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典故
㈠ 古代農耕發源的小故事有什麼
農業始祖後稷是古老的漢族民間傳說。以敘事方式來講述故事,距現在約四千多年前,炎帝後裔有邰氏的女兒姜嫄,因踩巨人足跡而生子,認為是不祥之物,三棄不死,便給孩子起名叫棄。棄從小就喜歡農藝,長大後遍嘗百草,掌握了農業知識,就在教稼台講學,指導人們種莊稼,傳播農耕文化,成為遠古時一位大農藝師,被尊稱為農業始祖後稷。後稷創建了光輝燦爛的漢族農耕文化,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淳樸的武功人民。教稼台前仰神農,有邰熠熠萬世功。武功人以後稷而自豪,其故事家喻戶曉。
㈡ 中國古代農業有關神話傳說
族源神話,似乎是每一個原始民族所必備的知識。活潑於中國古代北方的少數民族,在他們的傳說中,往往將自己民族的起源、興起與某一神秘之獸聯系在一起。如拓跋鮮卑族,相傳他們的先祖遇難,有一形如馬、聲如牛的神獸引路,使他們渡過了「九難八阻」,終而得以興起。①這一神獸,就是所謂的「鮮卑郭落」,即馴鹿。②契丹族則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一位乘白馬的男子和一個駕著青牛車的天女結合生下的。③又說其先祖中有一號?呵者,「戴野豬頭,披豬皮,居穹廬中,有事則出,退復隱入穹廬如故。後因其妻竊其豬皮,遂失其夫,莫知所如。④」黨項族傳說他們的祖先羅都生了馬、黑牛等七個兒子,後來有了他們的族。⑤而流傳最廣的則是關於狼圖騰的神話。
古代北方對中國歷史影響最大的先後有匈奴、突厥與蒙古三大少數民族集團。這三大集團同興起於大漠,皆以狼為圖騰神獸。匈奴從戰國晚期即公元前三世紀始見於歷史記載,直到公元五世紀才開始退出歷史舞台,先後存在了七個世紀,並於公元四世紀與五世紀,先後在黃河流域建立了漢、趙、大夏等政權,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匈奴雖沒有留下關於狼祖神話的直接記述,但與匈奴有淵源關系的諸民族傳說,卻披露了這一信息。公元四、五世紀活動於大漠的高車部落⑥,《魏書》本傳言:「其先匈奴之甥也」,《新唐書》卷二一七《回鶻傳》則曰:「回紇,其先匈奴也,俗多乘高輪車,元魏時亦號高車部。」這個部落的祖先相傳是一隻老狼。《魏書》卷一
㈢ 關於(農業)的歷史(趣味)小故事
建議你去看看馬鈞的故事
《後漢書·張讓傳》記載,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馬鈞在京城洛陽任職時,城內有地,可辟為園。為了能灌溉,他製造了翻車(即龍骨水車)。清代麟慶所著的《河工器具圖說》記載了翻車的構造:車身用三塊板拼成矩形長槽,槽兩端各架一鏈輪,以龍骨葉板作鏈條,穿過長槽;車身斜置在水邊,下鏈輪和長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鏈輪為主動輪;主動輪的軸較長,兩端各帶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動拐木,驅動上鏈輪,葉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環,連續把水送到岸上。馬鈞所制的翻車,輕快省力,可讓兒童運轉,「其巧百倍於常」,即比當時其他提水工具強好多倍,因此,受到社會上的歡迎,被廣泛應用。直到20世紀,中國有些地區仍使用翻車提水。
㈣ 有關古代農業的故事
《齊民要術》
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編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內容豐富、規模巨大的農業生產技術著作,是我國古代「四大農書」之一,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重視和高度評價。
