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恨典故
1. 求長恨歌及故事
詩詞原文 上面的兄台已經發過了 * * *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承,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 《長恨歌》共分三大段,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為第一段,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愛情效果,以及由此導致的荒政亂國和安史之亂的爆發。其中開頭八句寫楊貴妃的美貌和被唐明皇所求得。明是唐皇而詩中卻說「漢皇」,這是唐朝人由寫古題樂府留下來的習慣。傾國:指傾國傾城的美女。御宇:指作皇帝,統治天下。從「春寒賜浴華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十八句,寫楊貴妃的受寵和由此形成的楊氏家族的豪貴。華清池:在今西安市東臨潼縣南的驪山上,上有皇帝的行宮,以溫泉聞名。凝脂:比喻人的皮膚潔白光潤。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廢政事。「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寫楊貴妃被寵的程度,簡直是形影不離。接著作者又用漢武帝寵愛陳阿嬌,要為阿嬌造一座金屋子的典故來比喻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一人受寵,楊氏族門立刻權勢逼人。哥哥楊國忠當了宰相,幾個姊妹都被封為大國夫人,爭權鬥富,不可一世。杜甫的《麗人行》就是寫的這樁事。皇帝後妃也是人,也有情慾,這點與平民沒有區別;但是皇帝手中有無尚的權威,他的情慾往往和這種無尚權威的運用密不可分。這就使他們的愛情效果與平民大不相同了。好色並不是了不起的罪過,但由好色而導致濫加封賞,使壞人竊弄權柄,紊亂朝綱,這就離亡國滅家不遠了。所以我們評論帝王的愛情一定不要離開他們生活的具體內容及其社會效果。「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這四句又和前面的「從此君王不早朝」相呼應,進一步描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政誤國。唐朝統治者這種豪華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殘酷地掠奪勞動人民,使勞動人民陷於極度貧困的基礎之上的。杜甫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描寫了一段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驪山上的享樂生活後,接著說:「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又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正是因為統治集團如此昏庸腐朽,階級矛盾又如此尖銳,所以當安祿山這個大野心家一旦發起叛亂,唐王朝這座炫人眼目的金字塔立刻就傾倒崩潰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正是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過程。漁陽:郡名,郡治在今天津薊縣。這一帶有時稱漁陽郡,有時又稱范陽郡。安祿山當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大本營就在漁陽。鼓:軍中使用的樂器。漁陽鼙鼓,即指安祿山率領的造反軍隊;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霓裳羽衣曲:舞曲名,開元中來自西涼。據說唐明皇曾親自對它進行過加工潤色,並為之製作歌辭。楊貴妃進宮後,善為此舞。 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為第二段,寫馬嵬兵變,楊貴妃被殺,以及從此以後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其中開頭十句講馬嵬驛兵變。九重城闕:指首都。皇帝的宮庭有九道門,故稱皇宮曰九重。煙塵:指敵警。千乘萬騎西南行:指唐明皇等離長安往四川逃跑,事在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翠華:指皇帝的儀仗。西出都門百餘里,其地即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西。六軍:古稱天子的軍隊,這里指唐明皇的衛隊。不發:不再繼續前進,這里即指兵變。當時亂兵先殺了楊國忠及楊貴妃的兩個姊妹,又逼著唐明皇將楊貴妃賜死。花、翠翹、金雀釵、玉搔頭:都是楊貴妃頭上的飾物。「黃埃散漫風蕭索」以下八句寫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裡對楊貴妃的思念。雲:山中的空中通道。劍閣:即劍門關,古時陝西四川間的險要關塞,在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西南,不在由陝西入四川的路上,這里是詩人為強調川陝間山路艱難而漫加堆砌。李白《蜀道難》中有所謂「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同誤。「天旋地轉回龍馭」以下四句寫唐軍收復長安後,唐明皇由成都回京再次經過馬嵬驛時的見今思昔,對景傷情。天旋地轉:指形勢變化,唐軍收復兩京。事在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龍:指唐明皇的車駕。不見玉顏空死處,只有空墳,而屍體不見了。從此故事增入神話色彩,當時有種傳說,說楊貴妃已經「屍解」成仙而去。「君臣相顧淚沾衣」以下二十句寫唐明皇回京後的見物思人,悲不欲生。信馬歸:聽憑馬自己行走,極言人心無緒的樣子。太液:大明宮內的池水名。