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五倫寓意

五倫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3-15 07:17:06

⑴ 五常五經五倫是什麼意思

五常和五倫是一個意思,指的是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經指的是詩、書、禮、易和春秋

⑵ 五倫圖分別代表什麼

「五倫」即五常,也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之間的關系,講究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倫」圖是瓷器的紋飾之一,其紋飾以鳳凰、仙鶴、鴛鴦、鶺鴒、鶯構成「五倫」。
而以五種鳥與「五倫」結合對應則是人為附會。古書記載:「鳥之屬三百六十,鳳為之長,飛則群鳥從,出則王政平、國有道。」鳳為百鳥之首,鳳之於群鳥猶如君之於臣;「鳴鶴在陰,其子和之」,古人認為仙鶴叫的時候,它的子女會與它相和,以此來喻作父子;「鴛鴦匹鳥也,朝倚而暮偶,愛其類也」,鴛鴦歷來是忠實伴侶的象徵;《詩經》中有:「鶺鴒在原,兄弟急難」,古人認為此鳥「飛則鳴,行則搖,有急難之意」,用鶺鴒來比喻兄弟友愛之情;「嚶其鳴矣,求其友聲」,將鶯當做朋友的象徵。清代瓷器上常有這類紋樣,以此宣傳封建社會的倫理道德。

⑶ 什麼是五倫什麼是五常

五倫即五種人倫關系。封建宗法社會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准則。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等級制度。
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作為一種道德原則、規范的內容,它淵源於先秦時代的孔子。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范。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貴陽而賤陰」的陽尊陰卑理論,對五倫觀念作了進一步的發揮,提出了五常之道。董仲舒認為,在人倫關系中,君臣、父子、求全責備三種關系是最主要的,而這三種關系存在著天定的、永恆不變的主從關系: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亦即所謂的「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這三綱。三綱皆取於陰陽之道。具體地說,君、父、夫體現了天的「陽」面,臣、子、妻體現了天的「陰」面;陽永遠處於主宰、尊貴的地位,陰永遠處於服從、卑賤的地位。董仲舒以此確立了君權、父權、夫權的統治地位,把封建等級制度、政治秩序神聖化為宇宙的根本法則。董仲舒又認為,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系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系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名教觀念最初也始於孔子。孔子強調以等級名份教化社會,認為為政首先要「正名」,做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董仲舒倡導審察名號,教化萬民。西漢武帝時,把符合封建統治利益的政治觀念、道德規范等立為名分,定為名目,號為名節,制為功名,用它對百姓進行教化。稱「以名為教」。其內容主要就是三綱五常。但「名教」這個詞的出現是在魏晉時期,用來指以孔子的「正名」思想為主要內容的封建禮教。魏晉時期圍繞「名教」與「自然」的關系展開了論辯。王弼糅老莊思想於儒,認為名教出於自然;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西晉郭象則認為名教即自然。宋明以後,名教被稱作「天理」,成為禁錮人們言行的桎梏。如違犯封建倫理綱常,即被視為「名教罪人」。
三綱五常和名教觀念,為封建階級統治和等級秩序的神聖性和合理性而辯護,成為中國封建專制主義統治的基本理論,為歷代封建統治階級所維護和提倡。它們作為封建社會的最高道德原則和觀念,被寫進封建家族的族譜中,起著規范、禁錮人們思想、行為的作用。2000多年來,它一直影響著中國人的國民性。當然,這種思想在一定時期也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際關系的作用。

⑷ 什麼是五倫,十義,四維,八德,三達德,三綱五常

【五倫】

五倫,即古人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系。用忠、孝、悌、忍、善為「五倫」關系准則。

孟子認為: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故應忠;

父子之間有尊卑之序,故應孝;

兄弟手足之間乃骨肉至親,故應悌;

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故應忍;

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故應善。

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倫理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

「五倫」是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五種人倫關系,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種關系,是狹義的「人倫」。古人以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為「五倫」。孟子認為:父子之間有骨肉之親,君臣之間有禮義之道,夫妻之間摯愛而又內外有別,老少之間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間有誠信之德,這是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道理和行為准則。《孟子.滕文公上》:「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人倫中的雙方都是要遵守一定的「規矩」。為臣的,要忠於職守,為君的,要以禮給他們相應的待遇;為父的,要慈祥,為子的,要孝順;為夫的,要主外,為婦的,要主內;為兄的,要照顧兄弟,為弟的,要敬重兄長;為友的,要講信義。

