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姓艾的典故

姓艾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14 11:23:17

① 請問百家姓"艾"氏的起源及發展歷史

艾(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於夏後氏,禹王之後,以祖字為氏。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據《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2、出自春秋孔艾之後,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
3、出自復姓改為艾氏。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姓艾斤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單姓艾氏,稱艾姓。
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來自經名首音。如清代,歸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後裔遂以艾為姓。回族艾姓從西亞遷徙而來中土.為唐時外來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蘭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肅、寧夏及江蘇等地。
得姓始祖:汝艾。根據《姓氏考略》記載,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後代,望族出自天水、隴西、汝南。但田齊有艾子封於艾山,亦姓艾氏。艾氏可追溯到 4000多年前的少康中興夏室之時。當時,輔佐少康中興大業的群臣之中,有一位汝艾,而艾姓中國人,便是這位汝艾的後裔,以王父字為氏,而稱為艾氏。另外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說,艾氏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孔艾的後代。同樣,根據《魏書·官氏志》上記載,艾氏是《晏子春秋》所載的大夫孔艾之後,望族出於隴西、河南、天水。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艾氏後人尊汝艾為艾姓的得姓始祖。

二、遷徙分布
(缺)艾姓在大陸和台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最早出現在上古西夏國王少康的大臣名為汝艾,他在當時是聲名顯赫的名門貴族,後代就取「艾」為姓。另個艾姓來自於春秋時期。有齊國大夫齊景公的寵臣名為田孔封於艾山(今山東省泰安縣),世稱艾子或艾孔,他的後代就以地名「艾」字為姓。再有一個說法是北魏時去斤氏的後代也有改為艾姓的。

三、歷史名人
艾 晟:宋徽宗崇寧年間真州(今江蘇省儀征)人,曾任通仕郎行杭州仁和縣尉管句學事、秘書省校書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陳承的《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並圖經》作為參校本,並摘取幾十條陳氏的議論,冠以「別說」附入逐葯味之末,校正、增補了《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幾百年間多次以官刻頒行全國,被視為本草範本流傳於世。
艾 宣:宋朝畫家,愛畫工筆花鳥和飛禽走獸,細至入徽,詡詡如生。宋朝時候的繪畫明顯地分為兩派,另有一派是以寫意畫為特長。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學者,江西省東鄉人,勤奮好學,博學多才,無所不通。七歲即作竹林七賢論。萬曆末,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深惡當時科場文風的迂腐,便以革新文風為己任,得到很多學者的支持。後因在鄉試中有諷刺權臣魏忠賢的言論,被處三科之內不準應試,但他的名聲卻愈來愈大。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艾千子全稿》等。
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歷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東副使、江西和陝西參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為官剛正清廉,在南京御史任上,巡視江山,針對豪富橫行、流民四起的狀況,彈劾不法勛貴及其豪奴多人,提出江防事宜若干,並加施行;衡州知州任上,某督撫暗囑他對一私仇者,羅織罪名,置以死地,他經過仔細核查,認為無罪可治,予以堅決拒絕,督撫以詞威脅,他義正詞嚴地回答:「殺人以媚人,我不為也」。艾可久,以良好的官德官聲,獲得了朝野好評。
艾元征:清朝文士,由進士而當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的高官,政績優良。
此外,艾姓名人在宋、明時期,表現較為突出。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艾若納,為吳興令時,曾大書座屏曰:「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捧折鄉胥手,何勞育大乘。」艾姓名人,還有宋代的畫家艾淑;明代的四川巡撫艾穆;明末的勇將艾能奇;清代畫家艾顯……等等。

四、郡望堂號
1、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地區。治所狄道,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設置,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
2、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

【艾姓宗祠通用對聯】

〖艾姓宗祠五言通用聯〗

陵邑新世第;
天水道脈長。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艾姓宗祠通用堂聯。上聯典指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下聯典指艾姓的望族居天水郡。

