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春秋歷史典故

春秋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13:36:51

A. 春秋時期的歷史典故

完璧歸趙

戰國的時候,趙惠文王有一塊叫做「楚和氏璧」的寶玉,被秦昭襄王知道了,昭王便派了位使臣到趙國來跟惠文王商量:「惠文王,我們秦國願意以十五個城池,和趙國換取這塊「楚和氏璧」的寶玉。」

惠文王一聽:「這該如何是好呀?秦國這么強大,如果把寶玉交給秦昭王,他要是耍賴,不把十五個城池給我們;如果不給,秦昭王會不會一氣之下派兵來打我們,到底該怎麼辦才好?」大家看到惠文王這么煩惱,就有人提議:「我們去請智勇雙全的藺相如來,他一定會想到好辦法的。」

退避三舍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時候,晉國國君獻公宏愛妃子驪姬。驪姬借機讓晉獻公封自己為夫人,還要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獻公原來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為太子了,驪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殺重耳。重耳在楚國國君幫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問重耳說:「你將來若能回國當了國君,怎樣報答我呢?」重耳說:「你什麼貴重東西、奴隸、美好都有了,我能給你什麼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晉國君王,萬一日後同你在戰場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為回報吧。」後來重耳果然做了晉國國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戰場相遇了,重耳沒食言,確實退避三會以報楚王!

多行不義必自斃
〖解釋〗壞事干多了,結果是自己找死。
〖出處〗《左傳·隱公元年》:「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春秋時,鄭武公死,長子庄公繼位。其弟共叔段圖謀篡位,在封地內招兵買馬,修整軍備。鄭大夫祭仲深表不安。諫庄公早除共叔段,以絕後患。庄公答曰:「『多行不義必自斃』,汝可拭目以待。」不久,果如其言,共叔段狂妄自大,蠶食邊邑,且欲攻鄭都。庄公見時機成熟,便出兵攻共叔段,逐出鄭國。

知音 :
相傳伯牙善彈琴,鍾子期善聽琴。伯牙彈到志在高山的曲調時,鍾子期就說「峨峨兮若泰山」;彈到志在流水的曲調時,鍾子期又說「洋洋兮若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不再彈琴,以為沒有人能像鍾子期那樣懂得自己的音志。後遂以「知音」比喻對自己非常了解的人.

苛政猛於虎
〖解釋〗政:政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出處〗《禮記·檀弓下》:「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孔子說:「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學生們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一鳴驚人
〖釋義〗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嘗膽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
〖解釋〗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藺相如來了之後,惠文王第一句話就問他:「秦國要用十五個城來交換我的楚和氏璧,你看我應不應該答應他呢?」藺相如毫不遲疑的說:「秦國強,趙國弱,我認為您不答應也不行呀!」「可是,假如秦國拿了我的璧玉,卻不把城池給我,那我該怎麼辦?」惠文王憂心地問。藺相如馬上介面說:「秦國要拿十五個城池來交換趙國的楚和氏璧,假如趙國不答應,那當然是趙國的錯;反過來,若秦國得到了璧玉,卻不把城池給趙國,那錯就在於秦國了。因此,照我的看法,還是派人將璧玉送到秦國去比較好。」

趙惠文王覺得藺相如說的很有道理:「依你看,派什麼人去好呢?」藺相如自告奮勇的說:「假如大王實在找不出合適的人,臣倒願意前往一試。秦國如果守信把城給我們趙國,我就把璧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食言,不把城給趙國,我一定負責將原璧歸還趙國」。

藺相如到了秦國以後,見到了秦昭王,便把璧玉奉上。秦昭王一見到璧玉後,高興地不得了。不斷地把璧玉捧在手上仔細欣賞,又把它傳給左右的侍臣和嬪妃們看,卻都不提起十五個城池交換的事。藺相如一看情形不對,馬上向前對秦王說:「大王,這塊璧玉雖然是稀世珍寶,但仍有些微的瑕玭,請讓我指引給大王看看!」

秦王一聽:「有瑕玭?快指給我看!」藺相如從秦王手中把璧玉接過來以後,馬上向後退了好幾步,背靠著大柱子,瞪著秦王大聲說:「這塊璧玉根本沒有瑕玼,是我看到大王拿了寶玉以後,根本就沒有把十五個城池給趙國的意思。所以我說了個謊話把璧玉騙回來,如果大王要強迫我交出璧玉的話,我就把楚和氏璧和我自己的頭,一起去撞柱子,砸個粉碎。」藺相如說完,就擺出一付要撞牆的樣子。秦昭王害怕藺相如真的會把璧玉撞破,連忙笑著說:「你先別生氣,來人呀!去把地圖拿過來,劃出十五個城市給趙國。現在你可以放心把璧玉給我了吧!」

藺相如知道秦王不安好心,就騙秦王說:「這塊楚和氏璧,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稀世珍寶,趙王在交給我送到秦國來之前,曾經香湯沐浴,齋戒了五天,所以大王在接取的時候,也同樣應該齋戒五天,然後舉行大禮,以示慎重呀!」。秦王為了得到璧玉,只得按照藺相如所說的去做。藺相如趁著秦王齋戒沐浴的這五天內,叫人將那塊璧玉從小路送回趙國。

五天過去了,秦王果真以很隆重的禮節接待藺相如。藺相如一見秦王便說:「大王,秦國自秦繆公以來,二十多位君王,很少有遵守信約的人,所以我害怕受騙,已差人將璧玉送回趙國!如果大王真的要用城池來交換楚和氏璧,就請先割讓十五個城池給趙國,趙王一當遵守誓約將玉璧奉上。現在,就請大王處置我吧!」

