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搗蛋典故

搗蛋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08 10:24:00

A. 古人 典故【周孝侯射虎斬蛟】

此人原名周處,是三國時斷發賺曹休的鄱陽太守周舫的兒子。此人小時候調皮搗蛋,今天的話叫熊孩子,結果人人厭惡。後來長大後知錯了,所以射殺猛虎、斬殺蛟蛇來認錯

B. 看圖猜成語或典故

弄鬼掉猴 [ nòng guǐ diào hóu ]
比喻調皮搗蛋。

C. 有個人在稱自己。後面有個人搗亂 是什麼成語典故

坐懷不復亂
典故最早出制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 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
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為傳頌,可謂家喻戶曉。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 凍死,叫她坐在懷里,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了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為。於是柳下惠就被譽為「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此外,他為人剛正不阿,得罪權貴,多 次遭到貶謫,但不離開父母之邦,所謂「雖遭三黜,不去故國;雖榮三公,不易其介」。柳下惠得到了孔子、孟子等人的高度評價。

D.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搗蛋鬼」後來成為了成功的榜樣

中國歷史上的時候,漢高祖劉邦在年幼的時候就是一個非常出名的搗蛋鬼。他整日版都無所權事事,游手好閑,經常和他的幾個狐朋狗友們一起在外面鬼混。整天都不務正業,走到哪裡都蹭吃蹭喝的。也算是當地一個出了名的流氓,但是最後卻成為了開國皇帝。

