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典故揭後語

典故揭後語

發布時間: 2020-12-20 21:36:15

1. 關於三是典故歇後語

奇石傳說
簡介
「三生石」一直是中國極有名的石頭,可以和女媧補天所剩下的那一塊頑石相媲美,後來發展成中國人對生前與後世的信念,不但許多朋友以三生石作為肝膽相照的依據,更多的情侶則在三生石上寫下他們的誓言,「緣訂三生」的俗話就是這樣來的。三生石的三生分別代表「前生」「今生」「來生」,人死後,走過黃泉路,到了奈何橋,就會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橋邊,張望著紅塵中那些准備喝孟婆湯、輪回投胎的人們。
神話傳說
中國古人認為,萬物有靈,人既有屬於物質的肉身,又有超離物質肉身的魂魄(即三魂七魄)。凡人大限及至,魂魄離體,之後就會在地獄使者即鬼差的帶領下進入鬼門關,走過黃泉路,到了奈何橋,就會看到一塊名叫三生石的石頭。在人們創造神話傳說中認為,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因果輪回,緣起緣滅的故事,都被重重地刻在了這塊三生石上,因而它就能映照出每個人前世今生的模樣。 這塊名叫三生石的石頭,千百年來一直佇立在奈何橋邊,張望著地獄中那些准備喝下孟婆湯,然後輪回投胎的人們。它在無言之中見證了無數人的苦與樂,慣看了多少人的悲與喜,聽過了多少人的笑與啼。如果三生石有靈,它也許會為這匆匆來去的芸芸眾生慟哭流涕;如果三生石有情,它也許會為了這匆匆來去的芸芸眾生黯然神傷;如果三生石有義,它也許會為了這匆匆來去的芸芸眾生仰天長嘯。但即使是它的有靈、有情、有義,怕也不會為這芸芸眾生發出一聲哀嘆。千年百年,當它日日朝朝看著那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的芸芸眾生,它已知曉,該了的債,該還的情,三生石前,一筆勾銷。
文化影響
三生石的傳說如此美妙,但究其本質亦屬虛幻之說,但從哲學的眼觀來看,關於三生石的傳說其實是反映了中國人對於生命永恆的看法、真性不朽的看法,而正是透過這種「輪回」與「轉世」的觀念,中國人建立了深刻的倫理、生命,乃至於宇宙永恆發展變化的理念。 中國所建立的這種理念對我們的思想意識,乃至於日常生活影響至深。我們常說的「七世夫妻」,常說的「不是冤家不聚頭」,常說的「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常說的「緣訂三生,永浴愛河」……甚至於在生氣的時候咬牙說:「我死了也不會放過你!」在歉意的時候紅著臉說:「我下輩子做牛做馬來報答你!」在失敗灰心喪志的時候會說:「前輩子造了什麼孽呀!」看到別人夫妻失和時會說:「真是前世的冤家!」乃至民間婦女殺雞殺鴨時會念著:「做雞做鴨無了時,希望你下輩子去做有錢人的兒子」和連死刑犯臨刑時也會大吼一聲:「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大抵都是這種理念的體現。
三皇五帝
大抵三皇說所指諸人,是中國祖先處於史前各個不同文化階段的象徵。有巢(巢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分別代表蒙昧時期的低級、中級、高級三個階段;神農代表野蠻時代的低級階段;女媧則是更早的創世紀式的神人,在神話中又和伏羲結合創造人類。五帝說所指諸人,主要是父系家長制的部落聯盟盛期及其解體時或原始社會末期實行軍事民主制時期的一些部落酋長或軍事首長人物。 大部分的意見是伏羲氏、神農氏、軒轅氏稱為「三皇」,少昊、顓頊、帝嚳、堯帝(唐堯)、舜帝(虞舜)稱為「五帝」,這些說法起源於春秋戰國。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三綱、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最早淵源於孔子。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俠五義》是由清朝咸豐年間評書藝人石玉昆口頭創作的評書。「三俠」是指北俠歐陽春、南俠展昭、丁氏雙俠丁兆蘭、丁兆蕙二人為一俠;「五義」是指竄天鼠盧方、掣地鼠韓彰、鑽山鼠徐慶,翻江鼠蔣平,錦毛鼠白玉堂這五鼠弟兄。
