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宋詞的典故

宋詞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56:29

① 唐詩宋詞中的歷史與其典故

念奴嬌·赤壁來懷古
[北宋源]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② 詞《如夢令》:道是梨花不是;……。問題:這首宋詞用了一個典故,它出自誰的作品這首詞抒寫的是什麼事物...

是不是:出處:宋朝 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
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③ 27.這首宋詞用了一個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誰的什麼

(1) 「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晉代文學家陶淵明的《桃花專源記》,由此可知這首宋屬詞抒寫的是桃花。
(2)答:這首宋詞表達了心地高潔、凌越世俗的感情。這首詞以物況人,「白白與紅紅」,一樹花分紅、白兩色,高標逸韻,獨特別致,作者正是以這「別是東風情味」的紅白桃花自況。
(這首詞還用了映襯對比寫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紅既映襯又對比,贊美了紅白桃花獨標一格,超拔於春天群芳之上。)

④ 許嵩歌曲中運用了宋詞典故的歌詞

關外野店 煙火絕 客怎眠 寒來袖間 誰為我 添兩件 三四更雪 風不減 吹襲一夜 只是可憐 瘦馬未得好歇 悵然入夢 夢幾月 醒幾年 往事凄艷 用情淺 兩手緣 鷓鴣清怨 聽得見 飛不回堂前 舊楹聯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 燈火闌珊處 悵然入夢 夢幾月 醒幾年 往事凄艷 用情淺 兩手緣 鷓鴣清怨 聽得見 飛不回堂前 舊楹聯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可你從不在 燈火闌珊處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你不在 燈火闌珊處 我尋你千網路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 你不在 燈火闌珊處關外①野店 煙火絕 客怎眠 寒來袖間 誰為我 添兩件 三四更雪 風不減 吹襲一夜 只是可憐 瘦馬②未得好歇 悵然③入夢 夢幾月 醒幾年 往事凄艷④ 用情淺 兩手緣 鷓鴣⑤清怨⑥ 聽得見 飛不回堂前⑦ 舊楹聯⑧紅褪墨殘誰來揭 我尋你千網路⑨ 日出到遲暮 一瓢江湖我沉浮 我尋你千網路 又一歲榮枯⑩ 可你從不在 燈火闌珊處 ①關外: 指山海關以東或嘉峪關以西一帶地區。 ②瘦馬: 【出處】元·馬致遠《秋思》:「古道西風瘦馬」。 ③悵然: 【解釋】1.不愉快的樣子 2.精神不集中,情志迷亂,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其主張 【出處】阿兄得聞之,悵然心中煩。——《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我也悵然地,憤恨地,在詛罵著那個不知名的奪去我們所愛的東西的人。——《貓》 我細看,眸子中飛揚的神采,隱隱有了些悵然。——《清晰的面孔》 【近義詞】惆悵、悵悵不樂 ④凄艷: 【解釋】哀傷綺麗。 【出處】唐·沈亞之《序詩送李膠秀才》:「余故友李賀善撰南北朝樂府故詞,其所賦尤多怨郁凄艷之句。」 唐·司空圖《注<愍征賦>後述》:「愚前述雖已恣道其遒壯凄艷矣,而終不能研其才外之致。」 ⑤鷓鴣: 【解釋】鷓鴣是鳥類的一種,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南部各省,一般為中華鷓鴣,屬省級保護動物。此外,鷓鴣也為詞牌名和樂器名。在詩歌中,鷓鴣聲是哀怨、凄清的化身。 【出處】南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⑥清怨: 【解釋】凄清幽怨。 【出處】南朝梁·鍾嶸 《詩品》:「詳其文體,察其餘論,固知憲章 鮑明遠 也。所以不閑於經綸,而長於清怨。」 清·納蘭性德《虞美人》詞之二:「凄涼別後兩應同,最是不勝清怨月明中。」 丁玲《杜晚香》:「她只是對自己的無能,悄悄地懷著一種清怨。」 ⑦飛不回堂前: 【出處】唐·劉禹錫《烏衣巷》:「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舊時」兩個字,賦予燕子以歷史見證人的身份。「尋常」兩個字,又特別強調了今日的居民是多麼不同於往昔。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聽到作者對這一變化發出的滄海桑田的無限感慨。 ⑧楹聯: 即對聯。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⑨我尋你千網路;燈火闌珊處: 【出處】宋·辛棄疾《青玉案·元夕》:「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第一層意思:表明了感情路上的曲折和峰迴路轉,是愛情的一種存在方式。 第二層意思:我尋你千網路,你卻不在燈火闌珊處!是一種凄涼的意境。意思是說:心上的人兒,已經不在燈火稀少的地方了。 第三層意思:它表達了人生的一種境界,或者是一種哲理,這種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時間、空間的理解,具有永恆性和宇宙性。不會因歲月、際遇、環境的不同而磨滅或忘卻。 ⑩一歲榮枯: 【解釋】一年時光已過。 【出處】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⑤ 關於宋詞中離別的意象和典故

