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關於馬的成語歇後語寓言故事

關於馬的成語歇後語寓言故事

發布時間: 2021-03-11 05:35:02

❶ 有關「馬」的成語故事寓言故事有哪些

1、塞翁失馬寓言故事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這個故事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漸漸地濃縮成了一句成語:塞翁失馬,焉知禍福。它說明人世間的好事與壞事都不是絕對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壞事可以引出好的結果,好事也可能會引出壞的結果。

2、馬革裹屍寓言故事

馬援是東漢的開國元勛,他平定了邊境的動亂,威震南方,被封為伏波將軍。

馬援回到京城洛陽,大家都來向他祝賀,其中有個名叫孟翼的官員。馬援對孟翼說:為什麼先生不說些指教我的話,而一味誇獎呢?孟翼不知如何應對。馬援說:漢武帝時的伏波將軍路博德,開拓了七個郡的土地,他的封地只有數百戶。我的功勞比路將軍小得多了,封地多達三千戶。

賞大於功,先生為什麼不在這方面指教指教我呢?如今,匈奴和烏桓還在北方不斷侵擾,我打算向朝廷請求當個先鋒,作一個有志的男兒。男兒應該戰死在邊疆荒野的戰場上,只用馬的皮革裹著屍體就行了(馬革裹屍),怎麼能躺在床上,死在兒女的身邊呢? 孟翼聽了由衷地佩服。

一個月後,馬援又奔赴北方前線。63歲時馬援病死在軍中。

3、伯樂相馬寓言故事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

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不禁大失所望。

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人們常把具有賞識人才的眼力的人比做伯樂,而把有用的人才比做千里馬,這就是「伯樂相馬」。

4、指鹿為馬的故事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

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5、老馬識途寓言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

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

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❷ 關於馬的故事,成語,諺語歇後語,名字,典故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准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

馬不停蹄
釋 義 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出 處 元·王實甫《麗春堂》第二折:「贏的他急難措手,打的他馬不停蹄。」
示 例 ~的走至天色大明,看看追兵已遠,方始勒住馬。(清·吳趼人《痛史》第三回)

馬馬虎虎,

馬失前蹄:比喻偶然發生差錯而受挫。

馬首是瞻,
瞻:往前或向上看。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比喻追隨某人行動。

荀偃令曰:「雞鳴而駕,塞井夷灶,唯余馬首是瞻!」--【襄公十四年】
魏收才華出眾,人品卻很不好,是個無德無行的封建文人。在政治上,他隨時俯仰,唯權貴馬首是瞻。--【四十三.《魏書》:"包舉一代始終,頗為詳悉"】

「馬首是瞻」:看著馬頭行事,馬到哪裡,兵到哪裡,服從指揮。

「塞翁失馬」是一則寓言故事,語出《淮南子

❸ 關於馬的成語寓言故事

指鹿為馬: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准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里是一隻鹿,你怎麼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麼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

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私下裡嘀咕:這個趙高搞什麼名堂?是鹿是馬這不是明擺著嗎!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

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

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塞翁失馬:
戰國時期,靠近北部邊城,住著一個老人,名叫塞翁。塞翁養了許多馬,一天,他的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鄰居們聽說這件事,跑來安慰,勸他不必太著急,年齡大了,多注意身體。塞翁見有人勸慰,笑了笑說:「丟了一匹馬損失不大,沒准會帶來什麼福氣呢。」
鄰居聽了塞翁的話,心裡覺得很好笑。馬丟了,明明是件壞事,他卻認為也許是好事,顯然是自我安慰而已。過了幾天,丟失的馬不僅自動返回家,還帶回一匹匈奴的駿馬。
鄰居聽說了,對塞翁的預見非常佩服,向塞翁道賀說:「還是您有遠見,馬不僅沒有丟,還帶回一匹好馬,真是福氣呀。」
塞翁聽了鄰人的祝賀,反而一點高興的樣子都沒有,憂慮地說:「白白得了一匹好馬,不一定是什麼福氣,也許惹出什麼麻煩來。」
鄰居們以為他故作姿態純屬老年人的狡猾。心裡明明高興,有意不說出來。
塞翁有個獨生子,非常喜歡騎馬。他發現帶回來的那匹馬顧盼生姿,身長蹄大,嘶鳴嘹亮,膘悍神駿,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馬。他每天都騎馬出遊,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興得有些過火,打馬飛奔,一個趔趄,從馬背上跌下來,摔斷了腿。鄰居聽說,紛紛來慰問。
塞翁說:「沒什麼,腿摔斷了卻保住性命,或許是福氣呢。」鄰居們覺得他又在胡言亂語。他們想不出,摔斷腿會帶來什麼福氣。
不久,匈奴兵大舉入侵,青年人被應征入伍,塞翁的兒子因為摔斷了腿,不能去當兵。入伍的青年都戰死了,唯有塞翁的兒子保全了性命。

