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茲的歷史典故

茲的歷史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07 05:18:39

1. 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

1鄒忌諷復齊王納諫 2。魏徵的制《諫太宗十思疏》3。.觸龍說趙太後4.褚遂良還陛下笏勸諫的故事5.海瑞上奏疏勸諫嘉靖(棺材都准備好了,死諫)
【魏徵進諫,凡是他認為正確的意見,必定當面直諫,堅持到底,決不背後議論,這是他的可貴之處。有一次,唐太宗對長孫無忌說:「魏徵每次向我進諫時,只要我沒接受他的意見,他總是不答應,不知是何緣故?」未等長孫無忌答話,魏徵接過話頭說:「陛下做事不對,我才進諫。如果陛下不聽我的勸告,我又立即順從陛下的意見,那就只有依照陛下的旨意行事,豈不違背了我進諫的初衷了嗎?」太宗說:「你當時應承一下,顧全我的體面,退朝之後,再單獨向我進諫,難道不行嗎?」魏徵解釋道:「從前,舜告誡群臣,不要當面順從我,背後又另講一套,這不是臣下忠君的表現,而是陽奉陰違的奸佞行為。對於您的看法,為臣不敢苟同。」太宗非常贊賞魏徵的意見。】

答題不易,麻煩點下右上角【滿意】以茲鼓勵,謝謝!!

2. 關於信任的歷史典故

1、晏殊誠實守信

北宋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晏殊,14歲被地方官作為「神童」推薦給朝廷。他本來可以不參加科舉考試便能得到官職,但他沒有這樣做,而是毅然參加了考試。

事情十分湊巧,那次的考試題目是他曾經做過的,得到過好幾位名師的指點。這樣,他不費力氣就從千多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並得到了皇帝的贊賞。但晏殊並沒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

他在接受皇帝的復試時,把情況如實地告訴了皇帝,並要求另出題目,當堂考他。皇帝與大臣們商議後出了一道難度更大的題目,讓晏殊當堂作文。結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誇獎。

晏殊當官後,每日辦完公事,總是回到家裡閉門讀書。後來皇帝了解到這個情況,十分高興,就點名讓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員。當晏殊去向皇帝謝恩時,皇帝又稱贊他能夠閉門苦讀。

晏殊卻說:「我不是不想去宴飲游樂,只是因為家貧無錢,才不去參加。我是有愧於皇上的誇獎的。」皇帝又稱贊他既有真實才學,又質朴誠實,是個難得的人才,過了幾年便把他提拔上來,讓他當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賞識和重用的故事說明,一個人為人的誠實,表裡如一,不弄虛作假,對於取得別人的信任是多麼的重要啊!

2、宋濂的故事

宋濂小時侯喜歡讀書,但是家裡很窮。也沒錢買書,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書,他都講好期限,按時還書,從不違約,人們都樂意把書借給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書,越讀越愛不釋手,便決定把它抄下來。可是還書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連夜抄書。時值隆冬臘月,滴水成冰。他母親說:「孩子,都半夜了,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這書看。」

宋濂說:「不管人家等不等這本看,到期限就要還,這是個信用問題,也是尊重別人的表現。如果說話做事不講信用,失信於人,怎麼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遠方向一位著名學者請教,並約好見面日期,誰知出發那天下起鵝毛雪。當宋濂挑起行李准備上路時,母親驚訝地說:「這樣的天氣怎能出遠門呀?再說,老師那裡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這一件舊棉襖,也抵禦不住深山的嚴寒啊!」宋濂說:「娘,今不出發就會誤會了拜師的日子,這就失約了;失約,就是對老師不尊重啊。風雪再大,我都得上路。」當宋濂到達老師家裡時,老師感動地稱贊說道:「年輕人,守信好學,將來必有出息!」

3、立木為信

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當時處於戰爭頻繁、人心惶惶之際,為了樹立威信,推進改革,商鞅下令在都城南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當眾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金十兩。

圍觀的人不相信如此輕而易舉的事能得到如此高的賞賜,結果沒人肯出手一試。於是,商鞅將賞金提高到50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終於有人站起將木頭扛到了北門。

商鞅立即賞了他五十金。商鞅這一舉動,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而商鞅接下來的變法就很快在秦國推廣開了。新法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中國。

4、烽火戲諸候:

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為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台上點起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需召諸侯來救援的時候才能點燃。

結果諸侯們見到烽火,率領兵將們匆匆趕到,弄明白這是君王為博妻一笑的花招後又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威儀赫赫的諸侯們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開心一笑。

五年後,酉夷太戎大舉攻周,幽王烽火再燃而諸侯未到——誰也不願再上第二次當了。結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也被俘虜。

5、一諾千金:

秦末有個叫季布的人,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後來,他得罪了漢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綞使他免遭禍殃。一個人誠實有信,自然得道多助,能獲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誼。

反過來,如果貪圖一時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於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實惠」。但為了這點實惠他毀了自己的聲譽而聲譽相比於物質是重要得多的。所以,失信於朋友,無異於失去了西瓜撿芝麻,得不償失的。

3. 歷史上經典的勸諫故事有哪些

1、鄒忌諷齊王納諫:

鄒忌通過自己的妻子、奴僕、有求於己的客人,對自己的贊美之詞,領悟到,齊王被人贊美而受到的蒙蔽,於是入宮勸諫。最後,齊王知錯就改,成為強國眾多小國,聞之臣服。

2,魏徵直諫唐太宗:

有一次,魏徵在上朝的時候,跟唐太宗爭得面紅耳赤。唐太宗實在聽不下去,想要發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丟了自己接受意見的好名聲,只好勉強忍住。退朝以後,他憋了一肚子氣回到內宮,見了他的妻子長孫皇後,氣沖沖地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

長孫皇後很少見太宗發那麼大的火,問他說:「不知道陛下想殺哪一個?」唐太宗說:「還不是那個魏徵!他總是當著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實在忍受不了!」長孫皇後聽了,一聲不吭,回到自己的內室,換了一套朝見的禮服,向太宗下拜。唐太宗驚奇地問道:「你這是干什麼?」