月 柳...

⑥ 有沒有專門講詩詞典故比較全面的書

中國典故大辭典(精) 出版社: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⑦ 求出自宋詞中的成語30個

樓上好多詩,加我的應該夠了。
先給個,我繼續找。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
天涯海角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海角尋思遍。 《踏沙行》 晏殊
萬紫千紅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干紅總是春。 《春日》朱熹
柔情似水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鵲橋仙》秦觀
無可奈何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晏殊
山河帶礪:語本「黃河如帶,泰山若礪」,由柳永縮寫而來。柳永在《千秋歲》里寫道:「福無艾,山河帶礪人難老。」成語中的「帶」指衣帶,「礪」指磨刀石。意思是「黃河變得細如衣帶,泰山變得小如磨刀石」。表示時間久遠,山河變化極大。

攬轡澄清:柳永在《一寸金》中寫道:「仗漢節,攬轡澄清,高掩武侯勛業,文翁風化。」攬轡澄清,語本《後漢書·范滂傳》:「時冀州飢荒,盜賊群起,乃以滂為清詔使,案察之。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攬」為握住,「轡」為轡頭,駕馭牲口的嚼子和韁繩。成語初時表示舊時官吏一走馬上任就決心治理好天下,後用來表示革除弊政、扭轉衰亂局面的抱負。

曼衍魚龍:柳永在《破陣樂》里寫道:「繞金堤,曼衍魚龍戲,簇妖春羅綺,喧天絲管。」其中「曼衍」也作「漫衍」、「曼延」,巨獸名,古代仿以為百戲節目。「魚龍」也是古代百戲節目。成語初意為古代演出的雜戲,後用以比喻事物的離奇變幻。

文期酒會:指舊時文人定期舉行的詩酒集會,來自柳永的《玉蝴蝶》:「難忘,文期酒會,兒孤風月,屢變星霜。」

新愁舊恨:指新近的和舊有的各種憂愁、怨恨,也指長期積在心頭的很多愁恨。來自柳永的《內家妖》:「奈少年,自有新愁舊恨,消遣無計。」

薰風解慍:「慍」:怒,怨恨。「薰風」:和風。意為溫和的風可以消除心中的煩惱,形容晴日和風給人的舒暢之感。語本《孔子家語·辯樂》:「昔日舜彈五弦之琴,造《南風》之語,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柳永在《永遇樂》中把語本加以濃縮後寫道:「薰風解慍,晝景清和,新雯時候。」於是「薰風解慍」成為成語。

朝雲暮雨:語意為「早上是雲,晚上是雨」。原指早晚變化,舊時比喻男女的約會。柳永在《迷仙引》寫道:「永棄卻,煙花伴侶,免教人見妾,朝雲暮雨。」又作暮雲朝雨。它還是出自柳永的《洞仙歌》:「願人間天上,暮雲朝雨長相見。」蕙心蘭質、尤雲歹帶雨、朝雲暮雨,這三條成語何其相似。《成語詞典》中某一詞條之內兩次引用同一個人的經典之作,是相當不容易也是相當罕見的,可是它們就出在柳永身上。可見柳永在遣詞造句方面獨出心裁獨樹一幟,靈活又不拘舊范,真可謂無與倫比。