老馬識途

公元前663年,齊桓公應燕庄公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相國管仲和大夫隰朋隨同前往。後來山戎敗退到孤竹過境內,齊軍深入,最終滅了孤竹。齊軍是春天出征的,到凱旋而歸時已是冬天,草木變了樣。大軍 在崇山峻嶺的一個山谷里轉來轉去,最後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歸路;雖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該從哪裡走出山谷。時間一長,軍隊的給養發生困難。 情況非常危急,再不找到出路,大軍就會困死在這里。管仲思索了好久,有了一個設想:既然狗離家很遠也能尋回家去,那麼軍中的馬尤其是老馬,也會有認識路途的本領。於是他對齊桓公說:「大王, 我認為老馬有認路的本領,可以利用它在前面領路,帶引大軍出山谷。」 齊桓公同意試試看。管仲立即挑出幾匹老馬,解開韁繩,讓它們在大軍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這些老馬都毫不猶豫地朝一個方向行進。大軍就緊跟著它們東走西走、最後終於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齊國的大路

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

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又骨瘦如柴,於是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

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

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

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了。
馬革裹屍
馬援是東漢名將。他年輕時當官。有一次,他放走了一個囚犯。他自己逃到甘肅一個僻遠的鄉村。

漢光武帝時,他奔赴沙場抵禦外族侵略。他抗匈奴伐交趾,屢建戰功。光武帝封他為「伏波將軍」。

不久,「威武將軍」劉尚在貴州陣亡。消息傳來,光武帝十分擔憂那裡的戰局。馬援年過花甲,卻自願請求出征。他說:「好男兒為國遠征,以馬革裹屍還葬!」他出兵貴州,勇挫敵兵,後來不幸病死在戰場。

「馬革裹屍」是指犧牲在戰場上,用馬皮把屍體包裹起來。形容英勇殺敵,不怕死在疆場上。
馬首是瞻
春秋時,晉國聯合齊魯等國一起伐秦。晉國大將荀偃任三軍統帥,指揮聯軍。聯軍人多心雜,到了涇水邊誰也不肯先渡河。後來魯軍帶頭泅渡,聯軍才隨後跟上。

秦軍為了阻止聯軍渡河,悄悄在河裡投下毒葯。聯軍飲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於是,人心惶惶,聯軍亂作一團。幾天後,聯軍才渡過涇水在榆林扎營。

荀偃下令道:「明天雞鳴出兵,唯余馬首是瞻!」聯軍說:「干嗎都要跟著荀偃的馬頭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隨他們各行其是。
馬踏飛燕
馬踏飛燕為東漢青銅器,形象矯健俊美,別具風姿。馬昂首嘶鳴,軀干壯實而四肢修長,腿蹄輕捷,三足騰空、飛馳向前,一足踏飛燕著地。一匹軀體龐大的馬踏在一隻正疾馳的小燕子背上,小燕子吃驚地回過頭來觀望,表現了駿馬凌空飛騰、奔跑疾速的雄姿。其大膽的構思,浪漫的手法,給人以驚心動魄之感,令人叫絕。藝術家巧妙地用閃電般的剎那將一隻凌雲飛馳、驍勇矯健的天馬表現得淋漓盡致,體現出漢代奮發向上、豪邁進取的精神。該作品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工藝十分精湛;不僅重在傳神,而且造型寫實。按古代相馬經中所述的良馬的標准尺度來衡量銅奔馬,幾乎無一處不合尺度,故有人認為它不僅是傑出的藝術品,而且是相馬的法式。
馬不停蹄
釋 義 奔波忙碌,不得休息。比喻不停頓地向前走。