-----------------------------------------------------------------

〖艾姓宗祠六言通用聯〗

勛戚因而斂手;
百姓賴以入安。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朝勛戚(勛臣與皇親兩種家族)與民爭田,勘實,悉歸之民。下聯典指明巡撫艾璞,詔求直言。恢復了朱瑄的老辦法,田賦徵收耗米略有下降。

-----------------------------------------------------------------

〖艾姓宗祠七言通用聯〗

乾德著倕和之績;
治功膺綸璽之褒。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代人艾預,考科舉時揮毫而就,被選拔為甲科進士。「乾德」,謂天德,上天的恩澤。相傳艾預赴鄉舉時,有老儒授他《左傳》一書,對他說:「熟讀了這本書就可以得到富貴。」而試題恰巧是其中的內容。「倕和」,指古代傳說中的巧匠。下聯典指宋代人艾中儒,至道年間任兩浙鹽官,治績突出,受朝廷褒獎。 「綸璽」,指皇帝頒發的詔令。

試宏詞以登首選;
受左傳而擢甲科。
——佚名撰艾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宋·艾晟,政和年間試宏詞科,名標頭等。下聯典指宋·艾預遇老儒授其《左傳》曰:「熟此當可取富貴。」後果中進士。

============================================================

附錄:【艾姓典故、趣事】

〖不知詩為何物〗
艾子喜歡作詩。一天,艾子漫遊到齊魏之間,下榻在一個旅館。夜間,他聽到鄰屋裡有人說話:「一首。」不一會兒又說:「又是一首。」艾子莫名其妙,困意全無,一夜無眠。躺到拂曉,共聽到鄰屋那人大約說了六七次,亦即六七首也。艾子以為鄰屋那人一定是個詩人,在靜靜月夜裡專心吟詩,心裡油然產生敬意,又愛那人文思敏捷,便決定結識一下此人。
一大早,艾子就披衣下床,整好冠帶,站在門口迎候。不一會兒,鄰屋裡走出一個商販模樣的人來,身材瘦弱,一臉病相。艾子感到很失望,心想:就憑這副尊容,哪像個詩人?也許,人不可貌相,不能盲目揣度。便走上前拜問道:「聽說先生詩篇甚多,能否讓學生我看一下。」那人說:「我是一個做生意的,從來不曉得詩是什麼玩意兒。」始終拒絕拿出詩來。艾子固執地說:「昨天夜裡聽到您在屋裡說『一首』,不一會兒又說 『一首』,難道那不是詩嗎?」
那人聽了,不覺啞然失笑:「您誤會啦。昨夜我肚子不好,每瀉一次,夜裡找不到手紙,於是就用手揩。一夜腹瀉不止,差不多污了六七次手。我說的『手』,不是詩篇之『首』。」艾子聽了,羞慚不已。
——舊題宋·蘇軾《艾子雜說》

-----------------------------------------------------------------

〖艾子杖孫〗
艾子有一個孫子,年齡有十多歲,性情懶惰頑劣,不愛讀書。艾子非常討厭他,經常用楸木杖打他,但他老是不改。艾子的兒子只有這么一個孩子,時常擔心孩子禁不住杖打而死掉,因此,每當父親杖打孩子時,他都在一旁含著淚求情。艾子看到兒子的可憐相,愈加憤怒,教訓他道:「我替你管教孩子難道不是好意嗎?」邊說邊打得更厲害了,兒子也無可奈何。
一個冬天的早晨,下著鵝毛大雪,孫子在院子里摶雪球玩。艾子發現了,脫光孫子的衣服,命他跪在雪地上,凍得他渾身發抖,直打寒顫,煞是可憐。兒子也不敢再求情,便脫去衣服跪在其子旁邊。艾子見了,驚問道:「你兒有過錯,理當受此懲罰;你有何罪,跟他跪在一塊?」兒子哭著說:「你凍我的兒子,我也凍你的兒子。」艾子不由得笑了起來,饒恕了他們父子。
——明·陸灼《艾子後語》

② 有誰知道艾姓氏的起源

關於艾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始於夏後氏,是禹王的後代。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因地名得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

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地區。治所狄道,在今甘肅 省臨洮縣南。

歷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術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東鄉人,勤奮好學,無所不親。萬曆末場屋文腐爛,南英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對策有諷刺魏忠賢語,罰停三科。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

