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里典故
① 古文典故
塞翁失馬
【原文】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⑾。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翻譯】
靠近長城一帶居住的人中,有位擅長推測吉凶掌握術數的人。一次,他的馬無緣無故跑到了胡人的住地。人們都為此來寬慰他。他的父親卻說:「這怎麼就不會是一種福氣呢?」過了幾個月,那匹馬帶著胡人的良馬回來了。人們都前來祝賀他。那老人又說:「這怎麼就不能是一種災禍呢?」算卦人的家中有很多好馬,他的兒子愛好騎馬,結果從馬上掉下來摔斷了大腿。人們都前來慰問他。他的父親說:「這怎麼就不能變為一件福事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邊塞,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作戰。靠近長城一帶的人,死亡的佔了十分之九。唯獨這個人因為腿瘸的緣故免於征戰,父子倆一同保全了性命。
重點詞解釋
塞上:這里指長城一帶;
善術者:精通術數的人;
亡:逃跑;
吊:對其不幸表示安慰;
何遽:怎麼就;
居:經過;
將:帶領;
墮:掉下來
髀:大腿;
寓意:好事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轉換。
對一件事情不要過早下結論。
萬事都有利弊兩方面。
切忌不可得意忘形。(我指的是兒子騎馬時候。)
② 文言文成語典故
鑿壁來借光《西京雜記源》
【原文】
匡衡勤學而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佣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願得主人書遍讀之。」主人感嘆,資給以書,遂成大學。
【譯文】
匡衡勤奮好學,但家中沒有蠟燭照明。鄰家有燈燭,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牆壁鑿了一個洞引來鄰家的光亮,讓光亮照在書上來讀。同鄉有個大戶人家叫文不識的,是個有錢的人,家中有很多書。匡衡就到他家去做僱工,又不要報酬。主人感到很奇怪,問他為什麼這樣,他說:「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書,通讀一遍。」主人聽了,深為感嘆,就把書借給他讀。於是匡衡成了大學問家。
③ 文言文的故事有哪些
1、自相矛盾
[原文]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 吾盾之堅, 物莫能陷也 。」又譽其矛曰:「 吾矛之利 , 於物無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 何如 ?」 其人弗能應也 。
譯文:
楚國有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贊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十分堅固,任何東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十分鋒利,什麼東西都能穿透。」有人問:「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麼樣呢?」那個人回答不出來了。
2、鄭人買履
[原文]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譯文:
鄭國有個想買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腳,然後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卻忘了帶尺碼。已經拿到了鞋,就說:「我忘了拿尺碼。」便返回家中取尺碼。再返回集市時,集市已經散了,於是沒有買到鞋。有人問他:「為什麼不用腳試試鞋呢?」他回答說:「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拔苗助長
[原文]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譯文:
有個宋國人嫌自己的莊稼長得慢,就將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憊不堪地回到家裡,對家人說:「今天累壞了,我幫助莊稼長高啦!」他兒子趕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天下人不犯這種拔苗助長錯誤的是很少的。認為養護莊稼沒有用處而不去管它們的,是只種莊稼不除草的懶漢;一廂情願地去幫助莊稼生長的;就是這種拔苗助長的人,不僅沒有益處,反而害死了莊稼。
4、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帶的劍掉進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個記號,說:"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靠岸後,這個人順著船沿上刻的記號下水去找劍,但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船已經走了很遠,而劍還在原來的地方。用刻舟求劍的辦法來找劍,不是很胡塗嗎?
