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鄭和的典故

鄭和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51:47

A. 請你圍繞「鄭和下西洋」這一歷史事件,選用成語(不少於5個)寫一段話

令出如山 振臂一呼 浩浩盪盪 絡繹於途 驚濤駭浪 水土不服 講和通好 觀風問
俗 奇珍異寶 互通有無 五洲四海 心悅誠服
祝您成功!謝謝!

B. 鄭和下西洋是怎樣的典故

三寶太監下西洋,開創了航海史上的奇跡。

下西洋的緣由

明成祖用武力從他侄兒手裡奪得了皇位,有一件事總使他心裡不大踏實。皇宮大火撲滅之後,並沒有找到建文帝的屍體。

那麼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里傳說紛紛,有的說建文帝並沒有自殺,趁宮里起火混亂的時候,帶著幾個侍從太監從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別的地方傳來的消息更離奇,說建文帝到了什麼什麼地方,後來還做了和尚,說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懷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沒死,萬一他在別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馬,豈不可怕。

為了把這件事查個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問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開宣布,就借口說是求神仙。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會不會跑到海外去呢?那時候,我國的航海事業已經開始發展起來。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揚國威,跟外國人做點生意,采購一些珠寶,順便探聽一下建文帝的下落,豈不是一舉兩得。這樣,他就決定派一支隊伍,出使國外。讓誰來帶這支隊伍呢?當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隨他多年的宦官鄭和,倒是個挺合適的人選。

鄭和,原姓馬,小名叫三保,出生在雲南一個回族家庭里。他的祖父,父親都信奉伊斯蘭教,還到麥加(伊斯蘭教的主要聖地,在今沙烏地阿拉伯)去朝聖。鄭和小時候就從父親那裡聽說過外國的一些情況。後來,他進燕王宮里當了太監,因為他聰明能幹,得到明成祖的信任。這鄭和的名字還是明成祖給他起的。但是民間把他的小名叫慣了,所以一直把他叫做「三保太監」,後來,有的書上也寫成「三寶太監」。

建功而歸

公元1405年6月,明成祖正式派鄭和為使者,帶一支船隊出使「西洋」。那時候,人們叫的「西洋」,並不是指歐洲大陸.而是指我國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鄭和帶的船隊,一共有二萬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還有技術人員、翻譯、醫生等。他們乘坐六十二艘大船,這種船長四十四丈,闊十八丈,在當時是少見的。船隊從蘇州劉家河(今江蘇太倉瀏河)出發,經過福建沿海,浩浩盪盪,揚帆南下。

鄭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著又到爪哇、舊港(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南岸)、蘇門答臘、滿剌加、古里、錫蘭等國家。他帶著大批金銀財物。每到一個國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遞交國王,並且把帶去的禮物送給他們,希望同他們友好交往。許多國家見鄭和帶那麼大的船隊,態度友好,並不是來威嚇他們,都熱情地接待他。

鄭和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國。西洋各國國王趁鄭和回國,也都派了使者帶著禮物跟著他一起回訪。在出使的路上,雖然遇到幾次驚濤駭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經驗豐富的老水手,船隊從沒出過事。只是在船隊回國、經過舊港的時候,卻遇到了一件麻煩事。舊港地方有個海盜頭目,名叫陳祖義。他占據了一個海島,糾集了一支海盜隊伍,專門搶劫過往客商的財物。這回聽到鄭和船隊帶著大批寶物經過,分外眼紅,就和同夥計議,表面上准備迎接,趁鄭和不防備,就動手搶劫。這個計謀被當地人施進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隊告訴了鄭和。鄭和心想,我手下有二萬兵士,還怕你小小海盜?既然你要來偷襲,就非得給你點教訓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開,在舊港港口停泊下來。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備好火葯、刀槍,嚴陣以待。夜深的時候,海面上風平浪靜,陳祖義帶領一群海盜乘著幾十艘小船直駛港口,准備偷襲。只聽到鄭和坐船上一聲火炮響,周圍的大船都駛攏來,把陳祖義的海盜船圍住。明軍人多勢大,早有準備,把陳祖義殺得大敗。大船上的兵士丟下火把,把海盜船燒著了。陳祖義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當了俘虜。鄭和把陳祖義捆綁了起來,押回中國。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獻上了俘虜。各國的使者也會見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貴的禮物。明成祖見鄭和把出使的任務完成得很出色,高興得眉開眼笑。

七下西洋

後來,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確實是死了,沒有必要再去尋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國家的威望,又能促進跟西洋各國的貿易往來,好處很多。所以打那以後,一次又一次派鄭和帶領船隊下西洋。

從公元1405年到公元1433年的將近三十年裡,鄭和出海七次,前前後後一共到過印度洋沿海三十多個國家,最遠到達非洲的木骨都束國(在今索馬里的摩加迪沙一帶)。到鄭和第六次出使回國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兒子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後,不到一年也死了。繼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後和三個老臣掌權。大臣們認為鄭和出使七次,國家花費太大,到國外航行的事業就停了下來。

鄭和第三次出使訪問印度洋上的佛教國家,他率領船隊和隨帶珠寶及土特產等,准備恩威並施,使這些國家臣服明朝。

抵達了錫蘭,鄭和及隨員等登陸,參拜了一間大佛寺,布施了許多金銀、絲織等物,又立了一座鐫有三種文字的紀念碑。但有些本地的中國人向鄭和申訴,說國王亞烈苦奈兒很歧視中國人,經常虐待來此禮佛的中國僧人。鄭和為了要解決此問題,特派隨員謁見國王。但國王毫無誠意,還想對鄭和施下馬威,他假意邀請鄭和入城見面,乘機將他扣留並勒索財物,一面又傾全國軍隊五萬,出其不意地劫掠寶船。鄭和已察覺國王的陰謀詭計,便打蛇隨棍上,將計就計,一面答應入城,趁對方的軍隊傾巢而出,後方空虛,以二千精兵,輕裝繞道襲擊王城,一面在中途埋伏大軍,將敵軍攔腰截擊。

亞烈苦奈兒把軍隊調遣好,在宮中等聽捷報。不料王城突然發生騷動,原來是鄭和的軍隊已破城而入了。城內實力空虛,毫無抵抗,很快把國王俘虜了。開到中途的五萬軍隊得悉王城被襲,連忙回軍救援,又被鄭和的伏兵切為幾段,結果全軍被殺得片甲不留,因此,錫蘭國王才真心臣服明朝。

鄭和的七次航行,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也說明當時我國航海技術已經有很高水平。

通過鄭和出使,促進了我國和亞非許多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直到現在,那些國家裡還流傳著三保太監的事跡。

C. 三寶太監下西洋是怎樣的典故

誇耀「我祖上也闊過」,早已是國人所鄙棄的淺薄心態。但無須我們誇耀,明朝的一位太監帶領龐大的船隊的的確確創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跡。這一頁輝煌的歷史或許可讓現代中國人備感自豪,更使我們品味到自豪後心中泛起的苦澀。

