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取義典故
① 最能代表孟子思想的典故
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② 關於孟子的典故
孟母三遷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寡人之於國也》)
孟母斷織
孟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放學回家,他的母親正在織布,(見他回來,)便問道:「學習怎麼樣了?」孟子(漫不經心地)回答說:「跟過去一樣。」孟母(見他無所謂的樣子,十分惱火,)就用剪刀把織好的布剪斷。孟子見狀害怕極了,就問他母親:「為什麼要發這樣大的火?」孟母說:「你荒廢學業,如同我剪斷這布一樣。有德行的人學習是為了樹立名聲,問才能增長知識。所以平時能平安無事,做起事來就可以避開禍害。如果現在荒廢了學業,就不免於做下賤的勞役,而且難於避免禍患。」孟子聽後嚇了一跳,自此,從早到晚勤學不止,把子思當做老師,終於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有德行的人認為孟母懂得做母親的法則。
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望採納!
③ 孟子的人物典故
【原文】:昔孟子少時,父早喪,母仉(zhang)氏守節。居住之所近於墓,孟子學為喪葬,躄[bì],踴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遂遷居市旁,孟子又嬉為賈人炫賣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居子也。」舍市,近於屠,學為買賣屠殺之事。母又曰:「是亦非所以居子矣。」繼而遷於學宮之旁。每月朔(shuò,夏歷每月初一日)望,官員入文廟,行禮跪拜,揖[yī,拱手禮]讓進退,孟子見了,一一習記。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於此。
【故事梗概】: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逝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在此居住了。
後來,大家就用「孟母三遷」來表示人應該要接近好的人才能學習到好的習慣!也說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表明環境能改變一個人的愛好和習慣。
孟母三遷以後,雖然為兒子的成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孟母並沒有因此放鬆對兒子的嚴加管教。她認為,如果主觀上不勤奮努力,還是難成大器的。所以她抓緊對兒子的教育,督促他勤奮學習。 【原文】:孟子妻獨居,踞,孟子入戶視之,向母其曰:「婦無禮,請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親見之。」母曰:「乃汝無禮也,非婦無禮。《禮》不雲乎?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將入戶,視必下。不掩人不備也。今汝 往燕私之處,入戶不有聲,令人踞而視之,是 汝之無禮也,非婦無禮。」於是孟子自責,不敢去婦。——引自《韓詩外傳》
【譯文】: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 【原文】: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dan)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妊(ren)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子不信也。」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譯文】: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告子上》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
一日曝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曝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
④ 古今往來,關於「捨生取義」的詩句,典故有哪些
譚嗣同.他在能夠出走的情況下沒有出走,而是選擇了捨身取義,准備用他的鮮血來喚醒沉睡的國內人.真正容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薦軒轅」!有人說他愚昧,而事實上,譚嗣同的死,對後世的影響及其長久深遠,絕對如他自己所說,是死得其所!這也是大義,不是一般人的大義,也更值得人們尊重和景仰!
孟子周遊列國,卻並非求官,而在於行「道」,所以有《孟子將朝王章》,對於齊王的非禮之召給予回擊,表現出傲岸的個性.孟子雖然不視金錢如糞土,卻也不追財逐利,而是清醒地認識到「萬鍾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鍾與我何加焉?」千古多少文人雖然在封建專制的重壓下卻都能保住氣節,殺身成仁,捨身取義
文天祥在《正氣歌》中高歌:「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或為遼東帽,清操厲冰雪.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或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真是盪氣回腸,可歌可嘆!