秦昭王一聽璧玉已經被送回趙國,心裡雖然很生氣,卻也佩服藺相如的英勇,不但沒有殺他,還以禮相待,送他回趙國。

B. 春秋時期歷史典故

春秋歷史典故主要是廉頗藺相如他倆的歷史典故還是特別多的,我覺得其他的話應該沒有多少。

C. 春秋戰國三大戰役有什麼歷史典故

桂陵之戰
戰國中期,齊、魏、燕、趙、韓、楚、秦七雄並立,征戰頻繁.公元前354年,魏國派大將龐涓率8萬精兵進攻趙國,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今河北邯鄲),趙國苦戰了一年,眼看就要撐不住了,急忙向盟國齊國求救.齊威王正欲向外擴張,於是命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率兵8萬去救趙國.
孫臏是兵聖孫武的後代,出生於齊國.他曾拜兵學家鬼穀子為師,與魏國大將龐涓是同窗好友.但龐涓做了魏國大將後,十分嫉妒孫臏的才能,將他騙到魏國施以臏刑(去膝蓋骨),欲使其永遠不能領兵打仗.後孫臏千方百計才逃出回齊國,並被齊威王重用.
孫臏終於得到一個向龐涓復仇的機會.但他並沒有急於與龐涓在戰場上相見.他勸田忌放棄領兵直趨邯鄲,與魏軍決戰的計劃,趁魏軍主力出兵在外,國內防務空虛之際,直搗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迫使遠在異國的魏軍「釋趙而自救」.等龐涓回兵時,中途予以截擊,這樣既救了趙,又能給魏國以沉重打擊,是一舉而兩得.
田忌採納了孫臏「批亢搗虛」、「圍魏救趙」的戰法,揮師直逼魏國軍事重鎮平陵(今山東定陶).齊軍攻打平陵的行動並不堅決,龐涓也不急於回救,繼續竭盡全力攻克邯鄲.直到魏軍已佔領邯鄲,損兵折將急需休整時,孫臏才建議齊軍揮師直搗魏都大梁,逼魏惠王十萬火急命令龐涓統兵回救.龐涓接令後,不得不放棄邯鄲,拋棄輜重,晝夜兼程回師.孫臏判斷魏軍回師必經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立即率齊軍主力北上,在桂陵設下埋伏.當魏軍經長途跋涉行至桂陵時,以逸待勞的齊軍突然出擊,大敗魏軍,龐涓隻身逃回魏國(一說被俘後放回).
馬陵之戰
發生時間: 公元前342年
所屬年代: 春秋戰國時代
發生地點: 馬陵(今山東范縣西南)
事件介紹:
戰國時期,齊軍在馬陵(今河南范縣西南)殲滅魏軍的著名伏擊戰.
周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魏發兵攻韓,韓向齊求救.齊應允救援,以促韓竭力抗魏.但鑒於戰事初起,魏、韓雙方實力未損,過早出兵對齊不利,直到韓軍五戰俱敗,情況危急,魏軍也十分疲憊,才發兵相救.
二十七年,齊威王以田忌為主將,田嬰、田盼為副將,孫臏為軍師,運用「圍魏救趙」戰法(見桂陵之戰),率軍直趨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誘使魏軍回救,以解韓圍.魏軍果然撤回大梁,並以太子申為上將軍,龐涓為將,率兵10萬東出外黃(今河南蘭考東南),迎擊齊軍.孫臏認為,魏軍悍勇,不可貿然決戰,只可利用魏軍向來輕視齊軍和龐涓求勝心切的弱點,「因其勢而利導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乃避戰示弱,退兵減灶,引誘魏軍追擊.太子申本有退軍之意,龐涓不聽,率軍緊追.見齊軍逐日減灶,以為齊軍士氣低落,逃亡嚴重,即丟下步兵,以輕車銳騎兼程追擊.齊軍退至樹木茂密、道狹地險的馬陵.孫臏計算行程,判斷魏軍將於日落後追至,即引軍埋伏.經長途追擊而疲憊不堪的魏軍,於孫臏預計時間進入設伏地域.齊軍萬弩俱發,魏軍大敗,龐涓憤愧自殺.齊軍乘勝進攻,俘太子申,全殲魏軍.
孫臏利用龐涓的弱點,製造假象,誘其就範,始終居於主動地位.此戰是中國戰爭史上設伏殲敵的著名戰例.
長平之戰
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滅戰
《孟子·離婁》描繪戰國時期的戰爭場面是:「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以戰, 殺人盈城.」縱觀烽火連天、刀光劍影的270年戰國歷史,可知孟老夫子的這番話並沒 有誇張的成分.當然,就戰爭規模之大,殺傷程度之烈而言,在當時的眾多戰爭中,沒 有比秦、趙長平之戰更為驚心動魄的了.
長平之戰發生於公元前260年,是秦、趙之間的一次戰略決戰.在戰爭中,秦軍貫 徹正確的戰略指導,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我國歷史上最 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
秦國自孝公任用商鞅實行變法以來,制定正確的兼並戰略:獎勵耕戰,富國強兵, 國勢如日中天;連橫破縱,遠交近攻,外交連連得手;旌旗麾指,鐵騎馳騁,軍事勝利 捷報頻傳.100餘年中,蠶食緩進,重創急攻,破三晉,敗強楚,弱東齊,構成了對山 東六國的戰略進攻態勢.在秦國的咄咄兵鋒面前,韓、魏屈意奉承,南楚自顧不暇,東 齊力有不逮,北燕無足輕重.只有趙國,自公元前302年趙武靈王進行「胡服騎射」軍 事改革以來,國勢較盛,軍力較強,對外戰爭勝多負少,且擁有廉頗、趙奢、李牧等一 批能征慣戰的將領,尚可與強秦進行一番周旋.
事情很清楚,秦國要完成統一六國的殊世偉業,一定得拔去趙國這顆釘子.自然, 趙國也不是好惹的,豈甘心束手就擒.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勢所難免. 秦昭王根據丞相范睢「遠交近攻」的戰略構想,從公元前268年起,先後出兵攻佔 了魏國的懷(今河南武陟西)、邢丘(今河南溫縣附近),迫使魏國親附於己.接著又 大舉攻韓,先後攻取了陘(今河南濟源西北)、高平(今河南濟源西南)、少曲(今河 南濟源西)等地.並於公元前261年攻克野王(今河南沁陽),將韓國攔腰截為二段. 消息傳來,韓國朝廷上下一片驚恐,趕忙遣使入秦,以獻上黨郡(今山西長治一帶)向 秦求和.
