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好茶典故

好茶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16:01:48

❶ 有一個關於「坐,請坐,請上坐;茶,上茶,上好茶」的典故,說的是那兩位歷史名人之間的故事

宋代大文豪蘇東城平生喜歡訪僧問禪,有一次脫掉官服,換上便衣到某座寺廟中去遊玩拜會。
這座廟的方丈看到來人貌不出眾,穿戴尋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沒有動,只是懶洋洋地抬手讓小和尚給他看座,算是打了個招呼:「坐,茶。」
蘇東城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興,便想戲弄一下這個以衣冠取人的僧人,於是吩咐站在一邊的小和尚:「取善簿來。」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錢。
善簿取來以後,蘇東坡當著方丈的面,提筆寫道:香火錢100兩。方丈在旁邊伸著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熱情地站了起來:「請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蘇東城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東城居士蘇軾。那方丈一看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尋常的人居然是名動天下的大學士蘇軾,急忙向他深施一禮,滿臉堆笑地說:「請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兩人落座以後,方丈素聞蘇東城詩詞書畫冠絕天下,千金難求,於是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他為廟里題字。蘇東城爽快地答應了,信筆在備好的紙上寫下了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❷ 關於茶的具有代表性的典故

茶樹是多年生常綠木本植物,按樹干來分,有喬木型、半喬木型和灌木型三種類型。回
喬木型茶樹:形高大,答主幹明顯、粗大,枝部位高,多為野生古茶樹。雲南是普洱茶的發源地和原產地,在雲南發現的野生古茶樹,樹高10米以上,主幹直徑需二人合抱。
半喬木形茶樹:有明顯的主幹,主幹和分枝容易分別,但分枝部位離地面較近,如雲南大葉種茶樹。
灌木型茶樹:主幹矮小,分枝稠密,主幹與分枝不易分清,我國栽培的茶樹多屬此類。

採茶:從茶樹新梢上摘取芽葉的手段,有手采和機采等。

制茶:就是把採摘回來的茶青製作成可以直接沖泡的茶葉的過程~
烹茶:也稱煮茶,就是把茶葉放到專門的鍋里煮,古代飲茶和一些少數民族地區多用煮茶法~
飲茶:就是喝茶品茶咯~
茶水:就是茶湯~
茶具:就是沖泡茶葉所需要的工具~

❸ 有關茶的典故

洞庭碧螺春
江蘇太湖的洞庭山上,出產一種"銅絲條,螺旋 形,渾身毛,嚇煞香"的名茶,叫"碧螺春"。據清王彥 奎《柳南隨筆》載:"洞庭山碧螺峰石壁產野茶,初未 見異。康熙某年,按候而采,筐不勝載,因置懷間,茶 得熱氣,異香忽發,采者爭呼嚇煞人香。嚇煞人吳俗 方言也,遂以為名。自後土人採茶,悉置懷間,而朱元 正家所制獨精,價值尤昂。己卯,車駕幸太湖,改名曰 碧螺春。"

說起碧螺春茶的來歷,民間有兩個動人的傳說。

一是說相傳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著一位美 麗、勤勞、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喜歡唱歌,又 有一副清亮圓潤的嗓子,唱起歌來像甘泉直瀉,逗得 大夥非常歡樂。這歌聲打動了隔水相望的東洞庭山 上的一個小夥子,名叫阿祥。這阿祥長得魁梧壯實, 武藝高強,以打漁為生,為人正直,又樂於助人,方圓 數十里,人們都誇他、愛他。碧螺常在湖邊結網唱歌, 阿祥老在湖中撐船打魚,兩人雖不曾有機會傾吐愛慕之情,但心裡卻已深深相愛,鄉親們也很喜歡這兩個人,因為他們給鄉親們帶來幸福和歡樂。

