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寓言故事巧

寓言故事巧

發布時間: 2020-12-20 04:04:51

Ⅰ 熟能生巧是成語故事還是寓言故事

熟能生巧是成語故事。

熟能生巧
shú néng shēng qiǎo
【解釋】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出處】內《鏡花緣》三十一回容:「俗話說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讀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並且連寄女都聽會;所以隨問隨答;毫不費事。」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褒義。可用在學習、工作方法、藝術、生產等方面。一般作謂語、主語。

【正音】熟;不能讀作「shóu」。

【辨形】熟;不能寫作「孰」。

【近義詞】得心應手、游刃有餘

【反義詞】半路出家

【辨析】~和「游刃有餘」;都有「熟練了就容易」的意思。但~偏重於「生巧」;指具有了技巧性;「游刃有餘」偏重在「有餘」;指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例句】任何事情開頭難;但時間長了就會~;由難變易;由拙變巧。

Ⅱ 《巧治老婆婆》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感悟

瞧著老王王源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感悟。告訴我們凡事都要先想一想他的原因,如果實在找不到,可以先用一下逆向思維。

Ⅲ 熟能生巧是不是寓言故事,是不是成語

熟能生巧不是寓言故事,是歷史故事。當然也是成語。
【熟能生巧的典故出處】(北宋)歐陽修《歸田錄》。
【熟能生巧的典故釋義】做什麼事情熟練了,就能找到竅門。
【熟能生巧的歷史典故】
北宋時期,有個人叫陳康肅,號堯咨,他從小就喜歡射箭,整日練習,所以他的箭術十分精湛。他因此非常驕傲,常常誇耀自己的本領。
有一天,陳堯咨練習射箭,只見他舉起了弓,搭上箭,一連發出十支箭,每支箭都正中紅心。旁觀人見他有如此高超的射箭本領,無不拍手叫好。陳堯咨自己也很得意,他環顧四周,發現一個賣油的老頭只是略微地點了點頭,有些不以為然的樣子。陳堯咨心裡很不舒服,不客氣地問他:「喂,你這個老頭也會射箭嗎?你看我射得怎樣?」老人很乾脆地回答:「我不會射箭。你射得還可以,但並沒有什麼,只是手法熟練而已。」
陳堯咨聽了有些惱火地說:「老頭兒,你敢小看我射箭的本領,難道你有什麼更高超的本事嗎?」老人笑著說:「這射箭的本領我可沒有,不過我可以倒油給你看看。根據我賣油的經驗,知道你的射箭本領也是熟能生巧而已。」說完老人拿了一個盛油的葫蘆放在地上,又在葫蘆口放了一枚有孔的銅錢。然後舀了一勺油,眼睛看準了,油勺輕輕一歪,那些油就像一條細細的黃線,筆直地從錢孔流入葫蘆里。倒完之後,油一點兒也沒沾到銅錢。
老人謙虛地說:「這也是一種平常的技術,只不過是手法熟練罷了!」陳堯咨聽了十分慚愧,從此更加努力地練習射箭,再也不誇耀自己的箭術了。
【熟能生巧的典故成長心語】
學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鑽研。同時,人的大腦記憶功能有一個遺忘的過程與規律,我們所學到的東西如果不及時復習的話,很快便會忘記。所以,學習中不斷地重復是必不可少的。讀書學習還有一個把書變薄再變厚的過程,抓住重點,加以聯想、引申、升華,掌握其中的精髓,逐漸轉化為自己的知識與理論。在多次重復之後,我們便可以熟練地運用這個知識點或者是這項技能了。

Ⅳ 聞雞起舞、小巧玲瓏、騰雲駕霧、專心志志、衣著鮮艷、漫不經心、意味深長中,哪些是屬於寓言故事的成語

聞雞起舞和騰雲架霧都是寓言故事

Ⅳ 有意義的寓言故事.....

洛陽紙貴 草木皆兵 按圖索驥 後來居上 邯鄲學步 如火如荼 探驪得珠 桃李不言 下自專成蹊 請君入瓮 高山流水 胸有屬成竹 唇亡齒寒 聞雞起舞 指鹿為馬 不寒而慄 不學無術 雞鳴狗盜 勢如破竹 枕戈待旦 抱薪救火 樑上君子 脫穎而出 嗟來之食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精衛填海 靡靡三音 入木三分 八仙過海 人俱亡 三令五申 下逐客令 門可羅雀 寸草春輝 天衣無縫 不名一錢 未雨繆 出爾反爾 樂極生悲 樂不思蜀 禮賢下士 對牛彈琴 曲高和寡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囫圇吞棗 投筆從戎 敝帚自珍 餘音繞梁 杯弓蛇影 畫龍點晴 夜郎自大 盲人摸象 庖丁解牛 誇父逐日 拋磚引玉 圍魏救趙 過門不入 曲突徙薪 投鞭斷流 為虎作倀 一衣帶水 車載斗量 分道揚鑣 開卷有益 天經地義 井底之蛙 馬革裹屍

Ⅵ 熟能生巧這篇寓言的推薦理由

故事裡講到,北宋有個叫陳堯咨的人,很會射箭,有一次他在家中園內練習射箭,看到專的人無不為之叫屬好,可是卻有一個賣油的老漢對大家說:「這沒什麼稀奇的」,說著,老漢取出了一個葫蘆,又取出了一個銅錢蓋在葫蘆口上,然後用勺舀了一勺油,慢慢地將油從錢孔倒入葫蘆里,一勺子油全部倒完了,葫蘆口上的銅錢居然沒沾半點油。這時,老漢抬起頭對陳堯咨說:「我也沒什麼本領,只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 讀了這篇寓言故事,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學無止境,熟能生巧。同時,也讓人們懂得了一個道理:熟練了就能掌握技巧,運用自如,或找到竅門。只要勤學苦練,我就能取得好成績。

Ⅶ 自相矛盾,巧言令色,以下不是源於寓言故事的,是哪個

「巧言令色」不是來抄源於寓言故事。
自相矛盾源於寓言故事,這個成語出自《韓非子·難一》
從前有個楚國的商人在市場上出賣自製的長矛和盾牌.他先把盾牌舉起來,一面拍著一面吹噓說:「我賣的盾牌,最牢最牢,再堅固不過了.不管對方使的長矛怎樣鋒利,也別想刺透我的盾牌!」停了一會兒,他又舉起長矛向圍觀的人們誇耀:「我做的長矛,最快最快,再鋒利不過了.不管對方抵擋的盾牌怎樣堅固,我的長矛一刺就透!」圍觀的人群中有人問道:「如果用你做的長矛來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還是刺不透呢?」.楚國商人漲紅著臉,半天回答不上來.

Ⅷ 自相矛盾,巧言令色,以下不是源於寓言故事的,是哪個

巧言令色不是源於寓言故事。
巧言令色意思是:花言巧語,裝出和顏悅色的樣子。

巧言令色出自於孔子《論語·學而》。

希望可以幫到您,望採納

Ⅸ 在我國古代人們發現了什麼巧妙方式,留下數不清的寓言故事

譬如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鹽愛到零等等,這些都是語言,都是從生活中家而借鑒而來的

Ⅹ 班門弄斧是寓言故事還是歷史故事

1、班門弄斧復是寓言故事。

2、簡制介
魯班是戰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於製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於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小故事大道理: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
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詩序》:「操斧於班、郢之門,斯強顏耳。」宋·歐陽修《與梅聖俞書》:「昨在真定,有詩七八首,今錄去,班門弄斧,可笑可笑。」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