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感詩典故
『壹』 唐詩中的典故有哪些
唐詩中有很多典故,明白了它的意義,借鑒到我們的作品之中,能讓我們的詩詞更豐滿、更具知識性,@古月萬戈把唐詩中的典故介紹給我們,大家一起學習欣賞吧。(內容來自@古月萬戈。)
(一) 莊周夢蝶:(1)典出《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大意說:莊子夢見自己變成蝴蝶,快樂悠然,不知自己是莊周。夢醒後發現還是莊子。於是,不知自己到底是夢到莊子的蝴蝶呢還是夢到蝴蝶的莊子。——阿依實特攝影
(一) 莊周夢蝶:(2)後世廣為引用"莊周夢蝶"典故,詩人用這一典故表達:(a)人生如夢;(b)對故國及親友思念;(c)恬淡閑適的心情。李白在《古風五十九首》中寫「莊周夢蝴蝶,蝴蝶為莊周。一體更變易,萬事良悠悠。乃知蓬萊水,復作清淺流。青門種瓜人,舊日東陵侯。富貴固如此,營營何所求。」
(一) 莊周夢蝶:(3)白居易在仕途受挫時,在《疑夢二首》寫到:「鹿疑鄭相終難辨,蝶化莊周詎可知。假使如今不是夢,能長於夢幾多時。」崔塗表達思念故土。《春夕旅懷》:「水流花謝兩無情,送盡東風過楚城。蝴蝶夢中家萬里,杜鵑枝上月三更。」錢起《衡門春夜》:「寄言庄叟蝶,與爾得天真。」 完
(二) 杜鵑啼血:(1)典出《十三州志》。「其後有王名杜宇,稱帝,號望帝。.....有一死者名鱉令,其屍亡至汶山卻是更生,見望帝,以為蜀相。時巫山壅江,蜀地洪水,望帝使鱉令鑿巫山治水,有功。望帝自以德薄,乃委國於鱉令,號曰開明。遂自亡去,化為子規。故蜀人聞鳴雲:'我望帝也。' "
(二) 杜鵑啼血:(2)杜鵑即子規鳥,別稱杜宇、望帝,啼聲悲切。傳說戰國時蜀王杜宇禪位於鱉令。杜宇死後精靈化作杜鵑鳥,春天夜夜悲鳴直啼得嘴邊淌出血來,染紅杜鵑花。這就是」子規啼血「來歷。這個典故說明:(a)思念家鄉;(b)憂國憂民;(c)愁思和悵惘的心境。如沈佺期」芳春平仲綠,清夜子規啼「。
(二) 杜鵑啼血:(3)李白《宣城見杜鵑花》」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又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蜀道難》「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李賀《老夫采玉歌》:」夜雨岡頭食蓁子,杜鵑口血老夫淚「。李商隱「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三)二桃殺三士(1)典出《晏子春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侍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過而趨,三子者不起,晏子見公曰:「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田開疆各拿一桃,後自愧弗如,三人自殺。
(三)二桃殺三士(2)晏嬰用兩個桃子除掉了三個勇士,後世以」二桃殺三士「比喻用陰謀手段,讒言詭計使他人內部爭斗,自相殘殺。如諸葛亮《梁甫吟》中雲「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唐詩也常用此典,如盧象《追涼歷下古城西北隅,此地有清泉喬木》:「閑陰七賢地,醉餐三士桃。」「歷下」齊國之地。
(三)二桃殺三士(3)李白《梁甫吟》詩雲:「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借三壯士死於陰謀詭計,抒發自己的感慨。另有《懼饞》詩:「二桃殺三士,詎假劍如霜。」以「二桃殺三士」的典故,點明讒言之可畏。攝影古月萬戈 << 雪 >>
(四)西施浣紗(1)西施浣紗之地,就是若耶溪。其源頭在若耶山,山下有一深潭,相傳就是酈道元《水經注》中的「樵峴麻潭」。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人,生於浙江諸暨,天生麗質,貌美如花。當時,越稱臣於吳,勾踐卧薪嘗膽謀復國。與范蠡設計謀,「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送於吳王。
(四)西施浣紗(2)夫差見西施大喜,在姑蘇修造春宵宮,築大池,池中劃青龍舟,整日與西施戲水,又為西施修建館娃閣、靈館等。西施擅長跳「響屐舞」,夫差為他修建:「響屐廊」。西施穿木屐,裙系響鈴,,在木板上舞動,鈴聲和大缸回響聲「錚錚嗒嗒」交織在一起。夫差沉溺其中,不理朝政。終致亡國。
(四)西施浣紗(3)後人多用西施浣紗來形容極美的事物。如李白詩《子夜吳哥.夏歌》「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歸去越王家。」以西施采蓮詠夏。韋應物《廣陵遇孟九雲卿》「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以西施之美喻孟雲卿文采出眾。李賀《美人梳頭歌》「西施曉夢綃帳寒,香鬟墮髻半沉檀。"
