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和諧典故

和諧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09:08:16

① "和諧"一詞的由來,典故

來自於易經的「保合太和」的思想,典故的話好像沒有,不太清楚。

② 人與人和諧相處的典故

六尺來巷的故事

清朝時,在自安徽桐城有個一個著名的家族,父子兩代為相,權勢顯赫,這就是張家張英、張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間,張英在朝廷當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老家桐城的老宅與吳家為鄰,兩家府邸之間有個空地,供雙方來往交通使用。後來鄰居吳家建房,要佔用這個通道,張家不同意,雙方將官司打倒縣衙門。縣官考慮糾紛雙方都是官位顯赫、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

在這期間,張家人寫了一封信,給在北京當大官的張英,要求張英出面,干涉此事。張英收到信件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給家裡回信中寫了四句話:

千里來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出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6尺的巷子。兩家禮讓之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為美談。

③ 請列舉兩條反映我國傳統和諧文化的名言典故或成語

不知其人,視其友。——司馬遷

掘井須到流,結交須到頭。 ——賈島

近賢則聰;近愚則聵。 ——皮日休

百年心如同,誰限河南北? ——姚合

恩情須學水長流。 ——魚玄機

淺近輕浮莫與交。 ——貫林

求友須在良,得良終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變。欲知求友心,先把黃金煉。 ——孟郊

結交非賢者,難免生愛憎。 ——孟郊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己。 ——鮑溶

人生交結在終始,莫以開沉中路分。 ——賀蘭進明

擇友如淘金,沙盡不得寶。 ——李成用

親之割之不斷,疏者屬之不堅。 ——韓愈

當君遠相知,不道雲海深。 ——王昌齡

相見情已深,未語可知心。 ——李白

相知在急難,獨處亦何益。 ——李白

交友投分,切磨箴視。 ——周興嗣

勢力之交,古人羞之。 ——劉義慶

善人同處,則日聞嘉訓;惡人從游,則日生邪情。 ——范曄

貧游不可忘,久交念敦敬。 ——鮑照

不就利,不違害,不強交,不苟絕,惟有道者能之。 ——王通

惡人相遠離,善者近相知。 ——王梵志

④ 」的「字為什麼要和諧求典故

這些字是被網路禁止的,網路還禁了很多字,只有在中間加符號才能發出去,不然你發貼的時候是無法提交的,多人用「河蟹」代替!

⑤ 關於和諧的小故事

1、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用職權疏通關系,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有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接信後,讓出三尺宅基地。

鄰居見了,也相讓三尺宅基地。結果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呵呵,告訴我們要有坦盪的胸懷,人與人之間要保持一種和諧的人際關系。

2、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壁歸趙;又培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暗算。為獎勵藺相如的汗馬之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丞相。

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後廉頗終於醒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 。

3、有一位單身女孩剛搬了家,她發現隔壁住了一戶窮人家,一個母親帶著兩個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帶忽然停電了,那位女孩只好自己點起了蠟燭。沒一會兒,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原來是隔壁鄰居的小孩子,黑暗中,他閃著明亮的眼睛問:「姐姐,請問你家有蠟燭嗎?」

女孩心想:「他們家竟然窮到連蠟燭都沒有嗎?千萬別借他們,免得被他們依賴了」!於是,對小孩吼一聲說:「沒有」!正當她准備關上門時,那窮小孩展開關愛的笑容說:「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

說完,竟從懷里拿出一根蠟燭,說:「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又沒有蠟燭,所以帶來一根送你」。此刻,女孩自責、感動得熱淚盈眶,將那小孩子緊緊地抱在懷里。

4、弟子問:「我們怎樣才能凈化世界?」

凈化世界的方法大師答:「從前,大馬士革有一位酋長,人們都很尊重他,因為他充滿智慧,但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他是否是個好人。

」一天下午,一場建築事故導致酋長和他妻子居住的房子倒塌了。鄰居們不顧一切地開始在廢墟上挖掘,他們最終找到了酋長的妻子。

「酋長的妻子說,『別管我。請先去救我丈夫,他當時就坐在那裡。'