洪武九年(1376年),山西平遙訓導葉伯巨的一份奏疏,讓明太祖朱元璋勃然大怒,道:「這是離間我骨肉,快點抓來,我要親手射死他!」

原來,朱元璋在加強皇權的同時,大力推行分封制,將其24個兒子和一個重孫,分封在全國各地。對此,他躊躇滿志地以為——分封諸王世襲鎮守,以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便足以輔弼皇室,確保大明王朝的長治久安。然而,他沒有料到,藩國勢力的發展,勢必將威脅中央皇權的安全。倒是人微言輕的葉伯巨,敏感地預見到了這一點,遂以漢初的「七國之叛」和西晉的「八王之亂」為例,上書直言分封制的弊害。然而,朱元璋不僅一意孤行,反而將他囚死獄中。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龍馭賓天。屍骨未寒,骨肉之間便展開了血腥的廝殺。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北平(今北京),攻奪親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史稱「靖難之役」。

這場刀光劍影的兵燹持續了3年,建文四年(1402年),勢如破竹的燕兵攻入京師(今江蘇南京)。在一場混戰中,皇宮大院燃起了大火。當火勢撲滅後,發現了幾具燒焦了的屍體。據說,他們便是建文帝、馬皇後及其長子朱文奎的遺骸。不過,由於史書記載的自相矛盾,建文帝的下落一直是個謎。有人說,兵燹劫亂中,建文帝喬裝改扮成和尚,逃離了京城……朱棣即位後,年號「永樂」。為了使自己的皇位繼承合法化,他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當時的官方史書掩蓋了建文帝的年號,而人為地將明太祖的統治時期延長了4年,即從洪武三十一年延長至洪武三十五年(1398年~1402年),以便於永樂朝的銜接。然而,建文帝4年的統治,畢竟難以從當時人的記憶中被輕易地抹去。特別是建文帝「出亡為僧」的傳說,在朝野上下眾說紛紜,連朱棣本人也將信將疑。故而《明史·鄭和傳》說,朱棣當了皇帝後,疑心建文帝朱允炆逃亡海外,就派鄭和下西洋查訪行蹤。對此,清人萬斯同吟詠道:

西洋萬里人蹤絕,洪濤淼淼誰能越。

揚艙不憚黿鼉居,凌波直簸蛟龍窟。

蠻邦海外紛如埃,語言屢譯猶致猜。

忽驚漢使浮槎至,疑是天兵乘霧來。

我皇聲教已遐普,天威更欲揚遠土。

殊方從此識中華,異寶因之輸內府。

昔聞漢帝開西域,亦越唐皇啟北庭。

黷武久蒙青史誚,洪濤何事更長征。

人言讓帝遁西極,此舉意在窮其跡。

被褐已辭黃屋尊,泛舟寧作滄波客。

何妨尺地使容身,應念高皇共本根。

徒使狂濤填猛士,幾曾窮島遇王孫。

宿師海外餘十載,讓帝行蹤意安在。

遺事人傳三寶名,窮兵徒發千秋慨。

詩中的「三寶」,即七下西洋的太監鄭和。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雲南昆陽(今雲南晉寧)人。他在洪武年間入宮當了一名小宦官,起初是在燕王朱棣的藩邸內任職。「靖難之役」中,鄭和出人戰陣,立下了汗馬功勞,故而提升為太監,並被賜名「鄭和」,世稱「三保(寶)太監」。對此,鄭和的老家昆陽,迄今還流傳的一句俗語說:「馬不能登殿,皇帝賜姓鄭。」顯然,「賜姓」之後便可「登殿」,也就是說得到了明成祖的賞識。永樂二年(1404年),鄭和出任內官監太監,不久又擢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成了朱棣得力的內臣,並奉命出使西洋。

當時,以婆羅洲為中心,將今南海以西(約自東經110°以西)的海洋及沿海各地(遠至印度及非洲東部),概稱為「西洋」。明代的西洋,也包括今天的東南亞。在明代初年,這一帶的局勢一直處於動盪不安之中。例如,洪武四年(1371年),渤泥國王馬合謨沙就上表明太祖朱元璋,說:

今有皇帝的使臣來,開讀了皇帝的詔書,知道皇帝登了寶位,與天下做主,俺心裡好生喜歡。本國地面,是闍婆管下的小去處,乍消得皇帝記心。這幾日前,被蘇祿家沒道理,便將歹人來,把房子燒了,百姓每(們)都吃害了。記著皇帝詔書來的福蔭,喜得一家兒人沒事。……

渤泥在今加里曼丹北部的Bmnei(汶萊),蘇祿故地則位於今菲律賓的蘇祿群島。當時,南洋群島一帶的眾多小國,由於宗教信仰的不同,隨著各自勢力的此消彼長,相互之間沖突不斷。類似於渤泥這樣的弱小國家,自然希望北方的大國——中國能為他們調解彼此間的糾紛,並在他們遭受強鄰侵掠時,能夠主持公道。然而,明太祖對待外國,採取「不為中國患者,不可輒自興兵」(不成為中國禍患的,不隨便出兵)的政策,對當時的諸多爭端均置身事外。特別是在胡惟庸案發後,明朝與周邊鄰國的關系漸趨冷淡。及至明成祖即位之初,東南亞的許多國家已不再定期向明朝納貢。這對於將自己視作「天朝上國」之君的朱棣來說,顯然是難以容忍的。再加上明成祖為了製造聲勢和籠絡人心,改變因「靖難之役」帶來的不利政治局面,更是希望通過「宣揚國威」,提高自己的聲望。因此,鄭和下西洋,初衷是明王朝為了維護自己在東南亞地區的權威、招致各國來朝而實施的重大舉措,更是為搜尋廢帝朱允炆的行蹤。

永樂三年(1405年)六月,鄭和統率的遠航船隊從蘇州的劉家河(今江蘇太倉東的瀏河鎮)啟程,乘風破浪,泛海至福建長樂,然後借海上信風之助。由閩江口五虎門揚帆出海,「雲帆高張,晝夜星馳」,遠涉重洋,前往鄰邦異域。鄭和下西洋的主要航線,是從中國東南沿海出發,穿越馬六甲海峽,橫渡印度洋,遠至波斯灣和非洲東海岸。此次,鄭和統領的舟師,奉命出使占城(越南南部)、爪哇(印度尼西亞爪哇島)、舊港、滿剌加、阿魯(今印尼蘇門答臘島中部)、蘇門答剌(蘇門答臘島北部)、南巫里(在蘇門答臘)、錫蘭(斯里蘭卡)、小葛蘭(在南印度西岸)、柯枝和古里(南印度西岸的科澤科德)等國。在明朝初年的南洋群島諸國中,以爪哇最為強盛,時常騷擾鄰國。洪武末年,爪哇已吞並了鄰近的三佛齊,並進而覬覦蘇門答剌。故而,明成祖派鄭和前往招徠蘇門答剌,詔封其酋長為蘇門答剌國王,賜以印誥。這樣一來,爪哇就不能不有所顧忌,收斂其並吞蘇門答剌的野心。及至永樂五年(1407年)五月,鄭和的首航圓滿結束。回國時,爪哇、滿剌加、阿魯、蘇門答剌、小葛蘭和古里等國的使節,也隨行來朝。

