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名言典故
不恥下問
釋義:不以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辱。
春秋時期,衛國有個人叫孔圉,勤奮好學,而且很謙虛。他死了以後,衛國的國君為了表彰他,並讓後人學習他的好學精神,就賜給他一個「文」的稱號,所以,後來人們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有個學生叫子貢,也是衛國人。他認為孔圉不像人們所說的那樣,稱他為「孔文子」,似乎是有點評價過高了。他想來想去,覺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請教。
子貢說:「那個孔文子並沒有什麼了不起,憑什麼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孔子回答說:「孔圉聰明好學,勇於向地位和學識不如自己的人虛心請教,而不會感到丟臉,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賜給他『文』的稱號。」
子貢聽孔子這樣一說,猛然省悟,頓時感到心悅誠服。
手不釋卷
發音 shǒu bù shì juàn
解釋 釋:放下;卷:指書籍。書本不離手。形容勤奮好學。
出處 《三國志·吳書·呂蒙傳》注引《江表傳》:「光武當兵馬之務,手不釋卷。」
示例 閔象南老好觀書,年七十餘,每夜漏下二三十籌,~。(清·王晫《今世說·德行》)
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漢東海(漢郡名,今江蘇省邳縣以東至海,連山東省滋陽縣以東至海地區)人。他出身農家,祖父、父親世代都是農民。傳到匡衡,卻喜歡讀書。他年輕時家裡貧窮,白天給人做僱工來維持生計,晚上才有時間讀書。可是家裡窮得連燈燭也點不起。鄰家燈燭明巒,卻又照不過來。匡衡就想出個法子,在貼著鄰家的牆上鑿穿一個孔洞,「偷」它一點光亮,讓鄰家的燈光照射過來。他就捧著書本,在洞前映著光來讀書。
匡衡家窮買不起書。同鄉有個富翁家中藏書很豐富。匡衡就去他家做工,卻不收分文工錢。富翁感到很奇怪,問匡衡為什麼?匡衡說:「我不想要工錢,只希望您能把家中的書都借給我讀,我可就很心滿意足了。」富翁聽了,被他那種勤奮好學的精神所深深感動,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從此,匡衡就有了極好的讀書機會。史書上說,匡衡精力充沛,超越常人,富翁家的豐富的藏書,加上匡衡本人的勤奮努力,終於把他造就成為一位知識學問淵博的學者。當時的讀書人中甚至流傳著這么幾句口碑:「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沒有人能解說《詩經》,匡衡恰好來了;匡衡給大家解說了《詩經》的疑義,大家開心得都笑起來)。」可見他聲譽很高。當時,許多讀書人都拜他為師,跟他學習。
漢元帝的時候,張衡受推薦被朝廷任命為郎中,再升為博士,給事中。這時先後發生了日蝕和地震,漢元帝心中惶恐,怕是上天降下的災殃警兆,就向大臣們咨詢政治的得失。匡衡上奏,列舉歷史事實說明天象只是一種大然的陰陽變化,禍福全在於人的作為,人類社會的風氣,更在於朝廷的教化倡導和影響。因而皇上應當裁減宮廷的費用,親近忠臣正人,疏遠佞臣小人,選拔賢材,開放方路接納忠諫,等等。漢遠帝很贊賞匡衡的見識,提升他為光祿大夫、太子少傅。
漢元帝龐愛傅昭儀和她的兒子定陶王超過了皇後和太子。匡衡對此提出了懇切的規勸,透徹地剖析「正家而天下定」的道理,要防止招致國家的禍亂。匡衡在朝廷中參議大政,引經據典,闡明法理道義,很受贊賞,由此升任為光祿勛、御史大夫,後來又升來丞相,封為樂安侯。
漢元帝時,宦官中書令石顯專權,排擠陷害賢良。匡衡也害怕他,不敢指摘。漢元帝去世之後,漢成帝即位,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譚聯手彈劾石顯,揭露他和黨羽的種種罪惡。石顯和爪牙都受到應有的懲辦。但朝中大臣也有人認為,匡衡身為輔政大臣,早年不及時參奏揭發,卻阿諛曲從,沒有盡到責任,對他提出彈劾。匡衡也自感慚愧,一再請求辭職,後來終於因多佔封地的事被罷了官。
後人根據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語「鑿壁偷光」,形容勤奮好學。
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
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在
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李嘉圖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陳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孟德斯鳩
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目不識丁。
—— 西塞羅
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 毛澤東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愛迪生
我喜歡讀書,喜歡認識人,了解人。多讀書,多認識人,多了解人,會擴大你的眼界,會使你變得善良些、純潔些,或者對別人有用些。
——巴金
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海倫•凱勒
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確,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培根
時間應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時都有它的特殊任務。
——笛卡爾
沒有比時間更容易虛擲,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沒有時間,我們在世上將一事無成。——門捷列夫
我身上一切優秀的品質都要歸功於書籍。——高爾基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愛因斯坦
我們決不能一見成績就自滿自足起來。我們應該抑制自滿,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象我們為了清潔,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毛澤東
金錢寶貴,生命更寶貴,時間最寶貴。——蘇活諾夫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魯迅
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愛學出勤奮,勤奮出天才。——郭沫若