未央:漢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名,這里借指唐代的大明宮。西宮:太極宮,唐人稱之為「西宮」或「西內」。南內:興慶宮。唐人稱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為三大內。大明宮是當時的皇帝唐肅宗居住的地方。已經退位的唐明皇回京後先後曾被安置在太極宮和興慶宮居住。梨園弟子:指昔日曾經侍奉過唐明皇的宮廷歌舞班子,據說唐明皇曾親自教過他們排練。椒房:後妃居住的宮室,以花椒和泥塗壁,一取其香,二取其多子。阿監:太監。青娥:指宮女。以上兩句分承唐明皇與楊貴妃,是說昔日曾經侍應過他們的人現在都已經老了。鴛鴦瓦:房頂上俯仰相扣的屋瓦。翡翠衾:用翡翠羽毛裝飾的被子。以上層層鋪陳,說明唐明皇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無物無景不在勾起他對楊貴妃的懷戀。文/韓兆崎 來源:中廣網 * * * * * 詩詞譯文 漢家的皇上看重傾城傾國貌,立志找一位絕代佳人。可惜當國多少年哪,一直沒處尋。楊家有位剛長成的姑娘,養在深閨里沒人見過她容顏。天生麗質無法埋沒,終於被選到皇上身邊。她回頭嫣然一笑,百般嬌媚同時顯現出來。六宮的粉白黛綠啊,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正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她肌膚如凝結的油脂。侍女扶出浴,正嬌懶無力,初承恩就在這一時。花一般容貌雲一樣鬢發,金步搖在頭上顫。美好的春宵,春宵太短!太陽多高天子才睜眼,從此再不早早上朝去和那些大臣見面。追陪歡樂,伺候宴席,她總在皇帝身旁轉。春天隨從春遊,夜晚也是她獨占。後宮美人兒三千人,對三千人的寵愛都集中在她一身。深宮的夜晚,她妝飾好了去伺候聖君。玉樓中宴會,春天和她一起醉倒了人。姐姐弟兄都封了大邦,好羨人呀,一家門戶盡生光。叫天下做父母的心腸,覺得生男兒還不如生個女郎。 避暑的驪宮,高插雲霄。宮中仙樂飄,人間到處都能聽到。宮里緩歌曼舞,徐徐地彈琴慢慢地吹簫。皇上整天看,總也看不飽。誰知道漁陽反叛的戰鼓會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驚破了!皇家城闕煙塵出現,天子的大駕,一千輛車,一萬匹馬,逃往西南。才走到百來里,走走又停停。六軍不肯前進可怎麼辦?宛轉蛾眉竟死在皇上馬蹄前。她的花鈿丟在地上沒人收,還有她頭上的翡翠翹呢,她的金雀,她的玉搔頭。皇上掩著臉,想救救不了,回頭看,眼淚和血一起流。棧道插雲彎彎曲曲上劍閣,風颳起黃塵格外蕭索。峨眉道上沒多少行人,天於旌旗也沒了光彩,陽光是那樣談薄。蜀江水這么碧綠喲,蜀山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懷念情思難斷絕。離宮看見月光是傷心顏色,夜裡聽雨打棧鈴也是斷腸聲息。 總算有一天,天旋地轉聖駕得回京城,又走到這里——叫人徘徊不忍離去。馬嵬坡下泥土中間找不著了,美人當年白白死去的那塊地。君臣互相看看,眼淚灑衣襟,向東望,信馬由韁回京城。回來看看宮苑園林,太掖池芙蓉未央宮翠柳依舊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臉,那柳葉多像她的眉,見花見柳怎叫人不落淚。怎不感觸啊,在這春風吹開桃李花的日子,在這秋用打梧桐落葉的時辰!太上皇住南內與西宮,秋草長閑庭,不掃它滿階落葉紅。當年椒房間監青眉已老,梨園弟子頭上白發初生。晚上螢蟲飛過宮殿,太上皇悄然憶想。夜裡挑殘了孤燈睡不著,只聽宮中鍾鼓遲遲敲響。夜這么長,看看天上銀河還在發光。天快亮,還不亮!霜這么重,房上鴛鴦瓦這么冷,翠被冰涼,有誰同擁?你死去了,我還活著,此別悠悠已經隔了年,從不見你的靈魂進入我的夢。 京城有位修煉過的臨邛道士,能以精誠把亡魂招致。可感動的是上皇輾轉懷念的深情,使方士殷勤地去把她尋覓。他御氣排雲像一道電光飛行,上了九天,又下入黃泉,可是都沒見到她的蹤影。忽然聽說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虛無縹緲中間。仙山樓閣玲瓏似朵朵彩雲,有許多美妙的仙子。其中有位叫太真,雪樣肌膚花樣容貌,聽來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宮,叩西廂的門,報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雙成。她聽說漢家天子派來了使臣,不由驚斷了仙家九華帳里的夢。推開枕穿上衣下得床來,銀屏與珠簾都依次打開。只見她頭上雲髻半偏,剛剛睡醒,花冠還沒整好便走下堂來。風吹著她的仙衣飄飄旋舉,還像當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一雙眼淚落下來,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帶著雨。她含情凝自感謝君王:自從生離死別難見面,音信兩茫茫。昭陽殿里的恩愛從此斷絕,蓬萊宮里的日月這么漫長!往下看人間,只看見雲霧看不見長安,只能將舊物表表我的深情,把金釵鈿盒兩樣東西帶還。金釵留一股,鈿盒留一扇,我們一家分一半。只要我們的心像金和鈿一樣堅牢,雖然遠隔天上與人間,總還能相見!臨走叮嚀還有一句話兒緊要,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長生殿,半夜裡沒人我們兩個話悄悄:在天上我們但願永做比翼鳥,在地上我們但願永做連理枝條。天長地久也有一天會終結,這恨啊,長久不斷,永不會有消除的那一朝。 * * * *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希望可以解決您的疑惑
2. 「長恨此生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出處
原詩句應為:「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出自宋代蘇軾《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意為: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才能夠忘卻追逐功名?
