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王昭君的典故

王昭君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16:48:24

1. 關於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都有哪些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為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

【典故】

1.西施:西施浣紗

《全唐詩》「嶺上千峰秀,江邊細草春。今逢浣紗石,不見浣紗人。」

西施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就流傳開來。

2.王昭君: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嬙,為西漢南君秭歸人,晉代時避司馬昭諱改稱「明君」或「明妃」,是齊國王襄之女,因出身平民,身世詳情沒有考證。17歲時被選入宮待詔。漢元帝時,元帝答應呼韓邪單於提出的和親要求,決定從宮人中挑選一個才貌雙全的宮女,作為公主,嫁給呼韓邪單於。王昭君深明大義,主動「請行」。昭君出塞,實現了匈奴人民嚮往和平願望,呼韓邪單於封她為「寧胡閼氏」。昭君去世後,她的女兒須卜居次、當雲居次、外孫大且渠奢、侄子王歙和王颯等人,都繼續為漢匈和平友好做過努力。昭君出塞六十年,「邊成宴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

3.貂蟬:貂蟬拜月

貂蟬在後花園拜月,忽然,輕風吹來,一片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事正好被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


2. 王者榮耀李白和王昭君的情侶皮膚,出自中國哪個典故

皮膚故事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鳳凰鳴矣於彼高崗梧桐生內矣,於彼朝陽,古老容的軒轅國流傳著鳳鳥的傳說。他們於火中涅槃,生生世世,長生不滅。鳳鳥,守護者國家。
王的公主擅長音律。皎皎月下,樂聲引來百鳥。百鳥起舞,從天上落下白鳳化身的男子。他羈旅歸鄉,情不自禁與之相和相鳴。漫長的時光如同羈旅,令人疲憊不堪。
邂逅你,是生生世世的宿命。最美好的年華,與你攜手共度。
王渴求永生。向上天祈禱著恆久的力量。比山峰,河流和國家的存在更長遠的,唯有鳳鳥的生命,王得到了這樣的啟示。烈火會捲走一切,祭祀王的野心。
公主策馬奔向鳳鳥棲息的梧桐林。可空中飛來的利箭,那是施加詛咒的看管。
剎那璀璨,終究敵不過長久的孤寂。永生,不過是場光怪陸離的幻夢。
天地間,又唯剩獨我了嗎?
鳳鳥降落人間,方有國家。也曾無所不能,可輝煌如過眼雲煙。漫長的生命是恩賜也是懲罰。沒有了你,永生毫無意義。何以緣起,何以緣滅?長歌當哭,為君仗劍式天下。
國家的氣數因鳳鳥的恩賜而啟,因鳳鳥的憤怒而終。不滅的身影徘徊著,呼喚自己伴侶。回應悲鳴的是火焰,和重生的靈魂。
「邂逅你是生生世世的宿命,昭君,你回來了嗎」

3. 古代四大美女的典故

1、貂蟬拜月

漢獻帝來的大臣源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我的女兒月亮比不過,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2、昭君出塞

漢元帝時,邊患甚。元帝為撫匈奴,選昭君與單於成親,昭君登程北去。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心肝;悲切之感心緒難平。撥動琴弦,奏起離別之曲。南飛大雁聽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3、貴妃醉酒

開元年間,她到花園賞花,見牡丹、月季……想己被關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花說:「花呀花呀!...」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宮娥到處說,楊和花比美,花兒...「羞花」稱號得來

4、西施浣紗

春秋時,西施河邊浣紗,河水照她俏影,魚兒見倒影,忘了游水...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

4. 有誰知道古代四大美女典故(貂禪、西施王昭君、楊貴妃)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

1、貂蟬拜月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為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裡許給呂布,在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為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為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把二人撩撥得神魂顛倒。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為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鏟除了董卓。

京劇有《鳳儀亭》就是敘述這段故事的。

2、昭君出塞

漢宣帝時匈奴貴族爭奪權力,勢漸衰落,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其中呼韓邪單於,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單於打敗。呼韓邪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一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三萬四千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 (音shi)即位,就是漢元帝。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殺郅支單於。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封「寧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於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於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抵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3、貴妃醉酒

719~756年,唐代蒲州永樂人(陝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幸,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綉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4、西施浣紗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薴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勾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勾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范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字。

四大美女與沉魚、落雁、閉月、羞花的故事:

