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花馬典故

花馬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13 21:43:17

㈠ 各種花草出名的典故

正月 梅花花神一說是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於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一說是明代戲曲牡丹亭中柳夢梅,在夢中,他在梅花樹下遇見為情而死的杜麗娘,其後杜麗娘還魂與柳夢相結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緣。

二月 杏花花神一說是鍵人氏,他教人取棗杏之火煮食。一說為楊玉環,安祿山之亂平息後,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後人以楊玉環為杏花花神。

三月 桃花花神一說是北宋楊家將之一的楊延昭,他守邊二十年,屢破契丹軍。可能是他抵緊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驅逐凶禍一樣,故獲封為桃花花神。一說為唐朝詩人崔革,因為他曾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

四月 牡丹花神據說為曾寫下多首牡丹詩的唐代詩仙李白。

五月 石榴花神一說為從西域取回石榴的張春。一說為鍾馗,因石榴花開時正籍端午,每家多貼鍾馗以辟邪,於是石榴花和鍾馗拉上關系。

六月 荷花花神據說為西施曾在蘇州錦帆徑留下采蓮的故跡。

七月 玉簪花神據說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因為她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於鬢旁。

八月 桂花花神一說是五代的竇禹鈞。他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皆為達官顯臣,放他們父子被譽為「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說 為西晉荊州史石崇的愛妻綠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趙正司馬倫的同黨孫秀曾想奪綠珠為妻,致石崇為趙王所殺,綠珠墮樓殉情。人們以 桂花之散落喻綠珠,並封她為桂花花神。

九月 菊花花神據說為陶淵明。這位東晉田園詩人以菊花為友,曾寫下很多詠菊的詩句。以這位高節的隱士作為花之隱逸者的代表,最是恰當不過。

十月 蘭花花神據說為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曾以蘭蕙自喻。他深愛國家,但見朝政腐敗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無法實現而投淚羅江自盡。

十一月 水仙花花神據說指洛神。由於水仙花生於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水仙花花神。

十二月 臘梅花神據說是宋代的蘇東坡及黃庭堅。因為他們倡議將黃梅改稱為臘梅

蜀葵花神傳說是漢武帝的寵妃李夫人。李夫人是宮廷樂師李延年的妹妹。李延年曾為她寫了一首很有名的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傾國傾城這個詞就是由此而來。漢武帝聽到這首歌後才注意到李夫人,並娶她為妃。李夫人貌美如花,能歌善舞,很受漢武帝寵愛。後來李夫人病重,卧床不起,漢武帝時常前去探望,她卻始終背對武帝,堅決不讓武帝見到自己的樣子,說是病顏憔悴,怕有損在武帝心中的美好形象。李夫人死後,漢武帝在很長一段時間都對她懷念不已,甚至在七八年後的秋風辭中還在「懷佳人兮不敢忘」。由於李夫人早逝,短暫而又絢麗的生命宛如秋葵一般,所以人們就以她為七月蜀葵的花神了。

㈡ 關於花的典故

花的典故!