(五)知音:(1)俞伯牙奉晉王之命出使楚國,途中月色迷人,於是彈琴。突然,琴弦斷了。俞伯牙見有人站在岸邊。使人詢問。答,是打柴的,琴聲優美,於是聆聽。問什麼曲子,答,是孔子贊嘆弟子顏回的曲譜。俞伯牙高興請他到船上。這人就是鍾子期。鍾子期指出俞伯牙彈的是瑤琴,相傳是伏羲氏所造。
(五)知音:(2)當俞伯牙琴聲雄壯高亢時,鍾子期說高山的雄偉,琴聲清新流暢時,鍾子期說無盡的流水。俞伯牙十分欣喜,遇到尋覓不得的知音。兩人相見很晚,結拜為兄弟。約定來年中秋在此相會。第二年俞伯牙如約到漢陽江口。不料鍾子期已染病逝去。遺言,將墳墓修至江邊,中秋可以聽到俞伯牙的琴聲。
(五)知音:(3)俞伯牙得知悲痛不已,在鍾子期墳前凄楚地彈了古曲《高山流水》。彈完後,長嘆一聲」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兩位知音的故事感動後人,在他們相遇的地方,築起了古琴台。至今人們用「知音」形容真摯友誼。成語「高山流水」比喻「知音」。
(六)伯樂一顧(1)典出《戰國策》「人有賣駿馬者比三旦立於市,人莫知之。往見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之,比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還而視之,去而顧之,臣請獻一朝之賈。'伯樂乃還而視之,去而顧之,一旦,而馬價十倍」。「一顧」指伯樂對馬的回望,後世用「伯樂一顧」表示名人重視身價倍增。
(六)伯樂一顧(2)《後漢書。隗囂傳》記載:「數蒙伯樂一顧之價,而蒼蠅之飛,不過數步,即托驥尾,得以絕群。」宋朝王觀國《學林。銅斗》雲:「凡物不以美惡,稍為名士所稱,遂以可貴。。。'伯樂一顧',其價十倍。」後來用於喻指有權勢者的賞識。春秋時期秦穆公的相馬專家孫陽,時人就以伯樂稱他。
(六)伯樂一顧(3)唐詩中常見如張九齡《南還以詩代書贈京師舊僚》詩:「上慚伯樂顧,中負叔牙知。」 李嶠《舞》:「非君一顧重,誰賞素腰輕。」 戴叔倫《古意寄呈王侍郎》:「夜光貯懷袖,待報一顧恩。」 孟郊《寄陝府鄧給事》:「一顧生鴻羽,再言將鶴翩。」
(七)楚王好細腰(1)記載於《戰國策。威王問於莫敖子華》篇。楚靈王喜歡腰身纖細的人,士大夫為了細腰,節食減肥,餓的頭昏眼花。坐著的人需要扶牆才能站起來,車上人扶著橫木才能站起。餓死大家心甘情願。莫敖子華說:大王(指楚威王)喜歡賢人,引導大家爭當賢人,楚國不難出現五位前賢樣的人。
(七)楚王好細腰(2)莫敖子華講述了過去楚國五位名臣的事跡,楚威王羨慕不已。感嘆萬分。莫敖子華用了「楚靈王好細腰」的故事,動員楚威王引導群臣爭做賢臣。後世用「細腰」,「楚宮腰」,「楚女腰」,「楚腰」等用作歌詠楚女的典故。也用於贊美女子身材苗條。
(七)楚王好細腰(3)在杜甫《清明二首》中:「胡童結束還難有,楚女腰肢亦可憐。」 劉禹錫詩《踏歌行》:「為是襄王故宮地,至今猶自細腰多。」 李賀詩《洛姝真珠》:「市南曲陌無秋涼,楚腰衛鬢四時芳。」 在杜牧《新柳》詩中:」無力搖風曉色新,細腰爭妒看來頻。「都用了」楚王好細腰「的典故。
( 八)金屋藏嬌(1)漢景帝離世後梁王奪位,劉徹是太子。館陶長公主幫助劉徹當上皇帝即漢武帝。他與館陶長公主女兒陳阿嬌青梅竹馬。幼年時曾說要娶表姐為妻,並為阿嬌蓋一金屋。漢武帝登基後,履行諾言,為阿嬌建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冊封她為皇後。這就是後來千古傳頌的婚姻傳奇故事,「金屋藏嬌」。
(八)金屋藏嬌(2)「金屋藏嬌」 是指一個男子,對原配正妻許下的結發誓言和婚姻承諾。後世用「金屋」 來泛稱男人寵愛的婦女住處。也泛指皇帝後宮。或喻指皇後和妃子們得到的寵幸。「金屋藏嬌」常用來指男人,寵溺愛妻或愛妾。王翰《古峨眉怨》「傳聲走馬開金屋,夾路鳴環上玉墀。」指的是這段故事。
(八)金屋藏嬌(3)白居易《長恨歌》中有「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此處「金屋」 喻指楊貴妃得到唐玄宗的寵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其一雲:「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薇。」 詩中詠楊貴妃,借「金屋」 將她與受到漢武帝寵幸的陳阿嬌相比。
『貳』 古詩典故寫一寫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這是唐人杜牧《泊秦淮》里的絕句
煙籠回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答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註解】:
1、秦淮:河名,源出江蘇省溧水縣,貫穿南京市。
2、商女:賣唱的歌女。
3、後庭花:歌曲名,南朝後主所作《玉樹後庭花》,後人亡國之音。
【韻譯】:
煙霧彌漫秋水,月光籠罩白沙;
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邊酒家。
歌女為人作樂,那知亡國之恨?