❹ 關於馬的寓言故事或成語怎麼寫

馬失前蹄
【出 處】《孔子》
【示 例】想不到他一時疏忽,馬失前蹄,竟然輸在一個初出茅廬的孩子上.
【故事】 清朝,廣東有一舉子叫彭星堂,在江南貢院會試後進入殿試,在殿試時因「馬」字少了一點,皇上雖戀其才,但也迷信,認為此人壽命不長,不可重用,彭星堂回家後,吐血而死.讀書人十年寒辛,還要步行數月進京,一朝功名,還得由賴布衣等皇帝身邊的風水先生說了算,害人不淺.後人以馬失前蹄比喻人因意外,功敗垂成.
老馬識途
毛滂《寄曹使君》詩:「請同韶濩公勿疑,老馬由來識途久.」錢謙益《高念祖懷寓堂詩序》:「念祖以余老馬識途,出其行卷,以求一言.」黃景仁《立秋後二日》詩:「老馬識途添病骨,窮猿投樹擇深枝.
意為老馬認識曾經走過的道路.比喻有經驗的人對事情比較熟悉.

❺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或者寓言故事。

老馬識途:管仲、隰(xí)朋跟隨齊桓公去討伐孤竹國,春季出征,冬季返回,
迷失了道路。管仲說:「可以利用老馬的才智。」於是放開老馬前行,大家跟隨在後,終於找到了路。
走到山裡沒有水喝,隰朋說:「螞蟻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蟻峰有一寸高的話,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於是挖掘地,終於得到了水。
憑借管仲的精明通達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們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帶著愚蠢的心卻不知道學習有智慧的人的才智,這不也是很大的錯誤嗎?

汗馬功勞:古時作戰多用馬。戰馬疾馳疆場,沖鋒陷陣,每戰都要出很多汗。戰斗次
數越多,戰況越激烈,出汗當然也越多。因此,形容有戰功,就叫「汗馬」。

天馬行空:相傳漢武帝時期,在西域有一匹馬叫做天馬。那匹馬四肢健壯,腿腳
靈敏,因此沒人可以抓住它。後來人們在山腳下放了一匹五彩馬,不久它與天馬配對生出了很多匹小馬。據說這種馬出的是赭石色的汗,馬蹄踏在石頭上就可以形成深深的坑。不久這個消息傳到漢武帝耳中,漢武帝十分高興,便派使者通過絲綢之路送去百匹綢緞以換得一匹小馬。可是西域人認為這馬萬萬不能送,於是就將使者趕了回去。漢武帝十分生氣,於是下兵攻打西域,終於得到了一匹小馬。後人也將天馬稱作西極天馬。

