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香積寺的典故

香積寺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3-05 21:17:24

『壹』 求關於鼓山風景的典故

湧泉寺西有獅子峰,形如獅子,沿獅子峰西下行數里,即到達摩洞 洞內有一尊2米左右的達摩面壁坐像 洞外一巨石,石壁如斧削,上刻清朝道光年間詩人魏傑,根據這里的自然景物和民間傳說,整理編寫成的18景,這就是鼓山十八景:達摩面壁 南極升天 仙猿守峽 古鶴巢雲 仙人巨跡 福壽全圖 蟠桃滿塢 玉筍成林 蟻蜓渡潮 漁燈普照 獅子戲球 金蟾出洞 伏虎馱經 神龍聽法 鎧甲卸岩 慈航架壑 八仙岩洞 千佛梵宮 這18洞景經過風化瓦解 歲月淘洗現在有的景點已看不到了,但大部分景點仍然惟妙惟肖,連同那美妙的神話傳說,讓遊客感覺到大自然的無比神奇

鎮虎岩 相傳清朝時,方圓數十里的鼓山,常有幾只大虎,經常下山殘害生靈,山下百姓,追趕大虎 每追到此處,大虎都奇跡般地消失,大家認為這巨岩下可能是個虎穴,於是請來了湧泉寺的法師來此誦經降虎,在鎮虎岩邊刻上 南無增福壽佛 ,用佛法來鎮虎,還在十八景西面建了一個伏虎祠,從此鼓山再無虎患

仙人巨跡 一塊巨岩平展如台,岩上"羅漢台"三個大字特別醒目 相傳羅漢化身的靈嶠禪師,曾在此與八仙中的藍采和會面,請他傳授醫道 藍采和將自己精湛的醫術毫無保留地傳給了靈嶠禪師後,化成一陣清風飄走了,卻在羅漢台上留下了三個巨大的腳印,稱為"仙人巨跡" 羅漢台上往南這3塊巨岩,形狀如三艘船,盪漾在林海碧波之中
慈航駕壑 傳說觀世音聽了八仙們對鼓山的介紹後,親自光臨鼓山,也被這里的美景迷住了 真是 風光優美這般好,怎令慈航不掩留 觀世音在飽覽了鼓山的勝景之後,返回南海 轉眼間,一年一度的蟠桃盛會又將來臨,觀音向王母提議放在鼓山舉行,王母喜極 於是,觀音撥了3艘船,滿載各路神仙,駕著祥雲,飛向鼓山 後來這3艘船就留在了鼓山, 慈航駕壑 由此而來的

佛窟 在羅漢台上方的 佛窟 ,為清代鼓山湧泉寺主持道霈 1614 1702年 所題的摩崖題刻,道霈大師曾於清康熙七年 1668年 著寫了一部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論纂要 ,共有120卷,分裝48冊,木刻雕版達二千多塊 1928年弘一法師來福建時,曾將它印了幾十套分別贈送給日本的各個寺院,日本人民稱道鼓山是 庋藏佛典古版之寶窟 在左邊這一塊岩壁上,刻著55個佛名,連同羅漢台下斷壁上刻著的33個佛名成為88個佛號,這些均為道霈法師的手跡 此處有一窟清泉如鏡,終年不涸不溢,潔凈不染

八仙岩洞 八仙岩洞的傳說始於元代,相傳鐵拐李首先得道成仙後,度漢鍾離,漢度呂洞賓,二人又共度韓湘子和曹國舅,而張果老 藍采和 何仙姑則是分別得道後共成八仙,經藍采和的大力推薦,八仙們曾來到這里歡聚,一起共渡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金蟾出洞 劉海台和金蟾洞,分別在石道的左右兩邊,右下方的金贍洞洞頂岩形如蟾蜍行將出洞,岩底平白一片,猶如蟾腹,伏在坡旁草叢中,躍躍欲出

蟠桃滿島 金蟾洞東南向,有數塊巨大的岩石,錯落而成,就好象幾個蟠桃堆放在一起,周圍也有很多岩石酷似蟠桃,因此,這里叫蟠桃林,旁邊還有一岩石洞,上刻有 曼倩岩 3個字 傳說:當年曼倩曾是王母娘娘蟠桃園里忠實的看守官 但他終究擋不住仙桃的誘惑,在離任時斗膽偷了幾個蟠桃,溜下人間,來到鼓山,被這里的景色迷住了,就把蟠桃種在了鼓山,曼倩怕王母娘娘知道後怪罪,也就留在了鼓山 經過多年的經心栽培,這里到處布滿了仙桃 後來,這事被天兵知道後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親臨鼓山,要把曼倩帶回天庭問罪,曼倩寧死不回 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把曼倩和這里的蟠桃都點化成石
古鶴巢雲 法華岩洞,它由兩個互通的岩洞組成,洞內刻有清代魏傑的題詞: 且憩 洞前的這一塊小平地,相傳過去常有白鶴盤旋,停棲,故名 古鶴巢雲

福壽全圖 法華岩洞右邊的亭子,叫法華亭 據傳,站在此亭俯瞰榕城,道路 農田 河流 湖泊縱橫交錯,天然勾勒出福壽全圖,點劃不誤,令人叫絕 現在,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已經看不到這幅 福壽全圖 了

伏虎馱經 伏虎洞頂岩石伸出,酷似虎首,藏牙縮爪,遠看如一隻被降服歸依之虎,背上馱著一塊平石,如馱著佛法經書,故取名 伏虎馱經 伏虎祠祀奉伏虎禪師,並將每年的二月二十九日定為伏虎禪師的誕日,在此前後三日都舉行祭祀活動,紀念伏虎禪師誕辰
岩壑俱飛 蓮花岩有巨岩如獨木沖天,摩崖題刻"岩壑俱飛"四個大字,形象地描繪了這里的景色

鎧甲壑岩 路旁有一奇岩怪石,其石表面有很多規則的小裂痕,形如古代將軍鎧甲上的鱗片,岩石上刻有"卸甲"二字,故稱"卸甲岩"
玉筍成林 站在 卸甲岩 上,向東仰望,可見到對面雲霧環繞,玉筍峰上露出了許多大小尖峰 岩石聳列,猶如雨後春筍,出土成竹,這是這里最為特別的景觀,古人譽為"玉筍成林"之景