永樂五年(1407年)九月,鄭和再度出使,前往占城、爪哇、暹羅、蘇門答刺、南巫里、柯枝和錫蘭諸國,直到永樂七年(1409年)夏回國。永樂七年九月,鄭和第三次出使,走訪了占城、爪哇、滿剌加、蘇門答剌、錫蘭、小葛蘭、柯枝、古里、暹羅、南巫里、加異勒(南印度東岸)、甘巴里和阿撥把丹。並於永樂九年(1411年)六月回國。不久,滿剌加國王以及古里、柯枝、蘇門答剌、阿魯、彭亨、急蘭丹(馬來半島東岸)、南巫里、加異勒和爪畦使節先後來華。這三次出使,鄭和船隊的活動范圍均不出東南亞和南亞,而主要是穿梭來往於東南亞各國。鄭和遠航的船隊,滿載著瓷器、絲綢、錦綺、紗羅、麝香、鐵器和金屬貨幣等,所到之處,不遺餘力地宣揚明朝的國威,邀約各國派遣使臣前來中國「朝貢」。同時,還以強大的武裝力量為後盾,告誡那些喜戰好鬥者循理安分,偃兵息武,從而極大地緩解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緊張關系,建立起東南亞與南亞沿海國家間的區域和平局勢。

此後,從永樂十一年(1413年)冬第四次出航起,至宣德七年(1432年)最後一次出使為止,鄭和又四下西洋。其行蹤不僅遍及今東南亞和南亞各地,而且還到達了西亞和非洲的東海岸。忽魯謨斯(伊朗)、祖法兒(佐法兒)、阿丹(紅海的亞丁)、比剌、竹步不喇哇(屬索馬里)、木骨都束(索馬里的摩加迪沙)、麻林(屬肯亞)和天方(即麥加)等地,都留下了鄭和船隊的足跡。

綜上所述,永樂、洪熙、宣德三朝,鄭和先後七下西洋,率領萬人舟師,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海洋上航行,歷涉三十餘國,打通了中國直達波斯灣、紅海和東非海岸的航路,並開辟了多條航線。對此,隨從鄭和出使西洋的馬歡,作有一首《紀行詩》寫道:

皇華使者承天敕,

宣布綸音往夷域。

鯨舟吼浪泛滄溟,

遠涉洪濤渺無極。

……

事實證明,鄭和使團「宣布綸音往夷域」的成效是相當顯著的。永樂十三年(1415年),在明朝人眼裡位於「極地」的麻林國,遣使前來中國貢獻「麒麟」(長頸鹿)。在中國,「麒麟」自古就被視作瑞獸,賦予了神秘的色彩。「極地」之國麻林所獻的「麒麟」,自然成為明朝聲教遠被、國威赫赫的一個顯著例證。

鄭和船隊七下西洋,稱得上是15世紀歐洲地理大發現以前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海上探險活動,是世界航海史上極為輝煌的一頁。鄭和船隊在向非洲東部赤道以南沿海的航行中,曾發現了馬達加斯加島,那兒離好望角已經不遠了。1487年(相當於明代的成化二十三年),一支葡萄牙艦隊在巴托羅繆·迪亞士的率領下,從紅海南下才到達馬達加斯加島的對岸,發現了好望角,但比鄭和船隊要晚七十餘年。鄭和遠航西洋的年代,還比1492年(弘治五年)義大利人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早了近九十年:比1498年(弘治十一年)葡萄牙人達·伽馬繞道好望角到達印度,早了九十多年;也比1515年~1522年(正德十年到嘉靖元年)葡萄牙人麥哲倫環球航行早一百多年。鄭和船隊是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遠航船隊,比1588年(萬曆十六年)西班牙的無敵艦隊還要龐大。無論是從組織的健全還是裝備的精良等方面來看,在當時均屬無與倫比。對此,英國學者李約瑟博士就曾指出:

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其他亞洲國家更為出色,甚至也比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都更為傑出,以至於所有的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的海軍相匹敵。

鄭和下西洋所用的大型寶船長44,4丈,闊18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航海巨舶。鄭和船隊通常擁有六十餘艘寶船,連同中小船隻在內,共計二百餘艘。這樣大型的船隊,由寶船、馬船、糧船、坐船和戰船等多種不同用途的船隻所組成。船隊的人員一般均在2,7萬人左右,配備相當齊全。有專門負責接待外國使臣的舍人,掌管糧餉和對外貿易的戶部郎中,負責醫務的醫官、醫士,負責觀察星象和掌握氣象變化的陰陽官。各船還有旗軍(掌軍旗者)、火者(掌羅盤、航海圖者)、番火長(外國領航員)、舵工、通事(翻譯)、辦事(商業人員)、書算手(財會)以及各類修理工和船工、民工人等,大體可分為指揮、航海技術、軍事和後勤4個系統,組織分工嚴密精細,井井有條。船上滿載著航行途中的各類生活必需品、軍火器械以及作為貿易品和饋贈品的絲綢布匹、陶瓷器皿、麝香、金銀製品等。相形之下,稍後的歐洲船隊遠遠不能與之相比。達·伽馬前往印度時率領的葡萄牙船隊,由160名船員組成,僅有4艘輕便快船,最大的也不過120噸,其次為100噸,最小的只有50噸;哥倫布航行美洲,所率水手僅88名,駕駛的船隻僅3隻帆船,最大的「聖瑪麗亞」號是100噸,另兩只分別只有60噸和50噸:麥哲倫1519年環球航行時,率領265名船員,分乘5艘帆船出發,其中,130噸的兩只,90噸的兩只和60噸的一隻。這樣的規模,自然無法與鄭和船隊的龐大規模相比肩。

從鄭和下西洋的史實來看,明朝政府在遴選外交人才方面是相當有眼光的。之所以選擇鄭和,不僅是因為他深得明成祖的信任,更重要的還在於他具有伊斯蘭教徒和佛教徒的雙重身份。據史書記載,鄭和是回族人,其祖父和父親都曾到過天方(麥加)朝覲,被稱為「哈吉」(意即巡禮人),與阿拉伯商人有過一些接觸,對西亞的風土人情和商務狀況亦略知一二。另外,鄭和還在永樂元年(1403年)得到明成祖朱棣的親信、高僧道衍(即姚廣孝)的召引,接受了菩薩戒,成為佛門弟子,法名「福善」。從此,人們又稱他為「三寶太監」。這樣的雙重身份,使得鄭和作為外交人選,具有與西洋各國的伊斯蘭教徒和佛教徒相互交往的便利。因為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東南亞一帶有不少國家均信奉佛教。如當時的暹羅、真臘、錫蘭、古里等國,佛教徒均佔到居民的90%以上。而且,自唐宋以來,伊斯蘭教的勢力也已逐漸向東擴展,西洋各地的商業活動,大多被信奉伊斯蘭教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所操縱。在明代的西洋各地,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相當多,如南亞居民信此教者約佔70%,中亞、西亞的阿拉伯諸國,更是伊斯蘭教盛行。由此可見,選擇鄭和作為外交人選,顯然是相當明智之舉。事實也證明。以宗教作為維系感情的精神紐帶,確實是深謀遠慮的決策。譬如,永樂七年(1409年),鄭和奉命在錫蘭設立刻有漢文、泰米爾文和波斯文三種文字的布施碑。這一「錫蘭山寺碑」以三種文字刊刻,向三大宗教布施,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對於宗教問題的寬容。特別是它在海外宣傳了中國對亞非各國信仰佛教的尊重,有利於提高明朝的威望。

