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門關典故
A. 玉門關故事五十字
玉門關的傳說
古時候,在甘肅小方城西面,有個驛站叫「馬迷兔」,又叫「馬迷途」。商隊從邊陲於闐運玉到中原都要經過此地。這里的地形十分復雜:沼澤遍布、溝壑縱橫、森林蔽日、雜草叢生。每當運玉石的商隊趕上酷熱天氣上路時,為避免白天人、畜中暑,總是喜歡晚上涼涼快快趕路。因此,每當馬隊走到這里,總是一片黑暗,辨不清方向,就連經常往返於此路的老馬也會暈頭轉向,難以識途,「馬迷途」的名字就是這樣叫起來的。
有一支專販玉石和絲綢的商隊,常年奔波於這條路上,也常常在「馬迷途」迷失方向。有一次商隊剛進入「馬迷途」就迷路了。人們正在焦急萬分之際,忽然不遠處落下一隻孤雁。商隊中一個小夥子悄悄地把大雁抓住,心地善良的他,把它抱在懷里,准備帶到「馬迷途」後再放掉。不一會兒,只見大雁流著眼淚對小夥子咕嚕咕嚕地叫著說:「咕嚕咕嚕,給我食咕嚕咕嚕,能出迷途。」小夥子聽後恍然大悟,知道大雁是因為餓得飛不動才掉隊的,便立即拿出自己的干糧和水讓大雁吃個飽。大雁吃飽以後,呼的飛上天空,不斷盤旋,領著商隊走出了「馬迷途」,順利地到達了目的地小方盤城。過了一段時間,這支商隊又在「馬迷途」迷失了方向,那隻大雁又飛來在空中叫著:「咕嚕咕嚕,商隊迷路。咕嚕咕嚕,方盤鑲玉。」邊叫邊飛,又引著商隊走出了迷途。只有那隻救大雁的小夥子聽懂了大雁的話語,並轉告領隊的老闆說:「大雁叫我們在小方盤城上鑲上一塊夜光墨綠玉的玉石,以後商隊有了目標,就再也不會迷路了。」老闆聽後,心裡一盤算,一塊夜光墨綠玉要值幾千兩銀子,實在捨不得,就沒有答應。
B. 將軍空老玉門關指什麼歷史事件
將軍空老玉門關的歷史典故:
言東漢班超垂老思歸。班超因久在邊塞鎮守,年老思歸,給皇帝寫了一封奏章,上面有兩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肅),但願生入玉門關」。見《後漢書·班超傳》。
該句出自元代張可久的《賣花聲·懷古》。
《賣花聲·懷古》
元代 張可久
原文: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譯文:
阿房宮內羅袖翻飛,歌舞昇平;金谷園里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塗炭,讀書人只能一聲長嘆。
(2)玉門關典故擴展閱讀:
《賣花聲·懷古》創作背景:
這組曲子由兩首小令組成。令曲與傳統詩詞中的絕句與令詞,有韻味相近者,有韻味全殊者。這兩首懷古的令曲,前一首便與詩詞相近,後一首則與詩詞相遠。
《賣花聲·懷古》作者簡介:
張可久(約1270~1348以後)字小山(一說名伯遠,字可久,號小山)(《堯山堂外紀》);一說名張可久肖像(林晉生作)可久,字伯遠,號小山(《詞綜》);
又一說字仲遠,號小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縣)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劇作家,與喬吉並稱「雙壁」,與張養浩合為「二張」。
C.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蘊含什麼典故
折柳贈別的風習在唐時最盛。「楊柳」與離別有更直接的關系。所以,人們不但見了楊柳會引起別愁,連聽到「折楊柳」的笛曲也會觸動離恨。而「羌笛」句不說「聞折柳」卻說「怨楊柳」,造語尤妙。這就避免直接用曲調名,化板為活,且能引發更多的聯想,深化詩意。玉門關外,春風不度,楊柳不青,離人想要折一枝楊柳寄情也不能,這就比折柳送別更為難堪。徵人懷著這種心情聽曲,似乎笛聲也在「怨楊柳」,流露的怨情是以問語轉出了如此濃郁的詩意,末句「春風不度玉門關」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門關」一語入詩也與徵人離思有關。《後漢書.班超傳》雲:「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所以末句正寫邊地苦寒,含蓄著無限的鄉思離情。如果把這首《涼州詞》與中唐以後的某些邊塞詩(如張喬《河湟舊卒》)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此詩雖極寫戍邊者不得還鄉的怨情,但寫得悲壯蒼涼,沒有衰颯頹唐的情調,表現出盛唐詩人廣闊的心胸。即使寫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壯,悲涼而慷慨。「何須怨」三字不僅見其藝術手法的委婉蘊藉,也可以看到當時邊防將士在鄉愁難禁時,也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寬解。也許正因為《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所以能成為「唐音」的典型代表
D. 玉門關在哪裡 玉門關有什麼歷史故事
玉門關,始置於漢武帝開通西域道路、設置河西四郡之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
E. 歷史典故十三勇士入玉門,到底是真實存在還是虛構的
導讀:從漢朝開拓西域以來,歷代王朝在西域駐扎軍隊、設置管理機構。由於西域關鍵的地理位置和絲綢之路經濟價值,所以不斷吸引著游牧政權的目光。從漢到唐中原王朝與游牧政權的在西域的博弈就沒停止過,為了國家利益這片土地上發生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十三勇士入玉門”、“白發龜茲”就是其中著名事件,本文我們詳細講述東漢重開西域都護府後不久發生的十三勇士入玉門事件。將士對祖國的忠誠以及袍澤間患難與共的情義感動這一代又一代人。