然而,韓國的上黨太守馮亭卻不願獻地入秦,而是做出了獻上黨之地於趙的選擇. 他的用意當然清楚:轉移秦軍鋒芒,促成趙、韓攜手,聯合抵禦秦國. 趙王目光短淺,在不計後果的情況下,接受平原君趙勝的建議,貪利受地,將上黨 郡並入自己的版圖.趙國的這一舉動,無異於虎口奪食,引起秦國的極大不滿,秦、趙 之間的矛盾因此而全面激化了.范睢遂建議秦王乘機出兵攻趙.秦王便於公元前261年 命令秦軍一部進攻韓國緱氏(今河南偃師西南),直趨滎陽,威懾韓國,同時命令左庶 長王齕率領大軍撲向趙國,攻打上黨.上黨趙軍兵力不敵,退守長平(今山西高平西 北).
趙王聞報秦軍長驅東進,得地的喜悅早去了一半.只好興師應戰,派遣大將廉頗率 趙軍主力開往長平,企圖重新占據上黨.廉頗抵達長平後,即向秦軍發起攻擊.遺憾的 是,秦強趙弱,趙軍數戰不利,損失較大.廉頗不愧為一名明智的將帥,他鑒於實際情 況,及時改變了戰略方針,轉取守勢,依託有利地形,築壘固守,以逸待勞,疲憊秦軍. 廉頗的這一招很是奏效,秦軍的速決勢頭被抑制了,兩軍在長平一帶相持不決. 但是秦國的戰爭指導者畢竟棋高一著,他們運用謀略來打開缺口,為爾後的戰略進 攻創造條件.一方面他們借趙國使者鄭朱到秦國議和的機會,故意殷勤招待鄭朱,向各 國製造秦、趙和解的假象,使趙國在外交上喪失了與各國「合縱」的機會,陷於被動和 孤立.另一方面,又採用離間計,派人攜帶財寶前赴趙都邯鄲收買趙王的左右權臣,挑 拔離間趙王與廉頗的關系.四處散布流言:廉頗不足畏懼,他固守防禦,是出於投降秦 軍的目的,秦軍最害怕馬服君趙奢的兒子趙括為將.終於借趙王之手,把廉頗從趙軍主 帥的位置上拉了下來;並使趙王不顧藺相如和趙括母親的反對諫阻,任命趙括為趙軍主 帥.
趙括是一個缺乏實戰經驗,只會「紙上談兵」的庸人.他上任後,一反廉頗所為, 更換將佐,改變軍中制度,搞得趙軍上下離心離德,鬥志消沉.他還改變了廉頗的戰略 防禦方針,積極籌劃戰略進攻,企圖一舉而勝,奪回上黨. 秦國在搞亂趙國的同時,也及時調整自己的軍事部署:立即增加軍隊,征調驍勇善 戰的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代替王齕統率秦軍.為了避免引起趙軍的注意,秦王下令軍 中嚴守這一機密:「有敢泄武安君為將者斬.」這個白起,可不是尋常人物.他是戰國 時期最傑出的軍事將領,久經沙場,曾大戰伊闕,斬殺韓、魏聯軍24萬;南破楚國,入 鄢、郢,焚夷陵,打得楚人喪魂落魄.只會背吟幾句兵書的趙括哪裡是他的對手. 白起到任後,針對趙括沒有實戰經驗、求勝心切、魯莽輕敵等弱點,採取了誘敵入 伏、分割包圍而後予以聚殲的正確作戰方針,對兵力作了周密細致的部署,造成了「以 石擊卵」的強大態勢.
白起的具體作戰部署是,以原先的第一線部隊為誘敵部隊,等待趙軍出擊後,即向 預設主陣地長壁方面撤退,誘敵深入;其次,巧妙利用長壁構築袋形陣地,以主力守衛 營壘,抵擋阻遏趙軍的攻勢,並組織一支輕裝銳勇的突擊部隊,待趙軍被圍後,主動出 擊,消耗趙軍的有生力量;其三,動用奇兵2.5萬人埋伏在兩邊側翼,待趙軍出擊後, 及時穿插到趙軍的後方,切斷趙軍的退路,協同主陣地長壁上的秦軍主力,完成對出擊 趙軍的包圍;其四,用5千精銳騎兵插入滲透到趙軍營壘的中間,牽制和監視營壘中的 剩餘趙軍.
戰局的發展果然按著白起所預定的方向進行.公元前260年8月,對秦軍動態茫昧無 知的趙括統率趙軍主力向秦軍發起了大規模的出擊.兩軍稍事交鋒,秦軍的誘敵部隊即 佯敗後撤.魯莽的趙括不問虛實,立即率軍實施追擊.當趙軍前進到秦軍的預設陣地— —長壁後,即遭到了秦軍主力的堅強抵抗,攻勢受挫,被阻於堅壁之下.趙括欲退兵, 但為時已晚,預先埋伏於兩翼的秦2.5萬奇兵迅速出擊,及時穿插到趙軍進攻部隊的側 後,搶佔了西壁壘(今山西高平北的韓王山高地),截斷了出擊趙軍與其營壘之間的聯 系,構成了對出擊趙軍的包圍.另外的5000秦軍精騎也迅速地插到了趙軍的營壘之間, 牽制、監視留守營壘的那部分趙軍,並切斷趙軍的所有糧道.與此同時,白起又下令突 擊部隊不斷出擊被圍困的趙軍.趙軍數戰不利,情況十分危急,被迫就地構築營壘,轉 攻為守,等待救援.
秦昭王聽到趙軍業已被包圍的消息,便親赴河內(今河南沁陽及其附近地區),把 當地15歲以上的男丁全部編組成軍,增援長平戰場.這支部隊開進到長平以北的今丹朱 嶺及其以東一帶高地,進一步斷絕了趙國的援軍和後勤補給,從而確保了白起徹底地殲 滅被圍的趙軍.
到了9月,趙軍斷糧已達46天,內部互相殘殺以食,軍心動搖,死亡的陰影籠罩著 整支部隊,局勢非常危急.趙括組織了四支突圍部隊,輪番沖擊秦軍陣地,希望能打開 一條血路突圍,但都未能奏效.絕望之中,趙括孤注一擲,親率趙軍精銳部隊強行突圍, 結果仍遭慘敗,連他本人也喪身於秦軍的箭鏃之下.趙軍失去主將,鬥志全無,遂不復 再作抵抗,40餘萬飢疲之師全部向秦軍解甲投降.這40餘萬趙軍降卒,除幼小的240人 之外,全部為白起所殘忍坑殺.秦軍終於取得了空前激烈殘酷的長平之戰的徹底勝利. 長平之戰中,秦軍前後共殲趙軍45萬人,從根本上削弱了當時關東六國中最為強勁 的對手趙國,也給其他關東諸侯國以極大的震懾.從此以後,秦國統一六國的道路變得 暢通無阻了.
長平之戰秦勝趙敗的結局並不是偶然的.除了總體力量上秦對趙佔有相對的優勢外, 雙方戰略上的得失和具體作戰藝術運用上的高低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秦軍之所以取勝, 在於:首先是分化瓦解了關東六國的戰略同盟;其次是巧妙使用離間計,誘使趙王犯下 置將不當的嚴重錯誤;其三是擇人得當,起用富於謀略、驍勇善戰的白起為主將;其四 是白起善察戰機,用兵如神,誘敵出擊,然後用正合奇勝的戰法分割包圍趙軍,痛加聚 殲;其五是在戰斗的關鍵時刻,秦國上下一體動員,及時增援,協調配合,斷敵之援. 為白起實施正確的作戰指揮提供了必要的保證.
趙軍之所以慘敗,在於:第一,不顧敵強我弱的態勢,貿然開戰,一味追求進攻; 第二,臨陣易將,讓毫無實戰經驗的趙括替代執行正確防禦戰略的廉頗統帥趙軍,中了 秦人的離間之計;第三,在外交上不善於利用各國仇秦的心理,積極爭取與國,引為己 助;第四,趙括不知「奇正」變化、靈活用兵的要旨,既無正確的作戰方針,又不知敵 之虛實,更未能隨機制宜擺脫困境,始終處於被動之中;第五,具體作戰中,屢鑄大錯. 決戰伊始,即貿然出擊,致使被圍.被圍之後,只知消極強行突圍,未能進行內外配合, 打通糧道.終於導致全軍覆滅的悲慘下場.

