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崗寨諺語
1. 俗語「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有道理嗎
「桃園結義」歷來都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美談,劉關張就此情同手足,為後來的蜀漢大業奠定了基礎,而那結拜的畫面正氣凜然,生動地展示了結拜兄弟義薄雲天的豪邁。人生在世誰又不期望能夠擁有這樣兄弟,所以四個字不僅僅是一家之言,更是無數仁人志士為之嚮往的願景。而小說至此結拜開始,直到三人相繼離世,莫不是從一而終從無異心。
兩本小說雖然有著天壤之別,但都用生花妙筆讓人們通過這種方式重新喚起了對歷史的熱情,這無疑是值得我們慶幸的。就如同很多人看《三國演義》津津有味卻對《三國志》避之不及一樣,雖然二者有著本質的區別,但對於那些對歷史古籍天生「恐懼」的人來說,用這種方式進入歷史的大門無疑是值得欣慰的。
2. 俗語故事
●老程三下斧頭花 潮汕俗語「老程三下斧頭花」是形容一個人做事情開局很有一股蠻勁,但缺乏後勁和韌勁。 這典故出自唐朝名將程咬金身上。演義和戲曲中寫到這程咬金,說他有一身好力氣,使一把大板斧,作戰時候,許多人都敵不過他的三板斧。所以,都有以為他有神力。 有一次,隋將宇文成都帶兵去攻打瓦崗寨。這宇文成都是當時天下第二條好漢,力大無窮。當他帶兵來到的時候,程咬金不得不提斧迎戰。第一斧,宇文成都被震得虎口生痛;第二斧,宇文成都的虎口被震裂;第三斧,兩臂發麻。宇文成都正想撤馬回營,程咬金的第四斧有氣無力的,方知道程咬金力量只集中在三板斧上。 這是個全國性的熟語,但程咬金這個人物潮人也很喜愛,故這熟語也很早在潮汕生根,俗語的說法也按潮語特點給以改造。 ●楊令公撞碑 在澄海一帶,流傳一句俗語:「楊令公撞李陵碑,看看撞來豈會對脈。」說的是有一年,該縣余居鄉(今蓮上永新鄉)請了一戲班在本鄉大埋演出《楊令公撞李陵碑》一劇,恰逢里美鄉兩個鄉紳也來看戲,大為喝彩。特別是那個扮楊令公的老生,尾場撞碑一段演得極為感人。戲未演完,兩人便來找班主,約請戲班明晚到里美鄉演出。 隔天夜裡,戲班來到里美鄉演出,按主人意願,最後仍以楊令公撞碑一折壓台。該鄉是個不上二百人口的小鄉,不足余厝鄉的十分之一。到了半夜,老人小孩先回家,剩下二、三十人。班主和演員大覺掃興,特別是扮演楊令公的老生,更加泄氣。「撞碑」這段壓台戲,本應撞三次碑唱三段曲,但他一看棚下人不多,只撞一次就倒下不起來,戲也落棚了。 隔天,鄉紳來戲班交涉道:「昨夜戲未演完先落棚,戲金不還。楊令公在余厝大埕撞了三次碑唱了三段好曲,為什麼昨夜只撞一次碑,連唱一段曲都沒有?」班主從容答辯道:「在余厝大埕那是撞唔對脈,就須再撞兩次。昨夜一撞,正對要脈,故一次就死去,人死哪能再撞?!」鄉紳一時無言以對,只好如數付還戲金。 此後人們便以楊令公撞碑對脈與否來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看準使狠。 ●平安當大賺 潮汕俗語「平安當大賺」是指一個人如果身體健康、家裡平安,那麼他就得到極好的本錢,不用破財,也就等於賺錢了。 從前有一個人整天早出晚歸,辛勤工作,靠自己微薄的收入養活全家。他即無權勢又不能賺大錢,生活十分節儉,買不起大魚大肉,也喝不了酒,所以整天埋怨命運不好,生活難過。 一天,他到街上買米,遇到過去一老友的妻子提著一大包東西,愁眉苦臉,面黃肌瘦。他知道這個朋友開著鋪子,做著大生意,頗為富裕。最近還聽說他又賺了一大筆錢呢,為何他的妻子這般模樣?於是上前問候。