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的寓意
『壹』 草原蒙古包有什麼深度意義
從中國西部阿爾泰的雪峰,到東部興安嶺的綠林;從北部的貝加爾湖到南部的萬里長城,都曾經是北方游牧民族縱馬征戰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最適合這種生活方式的居室就是蒙古包。蒙古包,這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它伴隨著蒙古族走過了漫長的年代。
『貳』 蒙古包蒙古包上的圖案 有什麼意義
主要是 有 雲朵 花兒 錢幣 還有羊角 等團 羊角的圖案寓意 牲畜多多 雲朵 是吉祥 花兒當然啊你是漂亮 錢幣 就是招財走運咯 蒙古服裝上的圖案也類似了
『叄』 蒙古包周圍的小彩旗代表著什麼寓意
蒙古包周圍常見的彩旗有兩種:
一、彩色經藩。經藩就是印有經文的藩布經。這是因為藏族同胞虔誠地信奉藏傳佛教,希望時刻都能朗讀經文,但是歷史上藏民的生活條件艱苦,必須辛苦的勞動才能維持生計,於是他們就造就了風轉經,希望通過風吹動經藩,來代替他們誦讀,幫助心靈升華。
二、三角彩旗。這是近些年出現很多的民俗游後,為了裝飾蒙古包、增加歡樂氣氛才增加的裝飾用材料,沒有特別的意義。而實際生活中的蒙古包也不用三角旗裝飾。記得採納哦!
『肆』 蒙古包頂部花紋代表什麼啊
蒙古包頂部圖案是「雲紋」,代表聖潔的白雲!
賦予民族意義的雲紋,蒙古族仰慕天地雲氣,白雲象徵皓潔與祥和。
雲紋是蒙古族運用最多的紋樣,從蒙古包到傢具,再到服飾。
這其中不乏蒙古人對自然崇拜之情,一個屹立於自然之中的民族。
雲紋是力量的象徵,吉祥的象徵,民族性的象徵。
『伍』 蒙古包的來源,以及蒙古包代表什麼寓意要交作業了,急急急
應該是起源於匈奴人的房屋叫穹廬或氈帳。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人的先祖就居住 「北地」,穿皮革,披氈裘,住穹廬(氈帳)。後經以後的回鶻、柔然、突厥、鮮卑、契丹等多個民族傳承、改造,最後形成了室韋(蒙古族祖先)的主要建築形式,也更趨實用、舒適和美觀。
蒙古包的包門開向東南,可避開強冷空氣,也沿襲著以日出方向為吉祥的古老傳統。帳內的中央部位安放火爐。火爐的東側放著堆放炊具的碗櫥,火爐上方的帳頂開有一個天窗。火爐西邊鋪著地氈,地氈上擺放矮腿的雕花木桌。包門的兩側懸掛著牧人的馬鞭、弓箭、獵槍以及嚼轡之類的用具。帳內的西側擺放著紅漆彩繪木櫃,木櫃的北角上敬放著佛龕和佛像,佛像前供放著香爐及祭品。
『陸』 蒙古包的意思
蒙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幾塊連接,圍成圓形,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因為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
蒙古包也稱「氈包」。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種用厚羊毛氈製成的圓形凸頂房屋。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牧區多建移動式。通常高約2.5米,直徑4米。包頂有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於游牧等特點。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內蒙古草原旅遊區,有著蒙古民族特色。
『柒』 蒙古包的包是滿語什和什的意思
蒙古包是蒙古等游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幾塊連接,圍成圓形,長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 。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除蒙古族外,哈薩克、塔吉克等族牧民游牧時也居住蒙古包。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