原詩: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宋代:蘇軾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釋義:
夜深宴飲在東坡的寓室里醒了又醉,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這時家裡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輕輕地敲了敲門,裡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經常憤恨這個軀體不屬於我自己,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託餘生。
(2)長恨典故擴展閱讀:
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這就是此詞的創作背景。
「夜闌風靜彀紋平」,表面上看來只是一般寫景的句子,其實不是純粹寫景,而是詞人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相契合的產物。它引發出作者心靈痛苦的解脫和心靈矛盾的超越,象徵著詞人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接以「小舟」兩句,自是順理成章。
蘇東坡政治上受到沉重打擊之後,思想幾度變化,由入世轉向出世,追求一種精神自由、合乎自然的人生理想。在他復雜的人生觀中,由於雜有某些老莊思想,因而在痛苦的逆境中形成了曠達不羈的性格。
「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這余韻深長的歇拍,表達出詞人瀟灑如仙的曠達襟懷,是他不滿世俗、嚮往自由的心聲。
3.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 這句話有用典嗎什麼典故啊
沒有用典。這句話的意思是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
「長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莊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時忘卻營營」,也是化用《莊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
本是說,一個人的形體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賦與,此身非人所自有。為人當守本分,保其生機;不要因世事而思慮百端,隨其周旋忙碌。蘇軾政治上受大挫折,憂懼苦惱,向道家思想尋求超脫之方。
出自《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詞作,作於謫居黃州時期,是一首即事抒情之作。上闋敘事,著意渲染其醉態。
原文如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譯文如下:
夜裡在東坡飲酒,醉而復醒,醒了又飲。回來的時候彷彿已經三更。家裡的童僕早已睡熟鼾聲如雷鳴。反復敲門裡面全不回應,只好獨自倚著藜杖傾聽江水奔流的吼聲。
長恨身在宦途,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麼時候能忘卻為功名利祿而奔競鑽營!趁著這夜深、風靜、江波坦平,駕起小船從此消逝,泛遊江河湖海寄託餘生。
(3)長恨典故擴展閱讀:
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豐三年),蘇軾因烏台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後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里築屋名雪堂。
對於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後餘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屩,出入於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於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
這首詞作於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九月。
4. 長恨歌講的是什麼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承,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 《長恨歌》共分三大段,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為第一段,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愛情效果,以及由此導致的荒政亂國和安史之亂的爆發。其中開頭八句寫楊貴妃的美貌和被唐明皇所求得。明是唐皇而詩中卻說「漢皇」,這是唐朝人由寫古題樂府留下來的習慣。傾國:指傾國傾城的美女。御宇:指作皇帝,統治天下。從「春寒賜浴華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十八句,寫楊貴妃的受寵和由此形成的楊氏家族的豪貴。華清池:在今西安市東臨潼縣南的驪山上,上有皇帝的行宮,以溫泉聞名。凝脂:比喻人的皮膚潔白光潤。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廢政事。