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法的諺語

法的諺語

發布時間: 2020-12-20 15:47:16

⑴ 法制教育的諺語

1、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拉倫茨

2、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3、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4、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5、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6、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7、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8、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

9、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10、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11、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

12、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罪惡,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

13、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黑格爾

14、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權利。

15、倘若世上沒有壞人,也就不會有好的律師。

16、當秩序成了混亂的時候,就不得不用混亂來維持秩序,拯救法律了。――羅曼·羅蘭(法)《哥拉·布勒尼翁》

17、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

18、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9、法律規定得愈明確,其條文就愈容易切實地施行。――黑格爾(德)《法哲學原理》

20、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並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⑵ 關於法律中國諺語

A、不以規矩,不成方圓。——孟子
B、誰把法律當兒戲,誰就必然亡於法律。——拜倫(英)
C、法律就是秩序,有良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
D、家有常業,雖飢不餓;國有常法,雖危不亂。——韓非子

1、 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2、 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3、 造法易,執行難。
4、 不確定性在法律中受到非難,極度的確定性反而有損確定性。
5、 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6、 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7、 在用語中不存在模糊性時,不得允許探索用語的意圖。
8、 對制定法應當做嚴格解釋。
9、 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10、 沒有法律就沒有犯罪,沒有法律就沒有刑罰。(法無明文規定不為罪)
11、 實施違法行為或者是基於預謀、或者是基於沖動、或者是基於偶然。
12、 審判不應依照先例,而應依照法律。
13、 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14、 簡短是法律之友,極度的精確在法律上受到非難。
15、 警察是法庭的僕人。(警察必須根據法庭傳召出庭作證)
16、 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17、 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18、 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力。
19、 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
20、 如果行政權力的膨脹是現代社會不可豁免的宿命,那麼為了取得社會的平衡,一方面必須讓政治充分反映民眾的意願,另一方面在法的體系中應該最大限度地尊重個人的主體性,使他們能夠與過分膨脹的行政權力相抗衡。
21、 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
22、 在一個秩序良好的國家中,司法部門應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從這個意義出發,公信力的喪失就意味著司法權的喪失。
23、 司法,就其本質而言,就是平等;越缺乏平等條件的地方,就越難看出在刑罰平等上有什麼司法。
24、 人與人是不相同的,人們不能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解成平等就是一視同仁、人人相等。
25、 我們作為人而有權擁有的平等是環境平等,而不是個人平等。
26、 任何事情,只要與自然發顛撲不破的永恆要走向沖突,就是無效的,因而也就不能約束任何。
27、 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它行使自己的權利。
28、 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29、 如同人們一般所理解的一樣,法律行為是對特定法律秩序中所有事實要件的抽象,其中主要是那種不違法的行為,同時也不是法律交易的行為,這類行為也要產生法律上的後果。這種根據法律規定而導致一定法律後果的行為,就是法律行為。
30、刑罰的嚴厲程度應該只為實現其目標而絕對必需。所有超過於此的刑罰不僅是過分的惡,而且會製造大量的阻礙公正目標實現的坎坷。
31、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32、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33、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34、習慣法非但不比法令靈活,非但不必法令更容易適應新的條件,而且相反,它更趨向於抱殘守缺、因循守舊、難以變化。
35、對於犯罪最強有力的約束力量不是刑罰的嚴酷性,而是刑罰的必定性,因為,即便是最小的罪惡,一旦成了確定的,就總令人心悸。
36、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37、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的舉動為禍尤烈。因為這些不平的舉動不過弄臟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則把水源敗壞。
38、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