天分高的人如果懶惰成性,亦即不自努力以發展他的才能,則其成就也不會很大,有時反會不如那天分比他低的人。——矛盾
學習這件事不在於有沒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於你自己有沒有覺悟和恆心。——法布爾
珍惜時間
一切節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省。
——馬克思
利用時間是一個極其高級的規律。
——恩格斯
合理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
——培根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歌德
今天應做的事沒有做,明天再早也是耽誤了。
——裴斯泰洛齊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盧梭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學習需要勤奮。勤奮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美德,無數與勤奮有關的事例歷來為人們稱道,車胤「螢入疏囊」是勤奮;孫康「雪映窗紗」是勤奮;匡衡「鑿壁偷學」是勤奮;蘇秦「懸梁刺股」是勤奮;祖逖「聞雞起舞」也是勤奮,勤奮使他們最終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徽賞識,連司馬徽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諸葛亮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鳴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先生開始很惱怒,但不久還是被諸葛亮的好學精神所感動,對他更關心,更器重,對他的教育也就更毫無保留了。而諸葛亮也就更勤奮了。通過諸葛亮自己的努力,他終於成為了一個上知天文,下識地理的一帶飽學之人。
學習要有主見,一個很重要的地方是不要迷信權威。
1590年,伽利略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的著名實驗,從此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物體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學說,糾正了這個持續了1900年之久的錯誤結論。
洛德·盧瑟福是英國著名核物理學家,因對元素裂變的研究獲得190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曾斷言:「由分裂原子而產生能量,是一種無意義的事情。任何企圖從原子蛻變中獲取能源的人,都是在空談妄想。」但數年後,用於發電的原子能就問世了。目前原子能已經成為主要的發電新能源。在法國,原子能的利用率甚至已佔各種能源的40%。無獨有偶,在科學大發現的時代——19世紀,當牛頓發現宇宙定律,倫琴發現X射線後,有科學家曾斷言:科學的路已走到頭了。以後的科學家的任務就是盡量使實驗做得更精確一些。但不久,愛因斯坦就發現「相對論」,給了科學界一個新視野。
中華民族推崇的人生理想,是追求有所作為;看重的立身之本,是真才實學;認定的成才之路,是發憤學習。中國人重視讀書、勤奮好學,已成為世代相傳的優良傳統。中國民間有許多關於學習的格言,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活到老,學到老」等,也流傳著很多古人珍惜時間、發憤苦讀的故事。
孔子一生勤奮學習,到子晚年,他特別喜歡易經。易經是很難讀懂的,學起來很吃力,可孔子不怕吃苦,反復誦讀,一直到弄懂為止。因為孔子所處的時代,還沒有發明紙張,書是用竹簡或木簡寫成的,既笨又重。把許多竹簡用皮條編穿在一起,便成為了一冊書。由於孔子刻苦學習,勤展書簡,次數太多了,竟使皮條斷了三次。後來,人們便創造出了「韋編三絕」這句成語,以傳誦孔子勤奮好學的精神。 求採納
㈡ 給幾個關於刻苦學習的名言、警句和對聯 分別五個 說明關於這其中的幾個的典故
名言:
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勸學》
2.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一個老者看出了他的傲氣,拜訪蘇軾,結果蘇軾出了丑,後來改為「發奮識遍天下字 立志讀盡人間書」,之後,發奮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文豪。
3.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韓愈
4.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唐)舒元輿《貽諸弟砥石命》
5.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張岱《課兒讀》
警句:
1。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二章》
2。行百里者半九十
西漢劉向《戰國策》 要行百里,行九十里才算一半,越接近成功,越要聚精會神,努力拚搏,做事要善始善終。
3.人不光是靠他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所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 ——歌 德
4.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學習!學習!!! ——高爾基
5.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 ——培 根
對聯: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東林先生顧憲成
風聲、雨聲、琅琅讀書聲,都進入我們的耳朵,所以,作為一個讀書人,家事、國事,天下的事情,各種事情都應該關心,不能只是死讀書。
2。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也有人認為並非他所寫)
3.上聯:天資聰穎慧根尚在 下聯:生性懶惰才智枉存
4.上聯:業精於勤 荒於嬉 下聯:行成於思 毀於隨
5.上聯:自學好學勤學學而自用 下聯:無思厭思廢思思而無功
㈢ 關於學習的名言的成語故事
1.映月讀書
比喻在生活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讀書的典故。事出《回南齊書·孝義傳·答江泌》:「(江)泌少貧,晝日斫屧(做鞋子),夜讀書,隨月光握卷升屋(登上屋頂)。」此典流傳甚廣,主要有「映月」、「趁月亮」、「月下讀」、「對月影」等形式。
