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古代典故
『壹』 古代誠信典故,越多越好
1.曾子殺豬
是講古時一個叫曾子的人,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哄騙孩子說在媽媽集市回來後殺豬給兒子吃,曾子得知後真的將豬殺了。故事告訴我們為人要誠信,答應的事一定要做到。
2.郭汲守信:
郭汲,東漢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一貫注重恩德,在當時聲譽很好。
郭汲在並州任職時,一次下去考察,途經美稷縣,當地的孩子們聞訊後,自發地聚集到一起夾道歡迎他。郭汲不知情,就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干什麼呀?」孩子們回答說:「聽說您要來,我們特來歡迎!」郭汲聞言趕忙下馬,一一答謝。在美稷縣辦完事後,孩子們又聞訊趕來送郭汲,並問他什麼時候返回。郭汲立即讓隨從計算返程的日期,告訴了他們。
由於事情辦得十分順利,返回美稷縣的日子比預期早了一天,但為了不失信於孩子們,郭汲下令在縣城外的野亭露宿一晚,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3.尾生抱柱,又稱柱下期信:
古代有一名青年名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某橋下相會。後來,恰遇泛潮,江水上漲,那女子還沒有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著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後人常以「尾生抱柱」或「柱下期信」作為守信的代詞。
『貳』 要一些經典的古代文明禮儀小故事。要經典要古代要故事!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是誰——把無知的我們領進寬敞的教室,教給我們豐富的知識?是您!老師! 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春日破土的嫩苗。 是誰——把調皮的我們, 教育成能幫助別人的人?是您!老師! 您的關懷好像和煦的春風,溫暖了我們的心靈。 是誰——把幼小的我們,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是您!老師! 您的保護讓我們健康成長,在金秋時節結下碩果。
「程門立雪」,說的是宋代學者楊時和游酢向程顥程頤拜師求教的事。
二程是洛陽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學家。二程學說,後來為朱熹繼承和發展,世稱「程朱學派」。楊時、游酢,向二程求學,非常恭敬。楊游二人,原先以程顥為師,程顥去世後,他們都已四十歲,而且已考上了進士,然而他們還要去找程頤繼續求學。故事就發生在他們初次到嵩陽書院,登門拜見程頤的那天。
相傳,一日楊時、游酢,來到嵩陽書院拜見程頤,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程頤明知有兩個客人來了,他欲不言不動,不予理睬。楊、游二人怕打擾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肅然待立,一聲不吭等候他睜開眼來。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蘿初醒,見了楊、游,裝作一驚說道:「啊!啊!賢輩早在此呼!」意思是說你們兩個還在這兒沒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下起雪來。門外積雪,有一尺多深。
這個故事,在宋代讀書人中流傳很廣,後來形容尊敬老師,誠懇求教,人們就往往引用這個典故和這句成語。