⑤ 孟子捨身取義的事例
一.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回掌者答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通」避」,下同)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由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通「德」感激)我與(通」歟」語氣助詞)?鄉(通:向」過去,從前.下同)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⑥ 與孟子捨身取義觀點相同的詩句有哪些
人生自古誰無死,來留取丹心自照汗青!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 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大意 想我歷經艱辛踏入仕途,現在抗元的戰火冷卻下來已經有四年了。祖國山河破碎就如同寒風中飄零的柳絮,我自身起起落落也如同被驟雨打散的浮萍。惶恐灘敗給元軍,我的內心依然惶恐;零丁洋中已是身為俘虜,感嘆孤苦零丁。自古以來誰又能長生不死,就把我的忠心留下映照這千古史冊吧! 賞析 人們常常把「碧血」和_中所用的「丹心」放在一起來指代忠心。其中「碧血」的典故出自《莊子·外物》:「萇弘死於蜀,藏其血,三年而化為碧。」所說的是東周周敬王時期,忠臣萇弘蒙冤而死,他的血三年之後化作碧玉的故事。後來人們便用「萇弘化碧」來形容人的忠誠之心。 來源:快樂作文(5.6年級)
⑦ 出自《孟子》的典故有哪些
《孟子》的故事和成語
1、孟母三遷
孟子的母親為了他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
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古時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根據孔子「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這句話,後人將「始作俑者」引為成語,比喻第一個做某項壞事的人或某種惡劣風氣的創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戰國時代,諸侯王國都採取合縱連橫之計,遠交近攻。
戰爭連年不斷,可苦了各國的老百姓。孟子看了,決定周遊列國,去勸說那些好戰的君主。孟子來到梁國,去見了好戰的梁惠王。梁惠王對孟子說:「我費心盡力治國,又愛護百姓,卻不見百姓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說:「讓我拿打仗作個比喻吧!雙方軍隊在戰場上相遇,免不了要進行一場廝殺。廝殺結果,打敗的一方免不了會棄盔丟甲,飛奔逃命。假如一個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卻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貪生怕死』。」
孟子講完故事,問梁惠王:「這對不對?」梁惠王立即說:「當然不對!」孟子說:「你雖然愛百姓,可你喜歡打仗,百姓就要遭殃。這與五十步同樣道理。」
成語比喻那些以小敗嘲笑大敗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來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質相同的做法。
4、一暴十寒
戰國時代,百家爭鳴,游說之風,十分盛行。一般游說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學問、豐富的知識,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動的比喻,來諷勸執政者,最為凸出。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著名辯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這樣一段記載:
孟子對齊王的昏庸,作事沒有堅持性、輕信奸佞讒言很不滿,便不客氣的對他說:"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雖有生命力很強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陽光下曬了一天,卻放在陰寒的地方凍了它十天,它那裡還活著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時間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點從善的決心,可是我一離開你,那些奸臣又來哄騙你,你又會聽信他們的話,叫我怎麼辦呢?"按著,他使打了一個生動的比喻:"下棋看起來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專心致志,也同樣學不好,下不贏,奕秋是全國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兩個徒弟,其中一個專心致志,處處聽奕秋的指導;另一個卻老是怕著有大天鵝飛來,准備用箭射鵝。兩個徒弟是一個師傅教的,一起學的,然而後者的成績卻差得很遠。這不是他們的智力有什麼區別,而是專心的程度不一樣啊;"這是一個很有教學意義的故事,我們要學習一樣東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專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丟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麼事情怎樣做得好呢?求學、做事的能否成功,這也是個決定因素之一,故後來的人便將孟子所說「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簡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修學、做事沒有恆心,作輟無常的一種說法。例如一位同學,對於求學很是隨便,學習的時間少,荒廢的時間多,我們便說:他這種一曝十寒的作法,那裡能學到什麼東西呢?