『貳』 心猿意馬的成語典故

1漢·魏伯陽《參同契》註:「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2《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3 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
4 語本《維摩經.香積佛品》: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5 另:《西遊記》中孫悟空又名「心猿」,白龍馬又稱「意馬」。
英文解釋
簡明釋義
a heart like a capering monkey and a mind like a galloping horse -- restless;be prone to outside attractions;fanciful and fickle;harbor monkey-feelings and horse-thoughts;
例句
巨蟹座往往選擇一種口味的巧克力就很少再心猿意馬。
Cancers often choose one kind of taste in chocolate and rarely then change their minds.
所謂的猴子就是頭腦裡面仍然充滿慾望,心猿意馬。
The monkey is the mind and the lustful desires keep running all over the place inside of it.
但是他心猿意馬,不能自持,他要問自己,難道主人殷勤接待就是世上最神聖的事物嗎?
He was now in imminent danger of asking himself if hospitality were the most sacred thing in the world.
不知所雲式聆聽:你確信正在談論的主題超過了你的理解范圍,於是你起身離開,至少也是心猿意馬。
Over-my-head listening: you are convinced that the subject is beyond you, so you depart, at least in spirit.

『叄』 門幅鍾馗笑的典故

鍾馗是中國民間俗神信仰中最為人們熟悉的角色,貼於門戶是鎮鬼尅邪的門神,懸在中堂是禳災祛魅的靈符,出現於儺儀中是統鬼斬妖的猛將,由此派生出形形色色的鍾馗戲、鍾馗圖。連《本草綱目》里,也收錄用鍾馗像燒灰以水沖服或配和其他葯面成丸以治療難產、瘧疾等症的「秘方」。據中國《民俗》雜志報道,時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甚至還有人為治病延請巫師舉行所謂「鎮鍾馗」捉鬼驅妖、安宅保太平的儀式(施漢如、楊問春《「鎮鍾馗」儺儀記》)。
對普通百姓來說,「鍾馗打鬼」之類的故事幾乎人人熟知。鍾馗信仰在民間的影響既深且廣。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鍾馗這位神通廣大的神祗其身份來歷,恐怕就不是一般人能夠說得清了。事實上,這個問題自唐代以來就令許多學者爭論不休。近年來,隨著民俗文化熱的興起,鍾馗信仰的起源與流變等問題又被提出,眾多學人各抒己見,歧說紛見,迄今尚無定論。
目前所知最早記載鍾馗其人其事的是唐盧肇的《唐逸史》:開元年間(713—741),唐玄宗病中夢見一小鬼盜走玉笛以及楊貴妃的綉香囊。玄宗大怒,正要派武士驅鬼,忽見一大鬼奔進殿來。此鬼蓬發虯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個小鬼,剜出眼珠後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駭極,忙問是誰?大鬼向玄宗施禮,自稱是終南山鍾馗,高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武舉不第,羞歸故里,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高祖賜綠袍葬之,遂銘感在心,誓替大唐除盡妖魅。唐玄宗醒後,病也霍然而愈。玄宗令畫家吳道子按其夢中所見畫一幅鍾馗圖。圖成,玄宗在畫上批曰:「靈祗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以祛邪魅,益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將吳道子《鍾馗捉鬼圖》鏤板印刷,廣頒天下,讓世人皆知鍾馗的神威。
盧肇是唐武宗會昌三年(843)的進士,距開元時代已有一百多年,所敘未必是事實。但是皇帝賜給大臣鍾馗畫像作為新年禮物,的確是盛唐以來的慣例,如開元時的名人張說及其後的劉禹錫等,都有謝賜鍾馗圖和歷日表的作品傳世。另外,人們還在敦煌遺書中發現了唐寫本《除夕鍾馗驅儺文》,是為鍾馗已在大儺儀中扮演主角的實證。凡此,可見鍾馗信仰至晚從盛唐起已成為全社會的風尚。所以,也有人估計鍾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於唐代。
在鍾馗俗信興盛未艾的熱流中,北宋沈括首先對唐玄宗夢鍾馗的故事提出質疑:宋仁宗皇祜年間(1049—1054),金陵上元縣曾發現一處古冢,乃南朝宋征西將軍宗愨母鄭夫人墓,由碑文可知,宗愨有妹名叫鍾馗。此外,後魏有李鍾馗,隋將有喬鍾馗、楊鍾馗。因知「鍾馗之名從來亦遠矣,非起自開元之時」(《夢溪補筆談》卷三)。明人郎瑛、胡應麟等多從其說,但結論有別。郎瑛認為鍾馗的原型就是北朝人堯暄,其人本名鍾葵,字辟邪,「馗」乃「葵」字訛傳,由於他表字「辟邪」,所以後人才附會出捉鬼的故事。胡應麟提出,鍾馗捉鬼的傳說「蓋自六朝之前固已有之」,所以堯暄曾取名鍾葵而字辟邪,南北朝時名叫鍾馗的人很多,可能都取義於此。
明楊慎和清顧炎武、趙翼等根據《周禮·考工記》「大圭,長三尺,終葵首」、《方言》「齊人謂椎為終葵」等資料,認為所謂鍾馗系由「終葵」演變而來。「終葵」是一種利器——椎,「大圭」是古時天子的儀仗,上端形狀像椎,故雲「大圭終葵首」。齊人說話遲緩,把「椎」的發音拖成了兩個音節,乃成「終葵」。古人以椎為作戰的利器,故《後漢書·馬融傳》中有「翚終葵,揚關斧」的描繪。「蓋古人以椎逐鬼,若大儺之為耳」(《日知錄》卷三十二《終葵》)。南北朝時許多人取名鍾葵或鍾馗,是希望像古人用以刺鬼的武器終葵(即利椎)那樣,令所有的鬼魅望而生畏,這種意義到了唐代最終傳變為人格化的「鍾馗」。近年來隨著秦漢文書大量出土,古代盛行以椎擊鬼的事實已被證明。如秦簡《日書·詰篇》雲,人被哀鬼纏上,可「以棘椎、桃秉(柄)以敲其心,則不來」;西漢帛書《五十二病方》也記有用鐵椎擊鬼治病的法術。故有人認為顧炎武對鍾馗起源的解釋是可信的。