D. 春秋戰國時期五個歷史典故

退避三舍
〖解釋〗舍:古時行軍計程以三十里為一舍。主動退讓九十里。比喻退讓和迴避,避免沖突。
〖出處〗《左傳·僖公二十三年》:「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春秋時候,晉國國君獻公宏愛妃子驪姬。驪姬借機讓晉獻公封自己為夫人,還要立自己的兒子做太子。但獻公原來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為太子了,驪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殺重耳。重耳在楚國國君幫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問重耳說:「你將來若能回國當了國君,怎樣報答我呢?」重耳說:「你什麼貴重東西、奴隸、美好都有了,我能給你什麼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晉國君王,萬一日後同你在戰場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為回報吧。」後來重耳果然做了晉國國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戰場相遇了,重耳沒食言,確實退避三會以報楚王!

一鳴驚人
〖釋義〗鳴:鳥叫。一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一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苛政猛於虎
〖解釋〗政:政治。指殘酷壓迫剝削人民的政治比老虎還要可怕。
〖出處〗《禮記·檀弓下》:「小子識之,苛政猛於虎也。」
孔子路過泰山的一側,有一個在墳墓前哭的婦人看上去十分憂傷。孔子立起身來靠在橫木上,派遣子路去問訊那個婦人。孔子說:「你哭得那麼傷心,好像有很傷心的事。」那個婦人說:「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現在我的兒子也被老虎吃了。」孔子問:「那為什麼不離開這里呢?」婦人回答說:「這里沒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說:「學生們記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還要兇猛可怕。

卧薪嘗膽
〖解釋〗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出處〗《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打敗並俘虜了越王勾踐。勾踐給夫差餵了三年的馬,受盡折磨,回國後立志報仇復國,請范蠡幫助訓練軍隊,任用有賢能的人,自己親自參加勞動並堅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飯前均要嘗一個苦膽,後來終於滅掉吳國。

老馬識途
〖解釋〗老馬認識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出處〗《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E. 列舉六個春秋戰國時期至秦漢時期的歷史典故

光楚漢時候的典故就滿大街:

一、揭竿起義:漢高祖劉邦是中國第一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和項羽楚漢相爭,除了富有傳奇色彩之外,許多成語和典故都是源自這一段歷史。話說秦末暴政,官逼民反,陳勝、吳廣等率
領百姓起義,當時秦朝嚴禁民間私藏兵器,他們就地取材斬木為兵做兵器,這就是指平民老百姓起義的意思了。

二、市井之徒:在古代,開一口井是非常困難的事,為了水源,人們就會聚居在井的附近,漸漸就成為當時的市集,稱為市井,至於市井之徒呢就是指混跡於市井,身份低微的販夫走卒,當時劉邦做泗水亭亭長時,他是一個身份低微的小官吏,和他稱兄道弟的朋友,夏候嬰是一個趕馬車的,樊噲是殺狗的屠狗之輩,在當時來說呢,他們是典型的市井之徒。

三、斬白蛇起義:古代民智未開,民眾大多很迷信,所以許多政治人物就利用這一點,編造出一些神話,提升自己的地位,坊間傳聞袁世凱在稱帝之前,靜悄悄的把兩片金鱗放進浴缸,讓
人家覺得他是金龍化身,在洗澡時褪下龍鱗雲雲,結果當然是成為笑柄。而劉邦起義時,訛稱自己是赤帝子也就是赤龍之子,上演了一幕「斬白蛇起義」,這個神話令他瞬間得到民眾的認同,起義就更有成效了。

四、二世祖:經常聽到人家說二世祖,其實二世祖是從何而來的呢?據坊間流傳是因為秦始皇死後,把帝位傳給他兒子胡亥稱為秦二世,大奸臣趙高指他年輕識淺,最好是避見群臣,以免自暴其短,朝政由趙高代辦,秦二世樂得躲在後宮沉迷酒色,盡情享樂,短短三年間就把秦始皇辛辛苦苦建立的江山敗個精光,所以後世指敗盡家業的敗家仔,就如秦二世這樣敗家的我們就稱他為二世祖。

六、霸王別姬

七、胯下之辱:韓信半生潦倒,經常受到市井流氓的欺負,還逼他受胯下之辱,胯下就是指從人家褲襠底下爬過去,但韓信知道忍辱負重,留有用之軀終於成為一代名將,由此可知,要像韓信那樣,忍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大事。