有一年初春,災難突然降臨太湖。湖中出現一條 凶惡殘暴的惡龍,狂風暴雨,興妖作怪,還揚言要碧 螺姑娘做他的"太湖夫人",搞得太湖人民日夜不得 安寧。阿樣決心與惡龍決一死戰,保護洞庭山人民的 生命安全,也保護心愛的碧螺姑娘免遭魔難! 一個沒有月亮的晚上,阿祥操起一把大漁叉,悄 悄潛到西洞庭山,見惡龍行凶作惡之後正在得意地 休息,阿祥乘其不備猛竄上前,用盡全身力氣,把手 中漁叉直刺惡龍背脊。惡龍受了重傷,掙扎了一下, 就張開血放大口,加倍兇狠地向阿祥撲來。阿祥高舉漁叉勇猛迎戰,於是一場惡戰展開了,從晚上殺到天明,從天明又殺到晚上,殺得天昏地暗,地動山搖,那山上、湖裡留下了斑斑的血跡,直到鬥了七天七夜, 阿祥的魚叉才刺進了惡龍的咽喉,這時雙方都身負 重傷,精疲力竭了,惡龍的爪子再也拾不起來,而阿 祥的魚叉也舉不動了,跌倒在血泊中昏了過去。

鄉親們懷著深深感激和崇敬的心情,把阿祥拾 了回來,碧螺姑娘一看心如刀絞,為了報答阿祥救命 之思,她要求把阿祥抬進自己家中,由她親自照料。 碧螺姑娘千方百計為他治療,日夜陪伴在床邊,細心 加以照料,當阿祥痛苦的時候,還輕輕地哼著最動聽 的歌。可是,阿祥的傷勢仍一天天惡化。阿祥知道碧 螺姑娘日夜陪在他身邊,感到莫大快慰,他有多少話要向姑娘傾訴啊,可是虛弱的身體使他說不出話來, 他只能用無限感激的目光凝視著姑娘。

碧螺姑娘更是焦急萬分,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 訪醫求葯,仍不見效。一天,姑娘找草葯來到了阿祥與惡龍搏鬥過的地方,忽然看到一棵小茶樹長得特 別好,心想:這可是阿祥和惡龍搏鬥的見證,應該把 它培育好,讓以後的人們知道阿祥是如何為了人民 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而不惜流血犧牲的!接著就給 小茶樹加上些肥,培了些土。以後她每天跑去看看, 驚蟄剛過,樹上就長出很多芽苞,春意盎然,非常可 愛,在寒冷的氣溫下,碧螺怕芽苞凍著,就用小嘴含 住芽苞,這樣每天早晨都去含一遍。至清明前後,芽 苞初放,伸出了第一片、第二片嫩葉。姑娘看著這些 嫩綠的芽葉,自言自語地說:"這棵茶樹是阿樣的鮮 血滋潤的,是我會唱歌的嘴含過的,何不採些回去給 阿祥喝,也表達我的一番心意。"於是採摘了一把嫩 梢,揣在懷里,回家後泡了杯茶端給阿祥。說也奇怪, 這茶剛倒上開水,就有一股純正而清馥的高香直沁 心脾,阿祥聞了精神大振,一口氣把茶湯喝光。香噴 噴、熱騰騰的菜湯,好像滲透到了他身上每一個毛 孔,感到有說不出的舒服。他試著抬抬手,伸伸腿,驚 奇地說:"好怪啊!我簡直可以坐起來了!這是什麼 妙葯,真比仙丹還靈呢。"姑娘見此情景,高興得熱淚 直流,也來不及拿竹籃盛器,飛奔到茶樹邊,一口氣 又采了一把嫩芽,揣入胸前,用自已的體溫使芽葉萎 蔫,拿到家中再取出輕輕搓揉,然後泡給阿祥喝。如 此接連數日,阿祥居然一天天好起來了。阿祥終於坐起來了,拉著姑娘的手傾訴自己愛慕和感激之情,姑 娘羞答答地也訴說自己對阿祥的敬愛之心。阿祥得救了,姑娘心上沉重的石頭落了地。就在兩人陶醉在 愛情的幸福之中時,碧螺的身體再也支撐不住,憔悴 的臉上沒有一點血色,一天她倒在阿祥懷里,帶著甜 蜜幸福的微笑,再也睜不開雙眼了。阿祥悲痛欲絕, 就把姑娘埋在洞庭山的茶樹旁。從此,他努力繁殖培 育茶樹,採制名茶。"從來佳茗似佳人",為了紀念碧 螺姑娘,人們就把這種名貴茶葉取名為"碧螺春"。