今人常任俠、馬雍均寫有鍾馗考,各抒己見,但立論大致不脫明清人士的窠臼。唯何新、王正書兩人別開新說。
何新認為鍾馗本來就是人名,與所謂「椎」或「終葵」者了不相關。鍾馗的原型,是商湯時的巫相仲傀,其名在《尚書》、《左傳》、《荀子》中又作「仲虺」、「中歸」、「中壘」。商人事鬼,凡政官都兼巫祝,仲傀為巫相而兼驅鬼之方相。傀者,面具也;驅鬼必戴面具,面具之形甚多,因而發生仲傀多首的傳說。仲傀以同音演變為仲虺,虺乃神話中的怪蛇,於是仲虺又演變為九首巨蛇之「雄虺」(《天問》)、食魅之「雄伯」(《後漢書·禮儀志》),連《山海經》佚文中閱領眾鬼的「郁壘」(參見本書《貼神把門與度朔山神話》),實際上也是仲傀與雄虺傳說的又一變形,郁壘即中壘的變稱。要之,由驅鬼之巫相的真人仲傀,變為食鬼怪獸鍾馗,變形愈繁,去真相愈遠,但也留下一絲痕跡:古人命名常以字釋名,鍾馗之「馗」乃「九首」合文,《天問》:「雄虺九首」,則仲虺以「虺」作名,而「馗」——九首,或即其人之本字也(《文史新考·鍾馗考》)。
此說既出,贊同者有之,但亦有人質疑,以為商人事鬼而不逐鬼,況且也沒聽說仲傀或仲虺有何逐鬼的業績。
王正書認為,鍾馗其人及歷代驅鬼辟邪的觀念,實起源於上古巫術,他是由先代位居祝融之號的重黎衍生而來。重黎在上古史中有重黎、重回、句芒等稱呼,句芒在傳說中又被描繪成介於天地、神人之間的負有特殊使命、生有特殊形貌的人物,其使命之一便是居巫職,有《史記·天官書》記載可證。到了商代,秉其職而取其名的是仲虺,實際上仲虺即重回(重黎)的音轉。至於「終葵」,本指一種椎形體,由於重黎在從事神巫職能時所戴羽冠取自此形,故在商代約定俗成為從事巫職的標記。商代通行以職為氏,所以由仲虺形成的族系也被稱為「終葵氏」。到了周代,這個神職集團又改稱「方相氏」。方相氏的得名與終葵氏相同,都從上古神巫頭部的裝束引申而來,區別在於「終葵」源自羽冠,「方相」源自面具。這種以方相氏為中心的驅鬼風俗,一直沿襲至唐代。要之,自上古時代的神巫重回,到商周時代的仲虺、終葵氏和方相氏,都是鍾馗的原型,無論在性質上或稱謂上都是一脈相承的(《鍾馗考實》)。
此說與何新的見解相比有一致之處,只是將鍾馗的來源更往上溯自重黎。但亦有人以為重黎或句芒都是神話傳說中的形象,未必能印證實有其人。何況如果自重黎以至仲虺、終葵、方相為一脈相承的話,為何漢晉文獻中不見「終葵氏」的記載,而直到南北朝時才又突然冒出了許多「終葵」或「鍾葵」、「鍾馗」。這個長達數百年的空白性中斷,實難解釋。
劉錫誠所著《鍾馗論》及王寬喜所著《鍾馗及鍾馗故里考證》對鍾馗也進行了全面的考證和研究,歡迎參閱。
綜觀古人今賢的見解,應該說都有各自的道理,而質疑者也不乏持之有故的依據。諸說並立,鍾馗之由來仍然還是中國民俗文化史上的一個大謎。
鍾馗的綜合考證
(一)、鍾馗的解釋:
即「鍾九首」
(1)終(鍾)南山的首領或第一。
(2)終(鍾)南山的九思。
(二)、真鍾馗:指西安鍾馗故里歡樂谷有「鍾馗故里」商標的開光鍾馗。
(三)、鍾馗的故里遺址:
陝西秦嶺終南山下戶縣阿姑泉——西安鍾馗故里歡樂谷度假村內。
(四)、《鍾馗傳》的作者:
戶縣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天子之師」王九思。
(五)、鍾馗的學歷:
唐朝名甲進士,本中唐朝狀元。
(六)、鍾馗的民族及性別:
民族,華夏;性別,男。
(七)、鍾馗的生日:
公元600年,農歷五月初五(又稱鍾馗文化端午節),每年這一天全國有隆重紀念活動。
(八)、鍾馗的官位:
賜福鎮宅聖君,賜福鎮宅、中榜得魁;鍾馗真神顯,送咱福祿壽禧安。
(九)、鍾馗的上司:
王九思、唐德宗、玉皇大帝。
(十)、鍾馗的衣著:
戴一頂尖頂軟翅紗帽,穿一領內紅圓領蟒袍,束一條金鑲玉帶,踏一雙翹頭皂鞋。
(十一)、鍾馗的兵器:
青鋒七星寶劍、金鞭、金鐧、桃條、桃槌。
(十二)、鍾馗的文器:
官印、牙笏、魁星筆、玉琴、皇榜書、功德簿、賜福扇、玉如意。
(十三)、鍾馗的裝備:
八寶引路紅紗燈、三沿寶蓋黃羅傘、龍旗二桿、扁擔一付、書箱二個、賜葯葫蘆、酒海、石榴、仙桃、柿子、艾葉、菖蒲若干。
(十四)、鍾馗的將官:
福官——福喜官喜蛛,賜福降喜。
富曲——將軍,狼腰虎體,擅萬夫之勇,封武德贊聖真君。
含煙——司馬,儒雅風流,有應酬之能,封文德翼聖真君。
神荼——左門神將軍,銀盔、銀甲,手持渾鐵點鋼叉,面如生漆,兩眼接耳,兩眉朝天,海下一部落腮鬍須,切如鐵線。
郁磊——右門神將軍,身高丈二,膀闊三尺,金盔金甲, 手持齊眉九節桃木棍,面如銀盆,圓眼長須。
(十五)、鍾馗的兵:
齊整三百英豪壯士。
(十六)、鍾馗的向導:
向導官——福壽蝙蝠五隻(即五福)。
(十七)、鍾馗的坐駕:
(1)金鐙追風烏錐馬,即鍾馗轎。
(2)金龍白澤——白澤,古代傳說中的神獸。《先天紀》:「黃帝巡狩,東至海,登恆山,於海邊得白澤神獸。能言,達於萬物之情。」
(十八)、鍾馗最愛吃的飯:
大肉辣子疙瘩、擺湯面、秦鎮涼皮、疙瘩菜、漿水菜。
(十九)、鍾馗最愛喝的酒:
鍾馗故里黃酒、白酒。
(二十)、鍾馗最愛玩的:
請鍾馗、跳鍾馗、嬉鍾馗和鍾馗捉鬼游戲。
(二十一)、鍾馗最愛唱的戲:
秦腔、眉戶劇:鍾馗嫁妹、鍾馗降福。
(二十二)、鍾馗的親戚:
小妹——鍾媚兒
妹夫——杜平
外甥——杜麟兒
(二十三)、鍾馗故里終南山歷史名人錄:
天子之師——王九思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
全真聖祖——王重陽
大 財 神——劉海
月 財 神——趙公明
文史真人——尹喜
葯 王——孫思邈
仙 家——漢鍾離、呂洞賓、劉海蟾
華嚴宗師——杜順
四 皓 公——東園公、夏黃公、綺里季、角里
漢初三傑之一——張良
西周元勛——姜子牙
真正隱士——陶淵明
詩 聖——王維
麻 衣 子——李和
西域高僧——鳩摩羅什、曇摩流支、那崛多
中華高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觀、曇(僧)影、慧嚴、道恆、僧豐刀石、慧睿、僧弼、曇鑒、慧安,曇無成、僧導、僧因、僧苞、僧業、僧周、僧亮等。南朝梁代以後的僧人有:曇相、法藏(北周隋唐間之法藏,葬雲際寺),僧照,靜藏、道刪、法應,靜靄、普濟、普安、青彡(靜)淵、法誠、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凈業(悟真寺主)、慧遠、靈潤、會通、覺朗、智洗、弘智、法順、智儼、善導、道判、慧贒、法藏(唐賢首國師)、道宣、澄觀、宗密、凈業(香積寺主)、懷輝、玄奘、飛錫、惟政等等。
其它隱士——新羅人金可記,盧藏(唐)、王嘉(晉)、江本實(明)、岐暉、張志堅,高鶴年