八、四面楚歌:當日項羽被漢軍圍攻於垓下,漢軍響起四面楚歌,楚軍思鄉情切無心戀戰,乘夜走個一空,此乃「一夜悲歌,吹散八千子弟兵」項羽亦因此而敗亡,時至今日,如果我們說一個人四面受敵陷入困境,舉個例子,如果他本身已是負資產,還遭公司解僱,老婆亦懷孕,媽媽接受手術,可以告訴大家他在經濟上已陷入四面楚歌。

九、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十、無顏面對江東父老:楚項羽當年英雄末路,兵敗走至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渡江,圖謀再起,但楚項羽就說無面目見江東父老,現在就引申成為自慚,無面目見故人的意思,項羽自言此乃天亡我,非戰之罪也,其實深究下去,性格決定命運,項羽一生不曾受過重大挫敗,他出身貴族,這一次,經過十面埋伏的重挫後,就再無勇氣東山再起。

十一、卿子冠軍:楚懷王派宋義去救趙國,並封他為卿子冠軍,就是六國諸候之首,引申到後世,凡是在所有比賽中得第一名的就稱為冠軍,至於第二名叫亞軍,「亞」字有次一等、第二
的意思,例如孟子,我們稱他為亞聖,就是僅次於對孔子。項羽稱范增為范亞父是尊稱他為第二位父親以示親厚,至於第三名叫季軍,劉邦有小名叫劉季,原因是因為他在眾兄弟中排行第三,
所以兄弟就叫他劉三哥。

十二、破釜沉舟:項羽遇上人生中最艱苦的一場戰役,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鉅鹿之戰,在打這一場仗之前,項羽做出一件匪夷所思的事,他命所有出戰的楚軍破釜沉舟。所謂「釜」,就是煮食用的器皿,打碎所有的煮食的釜鍋,鑿沉所有的船,以示決一死戰。後人形容人們先斷了後路,決心勇往直前做好一件事的就叫破釜沉舟。在破釜沉舟這一戰役中,其實還有各國的諸候軍參戰,但是他們都怕死,只是爬上壁壘上隔遠觀戰,後世人形容只作局外觀戰,而不肯參與又不作表態的人,我們就說他「作壁上觀」。

十三、指鹿為馬:趙高是一個「天閹」,那是說他是生下來在生理上就是有缺陷的男人,他為人陰險好權謀,有一天他在秦二世胡亥面前,指著一隻鹿說是一匹馬,大多數的大臣因為怯於他
的權勢,亦附和他說是一匹馬,而小數正直的人就堅持說是一隻鹿,後來,不肯順從趙高指鹿為馬的人就紛紛讓他誅殺,後世人就形容恃持自己的權利,顛倒是非黑白的人,就說他是指鹿為馬。

十四、約法三章:秦一統天下,獨尊法家,以嚴刑峻法治國,在商鞅變法時曾有這樣一條法例,是說如果不努力耕作,又或者棄農從商的話,就是犯罪,全家也要受罰,可見當時的法例是多麼的嚴苛,終於弄致官逼民反,加速秦朝滅亡。及後劉邦入主咸陽,他聽從蕭何的意見,盡廢秦法,只剩下三條,就是殺人者死、傷人及盜竊者論罪,此之為約法三章。現在我們和別人做事,訂下一些簡單而明確的規定互相遵守,稱之為約法三章。
十五、鴻門宴:話說劉邦先入關中咸陽,而項羽就在鴻門阪設下夜宴,表面是慶祝滅亡秦朝,其實是希望在席間能刺殺沛公劉邦,後世人把一些場合,表面氣氛歡樂而內里暗藏殺機就稱之為鴻門宴。而在酒宴上,項庄假意舞劍娛賓,實際是想一劍把沛公劉邦刺死,後世人把這種有心人,巧立名目,而別有用心去針對某些人某些事,稱之為項庄舞劍,志在沛公。

十六、沐猴而冠:項羽遭人罵他沐猴而冠,令他怒火中燒,要烹要殺,究竟沐猴而冠是什麼意思呢?原來是說一隻猴子洗過澡,穿上人的衣服,戴上冠帽走出來,雖然外觀是改變了,但骨子裡依然是一隻猴子,始終是畜牲。所以後人形容一些人徒具外表,但缺乏內涵,又或者暴躁輕浮,做不了大事,就說他沐猴而冠,大家記住,千萬不要形容你的朋友是這樣,要不然只會翻臉。

十七、推陳出新:韓信在關中巴蜀的時候,曾做過治粟都尉,也就是現在的糧倉管理員,當時劉邦為了打仗,預備大量糧餉,但又怕糧餉變壞,於是韓信就想出一個方法,就是推陳出新。意思是說把舊的糧餉從另一邊的門送出,新的糧餉從另一邊門引入。周而復始,糧餉就不會因為儲存的關系而變壞,推陳出新在當時來說是一種很嶄新的概念,引申到今天,摒棄舊有的方法或者事情,用嶄新而又有用的方法去跟進,就叫推陳出新。

十八、蕭何月下追韓信:話說當年韓信在漢軍中,因為不受重用而出走,蕭何知道後就連夜趕去把他追回來,並且說服了當時的漢王劉邦築壇拜將,還封他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而劉邦亦是因為得到韓信這個軍事天才的幫助,才可以扭轉形勢,以弱勝強,改寫歷史。可惜事事多變,韓信可以成為大元帥是因為蕭何,但最後步上斷頭台被斬頭,亦因為蕭何,所以後人會形容,某一件事因為一個人成功,最後又因為這一個人而失敗,就會這樣說:「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十九、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二千多年前,楚漢相爭的年代,是要經由棧道出入巴蜀,而棧道在劉邦進入巴蜀後燒掉,後來劉邦聽從韓信之計重修棧道,但棧道的修築期起碼需時三數年,令項羽錯覺以為劉邦沒這么快可以出巴蜀,其實漢軍暗中經由陳倉小路偷出巴蜀,殺項羽一個措手不及,後世引申比譬為,對人用假象迷惑,其實另有所為的我們就稱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二十、反間計:在劉邦眾多智囊中,陳平是最愛爭議的一個,相傳陳平「常盜其嫂」而被判罪,盜嫂是說他和嫂子有曖昧關系,在注重禮教的古代,這種行為是為世所不容,當劉邦任用陳平時,四周的人都同聲反對,說會令劉邦的聲譽受損,劉邦就認為我用的是他的才智而非他的德行,事實證明陳平日後果然獻出歷史有名的離間計、美人計和反間計,協助劉邦得天下,亦成為有漢一代的開國功臣,由此可見,劉邦在用人方面確有過人之處。

