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笛城典故
1.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運用的典故
1、聞笛賦
典出晉人 向秀《思舊賦 》。
晉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呂安舊居,聽見鄰人吹笛,因而寫了《思舊賦》。
2、爛柯人
典出《述異記》。
晉人王質入山打柴,觀人下棋,局終發現手中斧柄已爛,回到家裡才知已經過了百年。
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
劉禹錫也借這個故事表達世事滄桑,人事全非,暮年返鄉恍如隔世的心情。
原文選自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1)聞笛城典故擴展閱讀:
原文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創作的背景
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要好。太子當上皇帝後,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政,就提拔棋友劉禹錫當監察御史。後來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寶歷二年(826年)應召回京。
冬天途經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
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
於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參考資料:網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2. 《春夜洛城聞笛》中運用了什麼典故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運用了典故。一說是「柳」諧「內留」音容,故折柳送行表示別情;一說是楊柳在春風中搖曳不定的姿態,成了遊子眼中難分難舍的代名詞。總之,「折柳」含有惜別懷念之意。早在《詩經》中就用「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來表達離鄉眷戀故土之情。後來,古人送別時折柳,盼望親人來歸也折柳,據說長安灞橋即為有名的送別之地,或雲其地楊柳為送行人攀折殆盡。
3. 向秀聞笛故事
向秀與嵇康同為竹林七賢之一,而向秀與嵇康的關系最好,兩人一起打過鐵,又都厭內惡官場,可以容說是意氣相投,兩人都不喜歡司馬氏對曹魏的脅迫,覺得如今的官場一片烏煙瘴氣,都不願出來做官,隱居在山陽打鐵度日。
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兩人名聲太響,逃不過司馬氏的眼睛,於是嵇康被人誣陷,慘遭殺害,向秀被迫出來做官。向秀在路上路上嵇康的故居,有聽到了不知道從哪裡傳來的笛聲,有感而發,寫下了名傳千古的《思舊賦》。而向秀聞笛的典故也被後人拿來緬懷亡友。
4.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中的典故
聞笛賦,典出晉人向秀《思舊賦 》。晉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呂安舊居,聽見鄰人吹笛,因而寫了《思舊賦》。爛柯人,典出《述異記》。晉人王質入山打柴,觀人下棋,局終發現手中斧柄已爛,回到家裡才知已經過了百年。 作者以此典故表達自己遭貶23年的感慨。
出自《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是唐代文學家劉禹錫創作的一首七律。此詩首先緊承白居易詩末聯「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之句,對自己被貶謫、遭棄置的境遇,表達了無限辛酸和憤懣不平。
原文如下: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譯文如下:
在巴山楚水這些凄涼的地方,度過了二十三年淪落的光陰。
懷念故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沉船的旁邊正有千艘船駛過,病樹的前頭卻也是萬木爭春。
今天聽了你為我吟誦的詩篇,暫且借這一杯美酒振奮精神。
詞句注釋
⑴酬:答謝,酬答,這里是指以詩相答的意思。用詩歌贈答。樂天:指白居易,字樂天。見贈:送給(我)。
⑵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帶。古時四川東部屬於巴國,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屬於楚國。劉禹錫被貶後,遷徙於朗州、連州、夔州、和州等邊遠地區,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這些地方。
⑶二十三年:從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被貶為連州刺史,至寶歷二年(826年)冬應召,約22年。因貶地離京遙遠,實際上到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說23年。棄置身:指遭受貶謫的詩人自己。置:放置。棄置:貶謫(zhé)。
(4)聞笛城典故擴展閱讀:
此詩作於唐敬宗寶歷二年(826年),劉禹錫罷和州刺史返回洛陽,同時白居易從蘇州返洛陽,二人在揚州初逢時,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詩贈與劉禹錫,劉禹錫寫此詩作答。劉禹錫從小愛下圍棋,與專教唐德宗太子下棋的棋待詔王叔文很要好。
太子當上皇帝後,他的教師王叔文組閣執政,就提拔棋友劉禹錫當監察御史。後來王叔文集團政治改革失敗後,劉禹錫被貶到外地做官,寶歷二年(826年)應召回京。冬天途經揚州,與同樣被貶的白居易相遇。白居易在筵席上寫了一首詩《醉贈劉二十八使君》相贈:「為我引杯添酒飲,與君把箸擊盤歌。
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舉眼風光長寂寞,滿朝官職獨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於是劉禹錫寫了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贈白居易。
5.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里的兩個典故分別是什麼
「懷舊抄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聞笛賦」典出晉人 向秀《思舊賦 》:晉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呂安舊居,聽見鄰人吹笛,因而寫了《思舊賦》。
「爛柯人」典出《述異記》:晉人王質入山打柴,觀人下棋,局終發現手中斧柄已爛,回到家裡才知已經過了百年。
「到鄉翻似爛柯人」指暮年返鄉,恍如隔世;「懷舊空吟聞笛賦」指懷念老朋友。「爛柯人」是神話傳說。
6. 夜上受降城聞笛中受降城是典故么
是的,屬於典故來。
受降城源: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7. 春城洛城聞笛歷史背景
是<春夜洛城聞笛>吧
作者: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全部注釋
1.洛城:洛陽(現在河南洛陽).
2.折柳:即《折楊柳》笛曲,樂府"鼓角橫吹曲"調名,內容多寫離情別緒。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四:"《樂府雜錄》雲:'笛者,羌樂也。古典有《折楊柳》、《落梅花》'。故謫仙《春夜洛城聞笛》……杜少陵《吹笛》詩:'故園楊柳今搖落,何得愁中曲盡生?'王之渙雲:'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皆言《折楊柳》曲也。" 曲中表達了送別時的哀怨感情.