E. 誰能給30個勵志的成語 帶解釋的啊 搗亂的去死

人定勝天 《逸周書·文傳》:「人強勝天。」宋·劉過《襄陽歌》:「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人定:指人謀。指人力能夠戰勝自然。 有志者事竟成 《後漢書·耿弇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志者事竟成也。」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佛家語,比喻道行、造詣雖深,仍需修煉提高。比喻雖已達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滿足,還要進一步努力。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十:「師示一偈曰:『百丈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聞雞起舞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白手起家 一切靠自己艱苦奮斗,創立了一番事業。 卷土重來 人馬奔跑時捲起的塵土。形容失敗後組織力量,重圖恢復。 晨鍾暮鼓 古代佛寺中晨敲鍾,暮擊鼓以報時,用以使人驚悟的言論。 破釜沉舟 比喻行事果決,抱持著只往前看而不回頭的決心。 投筆從戎 《後漢書·班超傳》:「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從戎:從軍,參軍。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金石為開 漢·劉向《新序·雜事四》:「熊渠子見其誠心,而金石為之開,況人心乎?」金石:金屬和石頭,比喻最堅硬的東西。連金石都被打開了。形容一個人心誠志堅,力量無窮。 勤能補拙 宋·邵雍《弄筆吟》:「弄假像真終是假,將勤補拙總輪勤。」勤奮能夠彌補不足。 人定勝天 比喻人力可以戰勝自然。 有志竟成 有堅定的志向,只要努力從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良葯苦口 能治病的好葯,味苦難吃。比喻直言勸戒批評的話,雖然聽起來不舒服,但對人卻是有益的。 懸梁刺股 形容刻苦學習。西漢·劉向《戰國策·秦策一》:「(蘇秦)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東漢·班固《漢書》:「孫敬字文寶,好學,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寢,以繩系頭,懸屋樑。」 問心無愧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二十二回:「就是將來外面有點風聲,好在這錢不是老爺自己得的,自可以問心無愧。」問心:問問自己。捫心自問,毫無愧色。 志在四方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二十五回:「妾聞『男子志在四方』。君壯年不出圖仕,乃區區守妻子坐困乎?」 四方:天下。有遠大的抱負和理想。 磨杵作針 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宋·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在象耳山下,世傳李太白讀書山中,未成棄去,過是溪,逢老媼方磨鐵杵,問之,曰:『欲作針』太白感其意還,卒業。」 前車之鑒 《荀子·成相》:「前車已覆,後未知更何覺時!」漢·劉向《說苑·善說》:「前車覆,後車戒。」鑒:鏡子,為教訓。前面車子翻倒的教訓。比喻先前的失敗,可以做為以後的教訓。 大器晚成 有本事的人,要經過磨練,到晚年才成功。用以形容才器大者立業遲。 卧薪嘗膽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卧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鑿壁借光 高鳳流麥 蘇秦刺股 截蒲為牒 三餘讀書 陶侃運甓 臨池學書 孫康映雪 囊螢映雪 奮發圖強 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斗,努力謀求強盛。 精益求精 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還求更好。 《論語·學而》:「《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宋·朱熹註:「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復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力爭上游 努力奮斗,爭取先進再先進 。 勤能補拙 指勤勉努力能彌補天資上的不足。 立志礪志 強學博覽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意思是自己已經盡力而為,至於能否達到目的,那就要看時運如何了。 笨鳥先飛 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後,做事比別人先動手。元·關漢卿《陳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個比喻:我似那靈禽在後,你這等坌(笨)鳥先飛。」 專一不移 不甘後人 不甘心落在別人後面。 手不釋卷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典故: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愚公移山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斗爭。《列子·湯問》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著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為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胸懷大志 懷:懷藏。胸有遠大志向。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業精於勤 業:學業;精:精通;於:在於;勤:勤奮。學業精深是由勤奮得來的。唐·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篤志好學 策頑磨鈍 發憤忘食 努力學習或工作,連吃飯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奮。《論語·述而》:「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尚書·君陳》:「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後漢書·魯丕傳》:「性沉深好學,孳孳不倦。」《三國志·蜀書·向朗傳》:「乃更潛心典籍,孜孜不倦。」 孜孜不倦 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學習勤奮不知疲倦。 水滴石穿 水不停地滴,石頭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恆心,不斷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漢書·枚乘傳》:「泰山之溜穿石,單極之綆斷干。水非石之鑽,索非木之鋸,漸靡使之然也。」 夕寐宵興 繩鋸木斷 出處: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典故: 用繩當鋸子,也能把木頭鋸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焚膏繼晷 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典故: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出處: 《論語·秦伯》:「子日:『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典故: 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山不轉水轉。來自那英演唱的同名電視劇主題曲(1990。比喻情況總是在變化的,一時不順利也不必懊惱和悲傷。 咸魚翻身。咸魚本來不能「翻身」,說咸魚翻身有起死回生、否極泰來的意思,指處境短時間內由壞變好。 亡羊補牢 出處: 《戰國策·楚策》:「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典故: 亡:逃亡,丟失;牢:關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勇往直前 出處: 宋·朱熹《朱子全書·道統一·周子書》:「不顧旁人是非,不計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說出人不敢說的道理。」 典故: 勇敢地一直向前進。 持之以恆 持:堅持;恆:恆心。長久堅持下去。 堅持不懈 堅持到底,一點不忪懈。 跛鱉千里 出處: 《淮南子·說林訓》:「跬步不休,跛鱉千里。」 典故: 跛腳的鱉只要半步也不停留,也能走千里。比喻只要堅持不懈,即使條件很差,也能成功。 日計不足,歲計有餘 出處: 《淮南子· 真訓》:「其道可以大美興,而難以算計舉也。是故日計之不足,而歲計之有餘。」 典故: 每天算下來沒有多少,一年算下來就很多了。比喻積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恆,就能有很大收獲。 精衛填海 出處: 《山海經·北山經》:「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典故: 精衛銜來木石,決心填平大海。舊時比喻仇恨極深,立志報復。後比喻意志堅決,不畏艱難。

採納哦

F. 萬聖節為什麼要討糖果有什麼典故嗎

萬聖節的一個有趣內容是「Trick or treat」,這習俗卻並非源自愛爾蘭,而是始於公元九世紀的歐洲基督教會。那時的11月2日,被基督徒們稱為 「ALL SOULS DAY」(萬靈之日)。在這一天,信徒們跋涉於僻壤鄉間,挨村挨戶乞討用麵粉及葡萄乾製成的「靈魂之餅」。據說捐贈糕餅的人家都相信教會僧人的祈禱,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護,讓死去的親人早日進入天堂。這種挨家乞討的傳統傳至當今竟演變成了孩子們提著南瓜燈籠挨家討糖吃的游戲。見面時,打扮成鬼精靈模樣的孩子們千篇一律地都要發出「不請吃就要搗亂(不給糖就搗蛋)」的威脅,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忙聲說「請吃!請吃!」同時把糖果放進孩子們隨身攜帶的大口袋裡。

