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陝西靖邊諺語

陝西靖邊諺語

發布時間: 2021-03-03 04:25:18

① 靖邊有哪些風景名勝

1、統萬城遺址

統萬城遺址位於靖邊縣紅墩界鎮白城則村的紅柳河北岸。城址包括專外屬廓城、東城、西城三部分。城的四角均築有方形墩台,城址內發現有夯築台基等遺跡。199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古長城遺址

古長城遺址主要有宥洲城遺址、黃花城遺址、龍洲堡遺址、鎮靖堡遺址、清坪堡遺址、鎮羅堡遺址、寧寨營堡遺址、新城遺址、李家城遺址、西門台城遺址、蘆子關遺址和煙墩山烽火台遺址,保存較好的長城遺址有307國道五台段長城和鎮靖明長城。

3、紅沙峁

紅沙峁經過幾億年的風沙洗禮,地下的岩石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巨厚紅色砂、礫岩層中沿垂直節理發育。紅砂岩下絕崖峭壁,懸崖望下面是一條混濁的小河。

4、鎮靖古城

鎮靖古城是靖邊歷史文化、生態景區旅遊勝地。山城之上,原來除有七佛殿、貞觀寺外,上下還有南北走向的排排窯洞、行行房屋,一層層排列如同樓房。下端有寨門,如同城中套城一樣。

5、天賜灣

天賜灣村坐落在高梁山山腰,地勢險要,村莊四周聳立著幾座陡峭的山崖,位於縣城49千米處。天賜灣革命舊址是2008年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② 靖邊縣歷史悠久,史稱

靖邊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無定河上游,跨長城南北。

歷史文化

置縣初縣域無考。清乾隆年間(1736~1795),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民國三十一年(1942)六月,吳旗縣成立後,三邊分區將靖邊縣的鳳凰、羅澗兩區劃給吳旗。1949年吳旗縣撤銷,鳳凰、羅澗兩區劃歸靖邊。1950年吳旗縣恢復,上述二區又劃給吳旗。

1954年,按照陝西省民政廳通知,將靖邊縣的巴兔灣劃給烏審旗。

1958年,橫山縣的石灣、馬家窯等6個鄉劃歸靖邊縣。靖邊縣總面積為5300平方公里。1962年縮小區劃,石灣等6個公社復歸橫山縣。

1972年,靖邊縣楊橋畔公社的墩渠、八岔、清河3個大隊劃歸橫山縣。到1989年,靖邊縣四界:東至青楊岔鎮龍腰鎮村,與橫山縣接壤;西至檸條梁鎮西黃蒿塘村,與定邊縣接壤;南至周河鄉東坪村,與志丹縣接壤;北至紅墩界鄉白城則村,與烏審旗接壤。縣境南北最長為116.2公里,東西最寬為91.3公里,總面積5088平方公里,占榆林地區總面積的11.8%,陝西省總面積的2.47%。

③ 靖邊在什麼地方

靖邊位於陝西省北部,屬於陝西省榆林市。

靖邊縣:

靖邊縣,隸屬於陝西省榆林市, 位於陝西省北部,榆林市西南部,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烏審旗、鄂托克旗相鄰,南與延安市子長縣、安塞區、志丹縣、吳旗縣四縣接壤,東西分別與橫山縣、定邊縣毗連。

位置境域:

靖邊縣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榆林市西南部,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跨古長城南北,居陝、甘、寧、蒙四省交界地帶。東至青楊岔鎮龍腰鎮村,與橫山縣接壤,西至檸條梁鎮西黃蒿塘村,與定邊縣接壤,南至周河鄉東坪村,與志丹縣接壤,北至紅墩澗鄉白城子村,與內蒙古烏審旗接壤。介於東經108°17′15″—109°20′15″,經差1°03′,北緯36°58′45″—38°03′15″,緯差1°04′30″之間。

(3)陝西靖邊諺語擴展閱讀

榆林市:

榆林,陝西省下轄地級市,位於中國陝西省的最北部,黃土高原和毛烏素沙地交界處,是黃土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過渡區。東臨黃河與山西省隔河相望,西連寧夏、甘肅,南接延安,北與鄂爾多斯相連,系陝、甘、寧、蒙、晉五省區交界地。

行政區劃:

截至2017年7月,榆林市下轄2區1市9縣。

9縣包括:府谷縣、靖邊縣、定邊縣、綏德縣、米脂縣、佳縣 吳堡縣、清澗縣、子洲縣。

位置境域:

榆林市位於陝西省最北部,西鄰甘肅、寧夏,北連內蒙古,東隔黃河與山西相望,南與陝西省延安市接壤。地理座標:北緯36°57′~39°35′,東經107°28′~111°15′。

④ 靖邊縣歷史悠久史稱

春秋時,縣域為少數民族白翟所居。周敬王八年(前),晉人滅翟,直到周烈王七年(前369),縣域一直屬晉。晉滅後,屬魏。魏惠王後元五年(前330),魏秦雕陰之戰後,魏將上郡15縣獻於秦,今縣境歸秦。
秦統一六國(前221)後,縣域屬上郡。
漢時,縣域置上郡奢延縣。西漢時,隸屬朔方剌史部;東漢時改屬並州剌史部。
三國西晉時縣境為羌胡所據。
東晉、十六國時,縣境先後為後趙、前秦、後秦所據。東晉義熙三年(407),後秦赫連勃勃擁兵自立,占據上郡,建大夏國,並於義熙九至十四年(413~418)在今縣境北部築都統萬城(今紅墩澗鄉白城子)。
南北朝時,北魏於始光四年(427)滅掉大夏,於神四年(431)建立統萬鎮,太平真君七年(446)設岩綠縣,太和十一年(487)改置夏州,縣域分屬化政郡、闡熙郡,其西部屬山鹿縣。北周保定四年(564)東部設寧朔縣(治所在今楊橋畔),屬弘化郡轄。
隋開皇元年(581),撤弘化郡復設夏州,三年(583),改夏州為朔方郡,撤山鹿縣,轄地並入長澤縣。縣域分屬朔方郡長澤、岩綠、寧朔縣。恭帝義寧元年(617),梁師都在夏州建立梁國,縣域屬梁。
唐武德二年(619)寧朔縣歸唐。六年(623),在寧朔置南夏州。貞觀二年(628),消滅梁師都,復改弘化郡為夏州,撤南夏州與寧朔縣,並將岩綠縣改為朔方縣。貞觀五年(631)復設寧朔縣,長安二年(702)又撤。開元四年(716)再設,九年(721)再撤。不久又設。
五代十國時廢道建置。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沿襲唐建置,縣境屬夏州朔方、寧朔、長澤3縣。
宋時,縣域為北宋、西夏反復爭奪之地,初屬宋,後長期分屬西夏夏州、龍州、洪州、宥州。
元時,縣域屬陝西行中書省延安路。
明洪武六年(1373),設靖邊衛,是年又設靖邊道。
明成化三年(1467),設靖邊營。
清康熙元年(1662),撤靖邊道,原所轄營、堡統歸榆林道管轄,同時設靖邊所。
雍正九年(1731),置靖邊縣,隸屬榆林府。[1]
乾隆八年(1743),靖邊縣改屬延安府管轄。以新城堡為縣城:「東與懷遠縣清平堡接壤,一百二十里;西與定邊縣柳樹澗接壤,一百二十里;南與保安縣牛頭坡接壤,一百一十里;北至邊牆十里」(乾隆手抄本《靖邊縣志稿》)。
光緒年間(1875~1908),鎮靖堡為縣城:「東至崔家畔一百里,與懷遠縣之狄青原接界;西至二道渠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茶店圾接界;南至黃花池灘二百一十里,與保安縣之柳溝接界;北門外即邊牆,出口至四朴樹六十里,與懷遠縣之本塔兒梁接界;東南至沈家園子八十里,與安塞縣之平橋接界;西南至闊闊川二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侯家岔、甘肅省安化縣之亂石頭接界;東北至毛烏素六十里,與懷遠縣之許家沙畔接界;西北至史家地坑一百一十里,與定邊縣之二十里塘接界。計東西廣二百一十里,南北袤
靖邊縣地圖
二百七十里」(光緒本《靖邊縣志》)。
中華民國元年(1912),設榆林道,靖邊歸榆林道管轄。

⑤ 靖邊是什麼意思

駐守邊疆,平定、保衛邊疆的意思,現在陝西省榆林市靖邊縣中「靖邊」就是這個意思,是長城邊上,緊挨著古時候的匈奴!