5、引嬰投江
[原文]
有過於江上者,見人方引嬰兒而欲投之江中①。嬰兒啼。人問其故②,曰:「此其父善游!」——《呂氏春秋》
[注釋]
①方——正。引——拉著。
②故——緣故。
譯文:
有個從江邊上走過的人,看見一個人正在拉著個嬰兒想把他投到江里去,嬰兒啼哭起來。旁人問他為什麼這么做。(他)說:「這孩子的父親很會游泳。」
[提示]
爸爸是游泳的能手,他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會游泳,這里沒有什麼遺傳關系。人的思想、才能、技藝都不能靠遺傳,而必須靠刻苦的學習和實踐去獲得。
6、齊人偷金(利令智昏)
[原文]
齊人有欲得金者,請旦被衣冠①,往鬻金者之所②,見人操金③,攫而奪之④。吏搏而束縛之⑤,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殊不見人⑥,徒見金耳⑦。」 ——《呂氏春秋》
[注釋]
①清旦——清早。被——同「披」。
②鬻(yù)——賣。
③操——拿著。
④攫(jué)——奪取。
⑤搏(bó)——捕捉。束縛——捆綁。
⑥殊(shū)——完全。
⑦徒——僅僅。耳——而
譯文:
齊國有個人一心想得到金子。一天,他清早起來,穿好衣,戴好帽,一直走到賣金子的地方,看見有人拿著金子,伸手就奪。官吏把他逮住捆綁起來,問道:"這么多人都在這兒,你為什麼公然搶人家的金子?" 他回答說:"我根本就沒有看到人,眼睛裡只有金子。"
寓意:利慾熏心的人往往會喪失理智,做出愚蠢的事情來。
[提示]
人們常用「利慾熏心」來形容那些「財迷」。偷金的齊人就是一個典型。嚴重的發財思想迷住了他的心竅,使他想問題、看問題的方法非常主觀、片面,甚至到了只見金子不見旁人的地步。在實際生活中,一些有極端個人主義思想的人,也常常會犯這種只想著個人利益的錯誤。
7、齊宣王射箭
[原文]
宣王好射①,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②,其實所用不過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④,中關而上⑤。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⑥!」宣王悅之。然則宣王用不過三石,而終身自以為九石。三石,實也,九石,名也。宣王悅其名而喪其實。 ——《尹文子》
[注釋]
①好(hào)——喜歡,愛好。
②說人之謂己能用強也——喜歡別人說自己能拉硬弓。說,同「悅」。強,硬弓。
③石———重量單位。古時每石一百二十斤,相當於現在的六十斤左右。
④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試之——(他)把弓拿給臣子們看,臣子們都試著拉弓。引,拉弓。
⑤中關——拉弓拉到半滿。關同「彎」。
⑥非大王孰(shú)能用是——除了大王誰能用這張硬弓。孰,哪一個。是,這,這個。這里指弓。
[提示]
齊宣王明明只能拉開三石力的弓,手下人卻說是九石力的弓,捧得齊宣王自己也以為就是這么回事,最後落了個名不符實的壞名聲。所以會出現這種結果,一是因為齊宣王的周圍有一幫曲意逢迎的小人,更主要的是因為齊宣王自己愛聽悅耳的奉承話。這則故事對於我們今天凈化社會風氣也有現實意義。
8、杞人憂天
[原文]
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①,身亡所寄②,廢寢食者。又有憂彼之所憂者③,因往曉之曰④:「天,積氣耳,亡處亡氣⑤。若屈伸呼吸⑥,終日在天中行止⑦,奈何憂崩墜乎?」 其人曰:「天果積氣⑧,日月星宿不當墜耶⑨?」曉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積氣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墜⑩,亦不能有所中傷(11)。」其人曰:「奈地壞何(12)?」曉者曰:「地積塊耳(13),」充塞四虛(14),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15),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其人舍然大喜(16),曉之者亦舍然大喜。——《列子》
[注釋]
①崩墜——倒塌,墜落。
②身亡所寄——沒有地方存身。亡,同「無」。寄,依附。
③又有憂彼之所憂者——又有一個為他的憂愁而擔心的人。
④曉——開導。
⑤亡處亡氣——沒有一處沒有氣。
⑥若——你。屈伸——身體四肢的活動。
⑦終日在天中行止——整天在天空氣體里活動。行止,行動和停留。
⑧果——果然,果真。
⑨日月星宿(xiù)不當墜耶——日月星辰不就會墜落下來了嗎?星宿,泛指星辰。
⑩只使——即使。
(11)中傷——打中擊傷。
(12)奈地壞何——那地壞了(又)怎麼辦呢?
(13)地積塊耳——大地是土塊堆積成的罷了。
(14)四虛——四方。
(15)躇(chú)步跐(cí)蹈——泛指人的站立行走。躇,立。步,走。跐,踩。蹈,踏。
(16)舍然——釋然。放心的樣子。
[提示]
頭頂藍天,卻整天擔心藍天會崩塌下來;腳踏大地,卻成天害怕大地會陷落下去。這則寓言辛辣地諷刺了那些胸無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們決不做「現代的杞人」,而要胸懷大志,心境開闊,為了實現遠大的理想,把整個身心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熱心人對天、地、星、月的解釋是不科學的,只能代表當時的認識水平,但他那種關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誘導的做法,還是值得稱贊的。
9、葉公好龍
[原文]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譯文:
葉公子高非常喜歡龍,用鉤子畫龍,用鑿子刻龍,住處雕刻的圖案也都是龍,住處雕刻的圖案也都是龍。
天上的真龍聽說了,就從天上下來。龍頭從窗戶探進來,龍尾拖在廳堂里。葉公一見,轉身就跑,嚇得魂不附體,臉色都變了。
由此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他喜歡的,是似龍非龍的東西。
10、割席分坐
[原文]
管寧、華歆共園中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過門者,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譯文:
管寧、華歆同在園中除菜,見地上有小片黃金。管寧揮鋤不停,和看到石頭瓦片一樣沒有區別,華歆拾起金片而後又扔了它。他們又曾同坐一張席上讀書,有個坐著四周有障蔽的高車的官員從門前過,管寧讀書不停如故,華歆放下書出去觀看。管寧割斷席子分開坐,說:「您不是我的朋友。」
④ 文章裡面的典故一般有什麼作用 特別是文言文里的.