長孫皇後說:「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現在魏徵這樣正直,正說明陛下的英明,我怎麼能不向陛下祝賀呢!」這一番話就像一盆清涼的水,把太宗滿腔怒火澆熄了。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

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一個人用銅作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看到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發現自己做得對不對。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了。」


3、觸龍說趙太後:

趙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趙國國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兒子孝成王繼承王位,因為年紀輕,故由太後執政。趙太後即赫赫有名的趙威後。當時的趙國,雖有廉頗、藺相如、平原君等人輔佐,但國勢已大不如前。

而秦國看到趙國正在新舊交替之際,國內動盪不安,孝成王又年少無知,認為有機可乘,於是派遣兵將「急攻之」,一舉攻佔了趙國的三座城池,趙國危在旦夕,太後不得不請求與趙國關系密切的齊國增援。齊王雖然答應出兵,但提出趙國必須派太後的幼子長安君到齊國去作人質。

她先問收成,後問百姓,最後才問候君王,致使齊使不悅,說她是「先賤而後尊貴」。趙威後據理以對,道出「苟無歲,何有民?尚無民,何有君」的千古名言。但在這篇文章中,她溺愛少子而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簡直到了蠻橫不講理的地步,全不像一個開明君主的樣子,這才引出了觸龍說趙太後的一段故事。

4、褚遂良還陛下笏勸諫:

一日退朝,召長孫無忌、李績、於志寧、褚遂良入內殿。遂良曰:「今日之召,多為中宮,上意既決,逆之必死。太尉元舅,司空功臣,不可使上有殺元舅及功臣之名。遂良起於草茅,無汗馬之勞,致位至此,且受顧托,不以死爭之,何以下見先帝!」績稱疾不入。

無忌等至內殿,上顧謂無忌曰:「皇後無子,武昭儀有子,今欲立昭儀為後,何如?」遂良對曰:「皇後名家,先帝為陛下所娶。先帝臨崩,執陛下手謂臣曰:『朕佳兒佳婦,今以付卿。』此陛下所聞,言猶在耳。皇後未聞有過,豈可輕廢!臣不敢曲從陛下,上違先帝之命!」

上不悅而罷。明日又言之,遂良曰:「陛下必欲易皇後,伏請妙擇天下令族,何必武氏!武氏經事先帝,眾所共知,天下耳目,安可蔽也。

萬代之後,謂陛下為如何!願留三思!臣今忤陛下,罪當死!」因置笏於殿階,解巾叩頭流血曰:「還陛下笏,乞放歸田裡。」上大怒,命引出。昭儀在簾中大言曰:「何不撲殺此獠!」無忌曰:「遂良受先朝顧命,有罪不可加刑!」

5、諫太宗十思疏:

唐太宗李世民跟隨其父親李淵反隋時作戰勇敢,生活儉朴,頗有作為。公元627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在貞觀初年,他借鑒隋煬帝覆亡的教訓,進一步保持了節儉、謹慎的作風,實行了不少有利於國計民生的政策。

經過十幾年的治理,經濟得到發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來,加上邊防鞏固,內外無事,唐太宗逐漸驕奢忘本,大修廟宇宮殿,廣求珍寶,四處巡遊,勞民傷財。

魏徵對此極為憂慮,他清醒地看到了繁榮昌盛的後面隱藏著危機,在貞觀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頻上四疏,以陳得失",《諫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稱"論時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寫了《答魏徵手詔》,表示從諫改過。

這篇文章被太宗置於案頭,奉為座右銘。貞觀十三年,魏徵又上《十漸不克終疏》,直指太宗十個方面行為不如初期謹慎,被太宗書於屏風之上。

4. 今茲捧袂的茲是什麼意思

茲:和「今」是一個意思,表示今天、現在的意思。

出自唐代王勃《滕王閣序》,原文節選: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舍簪笏於百齡,奉晨昏於萬里。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茲捧袂,喜托龍門。楊意不逢,撫凌雲而自惜;鍾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譯文:

我,地位卑微,一個書生,雖然和終軍的年齡相同卻沒有報國的機會;像班超那樣有投筆從戎的豪情,也有宗愨「乘風破浪」的壯志。而今放棄一生的功名,到萬里之外去侍奉父親,不是謝玄那樣的人才,卻結識了諸位名家。

過些天到父親那裡聆聽教誨,一定像孔鯉那樣有禮;今天有幸參加宴會,如登龍門。司馬相如倘若沒有楊得意的引薦,雖有文才也只能獨自嘆惋。既然遇到鍾子期那樣的知音,演奏高山流水的樂曲又有什麼羞愧的呢?

(4)茲的歷史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高宗時,洪州都督閻某重修此閣,並於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閣上歡宴群僚和賓客。作者南下探親,路過這里,也參加了盛會,即席賦詩,並寫了這篇序。

寫作特色:

1、句式錯落,節奏分明。

全文以四六句為主,雜以六四句。七字句,六字句,四字句,三字句,二字句,乃至一字句,這些句式,根據表意的需要而交錯運用,使節奏分明,內容起承轉合。

一般來說,二字句用於抒情(文中有兩處:「嗟乎」「嗚呼」)。三字句、四字句用於一個話題的開始或轉折。六字句或七字句連用,為平實的敘述。四六句或六四句連用,為敘述或抒情的展開部分。僅有一個一字句「勃」,是自指兼表提頓。這樣,全篇的行文,既起伏跌宕,又自然流轉。

2、駢儷藻飾,辭采華美。

全篇採用對偶句,不但字面相對,而且音韻大體相對。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間又平仄相對。如此講求音律,又不影響意義表達,寫出來的句子抑揚頓挫,富於樂感,富於詩意。

3、運用典故,簡練含蓄。

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來敘事抒情,有的是歷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運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典故的運用,加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