在遼闊的蒙古高原上,寒風呼嘯,大地點綴著許多白色的帳篷。它們就是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因為很容易拆裝,有利於放牧時搬遷流動。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
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著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帳篷。
蒙古包也稱「氈包」。蒙古族傳統民居。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牧區。一種用厚羊毛氈製成的圓形凸頂房屋。分移動式和固定式兩種。牧區多建移動式。通常高約2.5米,直徑4米。包頂有圓形天空,通煙氣。包門小,朝南或朝東南。具有製做簡便,便於搬運、耐御風寒,適於游牧等特點。
目前蒙古包大多用在內蒙古草原旅遊區,有著蒙古民族特色。
『捌』 蒙古包的民俗意義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蒙古包是對蒙古族牧民住房的稱呼。「包」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等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游牧民族為適應游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游牧。自匈奴時代起就已出現,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厘米、長230厘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上蓋傘骨狀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蒙古包最小的直徑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數百人。蒙古汗國時代可汗及諸王的帳幕可容2000人。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動式兩種。半農半牧區多建固定式,周圍砌土壁,上用葦草搭蓋;游牧區多為游動式。游動式又分為可拆卸和不可拆卸兩種,前者以牲畜馱運,後者以牛車或馬車拉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蒙古族定居者增多,僅在游牧區尚保留蒙古包,即蒙古人所稱的「格爾斯」。自從有蒙古族以來,人們就開始使用蒙古包。這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究竟是何時開始使用的,無人知道確切的時間。蒙古包成為蒙古人的日常居所。大多數蒙古人是游牧部落,終年趕他們的山羊、綿羊、氂牛、馬和駱駝尋找新的牧場。蒙古包可以打點成行裝,由幾頭雙峰駱駝馱著,運到下一個落腳點,再重新搭起賬篷
在內蒙古,有許多的這樣的廠商可以為您提供個性化的蒙古包製作,比如內蒙古比較有名氣的內蒙古心意達蒙古包廠,它們不但在為蒙古居民提供著家居式的蒙古包,還在為中央電視台提供演出用蒙古包,在一個追求個性化的今天,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蒙古人用羊胃形容自己的氈包,因為十三世紀的蒙古包其形如此。蒙古包頂上圓中有尖,中間寬大渾圓,下面可以算作"准圓"這種形式特點,使草原上的沙暴和風雪,受到蒙古包的緩沖以後,會在它後面適當的距離,形成一個新月形的緩坡堆積下來。這是因為蒙古包沒有菱角,光滑溜圓,呈流線型形狀。包頂是拱形的,承受力最強(如橋梁之拱形)形成一個強固的整體。大風來了,承受巨大的反作用力。上面的沙子流走了,下面的沙子在後面堆積起來。搭蓋堅固的蒙古包,可以經受冬春的十級大風。蒙古民族一直自己製造蒙古包。蒙古高原有的是山林,木料不用發愁。剪下羊毛擀氈子,外面搭的東西就有了。剪下駝馬鬃、尾,就可以搓成圍繩和帶子。所用的料全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蒙古包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可以拆卸。哪個部件壞了、舊了,就可以把它換掉。蒙古包可以擴大,可以縮小。但是習慣上,蒙古人不喜歡縮小。兒子成家的時候,都要蓋一座小巧的新包。以備今後生兒育女,擴大氈包。擴大氈包的時候,把套瑙換掉,增加烏尼、哈那就行了。蒙古包這種製作容易,修理簡便的特點,使蒙古人使用它到現在。