起到:舉事例、引用的作用,給讀者以真實感和說服力.
⑤ 什麼是文言文中的典故
經典啊
呃……
銘:《陋室銘》
記:《岳陽樓記》《醉翁亭記》
序:《騰王閣序》
⑥ 20條成語典故,文言文的。急啊!!!!!!!!!
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邯鄲學步:昔有學步於邯鄲者,曾未得其彷彿,又復失其故步,遂匍匐而歸耳。——《漢書》
畫蛇添足:楚有祠者,賜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謂曰:「數人飲之不足,一人飲之有餘。請畫地為蛇,先成者飲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飲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畫蛇曰:「吾能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奪其卮曰:「蛇固無足,子安能為之足?」遂飲其酒。為蛇足者,終亡其酒。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愛狙,養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 得公之心。損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匱焉,將限其食,恐眾狙之不馴於已也,先誑之曰:「與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從狙皆伏而喜。——《莊子·齊物論》
螳臂當車:齊庄公出獵,有一蟲舉足將搏其輪。問其御曰:「此何蟲也?」對曰:「此所謂螳螂者也。其為蟲也,知進而不知卻,不量力而輕敵。」庄公曰:「此為人,而必為天下勇武矣!」回車而避之,而勇士歸之。
買櫝還珠:楚人有賣其珠於鄭者,為木蘭之櫃,薰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此可謂善賣櫝矣,未可謂善鬻珠也。——《韓非子》
老馬識途: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行山中無水,隰朋曰:「蟻冬居山之陽,夏居山之陰,蟻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 ——《韓非子·說林上》
拔苗助長: 宋人有憫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濫竽充數: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閔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yu)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乘風破浪:宗愨,字元干,南陽涅陽人。叔父高尚不仕。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兄泌娶妻,始入門,夜被劫。愨年十四,挺身拒賊,賊十餘人皆披散,不得入室。時天下無事,士人並以文義為業,少文既高尚,諸子群從皆愛好墳典,而愨任氣好武,故不為鄉曲所知。(選自《宋書》
刻舟求劍: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望洋興嘆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渚崖之間,不辨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於是焉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
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謂曰:「吾忘持度!」返歸取之。及返,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魯侯養鳥: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九韶」以為樂,具太牢以為膳。鳥乃眩視憂悲,不敢食一臠,不敢飲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養鳥也,非以鳥養鳥也。
名落孫山:吳人孫山,滑稽才子也。赴舉他郡,鄉人託以子偕往。鄉人子失意,山綴榜末,先歸。鄉人問其子得失,山曰:『解名盡處是孫山,賢郎更在孫山外。』 宋·范公偁《過庭錄》