慘綠愁紅:柳永在《定風波》中有一佳句:「撲面春來,慘綠愁紅,芳心事事可可。」用來形容經風雨摧殘的敗葉殘花。

壺漿盈路:柳永在《臨江行》中有:「壺漿盈路,歡動一城春。」漿:古時一種帶酸味的飲料。成語指古代老百姓用壺裝著酒夾道歡迎他們所擁護的軍隊。

浪萍風梗:「浪萍」:漂流中的浮萍。「風梗」:風中的草梗。形容人行蹤不定,到處漂泊。出自柳永的《彩雲歸》:「此際浪萍風梗,度歲茫茫。」

千愁萬緒:「緒」:情緒,思緒。「千」、「萬」:指數不清。出自柳永的《婦女冠子》:「好天良夜,無端惹起,千愁萬緒。」

淺斟低唱:指淺淺地向杯中倒酒,慢慢地喝著,低聲地唱著歌曲。形容封建士大夫消閑享樂的生活情態。出自柳永的《鶴沖天》:「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黯然銷魂「「銷魂」:因受刺激而神思茫然,好像靈魂離開了軀體。出自柳永的《傾懷》:「共黯然銷魂,重攜纖手,話別臨行,猶自再三問道君須去。」

海誓山盟:也作「海約山盟」。古代在神前立誓締約,引申為誓約。指著山海立誓訂約,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恆不變。柳永在《洞仙歌》中寫道:「夜永歡余,共有海約山盟,記得翠雲偷翦。」

傾城傾國:也作「傾國傾城」,原指君主迷戀女色而亡國,後形容女子極其美麗。語本《漢書·孝武李夫人傳》「(李)延年侍上,起舞,歌曰:『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柳永在《柳腰輕》中寫道:「算何止,傾國傾城,暫回眸,萬人腸斷。」
物是人非
出自李清照《武陵春》
水落石出
出自歐陽修《醉翁庭記

⑧ 運用楊柳典故的宋詞

作者】佚名【朝代】先秦
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室靡家內,玁狁之故。不遑啟居容,玁狁之故。
採薇採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飢載渴。我戍未定,靡使歸聘。
採薇採薇,薇亦剛止。曰歸曰歸,歲亦陽止。王事靡盬,不遑啟處。憂心孔疚,我行不來。
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戎車既駕,四牡業業。豈敢定居?一月三捷。
駕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魚服。豈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⑨ 求一首唐詩或宋詞 不太長 帶典故 作者不太著名!

黃 河
羅隱

莫把阿膠向此傾, 此中天意固難明。
解通銀漢應須曲, 才出昆侖便不清。
高祖誓功衣帶小, 仙人占斗客槎輕。
三千年後知誰在? 何必勞君報太平!

這首《黃河》,不是真要賦詠黃河,而是借事寓意,抨擊和譏諷唐代的科舉制度。

一開頭,作者就用黃河無法澄清作比喻,暗示當時的科舉考試的虛偽性,揭露官場正和黃河一樣混濁,即使把用來澄清濁水的阿膠都傾進去,也無濟於事。接著又用「天意難明」四字,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

下面兩句,作者進一步描畫科舉場中的黑暗。李白詩有「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之句。黃河古來又有九曲之稱,如劉禹錫《浪淘沙》詞:「九曲黃河萬里沙」。詩人巧妙地把這兩層意思聯系起來,馳騁想像,寫道:「解通銀漢應須曲」。表面上是說黃河所以能夠通到天上去,是因為它河道曲折。可是「銀漢」在古人詩詞又常用來指代皇室或朝廷,所以這句的真實意思是說,能夠通到皇帝身邊去的(指通過科舉考試取得高官顯位),必是使用「曲」的手段,即不正當的手段。唐代科舉考試,特別是到晚唐,主要不是在考查學問,而是看士子有沒有投靠巴結當權人物的本領,正直的人肯定是要失敗的。

古人誤以為黃河發源於昆侖山,所以作者說它「才出昆侖便不清」。這也是有寓意的。「昆侖」同「銀漢」一樣,是指朝廷豪門貴族甚至當朝皇帝。因為那些被提拔薦引做了官的士子,都是與貴族、大臣私下裡勾結,一出手就不幹不凈,正如黃河在發源地就已經混濁了一樣。