G. 熊孩孑搗蛋的故事作文

一天,兩個熊孩子向爸爸媽媽要了一塊肉,他倆立刻跑出門外去分這塊肥大的肉。熊哥哥說:「我比你高大,我要整塊肉的大部分,這是肯定的。」說著用小棒劃出「界線」,「這一片歸你,」熊弟弟毫不退讓,「大的應該讓小的。」說著又把線擦掉,劃了一大塊給自己。「這塊歸我,那塊才給你,」熊哥哥說:「平時你都讓我,這次你還要讓我!」熊弟弟從哥哥的語氣中聽出他非常自私,便頂撞說:「就因為平時我都讓你,所以這回你要讓我!」熊弟弟生氣地說……
就在爭吵時,有一隻餓了三天的狐狸剛走過,心想:「他們有麻煩了,我要去『幫』下他們!」於是大搖大擺地走到兩個熊孩子面前。熊哥哥說:」看,狐狸叔叔來了,讓他幫我們分吧!」熊弟弟點了點頭。狐狸見了,喜出望外,便對著肉狠狠地咬了一口,熊哥哥說:「那這塊太小了。」狐狸對准那塊大的肉咬了一口,熊弟弟說:「那這塊太小了。」狐狸對准那塊肉又是一口……
幾次下來,兩個熊孩子的肉終於平均了,但每隻熊只得到了原來的二十分之一。兩個熊孩子傷心極了,說:「我懂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以對別人要當心一些,防止被人騙。」
幾天後,狐狸又看見哥倆在分肉,老遠就問:「熊孩子們,我又來幫你們分肉啦!」熊哥哥、熊弟弟搖了搖頭。過了幾天,狐狸一點音訊也沒有,聽爸爸媽媽說,狐狸在一個山洞裡餓死了。

H. 關於游戲王搗亂兄弟的故事

表示就在游戲王GX出現了一點,萬丈目去決斗學院南極分部時,分部校長版給了他有靈魂的權搗亂黃卡片,後來就一直隨身帶著。
後來在一次必須使用攻擊力全部低於500的怪獸的決斗前,萬丈目去學院的一處專門用於遺棄卡片的枯井中尋找低攻擊怪獸時,發現了搗亂黑和搗亂綠(都有靈魂),自此以後開始在卡組中加入了搗亂系列。
後來在齋王篇中,萬丈目扔掉了搗亂兄弟,十代撿到了。經過和卡片靈魂的溝通,十代後來通過決斗使用還給了萬丈目。
在尤貝爾篇中,在異世界只剩下搗亂黃了,不過它跟隨的換成了丸藤翔。
最後搗亂三兄弟還是回到萬丈目手中,差不多就這樣。