1、春秋戰國時期,越國有一個叫西施的,是個浣紗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過人。她在河邊浣紗時,清徹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顯得更加美麗,這時,魚兒看見她的倒影,忘記了游水,漸漸地沉到河底。從此,西施這個「沉魚」的代稱,在附近流傳開來。

2、漢元帝在位期間,南北交兵,邊界不得安靜。漢元帝為安撫北匈奴,選昭君與單於結成姻緣,以保兩國永遠和好。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昭君告別了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馬嘶雁鳴,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緒難平。她在坐騎之上,撥動琴弦,奏起悲壯的離別之曲。南飛的大雁聽到這悅耳的琴聲,看到騎在馬上的這個美麗女子,忘記擺動翅膀,跌落地下。從此,昭君就得來「落雁」 的代稱。

3、三國時漢獻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嬋在後花園拜月時,忽然輕風吹來,一塊浮雲將那皎潔的明月遮住。這時正好王允瞧見。王允為宣揚他的女兒長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說,我的女兒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過,趕緊躲在雲彩後面,因此,貂嬋也就被人們稱為「閉月」了。

4、唐朝開元年間,有一美貌女兒叫楊玉環,被選進宮來。楊玉環進宮後,思念家鄉。一天,她到花園賞花散心,看見盛開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關在宮內,虛度青春,不勝嘆息,對著盛開的花說:「花呀,花呀!你年年歲歲還有盛開之時,我什麼時候才 有出頭之日?」聲淚俱下,她剛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縮,綠葉捲起低下。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這時,被一宮娥看見。宮娥到處說,楊玉環和花比美,花兒都含羞低下了頭。「羞花」稱號得來。

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禪、王昭君、楊貴妃

王昭君

5. 王昭君的軼事典故

王昭君與西施、貂蟬、楊玉環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專落雁之容」,其中「屬落雁」,就是指昭君出塞的故事。
竟寧元年(前33年),匈奴首領呼韓邪單於主動來朝,對漢稱臣,並請求和親,漢元帝挑選了王昭君作為和親對象。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使她心緒難平,遂於馬上彈奏《琵琶怨》。凄婉悅耳的琴聲,美艷動人的女子,使南飛的大雁忘記了擺動翅膀,紛紛跌落於平沙之上,落雁便由此成為了王昭君的雅稱。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後宮女子眾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寵幸。宮人都賄賂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畫得最差,不得見漢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來,就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
歷代文人多據此為文、吟詩作賦,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6. 昭君出塞的歷史典故是怎樣的

先皇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代處在一個強盛的時期。但邊疆的匈奴卻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乾脆發生了內亂,五個單於分立,相互攻打不休。

在這五個單於中,有一個單於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單於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了一番後,決心跟國力強盛的漢朝示好。於是,呼韓邪單於就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由於呼韓邪單於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不僅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還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一住就是一個多月。等到呼韓邪單於回去的時候,漢宣帝又派了兩個將軍帶領1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

那時的匈奴正缺糧食,漢宣帝又額外給呼韓邪單於送去了3.4萬石糧食。呼韓邪單於非常感激。西域各國看見漢王對呼韓邪單於這么好,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王打交道。漢宣帝駕崩後,他的兒子劉奭即位,也就是召王昭君入宮的漢元帝。

漢元帝登基沒幾年,當年將呼韓邪單於打敗的郅支單於屢屢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為了維護國土,漢朝出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於,從此呼韓邪單於的地位穩定了,跟漢朝的關系也很好了。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這次他提出了和親的要求。「和親」的建議原本是漢高祖時婁敬德提出的,當時的形勢是匈奴強漢弱,呂後只有一女,不忍心將她遠嫁番邦,因此和親一直都是挑一個宗室的女兒假做公主嫁出去的。

不過這回,漢元帝決定挑一個宮女給他。原因可能是漢元帝時已經漢強匈奴弱,沒必要一定挑皇親國戚的女兒,皇親國戚的女兒們畢竟不多,宮女則多的是;再者,呼韓邪單於此時就在長安,讓宗親的女兒冒充公主,這么的大事情怎麼可能瞞得過他。

於是,漢元帝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說:「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宮女們原本在皇宮猶如鳥兒在樊籠,都爭著想出去,但一聽是要去遙遠的荒漠嫁給匈奴,一個個起初的勁頭頓時就沒了,沒有一個人願意。

但王昭君卻動心了。她已經受夠了深宮中的幽怨和封閉,也受夠了無所事事只能空等時間流逝的感覺。塞外雖苦,畢竟也是宮外,即使是孤苦荒漠,也總比整天閑坐在宮廷中耗費青春好得多。因此,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於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