走馬觀花:走馬觀花,敘述一段春季相親過程,在花開的季節,男子瘸子騎馬,女
子豁嘴口餡鮮花,雙方相遇,相互產生愛慕,成親後懊悔不及。 指鹿為馬:指鹿為馬一詞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相傳趙高試圖要謀朝篡位,為了試驗朝廷中有哪些大臣順從他的意願,特地呈上一隻鹿給秦二世,並說這是馬。秦二世不信,趙高便借故問各位大臣。不敢逆趙高意的大臣都說是馬,而敢於反對趙高的人則說是鹿。後來說是鹿的大臣都被趙高用各種手段害死了。指鹿為馬的故事流傳至今,人們便用指鹿為馬形容一個人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馬齒徒增:春秋時期,晉獻公一心想吞並虢國,苦於沒有路到達。大夫荀息建議用
駿馬和美玉作為交換條件,換取虞國借道。晉獻公忍痛割愛拿出駿馬和美玉。晉國輕而易舉滅了虢國,荀息於是馬上建議滅掉虞國,奪回了美玉和駿馬,玉還是原來的玉只是駿馬多長了幾顆牙齒而矣。
馬馬虎虎:人們都喜歡用「馬虎」來形容某人辦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這個
俗語的背後,原來有一個血淚斑斑的故事。 形容想馬和虎一樣,沒有人的機制頭腦。 宋代時京城有一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麼。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大兒子見了問他畫里是什麼,他說是虎,次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餵了虎。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詩雖然算不上好詩,但這教訓實在太深刻了,從此,「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小馬兒野性比較大,橫沖直撞的,所以嫌路窄。告誡年輕人不要「牢騷太盛防腸斷」,要踏踏實實的做事情。
千里騾馬一處牛—— 牛不服水土只能在一地使用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飢—— 比喻處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別人的苦衷。 王亥馴馬:王亥的時代,人們不知馬為何物,王亥圈養並馴服了野馬,使馬成為人們生活必不可少是工具。 九方皋相馬:秦穆公問伯樂,有可以接替他相馬的接班人嗎?伯樂就推薦了九方皋。
秦穆公命九方皋尋找千里馬。三個月後,九方皋說找到了。秦穆公問是什麼樣的,九方皋說是黃色的母馬。秦穆公親自看時,卻是一匹黑色的公馬。秦穆公很生氣的召見伯樂說,你推薦的人連雌雄顏色都不分,怎麼會相馬呢?伯樂嘆曰,九方皋所看見的是內在的素質,發現它的精髓而忽略其他方面,注意它的內在而忽略它的外表。像九方皋這樣的相馬方法,是比千里馬還要珍貴的。 馬到,果然是千里馬

❻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或寓言故事。

1、塞翁失馬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麼原因,在放牧時竟迷了路。

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後,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夥兒:「丟了馬,當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並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於是,鄰居們又一齊來向塞翁賀喜,並誇他在丟馬時有遠見。

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帶來災禍呢?」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於是就天天騎馬兜風,樂此不疲。

終於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後,趕緊前來慰問。

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果呢?」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了兵。

結果十有八九都在戰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難。

2、伯樂相馬

伯樂本來的名字叫孫陽,他是春秋秦穆公時的人,很會辨別馬匹的好壞,是著名的相馬師,所以人們叫他伯樂(天上星宿名稱,傳聞專管天馬)。

有一次,伯樂經過虞阪,眼睛一亮,看見一匹千里馬;但是這匹馬卻被人當成劣馬,用來拉車。伯樂覺得十分的痛心,不禁淚如雨下。這匹馬彷佛也知道伯樂很同情它,也口吐白沫。

連連嘶叫起來。伯樂有一個朋友名叫方九皋,也很會相馬。有一次,他找來了一匹駿馬,告訴秦穆公說這是黃色的雌馬。秦穆公牽來一看,卻是一匹栗色的雄馬。

不禁大失所望。事後,穆公對伯樂說:方九皋連雄馬、雌馬,以及毛色都分不清楚了,怎麼可能看得出馬的好壞呢?

伯樂不以為然,他認為方九皋看重馬的內在精神,而不重外形。穆公聽了,再牽出馬仔細的察看,果然是天下最好的馬。

3、老馬識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的齊桓公和丞相管仲討伐孤竹國,被敵軍騙到了沙漠地帶。看看天晚,但見白茫茫一片平沙,黑黯黯千重慘霧,冷凄凄數群啼鬼,亂颯颯幾陣悲風。

