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小人的典故

小人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7 20:49:35

⑴ 「世界上惟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出自於哪個典故當底有什麼意思呢

原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 孔子寫專的啊 女子屬有很多意思!典故是這樣的《史記·孔子世家》里,提到了孔子之前的衛國之行,孔子「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於是丑之,去衛。」我來大致翻譯一下這段話,當代全國教育勞模孔老先生受衛國國君的邀請,來到了衛國參觀學習休養,但在這期間,孔老先生突然發現自己被涮了,人家根本是拿他的身份來炫耀自己抬高自己而已,並不是真正支持他來這教化衛國民眾的,尤其是那個衛靈公的老婆,為了抬高自己的身望,公開炫耀,貶低了孔子,孔老先生那個郁悶啊,你衛靈公到底是喜歡德才多些,還是喜歡女色多些?在你心裡我和你老婆哪個重要?乾醋自己吃完,依然沒人鳥他,孔子怒了,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丟!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GO,GO,GO!」收拾行李就離開了衛國,離開之後,心情平復了,想起衛國公老婆那種仗著得寵,驕橫跋扈亂政擾民的爛事兒,就發了感慨:「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⑵ 古代有一個不與無知者爭論長短的典故

現實社會的人際關系即:有勢則從,無勢則去。利豐則聚,利盡則散。
有時間多讀《天下無謀之謀秘卷八書》。將社會,人性揭露的太深刻了。
《天下無謀之秘卷八書(套裝共8冊)》在古代涉及權術謀略的古籍中,挑選出八本最具有指導性和謀略價值的,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統的注釋,引經據典,讀來令人豁然開朗。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這些書中,讀者不僅能很好地重溫歷史,更能以史為鑒,指導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場上、人際交往上更好地解決難題。
《羅織經(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來俊臣、萬國俊所撰的《羅織經》,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它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類有始以來,第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寫,赤裸裸的施惡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
《小人經"壞人哲學"》:《小人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評述小人「智慧」的專著。作者馮道可作者馮道可稱得上是官場上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奇跡。由於作者特殊的經歷和小人視角,此書便來得有些分量,用曾國蕃的話說:「一部《小人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小人經》提供給人們的只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權謀術(處世絕學)》:權謀術是應用於人際關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運用得好,權謀術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為一門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擊節贊賞。無論在政治、外交、軍事,乃至最為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權謀術其實無處不在。權謀術在我國只是一種應用技術,而很少有人從理論上系統地加以研究和總結。作為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權謀術著作,這部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懷疑的。現代作者史半山對這部書加以注釋,並附以相應歷史典故、人物簡介,並加以闡發,既充實了內容,又增強了可讀性。

⑶ 小人諂害人的典故

趙高誣告李斯謀反 自從陳勝、吳廣起事後,各地義軍此回伏彼起。這時,秦二世聽從答郎中令趙高的建議,深居宮中,一切政事都由趙高決斷。趙高與李斯有夙怨,趙高就趁機誣陷李斯想割地稱王,又誣陷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與義軍私通。李斯想上書申辯,卻被趙高扣下。趙高派人四處搜捕李斯的宗族,又對李斯嚴刑拷打。李斯不堪酷刑,被迫認罪,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被腰斬於咸陽,並夷滅三族。李斯死後,秦二世任命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都由趙高決斷。 李斯(?-前208),戰國末期楚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李斯協助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他反對「以古非今」,提議焚書坑儒。他還按照秦始皇的命令,為統一文字、法律、貨幣及度量衡作出了卓越貢獻。後因趙高的誣陷而被腰斬於咸陽。