從主觀上看,明成祖派遣鄭和下西洋,是想提高他在海外的威望,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其著眼點是對外宣揚威德。因此,鄭和等人對於海外諸國,不論國家大小,一視同仁,所到之處,感之以理,服之以德。他在歷次出使途中,每到一地,均首先向當地國王或酋長宣讀詔敕,其次則對其王、妃、臣僚等加以賞賜。隨後,當地國王或酋長或有所貢納,或與鄭和一行交易貨物土產。鄭和船隊雖然擁有人數眾多的精銳部隊,但從不以大國兵威去欺侮或掠奪海外諸國。在鄭和七下西洋的過程中,只有三次訴諸武力。第一次是在舊港擒獲海盜陳祖義。舊港位於今印度尼西亞,原名三佛齊,是由南海進入印度洋的交通要道。洪武年間,廣東潮州人陳祖義因犯事舉家逃來舊港,投奔渤淋邦國王麻那者巫裏手下為將。國王死後,他糾集一幫海盜,自封為酋長,劫奪過往商船財物。永樂五年(1407年),鄭和自西洋凱旋,途中遣人招諭陳祖義,祖義詐降,潛謀邀劫。當地人施進卿密告鄭和,鄭和遂出兵擒斬陳祖義。並賜施進卿冠帶,歸舊港為大頭目,以主其地。不久,又敕封其為舊港宣慰使。鄭和此舉為鄰近各國除了一大害,也為明王朝與西洋各國的友好往來打開了海上通道。從此以後,不僅鄭和船隊在海上再也沒有受到海盜的攻擊,而且東南亞一帶長期存在的海盜問題也基本上得以肅清。第二次動用武力是在錫蘭擒獲有心劫奪的國王亞烈苦奈兒。亞烈苦奈兒在當地經常邀劫過往使臣,鄭和第一次下西洋時,即曾到過錫蘭山。傲慢不敬的亞烈苦奈兒,就對鄭和蠢蠢欲動,意圖謀害,因被鄭和及時察覺而沒有得逞。鄭和第三次出使回朝途中,再過其地。亞烈苦奈兒見財眼紅,頓起邪念,誘騙鄭和至其國中,令太子納顏強行索要金銀寶物,並發兵搶劫船隊。鄭和得知虛實之後,當機立斷,指揮步卒兩千餘人,出間道乘虛攻拔其都城,一舉擒獲亞烈苦奈兒及其妻子、頭目,然後啟航將俘虜帶回中國。稍後,明成祖寬大為懷,將他們遣返回國。第三次動武是在蘇門答刺擒獲偽王蘇干剌。此次沖突肇因於蘇門答剌國內的政治矛盾,鄭和為了自衛,也為了幫助蘇門答刺平定內亂而不得不訴諸武力。當時,鄭和奉使來到蘇門答刺,賜其國王宰奴里阿比丁彩帛等物。蘇門答剌前偽王之弟蘇干剌,正要篡奪宰奴里阿比丁的王位,見此情狀,遂遷怒於明朝使臣,怨恨後者不曾對自己頒發賞賜,於是領兵數萬邀殺明軍,鄭和率眾應戰。結果,蘇干剌敗走,鄭和追至南勃利國,將蘇干剌及其妻子俘獲,並於永樂十三年(1415年)獻於行在。顯然,這三次使用武力,都是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才付諸實施的。而且,即使是自衛成功,也從不攻城掠地,常常是在懲戒了來犯者之後,又主動設法與該國建立正常的友好往來。這一點,是明代前期處理對外關系中比較成功的一個方面。

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歷史上曠古未有的偉業,可與張騫、班超出使西域相輝映。在這二十多年間,鄭和船隊跨越了半個地球,大明的旗幟高高飄揚在整個東南亞和印度洋,清楚地顯示了大明王朝的政治及軍事優勢,將明朝的聲威最大限度地遠播於殊方異域。特別是它完全打通了通往南洋各國的海上交通,在海外重新樹立起中國的威望,客觀上為此後華僑開發南洋,創造了一些有利的條件。關於這一點,從15世紀至17世紀的200年間移居南洋之華僑數量劇增的史實中,可以得到部分的證實。對此,梁啟超先生曾指出,因鄭和下西洋後而移居南洋諸島的中國移民,當不下五百四五十萬人,如果再加上與土人雜婚者,可達700萬人。「西洋之跡,著自鄭和」,的確是毫不誇張的說法!紛至沓來的華僑,將中國本土高度發達的生產技術和物質產品,源源不斷地向南洋各地輸送。大批的華僑篳路藍縷,辛勤勞作,對南洋社會的開發和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一切,與鄭和下西洋顯然是分不開的。時至今日,在東南亞各國,還保留有許多紀念鄭和的遺跡。如印度尼西亞爪哇島的三寶壠、三寶港、三寶洞、三保井、三保墩、三寶公廟,蘇門答臘島上的三寶廟,馬來西亞馬六甲的三寶山(或中國山)、三寶城、三寶井,泰國的三寶港、三寶公廟、三寶宮、三寶禪寺、三寶寺塔,北婆羅洲的中國河、中國寡婦峰,等等。其中,泰國三寶公廟中的一副對聯特別耐人尋味:「七度下鄰邦,有名勝跡傳異域。三寶駕度航,萬國衣冠邦故都。」對三寶太監的信仰,成為凝聚東南亞華僑的一種精神力量。

鄭和遠航西洋,第一次打開了通往東非的航路,充分顯示出明代造船業的先進水平和高超的航海技術,並積累了寶貴的海圖資料,為中國人的地理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我國沿海冬春之間為東北季候風,適於船舶遠航西、南洋;而夏季則為西南季候風,此時則宜於船隻回航。鄭和七下西洋,都遵循季候風的規律,其往返年月,均在適宜之信風期。鄭和船隊充分利用風力,並將天文、地理知識與羅盤針的使用結合起來,確定了精確的方向和航向。《鄭和航海圖》(即《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及其附圖《過洋牽星圖》,對航海路線作了詳細的記錄。它以南京為起點,最遠至非洲東岸的慢八撤(今肯亞的蒙巴薩),將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和淺灘的分布情況,詳細地繪製成地圖。這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航行地圖,而且還留下了15世紀以前我國關於亞非兩洲最為詳盡的地理圖籍。如果我們將《鄭和航海圖》與其前後的一些地理著作相比較,就不難看出《鄭和航海圖》特具的科學價值。譬如,元代汪大淵所著的《島夷志略》一書,所收外國地名僅100個,而《鄭和航海圖》中出現的外國地名為其3倍,海圖的相對精確性得以大大提高。即使是在200年後出現的《東西洋考》一書(張燮著)所附的一幅亞非地圖中,其中的記載也不如《鄭和航海圖》詳細、准確和清晰。隨同鄭和使團出訪、擔任通事(即翻譯)的馬歡、費信和鞏珍等人,還分別著有《瀛涯勝覽》、《星槎勝覽》和《西洋番國志》,以生動簡潔的文字,對到訪的亞非各國之地理位置、歷史沿革、名勝古跡、聚落都會、山川形勢、氣候歷法、商業貿易、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等,都作了詳盡的闡述,其內容多為前人所未言及。這些著作,為研究15世紀初期亞非各國的歷史狀況,提供了翔實可靠的資料。鄭和還總結航海經驗,寫出了《針位編》,成為遠洋航行的寶貴資料。他在第七次航海前(1431年),曾在福建長樂天妃宮立碑,記載了前6次航海的經過,這是我國航海史上的重要文物。