老師,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種者。是您用美的陽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潤,我們的心田才綠草如茵,繁花似錦!您為花的盛開,果的成熟忙碌著,默默地垂著葉的綠蔭!啊,老師,您的精神,永記我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叄』 古代經典對聯故事
為你奉上,請你參考:(詳情請你參考紅箋一葉的博客)
1、【北宋】大文學家蘇軾有兩個很有文才的丫環,一個叫朝雲,一個叫暮雨,極得蘇軾的喜歡。一次蘇軾拍著肚子笑著問大家裡面是什麼,除朝雲笑而不說外都說是才華,蘇軾便問朝雲,她答道:「我看老爺肚子裡面是不合時宜的牢騷」,眾人吃驚,唯蘇軾暗自佩服。不久朝雲病故,蘇軾十分悲痛,每當看到暮雨,便更加思念朝雲。一天蘇軾,彈奏古箏寫了此聯,暮雨讀後大哭,蘇軾也潸然淚下。
上聯:三登慶歷三人第。
下聯:四入熙寧四輔尊。
2、【北宋】參政知事韓億,有四子名綜、絳、縝、維,皆於熙寧年間入朝,並均為宰相。其中韓縝於慶歷年間應舉,省試、殿試都是第三,於元祐三年三月去世,蘇子容作此輓聯。
上聯:四鎮多二心,兩島屯師,敢向東南爭半壁;
下聯:諸王無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3、【清】康熙挽鄭成功。
上聯:崖岸峻如山,調鼎無慚真宰相。
下聯:門庭清似水,蓋棺猶是老儒生。
4、此聯為【清】大學土王傑與紀昀交誼甚厚。在和坤專權數十年中,內外諸臣,無不趨走。惟王傑、劉墉、紀昀等人終不依附。王傑去世時,紀昀親至弔唁,撰此輓聯。
上聯:生來富貴人家,卻怪怪奇奇,只落得終身貧賤;
下聯:賴有聰明根氣,願生生世世,莫造此各種因緣。
5、紀昀挽子。紀之長子汝佶,生性揮霍,後因行為不檢被革職,紀對其嚴加管束,不準出門,汝佶死後,紀作此聯以挽。
上聯:學術各門庭,與子平生無唱和;
下聯:交情同骨肉,俾予後死獨傷悲。
紀昀挽朱筠,朱乃紀之同科進士。
上聯:包羅海岳之才,久矣韓文能立制;
下聯:繪畫乾坤之手,惜哉堯典未終篇。
紀昀挽彭元瑞。
上聯:苦我今朝,只余薄命糟糠,猶歸天上。
下聯:勸卿來世,未遇封候夫婿,莫到人間。
6、這是一副貧士挽妻聯。苦了一輩子,賢妻死了;無以為報,只祝願你來世富貴尊榮。閨中少婦見遠處楊柳在春風中搖,而"悔教夫婿覓封候",那是吃飽了飯沒事。貧家糟糠,固就以溫飽為先。此聯語極沉痛,而憤世道之不平,盡在言外。
上聯:剛唱罷一曲農歌,好趁夕陽覓歸路;
下聯:豈欲效三閭故事,錯把洋湖作汩羅。
7、舊時有一農夫於傍晚收工時不幸失足落水而死,同伴悲而挽此聯。
上聯:浮沉宦海為鷗鳥。
下聯:生死書叢似蠹蟲。
8、此聯為紀昀自挽。
上聯:這回來得忙,名心利心,畢竟胡塗到底;
下聯:此番去甚好,詩債酒債,何曾虧負著誰?
9、【清】孫髯自挽。孫髯即昆明大觀樓長聯作者。
上聯:疾自何成,都為二字功名,戕我身心戕我命;
下聯:死奚足惜,捨不得兩父母,看兒生長看兒亡。
10、【清】某士子屢試不第,臨終作此聯自挽。
上聯:有二絕句述懷,可歌可泣;
下聯:曾三上書乞死,知命知仁。
11、此聯為黎又霖自挽。二絕句:黎被害前作七言絕句兩首;三上書:黎三次在特務逼其招供狀上書:「沒有說的,請槍斃!」。
上聯:疾惡如仇,幾根硬骨橫天下。
下聯:捨生取義,一顆頭顱落狀元。
12、此聯為湯祥瑞自挽。瀏陽縣有一狀元洲,乃屠殺革命者之刑場。
上聯:感戚交道義之情,來生必報。
下聯:抱鋤暴安良之志,到死方休。
13、此聯為熊南輝自挽。
上聯:葯是當歸,花宜旋復。
下聯:蟲還無恙,鳥莫奈何。
此聯為黃遵憲自挽。
上聯:十載英名宜自慰;
下聯:一腔熱血豈徒流。
『肆』 古代比較典型的相聚的典故
古代比較典型的相聚的典故有破鏡重圓。破鏡重圓這個故事是由華陰人、隋越國公楊素的一段成人之美的佳話而來。
楊素,字處道,在輔佐隋文帝楊堅結束割據,統一天下,建立隋朝江山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他不僅足智多謀,才華橫溢,而且文武雙全,風流倜儻。在朝野上下都聲勢顯赫,頗著聲名。