39、人權是我們時代的觀念,是已經得到普遍接受的唯一的政治與道德觀念。
40、 即使判決並沒有準確的判定過去發生的事實真相,爭端各方只要確信他們受到了公正的對待,他們也會自願接受法院的裁判結果。
41、 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
42、 我已經發現,混亂和一切火海的起源、原因和發展都與各種社會的腐敗的法制有關。
43、 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44、 讓我們維護公平,那麼我們將會得到更多的自由。
45、 法律的目的是創造一個穩定的、可以理解的行動結構,在這個結構中個人能夠執行其計劃並多少意識到可能產生的結果。
46、 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47、 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48、 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49、 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50、 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51、 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52、 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53、 法律的力量僅限於禁止每一個人損害別人的權利,而不禁止他行使自己的權利。
54、 法律用懲罰、預防、特定救濟和代替救濟來保障各種利益,除此之外,人類的智慧還沒有在司法行動上發現其他更多的可能性。
55、 不論哪個時代,如果在法庭上和在教室里進行的各種闡述理論所產生的意見分歧太大,那麼法律就會失去力量。
56、 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
57、 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58、 如果同一批人同時擁有制定和執行法律的權利,這就會給人們的弱點以絕大誘惑,使他們動輒要攫取權力,藉以使他們自己免於服從他們所制定的法律,並且在制定和執行法律時,是法律適合於他們自己的私人利益。
59、 在忽視正義的地方,在作為正義核心的平等在成文法條款中不斷遭否定的地方,那裡的法律就不僅僅是「不公正的法律」,而是完全失去了法律的本性。
60、 法包含著一個民族經歷多少世紀發展的故事,因而不能將它僅僅當作好像一本數學教科書里的定理、公式來研究。為了知道法是什麼,我們必須了解它的過去以及未來趨勢。
61、 系統的法典化可以是法律生活的有意識的普遍的重定方向的產物,譬如作為外交部政治革新的成果,或者作為希望達到政治實體內在社會統一的各階級、集團之間妥協的結果。
62、 法律的生命在於其實施。因而迫切需要對這樣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釋有效而進行認真的科學研究。
63、 自由人得名於自由一詞。自由是每個人,除了受到物質力量或法律阻礙外,可以任意作為的自然力量。
64、 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65、 昔之欲抑民權,必以塞民智為第一義;今日欲甚民權,必以廣民智為第一義。
66、 一般地說,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每個國家的政治法規和民事法規應該只是把這種人類理性適用於個別的情況。
67、 放棄自己的自由,就是放棄自己做人的資格,放棄人的權利,甚至於是放棄自己的義務。一個人放棄了一切,是不可能有任何東西作補償的。這樣一種放棄於人的本性不相容,使自己的意志失去全部自由,就等於使自己行為失去全部道德價值。
68、 一個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種產生人人自感安全的心境平安狀態。為了享有這種自由,就必須要有一個誰也不必懼怕誰的政府。
69、 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
70、 在企業立法中,全民抑或集體,工業抑或農業等所有制和行業的概念是沒有多大作用的。
71、 法制不是法學家的產物,而是人們的社會生活的產物,所有的法律工作者——法官、檢察官、律師、立法者、執法者,在這過程中都起作用,但是司法活動說到底主要不是一個理論論證過程,而是一種職業判斷。從這個意義上,我要說,一個民族的社會創造了法制,而法學家創造的僅僅是關於法制的理論。
72、 法律實質上即是物質的又是意識形態的這一事實是與以下事實相聯系的;法律既是從整個社會的結構和習慣自上而下發展而來,又是從社會中的統治階級們的政策和價值中自上而下移動。
73、 所有的解釋,若是可能的話,必是通過消除文本中的矛盾而實現的。
74、 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75、 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
76、 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
77、 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78、 法律只能幫助警醒的人,而不幫助憊懶的人。(用來解釋為何會有「訴訟時效」制度)
79、 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80、 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81、 如果語句中並無模稜兩可之處,則不能作出與該語句的明顯含義相悖的解釋。(法律解釋及合同解釋的一項基本原則)
82、 一旦合同中出現含混不清的表述,應盡量做出有助於保障標的物之安全的解釋。
83、 享有權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利。
84、 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85、 法院不能主動尋找案件。(恰好是對「司法能動主義」 的批評)
86、 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87、 當一部制定法所為之服務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這部法律也便會隨之消失。
88、 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89、 合法的婚姻以雙方之合意為要件,不因同居之事實而成立。
90、 平等者之間不存在司法管轄權。引申義:一個主權國家不得對另一個主權國家行使司法管轄權。
91、 讓法官來回答法律問題,而把事實問題留給陪審員去裁斷。
92、 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93、 一項基於人身的訴權隨著權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94、 土地上的負擔永遠追隨土地。(土地的所有者須承擔土地上附著的風險和負擔)
95、 破壞證據者應承擔不利於他的推定。
96、 對於一項含混不清的回答,應朝這不利於回答者的方向解釋。
97、 單憑行為不能判定某人有罪,除非他還有犯罪的意圖。
98、 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舉。
99、 判決可以使白的變黑的,黑的變成白的;曲的變成直的,直的變成曲的。
100、 人不能轉讓自己並不擁有的東西。