鄭和七下西洋,始終奉行了「宣德化而柔遠人」的政策,以和平友好為宗旨,加強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和非洲各國的友誼。鄭和船隊對異國不懷有任何野心,它以建立和發展同各國人民的友好關系為使命,從不以奴役他族為榮,絕不以強凌弱,以大欺小。所到之處,皆平等待人,秋毫無犯。即使是在貿易的過程中,船隊成員也都能人鄉隨俗,買賣公平,從未倚仗武力強買強賣。由於七下西洋出色地完成了和平友好的使命,使得中國在西洋諸國的聲望大大提高,故而許多國家都紛紛遣使前來表示友好。以《名山藏·王享記》所列東南夷59國為例,永樂年間遣使往來的就有43國。永樂九年(1411年),滿剌加國王率妻子、陪臣等來朝,使團成員多達五百餘人;渤泥國王不幸病逝北京,成祖為之輟朝3日,並葬於德安門外,謚日「恭順」;蘇祿國王在歸途中病逝於德州,明朝政府亦葬之以禮。永樂十四年(1416年),遣使至中國的有古里、爪哇、滿剌加等18國。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西洋來貢者共16國,計一千二百多人。這些友好的交往,與地理大發現時期歐洲航海家的海盜行徑,有著根本性區別。後者每到一地,往往先立石「留念」,以表示他們的國家佔領了這個地方。為了得到黃金和土地,他們常常將掠奪、奴役和殺人越貨作為主要手段。

當然,我們在審視數百年前的這段歷史時,也毋庸諱言,鄭和下西洋亦有著相當大的負面影響。首先,從鄭和的出身來看,他是內官監的太監,而內官監在當時是負責采辦宮廷所需的一個機構,皇室所需的各種奇珍異物,大都要向海外尋求。而這些,正是鄭和的職責所在。鄭和下西洋,每到一地,除了頒發明歷、印信以及大量的金銀賞賜外,主要就是辦理皇差——從事貿易活動。鄭和船隊有寶船六十餘艘。寶船,又名「取寶船」或「寶石船」。顧名思義,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獵取寶貨(如珍珠瑪瑙、奇禽異獸等),以供皇帝及其家族享用。故而船隊每次出使歸來,都帶回了諸如象牙、染料、香料、胡椒、硫磺和寶石等西洋土特產或手工藝品,甚至還有各種珍禽異獸,如獅子、駝鳥等,所謂「歸到京華覲紫宸,龍墀獻納皆奇珍。重瞳一顧天顏喜,爵祿均頒雨露新」,說的便是當日的真實情狀。遠征的開銷除了來自皇帝的私囊及其代理機構外。不少也由沿海各布政司負擔。遠洋航船是在南京龍江船塢建造的,每隻寶船的造價約需五六千兩白銀。水手則招自福建,船隊由約2,7萬名左右的水手操縱。所載的貨物包括上等絲綢、刺綉和其他的奢侈品。作為在航程中贈送給當地統治者的禮物。七次下西洋帶走了大量財貨,如金銀、絲綢、瓷器、鐵器、銅器以及錢幣等。這些財貨除部分用以交換海外珍寶和方物外,許多都是無償的賞賜品。據《廣志繹》記載,明初府庫充溢,鄭和下西洋時,賚銀700餘萬,十載後僅剩百餘萬,所費計600萬兩白銀。這些開銷除用以海外貿易者外,大多用於賞賜。龐大的船隊需要巨額的開支,但換回的物品卻大多是珠寶、象牙、香料和犀角等奢侈品,這就大大加重了一般百姓的經濟負擔。對此,羅懋登的《三寶太監下西洋演義》曾形象地描繪了明成祖的心態。它指出朱棣對鄭和船隊下西洋,也是「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自然是明朝的聲威遠被,而懼的則是:「這個船數又多,製作又細,費用又大,須是支動天下一十三省錢糧來,方才夠用,這不是一則以懼?」此雖小說家言,但卻也反映了當時的真實情形。因此,史書上稱鄭和下西洋為「寶船弊政」。

其次,當時的中國只有「天下」觀而不曾有「世界」觀。明成祖在南京天妃宮碑上勒石留世的詩中這樣寫道:

視天下兮福蒼生,

民安樂兮神悠寧,

海波不興天下平,

於千萬世休養聲。

這里的「天下」,既指明朝的兩京十三布政司,也包括中國四周的「外夷」。明朝統治者對外並無平等的國家觀念,而是實行一種懷柔政策,以「天朝上國」之君主自居,通過「宣德化而柔遠人」的方式,讓一些國家前來「朝貢」,表示對中國的「臣服」,以滿足「惟我獨尊」的虛榮心。盡管下西洋是一種政治行動,為此在經濟上作一些必要的犧牲本無可非議。但這種懷柔政策,以中國在經濟上吃虧。而在政治上得到虛名來實現的。「厚往薄來」,從不計較海外諸國貢物的好壞多寡,回禮一律從豐,以獎勵他們遠來中華的誠心。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在於擴大政治影響,而不在於發展海外貿易,故出使期間所進行的貿易,都被限制在「朝貢貿易」的范圍之內。許多國家在朝貢的名義下與中國做著發財的生意,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使得外國使節們以空前的規模從各個地方帶著貢品來到中國。雖然熙來攘往,煞是熱鬧,但這種朝貢貿易,對於中國而言只有政治意義,而無經濟價值,反而成為國家財政的一個沉重包袱。早在永樂年間,明朝政府就已經深深地感到朝貢貿易是一項重大的經濟負擔,鄭和下西洋招來的一批又一批的使節,使得賞賜開支應付不暇。據統計,永樂年間,每年來貢的外國使團平均有7個。在六下西洋回朝時,竟出現了16國派遣使臣1200人同時來朝的局面,這確實是曠古未有的「盛事」。不過,在統治者為此心花怒放的同時,由此頒發的賞賜品之耗費,顯然也是空前的。就這樣,朝貢貿易的規模越大,明政府的開支就越多;前來朝貢的次數越多,明朝財政的虧損就越大。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國庫枯竭、財政短絀。很明顯,這種只算政治賬不算經濟賬的做法,一旦國力衰落,