正月 梅花花神一說是北宋詩人林逋,他隱居於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一說是明代戲曲牡丹亭中柳夢梅,在夢中,他在梅花樹下遇見為情而死的杜麗娘,其後杜麗娘還魂與柳夢相結合,成就一段曲折姻緣。
二月 杏花花神一說是鍵人氏,他教人取棗杏之火煮食。一說為楊玉環,安祿山之亂平息後,玄宗欲移葬貴妃,但見馬鬼坡下一林杏花,故後人以楊玉環為杏花花神。
三月 桃花花神一說是北宋楊家將之一的楊延昭,他守邊二十年,屢破契丹軍。可能是他抵緊外寇就像桃木之能驅逐凶禍一樣,故獲封為桃花花神。一說為唐朝詩人崔革,因為他曾寫下「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名句。
四月 牡丹花神據說為曾寫下多首牡丹詩的唐代詩仙李白。
五月 石榴花神一說為從西域取回石榴的張春。一說為鍾馗,因石榴花開時正籍端午,每家多貼鍾馗以辟邪,於是石榴花和鍾馗拉上關系。
六月 荷花花神據說為西施曾在蘇州錦帆徑留下采蓮的故跡。
七月 玉簪花神據說是漢武帝寵幸的李夫人,因為她平時常插一朵玉簪花於鬢旁。
八月 桂花花神一說是五代的竇禹鈞。他教子有方,五個兒子皆為達官顯臣,放他們父子被譽為「靈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另一說 為西晉荊州史石崇的愛妻綠珠,她善吹笛而貌美。趙正司馬倫的同黨孫秀曾想奪綠珠為妻,致石崇為趙王所殺,綠珠墮樓殉情。人們以 桂花之散落喻綠珠,並封她為桂花花神。
九月 菊花花神據說為陶淵明。這位東晉田園詩人以菊花為友,曾寫下很多詠菊的詩句。以這位高節的隱士作為花之隱逸者的代表,最是恰當不過。
十月 蘭花花神據說為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他在離騷中曾以蘭蕙自喻。他深愛國家,但見朝政腐敗而自己的政治理想又無法實現而投淚羅江自盡。
十一月 水仙花花神據說指洛神。由於水仙花生於水邊,其姿態飄逸清雅,有若凌波仙子,所以人們以洛神為水仙花花神。
十二月 臘梅花神據說是宋代的蘇東坡及黃庭堅。因為他們倡議將黃梅改稱為臘梅。
一月
蘭花,屈原他在家「樹蕙百畝」,寄情於蘭花,以表示對邪惡的忿很,對楚國腐敗政
治的義憤。故後人將蘭花視為正氣所宗。
二月
梅花,林逋,他一生不做官、不娶妻多隱居西湖孤山,種梅養鶴。他詠梅的詩句「疏
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成了不朽的名句。
三月
桃花,皮日休,他曾參加黃巢起義,以譏刺罪被殺。他贊桃花為「艷中之艷,花中之
花」並以許多美人作比擬,把桃花推為百花之首。他曾寫道;「匪乎茲花,他則碌碌;我欲品花,此為第一。」
四月
牡丹,歐陽修,他喜愛牡丹,1031年撰《洛陽牡丹記》,是我國第一部總結牡丹栽培的
書籍,對後人影響很大。凡研究牡丹者,總會第一個想到歐陽修 。
五月
芍葯,蘇東坡,他贊揚「揚州芍葯為天下之冠」。他曾下令制止揚州官員損害芍葯,
滋擾百姓的行為,此事為世人所頌。
六月
石榴,江淹,他作《石榴頌》說:「美水艷樹,誰望誰待?…… 照烈泉石,芬披山海
。奇麗不移,霜雪空改。」使石榴的形象大為生色。
七月
荷花,周濂溪,他特別愛荷花,作(愛蓮說》一文,贊美荷花品格「出淤泥而不染雁清
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從此荷花便成為廉潔清正,不同流合污的道德規范的化身。
八月
紫薇,楊萬里,他的紫薇詩中有:「誰道花無百日紅,紫薇常放半年花」,道出了紫薇
優於百花之特色。
九月
桂花,洪適,歷代詠桂詩中以他的詩對桂花評價最高,感情亦深。他說:「誰為花王定
等差,清芬瑞合佩金犀,……只道幽香聞十里,絕知芳譽亘千鄉。」後來桂花便成為光榮的象徵。
十月
芙蓉,范成大,他退居蘇州時以種芙蓉為樂事,寫有贊美芙蓉的詩多篇。後人贊譽芙蓉
的高貴,有「二妙」之說;美在照水,德在拒霜,便是從范詩中體味出來的。
十一月
菊花,陶潛,他是我國第一個頌揚菊花「霜下傑」的人,一對後世的品德教育,起著
很大的作用。
十二月
水仙,高似孫,他著有《水仙花前賦》與《後賦》,仿照曹植的《洛神賦》,寄託著
真摯的愛情,把水仙花神化了。

㈢ 有關馬的典故

典故一【田忌賽馬】

齊國的大將田忌,很喜歡賽馬,有一回,他和齊威王約定,要進行一場比賽。他們商量好,把各自的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賽的時候,要上馬對上馬,中馬對中馬,下馬對下馬。由於齊威王每個等級的馬都比田忌的馬強得多,所以比賽了幾次,田忌都失敗了。

田忌覺得很掃興,比賽還沒有結束,就垂頭喪氣地離開賽馬場,這時,田忌抬頭一看,人群中有個人,原來是自己的好朋友孫臏。孫臏招呼田忌過來,拍著他的肩膀說:「我剛才看了賽馬,威王的馬比你的馬快不了多少呀。」 孫臏還沒有說完,田忌瞪了他一眼:「想不到你也來挖苦我!」

孫臏說:「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說你再同他賽一次,我有辦法准能讓你贏了他。」田忌疑惑地看著孫臏:「你是說另換一匹馬來?」孫臏搖搖頭說:「連一匹馬也不需要更換。」

田忌毫無信心地說:「那還不是照樣得輸!」孫臏胸有成竹地說:「你就按照我的安排辦事吧。」 齊威王屢戰屢勝,正在得意洋洋地誇耀自己馬匹的時候,看見田忌陪著孫臏迎面走來,便站起來譏諷地說:「怎麼,莫非你還不服氣?」田忌說:「當然不服氣,咱們再賽一次!」說著,「嘩啦」一聲,把一大堆銀錢倒在桌子上,作為他下的賭錢。