二是說很早以前,東洞庭莫厘峰上有一種奇異 的香氣,人們誤認為有妖精作祟,不敢上山。一天,有 位膽大勇敢、個性倔強的姑娘去莫厘蜂砍柴,剛走到 半山腰,確聞到一股清香,她也感到驚奇,就朝山頂 觀看,看來看去沒有發現什麼奇異怪物,為好奇心所 驅,她冒著危險,爬上懸崖,來到山峰頂上,只見在石 續里長著幾棵綠油油的茶樹,一陣陣香味好像就從 樹上發出來的。她走近茶樹,採摘了一些芽葉揣在壞 里,就下山來,誰知一路走,懷里的茶葉一路散發出 濃郁香氣,而且越走,這股香氣越濃,這異香薰得她 有些昏沉沉。回到家裡,姑娘感到又累又渴,就從懷 里取出茶葉,但覺滿屋芬芳,姑娘大叫"嚇煞人哉,嚇 煞人哉!",一邊撮些芽葉泡上一杯喝起來。碗到嘴 邊,香沁心脾,一口下咽,滿口芳香;二口下咽,喉潤 頭清;三口下咽,疲勞消除。姑娘喜出望外,決心把寶 貝茶樹移回家來栽種。第二天,她帶上鋤頭,把小茶 樹挖來,移植在西洞庭的石山腳下,加以精心培育。幾年以後,茶樹長得枝壯葉茂,茶樹散發出來的香 氣,吸引了遠近鄉鄰,姑娘把採下來的芽葉泡茶招待 大家,但見這芽葉滿身茸毛,香濃味爽,大家贊不絕 口,因問這是何茶,姑娘隨口答曰:"嚇煞人香。"從 此,嚇煞人香茶,漸漸引種繁殖,遍布了整個洞庭西 山和東山,採制加工技術也逐步提高,逐步形成現今 具有"一嫩三鮮"(即芽葉嫩,色、香、味鮮)特點,碧綠 澄清,形似螺旋,滿披茸毛的碧螺春茶。 至於嚇煞人香怎麼改名為碧螺春?據說是皇帝 下江南時,品嘗此茶,見其香氣芬芳,味醇回甘,碧綠 清澈,愛不釋手,因"嚇煞人香"茶名太俗,才賜名為 "碧蘿春"。以後因其形如卷螺,又稱"碧螺春"了。

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按山勢高低,分內山瓜片和外山瓜片兩產區。緊鄰齊頭山的金寨縣齊山、響洪甸、鮮花苓,六安市黃澗河、獨山、龍門沖,霍山縣諸佛庵等地,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區為內山瓜片產地,茶樹多生長高崖石隙,山澗峽谷,終年雲霧彌漫,土質肥沃,茶葉品質優異。除此都屬外山瓜片產地。瓜片產區茶園面積為1333餘公頃,歷年產量25萬千克左右。六安瓜片產量以六安市最多,占總產量80%以上;品質以金寨縣齊山、黃石、里沖、六安市黃巢尖、紅石等地為最佳;「齊山名片」(又叫齊山雲霧瓜片、金寨名片)為六安瓜片之極品。齊頭山一帶,原屬六安故稱六安瓜片,1954年建響洪甸水庫時,齊山、響洪甸、鮮花嶺地域劃歸金寨縣管轄。

片茶產區地處大別山北麓,屬淮河水系,海拔一般在100-600米。由於流水切削作用,地貌出現了多種景觀,有深山、盒地、低山、丘陵。內山區林地多,耕地少,茶園坡度多在25度以上,外山區與丘陵相接,峰園坡緩,耕地面積較多。四季分明,季風明顯,總體溫和,但各地溫差較大,雨量適中,卻分配不勻,光照充足,無霜較長。