她們在岸那邊,還唱著《後庭花》。
【評析】:
『叄』 有哪些用典故的詩句
1、《錦瑟》——唐代李商隱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譯文:莊周其實知道自己只是嚮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望帝那美好的心靈和作為可以感動杜鵑。
典故是:莊周夢見自己身化為蝶,栩栩然而飛,渾忘自家是「莊周」其人了,後來夢醒,自家仍然是莊周,不知蝴蝶已經何往。
望帝是傳說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禪位退隱,不幸國亡身死,死後魂化為鳥,暮春啼苦,至於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心腑,名為杜鵑。
2、《行路難·其一》——唐代李白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譯文:象呂尚垂釣溪,閑待東山再起,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典故是:姜太公呂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釣魚,得遇周文王,助周滅商。伊尹曾夢見自己乘船從日月旁邊經過,後被商湯聘請,助商滅夏。
3、《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代劉禹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譯文:懷念故去舊友徒然吟誦聞笛小賦,久謫歸來感到已非舊時光景。
典故是:「聞笛賦」,指西晉向秀的《思舊賦》。三國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呂安因不滿司馬氏篡權而被殺害。後來,向秀經過嵇康、呂安的舊居,聽到鄰人吹笛,勾起了對故人的懷念。
「爛柯人」,指晉人王質。相傳晉人王質上山砍柴,看見兩個童子下棋,就停下觀看。等棋局終了,手中的斧把已經朽爛。回到村裡,才知道已過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經亡故。
4、《江城子·密州出獵》——宋代蘇軾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譯文:帶著傳達聖旨的符節到雲中,什麼時候派遣人拿著符節去邊地雲中,像漢文帝派遣馮唐?
典故是:持節雲中,指漢文帝與馮唐的故事。雲中太守魏尚治軍有方,匈奴一旦入侵,必所殺甚眾,後因報功時多報了六顆首級,魏尚被文帝貶官,漢文帝派遣馮唐「持節」赦免他的罪過,使其重任雲中郡太守。
5、《野望》——唐代王績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採薇。
譯文: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典故是:相傳周武王滅商後 ,伯夷、叔齊不願做周的臣子,在首陽山上採薇而食,最後餓死。古時「採薇」代指隱居生活。
『肆』 詩的著名詩句典故
唐婉是一個極重情誼的女子,與陸游的愛情本是十分完美的結合,卻毀於世俗的風雨中。趙士程雖然重新給了她感情的撫慰,但畢竟曾經滄海難為水。與陸游那份刻骨銘心的情緣始終留在她情感世界的最深處。自從看到了陸游的題詞,她的心就再難以平靜。追憶似水的往昔、嘆惜無奈的世事,感情的烈火煎熬著她,使她日臻憔悴,悒鬱成疾,在秋意蕭瑟的時節化作一片落葉悄悄隨風逝去。只留下一闕多情的《釵頭鳳》,令後人為之唏噓嘆息。她本可以擁有更美好的戀情和回憶。人道是:
離多最是,東西流水,終解兩相逢。
淺情終似,行雲無定,猶如夢魂中。
可憐人意,薄於雲水,佳會更難重。
細想從來,斷腸多處,不與者番同。
此時的陸游,仕途正春風得意。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後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藉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遊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詩:
其一: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其二: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台;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沈園是陸游懷舊的場所,也是他傷心的地方。他想著沈園,但又怕到沈園。春天再來,撩人的桃紅柳綠,惱人的鳥語花香,風燭殘年的陸游雖然不能再親至沈園尋覓往日的蹤影,然而那次與唐婉的際遇,伊人那哀怨的眼神、差怯的情態、無可奈何的步履、欲言又止的模樣,使陸游牢記不忘,於是又賦「夢游沈園」詩:
其一: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里更傷情;