指鹿為馬:趙高欲為亂,恐群臣不聽,乃先設驗,持鹿獻於二世,曰:『馬也。』二世笑曰:『丞相誤邪?謂鹿為馬。』問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馬以阿順趙高。」
東施效顰: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丑 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顰美而不知顰之所以美。
平漫屠龍:朱漫學屠龍於支離益。殫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無所用其巧。
掩耳盜鈴: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再作馮婦:晉人有馮婦者,善搏虎,卒為善士。 則之野,有眾逐虎。虎負嵎,莫之敢攖。望見馮婦,趨而迎之。 馮婦攘臂下車。眾皆悅之,其為士者笑之。」
沉魚落雁:毛嬙、麗姬,人之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葉公好龍: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牖,施尾於堂。 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⑦ 請問幾個古代文言文的意思或者典故
戒書
《獨斷》曰:「戒書,戒敕刺史太守及三邊營官,被敕文曰:有詔敕某官,是為戒敕也。世皆名此為策書,失之遠矣。」又稱戒敕。《文心雕龍·詔策篇》:「戒敕為文,實詔制切者。」可見是對於各地太守的命令。
此外,《獨斷》還記錄了「天子命令之別名」,即命、令、政:「出君下臣名曰命」、「奉而行之名曰令」、「著之竹帛名曰政。」可見當時各種文體的區分十分明晰。
蔡邕《獨斷》卷上記載大臣呈遞文書也有四種:「凡群臣上書於天子者有四名: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駁議。」《文心雕龍·章表篇》:「漢定禮儀,則有四品:一曰章,一曰奏,三曰表,四曰議。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請,議以執異。」
1、章
《獨斷》曰:「章者,需頭,稱稽首,上書謝恩陳事詣闕通者也。」當是謝恩時作也。《文心雕龍·章表篇》稱:「章者,明也。……前漢表謝,遺篇寡存。及後漢察舉,必試章奏。」其特點是「對揚王庭,昭明心曲。」任昉《文章緣起》認為上章始於「後漢孔融《上章謝太中大夫》」。其實蔡邕有《戍邊上章》就是這種「昭明心曲」之作。這篇文章作於光和元年,蔡邕四十六歲。由於犯顏直諫,被流放朔方,故作此文,回顧自己進入東觀之後立志續補《漢書·十志》的經過。深感「既到徙所,乘塞守烽,職在侯望,憂怖焦灼,無心復能操筆成草。」「臣竊自痛,一為不善,使史籍所闕,胡廣所校,二十年之思,中道廢絕,不得究竟。……臣謹因臨戎長霍圉封上」。《後漢書》本傳:「邕前在東觀,與盧植、韓說等撰補《後漢記》,會遭事流離,不及得成,因上書自陳,奏其所著《十意》,分別首目,連置章左。」 這篇文章披肝瀝膽,近似與司馬遷的《報任安書》。
2、奏
《獨斷》曰:「奏者,亦需頭。其京師官但言稽首。下言稽首以聞。其中者所請,若罪法劾案公府送御史台,公卿校尉送謁者台也。」當是按劾時作也。《論衡·程材篇》:「進退失度,奏記言事。」《後漢書·班固傳》註:「奏,進也。記,書。」這種文體,秦時稱奏,《文心雕龍·章表篇》:「秦初定製,改書曰奏。」奏以按劾。按《漢書·藝文志》春秋家有奏事二十篇,原註:「秦時大臣奏事及刻石名山文也。」同時,或曰奏記,或曰上書,或曰奏札、或曰奏狀。如漢代董仲舒有詣公孫弘奏記,任昉《文章緣起》以為奏書之始。此文仍存於《古文苑》卷十,題《詣丞相公孫弘記室書》。《後漢書·百官志》:「蘭台令史,六百石。本注曰:掌奏及印工文書。」《後漢書·班彪列傳》 李賢註:「漢官儀曰:蘭台令史六人,秩百石,掌書劾奏。」
3、表