齊頭山屬大別山支脈,一是雲山,海拔804米,頂方四平,故曰齊頭山。山體為花崗岩構成,林木蔥翠,流泉水瀑,雲霧籠罩。山中有水晶庵、中庵、白雲洞、龍潭、雷公洞、蝙蝠洞、觀音岩、童子洞、魁子岩諸勝跡。《六安縣志》曰:"在齊頭山,峭壁數十丈,岩石覆檐,中空數韞,境極幽雅,又上二三十里為中庵,相傳為梁僧志公說法處,產仙茶數株,香味異常,今稱齊頭山茶,口味最美,商人爭購之。

武夷岩茶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自古以來武夷山之所以蜚聲中外,除碧水丹山、風光奇秀外,還在於它茶武夷岩茶 。「武夷山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之奇而奇。」
武夷岩茶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帝王將相所珍愛的奇茗。宋代文豪范仲淹詩雲:「年春自動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西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蘇東坡贊武夷岩茶的詩中寫道:「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把武夷岩茶比作絕代佳人,確是生花妙筆。武夷岩茶之所以聞名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獨處岩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岩韻」。

什麼是岩韻?初品著感到玄妙莫測,不好琢磨,高明的茶師把武夷岩茶的「岩韻」歸納總結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裡如一, 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艷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種的凡品。

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岩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並注意「厚韻」、「嘴底」、「杯底流香」等。

正因為武夷岩茶具有」清、香、甘、活」,妙不可言的「岩韻」,所以蜚聲四海,譽滿九州,林古往今來的茶人愛的如醉如痴。

清代才子袁枚在武夷賞茶一文中寫道:「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刃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可見「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是感悟武夷岩茶之「活」的不二法門。
武夷茶藝的程序有二十七道,合三九之道。二十七道茶藝如下:

恭請上座 客在上位,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壺斟茶待客。
焚香靜氣 焚點檀香,造就幽靜、平和的氣氛。
絲竹和鳴 輕播古典民樂,使品茶者進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葉嘉酬賓 出示武夷岩茶讓客人觀賞。"葉嘉"即宋蘇東坡用擬人筆法稱呼武夷茶之名,意為茶葉嘉美。
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火為上,用活火煮到初沸為宜。
孟臣沐霖 即燙洗茶壺。孟臣是明代紫砂壺製作家,後人把名茶壺喻為孟臣。
烏龍入宮 把烏龍茶放入紫砂壺內。
懸壺高沖 把盛開水的長嘴壺提高沖水,高沖可使茶葉翻動。
春風拂面 用壺蓋輕輕颳去表面白泡沫,使茶葉清新潔凈。
重洗仙顏 用開水澆淋茶壺,既洗凈壺外表,又提高壺溫。"重洗仙顏"為武夷山一石刻。
若琛出浴 即燙洗茶杯。若琛為清初人,以善制茶杯而出名,後人把名貴茶杯喻為若琛。
玉液回壺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又轉倒入壺,使茶水更為均勻。
關公巡城 依次來回往各杯斟茶水。
韓信點兵 壺中茶水剩下少許時,則往各杯點斟茶水。
三龍護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中指頂杯,此法既穩當又雅觀。
鑒賞三色 認真觀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種顏色。
喜聞幽香 即嗅聞岩茶的香味。
初品奇茗 觀色、聞香後開始品茶味。
再斟蘭芷 即斟第二道茶,"蘭芷"泛指岩茶。宋范仲淹詩有"鬥茶香兮薄蘭芷"之句。
品啜甘露 細致地品嘗岩茶,"甘露"指岩茶。
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石乳",元代岩茶之名。
領略岩韻 即慢慢地領悟岩茶的韻味
敬獻茶點 奉上品茶之點心,一般以鹹味為佳,因其不易掩蓋茶味。
自斟漫飲 即任客人自斟自飲,嘗用茶點,進一步領略情趣。
欣賞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於武夷茶民的活動。三五朋友品茶則吟詩唱和。
游龍戲水 選一條索緊致的干茶放入杯中,斟滿茶水,恍若烏龍在戲水。
盡杯謝茶 起身喝盡杯中之茶,以謝山人栽制佳茗的恩典。