D. 瀛涯勝覽的相關資料

眾所周知,鄭和下西洋檔案沒有完整保留下來,鄭和本身又沒有著述,今人所見下西洋原始資料中最重要的一部,即馬歡《瀛涯勝覽》。
鄭和下西洋現存三部基本文獻,包括馬歡《瀛涯勝覽》、費信《星槎勝覽》、鞏珍《西洋番國志》,都是當時跟隨下西洋的人所著。其中,馬歡《瀛涯勝覽》一書,出自親歷下西洋的通事(即翻譯)之手,更具原始資料性質,彌足珍貴,在三部書中史料價值最高,是研究鄭和下西洋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
此書久已蜚聲中外,不僅是明代一系列有關中外關系記載、清修《明史·外國傳》的史料淵藪,也是古代中外交往史上影響最大的史籍之一,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影響,英文和日文都有譯本。印度著名歷史學家阿里(Ali)教授曾在給季羨林先生的信中說:「如果沒有法顯、玄奘和馬歡的著作,重建印度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由此可見此書學術價值之一斑。
一、明鈔本《瀛涯勝覽》校勘與版本源流梳理
早在19世紀末,1895年英國學者菲力普斯(G.Phillips)開始對《瀛涯勝覽》作了章節譯注,介紹此書到西方世界。1929年向達(覺明)《關於三寶太監下西洋的幾種資料》一文,對《瀛涯勝覽》作了版本考證和詳細介紹。1933年荷蘭學者戴聞達(J.J.L.Duyvendak)發表了《馬歡再考》,其後不久,法國學者伯希和(P.Pelliot)一篇洋洋大觀的書評刊於同年《通報》上,這就是1935年馮承鈞翻譯出版的《鄭和下西洋考》一書。《序》中指出外國學者「尋究史源勘對版本的」,只有伯希和一人。此後不久,馮承鈞主要依據伯希和所見明刻《紀錄匯編》本與清刻《勝朝遺事》本,參考向達提示的明鈔《國朝典故》本若干異文,出版了《瀛涯勝覽校注》,這是對下西洋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這一校注本成為通行本,迄今已經70年了。上世紀70年代左右有了日、英文譯本,雖研究有所推進,在版本上沒有發展。
關於《瀛涯勝覽》的版本,自伯希和劃分為兩大系統:一是馬歡原本系統,二是張升改編本系統。馬歡原本系統似乎只有一個源流。這樣一來,鈔本成為研究的空白。迄今留存於世的《瀛涯勝覽》版本有近二十種,有鈔本和刻本兩個系統,刻本大多是張升改編本。明鈔本多種的陸續發現,為薪火相傳,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重新整理和研究提供了可能。筆者收集到現存四種明鈔本《瀛涯勝覽》,即朱當?編《國朝典故》本,佚名輯《說集》本,祁承?淡生堂鈔本,天一閣《三寶征夷集》本。先以《國朝典故》本、後以《三寶征夷集》本為底本進行了兩次校勘(以明鈔本互校並參校明刻本和其他明代史籍),梳理了馬歡《瀛涯勝覽》的版本源流。校勘工作接近尾聲時,意外發現了第五種明鈔本,即梅純輯《藝海匯函》本,這是百年來研究者從未發現和提及的,是郭崇禮改編的一個兩卷本,它的發現解決了近百年對於《瀛涯勝覽》作者和初刻本及其時間等問題的學術積案。
經校勘梳理源流,《瀛涯勝覽》一書在馬歡第一次跟隨鄭和下西洋,即永樂十一年(1413年)時就開始動意寫作,並廣集材料;於永樂十四年(1416年)初稿初成,有馬歡《自序》為證;以後初稿一直在續修之中,於正統九年(1444年)以前初稿本完成,有馬敬《序》為證;此後,馬歡手訂修改本於景泰二年(1451年)完成,是為定稿本,有馬歡題識為證。至此,《瀛涯勝覽》的撰寫與修訂長達近40年之久,其間以鈔本形式傳抄於世,傳本不一。
經考察研究,今所見四種鈔本是三個源流,《國朝典故》本是馬歡初稿本鈔本,《說集》本、淡生堂本是馬歡定稿本鈔本,而最終確定為底本的《三寶征夷集》本,原藏天一閣,是中外老一輩學者70年前未能親見卻已給予厚望的一個鈔本,雖然書名有變化,但經過校勘,可以說它是在初稿本和定稿本基礎上集大成的一個鈔本。
二、明鈔本《瀛涯勝覽》與鄭和寶船尺度
鄭和寶船尺度,被稱為「鄭和寶船之謎」。它在下西洋研究中成為令人矚目的熱點問題,始自1947年管勁丞對《明史》記載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一十八丈」提出的質疑(《鄭和下西洋的船》,《東方雜志》第43卷第1號)。由此引發的寶船尺度之爭,逐漸形成了鄭和下西洋研究的一個熱門專題,不僅爭議紛紜,討論激烈,而且曠日持久,迄今已達半個世紀以上。問題的焦點就在於鄭和下西洋「長四十四丈四尺,寬一十八丈」大型寶船是否存在,延伸到明代有沒有能力造那樣大的木船,以及那樣大的木船能否航行於海上等等。一方必信其有,另一方懷疑其無,相持不下。實際上,在史源問題不搞清楚的情況下,任何爭議一方都缺乏說服力。因此,In recent years,爭議轉移到了文獻的可靠性上,這無疑是一種理性的取向。
20世紀80年代初,邱克在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發現了《三寶征夷集》本,特撰文說明寶船尺寸的可靠性(《談明史所載鄭和寶船尺寸的可靠性》,《文史哲》1984年第3期)。史界迄今認定最早記載上述寶船尺度的是馬歡《瀛涯勝覽》。具體而言,就是明鈔《說集》本、淡生堂本和《三寶征夷集》本。三個本子卷前均有寶船與人員一段文字,有「寶船六十三隻:大者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三本均沒有抄寫年代,但據版本考察,都是明後期的鈔本。
史家重真實。應該指出,明鈔本在傳抄過程中,存在後人補入內容的問題。通過此次明鈔本的校勘,筆者認為,第一,在馬歡初稿本中沒有關於下西洋寶船和人員,也即包括了寶船尺度的一段文字。這首先可由初稿本的明鈔《國朝典故》本(朱當?編,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鈔本)、明刻《國朝典故》本(鄧士龍輯本,萬曆年間刻本)來說明;其次,也可由初稿本派生出來的明鈔《藝海匯函》本(梅純輯本,正德二年,即1507年鈔本)、張升本(最早為嘉靖元年刻本),以及參考過馬歡初稿本的費信《星槎勝覽》、鞏珍《西洋番國志》都沒有出現這些文字來證明。因此,可以說在《說集》本、淡生堂本和《三寶征夷集》本這些明後期出現的定稿本的鈔本中,才出現了寶船和人員的這段文字。第二,也不能確定馬歡的定稿本已有這段文字,因為根據定稿本刊刻的《紀錄匯編》本(沈節甫輯,萬曆四十五年,即1617年刻本),也沒有這些文字。為什麼要刪去這段文字?可以推測,這段文字在初稿本系統傳本中未見,在定稿本中也沒有,只是在定稿本的傳鈔本中才出現了,刊刻者完全有可能認為這段文字出自說部不可信而不取。因此,這里存在後來補入的可能。
從內證的角度來看,馬歡定稿本成於景泰二年(1451年),而在《說集》本、淡生堂本的部分國名後卻見到天順五年(1461年)成書的《大明一統志》注文,是鈔本內容有後來補入的明證。還有一個重要例證:在寶船與人員文字中,各本均見「監丞」置於「少監」之前,然而史載明朝宦官十二監,每監各設太監一員,正四品,左右少監各一員,從四品,左右監丞各一員,正五品。「監丞」是次於「少監」的正五品官,反倒列於從四品「少監」之前,作為通事的馬歡熟悉官場,必不至錯誤至此。合理的解釋是傳鈔本之誤。此外,還有兩個重要的外證。一是成書正德十五年(1520年)的《西洋朝貢典錄》未見收錄。作者黃省曾當時參考了《瀛涯勝覽》、《星槎勝覽》、《針位編》等多種明代文獻成書,如原書有此段文字,必為之所收入;二是祝允明《前聞記》也未收錄。祝氏生於明天順五年(1461年),卒於嘉靖六年(1527年),《前聞記》專記異聞異事,有專條談及下西洋船隻人員,僅見船名「大八擼、二八擼」之類,無寶船規模尺度之記。由此可見當時並無此傳聞,否則祝氏不可能不記。以上二書均可為寶船尺度在明後期嘉靖以前是沒有的,是後來才出現的證明。
學者認為這段文字來自羅懋登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論點建立在萬曆末年以前的各種鈔本、刻本都已散佚(唐志拔:《關於鄭和寶船尺度出自〈瀛涯勝覽〉的論點質疑》,《船史研究》1997年11~12期),這一論點可以證明不能成立。但有另一種可能,即小說來自鈔本,是否如此,還有待進一步發掘史料和研究。至此,明鈔本的整理研究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

E. 關與"中國歷史'"的問題;虎門硝煙是誰李世明是哪個朝代的鄭和有什麼歷史典故

虎門硝煙是林則徐! 李世明是哪個唐朝的! 鄭和下西洋

F. 明朝有哪些大太監

1.王振

王振,男,明朝蔚州人士,(今河北蔚縣),略通經書,滿腹經綸,後來又做了教官,但是中舉人、考進士這條榮身之路對他而言是太難了些。於是便自閹入宮。史稱王振「狡黠」、是明朝第一代專權太監。

正統十四年(1449年),瓦剌大舉入侵。王振鼓動帝親征,又邀英宗幸其蔚州宅第,以致耽誤行程,行至土木堡(今河北懷來東),被瓦剌兵追至,全軍覆沒,英宗被俘,王振被殺.

