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西安典故

西安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10:56:56

㈠ 尋找關於西安的歷史典故

財神」趙公元帥故里
趙公明是我國民間頗具傳奇色彩的「財神」,在大陸、港澳台及東南亞華人社會備受尊崇。據史載及傳說,趙公明(即趙公元帥,西周時代人)出生羽化均在西安市周至至集賢鎮趙大村(因趙公明曾官居大夫而得名)。清《周至縣志》載:「財神趙公明,趙大村人,村中有趙公明墓。」明萬曆九年(1581年)、清光緒戊子年(1881年)曾先後對趙公明墓進行修葺,其建築風格保留了明清時代的特色,具有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近年來,眾多炎黃子孫特別是港澳台、東南亞地區的仁人善士、商界代表多次來趙大村財神故里進香朝拜,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
梨 園
中華梨園歷史悠久,梨園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國粹,更是聯系海內外華人情感的精神紐帶。承古續今,華清池的梨園文化與溫泉沐浴文化兩大品牌受到海內外專家學者的熱切關注。華清池溫泉馨泉香湯,細膩柔滑,以歷代帝王專用、貴妃出浴芳香凝脂的動人故事名冠諸泉之首,贏得「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稱。且與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結下不解之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六宮粉黛無顏色」,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問世以來,華清池作為唐明皇與楊貴妃傳奇愛情故事的發生地而家喻戶曉。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妃及隨駕梨園弟子在唐華清宮中開創了梨園藝術先河,後世梨園弟子將唐明皇奉為梨園鼻祖。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唐華清宮遺址區域內獲得重大考古發現,並在此基礎上將唐玄宗與楊貴妃教習梨園弟子演練歌舞的場所唐華清宮梨園恢復和建立起來,這是目前全國僅存的3座梨園遺址中唯一展出的一座。華清宮不僅僅是唐代梨園弟子活動的重要場所,也堪稱是中國戲曲的發源地。
關中八大怪
當你暢游在西安的大街小巷時,會發現這里的一磚一瓦都烙下了歷史的印記,散發著強烈的文化魅力。而給人印象更深刻、震撼更大的,卻是流傳在民間的民諺「關中八大怪」。它所展現出的關中民風、民情、民俗,歷史的印記更深刻,文化的沉澱更厚重!
第一怪 房子半邊蓋
關中農村的房屋,如同把雙坡形式的房屋從中間一刀切開,背面是從屋頂到地面的一堵高牆。另一面是斜坡的屋面,這名獨特的「半邊式」建築,堪稱一絕,在國內其他地方是罕見的。
第二怪 頭帕頭上戴
關中一帶的中老年婦女都喜歡頭上頂一幅大手帕。手帕前邊的兩只角打成兩個「結兒」用發夾別住,後面的兩只角任其飄拂。戴手帕的目的,既可以防止太陽直射頭頂,同時也起到了防塵的效果。
第三怪 面條像腰帶
關中面切得特別寬,人稱「褲帶面」,雖說有點誇張,但其寬度也有15毫米,長的一條可盛一海碗,飯量大者「一條」足矣。飯量小的就不敢問津了。
第四怪 鍋盔賽鍋蓋
鍋盔是一種形如鍋蓋的發面餅,草帽大小,足有10斤重,吃時切開,可一連吃好幾天,而且炎夏半月不變味,隆冬百日不變質。相傳,女媧在驪山「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死後被尊為「驪山老母」。為了緬懷這位造福人類的女神,每年農歷正月二十女媧生日這天,人們都要烙餅紀念。餅烙熟後,先向房上扔一張,叫做「補天」;再往地上扔一張,叫做「補地」。既是補天補地之餅,當然就越烙越大了。
第五怪 油潑辣子一道菜
油潑辣子是關中人家的看家菜餚,不論是拌面夾餅,還是啜粥吃饃,都少不了它。西安傳統風味名吃羊肉泡饃,之所以成為「名吃」,關鍵在於油潑辣子。故有「無辣不下飯,無辣不成席」之說。人們都知道四川、湖南人最愛吃辣子,殊不知關中人把辣子視命根子。
第六怪 唱戲吼起來
唱戲,指秦腔。其特點是高昂激越、強烈急促。尤其是花臉的演唱,更是扯開嗓子大聲吼,當地人稱之為「掙破頭」,外地人開玩笑:「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結實,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員身體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觀眾膽子要大,以免嚇壞了」。吼戲者,臉紅脖子粗,吼得「走火入魔」,但只要觀眾叫聲「好」,這吼戲者的高興程度不亞於獲得什麼大獎,人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秦腔,聽起來「過癮」「解饞」「燎得太(好極了)。」
第七怪 碗盆難分開
陝西人(老陝)吃飯,喜歡用一種耀縣產的近1尺的白瓷青花大碗,當地人稱為「老碗。」這種老碗甚至比小盆還大,所以往往碗盆難分。在關中農村,每到吃飯時,村頭、庄前、樹下,男人們就端著大老碗(一碗湯飯外加兩塊饃足有六七兩),蹲在一起,津津有味地邊吃飯邊拉著話,這就是有名的「老碗會」。在農村,人們勞動強度大,幹活出力多,吃飯也多,所以出門用老碗盛一碗就夠了,不用再回家去盛飯,省了不少麻煩。
第八怪 有凳不坐蹲起來
關中人平時寧蹲不坐,村頭樹下,房前屋後,大人小孩吃飯、抽煙、下棋、玩撲克、聽故事,一蹲就是幾個小時。就連大姑娘、小媳婦,也都在一塊兒蹲著做針線、聊家常。可以說,關中人的「蹲功」是練到家了!
風趣方言
方言、俚語是在千百年的文化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陝西方言在唐代時達到鼎盛,上至皇帝、妃子、大臣,下到黎民百姓、國外使節均說陝西話。

