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六年級下冊寓言二則

六年級下冊寓言二則

發布時間: 2021-03-04 12:03:33

❶ 六年級語文書下冊

一單元:養花(選段背) 古詩二首
生活的美妙就在於它的豐富多彩,要是生活變得有趣,就要不斷的充實它。 ——【蘇聯】高爾基

做好事的樂趣乃是人生唯一可靠的幸福。【俄國】列夫托爾斯泰

生活樂趣的大小是隨我們對生活的關心程度而定的。 【法國】蒙田

二單元;長城贊 索橋的故事(選段背) 我站在鐵索橋上(選段背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雲長長長長長長長消。姜女廟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岳飛墓

"七十二健兒,酣戰春雲湛碧血 四百兆國子,愁看秋雨濕黃花--------------黃興挽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三單元;你,浪花的一滴水

中流砥柱,力挽狂瀾。 秋瑾

大丈夫行事,論是非,不論利害;論順逆,不論成敗;論萬世,不論一生。 ---(明)黃宗羲

英雄---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在決定性關頭做了為人類社會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捷克斯洛伐克】伏契克
四單元;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孟子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 服務之中去。」——雷鋒

生命苦短,只是美德能將它傳到遙遠的後世。 【英國】莎士比亞

5單元
寓言二則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老子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

時間是一切沖突的治癒者 【德國】蒙森

6單元
科學是老老實實的學問 我們還是老實一點吧 毛澤東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 馬克思。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這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 【美國】愛因斯坦

7單元
可愛的中國(選段背)
古詩二首

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歐陽修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當同懷視之 魯迅

春天把話開過就告別了,如今落紅遍地,我卻等待而有流連。 【印度】泰戈爾

8單元

學步(選段背) 我們上路了(選段背)

1.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

2.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懵懵懂懂的聰明,一種永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慾望! 【法國】巴爾扎克

3.善良之情應當在童年紮下根來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童年原是一生最美妙的階段,那時的孩子是一朵花,也是一顆果子,是一片朦朦朧朧的聰明,一種永不息的活動,一股強烈的慾望。...

呵,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

❷ 六年級下冊寓言二則掩耳盜鈴的意思

【解釋】:掩:遮蔽,遮蓋;盜:偷。偷鈴鐺怕別人聽見而捂住自己的版耳朵。比喻自己欺騙權自己,明明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
【出自】:《呂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鍾者,欲負而走,則鍾大不可負。以椎毀之,鍾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遽掩其耳。」
【示例】:硬把漢奸合法化了,只是~的笨拙的把戲。 ◎聞一多《謹防漢奸合法化》
【近義詞】: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義詞】:開誠布公
【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❸ 六年級下冊 寓言二則 預習內容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注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里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❹ 小學六年級語文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7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藉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寓言」這一文體了。

2.學習第一則寓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過去學過寓言故事,哪位同學還記得什麼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寓言兩則」又是什麼意思?(課文一共有兩個小故事,所以就是寓言兩則。)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兩則寓言,看看它們又將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通過預習,誰能說一說「矛」和「盾」各指什麼?(矛,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箭用。)

2.自由讀短文,藉助注釋理解詞句,然後思考,本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大概說出即可。)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

l.先自己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然後同座討論:每句話意思是什麼?

2.交流。(學生說,師生評議)

教師應講解以下有關知識,幫助理解:

(①「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者」用在句尾,意思是「楚國有一個賣盾和矛的人」。②「譽之曰」中「之」指盾。「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中的「之」字均可理解為「的」。③『物莫能陷也」「莫」是「沒有什麼……」意思。意思是:「沒有哪一種東西能夠穿透它。」「也」語氣詞,表示句子說完。④「其人弗能應也」。「其人」,那個人。「也」,語氣詞,表示句子終結。)

3.把每句話意思連起來說一說。譯成現代白話文,要把上下文說通順。(學生練說)

4.交流。(能說出大體意思即可。)

(楚國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誇耀他的盾說:「我的盾非常堅固,沒有哪一種東西可以穿透它。」他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銳利,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穿透的。」有人說:「用您的矛穿您的盾,會怎麼樣?那個人回答不上來了。」)

5.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自己的言行前後要一致,以免鬧出笑話。)

6.指導朗讀。(讀出買盾人的自誇炫耀語氣,人們的質問語氣。)

四、總結

那個楚國人說話前後不一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在現實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呢?你從中應吸取什麼教訓?