5、 引領而望:「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 (《梁惠王》)釋:如果有一位不好殺人的君主,那麼,天下的老百姓都會伸長著脖子期待他的解救了。
6、 君子遠庖廚:「是以君子遠庖廚。」 (《梁惠王》)釋:君主把廚房擺在遠離自己的場所,就是這個道理。
7、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梁惠王》)釋:我的目力能夠把秋天鳥的細毛看得分明,一車子柴火擺在眼前卻瞧不見。
8、 挾泰山以超北海:「挾泰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梁惠王》)釋:把泰山夾在胳臂底下跳過北海,告訴人說,「這個我辦不到。」這真是不能。
9、 緣木求魚:「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梁惠王》)釋:以您這樣的作法滿足您這樣的慾望,好像爬到樹上去捉魚一樣。
10、 寡不敵眾:「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 (《梁惠王》)釋:人口稀少的國家不可以跟人口眾多的國家為敵,弱國不可以跟強國為敵。
11、 與民同樂:「此無他,與民同樂也。」 (《梁惠王》)釋:這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同百姓一同娛樂罷了。
12、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釋:和天下的人同憂同樂,這樣還不能使天下歸服於他的,是從來不曾有的事。(註: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即化於此)
13、 顧左右而言他:「王顧左右而言他。」 (《梁惠王》)釋:齊王回過頭來左右張望,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14、 水深火熱:「如水益深,如火益熱,亦運而已矣。」 (《梁惠王》)釋:如果燕國的百姓受水更深,受火更熱(指災難更加深了),那隻是統治者由燕轉為齊罷了。
15、 救民於水火之中:「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梁惠王》)釋:如今燕國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干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6、 簞食壺漿:「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為將拯己於水火之中也,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梁惠王》)釋:如今燕國的君主虐待百姓,您去征伐他,那裡的百姓認為您是要把他們從水深火熱的苦難中解救出來,因此都用筐盛著干飯,用壺盛著酒漿來歡迎您的軍隊。
17、 出爾反爾:「戒之戒之!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 (《梁惠王》)釋:提高警惕,提高警惕!你怎樣去對待人家,人家將怎樣回報你。
18、 解民倒懸:「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公孫丑》)釋:現在這個時候,擁有萬輛兵車的大國實行仁政,老百姓的高興,正好像被人倒掛著而給解救了一般。
19、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 (《公孫丑》)釋:所以,「事半功倍」,只有在這個時代才行。
20、 具體而微:「冉牛、閔子、顏淵則具體而微。」 (《公孫丑》)釋:冉牛、閔子、顏淵大體近於孔子,卻不如他那樣的博大精深。
21、 出類拔萃:「出於其類,拔乎其萃,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也。」 (《公孫丑》)釋:聖人遠遠超出了他那一類,大大高出了他那一群。從有人類以來沒有比孔子還要偉大的。
22、 心悅誠服:「以德服人者,中心悅而誠服也。」 (《公孫丑》)釋:依靠道德來使人服從的,人家才會心悅順服。
23、 返求諸己:「發而不中,不怨勝己者,反求諸己而已矣。」 (《公孫丑》)釋:(射箭)如果沒有射中,不埋怨那些勝過自己的人,返躬自問罷了。
24、 與人為善:「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公孫丑》)釋:吸取別人的優點來自己行善,這就是偕同別人一道行善。
25、 綽綽有餘:「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則吾進退,豈不綽綽然有餘裕哉?」 (《公孫丑》)釋:我既沒有固定的職務,又沒有進言的責任,那我的行動,難道不是寬舒得有無限的迴旋餘地嗎?
26、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公孫丑》)釋:君子不抱怨天,不責怪人。
27、 此一時,彼一時:「彼一時,此一時也。」 (《公孫丑》)釋:那又是一個時候,現在又是一個時候。
28、 舍我其誰:「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 (《公孫丑》)釋:在今日的社會里,除開我,還有誰呢?