文化藝術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在古代中外經濟文化交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漢唐兩代尤為突出。悠久厚重的西安歷史文化,不僅蘊涵著豐富的文物資源,同時衍生出一批獨具特色的民間文化形式,如地方戲曲、長安古樂、民間工藝、風俗文化和特色飲食等。其中地方戲曲不僅有被譽為戲劇鼻祖的秦腔,還有眉戶、碗碗腔、皮影戲等。民間工藝有泥塑、剪紙、戶縣農民畫等。這些歷史文化資源不僅成為西安文化旅遊產業發展的重要依託,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
西安的文化藝術人才陣容龐大。如文學界的陳忠實、賈平凹,美術界的劉文西、王西京,書法方面的鍾明善、吳三大,音樂方面的趙季平等。藝術表演方面,先後涌現出戴春榮、李梅、李東橋、李嵐、侯紅琴、齊愛雲等獲得全國戲劇「梅花獎」的年輕演員;張藝謀、郭達、李琦、尤勇等一批藝術人才也是從西安走向全國的。
文化形式色彩縐呈。由於歷史文化的滋養,秦腔、書法、繪畫、影視、泥塑、剪紙、社火、民間工藝、皮影等都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藝術風格、藝術魅力。

秦腔

秦腔是流行於我國西北地區的主要地方戲曲,是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等地的最大劇種。因此棗木梆子為擊節樂器,又叫「梆子腔」,俗稱「桄桄子」(因以梆擊節時發現「恍恍」聲)。它的發源和成長雖無十分可靠的材料考證,但大體上可以肯定,它是以陝西關中地區為中心發展起來的。這一地區就是周代的「秦」,直到現在,人們還都習慣稱之為「秦」,「秦腔」也就以此而得名。

長安古樂

長安古樂又稱西安鼓樂、長安鼓樂等,是唐代宮廷的「唐大麴」,自唐朝至今已流傳逾1300多年,是我國境內迄今發現並保存最完整的大型民間器樂樂種之一,被譽為「古代的交響樂」、「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千年以來,長安古樂在我國乃至世界廣為流傳,我國南方的「南音」和日本的「雅樂」中,都能聽到長安古樂的遺韻。長安古樂流傳至今有文字記載、有樂譜相傳的曲目近500首,類別可分為4種:古代佛教音樂、古代道教音樂、唐代宮廷音樂、民間祭祀喜慶音樂。

長安樂舞

長安樂舞也稱仿唐樂舞、唐樂舞,是中國古代盛唐時期的一種樂舞,兼收西域眾多少數民族及國外文化之精華,充分體現了盛唐王朝百國朝賀、民族交融的鼎盛景象和風土人情。唐樂舞氣勢磅礴,場面壯觀,集詩、詞、歌、賦於吹奏彈唱,融鍾、鼓、琴、瑟於輕歌曼舞。樂曲高亢悠揚,動作舒展流暢,服飾華麗多姿,堪稱歷代歌舞之最。
「仿唐樂舞」被譽為中國第一台仿古樂舞,自1982年9月推出以來,至今已在陝西省演出近2萬場,出訪過世界上的40多個國家,接待過數以百計的國家首腦和go-vern-ment要員。從1987年起,陝西歌舞大劇院與國旅合作,將自己多年創排的《仿唐樂舞》《長安樂舞》《秦風古韻》中的精彩部分重新加工,在唐樂宮以全新陣宮推出一部精華濃縮的《仿唐樂舞》,舞美、服裝、布景、樂器均煥然一新,獲得極大成功。