」鄰居們根據她的指點,將那個地方的碎磚石搬開,找到了酋長。酋長說,』別管我。請先去救我妻子,她當時就躺在那裡。『

「如果一個人按照這對夫婦的方式做事,那麼他就是在凈化世界。」

5、在一座大山裡,住著一隻麻雀和一戶人家。麻雀靠撿食農戶掉在地上的米粒為生,倒也安枕無憂。可田鼠的到來打破了這種平靜。

由於米少鼠多,輪到麻雀起來時,幾乎只剩下些屑末。麻雀非常惱火,為了搶奪食物,好幾次都在半夜起來,但仍然比不過眼疾手快的田鼠。麻雀想,一定要找個機會,除掉這些眼中釘。

被美食所傷機會終於來了,一條飢餓的眼鏡蛇爬了過來,田鼠們開始整日惶恐不安。這天,天剛蒙蒙亮,眼鏡蛇爬到了田鼠的窩邊,查看了一番,沒發現目標,便把目光瞄向了樹上。以為無憂的麻雀,並不知道危險的靠近,就在眼鏡蛇張開血盆大口的時候,田鼠及時告警,才讓它逃離了危險。

於是,為了生存,麻雀和田鼠開始合作,麻雀在空中巡邏,負責給就眠的田鼠們報警,而田鼠也會給麻雀留下可觀的米粒。

隨著麻雀的長大,它的胃口越來越大,它開始不滿足了,提出了分享一半糧食的要求,但被拒絕了,原因是田鼠家族又多了兩個孩子,需要大量的食物。心懷恨意的麻雀便開始尋思,要是既解決了田鼠,又能保證以後衣食無憂,豈不是兩全其美的事?

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田鼠們爬出來曬太陽,麻雀自告奮勇擔任警戒,麻痹的田鼠們美滋滋地睡了。眼鏡蛇如箭一般沖向田鼠一家,在空中盤旋的麻雀發現了,它張了張嘴,但還是忍住了。

不幸的田鼠們成了眼鏡蛇的美食,麻雀也盡情享用著只屬於它的米粒。因為吃得太飽,在眼鏡蛇爬上來要吃掉它的時候,它只拍了幾下翅膀,就一命嗚呼了。

很多時候,對手與朋友只在一念之間,若和平相處,對手也能成朋友,幫對手就是保自己;而把概念絕對化,甚至採取過激的行為,對彼此都只能是一種傷害。

⑥ 家庭和諧的典故

周恩來,一生沒要孩子。但夫妻很恩愛

⑦ 大量收集關於和氣、和諧、和睦的典故、成語和俗語!!!

闔家美滿
夫妻之間:琴瑟和諧
秦晉之好
伉儷情深
就叫宜家居吧。一語雙關,既套用了《詩經》中的典故,家居又和傢俱諧音。我認為不錯呢。你看呢?
1
伯塤仲篪
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語典故: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塤:陶土燒制的樂器;篪:竹製的樂器。塤篪合奏,樂音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2
和睦相處
hé mù xiāng chǔ

成語典故: 彼此和好地相處。
成語出處:

例句: 鄰里之間應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

3

和氣致祥
hé qì zhì xiáng

成語典故: 致:招致。和睦融洽,可致吉祥。
成語出處: 《漢書·劉向傳》:「和氣致祥,乖氣致異。」

例句: 田家因不分家,那棵紫荊又活轉過來,豈不是「和氣致祥」的明驗嗎?(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七十一回)

4

講信修睦
jiǎng xìn xiū mù

成語典故: 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講究信用,謀求和睦。
成語出處: 《禮記·禮運》:「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5

如塤如箎
rú xūn rú chí

成語典故: 塤:古時用土製成的樂器;箎:古時用竹管製成的樂器。象塤、箎的樂音一般和諧。比喻兄弟和睦。
成語出處: 《詩·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塤如箎。」

6

笙磬同音
shēng qìng tóng yīn

成語典故: 比喻人事協調,關系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鼓鍾》:「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7