「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寫楊貴妃被寵的程度,簡直是形影不離。接著作者又用漢武帝寵愛陳阿嬌,要為阿嬌造一座金屋子的典故來比喻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一人受寵,楊氏族門立刻權勢逼人。哥哥楊國忠當了宰相,幾個姊妹都被封為大國夫人,爭權鬥富,不可一世。杜甫的《麗人行》就是寫的這樁事。皇帝後妃也是人,也有情慾,這點與平民沒有區別;但是皇帝手中有無尚的權威,他的情慾往往和這種無尚權威的運用密不可分。這就使他們的愛情效果與平民大不相同了。好色並不是了不起的罪過,但由好色而導致濫加封賞,使壞人竊弄權柄,紊亂朝綱,這就離亡國滅家不遠了。所以我們評論帝王的愛情一定不要離開他們生活的具體內容及其社會效果。「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這四句又和前面的「從此君王不早朝」相呼應,進一步描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政誤國。唐朝統治者這種豪華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殘酷地掠奪勞動人民,使勞動人民陷於極度貧困的基礎之上的。杜甫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描寫了一段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驪山上的享樂生活後,接著說:「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又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倀難再述。」正是因為統治集團如此昏庸腐朽,階級矛盾又如此尖銳,所以當安祿山這個大野心家一旦發起叛亂,唐王朝這座炫人眼目的金字塔立刻就傾倒崩潰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正是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過程。漁陽:郡名,郡治在今天津薊縣。這一帶有時稱漁陽郡,有時又稱范陽郡。安祿山當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大本營就在漁陽。鼓:軍中使用的樂器。漁陽鼙鼓,即指安祿山率領的造反軍隊;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霓裳羽衣曲:舞曲名,開元中來自西涼。據說唐明皇曾親自對它進行過加工潤色,並為之製作歌辭。楊貴妃進宮後,善為此舞。 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為第二段,寫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以及從此以後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其中開頭十句講馬嵬驛兵變。九重城闕:指首都。皇帝的宮庭有九道門,故稱皇宮曰九重。煙塵:指敵警。千乘萬騎西南行:指唐明皇等離長安往四川逃跑,事在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翠華:指皇帝的儀仗。西出都門百餘里,其地即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西。六軍:古稱天子的軍隊,這里指唐明皇的衛隊。不發:不再繼續前進,這里即指兵變。當時亂兵先殺了楊國忠及楊貴妃的兩個姊妹,又逼著唐明皇將楊貴妃賜死。花、翠翹、金雀釵、玉搔頭:都是楊貴妃頭上的飾物。「黃埃散漫風蕭索」以下八句寫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裡對楊貴妃的思念。雲:山中的空中通道。劍閣:即劍門關,古時陝西四川間的險要關塞,在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西南,不在由陝西入四川的路上,這里是詩人為強調川陝間山路艱難而漫加堆砌。李白《蜀道難》中有所謂「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同誤。「天旋地轉回龍馭」以下四句寫唐軍收復長安後,唐明皇由成都回京再次經過馬嵬驛時的見今思昔,對景傷情。天旋地轉:指形勢變化,唐軍收復兩京。事在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龍:指唐明皇的車駕。不見玉顏空死處,只有空墳,而屍體不見了。從此故事增入神話色彩,當時有種傳說,說楊貴妃已經「屍解」成仙而去。「君臣相顧淚沾衣」以下二十句寫唐明皇回京後的見物思人,悲不欲生。信馬歸:聽憑馬自己行走,極言人心無緒的樣子。太液:大明宮內的池水名。未央:漢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名,這里借指唐代的大明宮。西宮:太極宮,唐人稱之為「西宮」或「西內」。南內:興慶宮。唐人稱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為三大內。大明宮是當時的皇帝唐肅宗居住的地方。已經退位的唐明皇回京後先後曾被安置在太極宮和興慶宮居住。梨園弟子:指昔日曾經侍奉過唐明皇的宮廷歌舞班子,據說唐明皇曾親自教過他們排練。椒房:後妃居住的宮室,以花椒和泥塗壁,一取其香,二取其多子。阿監:太監。青娥:指宮女。以上兩句分承唐明皇與楊貴妃,是說昔日曾經侍應過他們的人現在都已經老了。鴛鴦瓦:房頂上俯仰相扣的屋瓦。翡翠衾:用翡翠羽毛裝飾的被子。以上層層鋪陳,說明唐明皇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無物無景不在勾起他對楊貴妃的懷戀
5. 《長恨歌》原文以及翻譯,歷史背景, 越詳細越好..
