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虎倀亡的寓意

虎倀亡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3-05 03:26:27

1. 出自郎瑛《虎倀亡》的成語

困獸猶斗
kùn shòu yóu dòu
【解釋】被圍困的野獸還要作最後掙扎。比回喻在絕境中還要掙扎抵抗。

【出處】《左傳·定公答四年》:「困獸猶斗,況人呼?」

【結構】主謂式。

【用法】用作貶義。一般作賓語、謂語、分句。

【正音】斗;不能讀作「dǒu」。

【辨形】猶;不能寫作「游」或「允」。

【近義詞】鋌而走險、狗急跳牆

【反義詞】放下屠刀、自行滅亡

【辨析】~和「垂死掙扎」、「負隅頑抗」;都有「身處絕境」;還竭力掙扎的意思。不同在於:~重在「困」字;「垂死掙扎」重在「垂死」;「負隅頑抗」重在「負隅」;它們各自所含特殊意義不同。

【例句】雖然剩下的是殘兵敗將;但是~;我們不能放鬆警惕。

2. 楱杌虎倀是什麼意思

搜神記的章節名,表示書中兩種惡獸。
楱杌乃是獸中極惡,人面虎身,凶狂好鬥,至死不休。
舊時迷信傳說,人被虎吃掉後,其「鬼魂」反助虎吃人,稱為「虎倀」或「倀鬼」。成語「為虎作倀」即源於此。

3. 虎倀亡文言文中虎倀給人的印象

給人的印象:甘為老虎的鷹犬,殘害良善忠良之人,一旦老虎被獵殺,這些虎倀倉回皇不知所以,終日惶惶,唉聲嘆答氣,為那些權貴的死而悲痛可惜,真是死不悔改。無情地諷刺了那些仰人鼻息,諂媚無恥的宵小之輩。
原文:虎嚙人死。死者不敢他適,輒隸事虎。名為倀鬼。倀為虎前導,途遇暗機伏陷,則遷道往。人遇虎,衣帶白解,皆倀所為。虎見人,倀而後食之。
虎倀[ hǔ chāng ]:俗傳引導猛虎食人的鬼物。多用以比喻助惡為虐的人。

4. 否則,為虎發機,徒費獵心也翻譯

」否則,為虎發機,徒費獵心「這句話是說如果不這樣,被老虎發現設有機關的捕獸陷內阱,白費獵人容的精心設計。「否」,不,代表一個假設性小句,相當於「如果不這樣樣」。「則」,就,引出後果或結論,相當於「那麼」。「機」指設有機關的捕獸陷阱。

本句出自於明代郎瑛《七修類稿》中卷十七義理類中虎倀亡,原文:人為虎食,魂從於虎,字書謂之虎悵,亡解。凡虎之出入,則引導以避其凶,故獵者捕虎,先設湯、飯、衣、鞋於前,以為使之少滯,則虎不知,以落機阱;否則為虎發機,徒費獵心也。

(4)虎倀亡的寓意擴展閱讀

《七修類稿》,明代中國文言筆記小說集。五十一卷。續稿七卷。郎瑛撰。是他致力於學問考辨的一部專著。該書考論范圍極為廣闊,以類相從,凡分七門。

內容或測天地之高深,或明國家之典故,或研窮義理,或辨證古今,或掇詩文而拾其遺,或捃事物而章其賾,以至奇怪詼謔之事,無不採錄。考論嚴謹詳明,能馳騁古今,貫穿子史。且有許多內容,為史書所闕,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全書按類編排,分天地、國事、義理、辯證、詩文、事物、奇謔等七類。涉及一當朝及前朝史事掌故,一社會風俗及瑣聞,一藝文及學術考辨。

參考資料網路 七修類稿

5. 虎倀亡的原文及翻譯

虎倀亡翻譯:

被老虎咬死的人(的魂)不敢到其他地方去,於是就作了老虎的跟班,此後有個名字叫倀鬼。倀給老虎作向導,路上遇到暗藏的機關或設置的陷阱之類,就改道而行。人遇到老虎,衣帶會被解開,這都是倀所做的勾當。虎見到人(就咬死),倀隨後就吃掉他。

原文:清·袁枚《子不語》虎嚙人死。死者不敢他適,輒隸事虎。名為倀鬼。倀為虎前導,途遇暗機伏陷,則遷道往。人遇虎,衣帶白解,皆倀所為。虎見人,倀而後食之。

(5)虎倀亡的寓意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袁枚雖自謂此書乃「自娛」、「戲編」之作,實際卻是用力甚勤,歷時頗久。從始作到編定,前後半個世紀,幾與袁枚整個創作生涯相終始。袁枚對志怪稗官小說的愛好,自幼養成,老而益嗜。