『肆』 "玳筵東閣"一般指代什麼意思或者說,有什麼典故

玳筵,即玳瑁筵,亦作「瑇瑁筵」,指豪華、珍貴的宴席。
東閣:古代稱宰相招致﹑款待賓客的地方。
玳筵東閣,泛指達官貴人飲宴之地。
寺廟大雄寶殿右側為香積廚,是寺僧的齋堂,即僧人吃飯的地方。

『伍』 心猿意馬的成語故事

心猿意馬抄

【拼音】: xīn yuán yì mǎ

【解釋】: 心意好像猴子跳、馬奔跑一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裡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出處】:

1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

2 漢·魏伯陽《參同契》註:「心猿不定,意馬四馳。」

3 唐·許渾《題杜居士》詩:「機盡心猿伏,神閑意馬行。」

4 語本《維摩經.香積佛品》:"以難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種法,制御其心,乃可調伏。"

『陸』 西安香積寺為什麼會有關公像

0.0 不知道 雖然離我只有幾公里路 站著都看得到,,,就是懶得去。。。

『柒』 關於水的歷史故事

和歷史有關的話看下列文章吧:

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
——兼及西安城市水資源安全初探
吳煥良 2007/05/26 西嶽論壇

[摘要]:長安,居關中「天府之國、土膏之地」,孕育周、秦、漢、唐之盛世,亦成就其千年帝都的特殊地位。數千年來,長安盪盪乎分流之八川滋潤著三輔大地,維系著長安的生存,與此同時,歷經千年開發的三輔之地生態環境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加之現代以來,隨著西安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八水也是滄桑盡變,物是人非。本文就「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作初步探討,重點針對近年西安地區的「水荒」現象探尋「長安八水」與古都供水的演變,以期能為今日西安城市水資源安全問題有所裨益。
關鍵詞]:八水繞長安 河流變遷 城市生態 水安全 和諧發展