管仲說:「久聞北方有旱海,是極厲害之處,就是此地,不可前行。」急教傳令收軍,帶來火種,遇風即滅,吹之不燃。隨行軍士,各各敲金擊鼓。

一來以屏陰氣,二來使各隊聞聲來集。管仲見山谷險惡,急教尋路出去,卻東沖西撞,盤盤曲曲,全無出路。

管仲說:「我知道老馬識途,老馬多從漠北而來,可擇老馬數頭,觀其所往而隨之。」桓公依其言,取老馬數匹,縱之先行,委委曲曲,遂出谷口。

4、天馬行空

「伊犁馬」產於我國新疆境內的伊犁河一帶,此馬長得驃悍勇猛,毛色細膩美觀,非常名貴。它的四條腿結實有力,行動敏捷,特別擅長跳躍。它是優良的輕型乘用馬。

自古以來就受到人們的喜愛,古人稱它為「天馬」。漢朝時,西域的大宛國也出產一種名馬,被稱為「西極天馬」,傳說大宛國嶠山上有匹神馬,可以「日行千里」。因為「西極天馬」跑得神速。

故稱之為「天馬行空」。最早將大宛國出產天馬的消息告訴漢武帝的是張騫。漢武帝獲悉後,立即派人帶著金銀珠寶和馬匹,去大宛國換天馬。可是大宛國王卻不肯把天馬獻出。

並且扣留下財物,並殺了使臣,把寶馬藏匿在貳師城。漢武帝大怒,派李廣利為貳師將軍,領兵討伐大宛國,大宛國的大臣們害怕戰爭,就殺了國王毋寡,獻出寶馬3000匹。

5、馬首是瞻

春秋時,晉國聯合齊魯等國一起伐秦。晉國大將荀偃任三軍統帥,指揮聯軍。聯軍人多心雜,到了涇水邊誰也不肯先渡河。後來魯軍帶頭泅渡,聯軍才隨後跟上。

秦軍為了阻止聯軍渡河,悄悄在河裡投下毒葯。聯軍飲了河水,大批士兵中毒身亡。於是,人心惶惶,聯軍亂作一團。幾天後,聯軍才渡過涇水在榆林扎營。

荀偃下令道:「明天雞鳴出兵,唯余馬首是瞻!」聯軍說:「干嗎都要跟著荀偃的馬頭跑呢!」荀偃哭笑不得,只好隨他們各行其是。

❼ 關於「馬」的成語俗語故事歇後語

一馬不跨雙鞍。 人有錯手,馬有失蹄
人奔家鄉馬奔草。 人怕理,馬怕鞭,蚊早怕火煙。
人要煉,馬要騎。 人是衣裳馬是鞍。
小馬兒乍行嫌路窄。 千里騾馬一處牛。
馬上不知馬下苦,飽漢不知餓漢飢。 馬上摔死英雄漢,河中淹死會水人。
馬不打不奔,不人激不發。 馬至灘,不加鞭。
馬行十步九回頭。 馬屁拍在馬腿上。
馬看牙板,樹看年輪。 馬群賓士靠頭馬。
見鞍思馬,睹物思人。 牛頭不對馬嘴。(驢唇不對馬嘴)
心急馬行遲。

春風得意馬踢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不識農夫辛苦力,嬌驄踏爛麥青青。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卧南山陲。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踢輕。 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青秋。
Alllayloadonthewillinghorse.(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人並不因為生在馬廄里就成了馬。)