賈思勰,益都(今屬山東)人。出生在一個世代務農的書香門第,其祖上就很喜歡讀書、學習,尤其重視農業生產技術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這對賈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響。他的家境雖然不是很富裕,但卻擁有大量藏書,使他從小就有機會博覽群書,從中汲取各方面的知識,為他以後編撰《齊民要術》打下了基礎。成年以後,他開始走上仕途,曾經做過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等官職,並因此到過山東、河北、河南等許多地方。每到一地,他都非常重視農業生產,認真考察和研究當地的農業生產技術,向一些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農請教,獲得了不少農業方面的生產知識。中年以後,他又回到自己的故鄉,開始經營農牧業,親自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和放牧活動,對農業生產有了親身體驗,掌握了多種農業生產技術。大約在北魏永熙二年(533年)到東魏武定二年(554年)期間,他將自己積累的許多古書上的農業技術資料、詢問老農獲得的豐富經驗、以及他自己的親身實踐,加以分析、整理、總結,寫成農業科學技術巨著《齊民要術》。
《齊民要術》分為10卷,共92篇,11萬字;其中正文約7萬字,注釋約4萬字。另外,書前還有「自序」、「雜說」各一篇,其中的「序」廣泛摘引聖君賢相、有識之士等注重農業的事例,以及由於注重農業而取得的顯著成效。書中內容相當豐富,涉及面極廣,包括各種農作物的栽培,各種經濟林木的生產,以及各種野生植物的利用等等;同時,書中還詳細介紹了各種家禽、家畜、魚、蠶等的飼養和疾病防治,並把農副產品的加工(如釀造)以及食品加工、文具和日用品生產等形形色色的內容都囊括在內。因此說《齊民要術》對我國農業研究具有重大意義。
《齊民要術》的內容可以分為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賈思勰建立了較為完整的農業科學體系,對以實用為特點的農學類目作出了合理的歸劃。對開荒、耕種到生產後的加工、釀造和利用等一系列過程詳細記述,同時還論述了種植學、林學以及各種養殖學。《齊民要術》的分類是依據每個項目在當時農業生產、民眾生活中所佔的位置來劃分的。
第二,《齊民要術》中詳盡探討了抗旱保墒的問題。另外,他還論證了如何恢復、提高土壤肥力的辦法,主要是輪換作物品種,並出現了綠色植物的栽培及輪作套種的方式,明確提出從事農業生產的原則應該是因時、因地、因作物品種而異,不能整齊劃一。
第三,《齊民要術》提出了選育良種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和環境的相互關系問題。賈思勰認為種子的優劣對作物的產量和質量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以谷類為例,書中共搜集谷類80多個品種,並按照成熟期、植株高度、產量、質量、抗逆性等特性進行分析比較,同時說明了如何保持種子純正、不相混雜,種子播種前應做哪些工作,以期播種下去的種子能夠發育完好,長出的幼芽茁壯健康。
第四,《齊民要術》把動物養殖技術向前推進了一步。書中敘述了養牛、養馬、養雞、養鵝等等的方法,共有6篇。書中還指出如何使用畜力,如何飼養家畜等,還提出如何搭配雌雄才恰到好處。書中又記載了獸醫處方48例,涉及外科、內科、傳染病、寄生病等,提出了及早發現、及早預防、發現後迅速隔離、講究衛生並配合積極治療的防病治病措施,今天有的措施仍在採用。
第五,農產品的加工、釀造、烹調、貯藏等技術也是《齊民要術》所涉及的內容。書中闡述了酒、醋、醬、糖稀等的製作過程,以及食品保存等。從所記載的工藝過程看,當時的人對微生物在生物釀造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已有所認識,並掌握了很多實際經驗和製作技巧。書中記載的蔬菜貯藏技術在我國北方仍被使用:9、10月間,於地上挖坑,深約一米或更多(視貯藏量而定),然後把新鮮的蔬菜一層層擺在坑中,再擺一層放一層土,最上面留下一尺多全部用土蓋好。這樣,冬天取出來的蔬菜不失水分,和夏秋時的一樣新鮮。
第六,書中還記載了許多關於植物生長發育和有關農業技術的觀察資料。譬如:「種椒第四十三」中講述了椒的移栽,說椒不耐寒,屬於溫暖季節作物,冬天時要把它包起來;又如「種梨第三十七」中說梨的嫁接「用根蒂小枝,樹形可喜,五年方結子,鳩腳老技,三年既結子而樹丑」。書中還有許多類似記載材料,其中最為可貴的是「栽樹第三十二」中所述果樹開花期於園中堆置亂草、生糞、溫煙防霜的經驗。書中認為「下雨晴後,若北風凄冷,則那天晚上一定有霜」,根據這一方法,人們可以預防作物被凍壞,從而避免損失。另外還可採用放火產生煙,從而可以防霜。
