並也……蒸餅、湯餅……之屬,皆隨形而名之也。」但當時的「湯餅」並不是「餅」,實際是一種「片兒湯」,製作時將面擀成片狀,一手托面片「團」,一手往湯鍋里撕片。現在北方有的地方把這種面條稱作「揪面片」。
到了北魏時期,人們不再用手托面片「團」,而是用案板、杖、刀等工具,將面團拼薄後再切成細條,這就是最早的面條。麵食的大量出現和推廣則在唐代。由於當時經濟繁榮,擴大了小麥的種植面積,而且對小麥制粉技術進行了革新,先用人力或畜力推動石臼加工麵粉,後用水車轉動碾磨,從而降低了麵粉的價格,便一般人也有條件食用麵食,促進了麵食的發展。
宋代,「面條」一詞才開始正式通用,各種面條隨之問世,如雞絲面、三鮮面、鱔魚面、羊肉面等,並普及整個中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食店」條目有「面」字的麵食類,有生軟面、桐皮面、插肉面等。此後,南宋出現「拉麵「,元代出現了可以長期保存的掛面,明代又出現了技藝高超的抻面。這些制面技藝的出現都為面條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面條由此遍及全國。
麵食到了清朝已經發展成熟,此時出現了五香面、八珍面以及耐保存的伊府麵(方便麵的前身)。更為重要的是,各個地區也形成了獨特風味的面條,如中國五大名面:四川擔擔面、兩廣伊府麵、北方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及武漢熱乾麵。晚清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發展,更令中國的面條文化大放異彩。

(二)面條禮俗
面條不僅是果腹充飢之物,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禮俗之中,從而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意義。如中國的很多面條的背後都有不同意義和故事,最為典型的就是長壽面。面條細長的形態寓意著長命百歲,故中國人每逢生辰都必吃此面以圖吉祥之兆。吃長壽面還象徵新生男嬰長命百歲,這種世俗也一直沿襲到今天。長壽面的吃法也很講究,吃面時要將一整條面一次過吞下,既不可以筷子夾斷,也不可以口咬斷之。吃長壽面也有敬老之意。相傳黃帝於冬至當日得道成仙,自此以後的每一個冬至都以吃長壽面代表敬老,所以長壽面又稱冬至面。此外,福州面線也有很多禮俗。據民間傳說,面線是九天玄女為母親王母娘娘祝壽而准備的賀禮,因而做面線的人家中都會供奉九天玄女的神像。
可見,中國很多的民間風俗都離不開面條:結婚時送予女方的面條叫「喜面」、孕婦於產期吃的面條稱「福面」、相贈親友的面條則是「太平面」,僧侶尼姑吃的面叫「素齋面「,甚至老弱及病者吃的面線會被稱為「健康面」。

『柒』 關於一個人吃紅薯不知回報的典故或文言文,有誰知道

《芋老人傳》 (清)周容
芋老人者,慈水祝渡人也。子佣出,獨與嫗居渡口。一日,有書生避雨檐下,衣濕袖單,影乃益瘦。老人延入坐,知從郡城就童子試歸。老人略知書,與語久,命嫗煮芋以進。盡一器,再進,生為之飽,笑曰:「他日不忘老人芋。」雨止,別去。
十餘年,書生用甲第為相國,偶命廚者進芋,輟箸嘆曰: 「何向者祝渡老人之芋之香而甘也!」使人訪其夫婦,載以。丞、尉聞之,謂老人與相國有舊,邀見,講鈞禮,子不佣矣。
至京,相國慰勞曰:「不忘老人芋,今乃煩爾嫗一煮芋也。」已而嫗煮芋進,相國亦輟箸曰:「何向者之香而甘也!」老人前曰:「猶是芋也,而向之香而甘者,非調和之有異,時、位之移人也。相公昔自郡城走數十里,困於雨,不擇食矣;今日堂有煉珍,朝分尚食,張筵列鼎,尚何芋是甘乎?老人猶喜相公之止於芋也。老人老矣,所聞實多:村南有夫婦守貧者,織紡井臼,佐讀勤苦,幸獲名成,遂寵妾媵,棄其婦,致鬱郁死,是芋視乃婦也。城東有甲乙同學者,一硯、一燈、一窗、一榻,晨起不辨衣履。乙先得舉,登仕路,聞甲落魄,笑不顧,交以絕,是芋視乃友也。更聞誰氏子,讀書時,願他日得志,廉干如古人某,忠孝如古人某,及為吏,以污賄不飭罷,是芋視乃學也。是猶可言也,老人鄰有西塾,聞其師為弟子說前代事,有將、相,有卿、尹,有刺史、守、令,或綰黃紆紫,或攬轡褰帷,一旦事變中起,釁孽外乘,輒屈膝叩首迎款,惟恐或後,竟以宗廟、社稷、身名、君寵,無不同於芋焉。然則世之以今日而忘昔日者,豈獨一箸間哉!」
老人語未畢,相國遽驚謝曰:「老人知道者!」厚資而遣之。於是芋老人之名大著。
贊曰:「老人能於傾蓋不意,作緣相國,奇已!不知相國何似,能不愧老人之言否?然就其不忘一芋,固已賢夫並老人而視芋之者。特怪老人雖知書,又何長於言至是,豈果知道者歟?或傳聞之過實耶?嗟夫!天下有縉紳士大夫所不能言,而野老鄙夫能言者,往往而然。