Amanmayleadahorsetothewater,buthecannotmakehimdrink.(牽馬到河易,強馬飲水難。)
人在衣裳馬在鞍;風馬牛不相及 馬不停蹄 馬齒徒增 馬到成功 馬耳東風 馬工枚速 馬牛襟裾 馬首是瞻 馬放...
單槍匹馬,指鹿為馬,害群之馬,金戈鐵馬
馬的成語
一馬當先 作戰或做事時,不畏艱難,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千軍萬馬 形容士兵眾多,聲勢壯大。
天馬行空 喻才思豪放飄逸。
心猿意馬 形容心思意念飄浮不定。
犬馬之勞 謙稱自己微薄的服務像犬馬一般微不足道。
汗馬功勞 喻為征戰奔走的功勞。
老馬識途喻經驗豐富的人。
兵荒馬亂 形容戰亂破壞之嚴重,秩序之紊亂。
走馬看花 大略觀看事務外象,無暇細究其底蘊。
車水馬龍 形容繁華熱鬧。
招兵買馬 徵招士兵,購買馬匹;指集結武力,預謀作戰。
金戈鐵馬 表示軍隊裝備很好,作戰力非常強;或喻戰爭。
青梅竹馬 指幼時游戲的伴侶。
指鹿為馬 形容歪曲事實顛倒是非。
秣馬厲兵 磨快武器,餵飽戰馬,准備戰斗;也泛指事前積極的准備。
馬耳東風 形容一個人對別人所說的話漠不關心,聽過就忘。
馬到成功 用以祝賀人成功迅速而容易。
馬革裏屍 形容軍人英勇地戰死在沙場上。
馬首是瞻 指完全聽從領導人的指揮來行動。
馬齒徒長 只喻只是年齡徒然加大,但沒有大作為。
塞翁失馬 1)比喻人因禍得福。(2)形容禍福無常,不能遽下定論。
駟馬難追 話一說出口,難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語謹慎,要信守諾言。
龍馬精神 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聲色犬馬 形容生活非常糜爛。
懸崖勒馬 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醒悟回頭。
馬不停蹄:形容不間斷地進行。
馬齒徒增:比喻年齡白白地增長,而學問沒有長進,事業沒有成就。
馬到成功:形容一上陣就打勝仗。也形容很容易地取得成功。
馬放南山:比喻不再作戰,天下太平。
馬馬虎虎:草草率率,隨隨便便。形容辦事草率。
按圖索驥:意為照圖上的馬雲尋找。原比喻辦事拘泥於教條,現指按照線索支尋找事物。
老馬識途:比喻富於經驗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況,容易做好。
害群之馬:比喻危害集體利益的人。
金戈鐵馬:指戰爭,也形容戰士們的雄姿。
青梅竹馬:形容男女兒童天真無邪,在一起玩耍長大。
走馬觀花: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現表示匆匆看過。

❽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有哪些

1、三馬同槽

三馬同槽隱指司馬懿父子三人將篡奪魏的政權,後泛指陰謀篡權。

司馬懿還在做曹操的謀臣時,曹操就發現他頗有雄心壯志,對他極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個夢,夢見有三匹馬在同一個槽里吃食,醒來後心中便十分不快。

起初曹操以為是馬超一家便殺了馬超的父親。司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馬,而「槽」諧音「曹」,「三馬同槽」不正意味著司馬氏要吃掉曹氏嗎?

曹操感到這是一個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來,對他說:「司馬懿不是個甘做人臣的人,將來必定會干預我們的朝政家事。」

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馬懿,並沒有把父親的話放在心上。後來,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馬氏父子三人不但相繼專嬗曹魏朝政,而且最終還滅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晉。

2、倚馬七紙

倚馬七紙成語比喻文章寫得快。

東晉豫州刺史謝尚發現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薦給大司馬桓溫。桓溫讓他負責府內文書起草工作。袁尚作《東征賦》贊揚東晉許多名士。

他跟隨桓溫北伐前燕,因事受到恆溫的責備,罷了官。正好急需寫一份告捷公文,桓溫便叫袁虎起草。袁虎站在馬旁,手不停揮動,一會兒就寫了七張紙,且文辭優美。當時東亭侯也在旁邊,極其贊嘆袁虎的才華。

3、駑馬戀棧

劣馬惦著的只是馬棚里的飼料。比喻無能的人只貪圖安逸,無遠大志向。

公元249年正月,司馬懿裝病騙過曹爽,曹爽帶著自己的黨羽和魏帝曹芳一起去拜祭高平陵。他一出城,看似病得要死的司馬懿卻從病床跳起來了,生龍活虎一般發出一連串命令,一下子控制了整個京城洛陽。