皮影

西安地區的皮影在全國久負盛名。此劇種最早見於宋代,13世紀傳入東南亞各地,18世紀傳入歐洲。皮影的表演形式是將刻有圖案的皮影透過燈光,映現出劇中的人物或背影。因皮影表演僅限於平面,人物形象只能以側面表達,故對皮影的磨製、造型和雕鏤都有極高的要求。常常只用幾根線條,就把劇中生、旦、凈、丑的人物性格刻畫得形神兼備。一張皮影不僅是表演的道具,也是一件獨具風格的藝術品。

㈡ 西安的歷史典故

秦 都城 西安 劉邦統一天下 定都西安 隋唐都城都是西安 十三朝古都 兵馬俑

㈢ 西安有哪些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

1、指鹿為馬

秦二世的時候,趙高駕著一頭鹿隨從二世出行,二世問他說:「丞相為什麼駕著一頭鹿呢?」趙高說:「這是一匹馬啊!」二世說:「丞相錯了,把鹿當做馬了。」

趙高說:「這確實是一匹馬啊!(如果)陛下認為我的話不對,希望(陛下允許我)問一問群臣。」群臣之中一半說是鹿,一半說是馬。在這種情況下,秦王不能再堅持自己的看法,只好順從趙高的說法。

2、玄武門之變

玄武門之變,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當時唐高祖李淵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長安城(今陝西省西安)太極宮的北宮門——玄武門附近發動的一次政變。

在起兵反隋的過程中,李氏兄弟二人配合仍算默契,直到建立唐朝。唐高祖李淵即位後,李建成為太子,常駐宮內處理事務,為文官集團代表。

李世民為秦王,繼續率領武將集團帶兵出征,功勞也最大。太子自知戰功與威信皆不及世民,心有忌憚,就和弟弟齊王李元吉聯合,一起排擠和陷害李世民。

同時李世民集團亦不服太子,雙方持續明爭暗鬥。經過長期的斗爭,在李淵的偏袒下,李建成集團逐步占上風,控制了局面,為了挽回局面,最終李世民搏命一擊。

在玄武門殺死了自己的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李世民逼迫唐高祖李淵立自己為新任皇太子,並繼承皇帝位,是為唐太宗,年號貞觀。

3、鴻門宴

秦末暴政,叛兵四起,天下大亂。項羽、劉邦雙雄爭霸。雙雄背後,原來另有一人操控全局,是在秦末復國的楚懷王,他暗施奸計誘項羽、劉邦相爭,自己想從中取利。

不料項羽、劉邦雙雄比他強橫,反客為主。楚懷王用計令項羽、劉邦相爭。項羽過於自信,先揮軍直搗秦軍主力,往戰秦最強大將章邯,然後計劃進攻咸陽。

劉邦暗把兵馬西轉,直趨咸陽,秦皇子嬰出降。項羽破秦軍主力後,聞劉邦使詐,乘他不備,搶先入京。

劉邦急謀對策,他的第一謀士張良獻計,但項羽的首席謀士范增悉破其計。於是除項羽、劉邦兩大梟 雄爭霸外,當世兩大謀士亦轟然對決。

項羽預備擺設鴻門宴,計劃必要時在宴上擊殺劉邦。鴻門宴中,項羽、劉邦雙雄對決,這場盛宴決定了日後誰是最終的王者。

4、華清池

相傳西周的周幽王曾在這里修建離宮。秦、漢、隋各代先後重加修建,到了唐代又數次增建。名曰湯泉宮,後改名溫泉宮。

到了唐玄宗時又大興土木,治湯井為池,環山列宮殿,此時才稱華清宮。因宮在溫泉上面,所以也稱華清池。

唐代華清池是帝王妃嬪游宴的行宮,每年十月到此,第二年春天才返回。唐天寶六年(747)擴建後,唐朝第七個皇帝唐玄宗每年攜帶楊貴妃到此過冬沐浴,在此賞景。

據記載,唐玄宗從開元二年(714年)到天寶十四年(755年)的41年時間里,先後來此達36次之多。飛霜殿原是唐玄宗(685一762)和楊貴妃的寢殿。

5、西安事變

1936年12月12日,時任西北剿匪副總司令的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的西北軍領袖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變。

扣留時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以逼蔣「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

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秘密軟禁起來,由大陸到台灣,失去了自由;楊虎城被蔣介石長期囚禁,1949年9月17日在重慶慘遭殺害。東北軍被分拆瓦解,十七路軍被取消。

事變最終以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而告和平解決。促成第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准備了必要的前提,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二次國共合作。