I. 求一些國外神話中出現的寶劍的名稱和典故

使持有者陷入毀滅的魔劍
斬裂劍 提爾鋒Tyrfing
所有者:亞倫格林(Arngrim)一族
時代:中古歐洲
地域:北歐
典故:愛達經
武器種類:劍
蘊藏著只要一被拔出,沒有吸到血絕對無法入鞘的可怕魔力的魔劍。這就是提爾鋒之劍。而這把劍將會為持有者同時帶來榮耀與毀滅。這是一把在北歐神話的眾多寶劍中最具代表性的魔劍。
在北歐神話與傳說中出現的魔劍,多半是矮人所打造的。其意義與塞爾特傳說中的精靈相同,在於使魔劍擁有一個超自然的起源。
提爾鋒之劍也不例外,是由名為杜華林(Dvalin)與杜林(Durin)的兩名矮人所打造。
而讓矮人打造這把劍的,是奧丁後裔之一的國王。他以放過矮人們一命為條件,要求他們打造出一把劍。矮人沒有辦法只好打造出這把劍,但當他們將其交給國王時,在劍身上下了詛咒。那就是「劍只要一旦被從鞘中拔出,一定要帶走一個人類的性命。而且遲早會使其擁有者步向滅亡。」
1.王者之劍(Excalibur,又譯為斷鋼神劍、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削鋼劍、誓約勝利之劍)據說有時持有該劍可帶來統治不列顛的魔力。在威爾士傳說中又被稱為卡里德福洛斯(Caledfwlch)。王者之劍是在亞瑟王傳說中所登場的魔法聖劍,可以稱得上是後世騎士文學中,英雄多半配持著名寶劍傳統的開端。
在亞瑟王傳說中,拔出石中劍、登基為王的亞瑟在與Pellinore王交鋒時折斷了石中劍,後來他在魔法師梅林的指引下,從湖夫人的手中得到了王者之劍。王者之劍在精靈國度阿瓦隆所打造,劍鍔由黃金所鑄、劍柄上鑲有寶石,並因其鋒刃削鐵如泥,故湖夫人以「Excalibur」(即古塞爾特語中「斷鋼」之意)命名之。梅林此時則告誡亞瑟:「王者之劍雖強大,但其劍鞘卻較其劍更為貴重。配戴王者之劍的劍鞘者將永不流血,你決不可遺失了它。」
但後來亞瑟王還是遺失了劍鞘,也因此他雖擁有削鐵如泥的寶劍,最後仍為私生子兼外甥的騎士莫德雷德所重傷而死。而王者之劍最後則在亞瑟王的囑咐下,由「斟酒人」貝德維爾將軍投回湖中,與亞瑟王一齊回到傳說中的仙境阿瓦隆去。

2.妙爾尼爾(Mjölnir),意譯為雷神之錘、雷霆戰錘,是雷神索爾的武器。Mjölnir 這個字有「粉碎」的意思。
妙爾尼爾是洛基在戲弄諸神與侏儒時意外得到的武器。後來贈送給索爾使用。此錘有個缺點,就是武器的握柄因為洛基的搗蛋而變得稍短,但即使如此,妙爾尼爾仍為北歐神話中最強的武器。據說此錘的頭是堅硬的岩石或是鐵所打造而成,握柄部份則是以世界之樹的木材作成。不用的時候還可以縮小放進口袋裡。此武器的功能為可以擊穿任何東西,要是把它扔出去,它會毫無誤差地擊中目標,而且飛出去之後還會自動飛回持有者的手中。
此錘曾經被巨人索列姆偷走過,並以此要脅諸神必須將弗蕾亞女神嫁給他。索爾遂扮成新娘的樣子,趁機奪回寶錘,所以這把錘也是祝福新嫁娘的神聖用品。另外,索爾也曾經在前往巨人的國度時,宴請一戶農家吃羊,並在隔天以此錘將羊復活。所以妙爾尼爾同時也擁有復活的力量。

3.格拉墨(Gram)是北歐神話中的一把寶劍,出現在《詩體埃達》和《沃爾松格薩迦》(Volsung Saga)中,也譯做「神怒寶劍」。另外,以《沃爾松格薩迦》為範本寫出的《尼伯龍根之歌》中,此劍被改名做「巴爾蒙克」(Balmung)。理查·華格納又根據上述作品再改編的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則是以「諾統」(Nothung)之名登場。
神話中提到奧丁將寶劍格拉墨插入沃爾松格(Volsung)王宮殿中的「子嗣之柱」(Branstock)上,並告訴眾人誰能拔出此劍,誰就能擁有它。而沃爾松格的兒子齊格蒙(Sigmund)成功拔出了格拉墨,但妹妹齊格妮(Signy)的丈夫西格爾(Siggeir)感到十分嫉妒,因此設計殺害沃爾松格家族的人,最後只剩下齊格蒙和齊格妮還未被害。齊格妮為了報仇,隱瞞身份和哥哥齊格蒙生下了辛菲特利,後來齊格蒙父子就利用此劍報了仇。在齊格蒙晚年,就在他和倫格費(Lyngvi)王戰斗時,奧丁收回對他的眷愛,以永恆之槍擊碎了寶劍,齊格蒙因此戰死。
格拉墨的碎片後來就交給了齊格蒙的妻子,也就是齊格弗里德的母親手上,齊格弗里德在侏儒雷金的教養下長大。雷金亟欲利用齊格弗里德幫他從兄長法夫納手中搶得寶藏,因此將碎片又重新打造成完整的寶劍,格拉墨也成為誅殺法夫納的關鍵武器。後來當齊格弗里德遇到布倫希爾德,兩人定下了終身之約。但之後在命運造化之下,齊格弗里德被人施法忘記和布倫希爾德的一段情,還幫朋友古恩納爾(Gunnar)向布倫希爾德求婚。到了晚上需留下過夜時,齊格弗里德將格拉墨放在兩人共眠的床上,以示兩人之間的清白。
另外,斷裂的寶劍格拉墨也成為J.R.R.托爾金筆下《魔戒》中的納希爾聖劍的原型。