老君一氣化三清的說法出現在唐宋時期,但佛教進入中國後搞了個三寶佛 ,所以後期道教就針對這個說了一句,但不能認為三清的概念是唐朝才有的。因為有了道教的三清信仰,所以佛教才造出了三寶佛來對應,方便站住腳跟。 就像重陽真人說了句佛道合一,結果現在的人就搞的不佛不道。這些人根本就沒搞清楚重陽祖師的本意是什麼,就和現在沒搞清楚老君一氣化三。一樣。重陽祖師說的三教合一,本意是叫後人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結果,現在很多道士,把佛教的東西直接搬來用,超度亡靈,十方都是凈土,先天天尊不用,用的是佛教的地藏,搞的不佛不道,一問原因,就說是重陽祖師說的。 類似的問題還有上次有人說道教沒有無量天尊,或者看我說了個三無量,都跟風學,根本就不知道來源是什麼,一問三不知。這里的三無量就是:無量光,無量壽,無量福。三無量出處很早了,後來因為佛教出了個無量佛,和道教無量福同音,所以為了區別,後期道教改為「無量天尊」。無量天尊的意思是,眾多天尊。無量天尊不可以單獨用,只可以和其他幾個一起用,因為道教實在沒有「無量天尊」這一天尊,所以要稱「福生無量天尊」。 詩曰: 一氣三清勢更奇,壺中妙法貫須弭。 移來一木還生我,運去分身莫浪疑。 誅戮散仙根行淺,完全正果道無私。 須知順逆皆天定,截教門人枉自痴。 上清道人: 『混元初判道為先,常有常無得自然; 紫氣東來三萬里,函關初度五千年。』 玉清道人: 『函關初出至昆侖,一統華夷屬道門; 我體本同天地老,須弭山倒性還存。』 太清道人: 『 混沌從來不計年,鴻蒙剖處我居先; 叄透天地玄黃理,任我傍門望眼穿。 通天教主偏聽門人之讒言,界牌關擺下「誅仙陣」反阻周兵,太上老君(頂上寶塔者)下凡協元始天尊破陣,大戰通天教主(正中持劍者),一氣化分三位尊神,乃道家三清(太清,玉清,上清),圍攻其四周。而老君化分三清正為其師兄三人原型。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 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稱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簡稱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說化身老子,後因出現「一氣化三清」之說,由一尊神變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 《雲笈七簽》又用之以寫三清之產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 "老君修得氣分身,一體玄功各揚名;同拜鴻鈞修道德,原是一氣化三清!" 既然三元變生三氣,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為三氣所化或為三氣之體現者。這三位天神實即後世所稱之三清尊神。故後世有」一氣化三清「之說,表明」氣「是構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同樣,最高神之下的眾神仙,也由「氣」所構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氣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氣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氣」是直接源自根宗. 「一氣化三清」最早出自許仲琳著的《封神演義》,寫的是太上老君與通天教主鬥法時,太上老君用一氣化出三個法身的故事。道教三清原指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全稱為太清境大赤天道德天尊,簡稱道德天尊,又稱太上老君,是道教最早祟奉的至尊之神,或說化身老子,後因出現「一氣化三清」之說,由一尊神變為三尊神,以太上老君列三清第三位神。老子者,老君也。《雲笈七簽》又用之以寫三清之產生,「原夫道家由肇,起自無先,垂跡應感,生乎妙一,從乎妙一,分為三元,又從三元變生三氣,……三元者,第一混洞太無元,第二赤混太無元,第三冥寂玄通元。從混洞太無元化生天寶君,從赤混太無元化生靈寶君,從冥寂玄通元化生神寶君。」既然三元變生三氣,又化生三位天神,此三位天神自然即為三氣所化或為三氣之體現者。這三位天神實即後世所稱之三清尊神。故後世有」一氣化三清「之說,表明」氣「是構造道教最高神的基本要素。同樣,最高神之下的眾神仙,也由「氣」所構成。如「玉帝,在道教即三清之化。」即三清祖氣所化,「五老上帝者,五氣之根宗,五行之本始也。表明玉皇大帝、五老君的「氣」是直接源自根宗.
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釋義 原指無力抵抗敵人,以逃走為上策。指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地步,沒有別的好辦法,只能出走。 出處 《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計。」
原典
全師避敵①。左次無咎,未失常也②
三宮六院
用 法:聯合式;作賓語;泛指帝王的妃嬪
成語】三省吾身
【注音】sān xǐng wú shēn