他小時候就「好聽長者談古事」(《亡姑沈君夫人墓誌銘》)。

特別是他的姑媽沈氏經常給他講各種故事和野史,「姑為捃摭史書稗官,兒所能解者,呢呢娓娓不倦。以故枚未就學,而漢、晉、唐、宋國號人物,略皆上口」(同上)。少年時代的袁枚,尤其喜讀各種雜書,「我年十二三,愛書如愛命;每過書肆中,兩腳先立定。

苦無買書錢,夢中猶買歸」(《對書嘆》)。他在《子不語序》中說: 餘生平寡嗜好,凡飲酒、度曲、樗捕,可以接群居之歡者,一無能焉,文史外無以自娛。

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非有所惑也。這就很分明地告訴讀者,《子不語》中所記存的奇聞異事,是他畢生搜聚的結晶。至於其中所志所述,多是子虛烏有,切勿信以為真而為其所惑。

他生前愛遠游,足跡遍及東南各處佳山秀水,所到之處,必不忘「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子不語》中故事寫明流傳地的不少,如天台、雁宕、黃山、匡廬、羅浮、桂林、南嶽、瀟湘、洞庭、武夷、丹霞、四明、雪竇等。袁枚可算是一個孜孜不倦的采風者。

因此,《子不語》一書在內容上自有特點。它既不同於寄託孤憤、真幻結合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也不同於儒者著書、以存風化、歸於醇正的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

《子不語》幾乎無怪不志、無異不述、無奇不記,既博且雜,以才子之筆,存錄了清代中葉傳播於東南一帶田夫野老口中的怪異故事,記敘了彼時士宦官紳唇吻間所流布、樂道的形形色色荒誕傳聞。

魯迅評《子不語》「其文屏去雕飾,反近自然,然過於率意,亦多蕪穢」(《中國小說史略》),可謂的論。而本書的這些優劣短長之處,恰恰是因其內容博雜以及「采風」式實錄而造成的。

可見,《子不語》一書除了在中國小說史上有其應獲的一席位置外,還具有較高的民俗史、社會史研究價值。即或如此,《子不語》還是浸潤著袁枚一以貫之的「倡性靈,反束縛,嘲道學,背傳統」的思想光彩。

6. 虎倀亡文言文翻譯

手打翻譯,以下譯文,請採納。
有種說法,人被老虎吃了,他的魂魄就會依附於老虎,記載在書裡面稱為虎倀,就是死了之後,附在老虎身上的鬼魂的意思。依附在老虎身上的鬼魂,凡是老虎出沒的時候,會幫助老虎避開危險,逢凶化吉。所以獵人在捕虎之前,都會擺上衣服、鞋帽和飯食,供鬼魂享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使鬼魂在享用期間無心旁故,這樣老虎就沒有鬼魂幫助,不知凶險,落入獵人的陷阱。要是不供奉給鬼魂酒食,鬼魂就會幫助老虎避開凶險,獵人的布置的陷阱一無用處。老虎被獵人捕殺後,鬼魂會在被獵殺的地方,日夜哭號,以為再也不能幫助老虎吃人了,哭聲真是震天動地,就好像要為老虎報仇似得。
對於這事,我將信將疑,認為是無稽之談,但前幾日看到了一本名叫《說郛》的書里收錄的一篇東坡記載的老僧能變化成老虎的故事,才知道這事是真的,我不覺得感嘆啊,「鬼魂啊,鬼魂,你真是不看到你的屍身就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啊。你生前被老虎吃了,死後還變成鬼被老虎奴役驅使;幸虧老虎被獵人殺了,你反倒為老虎痛哭,真是愚蠢啊,難道不知道自省么。
哎,與此我想到了那些宵小之輩,他們仰人鼻息,竭盡所能侍奉權貴,甘為走狗鷹犬,殘害良善忠良之人;一旦權貴倒台,這些人倉皇不知所以,終日惶惶,唉聲嘆氣,為那些權貴的死而悲痛可惜,真是死不悔改,難道不知道正是那些權貴、你的諂媚無恥才讓你落入如此境地的么,你們啊,不就是依附於虎的鬼魂么,這不就是依附於虎的鬼魂么。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