『捌』 請問古代關於吃魚的典故

魚跟雁一樣,可作為書信的代名詞。古人為秘傳信息,以絹帛寫信而裝內在魚腹中。這樣以魚傳容信稱為「魚傳尺素」。唐宋時,顯貴達官身皆佩以金製作的信符稱「魚符」,以明貴賤。「魚」與「余」諧音,所以魚象徵著富貴。「如魚得水」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幸福、自在。

一位偉人曾說:「人是由魚變的。」這同人所共知的「猴子變人」說似乎悖杵;然細細想來,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於海洋,而海洋中的高級生命是魚,人作為陸地上的高級生命,說其在進化鏈上曾同魚的蛋白基因有過相同的結構,不是又合乎進化論觀嗎?可見,「魚可變人」之說並非偉人信口開河,故作標新立異之論,而是他哲學思考的結果。這一說法還可從世界其他民族那裡找到「知音」,「魚美人」的傳說便是一例。人與魚的「遠親」關系,我們還可從我國歷史和我國民俗中找到旁證。我國民俗歲末祭祖中講究供魚,取年年有餘

『玖』 古代因為吃而聞名的故事

蒓鱸之思
據《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後來被傳為佳話,演變成「蒓鱸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鄉的代名詞。
張翰一日見秋風起,想到故鄉吳郡的菰菜、蒓羹、鱸魚膾,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適合自己的想法,怎麼能夠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於是棄官還鄉
因為思鄉,懷念家鄉的美食,竟然辭官回鄉,亘古第一人
張翰,字季鷹。西晉文學家,吳郡吳江(今江蘇蘇州)人。
張翰父親是三國孫吳的大鴻臚張儼。
張翰為人縱放不拘,而有才名,寫得一手好文章,都說他有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的風度,所以給他一個稱號叫做「江東步兵」。
著有《首丘賦》,詩文大多沒有流傳下來。
張翰是個孝子,五十七歲那年他的母親一病不起,張翰太過哀痛,竟身染重病,不治而逝。
張翰是個才子,詩書俱佳,寫江南的菜花,有「黃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寫詩稱贊:「張翰黃金句,風流五百年」。
不過,張翰留名於世,還是因為蒓菜和鱸魚。
關於「蒓鱸之思」,他自己有詩為證:「秋風起兮佳景時,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恨難得兮仰天悲。」這是他在洛陽思念家鄉時發出的慨嘆。
這蒓鱸之思,後來有很多人在詩中提及。把思念故鄉的情感,和蒓菜鱸魚聯系在一起,其中確實詩意盎然。

『拾』 吃魚的典故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這句話,在中國,可謂是家喻戶曉。它既贊美了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同時也對諸葛亮的聰明才智給予了高度評價。
東漢末年,少年失去雙親的諸葛亮,跟隨叔父從山東的琅邪陽輾轉遷徙到今天湖北的荊州襄陽市。在這里,他投師於當地名士水鏡先生,成了水鏡先生最得意的成名弟子。
一天,水鏡先生叫諸葛亮清燉一條鯉魚。魚燉好了,又叫挑水。當諸葛亮挑著滿滿的一擔水回到廚房時,卻見水鏡先生正對著一班弟子大發脾氣——原來,剛燉好的魚,不知讓哪個弟子偷吃了一半。十幾個弟子你看看我,我望望你,沒有一個人承認是自己偷吃了魚。諸葛亮見狀,假裝慌張地扔下水桶,走到水鏡先生面前大聲道:「壞了,壞了,馬上要出人命了!那鯉魚是用荊芥燉的,荊芥燉鯉魚就是八步斷腸散,會送人命的,我是用它葯野貓子的呀!」?經他這么一說,大家都慌張起來,有個弟子頓時臉色變得鐵青,撲通跪地,大聲喊道:「先生救命,先生救命呀!魚是我偷吃的!」
水鏡先生也誤以為真的要出人命,急得在原地打轉。他正想吩咐一個弟子去取解毒湯,卻發現諸葛亮在一旁偷笑,便明白了真相:原來這是諸葛亮用的一條計策呀!
從此,水鏡先生對諸葛亮更加寵愛,將一身的本事和學問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