五、布置作業

1.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聽。

2.熟讀課文,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二則寓言。

2.學習生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背誦《矛與盾》全文。

2.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3.這節課我們學習第二則寓言《鄭人置履》。(板書課題)誰能解釋一下題目的意思?有一個鄭國人買鞋。那他又是怎樣買鞋的呢?讓我們來看看課文。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結合注釋,了解每句話的意思,想一想,短文講了一件什麼事?哪些詞句不理解?提出來討論。

2.檢查自學情況。

①指讀短文。(要讀通句子)

②本文講什麼事?(有個鄭國人去買鞋,到集市上不相信自己的腳而相信尺碼,最終沒有買到鞋的事。)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詞句和短文內容。

2.交流:教師應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理解:「鄭人有且置履者」,意思是:「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一雙鞋」或「有一個打算買鞋的鄭國人」均可。「已得履」,「已經拿到了鞋」。「乃曰」是「於是說」的意思。「及反」是「等到返回來」,「人曰」即「有人說」。「何」是「為什麼」。

譯成白話文。(有一個鄭國人打算買鞋,先自己量了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上才發現忘了拿尺碼。他拿到了鞋說:「我忘了拿尺碼了」,於是,返回家裡取尺碼。等到返回時,集市已經散了,因此他沒有買到鞋。有人問:「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一試?」那個人說:「我寧可相信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3.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什麼地方?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具體情況下應採取具體的辦法。)

4.指導朗讀。背誦短文。(讀出買鞋人的可笑。)

四、總結

鄭國那個買鞋人和楚國賣矛和盾的人同樣可笑。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類似的事情嗎?舉例說一說。

五、指導書寫生字

重點提示「寓」、「譽」、「遂」字字形,「寓」字第10筆是「豎」。「譽」上半部不能少一點,「遂」裡面「點、撇」不要丟掉。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學生依據注釋自讀短文,理解詞句,了解全文內容,理解寓意。教師講解有關古漢語知識,幫助理解句意。學生列舉生活中實例,加深對寓意的理解。

探究活動

召開一次古代寓言故事會。
1.講故事,明事理。
2.學習文言文。
3.根據故事,想像意境,繪制圖畫,幫助理解。
回答者:青蛙掃帚星承德 - 魔法學徒 一級 5-15 20:14

本課選編了兩則古代寓言。這兩則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諷刺了生活中某些荒唐可笑的現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鄭人買履》則借一個寧可相信自己腳的尺碼而不相信自己的腳的人,譏諷墨守成規、迷信教條而不尊重客觀事實的人。兩則寓言故事生動有趣,言簡意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從反面給人啟迪,耐人尋味。

這種古文原文的寓言,文字特別簡練卻又不失形象生動,托寓的道理明了深刻,而又頗能讓人體味到某種含蓄和幽默。《矛與盾》全文僅四句話,分兩層意思,前兩句講這個人如何誇耀他的盾和矛,後兩句寫他如何被人問住,無言以答。《鄭人買履》也分兩層,先陳述這個人從量尺碼准備買鞋到後來「遂不得履」的全過程;然後用簡單的對話點明他沒買到鞋的原因。前後兩部分的內在聯系都很緊密。兩則寓言都沒有作者的任何評論,而用對話作為點睛之筆,用人物自己的話來點明寓意,給讀者留出思考的餘地。

除了繼續了解古今詞義和表達上的不同外,弄懂每則寓言的寓意,並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是學習本課的難點。而引導學生抓住對話中的關鍵性的話語展開思考、討論,可作為教學的重點。

選編這兩則寓言的意圖是,在第十一冊初步接觸文言文的基礎上,繼續讀一點文言文,為初中學習打一點基礎;同時,引導學生從這兩則寓言中領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