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其二: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
玉骨久沉泉下土,墨痕猶鎖壁間塵。此後沈園數度易主,人事風景全部改變了昔日風貌,已是「粉壁醉顆塵漠漠」,唯有「斷雲幽夢事茫茫」。陸游八十五歲那年春日的一天,忽然感覺到身心爽適、輕快無比。原准備上山采葯,因為體力不允許就折往沈園,此時沈園又經過了一番整理,景物大致恢復舊觀,陸游滿懷深情地寫下了最後一首沈園情詩:
沈家園里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
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此後不久,陸游就溘然長逝了。
封建禮教摧毀了陸游的純真愛情,但它無法阻止陸游對愛情的想往和歌唱。面對嚴酷的現實,他無力回天,只能把一懷愁緒、一腔悲憤傾泄在於事無補的詞中。一首《釵頭鳳》挽回不了陸游的愛情世界,但它成了千古絕唱。
時過境遷,沈園景色已異,粉壁上的詩詞也了無痕跡。但這些記載著唐婉與陸游愛情絕唱的詩詞,卻在後世愛情的人們中間長久流傳不衰。
『伍』 求一些詩文典故
力士脫靴: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
干將莫邪:比喻為寶劍,或比喻為良才美器。
大笑絕纓:這個典故用來形容為某一種可笑的事情而大聲發笑。
門可羅雀:比喻門庭冷落。
小時了了:稱譽兒童才華出眾。
馬革裹屍:表示為國捐軀的抱負和決心。
子路負米:表示奉養父母;或者為奉養父母而在外謀求祿米。
比干剖心:指忠臣因直言敢諫被害。
無弦琴:指沒有弦的琴,自尋樂趣;或者用來形容意趣高雅,不同流俗;或用來表示弦外之情。
五年書:指書多。這一典故後來演化成「學富五年」,形容讀書多,學問深。
五斗折腰:表示清高、有骨氣。
太公釣魚:比喻心甘情願地上圈套。
中流擊楫:稱頌收復失地、報效國家的激烈壯懷和慷慨志節。
日近長安遠:比喻嚮往帝都而不能到達,一般多寓有功不成,名不就,希望和理想都不能實現之意。
毛遂自薦:表示自告奮勇,自我推薦去干某項工作。
風聲鶴唳:表示人在極度恐慌的時候,聽到與此無關的聲音,也非常緊張、害怕。
東山再起:比喻再度任職或失敗後恢復力量再干,失勢後又得勢。
東施效顰:「效」是學的意思;「顰」皺眉頭。比喻弄不清別人的長處,胡亂模仿,結果適得其反,把事情弄糟。
東窗事發:指陰謀敗露,將被懲治。
半部論語:強調學習儒家經典的重要。
老馬識途:比喻有經驗的人熟悉情況,能在某些方面起指引的作用。
誇父逐日:反映我國古代人民征服自然的美好理想和幻想,。後來人們用它表示不怕艱難困苦,堅定信念,通往直前,寧願犧牲也要達到目的的英雄氣概。
百步穿楊:比喻射箭技藝高超,並引伸為本領高強,能達到預期止的,決不會落空。與它有相似意義的典故是「百發百中」。
死灰復燃:原指失勢後重新得勢,現在一般指被消滅的惡勢力或壞思想重新活躍起來,帶有貶意。
吳下阿蒙:比喻學識淺薄。
床頭《周易》:形容有才能的人不輕易暴露,用讀書來消磨歲月,有時候也用來形容文人生病。
餘音繞梁:形容歌聲優美,使人回味無窮
車胤囊螢:比喻勤學苦練。
韋編三絕:形容勤奮好學。
網開三面:比喻實行仁政,恩及百姓;也比喻從寬自理罪犯,給罪犯一條棄舊圖新的出路。
曲高和寡:比喻知音難得。現常比喻說話、寫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
竹林七賢:比喻 志同道合、放任不羈的文人。
名落孫山:指考試沒考取。
守株待兔:比喻有些人不想踏踏實實地工作,而希望僥幸地得到意外的收獲和成功;或者是比喻憑狹隘的經驗墨守陳規,而不能根據情況變化靈活辦事。
孫康映雪:表示勤學苦讀。
約法三章:比喻以語言或文字規定幾條,或訂立互相遵守的條約。
杞人憂天:指不會發生,毋須置疑的事或事物。
邯鄲學步:告誡人們千萬不要胡亂模仿別人,免得沒學會別人的東西,反把自己原來會的東西也忘掉了。
蘇武牧羊:比喻為忠貞守節,堅貞不屈。
蘇秦刺股:比喻勤學苦讀。
投筆從戎:比喻棄文就武,投身疆場,為國立功。
投鞭斷流:本來是形容自吹自擂,後來被用來形容人馬眾多,兵力強大。
伯牙鼓琴:比喻樂曲高妙,或者朋友知己,心心相印。
伯樂一顧:比喻受到名家的推薦和賞識的重要作用。
忘年交:形容不分輩分不拘年齡而結成莫逆之交。
滄海桑田:原表示大海變成桑田,桑田變成大海,現比喻世事翻覆,變化極大,或者是年歲久遠。
完璧歸趙:比喻把原物完整無缺地歸還本人。
雞犬升天:比喻一個人當了高官,和他有關系的人都跟著得勢或得到好處。
雞鳴狗盜:比喻微不足道的本領,或者是一些不正當的小伎倆。
杯弓蛇影:比喻因錯覺而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杯羹之讓:指受人威脅、要挾,而用「分杯羹」、「分我杯羹」等來指從別人那裡分享利益。
畫龍點睛: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時,在關鍵之處用神來之筆點明要旨,使之更加生動有力。
畫餅充飢:比喻徒有虛名,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或者比喻用空想來作自我安慰。
范蠡泛五湖:形容功成身退,避禍遠難;或用來形容歸隱江湖,心境閑適。
卧薪嘗膽:比喻刻苦自勵,不甘安逸,奮發圖強,立志為國雪恥。