武夷茶藝中便於表演的為18道:即焚香靜氣、葉嘉酬賓、活煮山泉、孟臣沐霖、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重洗仙顏、若琛出浴、玉液回壺、關公巡城、韓信點兵、三龍護鼎、鑒賞三色、喜聞幽香、初品奇茗、游龍戲水、盡杯謝茶
武夷山素有」奇秀甲東南」之譽,自古以來武夷山之所以蜚聲中外,除碧水丹山、風光奇秀外,還在於它茶武夷岩茶 。「武夷山不獨以山水之奇而奇,更以茶之奇而奇。」
武夷岩茶自古以來是文人墨客、達官顯貴、帝王將相所珍愛的奇茗。宋代文豪范仲淹詩雲:「年春自動南來,建溪先暖冰微開,西邊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自古栽。」蘇東坡贊武夷岩茶的詩中寫道:「戲作小詩君勿笑,從來佳茗似佳人。」蘇東坡把武夷岩茶比作絕代佳人,確是生花妙筆。武夷岩茶之所以聞名天下,聲譽日隆,其最突出的特點是它獨處岩骨花香之勝地,品飲時有妙不可言的「岩韻」。

什麼是岩韻?初品著感到玄妙莫測,不好琢磨,高明的茶師把武夷岩茶的「岩韻」歸納總結為「香、清、甘、活」四個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裡如一, 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艷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岩茶種的凡品。

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岩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並注意「厚韻」、「嘴底」、「杯底流香」等。

正因為武夷岩茶具有」清、香、甘、活」,妙不可言的「岩韻」,所以蜚聲四海,譽滿九州,林古往今來的茶人愛的如醉如痴。

清代才子袁枚在武夷賞茶一文中寫道:「杯小如胡桃,壺小如香櫞,每斟無一兩,上口不刃遽咽,先嗅其香,再試其味,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果然清香撲鼻,舌有餘甘。一杯之後,再試一二杯,令人釋躁平矜、怡情悅性,始覺龍井雖清而味薄矣……頗有玉與水晶品格不同之故。」可見「徐徐咀嚼而體貼之」是感悟武夷岩茶之「活」的不二法門。

安溪鐵觀音
安溪是福建省東南部靠近廈門的一個縣,是閩南烏龍茶的主產區,種茶歷史悠久,唐代已有茶葉出產。安溪境內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山巒重疊,林木繁多,終年雲霧繚繞,山青水秀,適宜於茶樹生長,而且經過歷代茶人的辛勤勞動,選育繁殖了一系列茶樹良種,目前境內保存的良種有60多個,鐵觀音、黃旦、本山、毛蟹、大葉烏龍、梅占等都屬於全國知名良種,因此安溪有「茶樹良種寶庫」之稱。在眾多的茶樹良種中,品質最優秀、知名度最高的要數「鐵觀音」了。
茶樹良種「鐵觀音」樹勢不大,枝條披張,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採用「鐵觀音」良種芽葉製成的烏龍茶也稱「鐵觀音」。因此,「鐵觀音 既是茶樹品種名,也是茶名。

鐵觀音原產安溪縣西坪鄉,已有200多年的歷史,關於鐵觀音品種的由來,在安溪還留傳著兩種歷史傳說,一說是西坪茶農魏飲做了一個夢,觀音菩薩賜給的一株茶樹,挖來栽種而成;另一說是安溪堯陽一位名叫王士讓的人在一株茶樹上采葉製成茶獻給皇上,皇上賜名「鐵觀音」而得。

鐵觀音茶的採制技術特別,不是採摘非常幼嫩的芽葉,而是採摘成熟新梢的2—3葉,俗稱「開面采」,是指葉片已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採摘。采來的鮮葉力求新鮮完整,然後進行涼青、曬青和搖青(做青),直到自然花香釋放,香氣濃郁時進行炒青、揉捻和包揉(用棉布包茶滾揉),使茶葉卷縮成顆粒後進行文火焙乾。製成毛茶後,再經篩分、風選、揀剔、勻堆、包裝製成商品茶。