被視作曹爽一黨的司農桓范,是個很有計謀的人,看到京城有變,想著皇帝還在外面,便假借皇帝的旨意逃出城去。

一得到這個報告,司馬懿的黨羽領軍將軍蔣濟便對司馬懿稟告,司馬懿說:「曹爽心裡疏遠桓范,智力卻達不到桓范的水平,駑馬戀棧豆,他一定不聽桓范的計策。」

4、馬齒徒增

馬齒徒增成語比喻雖然年歲增加了,但學業或事業卻沒有什麼成就。

春秋時期,晉獻公一心想吞並虢國,但虞國地處晉、虢之間,若繞道則受阻於中條山。晉獻公憂心忡忡。這時,大夫荀息建議用駿馬和美玉作為交換條件,換取虞國借道。獻公聽從屬下的分析同意。

虞公得到良馬美玉,高興得合不攏嘴。虞國賢臣宮之奇看出晉國居心不良,有各個擊破、一箭雙雕的用意,勸諫虞公不要上當,但虞公不聽。

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虞公不明白這個道理,答應了借道給晉國。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

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物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

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晉國此舉不僅滅了虢國,還順道把虞國給滅了,並奪回了駿馬和美玉。玉還是原來的玉,只是駿馬多長了幾顆牙齒而已。

5、從前,有個商人趕路,用一匹馬和一頭驢馱著商品。商人騎在馬上,所有的貨品幾乎都讓驢子馱著。因為物品太多,驢子非常辛苦。

路途中,驢子對馬說:「請幫我分擔一點吧,這樣能救我一命!」馬不願意,驢子終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於是,主人把所有的貨物都放在馬背上。而且,還因為走得慢,被商人拿皮鞭抽了好多下。這時,馬悲傷地說:「我真倒霉!我怎麼會受這么大的苦呢?

6、農夫家裡喂養了一隻狗和一匹馬。它們在同一個屋檐下生活,主人對它們一視同仁,精心照料。可是,狗還是覺得不滿意。它認為自己的功勞更大,應當受到特殊優待。

有一天,狗吃飽喝足了,看到馬在一旁悠閑地踱步,就對馬說:「喂,大個子!你除了拉車和耕田,還會做什麼呢?哪像我,白天看管牧場,晚上還要守衛家門。」

「的確是這樣,」馬回答說,「你說的很對。但是,如果我不去耕種,那麼這兒就沒有什麼東西要你看守的了。」

❾ 關於馬的成語故事和寓言故事

伯樂相馬
傳說中,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於鑒別馬匹優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於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乾脆稱他為伯樂,延續到現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託,購買能日行干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連素以盛產名馬的燕趙一帶,都仔細尋訪,辛苦倍至,還是沒發現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麼。伯樂立即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伯樂對駕車的人說:「這匹馬在疆場上馳騁,任何馬都比不過它,但用來拉車,它卻不如普通的馬。你還是把它賣給我吧。」駕車人認為伯樂是個大傻瓜,他覺得這匹馬太普通了,拉車沒氣力,吃得太多,骨瘦如柴,毫不猶豫地同意了。伯樂牽走千里馬,直奔楚國。伯樂牽馬來到楚王宮,拍拍馬的脖頸說:「我給你找到了好主人。」千里馬像明白伯樂的意思,抬起前蹄把地面震得咯咯作響,引頸長嘶,聲音洪亮,如大鍾石磐,直上雲霄。楚王聽到馬嘶聲,走出宮外。伯樂指著馬說:「大王,我把千里馬給您帶來了,請仔細觀看。」楚王一見伯樂牽的馬瘦得不成樣子,認為伯樂愚弄他,有點不高興,說:「我相信你會看馬,才讓你買馬,可你買的是什麼馬呀,這馬連走路都很困難,能上戰場嗎?」伯樂說:「這確實是匹千里馬,不過拉了一段車,又喂養不精心,所以看起來很瘦。只要精心喂養,不出半個月,一定會恢復體力。」楚王一聽,有點將信將疑,便命馬夫盡心盡力把馬喂好,果然,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

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不少功勞。楚王對伯樂更加敬重。

❿ 馬的詩(句)、歇後語(故事)、成語(故事)

馬的詩很多啦,"馬做的盧飛快"算不算一句?
馬的歇後語,暫時沒想起來.
馬的成語有什麼老馬識途啦,馬瘦毛長啦,快馬加鞭啦,馬到成功啦等等......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