《長恨歌》是中國唐朝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這首詩是作者的名篇,作於公元806年(元和元年)。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長恨歌》的同名作品有著名作家王安憶和端木搖創作的小說;此外還有我國著名音樂家黃自創作的同名聲樂作品以及木偶片、電視劇、香港電影等。
古詩原文
長恨歌(1) 漢皇重色思傾國(2),御宇多年求不得(3)。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詩歌《長恨歌》作者白居易造像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4)。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5)。 春寒賜浴華清池(6),溫泉水滑洗凝脂(7)。 侍兒扶起嬌無力(8),始是新承恩澤時(9)。 雲鬢花顏金步搖(10),芙蓉帳暖度春宵(11)。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12),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土(13),可憐光彩生門戶(14)。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15)。 驪宮高處入青雲(16),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17),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pí)(上「鼓」下「卑」)鼓動地來(18),驚破霓裳(cháng)羽衣曲(19)。 九重城闕(què)煙塵生(20),千乘萬騎西南行(21)。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22)。 花鈿(diàn)委地無人收(23),翠翹金雀玉搔頭(24)。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yíng)紆(yū)登劍閣(25)。 峨嵋山下少人行(26),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27),夜雨聞鈴腸斷聲(28)。 天旋地轉回龍馭(yù)(29),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wéi)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30)。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31)。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32)。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苑多秋草(33),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34),椒房阿監青娥老(35)。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36)。 遲遲鍾鼓初長夜(37),耿耿星河欲曙天(38)。 鴛鴦瓦冷霜華重(39),翡翠衾(qīn)寒誰與共(40)?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又作「入夢來」)。 臨邛(qióng)道士鴻都客(41),能以精誠致魂魄(42)。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43)。 排空馭氣奔如電(44),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45),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又作「玲瓏樓閣」)五雲起(46),其中綽約多仙子(47)。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48)。 金闕西廂叩玉扃(jiōng)(49),轉教小玉報雙成(50)。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51)。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bó)銀屏迤(yǐ)邐(lǐ)開(52)。 雲鬢半偏新睡覺(jué)(53),花冠不整下堂來。 懷禪微刻:長恨歌
風吹仙袂(mèi)飄颻舉(54),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55),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dì)謝君王(56),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57),蓬萊宮中日月長(58)。 回頭下望人寰(huán)處(59),不見長安見塵霧。 惟將舊物表深情(60),鈿(diàn)合金釵寄將去(61)。 釵留一股合一扇(62),釵擘(bò)黃金合分鈿(diàn)(63)。 但令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64),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65),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66),在地願為連理枝(67)。 天長地久有時盡(又作「會有時」),此恨綿綿無絕期
6. 長恨歌中詩人是如何表現長恨的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
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
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憐光彩生門戶。
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