岐路亡羊:比喻事理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找不到真理。
圖窮匕見:表示事情發展到了最後,真相或本意終究完全顯露出來了。
和氏之璧:稱譽人的德才之美,形容某物的質地純真。
周處斬蛟:常用來表示勇於除害自新的行動。
刻舟求劍:比喻拘泥固執,不知變通。
庖丁解牛:比喻掌握了某種事物的規律之後,辦起事來就能得心應手,運用自如。
空弦落雁:比喻箭藝或武藝高超。
項庄舞劍:比喻說話或行動表面上裝作和平無事,實際上想乘機害人。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形容無辜受到牽連,遭到禍害。
桃李滿天下:比喻培養人才的眾多。
荊軻易水歌:比喻訣別、離別。
南柯一夢:比喻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不過是一場夢幻,空歡喜一場而已。
南轅北轍:比喻行動和目的相反,或背道而馳。
草木皆兵:形容人在極度驚恐時神經過敏,產生錯覺,稍有動靜就緊張。
指鹿為馬:常用來比喻故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管寧割席:形容節操高潔,不羨慕榮華富貴,有時候也用「割席」指朋友絕交。
狡兔三窟:表示留有餘地,有多種應變能力。
聞雞起舞:表示有志之士抓緊時間鍛煉的奮發有為精神。
洛陽紙貴:用來稱頌作品深受群眾喜愛,風行一時。
將相和:表示先公後私、顧全大局的高深風格,也表示勇於改進的精神,後來表示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共同對敵。
破釜沉舟:表示拚死一戰,義無反顧。
捉刀人:借指某些英雄人物,有時候也用來指代替別人寫作文字的人。
晏子卜[挑選]鄰:指選擇好的鄰居,「晏子居」、「晏嬰宅」指狹小簡陋的住所。
笑裡藏刀:比喻表面和善,內心非常陰險狠毒。
乘風破浪:比喻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向前。
胯下之辱:表示有才能的人在未發跡時被人鄙視、嘲弄、遭受恥辱。
家徒四壁:形容家境貧窮,家中一無所有。
蕭何追韓信:比喻將有才能而離去的人追回來,並且加以重用。
夢筆生花:比喻文人才思大進,或者形容文筆秀麗俊逸。
掩耳盜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
推敲:形容反復研究措詞,斟酌字句;又可引伸為對某種情狀、思想意圖或問題的分析和研究。
懸梁苦讀:根據孫敬的故事概括出。比喻發憤讀書,刻苦學習。
望洋興嘆:喜氣洋洋指看到人家的偉大,才感到自己的渺小。後來比喻辦事力量不夠,無從著手,缺乏條件,從而感到無可奈何。
望梅止渴:比喻從空想中得到安慰。
烽火戲諸侯:形容國君荒淫,因迷惑女色而亡國。
鴻雁傳書:指投寄書信或書信往來。
鴻鵠之志:形容志向遠大,而用「燕雀」指安於現狀、平庸無能的人。
漸入佳境:比喻境況一點點好起來。
盜泉寧渴:表示寧死也不接受不義之物,決不與惡勢力同流合污。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形容不厭其多,越多越好。
朝三暮四:比喻主意不定,反復無常。
董卓燃臍:形容朝中的奸臣被殺,罪有應得。
焚書坑儒:比喻為殘害文人的文化專制手段,或用野蠻手段毀滅古代文化,迫害文化人士。
鑿壁借光:[匡衡]以此來表示勤學苦讀。
程門立雪:強調尊師重道,誠心求學的精神。
智差三十里:形容才智相差很大。
焦尾琴:指精美的琴,或者用來比喻歷盡磨難的良才,未被賞識的寶器。
痛飲黃龍:表示收復國土失地的雄心壯志,而用「黃龍未飲」來表示 這方面的壯志沒有能得到實現。
渡淮橘成枳:說明小土環境等外部條件對改變人的性情的作用。
濫竽充數:比喻沒有本領的人混進來冒充有本領,或者是以次充好,也可表示自謙。
塞翁失馬:表示雖然暫時受到損失,卻因此而得到好處;或用來比喻壞事可以變成好事。
精衛填海:比喻不畏艱難險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堅強意志。
虢滅虞亡:比喻相鄰兩國相互依存,利害相關。
潘妃金蓮:形容美人的小腳;或者形容美人步態的佳美。
鶴立雞群:形容儀表出眾或品質、才能高於一般人。
螳臂當車:比喻力單勢弱,不自量力,必然失敗,帶有貶意。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比喻或警告目光短淺,只想為了眼前利益損害別人,而不知道有人跟著算計他的人。
『陸』 傷春詩的意象及典故
這個你能認真看完的話,應該會受益匪淺。
嫣紅奼紫盡迷人,自古吟哦喜贊春。
若遇牢騷失意客,風花雨柳亦傷神。
確實,觸景生情,情由心生。風和日麗、群芳爭艷的春天也不盡是贊聲一片。自古傷春者不泛其人。因時因物而情苦感傷之句,歷歷可數。試於網上相關名句及評論搜舉如下:
春風:①、「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唐•李白《春思》
此句描寫的是獨守春閨的婦人將一腔幽怨發泄到無知無覺吹動其羅幃的春風上。此句看似無理,實是有情。此婦的相思之苦、想念之深由此呼之欲出。
②、「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王之渙《涼州詞》
此句旨在描寫戍邊戰士的思鄉情結,於豁達中暗含譏諷。反襯出因春風不度的「怨」之聲。更強化了戰士們意識到衛國戍邊責任重大而「怨」之無奈。正合了《涼州詞》情調悲而不失其壯之意境。