五、六兩句,包含了兩個典故。第五句是指漢高祖在平定天下、大封功臣時的誓詞,誓詞里說:「使河如帶,泰山若礪。」翻譯出來就是:要到黃河象衣帶那麼狹窄,泰山象磨刀石那樣平坦,你們的爵位才會失去(那意思就是永不失去)。第六句說的是漢代張騫奉命探尋黃河源頭。據說他坐了一隻木筏,溯河直上,不知不覺到了一個地方,看見有個女子正在織布,旁邊又有個放牛的男子。張騫後來回到西蜀,拿這事請教善於占卜的嚴君平。君平說,你已經到了天上牛郎織女兩座星宿的所在了。

作者借用這兩個典故,同樣也有寓意。上句是說,自從漢高祖大封功臣以來(恰巧,唐代開國皇帝也叫「高祖」),貴族們就世代簪纓,富貴不絕,霸佔著朝廷爵祿,好象真要等到黃河細小得象衣帶時才肯放手。下句又說,封建貴族霸佔爵位,把持朝政,有如「仙人占斗」。(天上的北斗,古代天文學屬於紫微垣,居於天北極的周圍。古人用以象徵皇室或朝廷。)他們既然占據了「北斗」,那麼,要到天上去的「客槎」(指考試求官的人),只要經他們的援引,自然飄飄直上,不須費力了。

由此可見,詩人雖然句句明寫黃河,卻又是句句都在暗射封建王朝,罵得非常尖刻,比喻也十分貼切。這和羅隱十次參加科舉考試失敗的痛苦經歷有著密切的關系。

傳說「黃河千年一清,至聖之君以為大瑞」(見王嘉《拾遺記·高辛》),所以詩人說,三千年(應是一千年)黃河才澄清一次,誰還能夠等得著呢?於是筆鋒一轉,不無揶揄地說:既然如此,就不勞駕您預告這種好消息了!換句話說,黃河很難澄清,朝廷上的烏煙瘴氣同樣也是改變不了的。這是對唐王朝表示絕望的話。此後,羅隱果真回到家鄉杭州,在錢鏐幕下做官,再不到長安考試了。

這首詩藝術上值得稱道的有兩點:第一,詩人拿黃河來諷喻科舉制度,這構思就很巧妙;其次,句句緊扣黃河,而又句句別有所指,手法也頗為高明。詩人對唐王朝科舉制度的揭露,痛快淋漓,切中要害,很有代表性。詩中語氣激烈,曾有人說它是「失之大怒,其詞躁」(見劉鐵冷《作詩百法》),即不夠「溫柔敦厚」。這是沒有理解羅隱當時的心情才作的「中庸之論」。

