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橫典故
❶ 青白眼的典故
阮籍對世俗禮教十分憎惡,對待母親卻十分孝順,但又與眾不同。他母親病死的時候,阮籍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手得知他母親去世的消息,就勸他終止棋局。他卻非要把棋下完為止。
阮籍回到家中,一口氣喝下了兩斗酒,之後便放聲痛哭,吐血不止。服孝期間,阮籍日漸憔悴。裴楷前來吊喪,看見阮籍發如亂草,匍匐於地,一臉的醉意。於是,便自顧自走入靈堂,在靈前哭祭。
裴楷走的時候,沒有和阮籍打招呼。於是有人就問他:
「吊喪的人總是等主人開始哭泣後才行哭拜的祭禮,然而現在阮籍都不哭,你為什麼要哭?」
裴楷回答說:「阮籍厭惡名教禮法,而我卻不然,自然要遵守世俗的禮儀。」
第二天,嵇喜來吊喪的時候,阮籍不但不打招呼,反而白眼相加。嵇喜見阮籍蔑視自己,心中不悅,在亡者靈前拜了一拜就走了。
嵇喜回到家中,將此事告訴弟弟嵇康,認為阮籍太傲慢無禮。嵇康安慰他說:
「阮籍這個人就是這樣,看不起那些熱衷於功名利祿的人,凡是這種人,他都以白眼相對,你也不必放在心上。」
然後,嵇康便帶著一壇酒和一張琴,前往阮籍家中弔唁。阮籍看到嵇康來了,神色緩和了很多,以青眼相對。
嵇康看到阮籍骨瘦如柴,面色蠟黃,知道他是因為喪母之痛而哀傷過度,但卻並不忙著安慰他,只是和他對飲撫琴,以此來緩解阮籍心中的悲痛。
由於阮籍常常白眼相對,使遵從禮法的人十分厭惡他,幸虧他常用喝醉的辦法避開沖突,才得以善終。
後來,人們便用「青眼、垂青」表示對人的尊重或喜愛,用「白眼」表示對人的輕視或憎惡。
❷ 青眼的典故指什麼
魏晉時抄期,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傲然處世,放盪不羈,不拘禮俗。在那亂世之秋,他不輕易品評別人的善惡,而是用青白眼來目視他所喜歡或厭惡的人。對於那些崇尚虛偽禮法的達官貴人,他從不正視,現出白眼。他母親去世時,嵇喜按著虛偽的禮俗前去吊喪,阮籍討厭他,於是,以白眼相視,弄得嵇喜悻悻而歸。嵇喜的弟弟嵇康聞聽此事後,便抱著琴去拜見阮籍,阮籍非常高興,以青眼(即黑眼)正視。由此,後來人們就用青眼、青睞、青盼、垂青來表示對人喜愛或器重。詩人杜甫在《短歌行》中的仲宣樓頭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一句,就用的是這一典故。
❸ 青眼 意思
例句:我對你這個問題青眼有加。
「青眼有加」出自魏晉時的阮籍版。阮籍能做「青權白眼」,青眼就是黑眼,兩眼正視,眼球上黑的多,就是「青眼」;兩眼斜視,眼球上白的多,就是「白眼」。阮籍對待不歡迎的人,就用白眼看他;對待欣賞的人,就用「青眼」。由於這個故事,後來就產生了垂青,青盼,青照這些詞。嚴格來講青睞是來自青眼。青睞的意思是眼珠正面看人,意為尊重。現在人們常用「青眼有加」或者「青睞」來表示對人的賞識或者喜愛,用「白眼」表示對人的厭惡。
有一個有名的典故:白眼相向。阮籍是個高傲的人,看不起人就不用正常角度的目光看人,甚至在他母親死後人家來弔唁時也是如此。魏晉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動盪的年代往往盛產天才,同時也盛產丑惡,天才看丑惡的人和事不順眼,自然會翻一個兩個白眼以示抗議。
事實上,「青眼有加」才是更為規范的漢語用法。
例句:公司一直對高學歷者青眼有加。
反義詞---白眼相向
❹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是什麼意思
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鍾子期死,伯內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容,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詩人這二句大意是說,因為知音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於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此處"橫"字用得很生動,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的朋友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認可是我前進的動力#
O(∩_∩)O,互相幫助,祝萬事如意!