原來他朋友確實生意很好,但他們的兩個孩子都患了重病,整年都要尋醫問葯,光是買葯就花了不少的錢,又把本來健康的妻子也累得病了。她說著說著就哭起來了:「你看又買了這一大包葯,葯費太貴了,他爸賺的錢都抵不上買葯。」 這個人聽了,心裡想:「我雖賺不了大錢,但家中父母雙全,妻子兒女健康,買得上米,吃得飽飯,整天一家人平平安安地在一起,真是平安當大賺啊!」自此知足常樂,心情也隨之暢快。 「平安當大賺」這一俗語反映了潮汕人知足常樂的心態。 ●放 屎 畫 大 豬 俗語「放屎畫大豬」意指異想天開,靠幻想過日子。 從前,某村有一個好吃懶做的人,整天只圖享受,卻不想幹活,常常在家裡呆著異想天開。鄰居辛辛苦苦養了一頭豬,年底賣了一筆錢,他十分羨慕,但又怕臟不肯養豬。一次上廁時,他用小竹枝在地上畫了一頭小豬,心裡又想,小豬還要養大,太麻煩了,畫大點更好,於是就畫了頭大點的豬。又想到大豬才能賣得更多的錢,決心畫一頭很大很大的豬。於是,忘了身在何處,把小竹枝一揮就畫起大豬來。沒想到向後一退,一腳踏空,掉進了茅坑裡。於是,就有了「放屎畫大豬」的俗語。 ●水滾目汁流 「水滾」即水開了。「目汁流」即流眼淚。「水滾目汁流」是指對於一些本人沒能力承受的事,不要強自為之,否則將承受不了。這一句俗語是從一個北方女婿喝工夫茶的故事流傳下來的。 從前有個北方人做了潮州人的女婿,他沒喝過工夫茶。有一次,他要到岳父家做客,妻子告訴他:「家裡人請喝茶時,會連說幾聲:『食,食!』但你不能把三杯茶全喝了,要一杯一杯地喝。」北方女婿認真地聽了,並記在心裡。到了岳父家,家裡人很熱情,剛坐下來就泡起工夫茶。家裡人每沖一次茶,北方女婿就喝一杯,且每次都喝一杯,弄得別人以為他口渴,每次都讓他喝。原來他把妻子的話理解成每遍茶都要喝一杯。家裡人不停地沖,喝得這北方人叫苦不迭,加上肚子又餓得慌,到了最後,竟頭冒虛汗,看到水又開了,他連聲說:「水又開了,水又開了。」急得流出眼淚來。於是,便被當地人當成笑話傳開了,從這個故事又產生了「水滾目汁流」這句俗語。 ●惜 落 順 勢 「惜落順勢」這一句俗語是指疼愛下輩人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而孝敬上輩人,卻是很少人能夠八面做到。 據說,過去韓江邊有一個專賣豆粿的老漢。老漢做的豆粿,十分好吃,很有名聲。遠近的人都跑到他這里吃豆粿。不少人吃完後,意猶未止,掏出錢再買一盤,叨念道:「確實好吃,再買一點回家給孩子們嘗嘗。」這老漢,聽了之後心裡很不是滋味。他本身就是因為兒子不肖,才要自己日夜操勞。他想看看到底有沒有人是買給父母吃的?但從來一個都沒遇到。 這天,一個飢腸轆轆的人來到了老漢的豆粿攤,吃了一盤之後,又再買了一盤,說:「好吃!買一盤給母親吃。」老漢心頭一熱,問:「阿兄,有沒有兒女?」這過客說:「兒子尚小,日子還長,今後吃的機會多著呢。母親操勞一生,買一點小吃孝順,不過份。」老漢一聽,馬上聲明不收這過客一分錢。過客好些不理解。老漢說:「我在這里賣了半輩子豆粿,買回家的都說要買給兒女吃,還沒見過買給父母吃的。這盤豆粿,我白送了。」這過客才恍然大悟,對老漢說:「惜落順勢,人這常情。」 ●離 城 七 鋪 潮汕俗語「離城七鋪」意指兩種事物差別很大,不能簡單化地作類比。 明朝嘉靖年間,潮陽縣城的陳大器任御史,人稱陳御史。某日,他與原籍潮陽縣貴嶼的陳國舅(即陳北科)同時上朝,嘉靖皇帝知道他們是同鄉同姓,就問陳御史:「陳卿,你與國舅同鄉又同姓,老家是否在一起。」陳大器一貫老實,就以實情呈報:「啟奏我主萬歲,我們兩個雖是同縣人,也都姓陳,但臣是縣城陳,國舅是貴嶼陳,貴嶼離城還有'七鋪'哩!」 「『七鋪'是何意」,皇帝不明白,就再次發問。 陳北科搶先解釋:「萬歲啊,我與御史家厝屋相連,御史的意思是說我們兩家離得近,相差的距離就只七步,小時候我們還在一起玩呢!」 