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野望的典故

野望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20 02:52:54

『壹』 野望的最後一句與什麼典故有關

王績的《野望》最後一句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說作者面對牧者獵者雖回相見而不相識。自己甘願過「答採薇而食」的隱居生活,表現出作者不問世事的閑適思想,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杜甫的《野望(其一)》最後一句「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意思是我獨自地騎馬郊遊,常常極目遠望, 世事一天天蕭條,真叫人不堪想像。杜甫「跨馬出郊 」,「極目」四「望」,原本為了排遣郁悶 。但愛國愛民的感情,卻驅迫他由「望 」到的自然景觀引出對國家大事、弟兄離別和個人經歷的種種反思。一時間,報效國家、懷念骨肉和傷感疾病等等思想感情,集結心頭。
杜甫的《野望(其二)》最後一句「獨鶴歸何晚,昏鴉已滿林」,作者因野望而生愁,國破家亡,天涯漂泊;加之遲暮多病,報國無門,感慨無限。最後一句點題並與首句呼應。語言凝練,感情深沉

『貳』 《野望》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採薇。

王績《野望》
東皋薄暮望, 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 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 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 長歌懷採薇。

『叄』 翁卷古詩《野望》的大意

「一天秋色冷晴灣」,詩意頗可咀嚼。秋色是無處不在的,而以「一天」形容之,更可見其漫無邊際。但是秋色本是虛無的,著一「冷」字,即令無形的秋色變得實在:晴日中的水灣已帶上了寒意,那豈不是秋色溶入了水中?詩人憑借著豐富的想像,將無形的秋色與實在的晴灣結合起來,運用通感的手法,將視覺的秋色轉換成感覺。
「無數峰巒遠近間」,運用了白描手法,寫秋色中遠近高低的山巒重迭,一直伸到天邊。前兩句詩的境界比較開闊,一寫水,一寫山,引起下文,因此之後兩句就從山和水生發開去,空來妙趣橫生。
三、四兩句的詩意很簡單:詩人登山是為了看水,而在水裡卻看見了青山的影子。但詩人很懂得詩貴有波折的道理。如這兩句直接寫水中見到青山之影,也就只是一般的寫景狀物。而詩人卻先以止山看水作鋪墊,順理成章地想,下一句應是寫水,水之悠遠、清澈,水上之草,水邊之樹都可以成為詩人描寫的對象,但詩人卻偏偏沒有寫水,還是回到寫山上來,實在出乎讀者之意料之外。「水底見青山」五字中將水之清、山之翠都包含進去了。一「忽」字,便令這層意思特別明顯,這本應是詩人在此詩中想呈現給讀者的主要意象,並巧妙地把它安排在最顯眼、最突出的位置上,給讀者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這首寫景小詩,不用濃彩重色,不靠典故和成語的點綴,純用白描的手法,簡單的意象,寫出了山水的精神,構成了一幅清晰的畫面,實在是匠心獨具。

『肆』 《野望》長歌懷採薇引用了怎樣的典故表達作者怎樣的感情

採薇運用了典故!
採薇:薇,是一種植物。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採薇」代指隱居生活。
希望能幫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伍』 野望詩中的兩個典故分別是什麼

借用的抄兩個典故是:聞笛賦和爛柯人。聞笛賦,表達了詩人對老友離世的傷感、痛惜之情。
爛柯人,表達了詩人對於物是人非的惆悵之情。

《野望》是隋末唐初詩人王績的作品。此詩描寫了隱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孤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

全詩言辭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輕靡華艷的詩風,在當時的詩壇上別具一格。

(5)野望的典故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

「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陸』 《野望》全詩和解釋

野望

唐代: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

黃昏的時候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每棵樹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都披覆著落日的餘光。放牧的人驅趕著牛群回家,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物各自隨願而歸。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6)野望的典故擴展閱讀: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首聯,景中含情,景中有人。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幅圖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天邊滿是煙霞,詩人獨自一人登上東皋極目遠望,左右徘徊不已,心裡默默念著曹操《短歌行》中的詩句——「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薄暮」交代時間,渲染氣氛,「東皋」點明地點,「徙倚欲何依」表明心態,復雜抑鬱。這兩句看似平平淡淡的敘述,卻把作者的心緒交代的一清二楚,奠定了整首詩的基調。

頷聯,寫秋天山林之靜景,從正面進一步渲染作者的孤寂苦悶的心緒。詩人從眼見所見,給我們勾勒了一幅秋之晚景圖。一望無際的樹林都染上了暮秋時分憔悴枯黃的顏色,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夕陽的映照下都染上了蕭瑟的暮光。看似安靜開闊的景象,卻給人一種荒涼落暮之感。

頸聯,寫傍晚時分人的活動,從反面反襯詩人的郁悶孤單的心境。詩人給我們描繪了一幅鄉野之人放牧歸來的動態場景。放牛的牧童唱著山歌,歡快的趕著牛兒返回家中,獵人騎著駿馬,大聲吆喝著,帶著獵物滿意而歸,多麼安逸的場景,多麼令人陶醉的畫面啊。

