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乞食的典故

乞食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15 23:29:28

A. 江干乞食 三王同戮 是什麼典故

「江干乞食,三王同戮」出自《嘯亭續錄》(清)昭槤著。原文為:「自古勝國之裔,以元裔為最優。順帝之嫡支雖為額森所滅,喀爾喀四部落,乃元太祖第四子塔斯之裔,族牒昭然。其他科爾沁、巴林、奈曼、敖漢諸部落,皆元太祖昆弟之胄,今悉列為藩封。又回部中尚有元裔。按《元史》,其長子對於絕域,去中國萬余里,其地似今俄羅斯。然則元之世澤延長,較諸江干乞食三王同戮者,不可同日語矣。」
在古文中,江干就是指岸邊,如宋末詩人周密《武林舊事》中《觀潮》一文,「江幹上下十餘里間」中的江干就是江岸的意思。《詩經·伐檀》有句子: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這里,「河之干」也是河的岸邊的意思。此江干非浙江杭州的「江干區」也。
按上下文的意思來理解就是元朝的傳統對待親王是很好的,「元之世澤延長」,但是作者轉而引出的:「江干乞食,三王同戮」就是反面的例子,且說是「不可同日而語」,就是說有這么一個典故是親王在河邊要飯,三個親王同時被殺。這個典故在古代還是比較多的,至於作者想說的是哪個事,不好確定。
愛新覺羅·昭槤是清朝貴族,精通滿洲民俗和清朝典章制度,與魏源、龔自珍、紀昀、袁枚等名士有往來。可能是清朝的以前的舊史中的故事,也未可知。

B. 陶淵明的《乞食》的賞析

原文]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余意,遺贈副虛期。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飢腸轆轆驅我出窮家破廬
茫然四顧不知要去往何處
走著走著來到了這個莊子
叫開門兒才覺得難於啟齒

幸好主人和氣又善解人意
慷慨送我想要的各種東西
談得投緣不覺已夕陽欲下
篩酒舉觴頻勸道幹了它吧

相互為了能結識分外開心
話長情濃寫就了這篇詩吟
感激先生如漂母急難施惠
可我不是韓信而唯有抱愧

白吃白拿這叫我用啥報答
誠禱神靈長佑護錦上添花
寫作背景
陶淵明辭官歸里,過著「躬耕自資」的生活。他的晚年,生活愈來愈貧困,有的朋友主動送錢周濟他。有時,他也不免上門請求借貸。這首詩就是他生活最艱難時的真實寫照.
詳細參見http://web.hstc.e.cn/xibu/zhongwenxi/gdwx/onews.asp?id=813
中心思想
《乞食》一詩,即表現出陶淵明真實、率真、絲毫不做作,也不為自己乞討的行為而羞慚的坦盪個性.
乞食便乞食,難堪便難堪,寫進詩里,也要交代個明明白白。
賞析
一個「驅」字,說明本能的需求有如長鞭加身,迫使他出門求食以果腹。出得門來,卻挪不開雙腳,不是不知路,而是恥辱、難堪的感覺纏住了他的腳。
走了,卻是「行行」而「至斯里」。行行,走啊走啊。倒不是行程遙遠,而是舉步維艱,一方面因為飢餓而身體乏力,更重要的是因為去乞食而難為情。到了一個可以行乞的地方,面對開門相迎的主人卻口將言而囁嚅,到口的話卻怎麼也說不出。
由「驅」而「去」,既「去」又「不知竟何之」,「至」卻「拙言辭」,詩人乞食時的形象、神情已是活靈活現,恍
然在人目前。
大概是從詩人忍飢挨餓的痛苦,那副難堪、窘迫的神態中,善解人意的主人主動替詩人解了圍。「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兩句看似在說詩人因主人的慷慨相贈而感到滿意,其實透過詩歌至此一變而轉輕快的語調,我們彷佛看到詩人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心中的一塊大石落了地。難堪沒有了,窘迫消失於無形。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一經交談,卻發現原來是志同道合的知己,於是,酒興未闌,詩興又發。《移居二首》說「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又說「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主人必是又一個「素心人」,足與言詠賦詩、談文析理的。當此之際,物質生活的睏乏,乞食路上步履的沈重,皆已忘懷,唯有其樂也融融,樂也陶陶。詩人之樂,除了「情欣新知歡」外,當也與他任真自得的思想相關吧。
似乎到臨走了,詩人才想起自己乃是乞食而來,話題才又回到了這一題目上: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主人的禮待與厚贈,讓詩人感愧不已。雖然說愧非韓才,但詩人援用這一典故,再聯系他少年時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負,卻可看到詩人心有所不甘、不平。「銜戢知何謝?」抱負無法實現,才幹無法施展,隱居以終老,所以就只能「冥報以相貽」。雖是答謝主人的殷勤之辭,卻也隱含了詩人生平遭際的幾分沈痛。