南陳後主陳叔寶有一個妹妹,被封為樂昌公主,是當時有名的才女兼美女。成年後,下嫁太子舍人徐德言為妻。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楊素與文帝楊堅的兩個兒子南下滅陳,俘虜了陳後主叔寶及其嬪妃、親戚,其中有陳叔寶的妹妹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也就是陳國的樂昌公主。由於楊素破陳有功,加之樂昌公主才色絕代,隋文帝就亂點鴛鴦,將樂昌公主送進楊素家中,賜為楊素小妾。楊素既仰慕樂昌公主的才華,又貪圖樂昌公主的美色,因此就更加寵愛,還為樂昌公主專門營造了宅院。然而樂昌公主卻終日鬱郁寡歡,默無一語。
原來,樂昌公主與丈夫徐德言兩心相知,情義深厚。陳國將亡之際,徐德言曾流著淚對妻子說:「國已危如累卵,家安豈能保全,你我分離已成必然。以你這般容貌與才華,國亡後必然會被掠入豪宅之家,我們夫妻長久離散,名居一方,唯有日夜相思,夢中神會。倘若老天有眼,不割斷我們今世的這段情緣,你我今後定會有相見之日。所以我們應當有個信物,以求日後相認重逢。」說完,徐德言把一枚銅鏡一劈兩半,夫妻二人各藏半邊。徐德言又說:「如果你真的被掠進富豪人家,就在明年正月十五那天,將你的半片銅鏡拿到街市去賣,假若我也倖存人世,那一天就一定會趕到都市,通過銅鏡去打問你的消息。」
一對恩愛夫妻,在國家山河破碎之時,雖然劫後餘生,卻受盡了離散之苦。好容易盼到第二年正月十五,徐德言經過千辛萬苦,顛沛流離,終於趕到都市大街,果然看見一個老頭在叫賣半片銅鏡,而且價錢昂貴,令人不敢問津。徐德言一看半片銅鏡,知妻子已有下落,禁不住涕淚俱下。他不敢怠慢,忙按老者要的價給了錢,又立即把老者領到自己的住處。吃喝已罷,徐德言向老者講述一年前破鏡的故事,並拿出自己珍藏的另一半銅鏡。顫索索兩半銅鏡還未吻合,徐德言早已泣不成聲……賣鏡老人被他們的夫妻深情感動得熱淚盈眶。他答應徐德言,一定要在他們之間傳遞消息,讓他們夫妻早日團圓。徐德言就著月光題詩一首,托老人帶給樂昌公主。詩這樣寫道:
鏡與人俱去, 鏡歸人不歸。
無復嫦娥影, 空留明月輝。
樂昌公主看到丈夫題詩,想到與丈夫咫尺天涯,難以相見,更是大放悲聲,終日容顏凄苦,水米不進。楊素再三盤問,才知道了其中情由,也不由得被他二人的真情深深打動。他立即派人將徐德言召入府中,讓他夫妻二人團聚。樂昌公主看到當年風流倜儻的徐德言兩鬢斑白,而徐德言看到變為別人小妾的樂昌公主(作為小妾一切要看人臉色行事),兩人感慨萬千。楊素見此情此景,於是讓樂昌公主對此景賦詩一首,於是樂昌公主吟道:
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
笑啼俱不敢,方驗做人難。
楊素聽後非常感動,於是決定成人之美,把樂昌公主送回給徐德言,並贈資讓他們回歸故里養老。府中上下都為徐陳二人破鏡重圓和越國公楊素的寬宏大度、成人之美而感嘆不已。在歡慶的感激之情。宴罷,夫妻二人攜手同歸江南故里。這段佳話被四處傳揚,所以就有了破鏡重圓的典故,一直流傳至今。
『伍』 古代名人和其經典的傳奇故事
管仲 鮑叔牙 公子小白 頂級三人組合 三人一路同行43年九合諸侯威震周室。管仲與鮑叔牙的友誼傳為千古佳話,小白不記射帶鉤之仇而委以管仲相國亦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陸』 有哪些經典的古代故事
神話故事:女媧補天,誇父追日,精衛填海,後羿射日,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神農嘗百草。。。
寓言故事:愚公移天,刻舟求劍,揠苗助長,掩耳盜鈴,對牛彈琴,猴子撈月,井底之蛙,畫蛇添足。。。
歷史故事:曹沖稱象,楚王葬馬 ,扁鵲說病 ,懸梁刺股,三顧茅廬,完璧歸趙,樂不思蜀,負荊請罪,投筆從戎,毛遂自薦,按圖索驥,濫竽充數。。
『柒』 中華五千年中的經典歷史典故,你知道多少呢
讀史以明鑒,鑒古以知今。中華上下五千年悠悠歷史,濃縮於一個個歷史典故,在人們的口口相傳中流傳千年。從炎黃到明清,30個歷史典故帶你穿梭歷史的時間線,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炎黃時期