一、導語
歷史上,長安地區山環水繞,環境優美,河川眾多,林木繁盛。戰國時期,《荀子•強國》篇贊關中有言:「山林川穀美,天材之利多。」此時的關中號稱 「陸海」[1],足見其林木之饒。正是基於這種茂密森林植被所形成的良好生態環境,才有了「終始灞、滻,出入涇、渭;灃、鄗、潦、潏,紆余委蛇,經營乎其內。盪盪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2]*的勝景,「長安八水」這一盛名也第一次出現並為後世沿用不廢。正是這盪盪八川、奔流不止,才成就了關中山川秀麗,物產豐饒,處四塞之內,儼然天府之國。[3]漢初東方朔曾講過:「灃、鎬之間,號為土膏,其價畝一金」[4];唐杜佑《通典》亦有言:「雍州之地,厥田上上。」[5]
長安的建都史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時代。西伯姬昌率周人自岐下東徙,於灃河西岸新建都城,名之「豐」[6],此為公元前1059年[7],這是長安地區第一個國都。從此,先後有秦、西漢、隋、唐等六個統一的王朝和七個政權建都於此,前後相繼共有一千一百二十五年。[8]一個城市作為國都能延綿千餘年,古今中外,唯我長安。個中緣由也非三言兩語即可道明,但關中地利、長安八水不可不謂其重要基礎,長安的運輸、灌溉、以至軍事防衛皆與八水相關,故述及長安,不可不談及「八水」。
天府之地,因山水之利,三千多年前的先民便在這片土地上勤於耕稼創造了燦爛的周文化,《小雅•白華》「滮池北流,浸彼稻田」。遠古時代,先民們便引水作渠,以溉農田,也正是在這豐饒的土地上,才會有「文王作豐,武王治鎬」』[9]的出現,周,也成為立國於這片沃土上的第一個王朝,與此同時也開創了長安一千餘年的國都史。
秦立國關中,都渭北咸陽,後因其人多地狹[10],意欲南進,故於渭南上林苑營建新宮,阿房「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尚僅為新宮前殿 [11]。只可惜,始皇帝沒有預見到二世而亡,此構想亦付之東流,未能成真。漢劉邦據關中四塞以制八方,「扼天下之亢而撫其背」[12]。都城亦建於灃、渭、灞三川之間。後雖經亂世,長安屢為戰場,兵火頻繁,城亦殘破不堪都之,即使這樣,隋文帝代周自立後,也僅僅是於「漢故城東南」建新都更名「大興」而已,仍未棄關中而另尋它地。唐承隋制,更「大興」復為「長安」,亦都之。東臨滻、灞,西濱灃、滈,北據涇、渭,南抵終南山下。唐後,長安不復為都,城郭漸廢,漕渠傾圮。但仍舊是西北要地,關中雖不復「天府」之國,仍不失為豐饒之地。
三千多年長安的富足,千餘年的盛世帝都,這盪盪奔流之「八川」可謂功不可沒。可以這樣講,正是有了這奔流不息的「八川」才成就了千年古都——長安。司馬相如提出的這「八川」之名也為歷代所沿用,不獨為漢家所有。但我們今天看到的確另是一番景象,讓我們痛心,更讓我們心碎。這滋潤了廣沃的平原,孕育了偉大的古都,澆灌出燦爛文化的「長安八水」歷經滄桑變化,發生了巨大變化早已今非昔比,當年留連於「灞柳風雪」,漫步於「草堂煙霧」的先人們哪裡會想到他們的子孫會深陷「水荒」之中,當年盪盪並流的八川之水也不復存在,「秦川八水繞長安」的盛況只有通過那冰冷無情的文字進入我們的夢中。
八水今景實出我們意料之外,「天府」之美名早已讓與巴蜀成都,「陸海」勝景亦不復存在,作為借居古城西安的後學者,懷敬畏之情尋「八水」變遷之蹤痕,試圖在浩如煙海的文獻中探尋八川並流的蹤跡。關於「長安八水」的文獻資料甚多,除去歷代正史中地理志,五行志外,諸如《三秦記》、《關中記》、《水經注》至清人顧祖禹所著《讀史方輿紀要》等,數千年來無有斷絕。相關的今人著述也有許多,但主要集中在以水利、環境等角度探討長安水環境與建都之關系,系統考證長安八水之變遷的著述不多,惟以史念海先生《環繞長安的河流及有關的渠道》[13]等幾篇文章作比較詳細的介紹,筆者所提出的這個問題,「長安八水的歷史變遷與西安今日水環境」,考察長安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以與當今西安城市發展的水安全關系,學人所作尚不算很多,但由於筆者所學基礎尚淺,囿於學識不足,不當之處敬祈方家指正,為盼為禱。
二、秦川八水繞長安
「秦川八水長繚繞,漢家五陵空崔嵬。」[14]韋應物的這句詩言簡意賅,短短十四個字就將古都長安自然景觀、風土人情高度凝練在這裡面。秦川八水即是自司馬相如所講「盪盪八水」之勝景,足以包含長安之自然形勝;漢家五陵又可窺得長安千年古都那深厚的文化積淀和遍布關中的古跡遺址。長安建城數千年不衰,為都亦有千餘載,如此經歷絕無僅有,屢遭兵火又屢有重建,歷久不息,古跡遺址遍布各處自足無需多言。本文主要就這「長安環繞之八水」的歷史與現狀作一探究,功力不足,難免錯誤不窮,還望方家指正。