塤篪相和
xūn chí xiāng hè

成語典故: 舊時比喻兄弟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

8

宜家宜室
yí jiā yí shì

成語典故: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9
宜室宜家
yí shì yí jiā

成語典故: 形容家庭和順,夫妻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周南·桃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例句: 有風有化,宜室宜家。(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七出)

10

其他_

和睦\和美
家和萬事興
夫妻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夫唱婦隨
天倫共享
天倫之樂

⑧ 關於 人們和諧 的典故有哪些

夫妻之間:琴瑟和來諧秦晉之好源伉儷情深就叫宜家居吧。一語雙關,既套用了《詩經》中的典故,家居又和傢俱諧音。我認為不錯呢。你看呢?1伯塤仲篪bó xūn zhòng chí
成語典故: 伯、仲:兄弟排行的次第,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塤:陶土燒制的樂器;篪:竹製的樂器。塤篪合奏,樂音和諧。舊時贊美兄弟和睦。
成語出處: 《詩經·小雅·何人斯》:「伯氏吹塤,仲氏吹篪。」2和睦相處hé mù xiāng chǔ
成語典故: 彼此和好地相處。
成語出處:例句: 鄰里之間應當團結友愛,和睦相處 追問: 我是有故事, 具體的故事 回答: 百里負米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時期魯國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順。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卻從百里之外負米回家侍奉雙親。父母死後,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國去,隨從的車馬有百乘之眾,所積的糧食有萬鍾之多。坐在壘疊的錦褥上,吃著豐盛的筵席,他常常懷念雙親,慨嘆說: 「即使我想吃野菜,為父母親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呢?」孔子贊揚說:「你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孔子家語·致思》)

⑨ 關於和諧的典故

跟樂器有關,幾種不同的樂器合奏,產生和諧的效果。

⑩ 求古代關於「和諧」精神的古典論述。

中國古代和諧社會思想簡論

「和諧」作為中國社會悠久而珍貴的思想文化傳統和價值追求,包含了我們祖先關於自然、社會和人生的哲學智慧,是理想的社會發展目標。「和諧」的思想貫穿於中國思想發展史的各個時期以及各家各派之中,積淀為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內核,它不僅閃爍著東方的哲學智慧,顯示出獨特的價值取向,而且在維系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推動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一、和諧與和諧社會的含義

從《尚書》、《周禮》到《說文解字》,「和諧」兩字都是指音樂的合拍與禾苗的成長,後人引申為各種事物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和有條不紊、井然有序的發展。

「和諧社會」,是人們普遍嚮往和不懈追求的社會理想。其基本內涵是:在人與自然的關繫上,強調「天人合一」;在人與人的關繫上,要求「和睦相處」;在人與社會的關繫上,崇尚「合群濟眾」;在各種文明的關繫上,主張「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二、和諧的社會模式

構建和諧社會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境界。道家的「小國寡民」,主張無欲、無為、無爭;墨家的「愛無差等」,倡導兼愛非攻、尚同尚賢;法家的「富國強兵」,倡法治,求實效;佛家的「善地凈土」,強調同體共生、樂善好施,都是對理想的和諧社會模式的不同表述。但最具代表性的,還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會」。

「大同社會」代表了中國古代理想和諧社會的最高境界。與柏拉圖的「理想國」同期,比歐洲最早的空想社會主義「烏托邦」還早二千年。《禮記·禮運》中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東漢鄭玄解釋說:「同,猶和也,平也」。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與「太平」,也就是和諧社會與太平盛世。經數千年來各種思想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所提出的和諧共生理想,已成為以「和」為核心,兼顧多元、和諧有序、包容開放的一套哲學倫理體系。

農耕文明時期古人的和諧社會觀,雖然有著歷史局限,但「大同社會」卻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孜孜以求的一個偉大理想。不僅歷史上無數仁人志士為此而不懈奮斗,而且當社會主義思潮於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之後,為了便於民眾理解和響應,都把西方社會主義比作是中國的「大同社會」。正如湯因比所言:人類已經掌握了可以毀滅自己的高度技術文明手段,同時又處於極端對立的政治意識形態的營壘,因而最需要的精神就是中國文明的精髓———和諧。