二十一、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句話是韓信對劉邦自誇之言,究竟韓信帶兵有多能幹?原來他很會量才而用,他把士兵分類,瘦弱的當步兵,強壯的當騎兵,如果力氣好的就擔旗,力弱的就鳴金擊鼓,聽力不好的就專門看風向和煙火,視力不好,看的不遠的就專聽號令,可以說是人盡其才,時至今日,多多益善這句話除了可以在籌款中聽到外,在家用方面,你亦可以說多多益善。

F. 春秋時期的歷史故事概括

1、三家分晉

前438年,晉哀公死,晉幽公即位。韓、趙、魏瓜分晉國剩餘土地,只有絳與曲沃兩地留給晉幽公。從此韓、趙、魏稱為三晉。

趙桓子一年後去世,趙氏之人殺了他的兒子,迎趙浣即位,是為趙獻子。獻子之子趙籍後來繼位,即是趙烈侯。

魏桓子之後由其孫魏斯繼位,韓康子之後由其子武子繼位,韓武子之後由其子韓虔繼位,是為。此即資治通鑒中春秋和戰國的分界點。

前375年,韓趙魏三家瓜分晉侯剩餘土地,晉國徹底滅亡。

2、曲沃代翼

前745年,晉昭侯把曲沃(在今中國山西省曲沃縣)封給其叔成師,是為曲沃桓叔。前731年,桓叔去世,其子曲沃庄伯繼位。前716年,曲沃庄伯去世,其子曲沃武公繼位 。

前705年冬天 , (史記記載為前706年 ),當時曲沃日益強大,曲沃武公誘殺了晉小子侯。周桓王派虢仲率兵討伐曲沃武公,武公只好退回曲沃,周桓王立晉哀侯之弟公子緡為晉的國君,曲沃未能吞並晉國。

前678年(晉侯緡二十八年),曲沃武公又伐晉侯緡,並滅之。用搶掠來的珍寶器物賄賂新立的周釐王,周釐王任命曲沃武公為晉君,列為諸侯。曲沃桓叔姬成師一系徹底打敗姬仇一系,奪得晉國正統地位。

3、管仲相齊

齊襄公政治殘暴,鮑叔牙護送公子小白逃到莒地(今山東莒南縣)。公孫無知謀殺了齊襄公,管夷吾、召忽護送公子糾逃到魯地(今山東西南部)。

魯國人派兵接納了公子糾。魯國人護送公子糾回齊國即位還沒有到達,公子小白先回到了齊國即位,就是齊桓公。

讓魯國在生竇(地名)殺掉公子糾。召忽為公子糾而死(公子糾也死了),桓公即位以後,任命鮑叔牙為宰相。

鮑叔牙推辭說:「如果一定要治理好國家,一定要任用管夷吾做宰相。我有五個地方比不上管夷吾。」

齊桓公於是派使者請求魯庄公說:「我們國君有叛逆的大臣,現在在您的國家,我們國君打算處死他來告誡大臣們,特此請求把管夷吾交還給齊國。」

魯庄公派人把管夷吾捆起來,交給了齊國的使者。齊國使者接收了管夷吾回到齊國。快到齊國的時候,齊桓公齋戒三天沐浴三天。

齊桓公親自到郊外迎接管夷吾,和他坐在一個車上並詢問他治理國家的方法。於是任命他為宰相。

4、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

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

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

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經過四個月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

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

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5、問鼎中原

公元前607年,楚莊王熊侶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都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

庄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

庄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

面對雄視北方的庄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庄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

庄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三家分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曲沃代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仲相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假道伐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問鼎中

G. 春秋時期 著名故事

1、卧薪嘗膽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派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打得大敗,闔閭也受了重傷,臨死前,囑咐兒子夫差要替他報仇。夫差牢記父親的話,日夜加緊練兵,准備攻打越國。

過了兩年,夫差率兵把勾踐打得大敗,勾踐被包圍,無路可走,准備自殺。這時謀臣文種勸住了他,說:「吳國大臣伯嚭貪財好色,可以派人去賄賂他。」

勾踐聽從了文種的建議,就派他帶著珍寶賄賂伯嚭,伯嚭答應和文種去見吳王。

文種見了吳王,獻上珍寶,說:「越王願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請您能饒恕他。」伯嚭也在一旁幫文種說話。

伍子胥站出來大聲反對道:「人常說『治病要除根』,勾踐深謀遠慮,文種、范蠡精明強干,這次放了他們,他們回去後就會想辦法報仇的!」

這時的夫差以為越國已經不足為患,就不聽伍子胥的勸告,答應了越國的投降,把軍隊撤回了吳國。

吳國撤兵後,勾踐帶著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吳國伺候吳王,放牛牧羊,終於贏得了吳王的歡心和信任。三年後,他們被釋放回國了。

勾踐回國後,立志發憤圖強,准備復仇。他怕自己貪圖舒適的生活,消磨了報仇的志氣,晚上就枕著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還在房子里掛上一隻苦膽,每天早上起來後就嘗嘗苦膽,門外的士兵問他:「你忘了三年的恥辱了嗎?」

他派文種管理國家政事,范蠡管理軍事,他親自到田裡與農夫一起幹活,妻子也紡線織布。勾踐的這些舉動感動了越國上下官民,經過十年的艱苦奮斗,越國終於兵精糧足,轉弱為強。

而吳王夫差盲目力圖爭霸,絲毫不考慮民生疾苦。他還聽信伯嚭的壞話,殺了忠臣伍子胥。最終夫差爭霸成功,稱霸於諸侯。但是這時的吳國,貌似強大,實際上已經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親自帶領大軍北上,與晉國爭奪諸侯盟主,越王勾踐趁吳國精兵在外,突然襲擊,一舉打敗吳兵,殺了太子友。夫差聽到這個消息後,急忙帶兵回國,並派人向勾踐求和。

勾踐估計一下子滅不了吳國,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踐第二次親自帶兵攻打吳國。這時的吳國已經是強弩之末,根本抵擋不住越國軍隊的強勢猛攻,屢戰屢敗。

最後,夫差又派人向勾踐求和,范蠡堅決主張要滅掉吳國。夫差見求和不成,才後悔沒有聽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劍自殺了。