⑥ 陝西俗語,日鬼搗棒槌之類的俗語。

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佳縣的紅棗神木炭

要吃油旋子上靖邊,皮鹽甘草出在定邊。內

府谷靠在內蒙容的邊,吳堡清澗有好石板。

富縣的小麥黃陵油,洛川的蘋果結得稠。

宜川的花椒延川棗,甘泉的豆腐味道好。

延長石油子長的炭,延安的小米金不換。

安塞的腰鼓出了名,吳旗的蕎面醋愛人

⑦ 靖邊縣民間諺語,俗語,歇後語

靖邊縣民間俗語、俗語:
1、要知朝中事,遍問鄉二佬。
2、溜溝子走遍天下,钁頭手寸步難行。
3、天上下雨地上滑,自己跌倒自己爬。
4、瞌睡等上個枕頭。
5、誰家鍋底沒黑?
6、人心不公,留下用戥稱。
7、好漢一言,快馬一鞭。
8、小時偷針,大了偷牛。
9、人多亂,龍多旱,母雞多了不下蛋,媳婦多了婆婆做飯。
10、死狗扶不上牆,死貓扶不上樹。
11、老母豬擠在牆圪還哼三哼。
12、眾人拾柴火焰高。
13、東風大了順東風,西風大了順西風;刮上一陣鬼圈風,不知南北與西東。
14、手心手背都是肉。
15、天對葫蘆地對瓢,人對緣法狗對毛。
16、上樑不正下樑歪。
17、會看的看門頭家道,不會看的看紅火熱鬧。
18、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19、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20、只見賭博輸得傾家盪產,沒見賭博贏下江山。
21、雁過留聲,人過留名。
22、人扶我一尺,我扶人一丈;人扶我一丈,我把人扶到天上。
23、毛毛雨濕透衣衫,盅盅酒喝倒江山。
24、越吃越饞,越睡越懶。
25、為人不做虧心事,不怕半夜鬼叫門。
26、兔兒危了還咬一口。
27、眾人是聖人,人多出韓信。
28、若要富,雞叫三遍離床鋪。
29、人家騎馬我騎驢,比上不足下有餘;步行的人兒回頭看,後頭來了個推車漢。
30、開店的不怕大肚漢。
31、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
32、三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
33、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34、貓老不逼鼠。
35、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36、先小人後君子。
37、人勤地不懶,地聽人使喚。
38、秤錘雖小壓千斤,尿脬再大不上秤。
39、前怕狐子後怕狼。
40、死豬不怕滾水澆。
41、不吃涼粉騰板凳。
42、歪有歪對,好有好對,鴟怪子配個瞎獪。
43、愣漢群里沒精人,強將手下無弱兵。
44、水不流要臭,船不補要漏。
45、飯後百步走,能活九十九。
46、公雞的冠子倒了,草雞(母雞)也攆上鵮。
47、衙門有一人,少花十兩銀。
48、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49、天要下,娘要嫁,十人五馬留不下。
50、閻王爺不嫌鬼瘦。
51、一個和尚擔水吃,二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52、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
53、一個老鼠壞一鍋湯。
54、花配花,柳配柳,爛簸箕配笤帚。
55、人心都是肉長的。
56、一家十五口,七嘴八舌頭;你要吃雞蛋,他要喝燒酒。
57、一手難遮兩耳風。
58、人活臉,樹活皮,崖坬活一圪士達圪雜泥。
59、強龍出不了地頭蛇的夠。
60、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61、好雨下在十里沙,好心換副驢肝花(肝肺)。
62、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63、家有三犋牛,不點兩燈頭。
64、兒不嫌娘丑,狗不嫌家貧。
65、話說三遍淡如水。
66、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67、老鼠攻牆,家賊難防。
68、跟上好人出好人,跟上師婆會跳神。
69、一個土地爺好燒香,兩個土地爺難磕頭。
70、吃三年爛飯買頭牛,吃三年硬飯賣頭牛。
71、好兒不在多,一個頂十個。
72、親不過姑舅,香不過豬肉。
73、金娃配銀娃,西葫蘆配南瓜。
74、貓大捉鼠,漢大作主。
75、三天不練手生,三天不念口生。
76、眾人肩巴寬。
77、尿脬打人不疼,臊氣味難聞。
78、想吃油糕,又怕油嘴。
79、細水長流,吃穿不愁。
80、站起說話腰不疼。
81、上炕夫妻,下炕君子。
82、馬王爺不管驢的事。