《獨斷》曰:「表者不需頭。上言臣某言,下言臣某。誠惶誠恐,稽首頓首,死罪死罪。左方下附曰某官臣某甲上。文多用編兩行。文少以五行。詣尚書通者也。公卿校尉諸將不言姓。大夫以下有同姓官別者言姓。章口報聞。公卿使謁者,將大夫以下至吏民,尚書左丞奏聞報可。表文報已奏如書,凡章表皆啟封,其言密事得帛囊盛。」當是陳請時作也。《釋名·釋書契》:「下言於上曰表,思之於內,表施於外也。又曰上,示之於上也。又曰言,言其意也。」任昉《文章緣起》以為淮南王劉安《諫伐閩表》為這種文體的最早創作。讓表,始見於漢東平王劉蒼《上表讓驃騎將軍》。表的核心還是表明心跡,故劉勰《文心雕龍·章表篇》稱:「表者,標也。」用「表以陳請」最為明晰。多數奏表是以公開形式上呈的,或陳請,或讓封,或推薦。如張溥編《蔡邕集》中《上始加元服與群臣上壽表》、《尚書詰狀自陳表》、《表賀錄換誤上章謝罪》就是陳請表;《薦皇甫規表》、《薦太尉董卓表》、就是推薦表;《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表》、《再讓高陽侯印綬符策表》、《讓尚書乞在閑冗表》等就是讓封表;《巴郡太守謝表》、《辭金龜紫紱表》(闕)就是謝恩表,等等。大臣奏表還有一種更加公開的上書方式,就是露布。《三國志·王肅傳》注引《世說》:馬超反,劫賈洪作露布,鍾繇識其文,曰:『此賈洪作也。』《文章緣起》引此以為露布之始。其實,露布之名,漢已有之,但非專用於軍旅,而是一種公開上書的激烈方式。《漢書》記載,何武為刺史,劾奏屬吏,必先露章。《後漢書·禮儀志》:大喪則「諸侯王遣大夫奉奏,吊臣請驛馬露布。」又漢桓帝時地震,李雲露布上書,移副三府。露布又謂之露版。《文心雕龍·檄移篇》曰:「露布者,蓋露版不封,播諸視聽也。」[13]還有秘密上奏的形式。《後漢書·蔡邕傳》:「又特詔問曰:『比災變互生,未知厥咎,朝廷焦心,載懷恐懼。每訪郡公卿士,庶聞忠言,而各存括囊,莫肯盡心。以邕經學深奧,故密特稽問,宜披露失得,指陳政要,勿有依違,自生疑諱。具對經術,以皂囊封上。』」史載:「章奏,帝覽而嘆息,因起更衣,曹節於後竊視之,悉宣語左右,事遂漏露。其為邕所裁黜者,皆側目思報。」就是說,「其言密事得帛囊盛」者,近臣也不得而聞。但是曹節卻偷看了蔡邕的奏章,結果,蔡邕以此獲罪。在《尚書詰狀自陳表》中,蔡邕抱怨說:「臣實愚贛,唯識忠盡,出命忘軀,不顧後害,遂譏刺公卿,內及寵臣。實欲以上對聖問,救消災異,規為陛下建康寧之計。陛下不念忠臣直言,宜加掩蔽,誹謗卒至,便用疑怪。盡心之吏,豈得容哉?詔書每下,百官各上封事,欲以改政思譴,除凶致吉,而言者不蒙延納之福,旋被陷破之禍。今皆杜口結舌,以臣為戒,誰敢為陛下盡忠孝乎?」《後漢書·劉虞公孫瓚陶謙列傳》記載公孫瓚初平二年上書討伐袁紹文中有「矯刻金玉以為印璽。每有所下,輒皂囊施檢文稱詔書」之句,章懷太子李賢註:「《漢官儀》曰:凡章表皆啟封,其言密事得皂囊。」表啟的特點誠如《文心雕龍·奏啟篇》所言:「表奏確切,號為讜言。讜者,正偏也。王道有偏,乖乎盪盪,矯正其偏,故曰讜言也。……自漢置八能,密奏陰陽,皂囊封板,故曰封事。」其文體除開頭結尾有所要求外,行文用散體,唐宋以後多四六體。
4、駁議
《獨斷》曰:「其有疑事,公卿百官會議,若台閣有所正處,而獨執異議者,曰駁議。駁議曰:某官某甲議以為如是。下言臣愚贛議異,其非駁議,不言議異。其合於上意者,文報曰某官某甲議可。」當是執議時作也。《文心雕龍·議對篇》:「迄至有漢,始立駁議。駁者,雜也;雜議不純,故曰駁也。」這種文體的特點是「必樞紐經典,采故實於前代,觀通變於當今,理不謬搖其枝,字不妄舒其藻。」這文體是否始於漢代,尚可討論。《韓非子·存韓篇》在韓非上書秦王後,「詔以韓客之所上書,書言韓子之未可舉,下臣斯。臣斯甚以為不然。」 李斯作《上秦王駁議韓非書》。題目雖然是後人所擬,但是,其內容正符合駁議的要求。《後漢書·蔡邕傳》記載蔡邕《難夏育請伐鮮卑議》,設五不可反對出兵征討,用來反駁夏育的《上言討鮮卑》表。《宗廟迭毀議》等均屬於駁議一類。此外,蔡邕的《歷數議》、《答齋議》、《和熹鄧後議》、《朱公叔謚議》等可謂事切情舉,文潔理辨,符合《文心雕龍·議對篇》「動先擬議,明用稽疑」的要求。
⑧ 一段文言文中包含的典故
周武王去世時,成王年幼,周公旦攝政,管叔和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們懷疑周公專所為將不利屬於成王,故挾武庚叛亂。後被周公旦平定,管叔被處死,蔡叔被放逐.
而漢武帝的情況和以上差不多,武帝去世的時候,給漢昭帝立了霍光,上官桀等人為輔政大臣,後來上官桀密謀欲廢昭帝,但事情敗露,被霍光誅族滅.
⑨ 文言文有哪些常用的典故
問鼎:春秋時,楚莊王北伐,陳兵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王孫滿慰勞楚師,楚莊王向王孫滿詢問周朝的傳國之寶九鼎的大小和輕重。後遂意「問鼎」比喻篡奪政權,今常比喻謀求奪得。
⑩ 什麼是文言文中的典故
[diǎn gù]
典故
典故原指舊制、舊例,也是漢代掌管禮樂制度等史實者的官名。後來一種常版見的意義是指關於歷史權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傳說。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傳》:「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