齊威王一看,心裡暗暗好笑,於是吩咐手下,把前幾次贏得的銀錢全部抬來,另外又加了一千兩黃金,也放在桌子上。齊威王輕蔑地說:「那就開始吧!」 一聲鑼響,比賽開始了。孫臏先以下等馬對齊威王的上等馬,第一局輸了。齊威王站起來說:「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孫臏先生,竟然想出這樣拙劣的對策。」孫臏不去理他。

接著進行第二場比賽。孫臏拿上等馬對齊威王的中等馬,獲勝了一局。齊威王有點心慌意亂了。第三局比賽,孫臏拿中等馬對齊威王的下等馬,又戰勝了一局。這下,齊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賽的結果是三局兩勝,當然是田忌贏了齊威王。還是同樣的馬匹,由於調換一下比賽的出場順序,就得到轉敗為勝的結果。

典故二【王亥馴馬】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

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

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

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

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

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

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

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典故三【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養了許多馬,一天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到這事,都來安慰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還會帶來福氣。」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

可是過了沒幾天,丟馬不僅自動回家,還帶回一匹駿馬。 鄰居聽說馬自己回來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預見,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老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到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

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典故四【白馬馱經】

相傳東漢明帝派人去西域求佛經,印度僧人竺法蘭、摩騰用白馬載佛經至洛陽,後在洛陽建白馬寺,為中國佛寺之始(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谷水》)。清丘逢甲《歲暮雜感》詩之一:「黃犀入貢非今日,白馬馱經異昔時。」

典故五【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㈣ 走馬觀花典故

走馬觀花,指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出於唐·孟郊《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拼音】:zǒu mǎ guān huā[1]
【解釋】:走馬:騎著馬跑。騎在奔跑的馬上看花,不會看得很清楚。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後多指大略地觀察一下。
【用法】:作謂語、狀語、賓語;含貶義,指走過場。
【近義詞】:淺嘗輒止、浮光掠影、蜻蜓點水
【反義詞】:入木三分、鞭辟入裡
【結構】:連動式
謎語】:驊、千里坐騎看木蘭、寶玉乘騎探襲人
歇後語】:騎兵逛公園
從前,有一戶張姓人家不算太富裕,生了個姑娘很聰明也很漂亮,只是瞎了一隻眼睛。當時姑娘到了十五、六歲,開始談婚論嫁了,結果沒能嫁出去,高的看不上,低的不願意,這樣就給耽誤了,轉眼二十好幾。
離家三十里路外,有一個小夥子,家境很富有,又是個獨子,小夥子人也長的挺帥氣,只是瘸了一條腿,高的不願嫁給他,低的他不願意娶,結果快三十了也沒找上媳婦。他父親也著急啊,到處托媒人,結果誰都不願意給他做媒,還是一個上了年紀的媒人答應說說看。
她先去找了這家姑娘,說了小伙的事情,說合著能見上一面。姑娘想,我瞎了一隻眼怎麼見啊,媒人說,你聽我安排,到時候你就站在門邊,一條腿門外、一條腿門里、再半側個身子,手上拿一把花,裝成嗅花的樣子,遮掩住那隻不好的眼晴。完了她又去男方家裡,小伙說,我一條壞腿,怎麼能見人啊?媒婆說,你家不是很富有么?找一匹好馬,打扮的漂漂亮亮的,你騎在馬上,千萬不能下馬,遠遠地看就行了。
相親的那天,小夥子老遠騎著馬看,姑娘也在門邊嗅著玫瑰,兩人一見鍾情。小夥子家就催著趕緊辦事給辦了。到了結婚的那天,小伙一瘸一拐地過來給姑娘揭蓋頭,姑娘看見了說,哎呀,你怎麼是個瘸子啊?小夥子說,別提了,那天看見你,心裡一高興,不小心從馬上摔下去了,就成了瘸子。小夥子這才看清楚姑娘瞎了一隻眼睛,就說,哎呀,你怎麼壞了一隻眼睛啊?姑娘說,別提了,那天聽說你摔斷了腿,我就哭啊哭,哭瞎了一隻眼睛。
這個故事就叫「走馬觀花」,「走馬觀花」就是這么來的。

㈤ 關於美國花馬。

中 文 名 美國花馬
俗名別名
英 文 名 American Paint Horse
拉丁學名
原 產 地
繁殖方式 胎生。

習 性 花馬在西部騎乘和英式騎乘中倍受歡迎,同時更倍受兒童的青睞和喜愛,而在速度比賽場地上也能見到花馬的矯健身影。

體形特徵 多色的被毛成為花馬的主要特徵。每一匹花馬為白色與其他毛色相混合的毛色,圖案,形狀與大小任意組合,因此每匹花馬都具有獨特的毛色,這也是花馬有趣的遺傳與迷人的魅力所在。