漢元帝並不認識王昭君這個人,直到呼韓邪單於帶著王昭君來辭行的時候,他才驚訝於宮中竟有如此美麗的女子,自己卻不認識。據說當時的漢元帝甚至產生了反悔留下王昭君的想法,但他畢竟是皇帝,君無戲言,不能出爾反爾,也只能懊悔地看著王昭君隨著呼韓邪單於遠去了。

7. 歷史上的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相關朝代,歷史事件,典故等

畫工棄市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元帝因後宮女子眾多,就叫畫工畫了像來,看圖召見寵回幸。宮人都賄賂答畫工,獨王昭君不肯,所以她的像被畫得最差,不得見漢元帝。後來匈奴來求親,漢元帝就按圖像選王昭君去,臨行前才發現昭君優雅大方、容貌最美,悔之不及,追究下來,就把毛延壽、陳敞等許多畫工都殺了。
歷代文人多據此為文、吟詩作賦,如吳雯《明妃》:「不把黃金買畫工,進身羞與自媒同」;王安石《明妃曲》:「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未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歐陽修《明妃曲再和王介甫》:「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萬里安能制夷狄」。

8. 歷史典故昭君出塞什麼意思

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
公元前3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王昭君,即王嬙(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於被他哥哥郅支單於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約定「漢與匈奴為一家,毋得相詐相攻」。並三次進長安入朝,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後」),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冒頓單於在西漢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由呼韓邪單於殺兄(攻打哥哥郅支單於)可見在那個時代親兄弟明算賬;權利的魅力無法擋。西漢到了漢宣帝當皇帝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北方的匈奴由於內部相互爭斗,結果越來越衰落,最後分裂為五個單於勢力。其中有一個單於,名叫呼韓邪,一直和漢朝交好,曾親自帶部下來朝見漢宣帝。漢宣帝死後,元帝即位,呼韓邪於公元前33年再次親自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元帝同意了,決定挑選一個宮女當公主嫁給呼韓邪單於。
後宮里有很多從民間選來的宮女,整天被關在皇宮里,很想出宮,但卻不願意嫁到匈奴去。管事的大臣很著急。這時,有一個宮女毅然表示願意去匈奴和親。她名叫王嬙(qiáng),又叫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管事的大臣聽到王昭君肯去,急忙上報元帝。元帝就吩咐大臣選擇吉日,讓呼韓邪和昭君在長安成了親。單於得到了這樣年輕美麗的妻子,又高興又激動。臨回匈奴前,王昭君向漢元帝告別的時候,漢元帝看到她又美麗又端莊,可愛極了,很想將她留下,但已經晚了。據說元帝回宮後,越想越懊惱,自己後宮有這樣的美女,怎麼會沒發現呢?他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才知道畫像上的昭君遠不如本人可愛。為什麼會畫成這樣呢?原來宮女進宮時,一般都不是由皇帝直接挑選,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給皇帝看,來決定是否入選。當時的畫工毛延壽給宮女畫像,宮女們要送給他禮物,這樣他就會把人畫得很美。王昭君對這種貪污勒索的行為不滿意,不願送禮物,所以毛延壽就沒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為此,元帝極為惱怒,懲辦了毛延壽。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騎著馬,離開了長安。她冒著塞外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地域,做了呼韓邪單於的妻子。
昭君慢慢地習慣了匈奴的生活,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她一面勸單於不要打仗,一面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使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了60年。昭君死後葬在匈奴人控制的大青山,匈奴人民為她修了墳墓,並奉為神仙。昭君墓即青冢。
後為避司馬昭之諱,昭君改稱王明君。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在詩人的眼中,王昭君可能是悲傷的,但是不管怎麼樣,王昭君她是堅強的。她為了祖國,嫁給了匈奴人,一路上她翻山越嶺,千里迢迢地來到匈奴。她無怨無悔,給漢朝和匈奴帶來了60多年的和平。

9. 王昭君出塞有怎樣的典故

因為畫師從中作梗,成就千古佳話。

漢宣帝在位的時候,漢朝又強盛了一個時期。那時候,匈奴由於貴族爭奪權力,勢力越來越衰落,後來,匈奴發生分裂,五個單於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個單於名叫呼韓邪,被他的哥哥郅支單於打敗了,死傷了不少人馬。呼韓邪和大臣商量結果,決心跟漢朝和好,親自帶著部下來朝見漢宣帝。