29、 為富不仁:「為富不仁矣,為仁不富矣。」(《滕文公》)釋:要發財致富便不能仁愛,要仁愛便不能發財致富。
30、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鑽穴隙相窺,逾牆相從,則父母國人皆賤之。」 (《滕文公》)釋:若是不等到爹娘開口,不經過媒人介紹,自己便鑽洞扒門縫來互相窺望,爬過牆去私會,那麼,爹娘和社會人士都會輕視他。
31、 亂臣賊子:「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滕文公》)釋:孔子著作了《春秋》,叛亂的臣子、不孝的兒子才有所害怕。
32、 自暴自棄:「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離婁》)釋:自己殘害自己的人,不能和他談出有價值的言語;自己拋棄自己的人,不能和他做出有價值的事業。
33、 不虞之譽:「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離婁》)釋:有意料不到的贊揚,也有過於苛求的詆毀。
34、 好為人師:「人之患在好為人師。」(《離婁》)釋:人的毛病在於喜歡做別人的老師。
35、 何出此言:「先生何為出此言也?」 (《離婁》)釋:老師為什麼說這樣的話呢?
36、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離婁》)釋:不孝順父母的事情有三種,其中以沒有子孫為最大。
37、 手舞足蹈:「生則惡可已也,惡可已,則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離婁》)釋:快樂一發生就無法休止,無法休止就會不知不覺地手舞足蹈起來了。
38、 不為已甚:「仲尼不為已甚者。」 (《離婁》)釋:孔子是做什麼事都不過火的人。
39、 左右逢源:「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 (《離婁》)釋:蓄積很深,便能取之不盡,左右逢源。
40、) 夜以繼日:「仰而思之,夜以繼日。」 (《離婁》)釋:抬著頭考慮,白天想不好,夜裡接著想。
41、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萬章》)釋:三年後,太甲悔過,自己怨恨,自己悔過。(艾,音yi)
42、 先知先覺:「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也。」 (《萬章》)釋:上天生育人民,就是要先知先覺者來使後知後覺者有所覺悟。
43、 集大成者:「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萬章》)釋:「集大成」的意思,譬如奏樂,先敲缽鍾,最後用特磬收束,有始有終的一樣。
44、卻之不恭:「『卻之卻之為不恭』,何哉?」 (《萬章》)釋:(俗話說),「一再拒絕人家的禮物,這是不恭敬。」為什麼呢?
45、 殺人越貨:「殺越人於貨,閔不畏死,凡民罔不憝。」(《萬章》)釋:(《尚書 康誥》)說,「殺死別人,強奪財物,橫強不怕死,這種人,是沒有人不痛恨的。」
46、 茁壯成長:「牛羊茁壯長而已矣。」 (《萬章》)釋:(孔子曾經做過管理牲畜的小吏),他說,「牛羊都壯實地長大了。」
47、 知人論世:「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萬章》)釋:吟詠他們的詩歌,研究他們的著作,不了解他們的為人,可以嗎?所以要討論他們那一個時代。
48、 一暴(pu)十寒:「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告子章》)釋:縱使有一種最容易生長的植物,曬它一天,冷它十天,沒有能夠再長的。
49、 專心致志:「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告子》)釋:假使讓弈秋(下棋高手)教授兩個人下棋,其中的一個人一心一意,只聽弈秋的話。
50、 捨生取義:「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告子》)釋:如果兩者(生命和義)不能並有,便犧牲生命,而要「義」。
51、 杯水車薪:「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 (《告子》)釋:如今行仁的人,好像用一杯水來救一車柴木的火焰,(結果連他們已實行的這點點仁都會消失的)。
52、 言歸於好:「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 (《告子》)釋:所有我們參加盟會的人訂立盟約以後,完全恢復舊日的友好。
53、 以鄰為壑:「今吾子以鄰為壑。」 (《告子》)釋:如今你卻使水流到臨近的國家去。
54、 習焉不察:「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盡心章》)釋:如此做去,卻不明白其當然;習慣了卻不深知其所以然。
55、 獨善其身:「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盡心》)釋:窮困便獨善其身,得意便兼善天下。
56、 不言而喻:「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盡心》)釋:(君子的本性,仁義禮智)至於手足四肢,在手足四肢的動作上,不必言語,別人一目瞭然。」