⑷ 小人得志是個什麼典故

小人得志小人得志
( xiǎo rén dé zhì )
解釋 小人:舊指道德低下或行版為不正派的權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權勢。
出處:南朝·宋·何承天《為謝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⑸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有什麼典故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已經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 唐朝時,大將重臣郭子儀晚年退休後,在家忘情聲色來排遣歲月。那時候,後來在唐史《奸臣會傳》中列名的宰相盧杞,還只是一個尚未成名的小角色。
有一天,盧杞前來拜訪他。他正被家裡所養的一班歌伎們包圍著,得意地欣賞音樂,一聽說盧杞來了,郭子儀馬上命令所有的女眷和歌伎,一律退到大會客廳的屏風後面去,一個也不準出來見客。
郭子儀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們奇怪地問他:您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無所顧忌。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如此慎重呢?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而且他的長相很難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里的鬼怪一樣,你們女人最愛笑,平時沒有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青臉,一定忍不住要笑,你們一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過去那些看不慣他或得罪了他的人,他一律給以殺人抄家的報復。唯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卻很寬厚,即使郭家人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也曲為保全。
在盧杞看來,郭子儀對他一向都是頗為重視的,因而便大有感恩知遇的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得罪了君子以後,他只是傷心,不會施加任何不利於你的手段;而當你得罪了小人,而且很可能是無心之失,他便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就算從前你對他有再多的恩德他都沒有回報,他也只會記恨你的無心之失,利用種種陰險的手段加害你。很多時候,如果不遇見事情,你很難知道誰是君子還是小.
得罪君子,君子會一笑一怒而過,因為君子的氣度,因為君子的容人之量,因為君子不會做那些齷齪的行為。
得罪小人,小人會一直糾纏不止。更重要的是,既然被稱作小人了,小人自然可以放棄君子的一切美譽,不折不扣做到底:地上打滾,炕頭拉屎,在人家門上撞頭訛詐,翹腳罵街,拿石頭砸人家玻璃,從人家襠下鑽出去跑遠了再喊「你等著」。打不過人家就要暗地裡掐指屈算,在什麼時候怎麼樣去陷害人家,自己做了婊子還需要在自己家門前立個又高又大又結實的貞潔牌坊,自己犯了法卻還在高叫著維護人權,自己罵街無恥下流卻還在埋怨人家侮辱了他人格......

⑹ 用於描寫壞人及小人的成語典故及心理描寫

請君入瓮,這個比較合適。

⑺ 歷史上被小人諂害的著名人物故事

趙高誣告李斯謀反

自從陳勝、吳廣起事後,各地義軍此伏彼起專。這時,秦二世聽從郎中屬令趙高的建議,深居宮中,一切政事都由趙高決斷。趙高與李斯有夙怨,趙高就趁機誣陷李斯想割地稱王,又誣陷李斯之子三川郡守李由與義軍私通。李斯想上書申辯,卻被趙高扣下。趙高派人四處搜捕李斯的宗族,又對李斯嚴刑拷打。李斯不堪酷刑,被迫認罪,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八月被腰斬於咸陽,並夷滅三族。李斯死後,秦二世任命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都由趙高決斷。

李斯(?-前208),戰國末期楚上蔡(今河南上蔡縣)人。秦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李斯協助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推行郡縣制。他反對「以古非今」,提議焚書坑儒。他還按照秦始皇的命令,為統一文字、法律、貨幣及度量衡作出了卓越貢獻。後因趙高的誣陷而被腰斬於咸陽。