4.劉瑾(1451—1510)

陝西興平人,明朝宦官。本姓談,六歲時被太監伯父劉順收養,後凈身入宮當了宦官。

弘治年間犯罪赦免後侍奉朱厚照,博得明武宗的寵愛,官拜司禮監掌印太監。掌權後趁機專擅朝政,作威作福,魚肉百姓,為「八虎」之首,時人稱他為「立皇帝」,武宗為"坐皇帝"。劉瑾被捕後,從其家中查出金銀數百萬兩,並有偽璽、玉帶等違禁物。他被認為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5.張永(1465年—1529年)

河北保定人;明武宗時的宦官,八虎之一,與劉瑾有怨懟,劉瑾打算將之黜發南京,於是兩人在皇帝面前對質——張永動手痛毆劉瑾,武宗令谷大用等置酒勸和。

安化王朱寘鐇反叛,明武宗派楊一清總督寧夏、延綏,張永任楊一清監軍,不久朱寘鐇被楊一清俘獲,張永、楊一清二人密議為國鋤奸,張永趁獻俘時向武宗告發劉瑾罪狀,明武宗命令張永帶領禁軍捉拿劉瑾,最後劉瑾被凌遲處死。

(6)鄭和的典故擴展閱讀:

王振

軼事典故

昏君立碑千載留罵名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景泰帝朱祁鈺卧病在床,大將石亨、大臣徐有貞和宦官曹吉祥等乘機發動政變,攻入南宮,擁朱祁鎮直入奉天殿,命鳴鍾擂鼓,召見百官,宣布復位。史稱為「奪門之變」。

朱祁鎮復辟後不是以「土木之變」的慘敗為戒,勵精圖治,而是繼續任用宦官,殺害胞弟,戮殺功臣,為「土木之變」的罪魁王振平反,變得更加昏庸,更加倒行逆施。

其一,在降旨削去其弟朱祁鈺的帝號後,又派宦官蔣安將其勒死。其二,以「意欲迎立外藩」的謀逆罪名殺害了功臣於謙和在保衛北京戰役中卓有戰功的副總兵范廣。

更令人發指的是,在殺害於謙時,競讓人先斷其手足。其三,下詔為王振正名,並以香木為王振雕像,祭葬招魂。天順元年(1457年),英宗開祖宗之先例,在京城智化寺北院為王振建立旌忠祠,以祭祀亡靈。

英宗朱祁鎮的倒行逆施,並未能持久。天順八年(1464年)朱祁鎮去世,其子朱見深即位,是為明憲宗。憲宗即位後,立即恢復了景泰帝朱祁鈺的尊號,為於謙等冤死的大臣昭雪。

同時,以英宗過失為鑒,昭示王振的罪惡,又命懷來守官重修土木之祠時,立碑紀其事,將英宗遠賢臣,用奸佞,導致喪師辱國的慘痛教訓,形諸文字以警後世。令於土木之祠內塑立於謙之像,立碑撰文,褒揚其功。祠成之日,憲宗還親自撰寫碑文,題寫祠匾。

清乾隆七年(1742年)七月,山東道監察御史沈廷芳因公進京,途經祿米倉時,發現智化寺古跡完好,便進寺觀光。當進入後院旌忠祠內,見王振雕像仍在,而且祠外還保存著英宗褒其忠義、李賢贊其賢良的祭碑時,不禁怒氣難平。

回山東後,他給乾隆奏書,歷數王振罪惡,請求拆毀王振像,推倒祭文石碑。乾隆準旨,派人砸塑像,斷石碑。不過,明英宗所立的那座祭碑只是被刮掉了文字,並未損毀。

參考鏈接:網路_王振

G. 昆明值得一去的景點有哪些

雲南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和文化習俗而成為了我國重要的旅遊大省。昆明作為雲南的省會城市,素來有春城的雅稱。作為我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昆明也成為了許多熱愛旅遊的人的首選城市。目前,昆明有100多處景點,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最值得去的景點。

石林風景區

石林風景區經過了3億年的地質演變,才有了如今的模樣,因為擁有許多喀斯特地貌,所以石林風景區也是非常珍貴的,並且這里被評為世界地質公園。這就意味著石林風景區不僅僅是一個旅遊景點,它還有著很重大的地質科學研究意義。

石林風景區有許多珍貴的國家保護級植物,比如紅椿、杜仲、三尖杉等。當然了,如果你欣賞不來植物的話,還可以看動物,這里也有山雞、啄木鳥、穿山甲、松鼠等珍貴的野生動物。

除了有動植物,這里最吸引人的還是奇石。大小石林各有各的獨特性,步哨山則向我們展示了遠古時期的海底世界,奇風洞是最奇怪的,每到夏季洞內就會傳來像呼吸聲一樣的聲音。

大家都知道,雲南的少數民族很多,所以這里的文化習俗也非常有意思。石林風景區也有少數民族,彝族撒尼人就居住在這里。所以這里有彝族的美食石林湯鍋和石林鹵腐,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彝族還有火把節。所以石林風景區,值得大家來看一看。

除了九鄉溶洞,景區內還有許多好玩的景點。就比如說蔭翠峽,這里也被稱為情人谷,適合和戀人一起來玩,在這里你們可以欣賞美景,品味愛情佳句。神女宮也是很有意思的一個景點,倒不是因為這里真的有神女,而是因為鍾乳石的形狀特別像是一群神女在輕歌曼舞,給人一種人間仙境的感覺。