三、和諧社會的基本內容

1、人與自然和諧

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而非天人對立。其經典論述是《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強調人類必須以遵循自然規律並把它作為自己的行動准則。《說文解字》雲:「天,從一,從大」。「天」字,甲骨文金文皆象人形,人之上謂天,對「天」的態度,也就是對宇宙的態度。「天」,最初是自然的崇拜對象,後來成為至高無上的天神。而君王是天神的代表,被天神賦予了統治人間的權力。所謂「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錢穆說:「中國文化中,『天人合一』觀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之歸宿處」。天人合一代表著中國的人文精神,就是追求人與自然界的統一。儒家認為「天地生萬物」,人與萬物都是自然的產兒,主張「仁民愛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愛」精神擴展至宇宙萬物。道家把自然規律看成是宇宙萬物和人類世界的最高法則,認為人與自然的和諧比人與人的和諧還要崇高。佛家認為萬物都是「佛性」不同的體現,所以眾生平等,萬物皆有生存的權利。各家在人與自然和諧的觀點上是一致的。

中國古代哲人根據「天人合一」的觀念,要求以和善、友愛的態度對待自然萬物,善待鳥、獸、草、木,提出了豐富的保護自然資源的思想。孔子提出「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主張只用魚竿釣魚,不用大網攔河捕魚,並反對射獵夜宿之鳥。史書上記載的「網開三面」、(《史記·殷本紀第三》)「里革斷罟」(《國語魯語上·里革斷罟匡君》)等典故也體現了古人善待自然萬物的生態倫理思想。

中國古代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深深體現著生態智慧與「王道政治」的完美結合。孟子說:「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人與自然和諧是生存發展與社會安樂的基礎,即所謂「王道之始」。

2、人與社會的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中,人與社會和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政治和諧。行「王道」即「保民而王」。行「王道」的核心在於「以德治國」與「以仁施政」。「仁政」的核心在於孟子所說的以民為本。中國古代許多政治家都具有樸素的民本思想,同時也有一些開明的封建君主也能清醒地認識和妥善地處理君民關系,努力實現君民和諧。如唐太宗把老百姓和君主的關系比喻成水和舟的關系,認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為避免「覆舟」悲劇的出現,他反復強調「存百姓」的思想,主張「君能清靜,百姓何得不安樂乎」(《貞觀政要》唐太宗問政房玄齡等),並努力做到戒奢從簡,輕徭薄賦。

其二,經濟和諧。儒家對百姓要「先富後教」。孟子說:「有恆產者有恆心,無恆產者無恆心」,即必須讓百姓擁有固定的收入才能使社會變得穩定和諧。儒家尤其反對「富者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的兩極分化現象,認為這是社會動盪的根源。

其三,文化和諧。發揚中國文化的一統多元性。一統性在於大中華需要一個能兼容並蓄的主導意識形態,多元性在於各種思想能在此基礎上相互交流與爭鳴。從先秦諸子百家始,經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至清代朴學,以儒家文化為基礎,各種學派與民間信仰相互激盪成為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文化,實現了「以儒治國、以道養身、以佛養心」,正是「和而不同」內在精神的體現。

3、人與人和諧

在人與人的關繫上,提倡寬和處世,創造「人和」的環境,追求以「和諧」為主題的大同社會。其中,儒家倫理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最大。孔子所提出的理想人格是善於以寬厚處世,協和人我。他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又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孟子也認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還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還提出了仁、義、禮、恭、寬、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實現人的和諧以及社會和諧的道德原則。

主張「無為而治」的道家反對社會沖突。《老子》給人們描繪了一個人與人之間「無欲」、「無為」、「無爭」,彼此和諧相處,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的理想社會。老子提出:「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以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老子提出的「無欲」、「無為」、「無爭」,「去甚,去奢,去泰」,「知止」、「知足」等主張,總是要人們效法天道,實現相對均衡。古人設想中的大同社會,作為一種崇高的理想境界,始終引導著民族的志士仁人追求以人際和諧為基本特徵的社會發展目標。