5. 40個歷史典故

1、大約四千七百年前,黃帝(軒轅)聯合炎帝戰勝了九黎族蚩(chī)尤,蚩尤俘虜被稱為「黎民」。後來黃帝又擊敗炎帝族,黃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融為一體,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祖先。因此,後人被稱為「炎黃子孫」。

2、堯是黃帝以後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由於他的長子丹朱不肖,舜並未傳位於丹朱,而是讓位於舜,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

3、鯀(gǔn)的兒子禹採取「開、通、疏、鑿、引」的方法治水有功,受舜禪讓。成為新的部落聯盟首領。

4、禹禪讓帝位給伯益,禹的兒子啟奪位稱帝,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自此世襲製取代了禪讓制。

5、我國最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是從商朝開始的。

6、姬昌,後人尊稱周文王,實施仁政,有太顛、辛甲大夫、閎(hóng)夭、散宜生等賢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輔佐下奠定了滅商的基礎,相傳《周易》為其所著,將八卦演為64卦,並做卦辭、辭。

7、周武王興兵伐紂,奴隸倒戈,紂王鹿台自焚,奸臣惡來、費忠被斬首,殷商滅亡,周王朝誕生,周武王封姜尚在齊、周公旦(武王的兄弟)在魯,後有周公輔成王,「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

8、東周在歷史上分為「春秋」「戰國」兩個時期。第一個稱霸的齊桓公,與後來的晉文公(重耳)、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一起,在歷史上被稱為「春秋五霸」。(另一說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9、「秦晉之好」指春秋時秦晉兩國的統治者之間,出現過多次通婚聯姻的事情。其中最出名的是秦穆公幫助流亡秦國的晉國公子重耳回國做了國君,並將自己的女兒文嬴(yíng)嫁給了重耳,成就了「秦晉之好」。

32、三顧茅廬:袁紹敗北,劉備投靠劉表,屯駐新野小縣,訪襄陽水鏡先生司馬徽(huī)知:卧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卧龍」諸葛亮,字孔明,劉備三訪襄陽隆中,求得諸葛亮出山輔佐,並按照《隆中對》「東聯孫吳,西據荊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策略,成就了三分天下的大業。

33、建安七子:在曹操統治集團里,有七位文學家,合稱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càn)、徐幹(gàn)、阮瑀(yǔ)、應瑒(yáng)、劉楨(zhēn)主導文壇發展。

34、公元220年一月,政治家、軍事家、詩人曹操在洛陽病逝,十月,曹丕稱帝,建魏,東漢滅亡。

35、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

36、自蜀漢建興5年起,諸葛亮上書《出師表》給後主劉禪(shàn),六次出兵北伐,史稱「六齣祁山」。在最後一次北伐,至五丈原,終因心力交瘁,病逝,年僅54歲。雖然沒有實現統一中原的願望,但他的智慧和品格萬古流芳,他為蜀漢的鞏固和發展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7、公元229年,孫權在武昌稱帝,國號吳,遷都建業,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

38、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máo),曹丕之孫,公元260年,因司馬昭權勢日重,危及帝位,聲稱司馬昭代魏之心,路人皆知,率殿中衛士、僮僕討伐司馬昭未果被害;曹髦死後,司馬昭立曹奐(huàn)為帝,即魏元帝,自己獨攬大權。

39、三國歸晉:司馬昭立了魏元帝後舉兵進攻蜀漢,蜀漢後主劉禪昏庸透頂,在奸佞(nìng)宦官黃皓的唆使下負荊而降,劉備、諸葛亮千辛萬苦開創的蜀漢政權從此滅亡。蜀漢滅亡不久,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為晉武帝,建立了晉朝,公元279年,起兵滅吳,三國歸晉,全國統一。

40、公元290年,晉武帝病重,太子司馬衷即位,為晉惠帝,晉惠帝皇後賈南風(賈後)陰險毒辣,先後除掉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wěi),廢太子(後毒殺),趙王司馬倫聯合齊王司馬囧(jiǒng)廢除賈後,司馬倫稱帝,之後各諸侯為爭奪皇位展開了廝殺,有: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囧、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yóng)、長沙王司馬乂(yì)、東海王司馬越,加上被賈後所殺的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史上稱「八王之亂」,持續16年,獨剩東海王司馬越,司馬越毒死晉惠帝,立司馬熾(chì)為帝,即晉懷帝,西晉王朝從此衰落。

6. 中國歷史典故100條

1、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死去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

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

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

2、坐觀成敗

漢武帝晚年,對佞臣江充非常寵愛。江充非常歹毒,總想鏟除異己,被他殺戮的無辜之人竟多達數萬。

有一次,漢武帝到甘泉視察,江充居然對太子不懷好意,想誣告東宮中埋有詛咒皇帝的木人,借機害死太子。太子實在不能忍受,率領軍隊把江充殺了。

江充的同黨急忙向漢武帝稟告,並說太子要起兵造反,把皇帝趕下台去。武帝信以為真,派丞相劉屈統領軍隊,去捉拿太子。太子見丞相帶兵來捉他,就進行抵抗。雙方打了好幾天,最後,太子吃了敗仗,逃到湖縣,終於被人殺死。

太子發兵對抗丞相時,沒有打出公然造反的旗號,用的是肅清權奸的名義,他曾親自到鎮守京城的北軍使者護軍任安的營中,給他兵符,要他發兵對抗丞相。任安拜受了兵符,卻不發動人馬相助,而是緊閉營寨不出,坐觀事態的發展。這是因為他吃不準交戰的雙方誰能獲勝。

漢武帝抱病回京,了解了任安拜受兵符一事後,覺得任安沒有發兵,只是假意接受兵符,而沒有幫助太子之意,就沒有治他的罪。

可是,任安手下有一個管理錢糧的小官,曾經遭到任安鞭打,懷恨在心,就向武帝告發任安,說任安曾說:「太子是想要我的精銳軍隊。」這一下,任安坐觀太子與皇帝成敗的態度,便昭然若揭。