【炎黃子孫】大約四千多年前,軒轅(即黃帝)聯合炎帝戰勝九黎族蚩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之後黃帝打敗炎帝族,成為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後人將黃帝譽為華夏族的祖先,因為黃帝和炎帝是近親,又融合在一起,所以我們又稱為"炎黃子孫”。
【大禹治水】禹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方法治水有功,被推為部落聯盟首領。
夏商周時期
【桀驁不馴】夏王朝第16代君王“桀"是歷史上著名的暴君,“桀犬吠堯”“桀驁 不訓”都出於此人。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曹丕之孫,公元260年,因司馬昭權勢日重,危及帝位,聲稱司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衛士、僮僕討伐司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後,司馬昭立曹奐為帝,即魏元帝,自己獨攬大權。
『捌』 經典的歷史典故
[玉石俱焚]
夏帝太康死,其弟仲康即位。其時,世世掌管測報天地四時的羲氏、和氏飲酒行樂,荒於職守。仲康變派掌管六軍的胤後前往征討。c奉命出征,發表了一篇文告,號召將士戮力王室,討伐頑凶。同時不要放縱兵威,濫殺好人。不能如火燒崑山,不管是玉是石一概焚毀,而要殲滅其首惡,對脅從者不加治罪,對同流合污的群眾則要團結他們,幫助他們改過自新。
咸於維新 出於上述同一個故事。
[出典]
《尚書 胤征》:惟仲康肇位四海,胤後命掌六師。羲、和廢厥職,酒荒於厥邑。胤後承王命徂征,告於眾曰:「今予以爾有眾,奉將天罰。爾眾士同力王室,尚弼予欽承天子威命。火炎昆岡,玉石俱焚。天吏逸德,烈於猛火。殲厥渠魁,脅從罔治,舊染捂俗,咸於維新。」
[孜孜不倦]
古代傳說:有一次古帝虞舜叫大家對政事發表意見;問到禹,禹說:「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出典]
《尚書 益稷》:帝曰:「來,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下民昏墊。予乘四載,水水刊木,暨益奏庶鮮食,予決九川距四海,浚畎澮距川,暨稷播奏庶艱食鮮食。懋遷有無化居,蒸民乃粒,萬邦做乂。」皋陶曰:「俞,師汝昌言。
愛屋及烏]
周武王滅殷朝後,問姜子牙應怎樣處理殷朝的文武百官。姜子牙答道:「我聽說愛某一個人,往往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憎惡一個人,往往連帶厭惡他的小官吏,乾脆把他們全部殺光,不留一個。您看怎麼樣?」武王不同意他的意見,最後採納了周公「無變久新,唯仁是親」的寬大為懷政策。
[出典]
《說苑 貴德》: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屋上之鳥;憎其人者,惡其餘胥。咸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王曰:「不可!」太公出,邵公入,王曰:「為之奈何?」邵公對曰:「有罪者殺,無罪者活之,何如?」王曰:「不可!」邵公出,周公入,王曰:「為之奈何?」周公曰:「使各居其宅,田其田,無變久新,惟仁是親,百姓有過,在予一人。」武王曰:「廣大乎平天下矣,凡所以貴士君子者,以其仁而有德者也。」
[玩物喪志]
周武王打敗商紂以後,與中原以外的少數民族有了交往。西戎進貢了一種名叫「獒」的獵犬。召公變寫了《旅獒》一文來教導武王,防止他沉溺於玩樂之中。文中有「玩物喪志」之語。
[出典]
《尚書 旅獒》:惟克商遂通道於九夷、八蠻。西旅底貢厥獒。太保乃作《旅獒》,用訓於王,曰:「嗚呼!明王慎德,四夷咸賓,無有遠而,畢獻方物,惟服器用。不役耳目,網路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志以道寧,言以道接。不作無益害有益,功乃成;不貴異物賤用物,民乃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