⑻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有什麼典故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已經成為千古流傳的名言.
唐朝時,大將重臣郭子儀晚年退休後,在家忘情聲色來排遣歲月。那時候,後來在唐史《奸臣會傳》中列名的宰相盧杞,還只是一個尚未成名的小角色。
有一天,盧杞前來拜訪他。他正被家裡所養的一班歌伎們包圍著,得意地欣賞音樂,一聽說盧杞來了,郭子儀馬上命令所有的女眷和歌伎,一律退到大會客廳的屏風後面去,一個也不準出來見客。
郭子儀單獨和盧杞談了很久,等到客人走了,家眷們奇怪地問他:您平日接見客人,都不避諱我們在場,談談笑笑,無所顧忌。為什麼今天接見一個書生,卻要如此慎重呢?郭子儀說:「你們不知道,盧杞這個人,很有才幹,但他心胸狹窄,睚眥必報,而且他的長相很難看,半邊臉是青的,好像廟里的鬼怪一樣,你們女人最愛笑,平時沒有事都要笑笑,如果看見盧杞的半邊青臉,一定忍不住要笑,你們一笑,他就會記恨在心,一旦得志,你們和我的兒孫,就沒有一個活得成了!」。
不久,盧杞果然做了宰相,凡是過去那些看不慣他或得罪了他的人,他一律給以殺人抄家的報復。唯有對郭子儀的全家卻很寬厚,即使郭家人稍有些不合法的事情,他也曲為保全。
在盧杞看來,郭子儀對他一向都是頗為重視的,因而便大有感恩知遇的意思
……為什麼會這樣呢?當你得罪了君子以後,他只是傷心,不會施加任何不利於你的手段;而當你得罪了小人,而且很可能是無心之失,他便會懷恨在心,伺機報復,就算從前你對他有再多的恩德他都沒有回報,他也只會記恨你的無心之失,利用種種陰險的手段加害你。很多時候,如果不遇見事情,你很難知道誰是君子還是小.
得罪君子,君子會一笑一怒而過,因為君子的氣度,因為君子的容人之量,因為君子不會做那些齷齪的行為。

得罪小人,小人會一直糾纏不止。更重要的是,既然被稱作小人了,小人自然可以放棄君子的一切美譽,不折不扣做到底:地上打滾,炕頭拉屎,在人家門上撞頭訛詐,翹腳罵街,拿石頭砸人家玻璃,從人家襠下鑽出去跑遠了再喊「你等著」。打不過人家就要暗地裡掐指屈算,在什麼時候怎麼樣去陷害人家,自己做了婊子還需要在自己家門前立個又高又大又結實的貞潔牌坊,自己犯了法卻還在高叫著維護人權,自己罵街無恥下流卻還在埋怨人家侮辱了他人格......

⑼ 寧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有什麼典故

寧可得罪君子,比可得罪小人,真是至理名言.
也許,背後攻擊,是因為生氣,吃醋,但,在網吧上,總是顯的不光明磊落.何不有意見,當面提.
所以,我覺得西方人,為一件事當面決斗是值的尊敬的.
讀書看到很多「小人」,古今皆有,大同小異,不免費些筆墨,把讀書記下來的幾條展開說道一番。意思都是古人的,我不過用今天的話解了一下。就怕身邊的小人看見,會打上門來找麻煩。為了我的人身安全,請朋友們務必保密,看後立即銷毀。切切!

小人稱謂的由來

小人名稱的由來已久。早在西周時期,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就有此稱謂。春秋時將統治階級稱為「君子」,將被統治者的勞動生產者稱為「小人」。春秋末年以後,君子、小人逐漸成為有德者與無德者的專用稱謂名詞。例如,《管子牧民》說:「信小人者失士。」《荀子勸學》也說:「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就又有了新義:就是那些行為不正派或見聞淺薄的人也是另類的小人。不過還有另外的使用:古代對自己的謙稱,晚輩對長輩的自稱都可用小人,顯得自己謙虛、恭敬、有禮貌。但要說的不是後一種。

寧可終歲不讀書
不可一日近小人

古人對小人十分警惕,竟然說出「寧可終歲不讀書,不可一日近小人」的話頭來。說明古人對小人是多麼的深惡痛絕。

「終歲不讀書」可能誇張一些,但是「不可一日近小人」的確是至理名言。你躲還怕躲不過來,怎麼敢接近他呢?