漢武帝勃然大怒,說道:「任安的資歷相當老,可是他老奸巨猾,眼見戰爭發生,卻腳踏兩只船,想依附得勝的一方。這說明他懷有二心。如此姦猾之人,焉能留在朝中!」

於是,武帝傳下旨意,將任安捉住殺掉。

3、逐鹿中原

楚漢戰爭時期,漢王劉邦封部將韓信為齊王,對他非常寵信。韓信的謀士蒯通看到韓信的力量已經很大,就勸韓信背叛劉邦,帶領軍隊與劉邦、項羽共爭天下,那時天下三分之勢可以實現。可是,韓信覺得劉邦對他不錯,不忍心背叛漢王。

劉邦打敗項羽後,當上了皇帝。可是,他開始猜忌韓信了。有一次,劉邦帶兵出征後,呂後假傳聖旨,將韓信抓起來,說韓信想篡奪帝位,准備將他殺死。韓信見到劉邦、呂後這樣無情無義,後悔地說道:「我當初不聽蒯通之言,所以才有今天這個下場!」

劉邦打了勝仗回來後,聽別人講述韓信的遺言,就將蒯通抓來,要治他的罪。蒯通大喊冤枉,說自己無罪。

劉邦問他:「你當初唆使韓信反叛我,我今天准備殺了你,這不是很合理嗎?你還有什麼話可說?」

蒯通一點兒也不害怕,從容不迫地說:「狗都知道對自己的主人要忠誠,我那時是韓信手下的謀士,當然要忠於韓信,為他考慮。再者說,那時候秦朝失去了政權,全天下的人都在追逐它,誰有本事就能得到它。你的對手因為力量不夠才會失敗,你要願意殺就殺吧!反正你是勝利者。」

劉邦聽完蒯通的話後,覺得這個人就是膽子大,對自己並不構成威脅,就把他放了。

4、畫地為牢

打柴的武吉是一個孝子。一天他到西岐城來賣柴。在南門,正趕上文王車駕路過。由於市井道窄,將柴擔換肩時不知塌了一頭,翻轉扁擔時把守門的軍士王相耳門上打了一下,當即就打死了,被拿住來見文王。文王說:「武吉既打死王相,理當抵命。」

命在南門地上畫個圈做牢房,豎了根木頭做獄吏,將武吉關了起來。三天後,大夫散宜生路過南門,見武吉悲聲痛哭,問他:「殺人償命,理所當然。你為什麼要哭呢?」武吉說:「小人母親七十歲了,她只有我一個孩子,小人也沒有妻子,母老孤身,怕要被餓死了!」

散宜生入城進殿來見文王,說:「不如先放武吉回家,等他辦完贍養母親的後事,再來抵償王相之命。不知如何?」文王准了,就讓武吉回家去了。 「畫地為牢」比喻只許在指定的范圍內活動。

5、振臂一呼

西漢時,漢朝蘇武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第二年秋天,漢將李陵帶領五千步兵北上。他的軍隊走了很長時間,在一處開闊的地方,與匈奴單於率領的三萬騎兵相遇。盡管敵強我弱,但李陵及其部下毫不畏懼,奮勇殺敵。匈奴單於見漢軍非常驍勇,於是向北撤退。李陵率眾追趕,殲敵兩千多人。

單於十分生氣,又調來八萬騎兵,與李陵的部隊作戰。單於發現漢軍沒有後援部隊,就打算把他們全部消滅。李陵見勢不妙,只得撤退。單於率領部隊追擊。李陵率領部將英勇反抗,殺死了很多敵軍士兵。單於覺得李陵太英勇了,恐怕自己吃敗仗,就想收兵。

可是在這個時候,漢軍中的一個小頭目投降匈奴,泄露了軍事秘密,說漢兵只剩下三千多人,而且受傷、得病的人非常多。單於覺得漢軍可以很快消滅,打消了原來的主意,下令對漢軍進行全線進攻。漢軍吃了敗仗,屍體堆滿了原野,血流成河。剩餘的漢軍已不足百人,且以傷者、病者居多。

李陵不肯服輸,揮動著手臂,高聲呼喊道:「快殺敵啊!」在李陵的號召下,眾士兵無論有傷無傷,全都舉起手中的兵器,向匈奴沖殺過去。匈奴兵見漢軍這樣英勇,驚得心驚膽戰,紛紛向後退去。