③ 「艾」這個姓的由來

你好 很高興為你解答1、 始於夏後氏,是禹王的後代。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
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
始祖。《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2、 因地名得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
山東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
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說:艾氏為"春秋大
夫孔艾之後"。
以上是我對您問題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④ 艾姓的來歷

艾姓源出有五
1、出自於夏後氏,禹王之後,以祖字為氏。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據《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2、出自春秋艾孔之後,以封地名為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省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艾孔。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說:艾氏為「春秋大夫艾孔之後」。
3、出自復姓改為艾氏。南北朝時,北魏鮮卑族有復姓艾斤氏,入中原後逐漸與漢文化融合,後改為單姓艾氏,稱艾姓。
4、出自回族中有艾姓,主要來自經名首音。如清代,歸附回回艾布巴克,其後裔遂以艾為姓。回族艾姓從西亞遷徙而來中土.為唐時外來八大姓之一,信仰伊斯蘭教,分布在河南、河北、甘肅、寧夏及江蘇等地。
5、出自滿族改漢姓而來的艾姓。改為艾姓的滿族老姓包括:愛新覺羅氏、愛義氏、璦琿氏等。汝艾。根據《姓氏考略》記載,艾氏是夏帝少康的大臣汝艾的後代,望族出自天水、隴西、汝南。但田齊有艾子封於艾山,亦姓艾氏。艾氏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的少康中興夏室之時。當時,輔佐少康中興大業的群臣之中,有一位汝艾,而艾姓中國人,便是這位汝艾的後裔,以王父字為氏,而稱為艾氏。另外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說,艾氏是春秋時期齊國大夫孔艾的後代。同樣,根據《魏書·官氏志》上記載,艾氏是《晏子春秋》所載的大夫艾孔之後,望族出於隴西、河南、天水。望族居天水郡(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南)。艾氏後人尊汝艾為艾姓的得姓始祖。

⑤ 「艾」姓氏的來源

姓氏起源——艾姓
姓氏起源

關於艾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始於夏後氏,是禹王的後代。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因地名得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

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歷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術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東鄉人,勤奮好學,無所不親。萬曆末場屋文腐爛,南英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對策有諷刺魏忠賢語,罰停三科。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

⑥ 姓艾的祖宗有哪些

關於艾氏的姓氏來源說法為下:
始於夏後氏,是禹王的後代。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因地名得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的姓氏。故《通志·氏族略》說: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
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他在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郡望
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地區。治所狄道,在今甘肅 省臨洮縣南。
歷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術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東鄉人,勤奮好學,無所不親。萬曆末場屋文腐爛,南英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對策有諷刺魏忠賢語,罰停三科。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

⑦ 姓艾的祖先是誰

姓艾的祖先是
(1)
春秋時齊國有大夫艾孔,食采邑於艾陵,在今山東省棲霞縣西北有艾山,其後以山名「艾」為氏。艾孔就是姓艾的祖先。(2)
夏朝少康時有大臣汝艾,其支孫以王父的字為氏
。汝艾就是另一支姓艾的祖先。《文登姓氏

⑧ 姓艾的名人有哪些

艾晟:宋徽宗崇寧年間真州(今江蘇省儀征)人,曾任通仕郎行杭州仁和縣尉管句學事、秘書省校書郎,兼修六典文字,曾以陳承的《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並圖經》作為參校本,並摘取幾十條陳氏的議論,冠以「別說」附入逐葯味之末,校正、增補了《經史證類大觀本草》(簡稱《大觀本草》)。使唐慎微的著作在幾百年間多次以官刻頒行全國,被視為本草範本流傳於世。

艾宣:宋朝畫家,愛畫工筆花鳥和飛禽走獸,細至入徽,詡詡如生。宋朝時候的繪畫明顯地分為兩派,另有一派是以寫意畫為特長。

艾自修:明朝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新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學者,江西省東鄉人,勤奮好學,博學多才,無所不通。七歲即作竹林七賢論。萬曆末,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深惡當時科場文風的迂腐,便以革新文風為己任,得到很多學者的支持。後因在鄉試中有諷刺權臣魏忠賢的言論,被處三科之內不準應試,但他的名聲卻愈來愈大。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擁子集》、《艾千子全稿》等。