【釋義】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多個(三和九在文言文中有多個的意思)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成語出處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孔子的學生曾參勤奮好學,深得孔子的喜愛,同學問他為什麼進步那麼快。曾參說:「我每天都要多次問自己:替別人辦事是否盡力?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實的地方?先生教的學生是否學好?如果發現做得不妥就立即改正。」
文言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孔子《〈論語〉十則》」
三思而後行
解釋
三:三個不同角度(你,我,他)或過去/現在/將來,,表示慎重。指考慮周到,然後再去做。 站在不同角度,為對方考慮/為自己考慮/為他人考慮, 從過去的經驗;周圍的他人經驗;未來可能產生的結果中,作出一個合理的解決問題方法.
出處
《論語·公冶長》: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再,斯可矣。」意思:(不同角度)以外,在借鑒以往的經驗,就可以了!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原文解釋】:幾個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以當我的老師的人。
【現代解釋】:幾個人同行,其他人各具優點和缺點,他們的優點我要學習,他們的缺點,我要自己注意,加以防範,避免重蹈他們的覆轍。所以他們都可以做我的老師。
【出處】:《論語·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成虎
原意指三個人謊報集市裡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謠言多人重復述說,就能使人信以為真。
出 處
《韓非子·內儲說上》:「龐恭與太子質於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龐恭曰:『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願王察之也。』王曰:『寡人自為知。』於是辭行,而讒言先至,後太子罷質,果不得見。」 西漢·劉向整理的《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於市,而議臣者過於三人矣。」
二桃殺三士
【讀音】èr táo shā sān shì
【解釋】將兩個桃子賜給三個壯士,三壯士因相爭而死。比喻借刀殺人。
出自《晏子春秋》是記述春秋時期齊國宰相晏子言行的一部書,其書以晏子為中心人物,通過記載他治理政務等一系列事跡,來展現他傑出的才能和智慧。裡面有個著名的故事突出了他的權術和謀略,後來發展成為一則成語。
三月不知肉味
讀音
sān yuè bù zhī ròu wèi
釋義
謂在三個月內,吃肉都不知味道。形容專心一意,全神貫注,別的事都不放在心上。
出處
《論語·述而》:"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朱熹集注:「蓋心一於是,而不及乎他也。」
今譯
今亦用以形容清貧,謂三個月沒有吃過肉。 孔子聽韶樂,喜愛之極,說:「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一句誇張的話。肉對孔子那個時代的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孔子收學費,收的就是肉乾(束修)。但他聽了美妙無比的韶樂之後,整個身體,很長一段時間都被韶樂所帶來的愉悅和回味所佔據縈繞,他可能會不由自主地陷入沉思,浮想聯翩;也可能就是發呆,什麼想不起來,但身心是舒坦的、寧靜的、甜美的,感到極大的安慰和平衡,所以,他感慨道:「三月不知肉味!」——孔夫子,真赤子之心也!
三頭六臂 ( sān tóu liù bì ) 解 釋 三個腦袋,六條胳臂。比喻神通廣大,本領出眾。 出 處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普昭禪師》:「三頭六臂擎天地,憤怒那吒撲帝鍾。」
三陽開泰
【發音】
sān yáng kāi tài
【釋義】
中國古代陽與羊同音,羊即為陽。「三陽」依照字面來析,解釋為三個太陽比較直觀,即早陽、正陽、晚陽。朝陽啟明,其台光熒;正陽中天,其台宣朗;夕陽輝照,其台騰射。均含勃勃生機之意。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我們見到「泰」,總是大吉利。開泰以「求財」來卜,就是大開財路;以「求婚」來卜,就是大開愛門。 羊,即祥也。古代宮廷中小車多稱羊車,即取意吉祥。人們常說的「三羊開泰」為吉祥話之一。比如一帆風順、二龍騰飛、三羊開泰、四季平安、五福臨門、六六大順、七星高照、八方來財、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吉祥、萬事如意等。 羊,在中國民俗中「吉祥」多被寫作「吉羊」。羊,儒雅溫和,溫柔多情,自古便為與中國先民朝夕相處之夥伴,深受人們喜愛。古代中國甲骨文中「美」字,即呈頭頂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徵。 明清時期,民間傳說曾把青陽、紅陽、白陽,分別代表過去、現在和將來。民間喜用的「三陽開泰」是一種吉祥語,它表示大地回春,萬象更新的意義。也是興旺發達,諸事順遂的稱頌,圖案以三隻羊(諧音「陽」)在溫暖的陽光下吃草來象徵。