食 性 草食性

美國花馬

雖然這兩種馬中文都可叫做美國花馬,但事實上在美國,它們擁有完全不同的名稱:American Paint Horse與Pinto,並且分別由兩個不同的協會管理。不過嚴格說起來American Paint Horse可算是一個品種,而Pinto只能算是一種馬的顏色。美國花馬協會(American Paint Horse Association, APHA)規定,要能登記為花馬的條件,除了馬的顏色(花色)以外,更重要的還有馬的血統。要能登記為APHA,其父母至少有一方必須是已登記為APHA的馬,另一方如果不是APAH則必須是登記在美國奎特馬協會(American Quarter Horse Association, AQHA)的美國奎特馬(American Quarter Horse),或是登記在美國賽馬騎師俱樂部(The Jockey Club)的純血馬(Thoroughbred, TB)。而美國品托馬協會(Pinto Hors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Inc., PtHA)規定,要能登記為品托馬的條件,除了馬的顏色(花色)以外,只要符合馬的類型規定的,不管哪一種品種都可以。因此常常會有一匹馬,同時在APAH登記,也在PtHA登記的現象 。

起源
雖然人們對美國花馬的印象大都來自於驍勇善戰的美國原住民印地安人,但其實美國花馬的起緣來自歐洲。西班牙人到新大陸探險時,帶來的柏步馬(Barb)已有許多歐洲馬的血統,而一般認為有斑塊花色的馬其實是來自於阿拉伯馬的血緣,因為在中東的古老藝術品上就出現過有斑塊花色的。而在俄羅斯草原上出現的花馬證明這種有斑塊花色的馬早在羅馬帝國時代就來到歐洲。
自從1519年西班牙的探險家首次登陸新大陸之後,這些征服者與他們的隨從帶著很多西班牙馬來探索廣大的土地。根據當時跟著探險隊一起旅行的西班牙歷史學家Diaz del Castillo描述,有一匹被叫做Pinto的馬腳上有白色的標識,另外還有有許多黑白雜色的馬,在黑色的身上有一些白色斑塊。這是美洲新大陸最早有關花馬的描述。到了1800年代初期,這些西班牙馬的後代已成為野馬,成群結隊的在美國西部沙漠與草原上游盪,這當中有許多馬身上都有白色斑塊。由於印地安人喜愛這些馬的斑塊與能力,便開始豢養、騎乘花馬。從1800到1900年代之間,這種花馬有許多不同的名字,像Pinto, Paint, Skewbald, Piebald都是。

類型
雖然美國品托馬協會(PtHA)接受登記任何一種類型的花馬,但是仍然將它們分為四種型:

騎乘類型(Saddle Type)
主要是英國血統的騎乘馬、哈克尼馬(Hackney)、美國騎乘種馬(American Saddlebred)、田納西走馬(Tennessee Walking Horse)、或密蘇里狐步馬(Missouri Fox Trotter)等血統。活動力強,適合英式馬術、西部馬術騎乘與拉車競賽。
獵馬類型(Hunter Type)
主要是純血馬(Thoroughbred)血統。適合狩獵活動與西部馬術騎乘。
種馬類型(Stock Type)
主要是美國奎特馬(American Quarter)與美國花馬(AmericanPaint Horse)血統,通常會同時在APHA與PtHA都登記的馬都屬於這一類型。適合於狩獵活動與西部馬術騎乘。
休閑類型(Pleasure Type)
主要是阿拉伯馬(Arabian)與摩根馬(Morgin)血統,適合英式與西部一般騎乘。

花色
美美國花馬身上的花色有兩種主要的形式:Tobiano (發音為two be yah no)與Overo (發音為oh vair oh),這跟遺傳基因有很大的關系。當Tobiano與Overo雜交時事情就變得很有趣,有時會生出另一種叫Tovero (發音為tow vair oh)花色的馬 。
Tobiano:深色的部份通常會涵蓋腹側的一邊或兩邊。四肢通常是白色的,至少在前肢膝蓋與後肢飛結以下要是白的。斑塊為規則的形狀,橢圓型或是圓形的,從頸部以下到胸部都有,看起來好像穿著盾甲。可以是較多的深色,也可以是較多的白色。頭上的標識跟單色的馬一樣,可能沒有、或是星型、條型、白斑或是白臉。尾巴通常有兩種顏色。
Overo:白色的部份通常不會穿過鬐甲與尾巴之間的馬背,而且白色的斑塊通常都不規則,成散亂的或是潑濺的。可以是較多的深色,也可以是較多的白色。至少一隻但常常四肢都是深色的。頭上的標識非常明顯,通常為白臉、白頭或是白裙。尾巴通常只有一種顏色。
Tovero:耳朵附近主要為深色,可能一直到前額或眼睛附近都是。一隻或兩隻眼睛為藍色的。嘴巴附近也是深色的,也可能擴展到臉部兩側而形成斑點。胸部有大小不同的斑塊,也可能延伸到頸部。腹側的斑塊排成一列,通常是較小的斑塊從下腹延伸到腰。尾礎也有大小不同的斑塊。
培育機構
1950年代晚期,一群致力於保存這種花馬的人成立一個組織,就是美國品托馬協會(Pinto Hors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Inc., PtHA),接受登記任何一種型態只要是有花色的馬,一直到現在。1962年另外有一些人成立了另一個組織,叫做美國花種馬協會American Paint Stock Horse Association (APSHA),他們認為除了馬身上的花色之外更重要的是馬的血統與外型,只接受登記有花色的種馬類型(stock-type)的馬。很快的APSHA發展得不錯,也舉辦許多活動。同一時間又有另一群人成立另一個類似的組織,叫美國花馬協會(American Paint Horse Association, APHA),然而卻發展的不好。1965年APSHA和APHA兩個組織決定合並,沿用APHA的名字,但裡面的成員與精神大多來自APSHA。
現在APHA與PtHA兩個協會的會員都是對美國花馬有偏愛的人,都致力於推廣美國花馬,除了提供馬匹登記之外,更舉辦各種活動,適合各不同年齡與不同角色的人。