㈣ 關於西安的沉香亭有什麼歷史典故

沉香亭的出名,跟一個風流超絕的傳說故事有關。開元年間,明皇正花天酒地享內樂,把號稱「詩仙」容的大詩人李白也傳詔進宮內。一次皇上逸興勃發,傳詔要翰林學士李白作曲詞《清平調》。李白擺起譜兒來,喝得酩酊大醉,居然讓皇上親自給他送湯醒酒;李白趁勢侮弄大宦官高力士為他脫靴。李白吟罷,揮筆而成新詩三章。於是樂師李龜年歌詠,梨園弟子伴奏,連楊貴妃也命人拿來七寶杯,斟滿西域葡萄酒,敬給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來。李白的詩句立刻在興慶宮,在沉香亭四周陣陣飛揚: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三章點出了吟詩詠唱的地點——沉香亭: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因為列入大詩人眼中筆底,名物與名作齊飛,沉香亭的名氣自然高揚遠播了。

寫完《清平調》不久,不可一世的李白遭到宮中權貴的誣陷,終於在天寶三年(公元744年)被趕出京城,美其名曰「賜金還山」了。

原亭早已毀圮。現在遊人看到的沉香亭,為後人依照原式樣重修的,重檐四角攢尖頂,紅檐碧瓦,古樸雅緻又華貴富麗,明顯有盛唐風格。襯著周遭艷如錦綉的五色牡丹,沉香亭值得觀賞流連。

㈤ 西安大雁塔有什麼典故

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記載的他在印度所聞僧人埋雁造塔的傳說,解釋了最可信的雁塔由來之論說。《大唐西域記》卷九載:在摩伽陀國的因陀羅勢羅婁河山中,有雁塔,相傳雁投身欲開悟小乘教徒,也許這一記事就是雁塔名稱的出處。

玄奘與唐貞觀三年(629年)從長安出發,游學西域。他單人獨騎沿著「絲綢之路」,克服重重艱難險阻,經過整整三年的艱難跋涉和五萬余里孤征,終於達到佛教聖地天竺,如願以償地就學於著名的那爛陀寺拜戒賢長老為師。後又用了五年時間在天竺佛國尋道,遍游全印眾國。當返回那爛陀寺時,已位居這座佛教最高學府的主講,僅次於恩師戒賢。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玄奘攜經卷657部、佛像八尊和大量舍利,載譽回到長安。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大慈恩寺落成,玄奘任該寺首任主持,興建大雁塔,用於收藏從天竺帶回的舍利、佛像和經卷,並專心致力於佛經翻譯事業。

㈥ 西安有哪些神話傳說和歷史典故

西安,在《史記》中被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是中華民族的發祥之地,由周文王營建,建成於公元前12世紀,先後有21個王朝和政權建都於此,是13朝古都(一說17朝),中國歷史上的四個偉大時代周、秦、漢、唐均建都西安。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是國務院公布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西安又稱為「西京」、「西都」、「鳳城」、「斗城」,簡稱「鎬」(與「皓」同義同音,寓意「光明之都」)。從古到今曾用名:酆京、鎬京、酆鎬、長安、常安、京兆、大興、永興、奉元,西京,以「長安」最為常見和著名。長安,意為「長治久安」,中華文明史及東方文明史上最負盛名的全球著名都城,是極少數可令外國人心懷景仰而來頂禮膜拜的偉大中國城市。

西安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建都時間超過1200年,漢唐時期,西安是中國對外交流的中心,是當時最早超過百萬人口的國際大都市,在其發展的極盛階段,一直充當著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國使節與朝拜者的到來。「西方羅馬,東方長安」是其在世界歷史地位中的寫照,「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現了文明中國擁有的自信、開放、大氣、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鑄造了炎黃子孫永遠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絲綢之路以西安為起點;「世界八大奇跡」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則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民族的歷史」,西安,這座中國歷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傳承的雍容儒雅,滿腹經綸,博學智慧,大氣恢弘,成為中國歷史的底片,中國文化的名片和中國精神的晶元。

傳說
西安一名的由來

西安,在西周時稱為「豐鎬」。「豐鎬」,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別修建的豐京和鎬京的合稱。至西漢初年,劉邦定都關中,取當地長安鄉之含意,立名「長安」,意即「長治久安」。

絲綢之路開通後,長安成為東方文明的中心。史稱「西有羅馬,東有長安」,隋時,隋文帝楊堅曾被周明帝封為「大興都公」,因而將新都命名為「大興城」。唐朝時,又恢復長安之名。元代,易名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 (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為西安府,取義「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來。

自公元前約11世紀至公元9世紀末,西安曾長期是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並歷來為地方行政機關——州、郡、府、路、省和長安、咸寧兩縣的治所。在多數朝代,西安屬於郡、府級建制——京兆府(郡)轄區,元代改京兆為安西路(後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廢奉元路設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設市,1948年由省轄市改為國民政府行政院轄市。