3.玉笛:精美的笛。
4.故園:指故鄉,家鄉.
這首詩當是開元二十三年(735)李白游洛陽時所作。描寫在夜深人靜之時,聞笛聲而引起思鄉之情。王堯衢《唐詩合解》:"忽然聞笛,不知吹自誰家。因是夜聞,聲在暗中飛也。笛聲以風聲而吹散,風聲以笛聲而遠揚,於是洛春夜遍聞風聲,即遍聞笛聲矣。折柳所以贈別,而笛調中有《折楊柳》一曲。聞折柳而傷別,故情切乎故園。本是自我起情,卻說聞者'何人不起',豈人人有別情乎?只為'散入春風',滿城聽得耳。"
【賞析】:
洛城就是現在河南的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稱為東都。一個春風駘盪的夜晚,萬家燈火漸漸熄滅,白日的喧囂早已平靜下來。忽然傳來嘹亮的笛聲,凄清婉轉的曲調隨著春風飛呀,飛呀,飛遍了整個洛城。這時有一個遠離家鄉的詩人還沒入睡,他倚窗獨立,眼望著「白玉盤」似的明月,耳聽著遠處的笛聲,陷入了沉思。笛子吹奏的是一支《折楊柳》曲,它屬於漢樂府古曲,抒寫離別行旅之苦。古代離別的時候,往往從路邊折柳枝相送;楊柳依依,正好藉以表達戀戀不舍的心情。在這樣一個春天的晚上,聽著這樣一支飽含離愁別緒的曲子,誰能不起思鄉之情呢?於是,詩人情不自禁地吟了這首七絕。
這首詩全篇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這笛聲不知是從誰家飛出來的,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並不準備讓別人知道他,卻不期然而然地打動了許許多多的聽眾,這就是「誰家玉笛暗飛聲」的「暗」字所包含的意味。「散入春風滿洛城」,是藝術的誇張,在詩人的想像中,這優美的笛聲飛遍了洛城,彷彿全城的人都聽到了。詩人的誇張並不是沒有生活的依據,笛聲本來是高亢的,又當更深人靜之時,再加上春風助力,說它飛遍洛城是並不至於過分的。
笛聲飛來,乍聽時不知道是什麼曲子,細細聽了一會兒,才知道是一支《折楊柳》。所以寫到第三句才說「此夜曲中聞折柳」。這一句的修辭很講究,不說聽了一支折柳曲,而說在樂曲中聽到了折柳。這「折柳」二字既指曲名,又不僅指曲名。折柳代表一種習俗,一個場景,一種情緒,折柳幾乎就是離別的同義語。它能喚起一連串具體的回憶,使人們蘊藏在心底的鄉情重新激盪起來。「何人不起故園情」,好像是說別人,說大家,但第一個起了故園之情的不正是李白自己嗎?
熱愛故鄉是一種崇高的感情,它同愛國主義是相通的。自己從小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作為祖國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難以忘懷。李白這首詩寫的是聞笛,但它的意義不限於描寫音樂,還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8. 關於春夜洛城聞笛的故事
《春夜洛城聞抄笛》是唐代襲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抒發了作者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後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全詩扣緊一個「聞」字,抒寫自己聞笛的感受,合理運用想像和誇張,條理通暢,感情真摯,余韻無窮。
詩原文: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白話譯文:
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
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出處:出自唐代詩人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
(8)聞笛城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或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洛城(即洛陽)時所作。洛陽在唐代是一個很繁華的都市,時稱東都。當時李白客居洛城,大概正在客棧里,偶然聽到笛聲而觸發故園情,因作此詩。
詞句注釋
洛城:即洛陽城,今河南省洛陽市。
玉笛:華美的笛,玉制或鍛玉的笛子。暗飛聲:因笛聲在夜間傳來,故雲。
滿:此處作動詞用,傳遍。
聞:聽;聽見。
9. 夜上受降城聞笛化用陶淵明的有關典故的詩句是什麼
陶淵明的有關典故的詩句好像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0. 夜上受降城聞笛里受降城是典故么
是典故:唐初名將張仁願為了防禦突厥,在黃河以北築受降城,分東、中、西三城,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另有一種說法是: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唐太宗親臨靈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名即由此而來。
《夜上受降城聞笛》是唐代詩人李益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最大的特點是蘊藉含蓄,將所要抒發的感情蘊涵在對景物和情態的描寫之中。
原文如下:
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譯文如下:
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
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詞句注釋
⑴蘆管:笛子。一作「蘆笛」。
⑵回樂峰:唐代有回樂縣,靈州治所,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西南。回樂峰即當地山峰。一作「回樂烽」:指回樂縣附近的烽火台。
⑶城下:一作「城上」,一作「城外」。
(10)聞笛城典故擴展閱讀:
詩歌的前兩句描寫了一幅邊塞月夜的獨特景色.舉目遠眺,蜿蜒數十里的丘陵上聳立著座座高大的烽火台,烽火台下是一片無垠的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積雪的荒原。
近看,高城之外月光皎潔,如同深秋的寒霜。沙漠並非雪原,詩人偏說它「似雪」,月光並非秋霜,詩人偏說它「如霜」。
詩人如此運筆,是為了借這寒氣襲人的景物來渲染心境的愁慘凄涼。正是這似雪的沙漠和如霜的月光使受降城之夜顯得格外空寂慘淡。也使詩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而生發出思鄉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