H. 鄭和的軼事典故

1、西域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2、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為林邑、環王。當地盛產稻穀,稱「占城稻」,為稻穀良種之一,宋時傳入中國;鄭和下西洋後,占城稻在中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為「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桿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
3、爪哇國
亦即麻口若巴歇國,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Java Island)。唐代以來的史籍稱其地為「訶陵」「婆」。該島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面積12。6萬平方公里,人口近億,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城市有雅加達(首都)、萬隆、三寶壟、泗水(蘇拉卡爾塔)。泗水為華裔長樂人聚居地。
4、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於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
5、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並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為曼谷,泰國的華僑 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
6、南天竺
天竺為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
7、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里蘭卡(Srilangka)為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里,為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為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於該島西南。
8、古里國
又稱「古里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為海上交通要沖。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並立碑紀念。
9、柯枝國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沖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中國有友好往來。
10、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廢址在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為古代交通貿易要沖,今為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0、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里共和國首都,位於索馬里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
12、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於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桿,長1107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舵桿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隻,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
13、長樂南山
因位於福建省 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餘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聖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鍾鼓供儀,靡不俱備」,鍾即「鄭和銅鍾」,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 、殿均已圯,塔巍然存,加固整修,更為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跡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為「鄭和公園」。
14、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於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台風襲擊,為避風良港。《長樂縣志》《長樂六里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於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等句。由於淪桑變化,今僅餘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為沃野良田,部分辟為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幹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
15、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為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為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里,首府棉蘭。
16、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於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沖,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里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為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為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跡。
17、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為海陸交通要沖。古時為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於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為葉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葉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葉門合並為葉門共和國,亞丁成為該國的「經濟首都」。 美洲最早發現者引爭議一直以來,各方對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莫衷一是。美國《林肯每日星報》2014年11月14日報道則稱,有證據表明中國航海家鄭和可能最先發現新大陸。 或者見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 詞條
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述。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歐洲航海家哥倫 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 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 據鄭寬濤先生考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已預知自己生命將終結,他立下遺囑,出海前分別在太倉、長樂立碑表明自己心意。太監因生理缺陷受世人歧視,他們死後不能入土祖墳,只能尋求佛教的精神寄託,以寺為墳。火化埋葬表示靈魂升天圓寂;功德圓滿。因此,明時太監死後多火葬。與鄭和、李童同一時期的太監興安一生信佛,「臨歿,遺命舂骨為灰,以供浮屠」。可見當時高級宦官骨灰埋入「浮屠」(即佛塔)是常見的。浙江省平湖市博物館館藏的一部手書長卷佛經《妙法連華經》,後經文物專家考證為明朝傑出航海家鄭和的遺物,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已將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部手書《妙法連華經》經卷長達40.3米,寬10.1厘米,全文6萬多字均用金粉寫成,據專家推測,成書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經書「跋」中記載:「大明國奉佛信官鄭和,法名福吉祥,發心鑄造金舍利寶塔一座,永遠長生供養。」鄭和在最後一次航海前,發起募捐刻經,刊印《妙法連華經》「五千四十八部,散施十方」。當時的名僧圓瀞對鄭和的壯舉十分贊嘆,受鄭和委託,用赤金書寫下這部經卷。史料記載鄭和於明朝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第一次下西洋,此後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先後七次出使西洋,足跡遍及東南亞、印度洋、波斯灣、阿拉伯海、紅海、直抵非洲東部海岸。正是這種早於哥倫布航行八十七年的壯舉,在明朝正史《明史》中只又767字的記載,對於他本人的家世出身僅有如下寥寥數字: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寶太監者也。
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和技術環境有關。據其本人所述,因為修摩利支天法,得到摩利支天菩薩幫助才能平安的出遊。
鄭和所刻《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卷末
1403年(朱棣永樂元年癸未)「鄭和「32歲
正月朔,上御奉天殿受朝賀,大宴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朱棣實錄》卷十六)
五月,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朱棣實錄》卷十九)
八月,命京衛及浙江,湖廣,江西,蘇州等府衛造海運船二百艘。(《朱棣實錄》卷二十一)
八月二十三日,姚廣孝題記鄭和刊印《摩利支天經》雲:「今菩薩戒弟子鄭和法名福善,施財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勝報,非言可能盡矣。福善一日懷香過余、請題,故告以此。(永樂元年歲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錄司左善世沙門道衍」。(《摩利支天經跋尾》)
1406年(朱棣永樂四年丙戌)「鄭和「35歲。
鄭和等第一次出使西洋諸國途中,歷經占城,爪哇,蘇門答臘,滿刺加,錫蘭等國。 過去幾千年來,主宰這個世界的似乎應該是中國人或印度人,而不是白種人。澳洲和美洲大陸的移民也應該是中國人,不應輪到英國人。這種東西方勢力顛倒的原因,使我感到困惑。
明朝中國世界最強
十三年來,我大部分時間住在亞洲,並試圖找出原因。我一直認為歷史的轉捩點是十三世紀初期,亦即中國明朝的鄭和率領一支龐大艦隊從中國出發,以征服整個世界。
從1405至1433年間,鄭和七次率艦隊出洋,這是當時全世界最強大的艦隊,而一直到五百年後,即第一次世界大戰,西方的艦隊才差堪比擬。鄭和的艦隊擁有三百艘船隻,二萬八千名兵士,最大的一艘軍艦長達四百。而哥倫布於一四九二年發現新大陸時,只有三艘船隻和九十名船員,最大的船也只不過八十五長。除此之外,鄭和艦隊的航海設備又很先進,如船舵和防浪船舷等都是當時的前沿設計,而這些先進航海設備要三百五十年後才傳入西方。這表示東方在古代一度遠遠超越西方。

I. 燕窩的典故是什麼

鄭和下西洋時,遠洋船對在海上遇到大風暴,停泊在馬來群島一個荒島處,食物緊缺f。無意中專發現藏在屬懸崖峭壁上的燕窩。於是鄭和就命令部署採集,洗凈後用清水燉煮,用以充飢。誰回復,船員個個臉色紅潤,中氣頗足。回國時,鄭和帶了一些給明成祖。從此燕窩成了中國割捨不掉的珍饈補品,鄭和也成為中國史料記載中最早食用燕窩的人。

J. 鄭和的故事

1、出任正使

朱棣皇帝對鄭和的人品、才能、知識有充分的了解。鄭和少年時就在朱棣身邊長大,跟著朱棣南征北戰,是「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並被朱棣皇帝視為心腹。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鄭和本人所具備的素質和條件適合於擔任下西洋總兵正使一職,率領船隊下西洋。首先,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

鄭和少年時就在明軍中服役,在明軍中長大,後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後,經受了戰火考驗,跟著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經歷數次重大戰役,具有實戰經驗。

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二萬余名官兵交給鄭和指揮。鄭和下西洋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也證明了鄭和的軍事指揮才能,確保了這幾次軍事行動的成功。

2、和平外交

鄭和的奉命出使,是為與西洋各國建立友好關系,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而進行活動的。鄭和來到南洋以後,以強大的武裝力量,與此同時,鄭和又從崇揚佛教或傳播伊斯蘭教著手。

力圖使有關地區和國家的人民有著統一的宗教信仰。這樣,對於平衡各國之間的關系,緩解因為宗教信仰等問題而導致的國與國之間的緊張局勢。

都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此外,鄭和還通過敷宣教化,扶助弱小民族,抑止強暴,促成了各國間和平局勢的建立。

3、守備南京

公元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年初,朱棣命鄭和前往舊港賜施進卿之子施濟孫官印和官服,令他接替已故父親的位置。鄭和未及成行,朱棣即已病死,明仁宗朱高熾即位,下詔停罷下西洋事業。

公元1425年(洪熙元年),鄭和受命率下西洋的軍隊鎮守南京,而鄭和本人也成為首位南京守備太監。同年,仁宗病逝。

明宣宗朱瞻基繼位,要求鄭和與王景弘謹守南京。鄭和還受命負責修繕南京宮城。公元1426年(宣德元年),鄭和等奏請修理南京的天地壇等建築。

4、鞠躬盡瘁

公元1431年1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鄭和船隊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過程中,鄭和因勞累過度於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公元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5、積勞逝世

公元1433年(宣德八年癸丑) 鄭和於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今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