⑶ 法律諺語 中國古代

1、造法易,執行難。
2、我們無力反抗真理。
3、沉默將被理解為同意。
4、遲來的正義即非正義。
5、法律是正義與善良之術。
6、舉證之所在,敗訴之所在
7、法律源於人的自衛本能。
8、最好的法律從習慣產生。
9、正義可以提升一個民族。
10、法律有效力國民便昌盛。
11、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
12、良好的秩序是一切的基礎。
13、對制定法應當做嚴格解釋。
14、我們的時代是權利的時代。
15、習慣是法律的最好解釋者。
16、沒有人有義務證明自己有罪。
17、習慣與合意可以使法律無效。
18、法律的解釋具有法律的效力。
19、法律旨在防止強勢者為所欲為。
20、人不能轉讓自己並不擁有的東西。
21、沒有事先公布的法律就沒有刑罰。
22、法律的保護比個人的保護更有力。
23、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嶺。
24、法律沒有禁止的,都是公民的權利。
25、破壞證據者應承擔不利於他的推定。
26、立法以典民則祥,離法而治則不祥。
27、審判不應依照先例,而應依照法律。
28、法學家的共同意見具有習慣的力量。
29、堅持已經做出的抉擇,且勿打破安寧。
30、救濟走在權力之前,無救濟即無權力。
31、刑為盛世所不能廢,而亦盛世所不尚。
32、法律的生命在於經驗,而不在於邏輯。
33、以無情的目光論事,一慈悲的目光看人。
34、享有權利的人可以放棄他所享有的權利。
35、想用自己的財物應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為度。

36、一份不公平的合同也好過一場冗長的官司。
37、官不私親,法不遺愛,上下無事,唯法所在。
38、法律不會強迫一個人去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
39、一項基於人身的訴權隨著權利人的死亡而消失。
40、在涉及自我利益的案件中自任法官是不公之舉。
41、無法在司法程序中被採信的事實就等於不存在。
42、不知事實可以作為借口,但不知法卻不能開脫。
43、簡短是法律之友,極度的精確在法律上受到非難。

⑷ 有關法的名言警句

1、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司馬遷

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難犯而易避也。——班固

3、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法)孟德斯鳩

4、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英國法學家波洛克

5、法律的調整對象是行為,而所謂社會關系不過是人與人之間的行為互動或交互行為,沒有人們之間的交互行為,就沒有社會關系。法律是通過影響人們的行為而實現對社會關系的調整。——張文顯

6、法律的力量應當跟隨著公民,就像影子跟隨著身體一樣。——(意)貝卡利亞

7、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8、法律的真正目的是誘導那些受法律支配的人求得他們自己的德行。——(意)阿奎那

9、法律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每一個人自由發揮自己的才能,而不是為了束縛他的才能。——(法)羅伯斯庇爾

10、法律規定的懲罰不是為了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公共的利益;一部分靠有害的強制,一部分靠榜樣的效力。——(荷)格老秀斯

11、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亞里士多德

12、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13、法律乃是改革的主要力量,是解決沖突的首要渠道。——埃爾曼

14、法律人不應該倡導過於激烈的變革,因為激烈的變革導致的結果是社會秩序的進一步的喪失,所以西方有一句古老的諺語叫:槍炮作響法無聲。槍炮作響的時候,法律就沒有辦法生存。所以我們都不希望這個社會發生太過劇烈的變化。——賀衛方