春雨:「京國多年情盡改,忽聽春雨憶江南。」——元•虞集《聽雨》
此句意為詩人雖在京城住了多年,不再像當年那樣那樣對故鄉有強烈的思念,但思鄉之情一直郁結在心頭,那一陣淅淅瀝瀝的春雨,不由得勾起了作者對江南春色的思戀。
春花:「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此句借眼前春花凋落引發的傷春之意,襯出目睹燕歸時的思友之情。
春色:「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桿。」——宋•王安石《春夜》
此句將詩人煩惱憂重及孤寂黯然之情表達於春色擾亂了他的清夢之時,很好的表達出了詩人在翰林院值夜時憂國憂民的情懷。(史載其妻曾為他買妾,卻被拒絕,宋時高官如王安石這樣獨守一妻者極為罕見。則這首詩的主旨就絕對不是思人了,「春色惱人」、夜眠不得的緣由,也不再是詩中常見的兒女私情,而是為國為民的憂慮煩惱。)
春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此句以自問自答的形式表達了作者在被俘兩年後對故國的不絕追思和亡國的無奈苦楚。
愁,是一種抽象的感情,李煜以實擬虛,把難見的情變作了可視的物,使人可以切實感受。相傳他作此詞後命歌妓在七夕之夜反復吟唱,宋太宗知此事後立即就賜酒將他毒死。
春景:「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唐•杜甫《春望》
此二句先描寫了國破城殘,草木荒蕪的春城敗象,後虛擬了花、鳥的傷慟驚沐感受。形象的表達了詩人憂國思家的強烈情緒。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春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此句用看似哀傷的語調,表達了對戀人思之切、念之深、情之堅。作者移情於物,表現情思的纏綿沉痛,是全詩最精彩的部分,堪稱千古絕唱。這種忠貞的感情,無疑是一種高尚的精神,不管是對愛情,對友情,對工作,對事業都是最需要的,因此,頷聯也是全詩主旨的拔高點。
節氣:「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愁斷魂。」——唐•杜牧《清明》
此句形象的表達了清明時節人們對逝者的哀慟思念。寫詩人行在掃墓的途中,心中的孤獨與思親的惆悵糾結,導致失魂落魄。
從以上例句可以看出,作詩須應時應情。基於心中的真實感受,而賦予於外物之情感。心悲則物哀,情傷則景殤。如「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亦可變為「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
鑒賞傷春類詩詞
一、傷春類古詩詞的特徵
1、詩眼詞眼多為「傷春」「惜春」「愁」等。如「一片飛花減卻春,風吹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早是傷春夢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韋庄《長安清明》)、「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春且住」(辛棄疾《摸魚兒》)、「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李清照《點絳唇》)等等。
2、多選「落花」「 落紅」「飛花」「殘花」「東風」「暮雨」「流水」「夕陽」「燕子」等為意象。如「邊城暮雨雁飛低,蘆筍初生漸欲齊」(張籍《涼州詞》)、「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韓翃《寒食》)、「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晏幾道《臨江仙》)、「淚眼問花花不語,落紅飛過鞦韆去」(歐陽修《蝶戀花》)等等。這些意象常構成百花凋零、春光不在、傷感凄涼的意境。
3、作者多為婉約風格的詞人或人生有失意際遇的詩人。李清照是這類詞最典型的創作者,她早期以《如夢令》為代表,傷春之時還表現出悠閑風雅的生活情調,後期因夫死孤寂,所作詞傷感失意、悲苦凄婉情調更濃,以《點絳唇》《浣溪沙》等為代表。晏殊、晏幾道父子繼承五代婉約詞風,其創作的《浣溪沙》《蝶戀花》多是傷春感時之作。辛棄疾、杜甫也有此類詩詞作品,不過多與國事、身世相關,辛棄疾的《摸魚兒》、杜甫的《傷春五首》均是代表。
4、詞牌以《浣溪沙》《蝶戀花》為代表,詩題以《春興》《傷春》居多。
二、傷春真意
1、傷春多為戀春惜時,或慨嘆光陰易逝、人生苦短。