後來,這支漢軍部隊還是被匈奴消滅,李陵萬般無奈,只得投降匈奴。

7. 文言文中的「茲」字是什麼意思

  1. 這,這個,此:抄~襲日。~行(xíng)。

2. 現在:~聘請某先生為本校教員。

3. 年:今~。來~。

4. 古同「滋」,增益;多。

5. 古代稱草席。

8. 列舉漢朝時期的五個歷史故事

1.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後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的項羽部隊。終於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裡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得到了楚地了嗎?為什麼他的部隊裡面楚人這么多呢?」說著,心裡已喪失了鬥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裡面喝酒;並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因為這個故事裡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所以以後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境,而致陷於孤立窘迫的境地。凡是陷於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游手好閑;但後來卻被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於別人時,別人也因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成語,意即沒有學術)、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群起而攻之,這學生便完全處於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2.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是公元前200年(漢高祖七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圍困於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東北馬鋪山)的事件。
公元前201年(漢高祖六年),韓王信在大同地區叛亂,並勾結匈奴企圖攻打太原。漢高祖劉邦親自率領32萬大軍迎擊匈奴,先在銅輥(今山西沁縣)告捷,後來又乘勝追擊,直至樓煩(今山西寧武)一帶。時值寒冬天氣,天降大雪,劉邦不顧前哨探軍劉敬的勸解阻攔,輕敵冒進,直追到大同平城,結果中了匈奴誘兵之計。劉邦和他的先頭部隊,被圍困於平城白登山,達7天7夜,完全和主力部隊斷絕了聯系。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謀,向冒頓單於的閼氏(冒頓妻)行賄,才得脫險。
「白登之圍 」後,劉邦認識到僅以武力手段解決與匈奴的爭端不可取,因此,在以後的相當一段時期里,採取「和親」政策便成為籠絡匈奴、維護邊境安寧的主要手段。
3.黃老之術
《漢書·食貨志》中記載:「漢興,接秦之弊,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飢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②可見,漢初的社會經濟狀況是極其惡劣的。
漢初的東西文化差異。漢初,劉邦能夠再建帝業,得益於當時「(劉邦與蕭何)在完成對全國軍事征服和政治統一之後,接收和容忍不同習俗並存的局面,針對不同習俗採取不同政策,在秦、韓、魏等西部地區設郡縣『奉漢法以治』,在趙、燕、齊、楚等東部地區則立王國從俗而治,並制定了相應得律令制度。這種東西異制、郡國並行、法俗兼存、秦楚雜糅的局面就是劉邦、蕭何留給後人的遺產」。
從史料中分析可以看出,只有黃老的清靜無為才符合劉邦與蕭何所創立的制度,而後來「蕭規曹隨」,沒有改變最初的這種治理方式,可以說黃老思想參與漢初政治,其實從漢高祖時期已經在潛意識中開始了 。
漢初,由於秦朝的苛政和連年戰爭,社會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統治者需要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恢復和發展生產,以鞏固剛剛建立的封建政權。這時,劉邦要陸賈總結秦亡的教訓,作為借鑒。陸賈根據黃老思想,結合當時的社會情況,提出「事逾煩,天下逾亂;法逾滋,而奸逾熾」。所以,「道大於無為」。所以,黃老思想在這個時候受到政治社會的重視,從皇帝到丞相無不尊崇。這時政治社會側重於黃老的清靜無為,與民休息,垂拱而治。其重點在於從統治術的角度來利用黃老學說。這樣:文帝、竇太後「好黃帝、老子言,景帝及諸竇皆讀《老子》,尊其術」。無為而治的思想,反映在立法指導思想上是「輕徭薄賦」、「約法省刑」。劉邦時就開始增減賦稅,規定田租十五而稅一。因為劉邦發現:

漢興,接秦之敝,諸侯並起,民失作業,而大飢饉。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過半……天下既定,民亡蓋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所以,劉邦立刻採取措施:約法省禁,輕田租,什五而稅一,量吏祿,度官用,以賦予民。而山川園池市肆租稅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湯沐邑,皆各為私奉養,不領於天子之經費。①
盡管劉邦本人對學術一竅不通,但「約法省禁」舉措所蘊含的清靜簡約指導思想,可視為西漢前期的「黃老之治」的先聲。曹參死後,用黃老思想治國的是陳平,據《史記》中記載:「平少時,本好黃帝、老子之術。」曹參和陳平主張「清靜無為」的治國理念,在他們的努力之下:「君臣俱欲休息余無為,故惠帝垂拱,高後女主稱制,政不出房戶,天下晏然。刑罰罕用,罪人是希。民務稼穡,衣食滋殖。」
「孝文即位,有司儀欲定儀禮,孝文好道家之學,以為繁禮飾貌,無益於治,躬化謂何耳。故罷去之。」據說文帝曾想建一座露台,聽說要花費百金,等於十個中家人財產,於是作罷。「即位二十三年,宮室苑圄,狗馬服御無所增益」,「以示敦樸,為天下先」,漢景帝把文帝的兵役、徭役的年齡推遲到二十歲,政治方面對秦代以來的刑法也作了重大改革,對周邊少數民族也不輕易用兵,盡力維持相安的關系,以免煩擾百姓。 漢文帝之妻,景帝之母竇太後更崇尚黃老清靜之術,她經歷了文、景、武三朝,當了文帝23年的皇後,景帝16年的皇太後,武帝6年的太皇太後,在朝中影響達45年之久。因為她的影響所施行的黃老「無為而治」的結果是:「從民之欲,而不擾亂.,是以衣食滋殖,刑罰用稀」,說到了漢武帝時「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腐敗不可食作」。國家真的強大了,人民真的富裕了。
4.漠北之戰
漢武帝作為封建時代最傑出的帝王之一,能夠在大政方針上審時度勢,順應歷史形勢的發展,適時地改變前代單純防禦的戰爭策略,確立了新的攻勢戰略思想,奪回了戰爭主動權,改變了西漢王朝幾十年來被動挨打的不利地位。他針對匈奴的分布特點,正確地採取了各個擊破的方針,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戰略計劃。為了貫徹主動進攻的攻勢戰略思想,漢武帝還進一步大力建設騎兵部隊,提高了漢軍在荒漠中行軍作戰的機動能力和攻擊力。在用人方面,鑒於一些老臣宿將,如韓安國、李廣等,雖然英勇敢戰,令匈奴聞風喪膽,但由於多年來消極防禦戰略思想的影響,他們無法擺脫守邊 、 堵擊等防禦戰法的束縛,每出戰勝少敗多,不能擔負指揮騎兵集團在荒漠草原地區進行大規模機動作戰的重任,因此漢武帝破格地選拔了一批如衛青、霍去病等善於指揮騎兵集團行軍作戰的年青將領,承擔起打敗匈奴的重任。