【出處】
《易·泰》:「泰,小往大來,吉亨。」《宋史·樂志》:「三陽交泰,日新惟良。」
【成語】三釁三浴
【注音】sān xìn sān yù
【釋義】釁:以香塗身。多次沐浴並用香料塗身。這是我國古代對人極為尊重的一種禮遇。
成語出處
比至,三釁三浴之。桓公親迎之於郊。 春秋·魯·左丘明《國語·齊語》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發生內亂,公子小白與公子糾紛紛到國外避難。後來公子小白回國繼位成為齊桓公,鮑叔牙建議齊桓公不計前嫌,任命管仲為相國,齊桓公想成就霸業,就用三釁三浴的禮節親自到郊外去迎接管仲。管仲輔佐他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詞 目 三推六問
發 音 sān tuī liù wèn
釋 義 推:推究;問:審問。舊時指反復審訓。
出 處 元·孫仲章《勘頭巾》第三折:「有他娘子將小人告到官中,三推六問,弔拷綳扒,打的小人受不過,只得屈招了。」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發 音】sān tiān dǎ yú,liǎng tiān shài wǎng
【英 譯】 Work by fits and starts.
【釋 義】 很多人認為是:三天之中,一天是打魚,兩天曬網。 比喻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不能長期堅持比喻學習或工作缺乏恆心,不能堅持不懈
【出 處】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因此也假說來上學,不過三日打魚,兩日曬網。」
三生有幸
【解釋】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來生;幸:幸運。三世都有幸運.形容極為難得的好機遇.結識新朋友時說的客氣話。
【出處】元·吳昌齡《東坡夢》第一折:「久聞老師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顏,三生有幸。」
典故
唐朝圓澤和尚與好友李源游覽長江三峽,見一孕婦汲水,圓澤說他三天後就投胎到她家,相約12年後中秋夜在杭州天竺寺相會。12年後,李源赴約,見12歲的牧童唱:「三生石上舊精魂,賞月吟風不要論,慚愧情人遠相訪,此身雖異性常存。」
孟母三遷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這句幾乎是家喻戶曉的話,出自《論語·述而》。原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善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三顧茅廬 劉備求才諸葛亮時候的禮賢下士故事
三心二意 做事不專心
三天打漁兩天曬網 做事不能持之以恆
一問三不知 對情況一無所知或故意隱瞞內情
三人成虎
三生有幸
三英戰呂布、三氣周瑜
仨鼻子眼--多股子氣
仨大錢擺兩摞--一是一,二是二
三八二十三--錯打了算盤
三百錢買了個瘟豬仔--死活不開口
三叉餐刀挑四個眼--總有一失
三尺長的梯子--搭不上檐(言)
三尺鉤撓癢--硬手
三伏天吃個大西瓜--又解渴,又痛快
三伏天的爆竹--一碰就炸
三伏天的硬殼辣椒--嘴尖皮厚
三伏天燃著的煤爐子--可熱火了
三個廚師燒六隻鴨--忙殺(煞)
三個菩薩兩柱香--沒你的份
三個錢的醪糟--一燒就熱
三更半夜出世--亥時(害死)人
三合面沾了面起子--發酵了
三間屋子兩頭住--誰不知道誰
三角香爐斷了一條腿--擺不平
三斤半鴨子二斤半嘴--多嘴多舌
三九天穿單褂--畏(威)風起來
三九天開桃花--稀奇古怪
三兩棉花四張弓--細細地彈(談)
三畝棉花三畝稻--晴也好,落也好
三年不漱口--一張臭嘴
三錢銀子買個老驢--自誇騎得
三十六丈的繩子夠不著底--真深
三十晚上吃豆腐渣--肚子里沒啥
三十晚上看歷書--以後沒得日子
三十晚上盼月亮--沒有指望
三十晚上走路--沒影子
三天不吃飯--充個賣米漢
三條腿的蛤蟆--怪物
三仙傳道--一人一口
三眼銃打兔子--沒准
三月里的桃花--紅不了多久
三月里扇扇子--滿面春風
三月蘿卜--心裡壞
三張紙畫個人腦袋--好大的面子
三朝的孩兒--沒開眼
三隻手指捏田螺--穩穩當當