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闕煙塵生,千乘萬騎西南行。
翠華搖搖行復止,西出都門百餘里。
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
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黃埃散漫風蕭索,雲棧縈紆登劍閣;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無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清,聖主朝朝暮暮情。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
天旋地轉回龍馭,到此躊躇不能去;
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
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
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
西宮南內多秋草,落葉滿階紅不掃。
梨園弟子白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
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
遲遲鍾鼓初長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
臨邛道士鴻都客,能以精誠致魂魄。
為感君王輾轉思,遂教方士殷勤覓。
排空馭氣奔如電,升天入地求之遍。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金闕西廂叩玉扃,轉教小玉報雙成。
聞道漢家天子使,九華帳里夢魂驚。
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雲髻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
風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含情凝睇謝君王,一別音容兩渺茫。
昭陽殿里恩愛絕,蓬萊宮中日月長。
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
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寄將去。
釵留一股合一扇,釵擘黃金合分鈿。
但教心似金鈿堅,天上人間會相見。
臨別殷勤重寄詞,詞中有誓兩心知。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時作者35歲,任周至縣尉。關於這首詩的寫作緣起,據白居易的朋友陳鴻說,他與白居易、王質夫三人於元和元年十月到仙游寺遊玩。偶然間談到了唐明皇與楊貴妃的這段悲劇故事,大家都很感嘆。於是王質夫就請白居易寫一首長詩,請陳鴻寫一篇傳記,二者相輔相承,以傳後世。因為長詩的最後兩句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所以他們就稱這首詩叫《長恨歌》,稱那篇傳叫《長恨傳》。
《長恨歌》共分三大段,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驚破《霓裳羽衣曲》」共三十二句為第一段,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情生活、愛情效果,以及由此導致的荒政亂國和安史之亂的爆發。其中開頭八句寫楊貴妃的美貌和被唐明皇所求得。明是唐皇而詩中卻說「漢皇」,這是唐朝人由寫古題樂府留下來的習慣。傾國:指傾國傾城的美女。御宇:指作皇帝,統治天下。從「春寒賜浴華清池」到「不重生男重生女」的十八句,寫楊貴妃的受寵和由此形成的楊氏家族的豪貴。華清池:在今西安市東臨潼縣南的驪山上,上有皇帝的行宮,以溫泉聞名。凝脂:比喻人的皮膚潔白光潤。步搖: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廢政事。「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寫楊貴妃被寵的程度,簡直是形影不離。接著作者又用漢武帝寵愛陳阿嬌,要為阿嬌造一座金屋子的典故來比喻了他們之間的關系。「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楊貴妃一人受寵,楊氏族門立刻權勢逼人。哥哥楊國忠當了宰相,幾個姊妹都被封為大國夫人,爭權鬥富,不可一世。杜甫的《麗人行》就是寫的這樁事。皇帝後妃也是人,也有情慾,這點與平民沒有區別;但是皇帝手中有無尚的權威,他的情慾往往和這種無尚權威的運用密不可分。這就使他們的愛情效果與平民大不相同了。好色並不是了不起的罪過,但由好色而導致濫加封賞,使壞人竊弄權柄,紊亂朝綱,這就離亡國滅家不遠了。所以我們評論帝王的愛情一定不要離開他們生活的具體內容及其社會效果。「驪宮高處入青雲,仙樂風飄處處聞。緩歌慢舞凝絲竹,盡日君王看不足。」這四句又和前面的「從此君王不早朝」相呼應,進一步描寫唐明皇的迷戀聲色,荒政誤國。唐朝統治者這種豪華奢侈的生活,是建立在殘酷地掠奪勞動人民,使勞動人民陷於極度貧困的基礎之上的。杜甫在《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中描寫了一段唐明皇與楊貴妃在驪山上的享樂生活後,接著說:「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又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榮枯咫尺異,惆倀難再述。」正是因為統治集團如此昏庸腐朽,階級矛盾又如此尖銳,所以當安祿山這個大野心家一旦發起叛亂,唐王朝這座炫人眼目的金字塔立刻就傾倒崩潰了。「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正是形象地說明了這一過程。漁陽:郡名,郡治在今天津薊縣。這一帶有時稱漁陽郡,有時又稱范陽郡。安祿山當時任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大本營就在漁陽。鼓:軍中使用的樂器。漁陽鼙鼓,即指安祿山率領的造反軍隊;安祿山發動叛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霓裳羽衣曲:舞曲名,開元中來自西涼。據說唐明皇曾親自對它進行過加工潤色,並為之製作歌辭。楊貴妃進宮後,善為此舞。