2.鑿壁偷光
形容貧寒之士刻苦夜讀的典故。出自漢劉歆《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此典又可寫作「鑿壁借光」、「鑿壁借輝」、「穿壁借光」、「偷光鑿壁」,或簡稱「鑿壁」、「偷光」、「匡壁」等。
3.囊螢映雪
比喻貧士苦讀的典故。「囊螢」典出《藝文類聚·續晉陽秋》:「車胤字武子,學而不倦。家貧不常得油,夏日用練囊盛數十螢火,以夜繼日焉。」「映雪」典出《初學記》卷二引《宋齊語》:「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此兩典的主要形式有「囊螢」、「聚螢」、「照螢」、「讀書螢」、「映雪」、「照雪」、「窗雪」等,兩典並用還有「雪窗螢火」、「螢雪」等形式。
㈣ 關於讀書的名言詩句典故
1、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讀書。我一天不讀書,就不能夠生活。——孫中山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顧炎武
4、讀書之法無他,惟是篤志虛心,反復詳玩,為有功耳。——朱熹
5、讀書無嗜好,就能盡其多。不先泛覽群書,則會無所適從或失之偏好,廣然後深,博然後專。——魯迅
6、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煮
7、讀書務在循序漸進;一書已熟,方讀一書,勿得鹵莽躐等,雖多無益。——胡居仁
8、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吳晗
9、看書不能信仰而無思考,要大膽地提出問題,勤於摘錄資料,分析資料,找出其中的相互關系,是做學問的一種方法。——顧頡剛
10、書猶葯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劉向
11、讀書破萬卷,胸中無適主,便如暴富兒,頗為用錢苦。——鄭板橋
12、知古不知今,謂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謂之盲瞽。——王充
13、舉一綱而萬目張,解一卷而眾篇明。——鄭玄
14、知識,主要是靠主動「抓」出來的,不是靠「教」出來的。——錢三強
1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丘
16、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陸瓏
1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18、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孔丘
19、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魯迅
20、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高爾基
21、我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高爾基
22、書籍是在時代的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23、讀書對於智慧,也象體操對於身體一樣。——艾迪生
24、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彷彿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彷彿又和老朋友重逢。——伏爾泰
㈤ 刻苦學習的名言名句故事
業精於勤,荒於嬉。——韓愈
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在
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李嘉圖
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馮夢龍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董仲舒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況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況
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愛因斯坦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陳遇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歌德
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 孟德斯鳩
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目不識丁。 —— 西塞羅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周恩來同志是全國各族人民敬愛的總理。他一生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他在青少年時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志為興我中華而讀書。
1910年夏,12歲的周恩來,跟隨伯父到東北奉天,先在鐵嶺銀崗書院讀了半年
書,後來,轉入奉天關東模範學堂讀書。
有一次,老師提出「為什麼讀書」的問題,要同學們回答。有的說「為了明禮
而讀書」,有的說「為了光宗耀祖而讀書」,還有一個學生說「為了幫助父親記賬
而讀書」,弄得鬨堂大笑。當老師問到周恩來時,他站起來響亮而嚴肅地回答說: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充分表達了少年周恩來要為祖國獨立富強而發憤學習的宏
偉志向。
㈥ 古代 名言名句 典故 事例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詩經 衛風 洪奧)
指做玉石的方法,要用鋸子切,銼子磋,再慢慢雕琢,最後磨光。
喻做學問還要像玉一樣地切磋琢磨。
2.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 小雅 鶴鳴)
它山上的石塊,可以用來磨玉石。指相互借鑒,取長補短。
3. 兢兢業業,如霆如雷 。(詩經 大雅 雲漢) 形容做事謹慎、勤懇
4.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詩經 大序)進言的人沒有罪過,聽的人足以引起警戒。