衛青、霍去病則不負重託,充分領會了漢武帝的攻勢戰略思想,每次出戰都表現出主動進攻、大膽果決的積極進取精神,敢於快速沖擊、遠程奔襲、大范圍迂迴包圍,由於他們的出色指揮,使漢軍跋涉千里而攻勢不減。在實戰中,他們都能充分發揮騎兵的特長,以正面的連續沖擊,配合兩翼包抄,摧垮敵軍抵抗,霍去病採用游牧民族的打法,以輕騎兵遠程奔襲、窮追不舍、將敵軍趕盡殺絕,這些都是漢軍所以戰勝匈奴軍的主要原因。另外,漢武帝在外交上派彭吳聯絡貊,以阻止匈奴向東發展,派張騫通西域,與西域諸國建立友好關系,以切斷匈奴右臂;經濟上發展生產,實行鹽鐵官營、酒類專賣,整頓幣制和稅收等,都為打敗匈奴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匈奴在這幾次重大戰役中失敗,除政治、經濟等原因外,主要是對西漢幾十年經濟發展所積累的雄厚財力,以及西漢騎兵部隊的迅速發展和戰略戰術的改變估計不足,在戰略上輕視西漢,加之各部之間沒有很好地協調配合,因此處處被動,不僅喪失了戰爭主動權,而且在漢軍的連續打擊下,連戰連敗,左、右部主力損失殆盡,只有單於本部尚保留了一點元氣。
中國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漠北之戰爆發。這是漢軍在距離中原最遠的戰場進行的一次規模最大也最艱巨的戰役。漠南、河西之戰後,匈奴單於雖率部遠徙漠北,仍不斷攻掠漢朝北部邊郡,企圖誘漢軍越過大漠,以逸待勞,擊滅漢軍。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漢武帝遣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5萬騎兵及數萬步兵分兩路深入漠北,力求徹底殲滅匈奴主力,並組織步兵數十萬、馬數萬匹以保障作戰。
西漢與匈奴的漠北戰役,是漢武帝向匈奴戰略進攻的頂點.也是匈奴伊稚斜單於與西漢畢其功於一役的戰略大決戰。漠北之戰,是西漢與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也最艱巨的一次作戰,是在草原地區進行的一次成功作戰,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漢軍作戰指導明確,准備充分,漢武帝在取得漠南、河西兩大戰役的勝利的基礎上,根據漢軍經過實戰的鍛煉積累的運用騎兵集團進行長途奔襲與迂迴包抄的作戰經驗,利用匈奴王廷北徒之後誤以為漢軍不敢深入漠北的麻痹心理,決定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膽地制訂了遠途奔襲、深入漠北、犁廷掃穴、尋殲匈奴主力的戰略方針。與此同時,他又細心進行戰前的准備,除集中全國最精銳的騎兵和最優秀的戰將投入戰斗外,還調集大批馬匹與步兵,運送糧草輻重,以解決遠距離作戰的補給問題。在作戰中,漢軍統帥又發揮了出色的指揮才能,充分利用大騎兵集團快速、機動與沖擊力的特點,以優勢兵力,分路出擊,不僅敢於深入敵境,而且善於迂迴包秒。特別是霍去病,能夠輕騎越大漠追殺敵人幾千里,對後勤的要求很少,用以戰養戰的方式全殲殘敵。所有這一切,都為漢軍的勝利提供了保障。漠北之戰最終以漢軍的全面勝利而告終。給予匈奴前所未有的打擊。經過這次大決戰,危害漢朝百餘年的匈奴邊患已基本上得到解決。從這個意義上說,漠北之戰實是漢武帝反擊匈奴戰爭的最高峰。
西漢漠北決戰的勝利,制止了匈奴奴隸主對漢邊境的殘暴掠奪,加速了我國北部地區的進一步統一和開發,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西漢能夠取得決戰的巨大勝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基本的有以下幾點:
漢對匈奴的戰爭屬於推進中國北方的統一之戰 漢武帝時期,我國社會早已進入封建社會,而匈奴尚處於奴隸制社會時期。匈奴奴隸主對西漢邊郡的長期進襲掠奪,嚴重破壞了中國北部地區的經濟發展,給黎民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匈奴貴族的統治已成為阻礙我國北部地區統一的巨大障礙,它逆歷史潮流而動,不得民心,必然走向失敗。
漢武帝雄圖大略的決心和戰略決策的正確 漢武帝在河西戰役勝利後,抓住匈奴右部被殲,實力大減,漢軍兵威正盛的有利時機;同時巧妙地利用了匈奴認為漢軍不能深入漠北的錯誤心理,迅速組織東西兩路大軍,突然北進,大出匈奴所料,一舉獲得了作戰的勝利。因而,漠北決戰,既是漢武帝戰略決策的勝利,也是其雄圖大略、積極進取精神的勝利。

漢朝為這次勝利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漢朝軍隊損失了近80%的馬匹,這其中既包括戰斗損失,也包括非戰斗因素,如長途奔襲中的損耗,以及由於匈奴人在水源中投毒造成的瘟疫。