古人雲: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為什麼?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賢者明,近良者德,近愚者暗,近偷者賊,近小人久而久之也成為了一個小人。

小人入室,輕者吵鬧不休,雞犬不寧,重者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有這么嚴重嗎?不信可看歷史。春秋戰國時,一些國家信任小人連國家都滅亡了,史書都有記載。你不主動接近小人,小人還想方設法接近你呢,給你套近乎,給你灌迷魂湯,一旦入了扣,那可是上賊船易,下賊船難,沒來由辱沒祖宗。小人的能量由此可見一斑。

寧得罪君子
不得罪小人

小人記仇,報復心極強,而且深深埋藏在心底,甚至深入骨髓,須臾不忘,等到機會已到,立刻跳出來,睚眥必報。看到、聽到、讀到的小說、故事、報道中皆有此結論。即使你對小人有恩,小人也認為你是應該的,合理的,自然的。小人的胃口大著呢,你對他的好處根本看不在眼裡,更不放在心上。過後忘記那是必然的。假如你有一點沒有滿足小人的要求,報復不知何時就會落到你的頭上。

君子坦盪盪,你可以拒絕他的要求,他微微一笑,知道你有難處,十分理解。君子有缺點,你指出來,他感謝不盡。與君子交朋友,可以坦露心扉,不用有戒心。對小人萬萬不可。雖然你不用像修長城那樣把自己圍起來,也不必用古代的盔甲把自己包裝起來,但是一定要有一種保護自己的好辦法,盡量不讓小人接近你。

假如實在沒辦法必須與小人共事,必須記住:「待小人要寬,防小人要嚴。」少說多聽,不輕易許諾,不輕易褒貶他人,對小人的缺點千萬不要批評,沒有事不要與小人交往,特別不要到小人家串門,也盡量不讓小人來自己家走動。對小人的要求,能辦的一定要辦,不能辦的一定婉言謝絕,千萬不要留下似是而非的話頭。對小人要禮而敬之,敬而遠之,不去招惹他,更不要與小人開玩笑。須知,小人會翻臉不認人,惱了鍋子把開玩笑的話當成真的,讓你吃不了兜著。

休與小人為仇
小人自有對頭

與小人結仇怨極不值得。「小人故當遠,然亦不可顯為仇敵。」知道誰是小人,就故意地疏遠他,明顯的迴避他,言語中還帶了不屑的語氣,這有些過分。對小人的作為看不慣,就想「仗義執言」,就想「抱打不平」,就想做個維護正義的英模。這無疑與小人作了對頭,把矛頭直接攬到自己身上。本來,小人對大家這個群體還有些忌憚,不敢公開與一個群體做對,這可好,小人終於找到了可以泄私憤的對手。
自古有話:「惡人自有惡人磨。」自然,小人也有小人去治他,但需要過程。所以,不用你站出來與小人單挑。世上的事就是奇怪,再厲害的東西也有東西去治他。就如鹵水點豆腐,長蟲吸蛤蟆,一物降一物。莊稼怕下霜,霜雪怕太陽。小人當然也有怕的人,否則,世道豈不亂套?小人當道,還有正人君子好果子吃?

怎樣辨認小人

說了半天,小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怎麼辨認?這不大好說。小人頭上也沒有寫著字,又不能當面去問「哎,伙計,你是小人嗎?」還不大嘴巴扇你?不過,不要緊,古人指出的有幾條,掌握好了也足夠用:

●事事順我意而言,一味的阿諛奉承,馬屁拍的極響,迷魂湯緊灌,小人也,急遠之。
●陽奉陰違,當面一套,轉眼又是一套。當面說得天花亂墜,背後我行我素,非小人而何?
●疑心特重,總懷疑別人有什麼不可告人之秘密,總覺得別人有什麼事瞞著自己,總覺得自己受委屈,總覺得大傢伙欺負自己一人。總之,懷疑一切,不相信任何人。
●狗仗人勢,對上一副笑靨嘴臉,對下一幅好似誰欠他幾萬塊錢般的黑臉,拿著雞毛當令箭,小人也!
●嘀嘀咕咕,擅長向領導打小報告,對張三說李四,對李四又說王五,反過來又做好人,小人之性也。

●小人無恥。見榮譽就搶,見困難就躲,有了問題,肯定是別人的;出了成績不用問,先表白的必定是他,
●小人想升職,就不惜一切代價踩著別人的腦袋向上爬,甚至用別人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
●小人說謊,瞎話編的比真的還象真的,讓人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善玩數字游戲,好做表面文章。連上級都迷糊了,下級又怎麼樣?