兩千將士冒著風雪,放棄所有物資徒步翻越天山來到疏勒城下。援軍勝利與耿恭部會師,此時包含耿恭在內的將士還有26人。從疏勒城到玉門數千里,沒有物資的漢朝軍隊要翻越天山還要與匈奴人作戰。歸國途中不斷有將士倒下,在回家信念支持下不斷向祖國進發。在抵達帶玉門關的時候僅剩十三人,這場堪稱漢朝版拯救大兵瑞恩的行動才算完成。
小結:
漢朝將士本著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付出了巨大代價救回了耿恭等人。這種精神讓西域各國敬佩,也讓匈奴膽寒。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漢朝不斷出擊匈奴。最終北匈奴被趕走,西域重新回到中原王朝的版圖。
F. 《不破樓蘭終不還》中的典故
《不破樓蘭終不還》中的典故:
樓蘭:指邊境敵人。
根據《漢書》的記載:樓蘭國王貪財,多次殺害前往西域的漢使。後來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計斬樓蘭王,為國立功。
西漢時期,樓蘭是個小國,地處通往西域的要道。因樓蘭阻礙漢朝使節通往西域,漢武帝曾派兵征服了這個小國。
樓蘭老國王去世後,新樓蘭王受匈奴使者的指使,背叛了漢朝,多次殺死漢朝前往大宛國的使臣。漢朝准備再次派人征服樓蘭。
這時朝廷有個擔任駿馬監的小官傅介子,自告奮勇,要求出使大宛國。大將軍霍光見他如此有膽識,便派他帶領人馬前往。傅介子不負使命,馬到成功,迫使樓蘭王向漢朝謝罪。傅介子又趁著夜色,率領勇士殺死了匈奴使者,平安到達了大宛。
漢昭帝時期,樓蘭國仍反復無常。大將軍霍光又派傅介子帶著大批珍貴禮品和精幹勇士,前往西域,宣稱此行專程賞賜屬國。
樓蘭王十分貪財,聽說漢朝皇帝派使者到西域賞賜附屬國,一點防範也沒有。傅介子在驛館布下埋伏,邀請樓蘭王到驛館赴宴,一舉殺死了樓蘭王,平定了樓蘭,建立了戰功。
詩人就常用「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
如:王昌齡《從軍行》:
烽火城西百尺樓,黃昏獨上海風秋。更吹羌笛關山月,無那金閨萬里愁。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關城榆葉早疏黃,日暮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
胡瓶落膊紫薄汗,碎葉城西秋月團。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
玉門山嶂幾千重,山北山南總是烽。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6)玉門關典故擴展閱讀
典故指典制和掌故。《辭海》、《辭源》為「典故」一詞立了兩個義項:一是典故一詞的古義,與現代漢語所說的「故實」有些相當,指古代的典章制度、舊事舊例。
我們今天所講的典故當然用的是典故的今義。典故的今義,《現代漢語詞典》釋作「詩文里引用的古書中的故事或詞句」。《辭海》、《辭源》的釋法與此有類,說是「詩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來歷出處的詞語」。
樓蘭之名始見《史記》所載,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頓單於給漢文帝劉恆的信,樓蘭歸屬匈奴。公元前60年,屬漢朝西域都護府。樓蘭是西域最東邊的絲綢之路上的當道小國,漢匈為爭奪西域都欲控制樓蘭,樓蘭在漢匈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公元前77年,西漢勇士、著名外交家傅介子殺樓蘭王更其國名為鄯善,漢朝應鄯善之請求,派兵在其境內的伊循城內屯田。
G. 東漢時期「十三壯士歸玉門」究竟講的是一個什麼典故
現在將士們正在外面受苦,如果陛下不管他們,以來寒了將士們的心,放縱了匈奴。二來也讓忠誠良將對陛下的通知失去了信心,如果匈奴下次來犯,陛下哪還有可信的人可用?當時的漢章帝只有19歲,哪裡會作這么長遠的打算,因此他決定放棄對遠在塞外作戰士兵的救援,因此便有了以上的那段對話。
但是回家的路並沒有那麼順暢,匈奴一次次的進攻,最後回到玉門關時,原來的26人只剩下了13個,這就是十三壯士歸玉門的故事。故事是歷史的,精神是溫暖的,在職不要忘記保家衛國,在情不要忘記兄弟情義,這是漢朝的故事,也是華夏的血性。
H. 「門」字上有三個點代表什麼典故 旅遊到甘肅一帶嘉峪關、玉門關時,匾額的「門」字有三個點,求典故
我猜測也許是福、祿、壽三星吧!門楣之上,必有神靈吧。
I. 將軍空老玉門關。是什麼歷史典故。
班超出使西域
J. 將軍空老玉門關的全文解釋
賣花聲·懷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張可久
原文: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參考翻譯
譯文及注釋
譯文阿房宮內羅袖翻飛,歌舞昇平;金谷園里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塗炭,讀書人只能一聲長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