J. 易中天為何說男孩子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

對於易先生的「品三國」,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雖有眾多褒揚和崇拜,卻也不乏口誅筆伐者。 說起易先生,我內心原本是有話要說的。鑒於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流行風」,我天生卻最怕去追逐「潮流」,所以就閉緊嘴巴等著看一些或仙或妖們的精彩表演,倒也算是一種樂趣。事實上,受易先生的影響,我曾寫過許多關於三國的文字。鑒於這個話題太熱太敏感,我除了把《劉備PK諸葛亮》發在博客上,其餘全都沒敢貼。雖然如此,我依然收獲不小,因為寫文字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總結思想和認識的過程,又何必定要拿給別人看? 好在隨著時間的推移,風靜雲也逐漸散去了,我就坐在自家地頭上塗抹上這幾筆,算是一點感受吧。 一直以為,許多對易先生的褒揚或者批評根本沒有說到點子上,比方大多數人盛贊易先生「幽默風趣、說學逗唱、古為今用」,又比方說有人批評易先生「歪曲歷史,妄評人物」等。試問,「幽默風趣、說學逗唱、古為今用」就真的那麼精彩么?不見得!會這幾招的人多了,卻不見得都精彩;至於「歪曲歷史,妄評人物」之詞,在下學疏才淺確實不敢苟同。道理很簡單:你丫拿出正確比照錯誤不就眼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涇渭分明了嗎? 曾經讀過一篇糾正品三國中「白衣渡江」的文章,我的印象很深刻。易先生原文說:「......就是他讓他的士兵都穿上白衣服,把自己的軍隊裝扮為商隊,把兵船裝扮為貨船,沿著長江向江陵進發。」文章作者言辭謙遜中引經據典娓娓道來,借用許多典故詮釋這里的「白衣」應該理解為「平民或者商人打扮」,卻並不是穿上白衣服,另提到《三國志·呂蒙傳》原文就有「使白衣搖櫓,作商賈人服」之詞。通篇文章有據有理,卻絕沒有張口謾罵恣意無中生有之詞,嘆服作者對待學問嚴謹的同時,也被他的觀點所折服。 我贊成對同一事物發表不同的看法和見解,但是特別憎惡斷章取義甚至生編硬造無中生有而後強加於人的惡行。如此說,並不因我清高或孤僻。恰到好處的褒揚或者一針見血的糾正,看後也受益,但總見不得胡說八道之徒。易先生在自己的博客里寫過一段話:「我曾多次表示歡迎批評,也一向認為批評是公民的權利。但是,批評也有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實事求是。比方說,你批評某個人的觀點、說法,也得人家有這觀點、是這說法才行。總不能自己編造一個,或者道聽途說,強加於人,然後大張撻伐吧?」什麼意思呢?易先生首先表明是願意接受別人批評的,其次先生也非常生氣那些生編硬造恣意妄說的「莫須有」。 易先生這段話雖然樸素,但是經典。 話到這里,我得表個態:我欣賞先生的博學,也敬仰先生獨到的觀點和見解,但是我並不是「易迷」或「粉絲」,當然也就談不上崇拜他。個人以為,欣賞是大於崇拜的,因為欣賞多了崇拜所缺少的理性,而崇拜則少了欣賞所蘊含的純凈。再說,我並非認同易先生的全部觀點和理解。 誠如易先生所言,人文學科不可能只存在唯一個的標准答案。那麼,觀點上的碰撞甚至對立無疑都是可以理解的,更不能運用錯與對的片面邏輯去判斷。 易先生在一期節目中曾說過「男孩子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這句話後來成為了某些人攻擊他的重要依據,更有甚者當屬成君憶,竟然當面指責先生「道德感在那裡?」。看完這些分歧和爭論,很長時間里我一直在思考。 