春天是美好的,可愛的,但又是短暫的。人生的春天又何嘗不是這樣,它清純、絢麗,富有朝氣,但又很容易失去,正所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所以,當春殘花落的時候,人很容易產生傷感之情,而人生有失意際遇的詩人感受更為真切,由此留下了許許多多千古傳頌的傷春、惜春、留春、嘆春詩句。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花在風雨的摧殘下凋謝了,詞人憐惜地說「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滿懷的惜春、戀春之情溢於言表。晏殊、晏幾道父子創作了許多傷春惜花的詞作。晏幾道《鷓胡天》「花不語,水空流,年年拼得為花愁。明朝萬一西風動,爭耐朱顏不耐秋」以少女愛蓮惜花表達青春易逝,好景不長的深情。「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晏殊的《浣溪沙》)花的凋謝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詩人藉此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流連,對時光流失的惆悵和無奈。李清照的《好事近》、王駕的《晴雨》、黃庭堅的《清平樂》、王安國的《清平樂》、朱淑真的《謁金門》、王詵的《蝶戀花》等都是傷春、傷懷,嘆年華流失之作。
2、借傷春表達憂憤憂思及愛國情懷。
人生有失意的詩人,常常借美好事物的失去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感或不幸遭遇。看到嬌艷的花兒隨風飄落,落入泥沼、溝渠,看到殘紅遍地,滿目凄慘的景象,他們就藉此表達年華虛度,事業無成的感慨,或寄寓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情。李商隱《落花》「高閣客竟去,小園花亂飛。參差連曲陌,迢遞送斜暉。腸斷未忍掃,眼穿仍欲歸。芳心向春盡,所得是沾衣。」這是一首專詠落花的詩。末聯寫花為裝點春天而開,卻落得飄零沾衣的結局,表達了素懷壯志,不見用於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詩洋溢著傷春惜花之感,情思如痴,委婉動人。《紅樓夢》中《葬花吟》「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戀……明媚鮮妍能幾時?一朝飄泊難尋覓。花開易見落難尋,階前悶殺葬花人……爾今死去儂收葬,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落盡,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這是惜春、嘆春之作,但更是林黛玉感嘆自己身世遭遇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也是曹雪芹藉以塑造這一藝術形象,表現其性格的重要作品。辛棄疾《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休去憑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出。」上片傷春,表面上是就春而發,實際上是就南宋的政治形勢而言,也寄寓了作者光陰虛擲,事業無成的感慨。下片詠懷,詩人借惜春、怨春之感,聯系身世,表達愛國憂思之心。杜甫的傷春詩更多地聯系國事衰亡,戰亂紛繁,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如《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首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的《傷春五首》都是這樣的作品。
3、借惜春抒發離愁相思之情
這種類型的詞多為閨怨詞。晏殊《玉樓春》「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出。」首聯和頷聯描寫了時間是楊柳依依的春天,點出離愁,後幾句以極其深切的離愁,抒發相思的無盡與永恆。晏幾道《臨江仙》「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作品懷念曾經與自己相識、相知的一位女子。「去年春恨」說明由春天地失去產生的惆悵之情由來已久,同樣是殘春時節,同樣惱人的情思又湧上心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是一種極其凄美的意境,我們彷彿看到,孤獨的詞人,久久地站立在庭中,對著飄零的片片落英,黯然神傷。明月猶在,佳人難尋,詩人在寂寞中苦苦思戀。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在古典詩詞中,梅花,柳枝,青草經常與離思相結合,「梅殘」說明離愁之深,「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一句承李後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意境,極為形象地寫出離愁之纏綿無窮。「春山」已在「盡處」,而「行人更在春山外」,極寫「行人」之遙不可及,從而突現出離愁之切、之濃、之無可奈何。歐陽修的《蝶戀花》、李清照的《武陵春》、《點絳唇》、趙鼎的《蝶戀花》等都寫了由春產生的離愁和相思之情。
三、傷春手法