二、學習目標

1.學會七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藉助注釋理解課文,初步領悟課文所講的道理。

三、教學建議

1.這兩則寓言是文言文,在文字表達上與現代文有很多不同,然而有注釋可供藉助,

小學生讀起來就容易多了,加上在第十一冊已接觸過文言文,學生多少有了一些經驗。因此,和現代文的教學一樣,仍應堅持以自讀為主,重在感悟、積累的策略。教學中,要盡量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質疑、釋疑,教師適當點撥、扶助,必要時精當講解。不要講語法知識。教材中的注釋,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詞、句,還可讓學生從中逐步體會古今詞義、表達方法的不同。要啟發學生善於充分利用,但不要讓學生死記硬背這些注釋。

2.本課教學安排兩課時,每課時可以集中學習一則寓言。兩則寓言除具體內容不相同外,有許多相同之處。現以《矛與盾》為例,建議如下教學步驟:首先,教師范讀,讓學生藉助注釋試讀課文,力求了解句子的意思;接著,指導朗讀,把句子讀正確,讀流利,在反復讀文中進一步感悟句子的意思;而後,把句子的意思連起來,練習講寓言故事;最後,討論、理解寓意,並聯系實際談談感受。

3.指導朗讀和背誦是教學重點。「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是古人讀古文的經驗。現在的學生閱讀古文的障礙在於古文詞語、句式運用與現代文存在差別。這種障礙的消除,對小學生來說,不能講古漢語的詞法、句法。主要方法是:首先讓學生參考注釋揣摩句子的大意,然後通過反復朗讀,整體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在學生練習朗讀的過程中,教師要加強指導。兩則寓言的朗讀,除了須正確停頓、突出重音外,還應注意語氣和節奏。

矛與盾

楚人/有鬻/盾與矛者,譽之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應也。

其中,前面部分,那人吹噓自己的盾和矛的兩句話,要適當突出對應的部分,語氣語調比較張揚;後面部分「其人弗能應也」則語氣改緩變沉,與之形成對照。「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應讀出問句的語氣(尾音稍上揚)。還可以設想是不同年齡、不同性格的人的不同語氣、節奏:年輕氣盛者問得俏皮一些,稍快些;年老或斯文些的人問得舒緩些……都可表現一定的幽默感。

鄭人買履

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試之以足?」

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4.「思考·練習」第二題「讀一讀,說說句子的意思。」此題目的在於將文中較難的句子列出來重點理解。引導關注文言文的詞句運用特點,領悟用現代漢語表達文言句子意思的方法。做這一練習,可以引導學生聯系注釋理解句意並結合指導朗讀進行,也可以安排在讀好課文、理解寓意之後進行。但無論在什麼時候進行這項練習,都宜採用整體感悟、通句揣摩的方法。千萬不要講文言虛詞、實詞及句式的知識。以下是列出的五個句子的大意,供參考。

(1)「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意思是:我的盾(非常,很,特別)堅固(結實),沒有什麼東西能穿透(它)。或:我的盾堅固得很,什麼東西都穿不透。

(2)「吾矛之利,於物無不陷也。」意思是:我的矛(特別,非常,很)鋒利,對於物體(東西)沒有不能穿透的。或:我的矛鋒利得很,什麼東西都穿得透。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意思是: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麼樣?或:用您自己的矛戳您自己的盾,會怎麼樣呢?

(4)「至之市而忘操之。」意思是:等到到集市上去的時候,卻忘了拿尺碼。

(5)「何不試之以足?」意思是: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試鞋呢?

5.「思考·練習」第三題,意思是通過「用自己的話說說那個賣矛又賣盾的人和那個買鞋的人可笑在哪裡」,理解寓言的寓意,受到啟發和教育。感悟寓言的寓意,關鍵在於熟悉寓言講的故事。所以,進行這一步教學,應安排在指導學生熟讀課文之後,先讓學生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講講寓言故事,然後組織討論:寓言中人物說話、辦事可笑在哪裡,為什麼可笑,從中悟到了什麼道理。為使人人參與思考,可先小組交談,再全班討論。學生感悟不準、不到之處,教師要作適當引導、點撥。

6.課後選做題的設計意圖是,引導學生從學習寓言的感悟和所受到的啟發想開去,舉出生活中遇到的這類現象,學以致用。這一環節很重要,因為只有能辨識生活中的類似現象,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也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

7.本課生字大多數都可以通過與學過的字比較,來識記字形,區別字義,練習書寫,例如,矛—予、譽—謄、履—復。

四、參考資料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❺ 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所有課文