呼韓邪是第一個到中原來朝見的單於,漢宣帝像招待貴賓一樣招待他,親自到長安郊外去迎接他,為他舉行了盛大的宴會。

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多月。他要求漢宣帝幫助他回去。漢宣帝答應了,派了兩個將軍帶領1萬名騎兵護送他到了漠南。這時候,匈奴正缺少糧食,漢朝還送去3、4萬斛糧食。

呼韓邪單於十分感激,一心和漢朝和好。西域各國聽到匈奴和漢朝和好了,也都爭先恐後地同漢朝打交道。

漢宣帝死了後,他的兒子劉爽即位,就是漢元帝。沒幾年,匈奴的郅支單於侵犯西域各國,還殺了漢朝派去的使者。漢朝派兵打到康居,打敗了郅支單於,把郅支單於殺了。郅支單於一死,呼韓邪單於的地位就穩定了。

公元前33年,呼韓邪單於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同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了。

以前,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

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里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

有個宮女叫王嬙,也叫王昭君,長得十分美麗,又很有見識。為了自己的終身,她毅然報名,自願到匈奴去和親。

管事的大臣正在為沒人應征焦急,聽到王昭君肯去,就把她的名字上報漢元帝。漢元帝吩咐辦事的大臣擇個日子,讓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

呼韓邪單於得到這樣一個年輕美貌的妻子,高興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說的了。

呼韓邪單於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多少有點捨不得。他想把王昭君留下,可是已經晚了。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

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

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迎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於的閼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慣了,和匈奴人相處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歡她,尊敬她。

王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於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從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

王昭君離開長安沒有多久,漢元帝死去。他的兒子劉驁即位,就是漢成帝。

10. 昭君出塞是怎樣的典故

匈奴在漢武帝的時候被打敗了。從那以後,大規模的南侵已經不可能了,小規模的騷擾還是經常發生。由於漢朝在西北方面布置了強大的兵力,所以匈奴的騷擾常常很快就被打退。漢宣帝五鳳元年(公元前57年),匈奴內部發生了五個單於爭統治權的斗爭,爭來爭去,形成為郅支〔郅zhì〕單於和呼韓邪〔這里念yē〕單於南北對抗的局面。最後,郅支單於打敗了呼韓邪單於,呼韓邪單於帶兵南移,投降了漢朝。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呼韓邪單於到長安朝見漢宣帝。漢宣帝用十分隆重的禮儀接待他,賞賜他一套上等的衣帽,一顆系著紫色綢帶的金印,一口上等的寶劍、一把佩刀和弓箭、檠〔qǐ〕戟等武器,一輛用珠玉裝飾起來的車子和十五匹拉車的馬,此外,還賞賜他黃金二十斤,錢二十萬,綢緞八千匹,絲綿六千斤。漢宣帝帶領合朝的文武百官、各少數民族的酋長、諸侯王和長安城裡的百姓,親自出長安城迎接匈奴貴賓,在渭橋旁邊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然後漢宣帝請呼韓邪單於一起登上渭橋,人們朝著皇帝和遠方來的貴賓高呼「萬歲」。呼韓邪單於見到這樣的大場面,十分感動,不斷地向漢宣帝道謝。接著,漢宣帝請呼韓邪單於出席皇宮里的宴會,請他參觀了皇宮里收藏的珍寶。

呼韓邪單於在長安住了一個月。回去的時候,漢宣帝派長樂衛尉董忠、車騎都尉韓昌等。帶領一萬六千名騎兵護送他回國。漢宣帝還派人先後送去了三萬四千斛糧食給匈奴人吃。

郅支單於看到呼韓邪單於投降漢朝後得到這么多好處,同時他也害怕漢朝派兵支援呼韓邪單於進攻他,所以他也趕快派了使者來朝見漢宣帝,送來許多土特產。漢宣帝也非常客氣地接待郅支單於的使者,回贈了許多貴重禮品。但是郅支單於和漢朝的關系總比不上呼韓邪單於,郅支單於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怕漢朝支持呼韓邪單於向他進攻,就只好往西遷移。

昭君出塞漢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到四十三歲那年去世了,他的兒子劉奭〔shì〕繼承皇位,就是漢元帝。

漢元帝競寧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韓邪單於又一次到長安來。他為了表示要和漢朝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請求漢元帝答應他跟漢朝結親。漢元帝同意了他的請求,派人到後宮去物色才貌雙全的宮女,准備以嫁公主的禮節嫁給呼韓邪單於。