㈥ 駿馬的典故

駿馬(歐陽修)
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
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
譯文
有個要出賣駿馬的人,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理睬。
這人就去見相馬的專家伯樂,說:「我有匹好馬要賣掉它,接連三天呆在集市上,沒有人來過問,希望你幫幫忙去看看我的馬,繞著我的馬轉幾個圈兒,離開時再回頭去看它一眼,我願將一天的報酬奉送給您。」
伯樂接受了這個請求,就去繞著馬兒轉幾圈,看了一看,離開時再回過頭去看了一眼,這匹馬的價錢立刻漲了十倍。
賞析
①賣馬者:應該說這個賣馬者非常聰明,當他發覺自己的馬難以賣出去時,便去請來伯樂,結果馬價增加了十倍。這說明他有對商品進行包裝、宣傳的意識,酒好也怕巷子深,經商者這種包裝、宣傳意識一定要強烈。從這個角度可確立中心論點為:「酒好也怕巷子深。」
②伯樂:馬還是那匹馬,但伯樂去了一次之後價格就上漲了十倍,幸好這是一匹好馬,如果是匹劣馬,伯樂的一世英名豈不要因此付諸東流。因此,名人一定要慎於言行。
③買馬者:同樣一匹馬,先是三天無人問津,只因為伯樂來看了一下,價格就漲了十倍,買馬者的心態可見一斑。同樣的馬,花少量的錢就可以買到,卻等到伯樂來了、價格上漲之後才買,讓人費解。所以,千萬不能盲目崇拜。
④駿馬:馬雖是駿馬,但也只有在伯樂來了之後才顯示出自身價值,馬雖好,仍需識馬人。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現實中還有眾多的「千里馬」在等待著「伯樂」的發現。馬好仍需識馬人。
加點字
比:副詞,連續、頻頻。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雲:「其本義謂相親密也。余義俌也……頻也……」。
莫:沒有
往:來往前往
見:拜見
願:希望
還:通「環」環繞
顧:回頭看
朝:早晨