⑧ 靖邊的民俗風情特點

靖邊縣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區,位於陝西省北部偏西,地處毛烏素沙漠南緣。靖邊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靖邊史稱「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設「靖邊(取「綏靖邊疆」之義)衛」,清雍正九年(1731年)設「靖邊縣」。據考證,早在舊石器時代,靖邊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600年前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匈奴貴族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曾經雄踞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縣城東北58公里處,大夏國都統萬城歷史遺址經歷1600年的風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是匈奴族在人類歷史上遺留下的唯一都城遺址,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壟斷性和不可復制性,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目前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靖邊籍的隋朝大建築學家宇文愷規劃設計和主持修建了大興城(唐時改名長安)、洛陽城,成為後世城市建設的範例。1935年,中共靖邊縣委和中華蘇維埃政府成立,並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唯一沒有被顛覆的縣級革命政權。革命戰爭時期,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轉戰陝北時,在靖邊的小河、天賜灣、青陽岔等地生活戰鬥了65個日夜,期間召開了著名的「小河會議」,拉開了全國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轉向戰略反攻的序幕,目前,這些革命舊址依然保存完好。1942年,由於工作突出,毛主席為時任縣委書記惠中權同志親筆題詞「實事求是、不尚空談」,這已成為歷屆靖邊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準則。著名詩人李季在靖邊工作和生活期間,創作了著名的信天游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引起極大轟動。靖邊縣的剪紙、信天游等民間藝術,風格獨特,久負盛名,被譽為「民間剪紙之鄉」、「信天游故里」,極具民族特色和傳統意蘊,是蒙漢文化的有機交融,是草原文化與中原文化的有機結合,是陝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總之靖邊是個好地方,其他詳細資料恭請登陸靖邊官方網站。