人倫一詞,最早見於《孟子.滕文公上》。書中載,上古時候,人們「逸居而無教,則近於禽獸」。聖人「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在《尚書.堯典》中,已有「慎徽五典」的說法,即要以五種美德教導自己的臣民。據《左傳》解釋,「五典」就是「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後來,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增加了君臣關系。最後由孟子在整理和總結中國以往道德關系和道德規范的基礎上,全面地概括了封建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這五種基本的道德關系,並提出相應的道德規范。

【四維】:「是指禮、義、廉、恥」

【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人應當具備的基本道德。

【三達德】:「知、仁、勇」為三達德。

在此基礎上提出禮、孝、悌、忠、恕、恭、寬、信、敏、惠、溫、良、儉、讓、誠、敬、慈、剛、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

孟子以仁、義、禮、智為四基德或母德,將它擴展為「五倫十教」,即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義婦順、朋友有信。後人綜合先秦儒、法諸子的思想,提出「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董仲舒提出「三綱五常」,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仁、義、禮、智、信。

仁就是寬厚,義就是正直,禮就是謙讓,智就是才能,信就是誠實。孟子提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後稱「五常」。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仁,不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標准。以仁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懷,經過現代改造,可以轉化為現代人文精神。

義,與仁並用為道德的代表:「仁至義盡」。義成為一種人生觀、人生價值觀,如「義不容辭」,「義無反顧」,「見義勇為」,「大義凜然」,「大義滅親」,「義正辭嚴」等;義是人生的責任和奉獻,如義診、義演、義賣、義務等,至今仍是中國人崇高道德的表現。

禮,與仁互為表裡,仁是禮的內在精神,重禮是「禮儀之邦」的重要傳統美德。「明禮」從廣義說,就是講文明;從狹義說,作為待人接物的表現,謂「禮節」、「禮儀」;作為個體修養涵養,謂「禮貌」;用於處理與他人的關系,謂「禮讓」。這些已經成為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一種表徵和直觀展現。北京為迎奧運正大力開展禮儀教育。「禮之用,和為貴」,其價值取向為「和諧」。繼承發揚禮,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智,從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學智慧,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結合和統一起來,這是我們今天仍要發揚的。

信,是做人的根本,是興業之道、治世之道。守信用、講信義是中華民族共認的價值標准和基本美德。

【四維八德的含義】

「四維八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的國粹,我們的根。丟掉了自己的根,就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國父孫中山先生創中華民國,作為國服的中山裝,其所寓意義即是:前身四個口袋錶示國之四維(禮、義、廉、恥)、門襟五粒紐扣是區別於西方三權分立的五權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袖口三粒紐扣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後背不破縫表示國家和平統一之大義。服飾的設計中寓有治國的大道理。

毛澤東主席在建國初年就開始懲治腐敗,曾說過這種足以振聾發聵的話:「治國就是治吏,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將不國。如果臣下一個個都寡廉鮮恥,貪污無度,胡作非為,而國家還沒有辦法治理他們,那麼天下一定大亂,老百姓一定要當李自成。國民黨是這樣,共產黨也會是這樣。」

中華民族歷來講究「四維八德」。它構築了炎黃子孫道德准則的基石,是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美德,是我們可以驕世的國粹。細細品思,它們當中沒有一點糟粕。它從來都不是封建倫理,它是中國人文精神中的精髓。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中華民族飽經滄桑而巍然屹立,就在於她的人民有著優秀的文化傳承,在血液中流淌著仁義的精神,在心靈的深處凝結著純正的榮恥觀。古聖和先賢,為我們建立一個美好的精神境界。「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人格,「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志士氣節,「人不能低下高貴的頭顱」先烈情操。激勵著無數人為正義、為自由、為尊嚴而前赴後繼。今天國運的昌盛、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尊嚴,都是與中華文明息息相通的榮辱觀聯結在一起。因此,人們的具有正確的榮恥感絕不是一件小事,它關繫到一個國家的生滅,關繫到一個民族的存亡。舉國之人皆知可為和不可為的道德標准,國人皆有榮恥心,中華民族才會避免蒙受恥辱。

【四維的含義】

禮是什麼?禮是文明禮貌,知書達理,為人的素養。就是人與人交往時的最合於道理的行為方式。所以《左傳》上說:「禮者,理也。」社會要走向和諧,就要克服混亂無序的狀態,人人懂得互相尊重、彼此謙讓,這就需要禮來引導。

禮是做人的道理、處事的條理,故有禮為賢士:執禮為恭人。禮應從「坐立、進退、辭讓、對答」做起,表現在「尊親、敬長、敦戚、睦鄰」的行為上。

義是什麼?義是公道正義,講誠信,重友情,大義秉公,光明磊落,作風正派,不搞陰謀詭計。人見到合理的事情,即使與自己沒有直接的關系,甚至很危險,也應該挺身而出,以維護公道,聲張正氣,即後人常說的「見義勇為」。義是倫理不墜的支柱,是充盈精神的源頭;所以要植義於心,高擎正義之火炬,消滅妖氛於無形。