1、以景襯情,情景交融。傷春類詩詞要麼以百花凋零、春光消逝的破敗景象襯托惜春傷感之情,如「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 (王建《宮詞》)、「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要麼以樂景寫哀情,如杜甫傷春詩中「春光日自濃」「花開滿故枝」極寫春意正濃,但「西京疲百戰,北闕任群凶」「牢落官軍遠,蕭條萬事危」的國勢讓詩人無心去欣賞,更反襯出一種憂慮與憤懣。楊萬里「准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傷春》)則是以樂景寫愁情病苦。
2、對比。王駕《雨晴》中「雨前初見花間蕊,雨後全無葉底花」以雨前雨後情景的對比,寫花落春逝,暗寓惜春傷春的情懷。
3、比喻。秦觀《浣溪沙》中「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將「飛花」比作夢境,將「細雨」比作愁緒,以抽象事物喻具體景象,形象生動地傳遞出落花飄飛、細雨如絲的景象中詩人因春逝而生淡淡哀愁的詩情畫意。
4、設問。晏殊《浣溪沙》中「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以設問引出後面因春逝的自然規律不可抗拒而「無可奈何」,油生惋惜和惆悵。
總之,由「春」引發的悲情、傷感成了詩人歌詠的主題之一,它關涉到人生感悟、思戀情懷、事業際遇等各方面,只要把握了傷春類詩詞的特點,抓住典型意象,從思想與手法等方面入手,就不難進行較為准確、深入、透徹的鑒賞。
『柒』 古詩四首春望用到哪些典故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捌』 詩詞中常用典故
折柳:折柳一詞最早出現在漢樂府《折楊柳歌辭》第一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後人用折柳隱晦離愁之情,也有暗示思鄉之情的。
蒓羹鱸膾: 指家鄉風味。典出劉義慶《世說新語·識鑒》(或《晉書·張翰傳》)。「(張翰)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歸。」菰(gū)菜羹:菰菜、蒓(chún)羹。後來文人以「蒓羹鱸膾」、「蒓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辭第:漢時,北方匈奴貴族經常騷擾邊境。一次漢武帝要為大將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辭謝道:「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後以喻為國忘家。
東籬:陶淵明《飲酒》:「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後來多用「東籬」表現辭官歸隱後的田園生活或嫻雅的情致。
豆蔻:豆蔻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後來稱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為豆蔻年華。
杜康:《說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後即以杜康為酒的代稱。《說文解字》中說: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發明製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後就用「杜康」作為酒的代稱。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高山流水:也作「流水高山」。相傳春秋俞伯牙善於彈琴,鍾子期善於聽琴。每當伯牙彈彈到描寫高山、流水的典調時,鍾子期就感到他的琴聲猶如巍峨的高山、浩盪的江河。鍾子期死後,伯牙嘆無知音,不再彈琴。後常借指知音或樂曲的高手。
紅葉:代稱傳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雲信斷惟勞夢,紅葉成詩想到秋。」據唐人盧渥從宮牆外水溝中拾到一片寫有怨詩的紅葉,後珍藏起來。宣宗放宮女嫁人,盧渥選中的宮女,正巧就是在紅葉上題詩的人。後來借指以詩傳情。
懷桔:指孝順雙親。典出《三國志?吳志?陸績傳》:「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績懷三枚,去,拜辭墜地。術謂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跑曰:『欲歸遺母。』術大奇之。」
我這的不全,我只是平常比較喜歡寫一些詩詞,用的時候沒有問題。具體你可以看一看http://blog.163.com/fyw0fyw0/blog/static/1103285272009011101547279/
這上面總結得很全,我很佩服!
『玖』 古詩詞中的典故
《安定城樓》來
迢遞高城百尺樓自,
綠楊枝外盡汀洲。
賈生年少虛垂淚,
王粲春來更遠游。
永憶江湖歸白發,
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
猜意鵷雛竟未休。
------李商隱
此詩共用了四個典故:賈誼少年上書的典故;王粲春日登當陽城樓作《登樓賦》的典故;范蠡駕扁舟泛五湖的典故;莊子與惠師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