第七,《齊民要術》中很重視對農業生產、科學技術與經濟效益的綜合分析,描述了多種經營的可行性,使農民的收入有所增加。書中種白楊一節,預算了可得收入:1畝3壟,1壟720穴,1穴屈折插1楊枝,兩頭出土,1畝可得4320株,3年可為蠶架的橫檔木,5年可做屋椽,10年能充棟梁,以售賣蠶架橫檔木計算,1根5錢,1畝歲收21600文,1年若種10畝,3年一輪,那麼收入將相當可觀。書中還介紹了許多種以小本錢賺大錢的方法。
《齊民要術》得到各類學家的高度評價。首先是農史學家稱贊《齊民要術》使中國農學第一次形成精耕細作的完整的結構體系,它高度概括了農業耕種的精湛技藝,使農業有了更深的發展;其次是經濟史學家,認為《齊民要術》是封建地主經濟的經營指南,為其增加經濟效益提供了有利的途徑;再有食品史學家認為《齊民要術》在農產品加工、釀造、烹調、果蔬貯藏等方面也給出了很好的技巧,為這方面的工作者提供了理論依據。
總之,《齊民要術》一書是一部總結我國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傑出著作,是一部具有高度科學價值的「農業網路全書」,是我國寶貴的科學文化遺產。
㈤ 中國農業歷史上比較出名的典故有哪些
神龍嘗百草。黃帝老婆教養蠶。袁隆平研製雜交水稻。
㈥ 有關古代農業50字故事
賈思勰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農業科學家。他編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內容豐富、規模巨大的農業生產技術著作,是我國古代「四大農書」之一,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重視和高度評價。
㈦ 農業有哪些傳說故事(名稱)
《後漢書·張讓傳》記載,東漢中平三年(公元186年),畢嵐曾製造翻車,用於取河水灑路.馬鈞在京城洛陽任職時,城內有地,可辟為園.為了能灌溉,他製造了翻車(即龍骨水車).清代麟慶所著的《河工器具圖說》記載了翻車的構造:車身用三塊板拼成矩形長槽,槽兩端各架一鏈輪,以龍骨葉板作鏈條,穿過長槽;車身斜置在水邊,下鏈輪和長槽的一部分浸入水中,在岸上的鏈輪為主動輪;主動輪的軸較長,兩端各帶拐木四根;人靠在架上,踏動拐木,驅動上鏈輪,葉板沿槽刮水上升,到槽端將水排出,再沿長槽上方返回水中.如此循環,連續把水送到岸上.馬鈞所制的翻車,輕快省力,可讓兒童運轉,「其巧百倍於常」,即比當時其他提水工具強好多倍,因此,受到社會上的歡迎,被廣泛應用.直到20世紀,中國有些地區仍使用翻車提水.
——中國三農網
㈧ 農耕文化的傳說故事
相傳距現在約四千多年前,炎帝後裔有邰氏的女兒名叫姜螈,因心裡不舒服經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發現地面上有一個巨人足跡,覺得好奇,有意踏上去,後來就懷孕生子。
人們認為這個無父親的孩子是個「不祥之物」,就把他拋棄了三次,先後扔在小巷、冰河和森林裡,奇怪的是每次都有牛羊、飛鳥和人相救。姜螈認為他是個神孩,就又抱回養育,起名叫「棄」。
棄是個有志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農藝,在母親姜螈的教誨下很快掌握了農業知識。他看到人們僅僅靠打獵維持生活,食物太單調,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心裡非常難過。
就決心想個辦法來保證人類能生存下去。他想著想著上了山坡,看到滿山遍野的樹木和花草,突然靈機一動,人們為什麼總要漁獵吃肉呢?這些樹木的果實、莖葉能不能吃呢?
於是,他便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遍嘗百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為人類找到了大量的食物。
後被尊稱為「農業始祖後稷」。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神農後稷嘗百草,不怕蛇咬狼擋道,死而復生不動搖,只為民眾能吃飽……」
可是,後稷並不滿足於這些發現,他看到人們為了找到可口好吃的植物。往往要走很遠的路,累得滿頭大汗。能不能在家門口自己種植呢?