鐵觀音是烏龍茶的極品,其品質特徵是:茶條捲曲,肥壯圓結,沉重勻整,色澤砂綠,整體形狀似晴蜓頭、螺旋體、青蛙腿。沖泡後湯色金黃濃艷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蘭花香,滋味醇厚甘鮮,回甘悠久,俗稱有「音韻」。鐵觀音茶香高而持久,可謂「七泡有餘香」。

品飲鐵觀音茶,必備小巧精細的茶具,茶壺、茶杯均以小為好。將茶葉放入茶壺中達五分滿,沸水沖泡洗茶後,再續水正式沖泡2—3分鍾,倒入小杯品飲,以後可連續續水沖泡。品飲鐵觀音先聞其香再品其味,每次飲量雖不多,但滿口生香,回味無窮。

❹ 茶文化中,有哪些有趣的人文典故呢

在茶文化中,關於品茶的人文典故甚多,如膾炙人口的「孫皓賜酒代茶」、「盧仝七碗茶」、「王?饔腖?頡鋇齲?詿耍?揖禿痛蠹曳窒硐鋁磽飭礁霾凰憔?淶?峭τ腥さ牡涔省?/p>

李清照飲茶助學

宋代著名詞人李清照在《金石錄後序》中,記有她與丈夫趙明誠回青州(今山東益都縣)故第閑居時的一件生活趣事:每獲一書,即同共校勘,整集簽題,得書畫彝鼎,亦摩玩舒捲,指摘疵病。夜盡一燭為率。故能紙札精緻,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

李清照、趙明誠夫婦在飯後間隙,一邊飲茶,一邊考記憶,給後人留下了「飲茶助學」的佳話,亦為茶事添了風韻。

其實很多典故經千百年流傳,真實與否已經很難判定,所以當個故事看看就好了。

❺ 與茶有關的古詩詞、歷史典故

宋代蘇軾 《汲江煎茶》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晚禁三碗,生聽荒城長短更。

盧仝,自號玉川子,愛茶成癖,被後人尊為茶中亞聖,他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即《飲茶歌》是他在品嘗友人諫議大夫孟簡所贈新茶之後的即興之作,是一首著名的詠茶的七言古詩:
日高丈五睡正濃,軍將射門驚周公。
口雲諫議送書信,白絹斜封三道印。
開緘宛見諫議面,手閱月團三百片。
聞道新年入山裡,蟄蟲驚動春風起。
天子須嘗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
仁風暗結珠蓓蕾,先春抽出黃金芽。
摘鮮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餘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門反關無俗客,紗帽籠頭自煎吃。
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
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
七碗吃不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
山上群仙司下土,地位清高隔風雨。
安得知百萬億蒼生命,墮在顛崖受辛苦。
便為諫議問蒼生,到頭還得蘇息否?(月團喻指茶餅)
該詩又稱《七碗茶詩》。它以神逸的筆墨,描寫了飲茶的好處,為世人稱奇。
詩中描述詩人關閉柴門,獨自煎茶品嘗,茶湯明亮清澈,精華浮於碗面。碧雲般的熱氣裊裊而上,吹也吹不散。
詩人剛飲一碗,便覺喉舌生潤,乾渴頓解;
兩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後,精神倍增,滿腹文字油然而生;
四碗飲後,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樂的事情,隨著毛孔散發出去了;
喝了第五碗,渾身都感到輕松、舒服;
第六碗喝下去,彷彿進入了仙境;
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這時只覺兩膠 生出習習清風,飄飄然,悠悠地飛上了青天,「蓬萊山,在何處?」詩人要乘此清風而去!
優美的詩句,高雅的立意,深受歷代文人的喜愛。
詩人把茶餅比喻為月,於是後代詩作反復摹擬其意。如蘇武的「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明月來投玉川子,清風吹破武林春。」特別是「唯有兩 習習清風生」一句,文人尤愛引用,梅堯臣「亦欲清風生兩 ,以教吹去月輪旁。」盧仝的號玉川子,也因而為人們津津樂道。陳繼儒「山中日月試新泉,君合前身老玉川。」
《七碗茶詩》在描繪飲茶好處之時,同時對帝王們憑借顯赫權勢為所欲為的驕橫也作了巧妙的諷刺:「天子欲嘗陽羨茶,百草不放先開花」,既把貢茶採制的季節(在百花開放之前採摘)烘托顯示出來,又把帝王凌駕一切的囂張之勢暗示出來。