講到「八水繞長安」,那首先面對的問題,就是先應界定八水是哪八條河流。為我們所熟知的,算是最為權威的自然是漢賦大家司馬相如《上林賦》所描繪的「終始霸、滻,出入涇、渭;澧、鄗、潦、潏。」這也是最早將八川並舉,開歷史之先。我們不懷疑司馬長卿的記述,《上林》一賦氣勢恢廓,景物迷離,所講的「盪盪乎八川分流,相背而異態」亦為史籍所佐證。但畢竟司馬長卿是生活在西漢武帝時期,距今也有兩千多年,在這漫漫歷史長河中,八水也發生巨大變化。但歷代志書對於八水之名仍依司馬相如之言,以「涇、渭、滻、灞、灃、滈、潏、澇」為「八水」,似為不刊之說。順舉幾例:顏師古注《漢書》言: 「霸、滻、涇、渭、灃、鎬、潦、潏,是為八川。」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所引「長安之地,潏、鎬經其南,涇、渭繞其後,灞、滻界其左,灃、澇合其右。此八川者,蓋灌輸所資也。」[15]盡管如此,但也有不同之言,潘岳《關中記•山水卷》關中八川所列即為「關中有涇、渭、灞、滻、灃、滈、漆、沮之水」[16],此說無潏、澇而增漆、沮。至唐,有滈而無氵皂,明清有氵皂而無滈。最近登在陝西新聞網上的一篇文章中,有:「西安東有灞河、滻河,西有灃河、皂河,南有滈河、潏河,北有涇河、渭河,素有『八水繞長安』之說」[17],此外,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台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在其網站「走進陝西」中陝西概覽一篇對長安八水的表述為: 「渭水、滻水、灞水、澇水、灃水、滈水、皂水、潏水8條河流,碧波盪漾,環繞其間,即所謂『八水繞長安』。」[18]這其中自是不乏魚目混珠之說,故需探源窮流,以正視聽。
八水之名無疑,但究竟何為八水之實,仍有商榷之地。為行文敘述方便,若無特殊說明,本文所指「八水」以公認的司馬相如「八川」為據,但這並等於筆者完全同一司馬氏之說,在下文中重點敘述此「八水」之變遷過程和現狀,通過古今變遷對比,提出筆者的看法,在此按下不表,以待後續。
一、渭水
渭水,發源於甘肅省渭源縣鳥鼠山,《水經注》載:「出鳥鼠同穴山,東經南安、天水、略陽、秦川、至華陰、弘農,合黃河。」自西向東橫貫關中,流經西安市西北部,於潼關匯入黃河。全長818Km,是黃河最大的一支源流,陝西境內河長502 Km,流經寶雞、咸陽、西安、渭南,流域面積3.38× 104 Km2,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積和82%的工業總產值,被譽為三秦大地的母親河。[19]其中經西安 141 Km,為黃河第一大支流,也是古都長安最大的過境河,是長安水系的主體。從春秋時期到秦漢、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孕育了6000多年的古文化。渭河上的「咸陽古渡」,幾千年來被譽為關中八景之一。
數千年來,渭水歷經滄桑,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主要表現簡述如下:
其一,河道遷移。渭水穿寶雞峽谷進入平坦的關中平原,水流緩慢,由於上游經隴東黃土高原,泥沙含量較大,河槽寬淺,多心灘和邊灘。[20]由於出峽谷後地形開闊,表現出明顯的游盪性,其河道總體變遷趨勢是向左岸偏移,這種趨勢至今仍在進行,但較緩慢,但這種緩慢的變化放在歷史發展的長時段背景下,自西漢起至今歷經兩千餘年,這種河道變遷的結果便表現得非常突出,不僅有大量文獻記載,亦為豐富的考古資料證實。
秦、漢、唐三朝均在渭水架設橋梁,以利交通。秦始皇都渭北咸陽,而諸廟、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於是「架橋渭上,以通南北」;本名「橫橋」。漢承秦制,為「石柱橋」,亦稱「渭橋」。[21]後俗稱「中渭橋」以別東、西渭橋也。以中渭橋址證渭水河道北移,只需考查漢代中渭橋之址即可。據《漢書•文帝紀》注引蘇林曰:「渭橋在長安北三里」,又據《水經註疏》引《雍州圖》:渭橋在長安北二里橫門外」,而據考古發現,漢長安城的橫門在今六村堡相家巷,以此推算,今日之渭水與昔日相比已向北偏移五公里以上。又據記載,灞水東20里左右有東渭橋,此橋最早為漢高祖通櫟陽而造(一說景帝時造[22]),以木為樁,為長安通高陵要道。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耿鎮附近發現東渭橋遺址,與歷史記載基本吻合,但橋址距今渭河已有2500餘米。[23]關於渭水北移,宋敏求《長安志》也有詳細記載:「庫谷水北流二十五里合採水,下流入荊谷水,號滻水,下流二十五里合灞水,號灞水,北流二里入渭。」亦反映渭水北遷事實,原因在於,滻、灞二水本各自入渭,同為渭水一級支流,今灞合滻而後入渭,足以證明渭水北移之事實。秦朝的都城咸陽,在今咸陽市東,當時是居渭河之北的,但今日秦都咸陽城的考古結果卻顯示,這個著名古都的遺址,由於渭河河道向北移徙而遭受侵蝕,古都遺址已有相當大的部分已被水沖走了。
其次,水量的變化。遠在上古時期,渭水的水量比現在大得多。至遲在春秋時期,渭水上的船隻就可以到達現在的寶雞附近。那時候,秦國向晉國運輸糧食,就是從這里裝船下運的。[24]當時秦國的都城在雍,位於現在鳳翔縣南,正在今寶雞陳倉區北。所以由雍運出的糧食,就在現在陳倉裝船起運。到了漢時,從關東運輸的糧食,還可以運到長安城下。當時渭水河道彎曲,路程曲折繞遠且河中漫灘較多水流不暢,為縮短河運路程提高運輸效率,就在長安城東,順渭水南岸,新開漕渠,以事運輸。[25]《水經注》載:「漕渠,漢大司農鄭當時所開也。以渭難漕,命齊水工徐伯發卒穿渠引渭。」[26]這樣的運輸,至隋唐還在進行。隋時,開鑿漕渠的詔書,就曾明白的說過:「渭川水力大小無常,流淺沙深,即成阻閡。計其路途,數百而已,動移氣序,不能往復。操舟之役,人亦勞止」 [27]就是按照唐朝人的說法,當時不得不依靠漕渠運輸的原因,也是由於渭河積沙過多,不易行船。[28]長安城以東的關中平原,地勢相當平坦,落差不大,水流緩慢,水中所帶的泥沙容易沉澱,加之地質運動,秦嶺及東邊之驪山一直在緩慢抬升,因而河道容易改變,河面寬且淺,不易行船。長安以西的河道,大致相當固定,河面也不太寬。可是後來也再未看到過有關船隻行駛的記載,只能小船擺渡,不見有上下運輸,可能是由於水流變小,不能行船了。[29]