他反復思考、觀察,驚奇地發現,飛鳥嘴裡銜的種子掉在地里,人們吃完的瓜子、果核扔在地上,到第二年又發出新芽。
長出新的瓜果樹。後來他又發現植物的生長與天氣、土壤有關系,就決定利用天氣的變化和不同類型的土地,指導人們選育良種,有計劃的進行農耕。
相傳後稷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來百穀種子,讓他為民造福,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後稷講學了,教咱種莊稼了!」
周民一傳十,十傳百,教稼台前,農夫們或坐或立,黑壓壓一大片,靜聽著後稷講解農業知識。他揮著手,又是比畫,又是示範,每到興奮處,還下台手把手給人們教農耕新法。
「噢好!噢好……」人群發出陣陣贊揚聲。後來,後稷還在教稼台上號召並領導人們改進農具,開渠修堰,排水、灌溉,使田野一片綠油油。
人們都誇後稷教民種的莊稼穗兒大、顆粒飽、產量高。後稷教民農耕,是遠古時一位大農藝師。舜帝為了表彰他的功德,把廣闊的有邰地賜予他。
(8)農業典故擴展閱讀:
農耕文明決定了中國文化的特徵。中國的文化是有別於歐洲游牧文化的一種文化類型,農業在其中起著決定作用。歐洲文明掠奪式特徵,誕生於此前的狩獵文化。
與濫觴於種植的中國文明存在明顯的差別。聚族而居、精耕細作的農業文明孕育了內斂式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文化傳統、農政思想、鄉村管理制度等等。
與今天提倡的和諧、環保、低碳的理念不謀而合。歷史上,游牧式的文明經常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的變化,以致突然消失。
而農耕文明的地域多樣性、民族多元性、歷史傳承性和鄉土民間性,不僅賦予中華文化重要特徵,也是中華文化之所以綿延不斷、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農業最早是在中原地區興起來的。中原農耕文化包含了眾多特色耕作技術、科學發明。裴李崗文化有關遺存中出土了不少農業生產工具,為早期農耕文化的發達提供了實物證據。
尤其是琢磨精製的石磨盤棒,成為我國所發現的最早的糧食加工工具。大家知道,三皇之首的伏羲教人們「作網」,開啟了漁獵經濟時代。
炎帝號稱「神農氏」,教人們播種收獲,開創了農業時代。大禹採用疏導的辦法治水,推進了我國水利事業的發展,也促進了數學、測繪、交通等相關技術的進步。
戰國時期,由河南人鄭國主持修建的「鄭國渠」。極大地改善了關中地區的農業生產條件。隨著民族的融合特別是中原人的南遷,先進的農業技術與理念傳播到南方。
促進了中國古代農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中國農業的起源與發達、農業技術的發明與創造、農業的制度與理念,均與河南密切相關。
㈨ 農耕文化及故事傳說
相傳距現在約四千多年前,炎帝後裔有邰氏的女兒名叫姜螈,因心裡不舒服經常外出散步。有一天,她偶然發現地面上有一個巨人足跡,覺得好奇,有意踏上去,後來就懷孕生子。
人們認為這個無父親的孩子是個「不祥之物」,就把他拋棄了三次,先後扔在小巷、冰河和森林裡,奇怪的是每次都有牛羊、飛鳥和人相救。姜螈認為他是個神孩,就又抱回養育,起名叫「棄」。
棄是個有志氣的孩子,從小就喜歡農藝,在母親姜螈的教誨下很快掌握了農業知識。他看到人們僅僅靠打獵維持生活,食物太單調,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心裡非常難過。
就決心想個辦法來保證人類能生存下去。他想著想著上了山坡,看到滿山遍野的樹木和花草,突然靈機一動,人們為什麼總要漁獵吃肉呢?這些樹木的果實、莖葉能不能吃呢?
於是,他便決定親口嘗一嘗各種野生植物的滋味,以確定哪些能吃、好吃,哪些不能吃或不好吃?遍嘗百草,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為人類找到了大量的食物。
後被尊稱為「農業始祖後稷」。民間流傳著一首歌謠:「神農後稷嘗百草,不怕蛇咬狼擋道,死而復生不動搖,只為民眾能吃飽……」
可是,後稷並不滿足於這些發現,他看到人們為了找到可口好吃的植物。往往要走很遠的路,累得滿頭大汗。能不能在家門口自己種植呢?
他反復思考、觀察,驚奇地發現,飛鳥嘴裡銜的種子掉在地里,人們吃完的瓜子、果核扔在地上,到第二年又發出新芽。
長出新的瓜果樹。後來他又發現植物的生長與天氣、土壤有關系,就決定利用天氣的變化和不同類型的土地,指導人們選育良種,有計劃的進行農耕。
相傳後稷的精神感動了天帝,派神仙下凡送來百穀種子,讓他為民造福,人類結束了茹毛飲血的生活。「後稷講學了,教咱種莊稼了!」
周民一傳十,十傳百,教稼台前,農夫們或坐或立,黑壓壓一大片,靜聽著後稷講解農業知識。他揮著手,又是比畫,又是示範,每到興奮處,還下台手把手給人們教農耕新法。
「噢好!噢好……」人群發出陣陣贊揚聲。後來,後稷還在教稼台上號召並領導人們改進農具,開渠修堰,排水、灌溉,使田野一片綠油油。
人們都誇後稷教民種的莊稼穗兒大、顆粒飽、產量高。後稷教民農耕,是遠古時一位大農藝師。舜帝為了表彰他的功德,把廣闊的有邰地賜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