2.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大全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一】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二】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三】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四】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五】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六】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關於歷史典故的歇後語【七】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3. 歷史典故的歇後語

1齊桓公的老馬來——迷途知返。自

2趙括打仗——紙上談兵。

3魯班皺眉頭——別具匠心。

4陳勝扯旗——揭竿而起。

5楚霸王自刎——身敗名裂。

6李世民開言路——從諫如流。

7秦叔寶賣馬——窮途末路。

8穆桂英掛帥——威風凜凜。

4. 典故的歇後語有哪些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 生非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曹操轉胎--疑心重
曹操殺人→亂來一氣
曹操用人→唯才是舉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三個臭皮匠--頂
個諸葛亮 (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 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司馬懿之心,路人皆知
劉備報仇→因小失大
劉備摔阿斗→收買人心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劉備賣草鞋→有貨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
劉備上黃鶴樓→膽顫心驚
劉玄德得了趙子龍→甭說多高興
劉皇叔哭荊州→拿眼淚嚇人
劉備殺人→心慈手軟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生死之交
劉禪小阿斗→扶不起
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
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孔明斬馬謖→明正軍紀
隔著門縫看諸葛亮→瞧扁了英雄
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關羽放屁→不知臉紅
關雲長敗走麥城→吃虧全在大意
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關雲長不殺張文遠→念起舊情
關雲長守嫂嫂→情義為重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關帝廟求子→拜錯了神
關公吃酒→看不出來
關公保劉備→赤膽忠心
關公當木匠→大刀闊斧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關公開刀鋪→貨真價實
關公賣豆腐→貨軟人硬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公走麥城→最後一招
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關羽賣肉→沒人敢要
關羽放曹操→念舊情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關雲長流鼻血→紅上加紅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雲長說三國→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敗走麥城
單刀赴會→聲勢壓人
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張飛賣豆腐→貨不硬人硬
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張飛燒火→猛灶
張飛討債→氣勢洶洶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的鬍子→滿臉
對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黃忠出陣→不服老
擊鼓罵曹→現開銷〔當場指責〕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蔣干盜書→只知歡喜,忘了中計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蔣干訪周瑜→自找麻煩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
許褚戰馬超→赤膊上陣
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 生非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 --人在心不在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 諸葛亮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黃忠射關公--手下留情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
司馬誇諸葛--甘拜下風
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
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
·曹操下江南——來得凶,敗得慘
·張飛扔雞毛——有勁難使
·諸葛亮征孟獲——收收放放
·曹操吃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
·諸葛亮彈琴——計上心來
·曹操遇蔣干——倒了大霉
·張飛販私鹽——誰敢檢查
·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
·曹操作事——乾乾凈凈
·張飛賣秤錘——人強貨硬
·諸葛亮三氣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殺華佗——諱疾忌醫
·張飛賣肉——光說不割
·諸葛亮借箭——有借無還
·曹操用計——又奸又滑
·張飛戰關公——忘了舊情
·諸葛亮揮淚斬馬謖——顧全大局
·曹操戰宛城——大敗而逃
·張飛吃豆芽——一盤小萊
·諸葛亮要丑妻——為事業著想
·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
·張飛媽媽姓吳——無事(吳氏)生非
·諸葛亮招親——才重於貌
·曹操敗走華客道——不出所料
·張飛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諸葛亮用兵——神出鬼沒
·曹操敗走華容道——走對了路子
·張飛綉花——粗中有細
·諸葛亮的錦羹——神機妙算
·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比喻人不同,性格也不相同)
·張飛穿針——粗中有細
·諸葛亮隆中對策——有先見之明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當皇帝——軟弱無能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戲貂蟬——死在花下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貂蟬唱歌——有聲有色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計
·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蔣干盜書——上了大當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諸葛亮弔孝——裝模作樣
·魯肅宴請關雲長——暗藏殺機
·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諸葛亮弔孝——不是真心
·呂布見貂蟬——迷上了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諸葛亮用空城計——不得已
·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關雲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諸葛亮唱空城計——沒辦法
·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諸葛亮當軍師——名副其實
·周瑜討荊州——費力不討好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諸葛亮當軍師——辦法多
·魯肅討荊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辦法來)
·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事——人在心不在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董卓進京——來者不善
·關雲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劉備三上卧龍崗——就請你這個諸葛亮(比喻請的就是你)
·董卓進京——不懷好意
·關雲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比喻來之不易)
·周喻打黃蓋——裝樣子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比喻直截了當,不繞彎子)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願