15、法律如果沒有法院來闡說和界定其真正含義和實際操作就是一紙空文。——漢密爾頓

16、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嚴的表現。——(法)羅伯斯庇爾

17、法律是社會習俗和思想的結晶。——美國總統威爾遜

18、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19、法律是一種強制性秩序。——(美)凱爾森

20、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⑸ 法治格言和諺語

1、憲法,就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列寧
2、世界上唯有兩樣東西能讓我們的內心受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們頭頂上燦爛的星空,一是我們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康德
3、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孟德斯鳩
4、法律研究的目的是一種預測,即對公共權力通過法院的工具性的活動產生影響的預測。——【美】霍姆斯《普通法》
5、法律的真諦,就是沒有絕對的自由,更沒有絕對的平等。——我國著名法學家郭道暉
6、法律就像旅行一樣,必須為明天做准備。它必須具備成長的原則。——著名大法官卡多左
7、法律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暴力,超越權利的聲音,它所劃定的權利邊界雖然無形,卻深深地刻畫在人們的心靈之中。——著名的法律學者
8、法律之內,應有天理人情在。——安提戈捏
9、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諺
10、法無授權不得為,法無禁止不得罰。
11、舉證責任之所在,即敗訴之所在。——法諺
12、在民主的國家裡,法律就是國王;在專制的國家裡,國王就是法律。——馬克思
13、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國是距離法治最為遙遠的一種,甚至與歐洲形成了兩極相對的反差。——滋賀秀蘭
14、無論何人,如為他人制定法律,應將同一法律應用於自己身上。——阿奎那
15、真想解除一國的內憂應該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機會。——亞里士多德
16、憲法是一個無窮盡的、一個國家的世代人都參與對話的流動的話語。——勞倫·卻伯
17、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18、法律是人類為了共同利益,由人類智慧遵循人類經驗所做出的最後成果。 ——強森
19、法治意味著,政府除非實施眾所周知的規則,否則不得對個人實施強制。 ——哈耶克
20、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體系中生活比在無拘無束的孤獨中更為自由。——斯賓諾莎
21、法律顯示了國家幾個世紀以來發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視為僅僅是數學課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霍姆斯
22、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3、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24、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25、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26、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27、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范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28、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29、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30、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⑹ 急求:關於法律方面的古文諺語!!!

1) 有治人,無治法。抄——荀子
注:只有善於治理的人,沒有總能奏效的法律。
2) 有事不避難,有罪不避刑。——《國語·晉語七》
注:如果出現困難要敢於面對困難,如果犯了罪就不要逃避處罰。
3) 刑一而正百,殺一而慎萬。――桓寬(漢)《鹽鐵論·疾貪》
注:對極少數犯罪者加以懲處,可使大多數人從中吸取教訓,由此遵紀守法,行事慎重,社會便能長治久安。
4) 刑罰知其所加,則邪惡知其所畏。――諸葛亮(三國·蜀)《便宜十六策·賞罰》
注:通過懲罰使做了壞事的人知道所要被懲罰的原因。
5) 宥過無大,刑故無小。——《尚書·大禹謨》
注:一時過失,雖大也可以寬恕;明知故犯,雖小也要懲罰。
6) 欲著其罪於後世,在乎不沒其實。——歐陽修《魏梁解》
注:要想讓他的罪行臭名昭著於後代,在於不掩蓋他的罪行事實。

⑺ 關於做事方法的諺語:

做事刻苦認真可以用: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專」的意思是只屬要有決心,能吃苦耐勞,不論多麼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講述的是唐朝著名詩人李白碰到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婆婆正拿著一根大鐵棒在石頭上磨,老婆婆告訴他要磨成綉花針,李白深受感動而用功讀書的故事。


(7)法的諺語擴展閱讀:

做事不認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1、解釋:原本是指一共五天,有三天是打漁,兩天是曬漁網。這樣是打漁的最佳方式。因為每天打漁每天曬網的方式是不可能的。打漁期間是不可能修補漁網的。目前是指對學習、工作沒有恆心,經常中斷,沒有長期堅持。

2、成語故事

薛蟠從老家來到大觀園住下後,打聽到賈府有一所家學,學校里有許多年輕人,就動了好色之念,假裝去上學,不過是三日打魚,兩日曬網而已。學校里有些學生圖薛蟠的錢財就被上了他的賊船。秦鍾與賈寶玉來上學,薛蟠立刻就打他們的主意。

⑻ 有關法律名人名言有那些

1、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宋·包拯《致君》

只要依法治國法令暢通,紀律和風氣自然清正,那樣就不會有治不好的國家,也不會有頑固不化的百姓。

2、國皆有法,而無使法必行之法。--《商君書·畫策第十八》

國家都是有法律的,但是沒有能保證這些法律一定得到遵遁的法。

3、法律是一切人類智慧聰明的結晶,包括一切社會思想和道德。--柏拉圖

4、只要不違反公正的法律,那麼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亞當·斯密

(8)法的諺語擴展閱讀:

法律的作用:

1、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2、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指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為人們提供某種行為模式,指引人們可以這樣行為、必須這樣行為或不得這樣行為,從而對行為者本人的行為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法的指引功能(作用)是通過規定人們的權利和義務來實現的,它涉及的對象主要是指本人的行為。

3、法的評價功能(作用)是指法律對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或違法及其程度,具有判斷、衡量的作用,也就是說,法的評價作用涉及的是法的律他作用,即對他人的行為的評價,這是區別指引作用(涉本人的行為)和評價作用(涉他人的行為)的關鍵所在。

⑼ 經典的法律諺語

我覺得第一句比第二句更有哲理一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