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把西安確定為世界歷史名城。

㈦ 尋找關於西安的歷史典故

西安半坡遺址
發現元謀人的兩顆牙齒

㈧ 西安的回民街有什麼文化典故

介紹:
回民街是西安回族的聚集區,是由多條道路組成的,不是一條特定的道路。
概況:
從西安市中心向西100多米、穿過鼓樓門洞,就進入了西安回民歷史街區。區內有大小形態各異、年代不一的10座清真寺,約兩萬名回民「依寺而居」,維持著原有的宗教傳統和生活習慣。西安著名的北院門「小吃一條街」、中國現存年代最早的化覺巷清真大寺,以及中國的三大城隍廟之一西安城隍廟都在區內,以回族和漢族為主的多個民族在此居住生活,呈現出多元化的文化氛圍,具有獨特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回民街指的是北院門,化覺巷,西羊市,大皮院四條街道,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北院門這條街了。到了西安的中外遊客一般都不會錯過回民街,不光是因為街道兩旁大量的美食店鋪,更是因為這條街道深厚的文化內涵。西安北院門是回民聚集區的一條重要街道,長度大約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點是青石鋪路、綠樹成蔭,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築,或餐飲、或器物,均為回民經營,具有濃郁清真特色,深受外來遊客特別是國外遊客的喜愛。
回民街在西安,絕對是一個標志性的地點。縱橫四條街道,基本上提供了西安多部分回族的美食,如:牛羊肉泡饃、灌湯包、清真水餃、酸菜炒米、烤牛羊肉、各類點心及精美小吃讓人目不暇接、流連忘返。來西安旅遊的朋友絕不會錯過這樣一條街道,既大大滿足了自己的食慾又增添了許多旅遊的樂趣。
這里很奇怪,緊挨著鍾樓鬧市的西大街上的建築非常低矮陳舊,沒有一家大型的購物場所,甚至還有很多臨時建築。而且一過西安最繁華的鍾鼓樓廣場,迎面而來的西大街馬上變得蕭條多了。廣濟街是一條有著一個高高的牌樓的街道,走進去,裡面卻很繁華--這是一種迥異於東大街和鍾鼓樓廣場的繁華,或者,說它很熱鬧會更合適一些。 據說回民街過去是商業繁華之街,商賈雲集,風光無兩,街上名店鱗次櫛比,名產馳譽全國。據說有108家糧行,有宰牛、宰鴨、宰驢的數10位,無論是不是趕集,都熱鬧非凡。現在,矮矮的民居屋頂,如蜘蛛網一樣的電線,四通八達縱橫交錯,卻又那麼觸手可及:觸到的是木板里遺留的草根氣質,但那種人聲鼎沸的鼎盛場面,早就無法企及。 這條街的歷史也已經很久了,據說,原來國外的使節和來長安做生意的商家們聚居在這里,不斷地繁衍生息,現在的坊上人大都是這些古老移民的後裔。他們用自己的宗教形成了高度的凝聚力,在漢人佔主流的社會中,頑強地堅持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生活圈子,他們的血液中還保留著精明商人和貴族的遺傳因子,一直到了今天。 在一千多年前的漢朝,這里就曾經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迎來了回民的先民--來自古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商人、使節、學生。歷史記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來到繁華熱鬧的長安城後,在這一區域經商、留學和做官,一代代繁衍生息。今天,這里成為6萬多回族穆斯林群眾的聚居區。 作為伊斯蘭文化的傳承之地,這一區域今天仍然有唐代含光門、明代西城門樓群、眾多保存完好的清真寺和道教城隍廟、佛教西五台、喇嘛教廣元寺等眾多文化遺跡。街區內眾多街道具有濃郁的伊斯蘭風格,清真飲食城、民族購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區相映成趣。 回民街在鼓樓的邊上,街的北頭是一座厚重的城牆和它斑駁的拱門。大塊大塊城磚似乎暗示著西北人的豪放不羈,總是使人聯想到那種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爽俠氣。來回民街就是吃的。