漢朝中央政府在戰後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而增稅,加重了百姓的負擔。迫於重稅和徭役而逃亡,很多人成為流民,使官府直接掌握的編戶齊民大為減少。
另一方面,匈奴遭受了毀滅性的打擊。匈奴人在戰爭和瘟疫中損失了大量人力,與此同時,家畜的大量損失造成了食物的短缺。
而影響更為深遠的是,由於失去了南部的大量肥沃草原,匈奴部落被迫北遷至貧瘠而寒冷的北部戈壁沙漠和西伯利亞地區,面對更大的生存壓力。因此,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實質性停火只維持了短短七年,匈奴人就在前112年南下侵擾五原。而匈奴帝國在此戰後再也沒有恢復到往日的強大,數十年後就分裂為多個小部落。
武帝戰勝匈奴,打通了到塔里木盆地及中亞的商路,匈奴控制的河西走廊歸屬於漢朝。從此,在從中原到中亞的絲綢之路上,西漢的外交使節和商人往來不斷,絲綢之路逐漸成為中西交流的一座橋梁。
4.西域都護
武帝、昭帝時常在渠犁、輪台屯田,置使者校尉領護,以供應往來使者。宣帝地節二年(前68),遣侍郎鄭吉屯田渠犁,與匈奴爭車師,有功,遷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南道」諸國。至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漢,使鄭吉發兵迎之,「北道」亦通,遂以鄭吉為騎都尉,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諸國。因總領南北兩道,故號都護。都護之置始於此。
東漢-西域都護府(公元94~107)
西漢時,都護治烏壘城(今新疆輪台東小野雲溝附近),與渠犁田官相近,屯田都尉屬都護,轄西域三十六國(後增至五十國)。都護開幕府。屬官有副校尉,秩比二千石;丞一人;司馬、侯、千人各兩人。都護職在統領大宛(今中亞費爾干納盆地)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伊犁河流域)、康居(今錫爾河中游地帶)等行國,頒行朝廷號令;諸國有亂,得發兵征討。烏孫與漢結姻,故尤親倚都護。自鄭吉至王莽時,連置都護不絕,前後凡十八人,姓名見於史冊的有十人。宣帝時有鄭吉,元帝時有韓宣、甘延壽,成帝時有段會宗、韓立、廉褒、郭舜,平帝時有孫建、但欽,新莽時有李崇。至新莽末(公元23年左右),西域亂,李崇沒於龜茲,遂罷都護。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公元45),西域十八國請復置都護,光武帝不許。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始以陳睦為都護。次年,焉耆、龜茲叛,共攻殺陳睦,遂罷都護。和帝永元三年(公元91),將兵長史班超平定西域,遂以班超為都護,駐龜茲境它乾城(今新疆庫車附近,其址未詳)。十四年,班超還洛陽,繼任者有任尚、段禧。安帝永初元年(107),西域亂,征禧還,自此不復置都護。至延光二年(123),以班勇為西域長史,復平西域,遂以長史行都護之職。
三國-西域都護府、烏孫(公元262)
漢朝設立的西域最高行政軍事長官。西漢宣帝第二年(公元前68年)派侍郎鄭吉屯田渠黎(今新疆尉黎一帶),與匈奴爭奪車師,護衛鄯善以西「南道」諸國安全。至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逐日歸降漢朝,鄭吉派兵迎之,宣帝又命鄭吉監護車師西北方(北道)各國的安全,因總領兩道,遂號都護,此後「都護」就成為西漢派駐西域的最高長官的正式官名。西域都護官秩二千石,相當內地郡守,其下設副校尉、丞、司馬等屬吏。西域都護的設置,保證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加強了民族間的團結和經濟文化交流,標志西域正式歸屬中央政權。同時,因其在當地實行屯田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西域農業生產的發展。王莽時期撤除,東漢或設或撤,安帝永初元年(107年)撤除。
5.輪台悔詔
漢武帝晚年,求長生不老,竟被方士巫術迷惑,幻想成仙。他招進一批方士在宮中煉什麼不老丹。那些方士的三寸不爛之舌,害得他終日神情恍惚。不老丹未煉出來,有一個他寵幸的「活神仙」李少君倒病死了。武帝總說人家羽化成仙了。武帝還依方士之言,在宮里鑄—銅柱,高達二十丈,柱頂鑄一仙人。頭頂玉盤,承接天上降下的仙露。武帝天天喝飲仙露,不料病倒了。多虧太醫救治才沒喪命。諸如此類的蠢事,不勝枚舉。北京北海公園里還有這承露盤的山寨品哩!
武帝六十五歲那年的一天,正在宮中昏睡,夢見無數木人,手持棍杖圍著他喊打。驚醒後,對寵臣江充談及夢狀。江充說,如今流行巫蠱之術,一定有人利用木刻小人詛咒陛下。武帝信以為真,即命江充查究。這江充是混進宮中的一個奸臣,有次因一偶然事件與太子劉據發生摩擦。這下,便想借機攻訐太子,在皇帝面前討賞。江充預先指使人刻了一小木人,暗中埋在太子宮里。然後親率人馬挖出來,以陷害太子。太子不等江充去向武帝稟報,立即征調武士搶先砍了江充腦殼。武帝聞報大怒,命宰相帶兵拘捕太子,鬧得宮中殺聲震天。太子母親衛皇後含憤自盡,太子本人被迫出逃湖縣(今河靈寶西)。後因官兵追捕甚緊,太子已無處可躲,只得自縊身亡。
事後,武帝終於查明:是江充蓄謀製造小木人事件,迫使太子起事。太子死了,後悔已晚。武帝下詔誅滅江充九族,在太子自縊身亡的湖縣築了一座思子宮,以表對枉死太子的哀忱。
太子枉死後,武帝痛定思痛,幡然醒悟。看看眼前,從他曾祖父劉邦起就有了的匈奴之患,至今未能平息,不斷侵擾國土,堂堂大漢王朝軍隊連吃敗仗。將軍李陵的五千人馬也全軍覆滅,李陵甚至投降了匈奴,派到匈奴去修和交好的使臣蘇武也被匈奴扣留,杳無音信。太史令司馬遷為李陵辯護,竟被他處以宮刑。那些年,朝政不僅毫無建樹,而且日益鬆懈,致使政令不出皇宮,酷吏橫行,貪官當道,輕濟萎縮,百姓深惡痛絕,怨聲四起。
武帝常想:這樣下去,天下定會大亂。他不甘心劉家幾代人坐了一百多年的天下,在他這一代毀於一旦。於是,他決心痛改前非,強振精神,重整朝綱,振奮民氣,讓大漢王朝再展雄威。
武帝走出深宮,舉行了一次「親耕禮」,就是吩咐左右大臣都帶上農具,在一片地里親自耕種。這雖然是象徵性的行動,但足以號令全國上下發展生產,求得豐收。禮畢,他對群臣說:「朕即位以來,做了不少悖理之事,使天下人愁苦,如今追悔不及。從今以後,凡傷害百姓之事,全都應當罷廢。不得再行!」
大鴻臚寺(朝廷九卿之一,掌管少數民族事務)田千秋見皇上追悔往事,便乘機進諫說,多年以來,方士們稱神道仙,迄今不僅未見任何成效,反而撕擾亂了了百姓思想,放棄了農耕,只是騙取錢財,腐饒蝕人心。應該一律罷遣!武帝稱贊田秋說得對,立即詔令把方士們全部趕出宮去。接著,封田千秋為丞相,囑他恢復曾祖父倡行的「與民休息」的治國方略。革除弊端,重整大漢河山。
主管財政的搜粟都尉桑弘羊也向武帝出謀,派大批軍士到輪台(今新疆輪台縣西)屯田墾荒,以增加財政收入。武帝未予批准,還就此下昭說:
「以前主管大臣奏增加百姓賦稅,讓每人多繳納三十文錢作軍費。今又奏請屯戌輪台,輪台在姑蘇以西一千多里,從前發兵攻打姑蘇,雖然得勝,但因路途遙遠,沿途死了數千,何況如今要到姑蘇以西更遠的地方!當年軍士死亡,離散悲痛,朕常常掛念在心頭。今派兵到輪台築壘墾田,豈不又要擾亂千家萬戶,苦害百姓嗎?朕實在不忍聞!當今最要緊的是,廢止殘酷刑罰,減輕百姓賦稅。鼓勵農耕,讓養馬者得免勞役。只要國家開支不缺乏。邊防守備不放鬆,即可。」(請查閱原文)
這道詔書,史稱「輪台悔詔」。這道「悔詔」下達之後,武帝對外不再用兵。以前的種種歪門邪道,一律戒絕。雖然健康每況愈下,還是身體力行,用各種手段推行了許多改善百姓生活的政策、措施,民心得到安撫,各地反抗朝廷的活動也有所緩和,使漢朝渡過了危險關頭,經濟開始再度繁榮。