總體說來,盡管渭水河道出現移徙,歷史時期的徑流量也發生改變,較上古時期水量減少,但在歷史上,就某一時段來說,還是基本保持穩定的,正是由於渭水這一關中長安水系主體的相對穩定,才保持了滻、灞、灃、澇等南岸諸支流長期較為穩定的發展。
二、灞水
灞水,扼長安東大門。原名「滋水」,秦穆公稱霸西戎,更名滋水為灞水,以顯霸功。《水經注》載:「水出藍田縣藍田穀」,今日灞水發源於藍田、渭南、華縣三縣交界的箭峪嶺南九道溝,全長109Km,流域面積2563.7Km2,經白鹿原東,北流注入渭水。主要支流有清峪河、網峪河、滻水。
古代灞水沿岸柳樹垂枝,迎風起舞,河上有橋,名「霸(灞)橋」,為送別親友之地,《三輔黃圖•橋》:「霸(灞)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漢人送客至此,折柳贈別。」折柳贈別即來源於此,這段記錄也是有關折柳贈別的最早文字記載。此地春日柳絮隨風飛舞,號為「灞柳風雪」,系關中八景之一。
三、滻水
滻水,是灞水的最大支流。發源於秦嶺終南山東部,藍田縣湯峪,向北在西安市東郊紡織城在廣太廟附近注入灞河,遠在漢時,此地屬霸陵縣,故漢時記載說:「滻水北至霸陵入霸水。」[30]滻水全長70 Km。
今日之滻水匯入灞水,成為灞水的一條支流,但上古時期滻水並不是灞水支流,而是與灞水一樣直接注入渭水,二者均為渭水一級支流。只是隨渭河向北偏移,在驪山斷塊的影響下,灞河由東向西偏轉,在此過程,滻河亦作同樣的變動,但滻河受驪山隆起的影響比灞河小,故在偏轉的過程中,灞河偏轉速度大於滻河,最終趕上滻河並襲奪了滻河,從而使滻河成為灞河的一級支流,而不再獨立北流入渭。[31]灞、滻匯流後,水量增大,洪水季節河口汪洋一片,但主河道比較穩定,只是入渭口隨渭河北遷而逐漸向北推移。
以上所述灞、滻二水居長安東,為長安東門戶
四、灃水
長安城西注入渭水的灃、滈、潏、澇四水中以灃水最大,灃水的源頭,據《水經注》載出於灃溪[32]。《讀史方輿紀要》載:「出戶縣南山谷」。據西周時記載,灃水是一條大川,且得到過禹的治理,[33]關中河流為數不少,為何偏食灃水得到禹的治理呢,可見當時的灃水確是大川;同時,前些年在灃水發現一條沉船的遺跡,河有沉船可見其大,[34]遠較今日灃水水量為大。
六、澇水
澇水,「出南山澇谷」[35]出谷後合美陂水後合甘水入渭。歷史時期河道變遷不大,且主要集中在澇店以下。當灃水東注時,澇河與灃水匯流,自西向東流去。西漢前當灃水改道西注於渭時,澇河亦呈西流態勢,隨渭河的北遷,澇水又沿渭河古道自西南向東北流去,為今形態。[36]由於澇水距長安城尚遠,影響不大,故在此不加詳述。
七、滈水
滈水為「八水」之中略顯特別,為「無源之水」。河出必有源,但史籍中唯獨對灕水的源頭語焉不詳。《水經注》載「水上承鄗池於昆明池北」[37]又言「鄗水又北流,西北注,與滮池合,水出鄗池西,西北流入鄗。」[38]滮池自有源頭,「出鄗池西,而北流入鄗」,但唯獨鄗水源頭未有說明,長安城西一鄗池,充其量是一小型水庫,怎能形成並維持一條大川常年穩定的徑流呢,所以鄗池以上必有源。《類編長安志•卷六•山水篇鎬水》有:「按《長安圖》,本南山石鱉谷水,至香積寺與沉(當為潏)河交,謂之洨河,西北入石巷口,灌昆明池,北入古鎬京,謂之鎬水。」我們恍然大悟,自是出南山谷中的洨水入昆明池為滈水提供水源。今洨水發源於南五台石砭峪,西北流經香積寺南,西流入灃水,又稱「福水」[39]。西漢武帝作石闥堰截入灃之洨水注昆明池,於是才有了滈水上承之鄗池水來源,依此可見,洨水與滈水同為一河,昆明池以上謂之洨水,下部池外為滈水。至唐,昆明池仍存,「唐大和以後,石闥堰廢,而昆明池涸。」[40]滈水亦另渠行之。
八、潏水
潏水,為「長安八水」中變動最大的一條,發展到今天屢有改道,且這種改道多是以人工圍堰築渠的方式表現的。
關於早期潏水天然河道流向問題,至漢初仍沿天然河道獨立北流入渭,漢長安城西側即依潏水而築。《類編長安志》卷六「山水篇」引《水經注》亦有記載: 「潏水,出西義谷、太一谷,經樊川、杜曲、韋曲、至下杜城,為漕河,北經三橋,合於渭」[41]。漢武帝興昆明池,即改潏水西繞神禾塬北於今香積寺西匯滈水入昆明池。從此,潏水失去了獨立北流入渭的河道,故潏水河道成為長安城西的一條人工渠。後,唐經營長安城仍引潏水入城而為清明渠,後引水繞城西為漕渠以供運輸,漕渠故道即今古潏水河道亦為今皂水河道也。而原本單獨入渭的潏水為人工作堰於香積寺南合滈水仍稱潏水而後匯入灃水成為渭水支流灃水的二級支流,以至今日,潏水在秦渡鎮匯入灃水。
以上即為傳統意義上且為現在所多數認同的「長安八水」之簡況,之所以簡要述之,是因為河流歷史變遷的具體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水尚難以理清,其八水可也?除以上八水之外,另附與本文關系較大之皂水,亦簡述之。
氵皂水
至元尚不見於史籍,元人駱天驤所著《類編長安志》獨不見氵皂水一條。書中,盡數長安之水,而無氵皂水。
據雍正《陝西通志》載:「大峪水第三脈為胡公堰與阿姑泉合流為皂。」氵皂水為唐時漕渠亦即明代通濟渠之源,民國以後稱「官河」,在寺坡村入潏水。
今氵皂河自申店鄉局連村起為稻田排水、潏河滲水、韋曲城鎮排水集流而成。經申店、韋曲、杜城、丈八溝北流入渭河,全長33.5Km。氵皂河今主要成為一條城市排水渠,水質污染嚴重。[42]