⑨ 陝西的俗語

您好
陝西俗語很多,我給您簡單的說一下:
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佳縣的紅棗神木炭。 榆林的毛毯美名傳,好匠人在子洲橫山。 要吃油旋子上靖邊,皮鹽甘草出在定邊。 府谷靠在內蒙的邊,吳堡清澗有好石板。 (延安) 富縣的小麥黃陵油,洛川的蘋果結得稠。 宜川的花椒延川棗,甘泉的豆腐味道好。 延長石油子長的炭,延安的小米金不換。 安塞的腰鼓出了名,吳旗的蕎面醋愛人。 陝西俗語 (榆林) 米脂的婆姨綏德漢,佳縣的紅棗神木炭。 榆林的毛毯美名傳,好匠人在子洲橫山。 要吃油旋子上靖邊,皮鹽甘草出在定邊。 府谷靠在內蒙的邊,吳堡清澗有好石板。 (延安) 富縣的小麥黃陵油,洛川的蘋果結得稠。 宜川的花椒延川棗,甘泉的豆腐味道好。 延長石油子長的炭,延安的小米金不換。 安塞的腰鼓出了名,吳旗的蕎面醋愛人。 吹牛皮 又叫吹牛屁,簡稱吹牛,貶意為說大話。據傳,早先,沿黃河一帶人,以牛(或羊)皮為袋,結扎盛氣作舟載人。因古代無氣管充氣,由人口吹牛皮袋,置於河中,載人載物,以為輕便,當地叫吹牛皮。此語傳入內地,引以為奇。以後鄉下人引申為今日片大嘴、說大話的意思。 拍馬屁 簡稱拍馬,是指一些人趨炎附勢、哄捧、奉承、諂媚的行為。據傳,北方人居住草原,出門行走都要騎馬乘車,故以馬為榮。有時路逢親友,互相下馬致意,常用手拍對方馬屁股贊曰:「好馬好馬!」(因為馬的全身惟屁股處肥胖,故常拍其處。)以後有些人為了奉迎,不管人家馬之肥瘦,皆拍其處,大加贊揚。因此人們把這種行為叫做拍馬屁,易為「拍馬」。 戴高帽子 指恭維人的意思。帽子古時叫冠。據《風俗通·五帝紀》:「皇帝始制冠冕」。古時,男子二十而冠,行冠禮,謂之成人。冕比冠早出現,其形前低後高,是帝王的專用品,皇子即位後才能加冕,《史記》載:「冠有法度,尊卑異制」,以高低而定身份,皇帝九寸,謂之「通天冠」;太子七寸,謂之「游冠」;大臣依次低下。讀書人陞官叫戴冠,官升得越大,冠越高。故言戴高帽子,即謂升高官。解放後,戴高帽子[用紙做成喇叭(話筒)形二尺多高的帽子],給遊街示眾的人戴上,成了一種侮辱人格的斗爭形式。它起源於湖南農民運動中群眾斗霸的作法。「文革」中,關中城市農村普遍用以斗爭「走資派」。另外,鄉間人說話中常提到戴高帽子,則把奉承人的話叫戴高帽子。 吃醋 鄉下人謂婦人忌其丈夫與她人相好叫吃醋,把丈夫男女關系暖味之事稱為酸事。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當了皇帝,對功績顯赫的房玄齡賜一美女。玄齡恐夫人不悅,故不受恩。太宗命人勸其妻,果然如是,遂命人帶一壺毒酒去再勸,若仍不允,即令飲此毒酒自殺。房夫人無所懼,竟執壺一飲而盡,飲後安然無恙。原來,皇帝故意讓人給壺里裝上醋,用計嚇一下而已,當太宗得知房夫人痛飲的情況後,深贊其性剛烈見死不畏的精神,也就不再堅持「天子口裡無戲言」的規矩了。從此吃醋的故事就在民間流傳,成為一夫一妻制的典範。 丈夫 是已婚、成年男子之稱;又含有氣度不凡之意。《彀梁傳》:「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為丈夫」。《說文》:夫字下釋丈夫雲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男)長八尺,故曰:「丈夫」,丈夫簡稱夫,冠就是舉行結婚儀式為「加冠禮」,加了冠後即為成人。又:「男子有德而可依丈,故名丈夫」。鄉下人所說的「男子大丈夫」、「八尺堂堂男子漢」,由此演化而來。 白氣 鄉下人把某人粗暴厲害的行為叫白氣,或稱「二桿子」。相傳,秦時大將白起勇猛,與趙交戰曾坑殺趙國士兵數十萬,其殘暴為世罕見,人們一提到他的名字就心驚膽顫,於是民間人就把脾氣暴躁而冒失的人叫做「白氣」(起、氣音諧)。民諺雲「白氣沖天,冒了青煙」,意謂暴躁的人做事不考慮後果,像一股濁氣一樣無影無蹤了。 二桿子 古時人謂二桿子,特指筆桿子(文官)、槍桿子(武將),意思是這些作官人厲害,帶有一定的諷刺味;另一種說法二桿子是專為人寫狀從事訴訟的筆桿子和煙桿子(舊社會吸食鴉片煙的人),因為這兩種桿子,都為好人所厭惡。鄉下人說的二桿子是不分行業、地位,只要具有粗暴野蠻的性格和行為,都貶稱其為二桿子。 