5. 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 (左傳)車輪外的直木與車相互依靠,唇沒有了,牙齒就感到寒冷。「輔」指車輪外的直木。(比喻兩者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6.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左傳)
皮沒有了,毛長在哪裡?「傅」通「附」附著,靠近。(比喻事物失去了基礎,就不能存在。)
7.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說話沒有文采,就傳播不遠。
8.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常用來表示記取過往的經驗教訓,以作為後來行事的借鑒。
9. 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走失了羊,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失誤要後及時補救。
10.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戰國策)
指在一個陷阱的環境里,不要過於與對手爭強好勝,以免忘了更大的、共同的敵人。
11.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周易)仁慈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仁」的一面;智慧的人觀察事物,看見的是其「智」的一面。(比喻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1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天體運行,剛健有力,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永不停息。(指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
13. 滿招損,謙受益。(尚書)驕傲自滿會招來損失,謙遜虛心會得到好處。(告訴人們要謙虛不要自滿。)
14. 為山九仞,功虧一簣。(尚書)
築九仞高的土山,由於只差一筐土因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事只差最後一步未能完成,含有惋惜的意思。
15.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 為政)一個人如果不守信用,不知他怎麼可以做人。(做人要守信用。)
16.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為政)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才是真知。(要謙虛實在,不能不懂裝懂。)
㈦ 要關於學習的名人名言,並把典故說出來!!
在一代名臣魏徵死後,唐太宗悼念他時說:「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盛衰得失),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這是一句被後世廣為傳誦的名言,但這里有不準確的地方,唐太宗其實不是以魏徵為鏡子,來察看自己的得失,他借鑒的鏡子其實是隋煬帝楊廣。魏徵不過是位目力奇准,又敢於校正太宗過失的好監督而已。
--------------------------------------------------------------------
愛因斯坦的鏡子
愛因斯坦小時候是個十分貪玩的孩子,他常常和一群孩子混在一塊玩。他的母親為此憂心忡忡,但所有的告誡對小愛因斯坦來講都如同耳邊風。他常這樣回答母親:「別的孩子都在玩兒,我為什麼要學習?而且我不比他們差。」直到16歲那年秋天的一天上午,父親將正要去河邊釣魚的愛因斯坦攔住,並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正是這個故事改變了愛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這樣的:
「昨天,」愛因斯坦的父親說,「我和咱們的鄰居傑克大叔去清掃南邊工廠的一個大煙囪。那煙囪只有踩著里邊的鋼筋踏梯才能上去。你傑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後面。我們抓著扶手,一階一階地終於爬上去了。下來時,你傑克大叔依舊走在前面,我還是跟在他的後面。後來,鑽出煙囪,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事情:你傑克大叔的後背、臉上全被煙囪里的煙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連一點煙灰也沒有。」
愛因斯坦的父親繼續微笑著說:「我看見你傑克大叔的模樣,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樣,臉臟得像個小丑,於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裡去洗了又洗。而你傑克大叔呢,他看見我鑽出煙囪時乾乾凈凈的,就以為他也和我一樣干凈呢,於是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樣上街了。結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還以為你傑克大叔是個瘋子呢。」
愛因斯坦聽罷,忍不住和父親一起大笑起來。父親笑完了,鄭重地對他說:「其實,別人誰也不能做你的鏡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鏡子。拿別人做鏡子,白痴或許也會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愛因斯坦聽了,頓時滿臉愧色。
愛因斯坦從此離開了那群頑皮的孩子。他時時用自己做鏡子來審視和映照自己,終於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輝。
--------------------------------------------------------------------
鏡子傳說
嫫母,又名醜女。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5000年前,黃帝戰蚩尤,降神農,平息了戰爭,統一了三大部落,結束了野蠻時代,人類進入文明社會才剛剛開始。制衣冠,造舟車,梳妝打扮也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那時,先民們為了整理自己的蓬頭垢面,經常面對一盆水,或者站在平靜的河邊、水邊,整理一番。所以,古籍書上記載,把這種「照鏡」子,叫「鑒於水」。那麼,這與嫫母有什麼關系呢?