57、 引而不發:「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盡心》)釋:君子(教導別人正如射手),張滿了弓,卻不發箭,作出躍躍欲試的樣子。
58、 仁民愛物:「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盡心》)釋:君子親愛親人,因而仁愛百姓;仁愛百姓因而愛惜萬物。
59、 當務之急:「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 (《盡心》)釋:智者沒有不該知道的,但是急於當前重要工作。(仁者沒有不愛的,但是務必先愛親人和賢者)。
60、 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書》,不如無《書》。」 (《盡心》)釋:完全相信《尚書》,那還不如沒有《尚書》。
61、 茅塞頓開:「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 (《盡心》)釋:山坡的小路只一點點寬,經常去走它便成了一條路;只要有一個時候不去走它,又會被茅草堵塞了。
62、 言近旨遠:「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 (《盡心》)釋:言語淺近,意義卻深遠的,這是「善言」。
63 同流合污:「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盡心》)釋:(這種人)同流合污,(所以說他是賊害道德的人)
⑧ 孟子的典故
一、孟母三遷
從前孟子小的時候,父親早早地去逝了,母親守節沒有改嫁。孟子的母親對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視,管束甚嚴,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為賢。一開始,他們住在墓地旁邊。孟子就和鄰居的小孩一起學著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玩起辦理喪事的游戲。
孟子的媽媽看到了,就皺起眉頭:「不行!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住在這里了!」孟子的媽媽就帶著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鄰居的小孩,學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樣子。孟子的媽媽說:「這個地方也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媽媽又帶著孟子去靠近殺豬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學起了買賣屠宰豬羊的事。孟子的媽媽知道了,又皺皺眉頭:「這個地方依然不適合我的孩子居住!」於是,他們又搬家了。這一次,他們搬到了學校附近。
每月夏歷初一這個時候,官員到文廟,行禮跪拜,互相禮貌相待,孟子見了一一都學習記住。孟子的媽媽很滿意地點著頭說:「這才是我兒子應該住的地方呀!」於是在此居住了。
二、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獨自一人在屋裡,蹲在地上。孟子進屋看見妻子這個樣子,就向母親說:「這個婦人不講禮儀,請准許我把她休了。」孟母說:「什麼原因?」孟子說:「她蹲在地上。」孟母問:「你怎麼知道的?」孟子說:「我親眼看見的。」
孟母說:「這是你不講禮儀,不是婦人不講禮儀。《禮經》上不是這樣說嗎,將要進門的時候,必須先問屋裡誰在裡面;將要進入廳堂的時候,必須先高聲傳揚,讓裡面的人知道;將進屋的時候,必須眼往下看。
《禮經》這樣講,為的是不讓人措手不及,無所防備。而今你到妻子閑居休息的地方去,進屋沒有聲響人家不知道,因而讓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樣子。
這是你不講禮儀,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講禮儀。」孟子聽了孟母的教導後,認識到自己錯了,再也不敢講休妻的事了。引自《韓詩外傳》。
三、斷織喻學
孟子最初對學習很有興趣,時間一長就厭煩了,經常逃學。孟母知道後非常生氣,拿起刀來,把織布機上的經線割斷,說道:「你的廢學,就像我割斷織布機上的線,這布是一絲一線織起來的,現在割斷了線,布就無法織成。
君子求學是為了成就功名,博學多問才能增加智慧。你經常逃學怎麼能成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讀書,而是惰於修身養德,今後就不可以遠離禍患,將來不做強盜,也會淪為廝役!」
孟母用「斷織」來警喻「輟學」,指出做事必須要有恆心,一旦認准目標,就不為外界所干擾。半途而廢,後果是十分嚴重的。「斷織喻學」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既驚且懼的鮮明印象,孟子從此旦夕勤學,終於成為我國歷史上的儒學大師。
四、殺豚不欺子
當孟家還在廟戶營村集市旁居住時,孟子看到鄰居殺豬,不解地問母親:「鄰家殺豬干什麼?」孟母當時正忙,便隨口應到:「煮肉給你吃!」孟子十分高興,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誠實,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於言傳。為了不失信於兒子,盡管家中十分困難,孟母還是拿錢到東邊鄰居家買了一塊豬肉,讓兒子吃了個痛快。