回民街不常,短短的也就500米左右,兩旁開滿了正宗的回民飯店。大多數的店家門口總是能見到幾個帶著回民白帽的小夥子在扇著烤著的牛羊肉串,陣陣的烤肉香味足以令你遲步留連,然後決定進去大爽一把,以飽口福。 回民街上的店門面都不大,外邊看起來總使人聯想到上海吳江路上的小餐店,可是當你一踏進店門就會知道自己估算錯了,窄窄的兩扇門面之後竟然有著禮堂般的大堂,兩個字:大氣。 經營這些餐館店鋪的幾乎都是回民朋友。清真小吃可以說是西安小吃的代表。比如平娃烤肉、賈三灌湯包子、紅紅炒米、特別特、西北樓、金家砂鍋等有名的餐館。到過西安北院門的朋友都有胃口太好但胃太小的感覺。有人說,陝西的小吃不小,可以和八大菜系的大餐媲美。 從 公元十世紀,也就是北宋時期,回民開始在這里不斷聚居、繁衍、擴展,他們環清真寺而居,逐漸形成了以回民生活為主,具有獨特建築、環境、文化、社會和經濟特點的歷史街區。歷史街區內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異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覺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區內,隨處可見具有中國傳統建築風格和穆斯林建築風格相融合的商業網點,民族服飾、工藝品、清真副食、餐飲店和回民小吃店撲面而來,著名的賈三灌湯包子店就在其中。40餘棵古樹點綴其間,再加上不遠處的鍾、鼓樓,令人彷彿步入了歷史的深處。
這里曾經是隋唐皇城所在地,唐朝末年以後成為普通市民的生活區域。漢、唐時代以來西域商人、學者、使節及其後民留下的諸多文化遺產,成為改造工程的重點保護對象。回民街區是一塊面積約1.8平方公里的區域。 由於街區處於西安市中心地帶,是經濟發展的熱點地區,近年來,街區內的傳統建築不斷被拆毀,保存下來為數不多的傳統民居大多也年久失修。許多院落沒有上下水系統,生活十分不便。再加上許多居民為改善居住條件、增加營業面積,自建房屋活動頻繁,這些自建房屋多為2--5層樓房,施工簡單粗糙,不僅沒有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反而嚴重破壞了歷史街區的環境和景觀。 為進一步改善居民生活質量、方便回族群眾的宗教、日常生活,保護街區的歷史風貌,西安市政府從1991年就開始對歷史街區內的部分街道進行改造。1997年,挪威首相和當時的國家主席***同志簽定了一個中、挪合作的協議,其中有一個內容就是西安回民歷史街區的保護。由挪威出資500萬元,國家科委和西安市、省上給一定的配套資助和支持,共同啟動了西安回民歷史街區保護項目。 榮獲2002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文化遺產保護獎的化覺巷125號院落就是這次中、挪合作保護、維修的成果。這是一座已經有200多年歷史的標準的小四合院,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古色古香。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安化覺巷清真大寺位於街區化覺巷內,始建於唐玄宗天寶元年,距今已經有1200多年的歷史,後經宋、元、明、清的幾次重修和擴建,逐漸形成了規模宏大、樓台亭殿布局緊湊和諧、庄嚴肅穆的具有明清風格的巨大古建築群。其建築風格體現了伊斯蘭文化與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有機統一,是迄今為止我國最具特色、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中國式清真寺之一。全寺分5進院落,佔地13000平方米。經過政府和寺院前後30年的重修,不僅保持了寺院的原貌,而且還新增了不少與寺院風格相一致的明清建築。 通過有效的保護措施,西安回民歷史街區將是一個能夠體現我們西安的文化特色、黃土文化、穆斯林文化特色的旅遊景點區,里邊有傳統的伊斯蘭的小食品、還有他們傳統工藝的餐廳、旅遊產品、有旅遊景點。大清真寺經過整修維護、周圍的環境經過改善以後,將會更好的起到旅遊示範作用。傳統的四合院將更加體現回、漢交融的建築特色。它的綠地面積、它的公用面積、它的宗教活動面積將得到擴充,要滿足每一個當地居民的生活、宗教活動和他的工作、出行的要求,以及現代生活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要求。但又保留了古老傳統街區的面貌。經過改善的宗教活動(場所)就更具完善性。使這個區域從生活質量、從城市總體功能的配合、基礎設施的容量都能得到滿足,能適應現代化生活的需要,又體現出我們古城的古老風貌。
西安回民街吃喝大全
我們常說的回民街其實是叫北院門,就是小吃最多的正街。這條街北邊的門正對著西安市政府。南邊的門就是鼓樓的那個門。一般大家逛完鍾樓就都從這個門進回民街。從鼓樓下面的門進去,你就會看到滿滿一條街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美食。但不要著急進店。如果想要多吃,吃全種類,就不要進一家店三下五除二的點菜。
首先,在門口會有很多小攤位買一種叫做「鏡糕」的小食品。有很多口味:玫瑰;藍莓;巧克力;草莓;花生;豆沙等等。(以前是一個1塊錢,昨天去的時候,發現漲價了,1塊5一個)可以買來嘗嘗,也算是給後面吃的東西墊底,因為這條街上的吃的東西都比較膩。你可以拿著鏡糕邊吃邊走看看接下來要吃什麼東西。呵呵。