齊已的《詠茶十二韻》是一首優美五言排律。
百草讓為靈,功先百草成。
甘傳天下口,貴占火前名。
出處春無雁,收時谷有鶯。
封題從澤國,貢獻入秦京。
嗅覺精新極,嘗知骨自輕。
研通天柱響,摘繞蜀山明。
賦客秋吟起,禪師晝卧驚。
角開香滿室,爐動綠凝鐺。
晚憶涼泉對,閑思異果平。
松黃干旋泛,雲母滑隨傾。
頗貴高人寄,尤宜別櫃盛。
曾尋修事法,妙盡陸先生.
齊己名德生,姓胡氏,潭之益陽人,出家大溈山同慶寺,復棲衡岳東林,自號衡岳沙門。
這首五言排律的茶詩共有十二聯。前二聯首先介紹了百草之靈的茶所具有的品性,後十聯分別描繪了茶的生長、採摘、入貢、功效、烹煮、寄贈等一系列茶事,語言上的對仗堪稱一絕,除首尾二聯外,每聯上下兩句都對仗工整,極顯語言的優美整飭。

故人寄茶
【唐】曹鄴
劍外九華英,緘題下玉京。
開時微月上,碾處亂泉聲。
半夜招僧至,孤吟對月烹。
碧沉霞腳碎,香泛乳花輕。
六腑睡神去,數朝詩思清。
月余不敢費,留伴肘書行。

煎茶
【唐】成彥雄
岳寺春深睡起時,虎跑泉畔思遲遲。
蜀茶倩個雲僧碾,自拾枯松三四枝。

焙茶塢
【唐】顧況
新茶已上焙,舊架憂生醭。
旋旋續新煙,呼兒劈寒木。

九日與陸處士羽飲茶
【唐】皎然
九日山僧院,東籬菊也黃。
俗人多泛酒,誰解助茶香。

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
【唐】李郢
昨日東風吹枳花,酒醒春晚一甌茶。
如雲正護幽人塹,似雪才分野老家。
金餅拍成和雨露,玉塵煎出照煙霞。
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台白頸鴉。

與元居士青山潭飲茶
【唐】靈一
野泉煙火白雲間,坐飲香茶愛此山。
岩下維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

從弟舍人惠茶
【唐】劉兼
曾求芳茗貢蕪詞,果沐頒沾味甚奇。
龜背起紋輕炙處,雲頭翻液乍烹時。
老丞倦悶偏宜矣,舊客過從別有之。
珍重宗親相寄惠,水亭山閣自攜持。

嘗茶
【唐】劉禹錫
生拍芳叢鷹觜芽,老郎封寄謫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滿碗花。

大雲寺茶詩
【唐】呂岩
玉蕊一槍稱絕品,僧家造法極功夫。
兔毛甌淺香雲白,蝦眼湯翻細浪俱。
斷送睡魔離幾席,增添清氣入肌膚。
幽叢自落溪岩外,不肯移根入上都。

茶中雜詠·煮茶
【唐】皮日休
香泉一合乳,煎作連珠沸。時看蟹目濺,乍見魚鱗起。
聲疑松帶雨,餑恐生煙翠。尚把瀝中山,必無千日醉。

與趙莒茶宴
【唐】錢起
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
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

茶詩
【唐】鄭愚
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
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
惟憂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❻ 茶葉的一些典故

《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的第一部葯學專著,自戰國時代寫起,成書於西漢年間。這部書以版傳說的權形式,搜集自遠古以來,勞動人民長期積累的葯物知識,其中有這樣的記載:「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據考證:這里的荼是指古代的茶,大意是說,遠在上古時代,傳說中的炎帝,親口嘗過百草,以便從中發現有利於人類生存的植物,竟然一天之內多次中毒。但由於服用茶葉而得救。這雖然是傳說,帶有明顯的誇張成份,但也可從中得知,人類利用茶葉,可能是從葯用開始的。