艾可久:明代上海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進士,歷官太常寺傅、御史、衡州知州、山東副使、江西和陝西參政、按察使、南京通政使等。為官剛正清廉,在南京御史任上,巡視江山,針對豪富橫行、流民四起的狀況,彈劾不法勛貴及其豪奴多人,提出江防事宜若干,並加施行;衡州知州任上,某督撫暗囑他對一私仇者,羅織罪名,置以死地,他經過仔細核查,認為無罪可治,予以堅決拒絕,督撫以詞威脅,他義正詞嚴地回答:「殺人以媚人,我不為也」。艾可久,以良好的官德官聲,獲得了朝野好評。

艾元征:清朝文士,由進士而當左都御史、刑部尚書的高官,政績優良。

此外,艾姓名人在宋、明時期,表現較為突出。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的艾若納,為吳興令時,曾大書座屏曰:「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捧折鄉胥手,何勞育大乘。」艾姓名人,還有宋代的畫家艾淑;明代的四川巡撫艾穆;明末的勇將艾能奇;清代畫家艾顯……等等。

⑨ 百家姓中所有 艾 姓的由來

艾姓氏起源
1、 始於夏後氏,禹王之後。夏朝少良當國時,有大臣汝艾(一作女艾),其後人以祖字為姓,遂成艾姓。通常認為,汝艾是艾姓的始祖。《通志·氏族略》載:艾氏為"夏少康臣汝艾之後"。 2、 因地他的後代,便以居住地名稱的第一字"艾"作為自己名得氏。春秋時期,齊國有位大夫名孔,因為住在艾陵(今山東泰安東南),人們就叫他孔艾。的姓氏。故《通志·氏族》說:我是豬艾氏為"春秋大夫孔艾之後"。3.由別姓更改而來,如唐朝末年的一個在朝為官的人因各王為爭太子而受牽連隱姓埋名.我家有祖譜記載,迄今已有一千多年. 艾南英就是我們縣城的,他的本姓也不是艾,就是我們祖姓改變而來.祖墳也在我們縣城,在這么多代里,有很多代遷徙到全國各地.二、 郡望堂號 【堂號】 "愛民堂":宋朝吳興令艾若納愛人民,恨惡吏。其桌旁寫了一幅座右銘:"愛民如恤血,撻吏勝看經;棒折胥吏手,何勞誦《大乘》?" 【郡望】隴西郡:戰國時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設置,因在隴山之西而得名。相當於今甘肅省東鄉以東及隴西地區。治所狄道,在今甘肅省臨洮縣南。 河南郡:漢高帝二年(前205年)設置,治所在雒陽(今河南省洛陽市東北)。 天水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置,相當於今甘肅省天水、隴西以東地區。治所在平襄(今甘肅省通渭縣西北)。東漢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為漢陽郡。三國魏仍改為天水郡。 三、 歷史名人 艾自修:明朝鄧州洪野是豬(今河南鄧州市)人。他和他的兄長艾自都是明代的著名學者。兄自新精研理學,所著《希聖錄》,深得宋儒宗旨。艾自修以其兄研究結果,再加發揮,纂明其要。著有《理學纂要》,得到學界好評,朝廷旌表為當代賢儒。 艾南英:字千子,明朝江西東鄉人,勤奮好學,無所不親。萬曆末,與同郡章世純、羅萬藻、陳際泰以興起斯文為任,世人翕然歸之。天啟年間中舉於鄉,對策有諷刺魏忠賢語,罰停三科。崇禎初詔許會試,不就,後負氣入閩,見唐王,陳十萬憂疏,授兵部主事,改御史,未幾病卒於延平。著有《天地擁子集》。

2.〔艾〕商音。天水郡。系出夏後氏。少康臣女艾之後。田齊有艾子,封於艾
山,亦姓艾氏。

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