和諧人我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創造寬厚處世、協和人我的人際環境。他的「仁愛」有兩條實施途徑: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世界各大文化與宗教中都有相同表述,被公認為是處理人際關系的「道德黃金律」,具有普世價值。孔子還特別強調「和」是君子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儒家將以「和」為主的道德原則制度化,使之成為可操作的「禮」。「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樂記·樂論》)。「禮」的作用就是通過「人和」來實現社會和諧,這便是「禮之用,和為貴」。

4、人與自身和諧

儒家雖不提倡禁慾主義,但一直強調要通過正心、誠意、修身來規范人的行為。孔子認為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有精神生活,特別是在於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愛」為中心,推演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把培養有道德的人作為學問的根本,認為這是社會穩定和諧的根基。道家也主張以謙下不爭、清靜無為的方式來達到人的身心和諧,「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有了和諧的人格,就能消除個我的固蔽,以開豁的心胸與無所偏執的心境去看待一切。佛家講修來世,力圖以事事無礙的超然態度進入一種徹悟的心靈境界,實現自我身心的和諧。

在心與身的關繫上,孔子主張人之身心和諧,主張保持平和、恬淡的心態。

一是正確處理理與欲的關系。孔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但孔子也強調「富與貴,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也就是說孔子承認人的正常慾望,但他反對把滿足慾望當成行為處事首要的和唯一的出發點,無論是得富貴,還是棄貧賤,都應通過正當的途徑和方法而不是不擇手段地貪求妄取。

二是正確處理窮與達的關系。孔子說:「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意思就是說天下有道時,要轟轟烈烈地大幹一番,如果不好好乾,是一種恥辱。當天下無道時,就該隱居退避,如果喪失原則,同流合污,也是一種恥辱。這一思想被孟子發展為「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三是正確處理外在身份和內在品質的關系。孔子時期,聖王分途,即內聖品格與外王品格不再統一,出現了人的政治身份和道德身份的分裂。在如何達到身心和諧問題上,孔子更注重「為仁由己」的思想,這就表現了孔子對自覺性的高揚,對主動性的強調。「由己」,就是靠自己的自覺,靠自己的主動。有了「仁」的自覺,才會有「仁」的主動,有了為「仁」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我欲仁斯仁至矣」。

5、協和萬邦的和諧世界

在民族間、國家間的關繫上,主張和諧共處,協和萬邦。《尚書·堯典》說,「百姓昭蘇,協和萬邦」;《周易·乾卦》說:「首出庶物,萬國咸寧」。即主張萬邦團結,和睦共處。孔子提出「四海之內皆兄弟」,又說,「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主張以文德感化外邦,反對輕率地訴諸武力。孟子提出「仁者無敵」,主張「以德服人」,提倡王道,反對霸道。王道與霸道相反,霸道是以武力做後盾,來處理國內和國際關系;王道則是以和平為手段,通過在彼此間建立相互信任關系而擴大自己的影響。

《禮記》中「以中國為一人,以天下為一家」的思想,說的就是以超越一國一族的「天下觀」,構築一個和諧有序的世界,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對「以力服人」的霸道。《左傳》寫道「八年之中,九合諸侯,如樂之和,無所不諧」。古代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共同體」,主張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來解決國際爭端,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義。

四、和諧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文化善於從矛盾對立的事物中發現有利於解決矛盾、消除分歧的積極因素,強調把「和為貴」、「求同存異」作為處理矛盾或沖突的最佳途徑和最高法則。中國古代思想家大多強調每個人只有通過「修身」即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才能做到與自然、與社會、與他人的和諧相處。因此,他們強調每個人都必須處理好人的精神需求與物質追求之間的關系,處理好謀取個人利益與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關系,努力做到身心和諧,義利統一。如倡導「捨生取義」、「重義輕利」的價值觀,推崇「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修養,和諧、和睦、和為貴、和氣生財、和衷共濟、政通人和、和而不同、和平共處的思想等等,都表現出中華民族連綿不斷的基本精神特徵,在今天建設和諧社會以及追求和平發展的世界體系中,仍有著無法估量的價值。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