但是這些熱鬧是他們的,詩人什麼也沒有,有的就是寂寞和孤寂。尾聯,終於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了,直抒胸臆。詩人從美好而熱鬧的場景中回過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了,更加平添了一種茫然若失、孤獨無依、苦悶惆悵的心緒。

詩人身邊沒有一個相識的熟人和朋友,沒有人能夠分擔這份寂寥,只好拉來已經遠去的伯夷、叔齊了。詩人唱著《採薇》之歌,抒發自己隱逸山林之志。

『柒』 野望中用典故抒發詩人孤獨抑鬱的心情的詩句是

您好,《野望》中用典故抒發詩人孤獨抑鬱的心情的詩句是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其中採薇是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

望採納,謝謝

『捌』 野望 王績 長歌懷採薇一句引用了怎樣的典故

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採薇」代指隱居生活。「長歌懷採薇」一句中採用的典故有:

1.《詩經·召南·草蟲》有:「徙彼南山,言菜其薇。未見君子,我心傷悲。」

2.《詩經·小雅·採薇》有:「採薇採薇,薇亦作止。曰歸曰歸,歲亦莫止,靡市靡家,獫狁之故;不遑啟居,獫狁之故。」此處暗用二詩的句意,藉以抒發自己的苦悶。

【原文】

《野望》 王績(隋末唐初)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

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8)野望的典故擴展閱讀

  1. 《野望》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全詩於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鬱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下面四句寫薄暮中所見景物:「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然而,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後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

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2.詩經《小雅.採薇》內容介紹

《小雅·採薇》是中國古代現實主義詩集《詩經》中的一篇。這是一首戎卒返鄉詩,唱出從軍將士的艱辛生活和思歸的情懷。

詩歌以一個戍卒的口吻,以採薇起興,前五節著重寫戍邊征戰生活的艱苦、強烈的思鄉情緒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從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敵勝利的喜悅,也深感征戰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緒;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結束全詩,感人至深。

此詩運用了重疊的句式與比興的手法,集中體現了《詩經》的藝術特色。末章頭四句,抒寫當年出征和此日生還這兩種特定時刻的景物和情懷,言淺意深,情景交融,歷來被認為是《詩經》中有名的詩句之一。

『玖』 詩名:《野望》作者:王績 請大家把背景、譯文、主題思想(感情)和藝術特色告訴我

原文 ①東皋薄暮望,徙倚②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犢內③返,獵馬帶容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④。

注釋:①東皋:詩人隱居的地方。② 徒倚:徘徊。依:歸依
③犢(dú):小牛。④懷採薇:用伯夷、叔齊隱於首陽山採薇而食的典故,表達避世隱身之意。

譯文
傍晚十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
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
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餘光。
牧人驅趕著那小牛返還家園,
獵馬帶著鳥獸馳過我的身旁。
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
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賞析

《野望》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是王績的代表作。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他家鄉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後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

『拾』 《望野》中借用典故的詩句是什麼

《望野》中借用典故的詩句是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萬里橋:在成都城南。蜀漢費禕訪問吳國,臨行時曾對諸葛亮說:「萬里之行,始於此橋。」

《野望》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寫野望時所見的西山和錦江景色;頷聯由野望聯想到兄弟的離散和孤身浪跡天涯;頸聯抒寫遲暮多病不能報效國家之感;尾聯寫野望的方式和對家國的深沉憂慮。這首詩由景入題,憂時憂國,語言淳樸,感情深沉。

全詩如下: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聖朝。(惟 通:唯)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譯文如下:

西山終年積雪,三城都有重兵駐防;南郊外的萬里橋,跨過泱泱的錦江。海內連年戰亂,幾個兄弟音訊阻隔;彼此天涯海角,只我一人好不凄愴?

惟將遲暮的年光,交與多病的身軀;至今無點滴功德,報答賢明的聖皇。我獨自地騎馬郊遊,常常極目遠望,世事一天天蕭條,真叫人不堪想像。

(10)野望的典故擴展閱讀:

詩以「野望」為題 ,是詩人躍馬出郊時感傷時局、懷念諸弟的自我寫照。首聯寫野望時所見西山和錦江。西山主峰終年積雪,因此以「白雪」形容。三城,在當時駐軍嚴防吐蕃入侵,是蜀地要鎮。

中間四句是野望時觸發的有關國家和個人的感懷。頷聯由戰亂推出懷念諸弟,自傷流落的情思。海內外處處烽火,諸弟流散,此時「一身遙」客西蜀,如在天之一涯。詩人懷念家國,不禁「涕淚」橫流。真情實感盡皆吐露不由人不感動。頸聯又由「 天涯」「一身」引出殘年「多病」,「未」貢微力,無補「聖朝」的內愧。

尾聯最後點出「野望」的方式和深沉的憂慮。由於當時西山三城列兵防戍,蜀地百姓賦役負擔沉重,杜甫深為民不堪命而對世事產生「日」 轉「蕭條」的隱憂。這是結句用意所在。詩人從草堂「跨馬」,走「出」南「郊」,縱目四「望」。

「 南浦清江萬里橋」是近望之景。「西山白雪三城戍 」,是遠望之景。他由「三城戍」引出成亂的感嘆,由「萬里橋」興起出蜀之意。這是中間四句有關家國和個人憂念產生的原因。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