永恆日晷
蒙古人通過對日出日落的長期觀察,按著太陽照進蒙古包的日影來計算時間。蒙古人使用日晷大概很久。據學者考證,從匈奴時代開始,蒙古包就向著太陽升起的地方搭蓋。計算時刻最標準的蒙古包應是四個哈那(十四個頭)。六十根烏尼(門頭上有四根烏尼),門沖東南開,這是當初的規定。根據日光照進套瑙外圈、烏尼頭兒、烏尼中間、哈那頭兒、哈那中間、被桌、正座墊子、東面墊子、碗架腿子等劃分時間。根據這種劃分的時辰,可以有鍾點,有秩序的安排一天的營生。總之,在家的人從蒙古包看日影,外面的人看太陽照在自己身上的影子,晚上看月亮和星星。 蒙古包計算時辰從兔(卯)時開始(按現在六點),到雞(酉)時結束(按現在十八點)。因此蒙古包本身就是日晷。生活在蒙古包里的人,至今還是靠看日影過日子的。
由內知外
蒙古包是氈子搭的,外面有什麼動靜很容易知道。尤其是深夜,外面發生了什麼事情,牧民都知道得一清二楚。游牧部落從事牧業經濟,尤其是羊群不入圈的季節,狼和鷹猖獗的時候,兵荒馬亂的年代,蒙古包的這種作用發揮得更加明顯。相對農業民族的房屋來說,蒙古包更適合從事牧業經濟,有別的居室不可比擬的優越性。
明亮殿堂
蒙古包給你一種寬敞明亮的感覺。蒙古包是一個半球體,蒙古包的套瑙開在當頂上,日出日落陽光都能照進來,因此始終敞亮。蒙古包的圓頂開在上方,煙塵很容易出去。套瑙和門口離得很近,空氣容易交換。蒙古包里永遠有明亮充足的陽光 ,始終洋溢著大自然健康清新的空氣。 其次,蒙古人經過幾千年來的實踐,把氈包的各個部件用精巧的工藝製作出來,使它有著獨特的美感。從遠處看,它像草原上一顆潔白的珍珠。走近一看,氈包上的花紋更加清晰美麗。蒙古人在製作氈包時,在頂氈、頂棚、圍氈的邊上,都要用駝毛和馬鬃馬尾搓成細繩縫上去。在雪白的氈上鑲上一條黑邊,黑白分明,看起來非常美觀。在圍氈上箍緊的三條寬大的圍繩,與其交叉的六條繩索,把蒙古包捆出一種獨特的形狀來。在頂棚和圍氈銜接的地方,為了防止風灌進去,用皮條做成吉祥圖案,在包頂纏繞一周,是氈包顯得更加好看。另外,蒙古包的底部,用納有雲頭花紋的氈子或刻著花草的木頭,做成牆腳圍子。蒙古包的氈子也很講究,周邊納有各種花紋,中間是吉祥圖案和雲文圖案。蒙古包綉納的氈門,也格外美麗。門頭上的氈子或門框橫木,也要綉刻各種花紋,增加美感,包頂的外罩更是占盡風光。外罩也叫"有腿的頂氈"。用外罩布苫上頂氈,把套瑙那麼大的一片正好挖掉即可。有了外罩的蒙古包,從哪個方向看也是蓮花瓣、雲頭花。外罩有紅有蘭,宛如紅蓮青蓮。有了外罩的蒙古包,比一般的蒙古包更為鮮艷奪目。 包內部也有自己獨特的美。一則蒙古包的架木---哈那、烏尼、套瑙、門等做工講究,架木和苫氈很般配。二則在地面鋪滿納綉的氈子,用各種顏色毛線鑲出邊來,中間綉上雲紋和吉祥圖案,看起來非常美觀。三則蒙古包里的傢具,從佛龕開始,到被桌、箱子、豎櫃、碗架,無不彩繪刀馬人物、翎毛花卉、山狍野鹿之類,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坐在這樣的蒙古包里,可以說是一種享受。
忌諱
氈門頂氈
進蒙古包不能踩門檻,不能在門檻垂腿而坐,不能擋在門上,這是蒙古包的三忌,這種風俗自古就有。進別人家的時候,首先要撩氈門,跨過門檻進去。因為門檻是戶家的象徵。踩了可汗的門檻便有辱國格,踩了平民的門檻便敗了時運。所以都特別忌諱,令行禁止。後來這種法令雖然成了形式,但不踩門檻一事,卻因為每個人都自覺遵守而流傳下來。只有有意跟對方挑釁、侮辱對方的人,才故意踩著人家的門檻進家。 尊重主人的客人,不但腳不踩門檻,連氈門也不能從正中而入,而要輕輕地撩起祥雲簾子,從氈門的東面進去。把右手向上攤開,用手指頭肚而觸一下門頭,才能進去。這樣做的用意是祝福這家太平吉祥。 平時為了尊重門戶,不但腳不踩門檻,手不抓門頭,連頂氈也不能隨便觸動。在蘇尼特嘎林達爾台吉的傳說中,就寫著"不可觸動頂氈、灶台、有頂的帽子"等字句。蒙古包的帽子就是頂氈,所以不許隨便觸動。早晨拉頂氈的時候,用右手拉住頂氈帶子,從胸前轉一圈(順時針)轉到西面拉開。晚上蓋頂氈的時候,用右手在胸前轉一圈,拉回到東面。頂氈晚上蓋住,白天揭開。白天只有刮風下雨才蓋上頂氈。平素晴天麗日,忌諱蓋上頂氈。只有家裡死了人,才把頂氈蓋上,或者把頂氈的三角向天窗垂下來。
灶火忌諱