在漢元帝即位之初,諫議大夫貢禹曾建議減少宮女,已經把許多宮女打發出去了,但是留下來的宮女還不少。這些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被選進皇宮,就好像飛鳥被關進了籠子,失去了自由。許多宮女盼望能夠讓她們從皇宮里出去,嫁個丈夫,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可是現在要遠出塞外,嫁到匈奴去,那裡天寒地凍,語言不通,生活習慣大不一樣,因此她們又都猶豫起來,不願意應選。

有個叫王嬙〔qiáng〕的宮女,出身於小康家庭,幼年念過幾年書,學名叫做昭君。她剛被選進宮里不久,還沒有見過皇帝。王昭君聽說匈奴想和漢朝結親,覺得這是關繫到匈奴和漢朝和好的大事,她決定應選到匈奴去。經辦這件事情的官員稟明漢元帝,為王昭君准備嫁妝,並且找了個匈奴女人來,給王昭君講解匈奴的風俗習慣,教她學習匈奴的語言,演奏琵琶、胡琴等西域地方的樂器。王昭君用心學習,沒有多久,就學會了匈奴話,會演奏非常動聽的樂曲了。

到了結婚那天,新郎呼韓邪單於按照漢朝的風俗習慣,親自來迎娶新娘王昭君。新郎新娘拜見了漢元帝。漢元帝賞賜他們很多財物,並設宴為他們送行。新郎新娘離開長安回匈奴的時候,文武百官一直送他們到十里長亭。王昭君抱著琵琶,騎在馬上,內心交織著歡樂和憂愁的情緒出發了。她歡樂的是自己為匈漢人民的和好做出了貢獻,自己的終身從此也有了依靠;憂愁的是從此就離開了父母之邦,永遠回不來了。王昭君在馬上思索了一陣,很快就把自己這種矛盾的心情譜成了一首曲子,一邊走著一邊彈奏起來。人們把這首曲子稱為《昭君怨》。其實,這首曲子的內容並不完全是憂愁怨恨的情緒。後來有人把王昭君叫做漢明妃,《昭君怨》就又被人叫做《明妃曲》。

古代銅器王昭君出塞到了匈奴,幫助呼韓邪單於發展匈奴的生產事業,改革了一些游牧民族落後的風俗習慣。大約從王昭君到匈奴時候起,匈奴人學會了使用從漢朝輸入的農業生產工具,逐漸地發展了農業生產,自己基本上解決了糧食需要,不再到漢族地區來搶劫糧食,也不再靠漢朝政府的救濟了。因為農業有了發展,牲畜的飼料也就更有保障,畜牧業更發達了。郅支單於已經帶領他的那部分人西遷,呼韓邪單於就把北邊郅支單於的地盤接收了過來。在呼韓邪單於統治下,匈奴出現了人畜兩旺的繁榮景象。

呼韓邪單於仰慕漢族的文化,十分尊重王昭君,夫妻兩人的感情很融洽。到匈奴的第二年,王昭君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伊屠智牙師,長大以後被封為匈奴的右日逐王。呼韓邪單於去世以後,按照匈奴的風俗習慣,王昭君改嫁給新立的復株累若鞮單於〔鞮dī〕,又生了兩個女兒,一個叫須卜居次,一個叫當於居次。

王昭君是匈奴單於的妻子,地位跟漢朝的皇後差不多,出塞以後,不便再回漢朝。不過王昭君熱愛自己的父母之邦,經常派人送信回來,有時候還叫單於打發使者送些匈奴的土特產來奉獻給漢朝皇帝。漢朝皇帝也回贈一些金銀珠寶和綢緞。自從昭君出塞以後,匈奴和漢朝長期和睦相處,六十多年沒有打仗。

王昭君年老的時候立下一個遺囑,要求在她死後把她安葬在歸化(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郊外,墳墓要坐北朝南,讓她能夠遙望自己的父母之邦。她去世以後,她的子女選了一塊向陽的水草豐茂的山坡地,為她修建了墳墓。沙漠地區寒冷乾燥,大多數地方只在夏季很短的一段時間才長青草。可是據說昭君墓得天獨厚,又向陽,又有水,墓上的草生長期特別長,一年中大部分時間都是青蔥蔥的,因此後人就把昭君墓稱為「青冢」。

王昭君為了漢族和匈奴族的和好,自願遠嫁匈奴,為祖國民族大家庭的形成做出了貢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