5. 歇後語典故

姜太公釣魚——復願者上釣制
姜子牙,又名姜尚、呂尚,東海人。傳說是炎帝之後,他學識淵博,勤於政事,因紂王荒淫無度而含憤歸隱。鄉間至今流傳著他「販豬羊貴;販羊豬貴;豬羊一齊販,皇上打國醮(全民吃素)」,之後賣調料又被風刮沒等故事形容他時運不佳。。他生活窮困潦倒——吃了上餐缺下餐,盡管到這部田地,他還是悠哉悠哉,一個人去靜靜的渭水河畔垂釣,別人釣魚圖的釣大魚;多釣魚。而他既不用餌,又是無鉤直釣,這樣咋能釣住魚那?顯然,姜太公垂釣——不是為釣魚,是為磨練毅力和耐心。而許多人都不明白他不圖功名利祿的坦盪胸懷,認為「直釣」根本釣不住魚,除非魚自願送死,久而久之,便演轉成一句歇後語。
於是有了: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釣。

6. 歷史典故相同的歇後語

齊桓公的老馬——迷途知返。
秦叔寶賣馬——窮途末路。

7. 有典故的諧音歇後語,有典故,要諧音!!!!!!!!!

諧音類:
一二三五六 -- 沒事(四)
一丈二尺的缺口 -- 誇(跨)不得
一丈二加八尺 -- 仰仗(兩丈)
一個墨斗彈出兩條線 -- 思(絲)路不對
一個月下了二十九天雨 -- 該應(陰)
一斗炒米泡一斗 -- 沒帳(脹)
一文錢的醬 -- 難會(燴)
一斤麵粉攤張餅 -- 落後(烙厚)
一頭栽到炭堆里 -- 霉(煤)到頂
一連下了三月雨 -- 少情(晴)
一條腿的褲子 -- 成了群(裙)
一樣布做的夾襖 -- 反正都是理(里)
一根燈草點燈 -- 無二心(芯)
一根腸子通到底 -- 只會說實(直)話
一輩子做寡婦 -- 老手(守)
一跤跌在泥地上 -- 有點晦(灰)氣
一籃茄子一籃豇豆 -- 兩難(籃)
一二三四五六七 -- 王(忘)八
一百斤面蒸一個壽桃 -- 廢(費)物點心
一輩子守寡 -- 沒福(夫)
一口吃了個和尚 -- 心裡有事(寺)
一天雨 -- 無情(晴)