廉是什麼?廉是清廉,高尚,無私無欲,不貪不佔,潔身自好,奉公為民。古代的士,都把清廉作為重要的操守來對待。清廉與否,是官聲好壞的主要指標。官員負有領導社會的責任,如果不能清廉自守,一心奉公,就會成為社會的蛀蟲,危害一方。

廉確能提升人品、清明吏治,況金錢乃身外物,生未帶來、死不攜去,何苦做金錢奴!設網自縛呢?倘能崇尚勤儉、廉約節用,豈不快活!

恥是什麼?恥是羞恥心,是做人的最起碼的底線,否則,就不配做人。孟子說人有四種善端,「羞惡之心」是其中之一,即對於害人、害己的壞事,有厭惡之心,羞於去做,哪怕打死也不能去做。這是有是非觀念的表現。故知恥為君子,不知恥為小人;知恥必忠必孝,不知恥不仁不賢。故我們青年人勢須以無恥二字以誓心,雪恥二字而奮斗——抱冰踏火,為民前鋒,刷清塗在中華歷史上的血污!振我國魂、隆我國運!

【八德的含義】

八德者,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儒家三達德思想:《論語》提出的「智、仁、勇」君子人格論 【知(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中庸》進一步將其概括為「三達德」理想人格論:「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1.仁乃全德之稱。

其本質為「愛人」,它有兩條原則:

(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愛人」首先要從「自愛」開始,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 《大學》

在「自愛」、「自敬」的基礎上,將「自愛」推展到愛、敬自敬的父母兄弟及其家族,即建立在血緣關系基礎上的「親親」之愛。將「親親」之愛貫徹於治國之中,即是實施「為政以德」的治國理念。

2.智即是明。

儒家所謂「智」,就是一個「明」字。智即是明也。(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雜著》卷四《書贈第六則》)

「智」這一概念作為道德論的范疇,就是明是非,辨善惡。

「智」這一概念作為認識論的范疇,就是識利害,明事理。

「智」還要求君子善於知人。

3.勇者不懼。

儒家把「勇」分為「德義之勇」和「違義之勇」兩類。

宋明理學家把「勇」分為「血氣之勇」與「義理之勇」兩類。

4.結論。

(1)「三達德」理想人格論主要是以「仁」為核心,是從「仁愛」角度立論的。所以,它過分地強調了「仁」的主導性,而忽視了「智」和「勇」的相對獨立性。

(2)從「智」與「勇」的內部結構看也是有缺陷的。「三達德」的理想人格是自然經濟的產物,是一種「片面性的道德型人格」,是一種與現代市場經濟不完全適應的人格模式。儒家「智」、「仁」、「勇」的君子人格,雖然有時代局限性,但也具有永恆的普世性,含有許多人類共有的高尚道德,為構建現代儒商人格提供了豐富的文化資源。

【三綱五常】

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三綱、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最早淵源於孔子。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出處:《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何晏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

「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五常」是指「仁、義、禮、智、信」。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系。

▲「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范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系的行為准則。

【十義】

我國古人非常注重十義,認為是每個人都要遵從,不可疏忽的事。什麼是十義呢?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婦從、兄友、弟恭、朋誼、友信、君敬、臣忠等十種美德。

《三字經》中對十義的說法是:「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

《禮記?禮運》里。十義則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

翻成白話就是:父子之間,要注重慈愛與孝順。夫妻之間,要和睦相處。兄長必須友愛弟弟。弟弟應該恭敬或者尊敬兄長。交往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相互講究信義。君主要尊重臣子。臣子應該忠於君主。

這是種恰當的行為准則,人都應該做到。概括起來就是:父慈子孝,夫和婦隨,兄友弟恭,朋誼有信,君敬臣忠。

⑸ 五倫不分什麼意思

五倫是指五種人倫關系,也就是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關系,不分五倫是貶義詞。

⑹ 古時三當五倫是什麼意思

是三綱五倫,這個自己網路

⑺ 五倫是什麼意思

五倫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指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夫婦循禮、對朋友忠誠寬容、同道相謀(君仁臣忠)

所謂九族,是指自己及上下各四代人(另一說為父族四代母族三代妻族兩代)

古楹聯中贊父母俱存的為「椿萱並茂」,子孫賢惠興旺的為蘭桂騰芳。因為椿樹長壽,萱草美麗,所以常以椿喻父,以萱比母,有「椿庭」、「萱堂」之說。蘭與桂,馨香花,常用以喻君子之有美德,資質秀美。又常用蘭與桂喻人。