㈦ 簡述幾個關於馬的典故

「拍馬屁」的由來人們把阿諛奉承稱為「拍馬屁」。「拍馬屁」一詞最初來自蒙古族。古代蒙古人凡是牽馬與別人相遇,就要互相拍拍對方的馬屁股,連聲稱道:「好馬,好馬。」以示贊賞和友好。但在那時,也確有些趨炎附勢之徒,只要遇到王公貴族牽的馬,便不分好差優劣,總要跑上去拍拍馬屁股,不斷贊嘆:「好馬,好馬,大人真有福氣!」久而久之,「拍馬屁」就變為謅媚巴結之意的貶義詞,流傳至今。
「露馬腳」的起源人們把不小心露出原形稱為「露馬腳」。那麼,「露馬腳」之說是怎麼來的呢?有兩個版本。一說源於唐代,每逢喜慶活動,人們有舞麒麟的習俗。其實世上沒有麒麟,是古人想像出來的吉祥仁獸。為此,人們便把繪制的麒麟皮包裹在馬身上假作麒麟。馬在翩翩起舞時,若麒麟皮包裹不嚴密,則會露出馬腳來,於是被稱之為「露馬腳」。另一說源於明代,那時婦女均是小腳,而明太祖朱元璋的馬皇後卻有雙未經纏裹的大腳。女子大腳為當時一大忌諱,故馬皇後終日用長裙掩飾,從不將腳露出裙外。一次,馬氏乘轎游覽金陵街頭,不料轎簾忽然被一陣大風掀起,結果她擱在踏板上的一雙大腳露了出來,故稱「露馬腳」。
「馬虎」的來歷人們把辦事粗枝大葉稱為「馬虎」。宋朝有位畫家,一次剛畫好一隻虎頭,此時又有人請他畫馬,於是他不假思索,居然就在畫好的虎頭後面畫上了馬的身子,成為馬身虎頭的「馬虎圖」。此時,畫家的大兒子問他「是馬還是虎」?他說是虎。可是他的小兒子問他,他又說是馬。豈料,後來大兒子去打獵,遇見一匹馬,他誤為是虎,將馬射死,結果不得不給馬主賠償損失;小兒子在野外遇到一隻虎,他誤為是馬,便跑上前去騎它,結果被虎吃掉。最後,這位畫家痛心疾首,憤然把「馬虎圖」付之一炬,並作詩一首引以為戒:「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大兒依圖射死馬,小兒依圖餵了虎。草堂焚燒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走馬看花】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指鹿為馬】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秣馬厲兵】磨快武器,餵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
【馬耳東風】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裏屍】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塞翁失馬】(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駟馬難追】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馬齒徒長】比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聲色犬馬】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指鹿為馬
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專政,他們為保住自己權勢,假傳「聖旨」,令本應繼承皇位的秦始皇大兒子扶蘇自殺身亡,控制秦王的次子胡亥即位成了秦二世。趙高做了宰相高職,想伺機再推倒胡亥篡奪皇權。趙高狡猾陰險,他知道自己出身低下,各大臣都不服他。為了測試各個官員對他的態度,一日,趙高拉來一隻鹿,當著眾大臣的面對胡亥說:「陛下收下這只卑臣千方百計尋得的好馬吧!」胡亥笑道:「丞相是否搞錯了?你拉來的是一隻鹿哇,哪裡是良馬?」趙高並不理會皇帝的話,卻仔細觀察周圍人的反應,有人跟著趙高隨聲附和,有人卻說真話指出是鹿非馬。結果,說真話的陸續都被趙高設計殺害了。從此,留下「指鹿為馬」成語。
⒊塞翁失馬
」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人間訓》。它是為闡述老子「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的禍福倚伏觀服務的。
⒋伯樂相馬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⒌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元勛,他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被封為伏波將軍。
馬援回到京城洛陽,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麼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一味誇獎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麼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由衷地佩服。
一個月後,馬援又奔赴北方前線。63歲時馬援病死在軍中。
漢血馬經典故事
漢血馬以前脖子流出的漢有紅色物質,像流血一般,故稱之。中國古代稱為
「大宛馬」、「兩極天馬」,現稱為「阿哈馬」。
二千年前,世界馬種處於原始土種狀態,中亞土庫曼乾旱少雨的沙漠綠
洲中,已曾有十分優秀的快馬——漢血馬。張騫出塞發現了漢血馬。當張騫向漢
武帝匯報大宛馬後,武帝便命張騫帶百餘人的使團去了大宛國(今土庫曼)
求馬,帶一尊黃金馬的模型,希望以此重新換回大宛馬。結果大宛國不允,歸途
中漢使被殺,金馬遇劫,大宛國是一封閉小國,並不知中國的強大,此種行為使
漢武帝大怒,逐作出武力取馬的決定,從此爆發了兩次大宛馬戰爭。李廣利將軍
率兵數萬人首次懲罰失利,第二次大獲全勝,大宛國獻出三千匹馬給漢朝,二次
戰爭始得大宛馬,可見漢朝重視馬匹到何種程度。
當今純血種中含有百分之二十多的漢血馬血統,而今漢血馬是最長壽馬,可
活到二十三歲。
王亥馴馬
馬,原是一種野生動物,最早叫「火畜」。在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人們過著遷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傳說有一次,黃帝的部下捕獲了一匹野馬,每當人們接近它時,它就前蹄騰空,昂頭嘶鳴,或把後腿崩起,但它並不傷害人和其它動物,只以草為食。當時人們都還不認識這種動物,便把黃帝請來辨認。黃帝觀察很長時間,也未能認出是什麼動物,只讓大家不要殺掉,派馴養動物的能手王亥用木欄先把它圈起來。
過了一段時間,王亥發現欄桿外邊又來了幾匹這種紅色的野馬,它們對著欄桿內的那匹野馬叫個不停,不肯離開。過了一天,王亥把木欄門打開,不料外邊的好幾匹野馬一下子都沖進木欄,和圈在欄內的野馬混在一起,互相嘶叫了一陣,然後又都卧了下來。王亥把欄桿門關住,用割來的草喂它們。過了不長時間,其中一匹馬突然生下了一隻小馬駒。王亥高興極了。消息傳開,人們也都紛紛前來觀看。這些野馬和人接觸的時間一長,好像發現人類並不想傷害它們,所以在人面前也不驚慌,變得十分溫順。特別是小馬駒,很喜歡和人在一起玩耍。
有一天,王亥喂過馬後,牽出一匹性格溫順的馬,縱身跳上馬背。馬一受驚,猛地四蹄騰空飛奔起來,把毫無精神准備的王亥一下子拋下來跌了個仰面朝天。等王亥從地上爬起來,馬已跑得很遠了。王亥站起來望著越跑越遠的馬,心裡十分著急,以為它再也不會回來了。正要往回走,不料,這跑得很遠的馬,又扭頭跑回來了。王亥高興極了,忙把馬引進欄桿內圈好。後來他想出了一個辦法,用桑樹皮擰成一條繩子,把馬頭綁好,慢慢牽出來。然後又跳上馬背。馬仍像頭一次一樣,四蹄騰空,飛奔起來。這回王亥吸取了上次教訓,一隻手緊緊抓住綁在馬頭上的繩子,另一隻手又緊馬鬃,任憑馬怎麼飛跑,王亥總是不鬆手。跑了一陣後,馬的速度減慢下來,直到馬不再跑時,王亥這才勒過馬頭,緩緩地騎著回去。
王亥騎馬成功後,一下子轟動了許多人,風後、應龍、常先、大鴻等前來觀看,很快黃帝也知道了。應龍是黃帝身邊的一員大將,對騎馬當然更感興趣。他積極協助王亥馴馬,練習騎馬。就在這時,一件不幸的事發生了,一天清早,王亥、應龍起來練馬,忘記把欄桿門關上,一隻老虎乘無人時闖進圈裡,把可愛的小馬駒咬死,正張口要吃的時候,被人們發現了。老虎來不及吃掉小馬駒,跳出欄桿逃走了。王亥和應龍一見小馬駒被老虎咬死,氣得快要發病,立刻帶上弓箭,騎上馬向老虎逃去的方向追去。他們一口氣奔跑了幾十座山。終於找到了這只老虎。兩人看準目標,連發幾箭,把老虎射死在山谷中。在返迴路上,王亥、應龍又騎在馬上順便射死了幾只鹿。不料他們的行動,引起了風後的注意。風後一向智多謀廣,他腦子一動,便對黃帝說:「既然騎在馬上能追老虎,能射殺野獸,那麼,打仗時能不能也騎在馬上,追殺敵人?」風後建議黃帝下一道命令:「各部落所有打獵的人,今後出外打獵,一律不許射殺野馬。凡能捉回野馬者,給予獎勵。」黃帝不僅同意這個建議,而且自己也開始練習騎馬。他命應龍、王亥對捉回來的200多匹野馬要精心飼養,進行訓練。應龍專門挑選200多名精乾的小夥子,每天從早到晚,既馴馬,又練人。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馬有關的俗語和諺語
一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飢。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 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
馬屁拍在馬腿上。
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賓士靠頭馬。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
牛頭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
心急馬行遲。
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
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天馬行空,獨來獨往。
老馬識途。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鞍不離馬,甲不離身。
君子一言,快馬一鞭。
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驢唇不對馬嘴。
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
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http://www.ruiwen.com/news/50013.htm