於易水送人
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發上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這首詩是駱賓王詠荊軻的,正像賈誼憑吊屈原一樣,是從其類以見志的 。駱賓王本是才高志遠的人,「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 」,自命其才志不在申包胥、張子房之下。卻落得「失路艱虞,沉淪下僚」,甚至入獄失去自由。他的「積憤」是蓄積已久的。早在永徽年間,馬戴、裴行儉任吏部侍郎時,負責選拔官吏。裴行儉認為「四傑」浮躁淺露,並斷言他們「才名有之,爵祿蓋寡 」。這句斷言幾乎決定了他們日後的悲慘命運 。駱賓王在裴的幕府中,自然不被重用。當他身臨易水送客時,對「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的荊軻的敬佩之心就油然而生 ,並因此恨不逢 「燕丹 」。詩人作這首詩,是想借詠懷古人而委婉含蓄地表達久積於胸的鬱郁不平之心。起句「此地別燕丹 」,這里就是荊軻與燕丹告別去刺秦王的地方啊!五個字飽含激情,點出時間、地點,並將詩的主人公推向了前台。雖未明確點出荊軻,實際卻是站在荊軻角度說話。繼而用一個典故,飽含深情地憶起這場悲劇的一個壯烈場面:「壯發上沖冠」,生動而傳神地再現了當時燕丹及其賓客白馬縞素送荊軻的情景,高漸離擊築,宋如意與之相和。每個人都怒發沖冠 ,淚流滿面。荊軻誦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義無返顧地登車而去。幾句豐富形象鮮明的詩句 ,將讀者帶到遠古的歷史事件中。緊接著,詩人的筆鋒陡轉,又將讀者帶回了現實:「昔時人已沒 」,古代的英雄豪傑已經不在了,逝者如斯夫,可是「今日水猶寒,結句自然而又意在言外。物是人非,易水依然如故的流淌著,一個「寒」字,卻增添了幾許肅然、凜然,移情於景,闡明和拓深了主旨。兩句詩,是由陶淵明「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餘情」之感演化而來,但有青出於藍之功效,比原句更顯含蓄雅緻。讀起來給人「悄然動容」之感。荊軻刺秦有勇無功之事歷來是詩人詠懷的熱點。而駱賓王這首絕句,寥寥二十個字,感人至深。荊軻刺秦王之事 ,是人盡皆知的。因此駱賓王作這首詩,並非為了敘事,而在於以景寓情。如結句,情景交融。詩中意象跳躍較大,但脈絡清晰流暢,從始至終,一氣呵成。平易中見工巧。可看作是駱賓王「坦易」風格的代表作之一。正如清毛先舒在《詩辯坻 》中所評論這首詩說: 「臨海《易水送別》借軻、丹事,用一『別』字映出題面,餘作憑吊,而神理已足。二十字中而游刃如此,何等高筆!」這首詩題為「送人 」,但它並沒有敘述一點朋友別離的情景 ,也沒有告訴我們送的是何許人。然而,人們卻完全可以由它的內容想像出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激昂壯別的場景,也可以想見那所送之人,定是肝膽相照的至友。因為只有這樣,詩人才願意、才能夠在分別之時不可抑制地一吐心中的塊壘,而略去一切送別的常言套語。此詩題為送人,卻純是抒懷詠志。作為送別詩的一格,這首絕句可說是開風氣之先吧。
在軍登城樓
駱賓王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弘道元年(683),唐高宗去世,武則天把持朝政,廢中宗(哲)為廬陵王,立相王(李旦)為睿宗,重用武三思等人,排斥異己,刑法嚴苛,引起人民不滿。不久被貶為柳州司馬的李敬業提出「 匡復唐室」的口號,在揚州起兵征討武則天,一時響應者甚眾,起兵十來天就糾集了十多萬人,震驚了全國。被貶為臨海丞的駱賓王也投奔李敬業麾下,任匡復府的藝文令,負責軍中宣傳工作。在此期間,他草擬了著名的《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討武曌檄》),義憤填膺地歷數武則天「近狎邪辟,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之罪。其中有這樣一段話可看作《在軍登城樓》詩的注腳:「..是用氣憤風雲,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順宇內之推心。爰舉義旗,誓清妖孽,南連百越,北盡三河。鐵騎成群,玉軸相接,海陵紅粟,倉儲之積靡窮。江浦黃旗,匡復之功何遠班聲動而北風起,劍氣沖而南斗平。喑嗚作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以此致敵,何敵不摧,以此攻城,何城不克。」這就是詩人對當時政治、軍事形勢的分析和估計,也是本詩的創作背景,《在軍登城樓》與《討武曌檄》作於同一時期,可以說是檄文的高度藝術概括。詩歌以對句起興,在深秋的一個清晨,詩人登上了廣陵城樓,縱目遠望,浮思遐想。此刻樓高風急,江霧濃重,風雨瀟瀟。「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兩句曉暢雋永,看似質朴平易不著筆力。詩人借用了《梁書·元帝紀》中「信與江水同流,氣與寒風共憤」的典故,恰到好處地抒發了同仇敵愾的豪情與激憤。充分表現臨戰前的緊張、肅穆、庄嚴的氣氛和將士們的進取、希望和信心。第三句詩「戎衣何日定」,「何日」意為「總有一天」,以否定式表肯定,必勝之心力透紙背

⑩ 想找本唐詩宋詞大全 裡面有解析和典故的比較全的 只能告訴我

大全都是不全,沒有把所有唐詩宋詞全部解析的集子,要想看大全,可以買《全唐詩回》、《全答宋詞》,就算這樣可能還不全,還會有《補編》。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鑒賞辭典》、《宋詞鑒賞辭典》、《古文鑒賞辭典》等等系列的鑒賞辭典,都是由專家精選唐詩宋詞作出解析和鑒賞。要想了解典故,可以買點類似《本事詩》《詩詞典故詞典》《詩詞曲語辭匯釋》等等專業書籍看一看。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