●小人有才,但不用在正地方,用老百姓的話說,與俺想的不是一路。君子琢磨事,小人專門琢磨人。幹事的肯定出錯多,不幹事的光念咒,說風涼話,此是小人所樂為。
●小人心理扭曲,陰暗,妒忌心盛。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別人好了就眼氣,懷疑別人升職是送了禮,別人住新房是用受賄錢買的;別人比自己差了,就極盡嘲笑之能事。
小人報復心極強。前邊已說,不再贅述。

對小人一時可能不好辨認,還可能認做朋友。但是,小人可以瞞哄你於一時,不可能瞞哄你於一年;即使一年還沒有識破,他還能瞞哄你一輩子?

小人的進一步發展就是壞人,歷史上的小人舉不勝舉。近的就有,才子康生就把小人變壞人的過程演義得淋漓盡致。還好,小人畢竟是少數,但其破壞力不可低估。一粒老鼠屎壞一鍋肉湯。而且,小人的猖狂能把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單位折騰的烏煙瘴氣,正不壓邪,還談什麼發展?

怎樣防範小人

古人雲:小人亦是天地所生,絕於盡滅之理,但當正己,令其自服。尤須虛心,令其自平。一涉矜激,便觸出許多不肖來。須知,天下沒有不好諛之人,所以諂術不窮。

說明白了,就是自己要正。正身、正己、正思想、正風氣,正氣凜然,就沒有小人的立足之地。上樑正,下樑必正,那檁條、椽子各都歸位,釘是釘,鉚是鉚,各忙各的,沒有閑功夫說三道四。雞蛋沒有縫招不來下蛆的蒼蠅。君子一身正氣,小人沒有施展伎倆的市場,他要麼轉變成君子,要麼卷鋪蓋走人。

⑽ 小人無錯,君子常過舉個實際例子或者歷史典故

小人無錯,君子常過

村子裡有兩戶人家,東邊的王家經常吵架,互相敵視,生活得十分痛苦;西邊的李家,卻一團和氣,個個笑容滿面,生活得快樂無比。

有一天,王家的戶長受不了家庭的戰火,於是前往李家來請教這是什麼道理。

老王問:「你們為什麼能讓家裡永遠保持愉快的氣氛呢?」

老李回答:「因為我們常做錯事。」

老王正感疑惑時,忽見老李的媳婦匆匆由外歸來,走進大廳時不慎跌了一跤,正在拖地的婆婆立刻跑了過去,扶起她說:「都是我的錯,把地擦得太濕了!」

站在大門口的兒子,也跟著進來懊惱地說:「都是我的錯,沒告訴你大廳正在擦地,害你跌倒!」

被扶起的媳婦則愧疚自責地說:「不!不!是我的錯,都怪我自己太不小心了!」

前來請教的老王看了這一幕,心領神會,他已經知道答案了。

如果一開始,拖地的婆婆就責怪跌倒的媳婦:「怎麼走路不長眼睛,真是活該!」其他家人若不理會她的感受而哈哈大笑,那麼李家還會有溫馨柔和的氣氛嗎?

很多人抱著「都是別人的錯」的心態,很難與身邊的人相處。

【生活哲理啟示】

古人雲「君子反求諸己」、「小人無錯,君子常過」,倘若反觀自身,看到自己要提升的地方,不僅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都是我的錯,是一種自律,讓自己不斷提升;都是我的錯,是一種胸懷,時刻為別人著想;都是我的錯,是一種美德,讓彼此之間的心更近;都是我的錯,是一種難得的修為,真修當不見世人過。都是我的錯,自凈其意,長養身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