在往裡面就有烤羊腿,烤羊排,烤羊肉,烤牛肉,烤牛筋,涮牛肚這些。當地人吃辣很重,(不包括我,呵呵。)同樣喜歡吃辣的朋友可以告訴店家多放辣椒,吃起來會很過癮。我本人是覺得筋比肉好吃,涮牛肚比烤肉好吃。當然只是個人口味了。因為我不吃辣,所以都會提前打招呼不要當辣椒。不吃辣的朋友可得記住了。一定要提前告訴店家。
下來你會看到一個叫「麻醬涼皮」的東西。也許你知道涼皮,但是回民街卻全都是麻醬涼皮。你會問區別在哪裡呢?西安的涼皮分為米皮和麵皮。都是用調味汁加上黃瓜絲,豆芽和麵筋(麵皮有,米皮沒有)等調拌而成。當然,近幾年炒涼皮也誕生了,顧名思義就是炒出來的涼皮。而這個麻醬涼皮就不一樣了。它是在涼皮上面放了特製的醬,就可以直接吃了。味道和平常的還不太一樣。可以嘗試一下。
然後就是砂鍋,這個我覺得很多城市都有吧。如果不是很喜歡吃的話,還是不要吃了,留著肚子吃後面的美食吧。街口有幾家「西北樓」,「一分利」之類的店都有這些。但是沒有必要去裡面吃。
在快到中間的時候,會看到有「韭餅」,「柿子餅」「江米糕」這類的小吃。「韭餅」口味咸,像平常吃的菜盒子;「柿子餅」口味甜。有多種口味選擇,個人建議買一個嘗嘗。(我常常會在選擇口味上糾結很久。。)「江米糕」我到目前還沒有吃過,因為看起來不怎麼吸引我的食慾。呵呵。
到了這里的時候,你會看到一家「紅紅酸菜炒米」,這是我推薦的第一家店,再往裡走你會看到一家「偉偉酸菜炒米」,但是,紅紅家的生意最好,我中學時常去吃。當時是4塊5一份,現在應該漲價了。但不會很貴。有酸菜肉絲炒米,雞蛋炒米等。想嘗的話和朋友共買一份嘗嘗。
下面要推薦的是臘牛肉和臘羊肉。這是回民街一大特色之一。具體怎麼做的我不清楚,人家那可是祖傳的秘密。總之就是很好吃。而且適合旅遊的朋友帶回家給親戚朋友。現吃的話,就買一個臘牛肉夾饃。一個5塊左右。帶回家的話就稱斤買,一斤現在漲到30塊錢左右。每到過年的時候,買臘牛肉的人都會排到幾百米開外。排了好幾天隊買不到,那是常事。我印象中「賈永信」家的臘牛肉是最老的牌子了,但這幾年大家都說「老鐵家」的最正。不過價格都一樣,看大家自己的選擇了。
再往裡走就到了重點推薦了。「賈三灌湯包子店」這是一家百年老店。(__|||其實回民街上百年的店不再少數。)只要是來西安的明星,是必來這家店的。他們家的特色除了灌湯包之外就是八寶粥。灌湯包有牛肉,羊肉,還有素的。一籠10個,以前6塊,現在是8塊。八寶粥一碗3塊。贊的沒話說。怕肚子不夠,包子都可以不吃,這個粥可得喝阿!哈哈。說點題外話,這家店的生意是整條街上最火的,所以人多。客流量大,貴重物品可得看好了。
正街上還有很多其他店,我認為值得吃的,就是以上推薦的。
接下來,在賈三包子對面,你會看到另一條街,叫「西羊市」。這裡面小吃也很多。我重點推薦的是「甑糕」。哈哈,最開始不是有個叫「鏡糕」的東西嗎?這兩個可大不一樣。早年,當地西安人的早飯之一就有甑糕。我對它也是情有獨鍾。愛到不行。我很早就聽說「西羊市」門口有個老人賣甑糕,超火。但是,卻從來沒有見到過,以為是別人的吹噓。但上周六無意間卻被我逮到了,哈哈哈!當時是中午不到12點,已經快賣完了,我問老人家,他是不是只有周六才出來。他說,一年365天都出來的,但是一天只做一鍋,賣完他就回家了。當時我肚子很撐,就買了3塊錢的。但是剛走了50米又想碰到他一次不容易,就回去想再買一份拿回家,但是,就那不到3分鍾的時間,他就已經不見了。__|||果真是名不虛傳啊。。
西羊市裡面有一家羊肉泡饃是要推薦的。叫「老米家泡饃」。門頭很不顯眼,很普通。裡面的條件也差了點。但是味道覺得是最正宗的。也許說到泡饃,外地朋友都覺得「老孫家」和「同盛祥」最有名。我自己也是孫悟空的後代,說道這個我也深感愧疚阿。老孫家這兩年,服務態度和味道都差了好多。所以,大家要吃的話還是選擇味道正宗的吧。老米家還便宜點。一份10多塊。老孫家和同盛祥差不多要20-30塊。不過,要是招待客人,想要環境好,還是去同盛祥或老孫家吧。
出了西羊市。再順著北院門走。(也就是回民街正街)走到回民街北門的時候,往左拐,有一條街叫「大皮院」。這裡面推薦兩家:「高家烤肉」和「定家小酥肉」。高家烤肉在大皮院里的一個小巷子里,比較隱蔽不好找。最好晚上去,白天不賣的。定家小酥肉也是指定時間才有的買,好像到下午5點就關門了。人們常常是排長隊等待。
我能想到的差不多就這些了。要一頓吃完以上推薦的,是有點難度。所以大家還是根據自己的口味選擇的好。不然會出來撐到走不動。。。
PS,另外關於肉夾饃,我還想跟大家說說。
肉夾饃有兩種:一種是臘汁肉夾饃。好吃!好吃!推薦的老字型大小是樊記肉夾饃。(近幾年也出現了王恆肉夾饃。但我沒有嘗過。)這個裡面夾的是大肉,所以在回民街你是絕對買不到的。臘汁肉夾饃是要和涼皮搭配著吃的。涼拌的那種,不是回民街的麻醬涼皮。在賣肉夾饃的店裡就有。另一種就是上面說過的回民街的臘牛肉夾饃。這個臘牛肉夾饃是要搭配回民的肉丸糊辣湯吃的。要是搞混了,味道可不怎麼樣啊~呵呵~