蒙古人最尊重灶火,把它看得比什麼都珍貴。來家作客的人,別說踩進灶火的木框里,就是木框本身也不能踩。前後出入的時候,要把袍襟撩起,生怕掃住灶火的木框(火撐外面的木圈)。支火撐、坐鍋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要傾斜。還忌諱向灶火灑水、吐痰、扔臟物,不能在灶火的木框上磕煙袋,火撐上更不能磕煙袋。更忌諱向灶火伸腿,把腿伸到火撐上烤火。不能把刀子等刃具朝著灶火放置。要把剪子、切刀裝進氈口袋裡,夾在蒙古包的襯氈縫里。忌諱用刀刃捅火、用刀刃翻火、用刀子從鍋里扎肉吃、用刀子在鍋里翻肉。 尊敬灶火的起因,可以從幾方面解釋。考察灶火(香火---高勒木德)一詞的古義,指祖先留傳下來的家庭用火,高勒木德一詞的含義,是指主要的木頭、柱子、橫梁等。與此相關,我們的祖先曾經供奉過火神與祖先的靈魂,這就是尊重火的歷史原因。我們的祖先不僅很早就回用火,而且差不多同時就開始祭火。 從祭火的祝贊詞中可以看到,蒙古人祭火是成吉思汗留傳下來的習俗。某一家的香火總是由那家的季子繼承,尊敬那一家的香火實際上就是尊重那家的主人。
墜繩忌諱
墜繩,就是栓在天窗正中用來固定蒙古包的拉繩。拉繩的帶子夾在蒙古包東橫木以北第四根哈那頭上搭的烏尼里。墜繩先從套瑙和烏尼之間垂下弓形的一截兒,再將其端從烏尼旮旯里穿進去,在烏尼上打一個吉祥活扣掏出來。如果颳起大風,就可以把拉繩一下揪出來,固定在地上栓牢。春秋季節颳起大風或羊角風的時候,用力把拉繩揪住,或者把他固定在外面北牆根的樁子上,可以防止蒙古包被風颳走。在掖墜繩的時候,垂下來的部分長短要適當,一般以站起來不碰頭、伸手能夠著為好。蒙古人認為墜繩是保障蒙古包安寧、保存五畜福分的吉祥之物。沒有墜繩的蒙古包不存在,沒有墜繩就不能算蒙古包。出賣大畜的時候,要從鬃、尾、膝上拔一小撮毛拴在墜繩上,這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家裡。出賣小畜的時候,女主人要用袍子的里襟擦它們的嘴,就是要把牲畜的低福留在裡面的意思。男方到女方家娶親的時候,要把一庹長的緞哈達作為五畜的禮物,搭在對方的墜繩上。墜繩是一種家戶生存、五畜繁衍的吉祥物,所以非常珍貴,外來人不能用手去摸。
編輯本段物品陳設
蒙古包內陳設的根據,主要是繼承了老祖宗敬奉香火、神佛的傳說,同時也跟男女勞動的不同分工有關系。再則這種陳設形成的固定規矩所以能保持不變,還在於蒙古包的形狀幾千年來沒有改變。 蒙古包的空間分三個圓圈,東西的擺布分八個座次。不僅八方都有安放東西的地方,正中還有安排香火(灶火)的地方,因此也可以說有九個座次。但是南面有門,不能放東西,如果不算座次的話,還是八個座次。 香火 有學者認為,香火(灶火)布局在座位正中,跟古代的火崇拜有關。架木覆被以後,最先安放灶火(支火撐)。決定蒙古包的核心香火位置在哪一點時,按墜繩垂下來正對的地方,就是支放火撐的中心點。火撐的四條腿,要使兩兩的連接線正與套瑙的縱木平行。火撐外框放置的時候,以火撐為中心,四周的距離要相等,而後安排出門口的地板。火撐古代是青銅的,有三條腿。後來變成生鐵的,成四條腿。三條腿火撐出現以前,支三塊石頭生火。火撐和鍋灶安放的時候,提倡放得端正,或可以向西偏斜,但決不向東南偏斜。這主要是怕福氣沖門(東南)跑掉。鍋蓋的梁要對著套瑙橫木,不能與它交叉。鍋旁放茶壺和火盆。茶壺嘴沖著灶火,不能對著客人。
『玖』 蒙古包的民俗意義
蒙古包(Mongolianyurts)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蒙古包呈圓形,有大有小,大者,可容納600多人;小者可以容納20個人。蒙古包的架設很簡單,一般是搭建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蒙古包的大小先畫一個畫圈,然後便可以開始按照圈的大小搭建。蒙古包看起來外形雖小,但包內使用面積卻很大,而且室內空氣流通,採光條件好,冬暖夏涼,不怕風吹雨打,非常適合於經常轉場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拾』 蒙古包是什麼意思
蒙古包[ měng gǔ bāo ]
釋義:蒙古族人居住的圓頂的氈子帳篷。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適於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氈、繩帶三大部分組成。製作不用泥水土坯磚瓦,原料非木即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