從「九重城闕煙塵生」到「魂魄不曾來入夢」共四十二句為第二段,寫馬驛兵變,楊貴妃被殺,以及從此以後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朝思暮想,深情不移。其中開頭十句講馬嵬驛兵變。九重城闕:指首都。皇帝的宮庭有九道門,故稱皇宮曰九重。煙塵:指敵警。千乘萬騎西南行:指唐明皇等離長安往四川逃跑,事在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六月。翠華:指皇帝的儀仗。西出都門百餘里,其地即馬嵬驛,在今陝西興平西。六軍:古稱天子的軍隊,這里指唐明皇的衛隊。不發:不再繼續前進,這里即指兵變。當時亂兵先殺了楊國忠及楊貴妃的兩個姊妹,又逼著唐明皇將楊貴妃賜死。花、翠翹、金雀釵、玉搔頭:都是楊貴妃頭上的飾物。「黃埃散漫風蕭索」以下八句寫唐明皇在前往成都的路上以及在成都的日子裡對楊貴妃的思念。雲:山中的空中通道。劍閣:即劍門關,古時陝西四川間的險要關塞,在今四川劍閣縣東北。峨嵋山:在今四川峨嵋縣西南,不在由陝西入四川的路上,這里是詩人為強調川陝間山路艱難而漫加堆砌。李白《蜀道難》中有所謂「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嵋巔。」同誤。「天旋地轉回龍馭」以下四句寫唐軍收復長安後,唐明皇由成都回京再次經過馬嵬驛時的見今思昔,對景傷情。天旋地轉:指形勢變化,唐軍收復兩京。事在唐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九月、十月。龍:指唐明皇的車駕。不見玉顏空死處,只有空墳,而屍體不見了。從此故事增入神話色彩,當時有種傳說,說楊貴妃已經「屍解」成仙而去。「君臣相顧淚沾衣」以下二十句寫唐明皇回京後的見物思人,悲不欲生。信馬歸:聽憑馬自己行走,極言人心無緒的樣子。太液:大明宮內的池水名。未央:漢代皇帝居住的宮殿名,這里借指唐代的大明宮。西宮:太極宮,唐人稱之為「西宮」或「西內」。南內:興慶宮。唐人稱大明宮、太極宮、興慶宮為三大內。大明宮是當時的皇帝唐肅宗居住的地方。已經退位的唐明皇回京後先後曾被安置在太極宮和興慶宮居住。梨園弟子:指昔日曾經侍奉過唐明皇的宮廷歌舞班子,據說唐明皇曾親自教過他們排練。椒房:後妃居住的宮室,以花椒和泥塗壁,一取其香,二取其多子。阿監:太監。青娥:指宮女。以上兩句分承唐明皇與楊貴妃,是說昔日曾經侍應過他們的人現在都已經老了。鴛鴦瓦:房頂上俯仰相扣的屋瓦。翡翠衾:用翡翠羽毛裝飾的被子。以上層層鋪陳,說明唐明皇無時無刻不在思念,無物無景不在勾起他對楊貴妃的懷戀。
7. 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辛棄疾古詩的意思是什麼
壬子三山被召,陳端仁給事飲餞席上作。
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
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山輕。悲莫悲生離別,樂莫樂新相識,兒女古今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
賞析在我國古典詩詞中,送答之作可以說是多得不可勝數,然而真正能千古流傳的佳作,卻並不多。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就是一首感時撫事的答別之作。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初,辛棄疾出任福建提點刑獄。這年底(1193年2月),他由三山(今福建福州)奉召赴臨安,當時正免官家居的陳峴(字端仁)為他設宴餞行,遂慨然而作此詞。
此詞上片分兩層,前兩韻是第一層,直接抒寫詩人的「長恨」和「有恨無人省」的感慨。作者直接以「長恨復長恨,裁作短歌行」句開篇,乍看似覺突兀;其實稍加思索,就會明白其深刻的感情背景。由於北方金朝的入侵,戰亂不息,被占區人民處在金人統治之下,而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卻非但不圖恢復,還對主張抗金北伐的人士加以壓制和迫害,作者就曾多次受到打擊。這對於一個志在恢復的愛國者來說,怎麼能不為此而感到深切的痛恨呢?如此「長恨」,在「飲餞席上」豈能盡言?所以詞人只能用高度濃縮的語言,把它「裁作短歌行」。「短歌行」,原是古樂府《平調曲》名,多用作飲宴席上的歌辭。詞人信手拈來,融入句中,自然而巧妙地點明了題面。「長恨」而「短歌」,不僅造成形式上的對應美,更主要的是顯示出那種恨不得盡言而又不能不言的情致。「何人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一句,合用了兩個典故。據《史記?留侯世家》載,漢高祖劉邦「欲廢太子,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由於留侯張良設謀維護太子,此事只好作罷,戚夫人因向劉邦哭泣,劉邦對她說:「為我楚舞,吾為若楚歌。」歌中表達了劉邦事不從心、無可奈何的心情。又《論語?微子篇》載,楚國隱士接輿曾唱歌當面諷刺孔子迷於從政,疲於奔走,《論語》因稱接輿為「楚狂」。辛棄疾在這里運用這兩個典故,目的是為了抒發他雖有滿腔「長恨」而又無人理解的悲憤,一個「狂」字,更突出了他不願趨炎附勢、屈從權貴的耿介之情。從遣詞造句看,這一韻還妙在用「何人」呼起,以反詰語氣出之,大大增強了詞句的感人力量;而「為我楚舞」,「聽我楚狂聲」,反復詠言,又造成一種一唱三嘆,回腸盪氣的藝術效果。詞人在直抒胸臆以後,緊接著就以舒緩的語氣寫道:「余既滋蘭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秋菊更餐英。」一韻三句,均用屈原《離騷》詩句。前兩句徑用屈原原句,只是「蘭」字後少一「之」字,」畹「字後少一」兮「字。「餐英」句則從原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概括而來。蘭、蕙都是香草,「滋蘭」、「樹蕙」,是以培植香草比喻培養自己美好的品德和志節。而「飲露」、「餐英」,則是以飲食的芳潔比喻品節的純潔和高尚。作者在這里引用屈原詩句,並用「滋蘭」、「樹蕙」之詞,顯然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志節和情操。