C. 陶淵明《乞食》讀後感。

《乞食》一詩,是淵明躬耕生涯之一側面寫照,至為真實,亦至為感人。「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淵明歸耕之後,備嘗農民之艱辛,尤其是飢餓。《有會而作》雲:「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飲酒》第十六首 雲:「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皆可印證。起二句直寫出為飢餓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態,詩人自己也不知該往何處去才是。「竟」之一 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見得當時農村之凋敝,有糧之家太少,告貸幾乎無門;亦見得詩人對於所求之人,終究有所選擇。淵明乃固窮之士。蕭統《陶淵明傳》載 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淵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處墟里。由此可見,雖然「不知竟 何之」,但下意識中,終究還是有其人的。此人當然應是一可求之人。盡管如此,敲開門後,自己還是口訥辭拙,不知所雲。乞食,對於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畢竟是 難於啟齒的呵。「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主人見淵明此時的飢色和窘樣,他全
團隊的補充 2011-03-28 01:24
明白了,立刻拿出糧食相贈,詩人果然不虛此行。多麼好的人呵!詩情至此,由 痛苦惶遽轉變、提升為欣慰感激。「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主人不僅急人之難,而且善體人情。他殷勤挽留詩人坐下相談,兩人談得投機,不覺到了黃昏,飯 已經做好了,便擺出了酒菜。詩人已經無拘無束了,端起酒杯便開懷暢飲。淵明愛酒。「傾」之一字,下得痛快,這才是淵明「質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 歡,言詠遂賦詩。」詩人為有這位新交而真心歡喜,談得高興,於是賦詩相贈。從「新知」二字,可見主人與詩人尚是新交,但詩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 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達感激之情,是全詩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吏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於城 下,諸母漂(絮),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後來韓信在劉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 金。」詩人借用此一典故,對主人說,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之才能,難以報答於您。「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您的恩惠我永遠珍藏在心 里,今生不知如何能夠答謝,只有死後我在冥冥之中,再來報答於您。中國古代有「冥報」的說法,如「結草銜環」的故事便是。「冥報」之語,表達的是至深至高 的感激之忱。「冥報」之是否可能,雖可不論,但此種感激之忱,則至為珍貴。

此詩的啟示意義,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詩篇語言平淡無華,卻蘊發著人性美麗的光輝。主人急人之難,詩人感恩圖報,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 人。這是兩種高尚人格的對面與相照。急人之難,施恩不圖報;受恩必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詩中映現的兩種人格,深受傳統美 德的煦育,亦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D. 陶淵明 的《乞食》 引用了什麼典故 詩人運用這一典故有何用意

引用漂母贈飯韓信之典,感謝主人款待之恩,感嘆自己無以為報,不能像韓信一樣有朝一日發達了來報恩

E. 吳門乞食的典故

1.《史記》卷七十九〈范睢蔡澤列傳‧范睢〉~2407~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卒興吳國,闔閭為伯。
2.《戰國策》卷五〈秦策‧范睢至秦〉~186~
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餌其口,坐行蒲服,乞食於吳巿,卒興吳國,闔廬為霸。
3.《吳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傳‧五年〉~31~
子胥之吳,乃被發佯狂,跣足塗面,行乞於市,市人觀罔有識者。