二尺五 民間人說「二尺五」有兩種含義:一是指吹捧別人的話,像給人戴高帽子一樣,因為紙糊的高帽子,恰好高度是二尺五寸;二是指農家燒火用的風箱桿,其長度也正好是二尺五寸故拉風箱叫拉「二尺五」。 勾也 臨潼區鄉間人謂引誘他人的行為。「勾也」二字原為「勾弋」。據《列仙傳》:「鉤弋夫人,姓趙,河間人,少好酒,病卧六年,右手鉤拳,飲食少。望氣者雲:東北有貴人,推而得之。見召,姿色佳麗,武帝披其手,得玉環而手展。有寵,生昭帝,妊娠十四月,上曰:聞昔堯十四月而生,今鉤弋亦然。乃命所生門曰:「堯母門」;所居宮曰:「鉤弋宮」。自夫人加婕妤,後得罪掖庭,獄死,及殯,香一月,昭帝立,追尊為太皇後,更葬之,發六十二萬人起陽陵。」又據《雲陽官記》:漢鉤弋夫人從甘泉而卒,屍香聞十餘里,葬雲陽,武帝思之,起通靈台於甘泉宮,有一青鳥,集台上往來,至宣帝時乃不至。」今之勾也系由鉤弋演化而來。 東長西短 本意是,不管事情怎麼樣,如大小、好壞、彼此等。傳說,東長和西短為一母同胞弟兄。兄誠弟奸,二老亡後,西短吃喝浪盪,東長勸之不聽。一日,西短又向兄耍無賴要錢,兄規勸其學好說:「我對你說的全是好話,你若不信,去問行路人,若我之言不對,把我的眼挖了。」西短果然問一過路人,那人因懼怕西短,隨口說:「你好,你哥不好。」於是西短竟挖去東長的兩隻眼珠,搶錢而去。東長疼痛難忍,卧病在床,夜裡夢見一白鬍子老漢對他說,將有喜事臨門。,幾天後,一員外家花園百花凋謝、萬木枯竭,出榜招工打井。東長就應招揭榜,他在打井中發現井下有一石板,板下一石匣內放三顆夜明珠,他把兩顆夜明珠往前一舉,、忽然長到眼上了,馬上眼睛重見了光明。東長把剩下的一顆送給員外,員外感其心誠,不但不收,還給他贈銀千兩。這件事被西短知道後,他急忙忍痛挖掉自己的兩隻眼睛,血流滿面地去求員外要打井,不料走到半路就被兩個餓狗叼著吃了。從此人們議論說:「東長心長,西短命短」,演化成今天的東長西短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這條俗語,是說世間事物變化無窮,天有陰晴,月有圓缺,事有變化,人有興衰。但是它在民間卻有個傳說。 從前,渭河邊有個村莊,莊上住著個財東娃叫河東,一個窮漢娃叫河西。兩人同年同月同日生,一個生在福窖里,一個生在窮窩里。河西跟母親相依為命,他從小就給河東家放牛割草,常常帶些殘羹剩飯給母親吃。這年端午節,長工們從渭河裡撈了一筐鯉魚,河西偷偷從筐里拿了一條魚給母親帶回家去,當他媽殺魚時,看到這條銀白色的小鯉魚眼淚汪汪,她不忍心傷生,就叫兒子把魚放回河裡去。幾天以後,河西到渭河邊去放牛,有個白發老人說是奉東海龍王之命請他去赴宴。到了龍宮,龍王送給他很多奇珍異寶他都不要,留也留不住,他只帶回一張美人畫回家孝養母親。原來這張畫上的美女竟是龍女,後來她和河西結了婚,兩人勤勞生產,不幾年就有了萬貫家產,比河東家還富有。河東知道後,硬要與河西把家園換了,河西沒辦法只得同意,於是,寫上契約,等到兩家剛剛搬遷完畢,當晚,河東住的新屋失了一場大火,成了一堆焦土瓦礫,立刻變成了窮人,他只好沿門乞討到河西家去求借。這一年,河東河西二人正好是三十歲,所以,人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飯飽生餘事 意思是說人莫節外生枝,不要沒事尋事,惹事生非,欺負好人。傳說,從前有個人叫范寶(諧音飯飽),是個有錢人,同時還有一個叫吉寒(諧音飢寒)的人,兩人從小很要好。吉寒長大後給范寶家扛活,屢受欺負。范寶常以愛妻戲嬉吉寒說:「好好乾,以後我給你娶個像我妻一樣的媳婦。」三年後,吉寒實在忍受不了欺辱,要另尋主家,而范寶卻分文工錢不給,只給他畫了一張畫。吉寒無奈,只得攜畫回家,不料畫中的仙女變成了人,作了他的媳婦。倆口子相親相愛,在山裡開荒種地,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竟超過了范寶家。有一天,范寶偶然在山中廟會上碰見吉寒,慕其妻子美貌和家裡財富,一定要和吉寒換妻換房,吉寒不願意,可是兩人的妻子都同意換。於是約定時間換了妻子,吉寒換妻後,一切如意,他心滿意足了,而范寶睡了一夜醒來一看,自己睡在山溝里一塊大石頭上面,懷里摟著一張畫,從此他成了乞兒。 大家告訴我5條陝西的俗語,老師讓查的,急呀,今天就要.

⑩ 陝西靖邊作家李丹

陝西靖邊作家李丹,這個作家挺出名的作品挺多的受到人們歡迎。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