❺ 黃庭堅《登快閣》一詩中,「青眼聊因美酒橫」中的「橫」字應該怎麼翻
就是個動作描述詞,你可以這樣想,玉體橫陳,橫,就是平端美酒,沒有太多別的意思,跟舉杯邀明月,這個舉杯是差不多的。
❻ 青眼有加的成語典故
有一個有名的典故抄:白眼相向。阮籍是個率直的人,看不起人就不用正常角度的目光看人,甚至在他母親死後人家來弔唁時也是如此。魏晉是一個動盪的年代,動盪的年代往往盛產天才,同時也盛產丑惡,天才看丑惡的人和事不順眼,自然會翻一個兩個白眼以示抗議。
見《晉書·阮籍傳》:......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齎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
事實上,「青眼有加」才是更為規范的漢語用法。
❼ 請說出青眼聊因美酒是用了什麼典故
「朱弦已為佳人絕,抄青眼聊因美酒橫」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本味篇》載:"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見所悅之人,"乃見青眼"(《晉書·阮籍傳》)。詩人這二句大意是說,因為知音不在,我弄斷了琴上的朱弦,不再彈奏,於是只好清樽美酒,聊以解憂了。此處"橫"字用得很生動,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❽ 「朱弦已為佳人絕」隱含著什麼典故
「朱弦已為佳人絕」隱含的典故是《呂氏春秋·本味》中寫的「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這首詩出自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的《登快閣》。
原文:
痴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譯文:我並非大器,只會敷衍官事,忙碌了一天了,趁著傍晚雨後初晴,登上快閣來放鬆一下心情。舉目遠望,時至初冬,萬木蕭條,天地更顯得闊大。
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練分明地向遠處流去。友人遠離,早已沒有弄弦吹簫的興致了,只有見到美酒,眼中才流露出喜色。想想人生羈絆、為官蹭蹬,還真不如找只船坐上去吹著笛子,漂流到家鄉去,在那裡與白鷗做伴逍遙自在難道不是更好的歸宿。
(8)青眼橫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黃庭堅在吉州泰和縣(今屬江西)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清一統治·吉安府》)的快閣覽勝。此時作者三十八歲,在太和令任上已有三個年頭。
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黃庭堅當時在吉州泰和縣(今江西泰和縣)任知縣,公事之餘,詩人常到澄江之上,以江山廣遠,景物清華得名 (《清一統治 吉安府》)的快閣覽勝。這一首著名的七律就是寫登臨時的所見所感。它集中體現了詩人的審美趣味和藝術主張,因而,常被評論家們作為代表舉例。
詩人說,我這個獃子辦完公事,登上了快閣,在這晚晴余輝里,倚欄遠眺。前句是用《晉書 傅咸傳》所載夏侯濟之語。
五、六二句,是詩人巧用典故的中句。前句用伯牙捧琴謝知音的故事。《呂氏春秋 本味篇》載: 鍾子期死,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
後句用阮籍青白眼事。史載阮籍善為青白眼, 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 ,見所悅之人, 乃見青眼 (《晉書 阮籍傳》)。此處 橫 字把詩人無可奈何、孤獨無聊的形象神情託了出來。
❾ 李敖寫了首詩其中有什麼「青眼」,「白眼」,「看殺」他說是晉代的典故,有哪位知道
一、關於「青白眼」的典故:
這個典故發生在阮籍身上。
阮籍(210~263),三國魏詩人。字嗣宗。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兒子。
阮籍秉性極孝,母親去世時,他正在和別人下圍棋,對方(聽說阮籍的母親去世)要求終止這盤棋,阮籍卻要留著這盤棋一賭輸贏。接著飲酒兩斗,大聲一號,吐血幾升。等到母親快要下葬時,吃了一隻蒸熟的小豬,喝了兩斗酒,然後與母親作最後的訣別,一直到說不出話,大聲一號,於是又吐血幾升,過度哀傷,形體消瘦,幾乎到了沒命的地步。 阮籍又能夠用青眼和白眼看人,見到拘於俗禮的人,就用白眼對待他。等到嵇喜來安慰他時,阮籍用白眼對待,嵇喜十分不高興的回去了。嵇喜的弟弟嵇康聽說後,就帶著酒夾著琴去拜訪他,阮籍高興,就用青眼對待嵇康。因此,拘於禮法的人都十分恨他。
註:青,黑色。青眼,眼睛正視時,眼球居中,故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尊重。白眼,眼睛斜視時則現出眼白,故「白眼」是對人輕視或憎惡的表示。
二、關於「看殺」的典故:
這個典故發生在衛玠身上。
衛玠(285-314)字叔寶,小字虎,河東安邑人。
衛玠是三國中殺掉鄧艾父子的衛瓘的孫子。這孩子自幼風神秀異,坐著羊車行在街上,洛陽居民傾城而出,夾道觀看小璧人。八王之亂的前期,衛瓘一家子遭到楚王司馬瑋的屠戮。幸好衛玠跟他的兄弟因病住在醫生家,保了小命。過兩天楚王瑋垮台,衛家平了反。小小年紀就經歷了骨肉分離,陰陽永別的悲劇,衛玠對世界有了個清醒冷靜的認識。八王之亂把西晉政權鬧成一鍋糨糊,胡人勢力乘機進入中原。天下大亂,衛玠費盡口舌說動母親南下。他兄弟不肯走,後來死在匈奴人手上。一家子跑到江夏(今武漢),妻樂氏經不住旅途疲憊,死去(熱死了?)。征南將軍山簡趕快來搶這個鑽石王老五,把愛女嫁給他。衛玠帶上新婦又往東行,來到了大將軍王敦鎮守的豫章(今南昌)。王敦見他一表人才,能說會道,很是器重。衛玠並不買帳,他感覺此人野心勃勃,久必生亂,不可依附。再次轉移,投奔東晉都城建業(今南京)。建業的官員們久聞艷名,立即答應予以重任。江東人士聽說來了個大明星,人山人海地圍觀,擠得衛玠舉步艱難。這么一累,居然把美男子給累死了。這個典故就是「看殺衛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