㈧ 走馬觀花的典故

成語典故:

唐朝詩人孟郊年輕時隱居嵩山,過著清貧閑淡的生活,在回母親的鼓勵下,他答多次進京趕考沒有考中,直到46歲時才考取進士,他用寫詩「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來抒發自己的喜悅心情。

也就是說:過去的潦倒生活不值再提,今天皇恩浩盪,讓我非常的開心,我恨不得一天就能把長安的風光盡收眼底,表達了作者非常得意的心情,這就是走馬觀花的歷史來歷,有1000多年的歷史。

(8)花馬典故擴展閱讀: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滿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一番了。於是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寫下了這首別具一格的小詩。

孟郊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鵠的,頗出意料。這就如同一下子從苦海中被超渡出來,登上了快樂的峰巔;眼前天宇高遠,大道空闊,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風了。

將策馬賓士於春花爛漫的長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繪得生動鮮明。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一年春天。可知所寫春風駘盪、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

㈨ 關於馬的典故

1、指鹿為馬。指著鹿,說是馬。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有意思的是,2014年底,韓國有200多名教授將"指鹿為馬"選為韓國2014年的年度四字成語。
2、 老馬識途。途:路,道路。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成語出自《韓非子·說林上》:齊桓公應燕國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迷路了,放出老馬,部隊跟隨老馬找到了出路。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到引導作用。
3、千金買骨。古代一位侍臣為為君王買千里馬,結果馬死了,於是花了一千金把骨頭買了回來,君王大怒,侍臣說馬骨都願意花千金,說明君王重視千里馬,還怕別人不把千里馬送上門嗎?過了不久有好多人慕名把千里馬送上門來。
4、孫臏賽馬。田忌常與齊國的貴族們賽馬,並下很大的賭注。孫臏看見他們的馬分為上中下三等,同時馬的能力相差不遠。於是孫臏對田忌說:「你只管和他們賭重金,我有辦法可以使你取勝。」田忌聽信孫臏的意見,和齊威王及貴族們下了千金的賭注進行比賽。等到臨場比賽的時候,孫臏對田忌說:「現在用你的下等馬和他們的上等馬比,用你的上等馬和他們的中等馬比,用你的中等馬和他們的下等馬比。」三次比賽結束後,田忌以一敗兩勝,終於拿到了齊威王的千金賭注。因此孫臏也出了名,於是田忌把孫臏推薦給齊威王。齊威王向孫臏請教兵法,並拜他為軍師。