認識成君憶,是從讀他的《水煮三國》開始的。坦率講,《水煮三國》很精彩。但看了他指責易中天的那段表演後,我突然產生了強烈的懷疑:這是寫出《水煮三國》的成君憶先生么?什麼時候學會了斷章取義雞蛋里挑骨頭?看明白了別人在說什麼然後再下定論不遲嘛! 易先生在講這段的時候原話究竟是什麼?「更離譜的是什麼呢?……把新娘子偷出來,偷出來往外跑,袁紹笨一點,一頭鑽進一個灌木叢,灌木把衣服都鉤住了,跑不脫。袁紹說曹操你快幫忙,我這個地方跑不出來了!曹操又把手往袁紹那一指:大家看,賊在這兒!袁紹一聽著急,這么一使勁蹦出來了。所以曹操是一個從小就調皮搗蛋的傢伙,也很狡詐,這樣的孩子大概是不討人喜歡的。其實啊依我看,這個男孩小時候也是要搗蛋一點,男孩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可是大家都不喜歡他,史書上的說法是『世人未之奇也』,當時的人也沒把他當回事。」仔細通讀,易先生說「男孩子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雖然是在講少年曹操偷新娘子的故事後所說的,卻並沒肯定偷新娘子的行為就屬於正常的調皮搗蛋,因為在這個段落的開頭已經用了「更離譜」的字眼做前綴。「其實啊依我看」顯然是由少年曹操偷新娘子的故事所發出的感慨,雖和故事本身有聯系,卻並不是就「偷新娘子」事件的就事而論事。至於「男孩小時候也是要搗蛋一點,男孩小時候不搗蛋長大了沒出息」更是一種個人觀點率性的表達。如何理解,當看聽者自身的閱歷、修養和心態。 中國傳統文化因為歷史原因等,一貫主張要教育孩子(學生)要中規中矩。我們雖不能簡單否定這些都是錯,但當全球化的發展進程不斷在推進,「神六」載人航天飛船早已自由自在翱翔於太空的時代里,是否應該考慮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方法也要「與時俱進」更新完善呢?小孩子不搗蛋固然好,而且利於老師家長的管理。但是貪玩和調皮是孩子的天性,生硬扼殺掉某些為人之初的天性,可能同時也就扼殺了孩子潛在的創造性和靈活性。嚴肅而刻板的傳統應試教育方式也許能教出「好成績」,但是當這些擁有「高分高學歷」的人踏入社會才發現他們某種意義上只是一個懷揣高級文憑的弱智兒。筆者曾經參與過一些簡單的社會調查,結果令人吃驚地發現幾乎所有被調查者都給出了同樣一個答案:在校期間「聽話」的優等生走上社會後大多不盡人意,反倒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時代很調皮的同學卻做出了不俗的業績。為什麼會這樣?從小在中規中矩的教育環境里「規矩」著,使得其走上了社會依然只知道循規蹈矩而缺乏創造性和臨場應變的能力,恐怕是最主要的原因了。這樣解釋,是否說明小時候規矩長大了必定沒作為?許多事物不能簡單用平面單一的邏輯去思考,這樣的提問事實上很幼稚,更是無從做答。 值得說明的一點,調皮搗蛋和胡作非為完全是兩個概念,怎樣區分開來,想必每個人心中自會有標准。 事物的價值取決於稀缺性,絕對不是重要性。易中天品三國,最少在貼近百姓的講述形式和活潑的表現風格方面是種嘗試和引導,啟發意義遠遠大於學術性。其作品觀點他人完全可以靜心坐下來繼續做探討,卻沒有必要吹毛求疵去問責,尤其是些帶有人身攻擊色彩的偏執。 《易中天品三國》,有人從中收獲了快樂,有人認識了歷史,更有人伸長脖子終於發現了熱鬧原來就是這模樣。「料事如神者,實際上是料人入神。所以,琢磨計謀是沒有的,還是琢磨人性吧!」我從諸如此類的話語里僅僅改變了一些思考問題的角度和方法。 我很知足,也就特別感激易先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