典故類:
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李逵扮新娘-------裝不像
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張飛到了長板坡-------兩眼圓睜,大喝大吼。
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相情願)。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關公面前舞大刀-------獻丑
薛仁貴征東-------有勞無功
關雲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看《三國》流淚-------替古人擔憂
孔夫子掛寶刀-------文武雙全
孔夫子穿西裝-------不土不洋

8. 來自歷史典故的歇後語有哪兩句

齊桓公的老馬——迷途知返。

趙括打仗——紙上談兵。

9. 常見的歷史典故歇後語20條

常見的歷史典故歇後語20條:
楚河漢界 —— 一清二楚
袁世凱做皇帝 —— 短命回
姜子牙賣面答 —— 折了本
項庄舞劍 —— 意在沛公
周瑜謀荊州 —— 賠了夫人又折兵
周幽王點烽火台 —— 千金難買一笑
羅成的回馬槍 —— 往後看
林黛玉葬花 —— 自嘆命薄
楊家將上陣 —— 全家出動
孫悟空翻筋斗 —— 十萬八千里
許褚戰馬超 —— 赤膊上陣
關羽降曹操 —— 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公舞大刀 —— 拿手好戲
關雲長敗走麥城 —— 吃虧全在大意
劉備請諸葛亮 —— 思賢心切
死諸葛嚇退活仲達 —— 生不如死
半路殺出一個程咬金 —— 突如其來
八仙過海 —— 各顯神通;能行風的行風,能下雨的下雨
白骨精給唐僧送飯 —— 假仁假義;沒安好心

10. 有典故的歇後語

「剃頭挑子一頭熱」,是在我國民間廣泛流傳的一句歇後語,說的是舊時理發匠的挑子,一頭挑著理發用具及凳子,另一頭挑著供洗發的熱水。後被喻為一廂情願。那一項政府投入巨大人力、財力的「民心工程」——農民免費培訓,怎會演變成「剃頭匠的挑子」的呢?

據悉,從兩年前開始的我市農民免費培訓工程,曾也有過不錯的效果,甚至還創出兩大品牌:賓館服務和保安。北京、上海、廣東等地的大城市的企事業單位慕名而來,兩專業的學員供不應求。

然而,好景不長。農民免費培訓遭遇「滑鐵盧」,兩年多時間,從開始的班班按時開班,到後來的熱門專業勉強開班,到目前的報名人數不足開班人數的10%……「剃頭挑子一頭熱」,如此尷尬局面,令人吃驚。有人說是農民觀念陳舊;有人說農民只圖眼前利益;有人說是農民怕吃苦。筆者認為,「免費午餐」終沒能吊起農民的「胃口」,首先是問題出在「免費」上。免費培訓落實在農民身上實際這是給了農民一張進場券,培訓的吃住費用農民還得自己掏,就是這一原因,抬高了免費培訓的門檻,讓農民止住了腳步。據報道,與我市相毗鄰的永康,今年5月有20位農民興高采烈地奔赴浙江大學學習,他們在浙大學習期間費用,全部由政府支付。其次是任務培訓,目前我市各地的農民培訓開設的專業,大都是有關部門事前設定好的,而且一成不變,培訓單位只管受訓人數,而不管農民是否真需求。在北京發生過這樣的事,開放一年的「印度游」一直無人喝彩,後來有關專家查找到了原因,原來不是印度的風景名勝缺乏吸引力,而是旅行社推出的「產品」不對遊客的胃口所致。同樣,農民培訓也存在著「胃口」這一問題。為此有識之士就提出了「訂單式培訓」這一全新理念,爭取培訓一個,轉移一個。

我市農民的素質普遍不高,這就更需要重視對農民的培訓。但如何避免在免費培訓中出現「剃頭挑子一頭熱」,還需各方努力。只有等農民的心熱了起來,農民培訓門庭若市的現象才會回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