❼ 有沒有關於茶的典故

烏龍茶的傳說。
很久以前,安溪的深山裡住著一位名叫胡良的獵人。有一天,他上山打獵收獲頗豐,為了遮蓋放在背簍中的獵物,便順手在身邊的一叢小樹中摘了一些枝葉蓋上。由於打獵走的比較遠,胡良翻山越嶺直到太陽快下山才回到家中。回家後點火燒水的時候,突然聞到一陣清香,胡良起身順著香氣尋找,發現清香來自背簍中的那些樹葉。於是他摘下幾片葉子,用開水沖泡,喝到嘴裡,不僅香醇無比,而且覺得口舌生津,煩躁盡消。胡良心想這一定是仙樹,於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深山摘了一大捆枝葉回家。可是胡良用新採摘的葉子沖泡的誰卻又苦又澀。胡良心裡覺得非常奇怪,為什麼從同樣的樹上才來的枝葉,味道不一樣呢?胡良百思不得其解。於是,他便把前一天采來的葉子和新采來的葉子放在一起仔細觀察,發現原先採的枝葉邊緣已經發焉並且變紅,而新才來的葉子卻是舒展的,而這清香正是發焉的葉子才有的。因此,胡良決定自己加工製作香茶。在請教了山外的茶農和自己反復試制以後,他終於找到了要經過晾曬,搓擦,炒烘等過程來製作香茶的途徑。香茶製成後,流傳四方,而胡良的名字也隨之廣為傳頌,人們把這種新茶叫做「胡良茶」。照安溪的方言,「胡良」與「烏龍」語音相近,久而久之,人們就把「胡良茶」叫成了「烏龍茶」,而「烏龍茶」的名字也便流傳了下來。

❽ 坐,請坐,請上坐,茶.上茶.上好茶到底是誰的典故

宋代大文豪蘇東城平生喜歡訪僧問禪,有一次脫掉官服,換上便衣到某座寺廟版中去遊玩拜會權。
這座廟的方丈看到來人貌不出眾,穿戴尋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沒有動,只是懶洋洋地抬手讓小和尚給他看座,算是打了個招呼:「坐,茶。」
蘇東城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興,便想戲弄一下這個以衣冠取人的僧人,於是吩咐站在一邊的小和尚:「取善簿來。」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錢。
善簿取來以後,蘇東坡當著方丈的面,提筆寫道:香火錢100兩。方丈在旁邊伸著脖子看到,心中一喜,熱情地站了起來:「請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
蘇東城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東城居士蘇軾。那方丈一看嚇了一跳,他沒想到眼前這個看似尋常的人居然是名動天下的大學士蘇軾,急忙向他深施一禮,滿臉堆笑地說:「請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
兩人落座以後,方丈素聞蘇東城詩詞書畫冠絕天下,千金難求,於是借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請他為廟里題字。蘇東城爽快地答應了,信筆在備好的紙上寫下了一聯: 坐,請坐,請上坐;
茶,上茶,上好茶。

❾ 有個典故「遠來客人上山喝了三杯好茶,其禪意如何 是什麼典故的

在某雜志看到過,出自民間故事。在侍者角度,第一杯是水還沒開,未加茶葉就端專了出去,屬第二杯是因客人一杯沒喝夠著急著用,就涼水加茶葉呈上,第三杯是客人此時已解渴,於是不慌不忙泡好好茶。在客人角度,則認為招待有周,分別滿足了不同狀態下的喝茶需求。

❿ 茶,用茶,請用茶有何典故

是關於鄭板橋抄的。據說是有一天鄭板襲橋去一個茶館喝茶,那裡的老闆見鄭板橋是一個穿著普通的小老頭,就說道「坐,茶」,鄭板橋等著上茶時,發現店裡有一些字畫,就上前去欣賞,老闆見鄭板橋是個讀書人就接著道「請坐,上茶。」有人認出了鄭板橋,老闆一看是鄭板橋,馬上又道「請上坐,上好茶。」鄭板橋走時老闆求墨寶,鄭板橋就寫了一個對子大概就是「坐,請坐,請上座。」「茶,上茶,上好茶。」諷刺老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