『捌』 有關陝西的傳說故事

史料記載的與不記載的歷史人物,凡在陝西生活,或未生活過但對歷史有影響的人物,都有各種傳說。如:姜子牙、周文王、周武王、司馬遷、漢武帝、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思邈、黃巢、趙匡胤、包拯、李白成等,民間都有極豐富的各種各樣傳說。如彬縣的《劉邦斬蛇》,敘述劉邦發跡前是個轉貨郎擔的。一天,看見三個娃娃趕一條長蛇,等他趕到,蛇已被娃娃打死,但用身子蜷護著一顆蛇蛋。劉邦救出蛇蛋,放在箱子里保護,後來蛇蛋孕出一條小蛇,數月之後,成了碗口粗的大蛇,劉邦把它放到樹林里求生去了。等劉邦造反時,人馬被一個山口的黃風沙石颳走。後來打聽,始知是大蛇口吐毒火作祟。萬不得已,劉邦才約蛇到平地比武,蛇如約到平地,猛見劉邦是他的恩人,還未回思就被劉邦腰斬三截。可劉邦這一斬,斬出事故來,到漢平帝時,王莽就是蛇頭托生的。因為劉邦曾約蛇到「平地」比武,人家就到平帝時把江山奪了。

其他人物,如諸葛亮、包公、孫思邈等,在民間傳說更多更廣。傳說故事成為教育後代、人際問互相激勵的活教材。

二、名山傳說

陝西地域內名山較多,如華山、太白山、驪山、翠華山、終南山等,都有各種傳說;各縣市的小山、平原,也同樣留有傳說。如華陰市郭守義整理的《華山仙掌》,述說遠古時代,王母娘娘舉辦蟠桃會,吃飽喝足的孫大聖,走到老壽星跟前把他頭頂一摸,老壽星不留心,把葯葫蘆里的半盞玉漿淹下天庭,竟造成人問洪水。鯀治水不成,舜殺了鯀,又命禹治水。這時,玉帝大驚,立即傳令曾參加過顓頊、共工在不周山下大戰時,立過奇功的巨靈神。巨靈神下山,跨過山嶺,走到華山危崖跟前,一腳踩上西峰,迅速跨過三峰,一縮身擠入兩山之間。只見他,左手托著華山石壁,右腳蹬著首陽的山根,使盡全身力氣,如迅雷劈空,頓時天昏地暗,巨石凌空,拋向九天。抬頭看,華山已被推進秦嶺之中,回首望首陽,已在波頭之北。巨靈神大笑一聲去了,可他的手印和足跡,卻留在華山之上,成為山河奇景。

三、江河傳說

陝西境內或過境的江河,有名者如黃河、涇河、渭河、漢江、延河等,都有動人的各種傳說。現在流行較為普遍的,是《鯉魚跳龍門》、《老白龍與曲江池》、《灞河與石樑橋的來歷》等。如涇陽、高陵縣搜集的《魏徵斬涇河老龍王》的傳說,述說唐時,涇河無水,乾旱成災,魏徵扮老農在今陝、甘、寧一帶出訪時,和一龍王變成的青年打賭。魏徵說三日之後有和風細雨,讓農夫備好種子。青年故意作對,改了玉帝聖旨,下了一場惡風暴雨。玉帝查明,知其違旨,神往傳知魏徵親斬龍王。唐王也因此得夢,夢見龍王求救,就設計和魏徵對棋,豈知魏徵下棋身困,趁片刻休息之時,已夢斬涇河龍王。從此,涇河所留龍王後代,執掌水職不敢松怠。

四、寺廟傳說

陝西寺廟較多,除當時因政事、佛教等因果關系修建寺廟外,民間都有各種傳說。這些傳說包括「周至樓觀台」、「仙游寺」、「長安興教寺」、「香積寺」、「藍田水陸庵」、「西安清真大寺」等,小至一些「土地廟」、「菩薩廟」、「葯王洞」等,都有奇妙而有趣的傳說。如彬縣有一則《小佛見大佛》的傳說,述說甘肅涇川有個丈八佛,聽說彬縣有個大佛身高入雲,內心很是不服,就想趕去和他比個高低。誰知趕到大佛跟前一看,自己身高還沒有大佛手指長,羞得坐立不是,只得站著陪立,大佛讓他坐下,他表示願當侍從,從不打坐。從此,彬縣大佛旁總是站著一個丈八佛,直到現在。

五、宮殿傳說

宮殿是古代宮廷建築,民問不得其詳,只能用傳說來描繪、渲染。現今流傳的這類故事,如《阿房宮的傳說》、漢《長樂宮》、《建章宮》、唐《大明宮》、《興慶宮》、《華清官》等,都有傳說故事。有一則《興慶宮的傳說》,述說唐時,西安城南五里,一個隆慶坊南邊,有個民戶,家有一井,武則天時,井水四溢橫流,積成十幾個水池,武則天即頒旨,稱其為「隆慶池」,每年常在「隆慶池」中觀雲氣,常見黃龍出其中,隨之並令民眾修渠灌溉以分水勢,而皇家子弟常年在池上遊船取樂,修「隆慶宮」慶賀。後李隆基登位,避其名諱,才改為「興慶宮」。

六、陵墓傳說

陝西帝王陵墓較多,諸如黃帝陵、秦始皇陵、司馬遷墓、茂陵、武侯墓、昭陵、乾陵、楊貴妃墓等,述說陵墓的傳說風習,遍及城鄉僻壤。有一則《黃帝升天》的傳說,敘說黃帝本是天帝派往人間的神主,他生於山東壽丘,逝於河南荊山。他一生經過五十二次大戰,戰勝了蚩尤八十一弟兄,統一了中華,發明了指南車和文字,制定了樂律和干支紀年。有一次,他叫宮人用銅在荊山下鑄一隻大鼎,說天龍下界要迎他上天。一天,黃帝跨上龍背,還有七十多個臣子、宮女,也隨他爬上龍背,他才冉冉升天。從此,在板橋這個地方留下了他的衣冠冢。

七、土特產傳說

陝西各地流傳的土特產、名優食品傳說較多,在食品方面如「牛肉泡」、「羊肉泡」、「葫蘆頭」、「樊家臘汁肉」、「黃桂柿子餅」、「岐山臊子面」、「秦鎮米麵皮子」、「氽雙脆」、「三皮絲」等方面的傳說;名品有「西鳳酒」、「謝村黃酒」、「黑米」、「手兒參」、「三原蓼花糖」、「咸陽琥珀糖」等方面的傳說。這些傳說,從各個角度反映了秦地民間生活習俗和民風。如有一則華陰市搜集的《杜康賣酒》傳說,述說陝西白水縣有個集賢村,有個杜康老頭,用村頭的甘泉水,釀造一種」千日醉」的瓊漿玉液,他在酒館題詩一首:「一壺黃酒三百兩,一壺燒酒換江山,君子但飲三杯酒,不醉三年不要錢。」一天出門,叮嚀老伴不可讓生人飲酒。結果,劉伶來了,老伴給飲三杯,劉伶回家就醉死了。劉伶老伴哭得死去活來。後來,杜康知道了,就去解酒。到家後,知劉伶已埋,杜康讓挖開墓子,用解酒葯一解,劉伶頓時活了,到杜康家千謝萬謝。從此,「杜康釀酒、劉伶醉酒」之事傳遍鄉里,杜康酒因而馳名各地。又如西安市搜集的一則《葫蘆雞》的傳說,述說唐玄宗時禮部尚書韋陟,有幾個家廚,他讓家廚烹制酥嫩雞。第一個家廚用先煮後炸的方法做雞,韋陟認為肉質太老。將家廚鞭打五十致死;第二個家廚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辦法,雞非常酥嫩,但由於經過三道工序,雞肉脫骨,成為碎塊,韋陟說家廚把肉吃了,也被活活打死;第三個家廚吸取前兩位的教訓,把雞捆紮起來而後烹制。這樣,雞成形,又香醇酥嫩,形似葫蘆,且以此命名。這就是流傳今日的烹制的傳說食品「葫蘆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