2、管鮑之交

春秋時齊國政治家管仲有位好朋友鮑叔牙,兩人友情很深。他們倆一起經商。在經商時賺了錢,管仲總是多分給自己,少分給鮑叔牙。而鮑叔牙對此從不和管仲計較。

對此人們背地議論說,管仲貪財,不講友誼,鮑叔牙知道後就替管仲解釋,說管仲不是不講友誼,只貪圖金錢,他這樣做,是由於他家貧困,多分給他錢,是我情願的。

管仲三次參加戰斗,但三次都從陣上逃跑回來。因此人們譏笑他,說管仲貪生怕死,沒有勇敢犧牲的精神,鮑叔牙聽到這譏笑後,深知這不符合管仲的實際情況,就向人們解釋說,管仲不怕死,因為他家有年邁的母親,全靠他一人供養,所以他不得不那樣做。

管仲同鮑叔牙的友誼非常誠摯,他也多次想為鮑叔牙辦些好事,不過都沒有辦成;不但沒有辦成,反給鮑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難,還不如不辦好。因此人們都認為管仲沒有辦事本領,鮑叔牙卻不這樣看,他心裡明白,自己的朋友管仲是個很有本領的人。

事情所以沒有辦成,只是由於機會沒有成熟罷了。在長期交往中,他們兩人結下了深情厚誼,管仲多次對人講過: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鮑叔牙。

3、假道伐虢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

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

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

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經過四個月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

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

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4、一鳴驚人

春秋時期楚莊王熊旅統治朝政三年,不發布政令,不治理朝政。右司馬伍舉來到君王座駕旁,對楚莊王講了一段微妙的謎語,說:「有一隻鳥停駐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飛翔,也不鳴叫,沉默無聲,這是什麼鳥呢?」

楚莊王說:「三年不展翅,是為了生長羽翼;不飛翔、不鳴叫,是為了觀察民眾的態度。雖然還沒飛,一飛必將沖天;雖然還沒鳴,一鳴必會驚人。你放心,我知道了。」

經過半年,楚莊王就親自聽取朝政,被廢除的有十項政令,被啟用的有九項政令,誅殺大奸臣五人,提拔隱士六人,因而國家能被大力整治。帶兵討伐齊國,在徐州大敗了齊軍,在河雍戰勝了晉軍,在宋國匯合諸侯,終於使楚國稱霸天下。

5、問鼎中原

春秋時楚莊王北伐,並向周天子的使者詢問九鼎的重量,大有奪取周朝天下之勢。公元前607年,楚莊王熊侶借伐陸渾之戎(今河南嵩縣東北)之機,把楚國大軍開至東周首都洛陽南郊,舉行盛大的閱兵儀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於應對的王孫滿去慰勞。庄王見了王孫滿,劈頭就問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與周天子比權量力。

王孫滿委婉地說:「一個國家的興亡在德義的有無,不在乎鼎的大小輕重。」庄王見王孫滿拿話擋他,就直接說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國折下戟鉤的鋒刃,足以鑄成九鼎。」

面對雄視北方的庄王,善辯的王孫滿先繞開庄王的話鋒,大談九鼎製作的年代和傳承的經過,最後才說:「周室雖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寶鼎的輕重,還不能過問啊。」

庄王不再強求,揮師伐鄭,以問鄭背叛楚國投靠晉國之罪。「問鼎中原」這個典故就是這樣得來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管鮑之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問鼎中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假道伐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鳴驚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卧薪嘗膽

H. 10個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典故相關的歷史人物

戰國:完璧歸趙(藺相如)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完璧歸趙(藺相如) 圍魏救趙(孫臏)
退避三舍(重 耳) 毛遂自薦(毛遂)
負荊請罪(廉頗) 紙上談兵(趙括)
一鼓作氣(曹劌) 千金買骨(郭隗)
諱疾忌醫(蔡桓公) 卧薪嘗膽(勾踐)
殺妻求將(吳起) 驚弓之鳥(更羸)
高山流水(俞伯牙、鍾子期)
一字千金(呂不韋) 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圖窮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鞠躬盡瘁(諸葛亮)
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 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 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入木三分(王羲之) 聞雞起舞(祖逖)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狗尾續貂(司馬倫)
畫龍點睛(張僧繇) 江郎才盡(江淹)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胸有成竹(文與可)
秦 : 一字千金(呂不韋)指鹿為馬(趙高)
焚書坑儒(秦始皇) 窮圖匕見(荊軻)
懸梁刺股(蘇秦、孫敬)
漢 :一飯千金(韓信) 四面楚歌(項羽)
約法三章(劉邦) 孺子可教(張良)
背水一戰(韓信) 破釜沉舟(項羽)
手不釋卷(劉秀) 金屋藏嬌(劉徹)
暗渡陳倉(韓信) 十面埋伏(項羽)
投筆從戎(班超) 馬革裹屍(馬援)
多多益善(韓信) 老當益壯(馬援)
蕭規曹隨(蕭何、曹參) 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
三國:鞠躬盡瘁(諸葛亮)三顧茅廬(劉備)
煮豆燃萁(曹植) 刮目相看(呂蒙)
初出茅廬(諸葛亮)樂不思蜀(劉禪)
七步成詩(曹植) 言過其實(馬謖)
七擒七縱(諸葛亮)寶刀不老(黃忠)
才高八斗(曹植) 一身是膽(趙雲)
封金掛印(關羽) 單刀赴會(關羽)
望梅止渴(曹操)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諸葛亮)
晉: 入木三分(王羲之)聞雞起舞(祖逖)
東山再起(謝安) 洛陽紙貴(左思)
草木皆兵(苻堅) 鑿壁偷光(匡衡)
狗尾續貂(司馬倫)
南北朝:畫龍點睛(張僧繇)江郎才盡(江淹)
宋: 精忠報國(岳飛) 東窗事發(秦檜)

I. 有關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有哪些

1、拔苗助長

春秋時,有個急性子農夫,他插下秧苗後,好幾天也不見秧苗長高,心裡著急,就把自己田裡的秧苗挨個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盡,回到家裡,得意地對兒子說:「我幹了一天,總算幫助秧苗長高了一些。」兒子連忙跑到田邊去看,只見秧苗全都被太陽曬得枯死了。