9. 「一怒而諸侯懼,安之而天下息。」的歷史典故和釋義是什麼

1.釋義:公孫衍,張儀這樣的縱橫家,難道不是大丈夫嗎?一旦發怒則諸侯都會感到恐懼,自己安居樂業則天下就會太平。」

2.典故: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10. 蝶戀花的歷史故事

有一個 不知道算不算是。。。

兩宋時代缺少英雄氣概,但卻是一個充滿生活質感和文人氣息的時代。如果生在帝王家那在兩宋真是不幸,而如果是我等小民,讀了幾本書,家有幾畝田,倒是寧願在那個科舉完備,名相輩出的時代——總有個出頭之日。文人當政在北宋大行其道,從晏殊、范仲淹、歐陽修到王安石、蘇軾、張先、宋祈,哪個不是大家。那個時候沒有文聯、作協之類組織,沒有哪個是專職作家和詩人,更不要說後來的辛棄疾、陸遊了。相比晚唐時的抑鬱不得志的文人,他們總有過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也正因為如此想到他們的時候總不能以純粹的詩家詞人的心待之,心思繁復,牽扯尤多。
《蝶戀花》和《如夢令》這兩個詞牌就跟晏殊和蘇軾有關,並不是自他們手上創制,確都因他們而始有這樣美麗清雅的名字,北宋的審美風尚由此可見一斑。這讓我想起在博物館看瓷器,排在前面的唐瓷華麗洋氣,排在後面的明清瓷大紅大綠,精工俗艷。而宋瓷或影青,或黑褐,或純白,纖巧傳神,這是一個以士大夫的眼光為社會標準的時代,耐人尋味。
《蝶戀花》由晏殊自敦煌曲子詞《鵲踏枝》改名,《如夢令》由蘇軾自後唐庄宗《憶仙姿》改名。
唐代產於西域的「胡樂」尤其是龜茲樂大量傳入中土,與漢族原有的以清商樂為主的各種音樂相融合,產生了燕樂。燕樂中很多曲調本來就是民間歌謠的曲調,而民間歌謠本來就是有曲有辭的,像自然朴實、感情直率的敦煌曲子詞,從那裡我們可以看見詞最初的形態和特徵。這種來自民間的藝術帶著活潑的生氣。《鵲踏枝》就是其中一首:「叵耐靈鵲多謾語,送喜何曾有憑據?幾度飛來活捉取,鎖上金籠休共語! 比擬好心來送喜,誰知鎖我在金籠里。欲他征夫是歸來,騰身卻放我向青雲里。」古時候,天地渾然,人也是自然,花鳥魚蟲都跟人親,看到喜鵲心頭就喜了,其實跟鳥兒何干?捉了來又問鳥兒憑何報喜,真正沒有道理。所以鳥兒回答她,想要徵人早回來,你趕快放了我。這是一個生動的生活場景,絕非士大夫所能言。
唐教坊曲中的《鵲踏枝》興起於盛唐時期,屬於新的燕樂曲,到了晚唐五代時候,用這種曲調填詞的文人多了起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五代南唐詞人馮延巳的十四首鵲踏枝:
誰道閑情拋棄久? 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辭鏡里未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這是一個用韻很密的詞調,流暢柔婉,沉鬱低回,據說馮的詞與當時流行的鵲踏枝曲調極吻合,流傳很廣。馮延巳處於南唐末世必亡之國,又位居高官,詞中迷惘抑鬱之情已脫離了詞為艷體私情的境界,他的詞風開啟了北宋晏殊、歐陽修的創作之路。晏殊小時候是個神童,7歲的時候和一千多名進士一起在朝堂上考試,他神氣自若,援筆立成。後來官做到宰相。他一生親賢士,重教育,范仲淹、歐陽修都出自他的門下。晏殊一生富貴,詞中無愁苦卻有悲戚,沒有離恨卻有隱憂。一種潛伏的風情,暗暗動人傷情。也許是他覺得鵲踏枝太喜慶平俗了,從南梁簡文帝的一首七言樂府「翻階蛺蝶戀花情,容華飛燕相逢迎」中,取出「蝶戀花」三個字做了新詞的名稱。簡文帝蕭綱好吳歌艷詩,名言是「立身先須謹重,文章且須放盪」,後人稱「宮體」。鵲踏枝頭,蝶戀花容,本是自然現象,民間的情趣和士大夫的審美也不見得就有高下,如活潑生動的農家女兒嫁入深宅大院,從此這一曲中的惜春悲秋、凄愴怨慕也越發地精緻旖旎、悵惘低回。晏殊的一曲《蝶戀花》堪稱絕唱: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