F. 丐幫的相關典故

乞丐的文獻記載
【後漢書獨行傳】曰:「向栩字甫興,河內朝歌人。向長之後也,少為書生,性卓詭不倫,不好語言,而喜長嘯或騎驢入市,乞丐於人。」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晉公子重耳「乞食於野,野人與之,公子怒欲鞭之。」
【龍城錄】載有「一日,伊水上遇一丐者。」
【稽神錄】有雲:「安陸人性毛,善食毒蛇以酒吞之,嘗游齊魯,遂至豫章,桓弄蛇於市,以乞丐為生。」
足見是先有乞討的行為,後有行乞的身份;唐代元結著【丐論】,自稱:「游長安與丐者為友。」由此可知以乞討為生的職業乞丐,可能最早出現在六朝。【東京夢華錄】形容開封城「諸行百戶,衣著各有本色,不敢越外街市行人,便認得是何色目至於乞丐者,亦有規格,稍似懈怠,眾所不容。」所謂規格者,大概是指穿著制式服裝在特定地區或針對特定對象行乞,並受到團體的約束,要盡規定的義務。
宋元話本小說【金玉奴棒打薄情郎】描述杭州城裡的乞丐團頭金老大,他手中的桿子是領袖的標記,統轄全城的叫花子,證明在宋代丐幫已然成氣候,是具有某種程度組織規模的社會群體。「這般丐戶,小心低氣,服著團頭,與奴一般,不敢觸犯。」想見當時的丐幫紀律嚴明,丐頭的桿子一直沿用到清代,不僅象徵權力,還可以執行幫規,懲治違規的乞丐。
討孔子的人情
據說孔子當年曾在陳國斷炊,接受范丹的濟才不致餓死,因此後世的乞丐供奉范丹為祖師爺。他們挨家挨戶向門上貼有春聯的商戶乞食,替祖師爺向孔子的徒子徒孫討回一點人情,東漢的范丹是歷史上著名的窮漢,和春秋時代的孔子竟也能扯上關系,當然是穿鑿附會以訛傳訛的結果。
近代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來愈多,朱元璋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洪武,幼時孤寒,被送到元覺寺當和尚,但命運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廟門,落到挨戶乞討的地步,傳說敲打牛骨頭就是從他開始。
窮家門的人稱那牛骨頭為「太平鼓」,上面有十三個小銅鈴,相傳一個銅鈴可吃一省,十三個銅鈴可吃遍全國十三個省份。當年朱洪武曾北上進京趕考,未中功名,途中忽患傷寒,幸獲窮家門人救助始愈。當上皇帝後的朱洪武傳旨,從此乞丐使用安上十三個銅鈴的太平鼓。
另有一說,唱花鼓行乞源於朱洪武平定天下後,為恢復家鄉鳳陽的元氣,不惜遷徙江南富戶十四萬至鳳陽,並嚴律私歸者有罪。由於連年征戰,田地荒蕪,鳳陽地方流離失所淪為乞丐者甚眾。於是移居於此的江南富戶每至冬季必扮成窮家門人,藉行乞潛歸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為業。
一首花鼓歌謠唱得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豐衣足食的太平歲月,只要掏掏爐灰、倒倒溲水,窮家門人不難在富貴人家的伙房混口飯吃,甚至將廚余打包帶走。遇到喜宴節慶,說唱逗笑逢迎些吉利的順口溜,更能討得酒食或賞錢,樂上好一陣子。

G. 乞食漂母 韓信是個怎樣的人

關於韓信是個怎樣的人,這要看對他評論的人,是站在什麼立場上的問題,像楚霸王這類人,是永遠也不會贊同他乞食於漂母而又受跨下之辱的行為,始終是把他歸屬於孺夫之類的,而另外還有一種看法,是大丈夫能曲能伸,所謂龍門要跳狗洞要鑽,而大多數的人,都是注重於現實,看的是最後的結果,韓信有能耐,興漢滅楚,那麼就認為大丈夫不拘小節,反之如韓信一直得不到重用,那麼那種乞食於漂母,以及跨下之辱,能算是大丈夫之為嗎?