㈨ 西安古城牆有什麼典故沒比如名人的一些事情,名

1、西門:西門本是唐皇城西面中門,唐末韓建縮建新城時被保留下來。明代擴建城牆時位置略向南移,取名安定門。

2、北門:明代構築城牆時建造的北門,正式名稱為安遠門。辛亥革命時,起義軍進攻滿城,這一帶戰爭激烈,交戰中北門城樓被焚毀。1983年整修城牆時,恢復了原來的箭樓。

3、玉祥門:1926年,軍閥劉鎮華包圍酉安城達8個月之久,使西安人民凍餓戰死4萬多人,直到馮玉祥將軍率國民聯軍擊敗劉鎮華後,西安才得以解圍。1928年開通的這座城門,為紀念馮將軍的歷史功績,取名玉祥門。

4、中山門:1927年初,在馮玉祥將軍倡議下開辟的中山門,以紀念國民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得名。中山門並列兩個門洞,馮分別為它們取名「東征門」和「凱旋門」。出師之日,馮將軍在城頭向各界歡送群眾講話,說等北伐勝利,再打開凱旋門歡迎他。後來時局變化,馮將軍再未率師回西安。

5、東門:東門在建造明城牆時構築,正式名稱叫長樂門。明末李自成起義軍由東門攻入西安。李自成看到懸在城門上的「長樂門」匾額,將士們群情激憤。點火燒毀了這座城樓,清代重新建造。「西安事變」前,張學良在東門組建教導隊和學兵隊。舊址已被修復作為西安事變紀念地。

㈩ 與西安有關的成語故事

1、2、「涇渭分明」「涇渭不分」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3、長安居大不易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4、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長安城中的六條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
5、日近長安遠
原意是說,抬頭就能看見太陽,覺得近;但看不見京都長安,所以覺得遠.後泛指距京都遙遠.也比喻嚮往京都.
一天,元帝把剛幾歲的兒子司馬紹(後來的明帝)放在膝上抱著.有人從長安來.(西晉的都城在洛陽,懷帝末年,劉聰焚燒了洛陽,俘虜了懷帝.於是,太子在長安即位,即愍帝)元帝見長安來了人,便打聽洛陽的消息.沒想到,他懷里的司馬紹竟淚流滿面,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元帝問他為什麼哭.司馬紹詳細地敘述了晉朝東渡的始末.元帝又問他:「你認為長安遠還是太陽遠?」司馬紹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誰從太陽那兒來,這是明擺著的.」元帝聽了司馬紹如此聰明的回答,覺得兒子很不尋常.
第二天,元帝召集群臣宴會,把昨天司馬紹的回答向大臣們介紹了一番,便又把昨天的問題重復了一遍.司馬紹說:「太陽近.」元帝見兒子出他洋相,驚慌得變了臉色,就問:「你今天的回答怎麼跟昨天不一樣呢?」司馬紹回答說:「舉頭見日,不見長安.」小小的司馬紹把父親比作了太陽!
司馬紹充滿玄機的回答被概括為典故「日近長安遠」.
6、渭濱垂釣
在渭水河邊垂桿釣魚.比喻懷才之人,靜待重用.渭水位於西安.
7、一字千金: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來歷其後,「一字千金」多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很高 .咸陽屬於西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