屈原在忠而被謗、賢而見逐的情況下,仍然堅定地持其「內美」和「修能」,執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詞人在遭朝中奸臣讒言排擠,被削職鄉居的情況下,依然不變報國之志,表明自己決不肯隨波逐流與投降派同流合污,沆瀣一氣。「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一句,仍承前韻詞意,從另一個角度表明自己的志節和操守。這里又用一典。《楚辭?漁父》中說,屈原被放逐,「游於江潭」,「形容枯槁」,漁父問他為什麼到了這種地步,屈原說:「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討其苦。屈原說:「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也不肯「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漁父聽後,一邊搖船而去,一邊唱道:「滄浪之水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意思是勸屈原要善於審時度勢,採取從時隨俗的處世態度。詞人化用此典,意在進一步表明自己的志節情操。
下片頭三句一杯酒,問何似,身後名?「遙應篇首,意在抒發自己理想無從實現的感慨,情緒又轉入激昂。據《世說新語?任誕》載,西晉張翰(字季鷹),為人」縱任不拘」,有人問他:「卿乃可縱適一時,獨不為身後名耶?」他說:「使我有身後名,不如即時一杯酒。」詞人用張翰的典故,乃是牢騷之氣。他的抗金復國理想難以實現,志業難遂,還要那「身後」的虛名干什麼!詞人為什麼會發此牢騷呢?辛棄疾接著寫:「人間萬事,毫發常重泰輕。」這一韻是全詞的關鍵所在,道出「長恨復長恨」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南宋統治集團輕重倒置,是非不分,置危亡於不顧,而一味地苟且偷安。這是詞人對南宋小朝廷腐敗政局的嚴厲批判和憤怒呼喊。最後兩韻是下片第二層,通過寫惜別再一次表明自己的心志,詞人的情緒這時又漸漸平靜下來。前三句寫惜別,用屈原《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並點明恨別樂交乃古往今來人之常情,表明詞人和餞行者陳端仁的情誼深厚,彼此都不忍離別之情。「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一句,又引用兩個典故。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陶淵明生於東晉末葉,社會動亂,政治黑暗,而他本人又「質性自然」(《歸去來兮辭序》),「不慕榮利」(《五柳先生傳》),因有是辭。這里詞人引用陶詩,表明自己此次奉召赴臨安並不是追求個人榮利,並且也不想在那裡久留,以表明自己的心跡。「歸與白鷗盟」,是作者從正面表明自己的心跡。據《列子?黃帝篇》載,相傳海上有位喜好鷗鳥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與鷗鳥相游處,後遂以與鷗鳥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沒雲水間的隱居生活。在這里,詞人說歸來與鷗鳥為友,一方面表明自己寧可退歸林下,也不屑與投降派為伍,另一方面也有慰勉陳端仁之意。
與一般的離別之詞不同,辛棄疾的這首《水調歌頭》,雖是答別之詞,卻無常人的哀怨之氣。通觀此篇,它答別而不怨別,溢滿全詞的是他感時撫事的悲恨和憂憤,而一無凄楚或哀怨。詞中的聲情,時而激越,時而平靜,時而急促,時而沉穩,形成一種豪放中見沉鬱的藝術情致。此外,詞中還成功地運用比興手法,不僅豐富了詞的含蘊,而且對抒發詞人的志節等,也都起到了很好的藝術效果。
8. 《臨江仙(夜歸臨皋)》中「長恨此身非我有」的典故出自於下面哪部作品中
「長恨此身非我有」是化用《莊子·知北游》「汝生非汝有也」句。「何回時忘卻營營答」,也是化用《莊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無使汝思慮營營」。
本意是說,一個人的形體精神是天地自然所賦與,此身非人所自有。為人當守本分,保其生機;不要因世事而思慮百端,隨其周旋忙碌。蘇軾政治上受大挫折,憂懼苦惱,向道家思想尋求超脫之方。
9. 長恨歌 是怎樣的一個故事
長恨歌主要講的是李隆基和楊玉環的故事,講了楊貴妃從一個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傾城之色被李隆基皇帝一眼相中,當了寵妃。但是安祿山暴動了安史之亂,使得玄宗李隆基不得不離開皇宮,暫出避難。在軍隊到了馬嵬坡的時候,將士飢疲,六軍不發,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請殺楊國忠父子和楊貴妃,指責楊貴妃是禍水紅顏,楊國忠被亂刀砍死,玄宗不得已命令高力士縊死楊貴妃。後兵分二路,玄宗入蜀。再後來,天旋地轉聖駕得回京城,但是唐玄宗每每想到舊事,悲痛不能自持,日漸憔悴。
京城有位道士說能招致亡魂。皇帝便命令他去尋覓回楊貴妃。他在海上一座仙山中,碰到一位叫太真的仙人。報捎息的是仙人小玉和董雙成,她聽說漢家天子派來了使臣,她含情凝淚感謝君王,並讓這方士帶個舊物給李隆基。也就是金釵鈿盒兩樣東西。
臨走楊玉真還叮嚀一句話兒,就是那著名的:「七月七日長生殿,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也是白居易自己盛世的意氣與功業 和著「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的感嘆,揪扯著人們的心,感傷的氣氛籠罩了人們。人世間生離死別的痛苦憂傷,形成了一個感傷的時代,影響著文學的氣數。白居易以自身的經歷和情感體驗,准確地把握了這一時代微弱跳動的脈搏,把中唐時期潛伏的代表時代潮流發展方向的那種普遍的、朦朧的、感傷 情緒,藉助李楊愛情故事發泄出來,成為一個時代情緒的共鳴曲。
10. 水調歌頭 長恨歌 辛棄疾 《水調歌頭·長恨復長恨》 中的典故有哪些
「富貴非吾事,歸與白鷗盟」一句,引用兩個典故。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雲:「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列子·黃帝篇》載,相傳海上有位喜好鷗鳥的人,每天早晨必在海上與鷗鳥相游處,後遂以與鷗鳥為友比喻浮家泛宅、出沒雲水間的隱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