⑻ 人有五倫。五倫指的是什麼

五倫指的是古代中國的五種人倫關系和言行准則。即古人所謂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五種人倫關系 。用忠、孝、悌、忍、善為「五倫」關系准則。

⑼ 孟子的五倫思想在現實中意義

民本」思想是孟子哲學中的核心思想。孟子主張「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盡心下》)提倡「王道」政治,目的是勸告統治者重視人民,君與民同憂,同樂。在現實社會中,孟子的「民本」思想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關於「民本」思想,孟子有具體闡述。他說:「左右皆曰賢,未可也;諸大夫皆曰賢,未可也;國人皆曰賢,然後察之,見其賢,然後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聽;諸大夫皆曰不可,勿聽;國人皆曰不可,然後察之,見之可焉,然後去子。左右皆曰可殺,勿聽;諸大夫皆曰可殺,勿聽;國人皆曰可殺,然後察之,見可殺焉,然後殺之。故曰國人殺之也。如此,然後可以為民父母。」(《梁惠王章句下》)

孟子對人民的認識,民本思想的產生,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社會問題嚴重,連年的戰爭,給生產力造成極大破壞。到了戰國後期,戰爭的規模又不斷升級。飽受戰爭之苦的是廣大平民。孟子說:「爭地以戰,殺人盈野;爭城之戰,殺人盈城。」(《離婁章句上》)秦國攻打楚國的時候,秦將白起引水灌鄢城,淹死百姓數十萬。孟子與梁惠王有幾句對話:「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梁惠王章句上》)國家統一,社會安定,是人民的強烈願望。統治階級為滿足侈欲,聚斂財物的手段十分殘酷,君王的苛暴和貴族的奢淫,使勞動人民難以承受,人民的反抗情緒日益增長。有的國家發生了平民暴動,人民為躲避戰亂,大量逃亡,社會一派混亂。孟子的「仁政」思想就是在這樣一種歷史背景下產生的。他到各諸侯國游說,強調以仁政治天下。

孟子推行仁政王道,有豐富的政治內容。孟子曰:「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苟無恆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乃陷於罪,然後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在位, 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凶年免於死亡,然後驅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梁惠王章句上》)

孟子的這段話,講述老百姓要有一定的財產,才能操守道德,如果老百姓窮困不堪,就會走險犯罪。等老百姓犯了罪,再用刑罰懲罰,這是陷害百姓。英明的君主應該保護老百姓的利益,使他們有一定的財產侍奉父母,養活妻子兒女,只有如此,老百姓才能安定下來。從這段文字中,孟子是實實在在地維護老百姓的利益,而不是像孔子對民人小施恩即可。民有恆產,進有恆心,君主要保民而王。

孟子強調:「省刑罰,薄稅斂。」重刑罰、暴斂稅,是歷代統治階級與人民的矛盾焦點。孟子提出省刑罰、薄稅斂,是勸說統治階級要善待民眾,不要過分地剝奪他們。在現實社會中,法律很多,國家正走向依法治國的道路。向農民納稅,這是幾千年來一直不變的國家財稅政策。中國是個農業國家,農業是國家稅收的主要來源。隨著工業經濟的發展,農業稅收的主導地位一天天減弱。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農業不存在索取,而是給予,有許多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我國仍處在索取階段,這很不利於農業的發展,也不利於農業在國際市場中競爭。國家應該盡快採取措施,減少農民的稅賦或取消農民的稅賦。中國的農民很窮,特別是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農民還有很多的困難。國家如果不要農民那點錢,也能支撐住的情況下,可免去對農民的稅賦。有的人說,城市人每月收入超過800元,交所得稅,而農民一個月只有一二百元的收入,還要交5%以上的稅,這是為什麼呢?

孟子用仁政來解決君民關系。「仁政」的提出是伴隨孟子「性善」學說提出來的。他認為,人性本善,人生來就有惻隱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這幾個方面發展下去,就可以成為「仁、義、禮、智」。君王應相信人民的這種善性,「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公孫丑上》)。性善學說,雖然是唯心主義哲學思想,但孟子強調君王善待人民,要制民之產,使民有恆產,又有恆心,安於生產生活。君王要為民父母,保民而王。這些思想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古為今用,學習古人的經驗,是為了檢查我們今天的行為。總書記「三個代表」的思想,就包含著深刻的愛民思想,這也是對古人 進步思想的發展。每一個當權者,什麼時候也不要忘乎所以,一定要善待百姓,百姓安,才能天下安,百姓富,才能天下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