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那時,黃帝宮里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丑,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里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里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里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復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丑。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嘆息說:「看來面丑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一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葯。誰知,黃帝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葯。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嗵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黃帝說罷 ,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一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一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一功!」
人類使用鏡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從此就開始了。
難怪,有一本《物原》古書上說:「軒轅作鏡」。《軒轅內傳》這本書上也說:「帝會王母,鑄鏡十二,隨用而用。」《述異》這本書上也說:「饒州舊傳軒轅氏鑄鏡於湖邊,今有軒轅磨鏡石。」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人類發明了鐵鏡和銅鏡。4000年前,埃及出了古銅鏡。隨後我國也出土了青銅鏡。秦漢以後,我國銅鏡製造水平已聞名中外。銅鏡不僅是梳妝、整容的用具,而且是造型優美的工藝品。
㈧ 關於學會學習的名言和故事各三個
你好,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國科學家王菊珍對待實驗失敗有句格言,叫做「幹下去還有50%成功的希望,不幹便是100%的失敗。」
2、托爾斯泰的分數
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談到人的評價時,把人比作一個分數。他說:「一個人就好像一個分數,他的實際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對自己的估價好比分母。分母越大,則分數的值就越小。」
1、數學的本質在於它的自由. 康扥爾(Cantor)
2、在數學的領域中, 提出問題的藝術比解答問題的藝術更為重要. 康扥爾(Cantor)
3、沒有任何問題可以向無窮那樣深深的觸動人的情感, 很少有別的觀念能像無窮那樣激勵理智產生富有成果的思想, 然而也沒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無窮那樣需要加以闡明. 希爾伯特(Hilbert)
4、數學是無窮的科學. 赫爾曼外爾
5、問題是數學的心臟. P.R.Halmos
6、 只要一門科學分支能提出大量的問題, 它就充滿著生命力, 而問題缺乏則預示著獨立發展的終止或衰 亡. Hilbert
7、數學中的一些美麗定理具有這樣的特性: 它們極易從事實中歸納出來, 但證明卻隱藏的極深. 高斯
3、雷巴柯夫的常數與變數
俄國歷史學家雷巴柯夫在利用時間方面是這樣說的:「時間是個常數,但對勤奮者來說,是個『變數』。用『分』來計算時間的人比用『小時』來計算時間的人時間多59倍。」
二、用符號寫格言
4、華羅庚的減號
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談到學習與探索時指出:「在學習中要敢於做減法,就是減去前人已經解決的部分,看看還有那些問題沒有解決,需要我們去探索解決。」
5、愛迪生的加號
大發明家愛迪生在談天才時用一個加號來描述,他說:「天才=1%的靈感+99%的血汗。」
6、季米特洛夫的正負號
著名的國際工人運動活動家季米特洛夫在評價一天的工作時說:「要利用時間,思考一下一天之中做了些什麼,是『正號』還是『負號』,倘若是『+』,則進步;倘若是『-』,就得吸取教訓,採取措施。」
三、用公式寫的格言
7、愛因斯坦的公式
近代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談成功的秘訣時,寫下一個公式:A=x+y+z。並解釋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艱苦的勞動,y代表正確的方法,Z代表少說空話。」
「如果用小圓代表你們學到的知識,用大圓代表我學到的知識,那麼大圓的面積是多一點,但兩圓之外的空白都是我們的無知面。圓越大其圓周接觸的無知面就越多。」-芝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