我北師大的
一單元:樂趣
《養花》老舍 《故事二首》(四時田園雜興)范成大 《山中雜記》冰心
拓展:《爸爸帶我去爬樹》 《美猴王》吳承恩

二單元:遺跡
《長城贊》羅哲文 《索橋的故事》巴金 《我站在鐵索橋上》
拓展:《白鶴梁的沉浮》 《秦始皇陵兵馬俑》

三單元:珍惜
《可愛的中國》方誌敏 《古詩二首》(別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城市的標志》張抗抗
拓展:《吾腰千錢》 《爺爺的氈鞋》

四單元:生命
《野草》 《琥珀》白吉爾 《人生禮贊》朗費羅
拓展:《生命奏鳴曲》 《孟子語錄

五單元:沖突
《寓言二則》(矛與盾 鷸蚌相爭) 《小抄寫員》亞米契斯 《大自然的秘密》波羅蒙賽爾
拓展:《我看見大海了》 《甘羅十二為使臣》

六單元:英雄
《你,浪花的一滴水》魏鋼焰 《金色的魚鉤》 《白衣天使》
拓展:《蘇武牧羊》 《南沙衛士》

七單元:科學的精神
《當代神農氏》 《一個這樣的老師》大衛歐文 《詹天佑》
拓展:《床頭上的標簽》 《炸葯工業之父——諾貝爾》

八單元:告別童年
《我們上路了》 《學步》趙麗宏 《在學校的最後一天》喬萬尼莫斯卡
拓展:《萬歲,母校》 《童年的朋友》

❻ 六年級下冊第9課寓言二則翻譯

譯文:
楚國有一個賣盾和賣矛的人。他誇耀自己的盾,說:「我的盾堅固無比,任何鋒利的東西都穿不透它。」又誇耀自己的矛,說:「我的矛非常鋒利,什麼堅固的東西都能刺穿。」有人說:「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麼樣呢?」那人張口結舌,一句話也答不上來。
注釋:
1、矛:古代的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
2、盾:盾牌,古代作戰時遮擋刀劍用。
3、鬻:賣
4、譽:誇耀
5、曰:說
6、吾:我的
7、陷:這里是穿透的意思 , 後面的就有刺的意思..
8、或:有人
9、以:用
10、子:您,對人的尊稱
11、何如:怎麼樣
12、應:回答
13、利:鋒利,銳利。
14、其:那個這里指賣矛和盾的那個人
15、弗:不能。
中心思想:
《矛與盾》說的是一個人同時誇耀自己所賣的矛和盾,因自相抵觸而不能自圓其說,告誡人們說話、辦事要實事求是,不要言過其實,自相矛盾。 《矛與盾》的寓意是說話辦事要說實話,辦實事,不要違背了事物的客觀規律,自己先說服不了自己;也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後矛盾或抵觸。 出自《韓非子·難一》。

作者介紹
韓非子(約公元前280—前233)即韓非。我國戰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當時著名思想家荀卿的學生。韓非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法家思想,吸取了他之前的法家學說,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秦始皇十四年(公元前233年),因受李斯的讒害,被殺於秦。他的著作後人稱作《韓非子》,現存55篇。他反對以血統為中心的等級制度,提倡「貴族」「民萌」(氓)平等;反對「用人唯親」,提倡「用人唯賢」;反對儒家的「禮治」,提倡「法治」;同時還提出「術」(君主駕馭臣民的手段)和「勢」(君主的權力)來和「法」相輔相成。
矛與盾的道理就是:什麽事都不能誇大其詞.使人感到漏洞百出

矛與盾的介紹
古代兵器。在古典小說和傳統評話中,常說武藝高強的人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這十八般武藝是指使用「十八般兵器」的功夫和技能。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頭如「幾」狀)、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例如——《自相矛盾》中提到的矛,是古代一種兵器,在長柄的一端裝有槍頭。盾,盾牌,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是古代作戰時遮擋兵箭用的。

是這個嗎?或者你應該把兩篇題目發過來,這樣更多的人就能幫你了

❼ 小學六年級下冊古文第十四課寓言二則掩耳盜鈴中欲負而走的而是什麼意思

表示承接關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