H. 跟乞食有關的成語

吳市吹簫 wú shì chuī xiāo 【解釋】吳:古國名。原指春秋時楚國的伍子胥逃至吳國,在市上吹簫乞食。比喻在街頭行乞。

I. 陶淵明的《乞食》運用了什麼典故聯系全文談其用意···在線等

漂母急難施惠韓信 。雖然說愧非韓才,但詩人援用這一典故,再聯系他少年時代「猛志逸四海」的抱負,卻可看到詩人心有所不甘、不平。「銜戢知何謝?」抱負無法實現,才幹無法施展,隱居以終老,所以就只能「冥報以相貽」。雖是答謝主人的殷勤之辭,卻也隱含了詩人生平遭際的幾分沈痛。

J. 乞食的作品鑒賞

《乞食》一詩,是陶淵明躬耕生涯之一側面寫照,至為真實,亦至為感人。這首詩不僅比較真實地反映了陶淵明晚年貧困生活的一個側面,而且也真實地反映出陶淵明樸拙真率的個性。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淵明歸耕之後,備嘗農民之艱辛,尤其是飢餓。《有會而作》雲:「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飲酒》第十六首雲:「竟抱固窮節,飢寒飽所更。」皆可印證。起二句直寫出為飢餓所逼迫,不得不去乞食的痛苦情形和惶遽心態,詩人自己也不知該往何處去才是。「竟」之一字,透露出反覆的思忖,既見得當時農村之凋敝,有糧之家太少,告貸幾乎無門;亦見得詩人對於所求之人,終究有所選擇。淵明乃固窮之士。蕭統《陶淵明傳》載江州刺史檀道濟「饋以粱肉,(淵明)麾之而去」,就是一好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走啊走啊,不期然地走到了那一處墟里。由此可見,雖然「不知竟何之」,但下意識中,終究還是有其人的。此人當然應是一可求之人。盡管如此,敲開門後,自己還是口訥辭拙,不知所雲。乞食,對於一個有自尊心的人,畢竟是難於啟齒的呵。「主人解余意,遺贈豈虛來。」主人見淵明此時的飢色和窘樣,他全明白了,立刻拿出糧食相贈,詩人果然不虛此行。多麼好的人呵!詩情至此,由痛苦惶遽轉變、提升為欣慰感激。「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主人不僅急人之難,而且善體人情。他殷勤挽留詩人坐下相談,兩人談得投機,不覺到了黃昏,飯已經做好了,便擺出了酒菜。詩人已經無拘無束了,端起酒杯便開懷暢飲。淵明愛酒。「傾」之一字,下得痛快,這才是淵明「質性自然」之本色呵。「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詩人為有這位新交而真心歡喜,談得高興,於是賦詩相贈。從「新知」二字,可見主人與詩人尚是新交,但詩人心知其人亦是一雅士,所以才「行行至斯里。」下面四句,正面表達感激之情,是全詩的主要意旨。「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史記·淮陰侯列傳》載韓信「始為布衣時,貧」,「釣於城下,諸母漂(絮),有一母見信飢,飯信,竟漂數十日。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後來韓信在劉邦部下立大功,封楚王,「召所從食漂母,賜千金。」詩人借用此一典故,對主人說,感激您深似漂母的恩惠,慚愧的是我無韓信之才能,難以報答於您。「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您的恩惠我永遠珍藏在心裡,今生不知如何能夠答謝,只有死後我在冥冥之中,再來報答於您。中國古代有「冥報」的說法,如「結草銜環」的故事便是。「冥報」之語,表達的是至深至高的感激之忱。「冥報」之是否可能,雖可不論,但此種感激之忱,則至為珍貴。
此詩的啟示意義,超越了乞食一事。全幅詩篇語言平淡無華,卻蘊發著人性美麗的光輝。主人急人之難,詩人感恩圖報,皆至性真情,自然呈露,光彩照人。這是兩種高尚人格的對面與相照。急人之難,施恩不圖報;受恩必報,飲水不忘挖井人——這是中國民族精神中的傳統美德。詩中映現的兩種人格,深受傳統美德的煦育,亦是傳統美德的體現。 宋代文學家蘇軾《書陶淵明乞食詩後》:「淵明得一食,至欲以冥謝主人。哀哉!哀哉!此大類丐者口頰也。非獨余哀之,舉世莫不哀之也。飢寒常在身前,聲名常在身後。二者不相待,此士之所以窮也。」(《東坡題跋》卷二)
現代文學家魯迅:「窮到透頂,愁得要死的人,哪裡還有這許多閑情逸致來著書?……高吟『飢來驅我去……』的陶徵士,其時或者偏已很有些酒意了。正當苦痛,即說不出苦痛來,佛說極苦地獄中的鬼魂,也反而並無叫喚。」(《華蓋集・「碰壁」之後》)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