五、始作俑者
這句成語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戰國時,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談論治國之道。孟子問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殺死人,有什麼不同嗎?」
梁惠王回答說:「沒有什麼不同的。」孟子又問:「用刀子殺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麼不同?」 梁惠王說:「也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接著說:「現在大王的廚房裡有的是肥肉,馬廄里有的是壯馬,可老百姓面有飢色,野外躺著餓死的人。這是當權者在帶領著野獸來吃人啊!大王想想,野獸相食,尚且使人厭惡,那麼當權者帶著野獸來吃人,怎麼能當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經說過,首先開始用俑(活人殉葬)的人,他是斷子絕孫、沒有後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來殉葬尚且不可,又怎麼可以讓老百姓活活地餓死呢?」
⑨ 孟子捨生取義的例子10個字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
蘇武牧羊的故事婦孺皆知。蘇武被扣於匈奴後,匈奴貴族先以名利引誘,後以嚴刑威脅。但蘇武始終大義凜然,寧死不屈。匈奴貴族無計可施,便「徙武北海上無人處」。蘇武則「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他仍拄著漢朝的旄節,不屈節辱命。他出使時正值壯年,待其歸漢之時,已是須發皆白。他成為我國歷史上堅持民族氣節的著名人物。
清末,戊戌變法失敗後,康有為、梁啟超逃往日本。譚嗣同是「有心殺賊,無力回天」。他堅信「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的名句。譚嗣同在能夠出走的情況下沒有出走,而是選擇了捨身取義,准備用他的鮮血來喚醒沉睡的國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薦軒轅」!譚嗣同的死,對後世的影響及其長久深遠,絕對如他自己所說,是死得其所!這也是大義,不是一般人的大義,也更值得人們尊重和景仰!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在蒙古軍隊的打擊下,面臨著亡國的威脅,文天祥毅然肩負起抗元重任,號召四方英雄豪傑起兵,下定決心抗元到底。由於勢單力孤結果被元軍俘獲。面對敵人高官厚祿的勸降,文天祥不為所動,只求義死而不求苟生。最後為國捐軀。他死後留下了大量詩文,其中如《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獄中所作的《正氣歌》以及死後從其衣帶中發現的「衣帶詔」(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聖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都已成為光照日月、氣壯山河的絕唱,成為民族精神財富的寶貴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朱自清寧死不吃美國救濟糧
⑩ 如何理解孟子的捨身取義思想
孟子的捨身取義思想就是孟子一直以來提倡的「仁義」思想,「仁義」是孟子的道德論的核心思想。孟子所說的「仁義」,是有階級性的,是建築在封建等級社會的基礎之上的。但是,他反對統治者對庶民的剝削,反對國與國和家與家的戰爭。
來自孟子的《魚我所欲也》:「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意思是「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是我所想要的,正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得到,那麼我寧願犧牲生命而選取大義」。
(10)孟子取義典故擴展閱讀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這幾句論證說:生命是我珍愛的,但還有比生命更為我所珍愛的(指正義),所以不能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厭惡的,但還有比死亡更為我所厭惡的(指不義),所以有時對禍害(死亡)不願躲避。這是從正面論證義比生更珍貴,在二者不可兼得時應該捨生取義。
孟子最重仁。孟子對於孔子仁的思想的發展,特別表現在孟子以性善論為基礎,提出由此而生仁義禮智四德,其中心點是為仁。還進一步論述仁義禮智四者的關系,第二,在關於仁的倫理思想的基礎上,孟子提出了仁政的學說。孟子以仁作為施政的出發點,要求統治者「施仁政於民(《梁惠王》上),還具體地提出了在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具體的仁政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