㈩ 關於馬的典故有哪些

除了上面的還有 伯樂相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按圖索驥 春秋時候,秦國有個叫孫陽的人,擅長相馬,無論什麼樣的馬,他一眼就能分出優劣。他常常被人請馬、選馬,人們都稱他為伯樂(「伯樂」本是天上的星名,據說負責管理天馬)。 有一次,孫陽路過一個地方,忽見一匹拖著鹽車的老馬沖他叫個不停,走近一看,原來是匹千里馬,只是年齡稍大了點。老馬拉著車艱難地走著,孫陽覺得太委屈了這匹千里馬,它本是可以奔跑於疆場,可以發揮更大作用的寶馬良駒,現在卻默默無聞地拖著鹽車,慢慢地消耗著它的銳氣和體力,實在可惜!孫陽想到這里,難過得落下淚來。 為了讓更多的人學會相馬,使千里馬不再被埋沒,也為了自己一身絕技不至於失傳,孫陽把自己多年積累的相馬經驗和知識寫成了一本書,配上各種馬的形態圖,書名叫《相馬經》。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徵去找,最後發現有一隻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徵,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親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接著感嘆道:「所謂按圖索驥也。」 故事出自明朝楊慎的《藝林伐山》。成語「按圖索驥」,比喻機械地照老辦法辦事,不知變通; 秦瓊賣馬 秦瓊在潞州落了難,窮得連飯店錢也付不出,先是典押了隨身的兵器金雙鐧,後來逼得連自己的坐騎黃驃馬也賣了。可是人在倒霉的時候,樣樣不遂心,連馬也沒人要。幸而遇見了一位賣柴的老者,動了同情心,指引秦叔寶說:「這西門15里外,有個二賢庄,莊上主人姓單號雄信,排行第二,人稱為二員外,要買好馬送朋友。」秦瓊久聞潞州單雄信的大名,就由這位老者介紹到二賢庄,與單二員外見面。秦瓊羞於說出真名實姓,只稱姓王,拿了馬價而去,後來單雄信從別人口中,獲知賣馬的人,就是山東濟南府的秦瓊,便立刻追趕,捧著秦瓊的臉說:「叔寶哥哥,你端的想殺了單通也。」 名人與馬的故事項羽馴服野馬
楚霸王項羽馴野馬「烏騅」的故事廣為流傳。據說「烏騅」當初被捉到時,野性難馴,許多人都休想騎它,就是騎得上的也頓時被它摔下來。壯強好勝的項羽聽說便想一試。他馴馬有術,一騎上「烏騅」,就揚鞭奔跑,一林穿一林,一山過一山。這馬非但沒把他摔下,反倒汗流如注,身疲力竭了。霸王不慌不忙騎在馬上,忽然用手緊抱住一樹干,滿想一下把馬壓製得動彈不得,誰知「烏騅」也不甘示弱,拚死掙扎,結果那樹連根都離開了山土,「烏騅」總算被霸王的「拔山」之力折服了,心甘情願地供霸王驅使了一生。

唐玄宗偏愛馬舞
唐代,馬戲達到頂盛時期。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尤其偏愛女子馬舞。唐宮設有男女馬伎隊,飼養大量舞馬。每年8月5日前後,便是馬舞高潮,勤政樓前舞馬場上馬舞通宵達旦。經長期訓練的馬便可聞樂起舞。馬能銜杯向皇帝獻酒,達到了令人驚嘆不止程度。後來,從唐朝章懷太子墓中發掘出的「馬球圖」得到進一步證明。該圖中繪有20多匹馬,騎者均穿各色窄袖袍,著黑靴、戴袱頭,相互策馬搶球。

趙奢改姓為馬
趙奢是戰國時期趙國人,初任田部吏,主收田賦,不畏權勢。戰國四公子之一的趙國貴族平原君趙勝家不肯出租稅,趙奢依法治罪,先後殺了趙勝家9個管事人員。後來趙奢升任將軍,用兵如神。公元前270年,秦軍大舉進攻趙國重鎮閼與牗今山西和順牘,他奉命救援,打敗秦軍,因功被封為馬服君。趙奢的子孫因以為氏,即馬服氏,後又省「服」為馬氏。

徐悲鴻一生畫馬
徐悲鴻一生畫的馬論百盈千,但可分為三大類:1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