2、一鳴驚人

春秋時,楚莊王當國君的前三年,只知享樂,不管國事。申無畏出了個謎語讓他猜:「有隻大鳥,三年不飛也不叫,這是什麼鳥?」楚莊王笑著說:「這只鳥,要麼不飛不鳴,要飛就直沖雲霄,一叫就讓人震驚。」從此,他勵精圖治,成為霸主。

3、風吹草動

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被楚平王追殺,他逃到昭關。由於楚軍在關口盤查很嚴,他出不了關。因為著急和憂愁,一夜之間他的須發全都變白了。憑著相貌短時間內的巨大變化,他混出了昭關。逃亡的路上,他經常在蘆葦和草叢里穿行,由於精神高度緊張,稍有風吹草動,他就趕緊躲起來。

4、風雨同舟

春秋時,吳、越兩國相鄰,但彼此之間爭端不斷,戰爭頻繁。有一次,兩國的人同乘一條船渡江,船到江心,狂風突起,大浪滔天,眼看著就要翻船。在這危急時刻,人們忘記了過去的仇恨,齊心協力,共同排除險情,使渡船安全地到達了岸邊。在船上的兩國人就像一家人一樣。

5、甘拜下風

春秋時,秦、晉兩國之間發生了戰爭,結果晉軍大敗,晉惠公也被秦俘獲。秦穆公對晉國的君臣們說:「盡管晉惠公忘恩負義,但我是不會將你們當俘虜押回秦國的。」晉國的大臣們說:「我們是跪在您的下風頭,希望您在上風頭說的話能算數。

6、天羅地網

春秋時,楚平王聽信大臣費無忌的讒言,要殺害太子的師傅伍奢和他的兒子伍子胥。太子連夜告訴了在樊城做守將的伍子胥。當第二天費無忌的兒子來騙伍子胥回都城時,伍子胥將他痛打一頓,說:「如果不是太子告訴真相,我就被騙入天羅地網了。」

7、守株待兔

春秋時,宋國有個農夫在田裡看見一隻野兔撞在樹樁子上,折斷脖子而亡。他不費吹灰之力便吃到了兔肉。從那以後,他什麼農活兒也不幹了,天天守在樹樁子旁邊,等著撿兔子。可再也沒有野兔來撞這樹樁子,他的行為被人們當作了笑話。

(9)春秋歷史典故擴展閱讀:

戰國時,各諸侯國陸續形成國君之下將相分職、文武分權的中央官僚體制。相,又稱相邦、宰相,是百官之長。將,又稱將軍,是武官之長。

秦國於武王二年(前309)開始設丞相一職,丞相中最尊貴者稱相邦,最高武職初為大良造,到秦昭王時才設將軍。楚國一直以令尹為最高官職,柱國或上柱國為地位稍次的最高武官。

各國次一級的武官為尉,或稱國尉、都尉。國君的秘書稱御史,並有監察之任。郡縣的設置更為普遍,逐漸形成以郡統縣的格局。

J. 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故事

1、烽火戲諸侯

嚴格來說,這個不算春秋時期的故事,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為博得王妃褒姒一笑,竟不惜在城中演出以烽火向諸侯求教的鬧劇。

結果,少數民族犬戎進攻西周,再起烽火時,諸侯無人來援,幽王被殺,西周結束。從此周天子的權威一落千丈,出現了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起,諸侯紛爭的局面。

2、尊王攘夷

齊桓公在成就霸業時,曾得到管仲輔佐。此人在齊桓公繼位前曾侍從齊桓公的政敵,為與齊桓公爭奪王位,曾射過齊桓公一箭。

但齊桓公上台後,看重管仲的才於,不計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為相,實施改革,終於國富兵強。春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諸侯王不再聽命於周王,一些強大的諸侯趁機發動兼並戰爭,強迫其他各國承認其霸主地位。

管仲輔佐齊桓公打著「尊王攘夷」旗號,使齊國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

3、問鼎中原

據說楚莊王在推行霸業的過程,曾率軍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揚威,並遣使問九鼎的大小輕重。鼎象徵王權,庄王問鼎,表明奪權之心。

4、退避三舍

春秋時期,晉國內亂,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逃到楚國。楚成王收留並款待他,他許諾如晉楚發生戰爭晉軍將退避三舍(一舍為三十里)。後來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重回晉國執政。晉國支持宋國與楚國發生矛盾,兩軍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誘敵深入而大勝。

5、一鳴驚人

相傳楚莊王(另一說為齊威王)臨政三年終日作樂,不理朝政。一臣下對庄王說:「聽說國中有一隻大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是怎麼回事?」庄王說:「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然後整頓朝政,富國強兵,短短數年形成大治局面。

6、老馬識途

春秋時期,齊桓公應燕國請求,帶兵打敗了山戎國的侵犯;山戎國國王密盧逃到孤竹國請求救兵,管仲跟隨齊桓公打敗了孤竹國的援兵。在回國途中,因假向導引入迷谷,使齊軍受困。管仲建議用一匹老馬帶路而化險為夷。

7、負荊請罪

戰國時,趙國有兩位重臣廉頗與藺相如,因藺相如多次立功,趙王封他為相國,廉頗不服氣,認為自己的武功蓋過他的嘴。藺相如為了國家,對廉頗多次避讓,廉頗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後慚愧不已,便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門請罪,從此兩人和好,成為同生共死的交情。

8、紙上談兵

戰國時,戰國名將趙奢的兒子趙括飽讀兵書,能健談用兵之道,連父親也難不倒他,自認為是天下無敵。趙奢認為他是紙上談兵不知交通。後來趙奢死了,趙括頂替廉頗帶兵,藺相如等人極力反對,趙王堅持,趙括在長平之戰中損兵40萬。

9、朝秦暮楚

戰國時代秦楚相爭頻繁,各諸侯國視利害所重,時而助秦,時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個形容在列強爭奪勢力范圍的條件下,各集團和人們的態度動搖多變,反復無常的成語。

10、圖窮匕見

公元前227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前往秦國去刺殺秦王贏政,演出悲壯的一幕。荊軻告別太子丹時,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到了秦國,荊軻以重金收買秦王寵臣,得見秦王。荊軻假稱要向秦王贏政獻上督亢地區的地圖,當贏政打開地圖時,荊軻抓起卷在地圖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驚,猛地掙脫。荊軻被秦的武士所殺。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