「噢!」皇帝滿意地點了點頭,陳御史在旁也不便辯白,只好作罷。 從此,就流傳下俗語「離城七鋪」。 ●十 嘴 九 腳 倉 俗語「十嘴九腳倉」用於諷喻人多話多,不懂裝懂,愛亂發議論。「腳倉」即屁股。胡說八道常被比喻為「放屁」,因而,吐不出象牙來的臟嘴也被比喻為屁股。 從前有一戶人家建了新房,請來一位很有名氣的畫家畫一幅壁畫。畫家事情很多,整天很忙,來到房主家後就要動筆。這戶人家有十口人,除一個小孩外,都聚集到這里,七嘴八舌,吱吱喳喳地發表各自意見。有的要畫這,有的要畫那,繼之又因意見不符而互相爭吵,各不相讓。扯了大半天,誰都不讓誰,毫無結果,最後只好由畫家來決定。本來畫興正濃的畫家經這陣折騰,十分惱火,更痛惜寶貴時間無端被浪費。於是不吭聲,拿起畫筆一揮,很快就畫了十隻雞,每隻雞都各具姿勢,唯妙唯肖,栩栩如生。畫家正要收筆,一位小孩忽然嚷道:「咦,怎麼十個雞嘴巴,只有九個屁股呢?」大家才注意到原來一隻雞藏在石頭後面,只露出雞頭在外面。畫家接過小孩的話,笑咪咪地說:「這就叫『十嘴九腳倉』嘛!」原來,這是畫家繞著彎子在諷刺房主一家哩。 ●王 茂 生 進 酒 這是一個潮劇劇名,也是一句比喻性俗語,意思是禮薄人情厚」,「人情好,食水也甜」。 王茂生是個窮漢子,與薛仁貴是莫逆之交。後來薛仁貴投奔軍伍,因膂力過人而屢立戰功,晉升為赫赫大將軍,奉命東征高麗,功成而被皇封為王。薛仁衣錦榮歸故里,大宴諸親友故舊。王茂生接到薛仁貴的請帖,甚為欣喜,相應邀赴宴,又苦於無線可置賀禮。最後他用一個空酒瓮,到汾河打了滿滿的一瓮水,夫妻雙雙抬到薛仁貴的王府,權作賀酒。薛仁貴盛情歡迎王茂生夫婦。在宴會上,為領受王茂生厚誼,特意打開王茂生所獻的酒瓮,大口一嘗,明知是水,還連聲呼著:「好酒,好酒!」並親自斟給在座達官貴人共嘗。這些人飲後皆皺眉咋舌,但又不敢嫌棄,違心地附和薛仁貴呼著:「好酒……」 薛仁貴富貴不忘故誼、不棄窮友的義行,從此傳為佳話。「王茂生進酒」這句話,在潮人中因而寄寓著以上所說的特殊內涵。
3. 俗話「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歷史上有關的典故是怎麼回事
「半路殺出程咬金」是句俗語。
程咬金:人名。(?~665)後改名程知節,唐濟州東阿人。善馬槊,隋末,盜賊四起,聚眾共保鄉里。後事李密,領內馬軍。密敗,事世充,後拒之。授秦王府左三統軍,以功封宿國公。從太宗討建成、元吉,拜太子右衛率,遷右武衛大將軍。貞觀中改封廬國公,曾討賀魯。卒,賜驃騎大將軍、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 程咬金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後投瓦崗寨。失敗後歸順唐朝,西平突厥,功勞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執板斧,常伏於半路殺出,故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之說。 程咬金,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他原名程(粵音咬)金,後稱程知節,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說《隋唐演義》中,寫成程咬金。他是一個帶兵官,在隋末曾跟從李密、王世充等,後來跟隨李世民,討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時,官至大將軍,後因率軍西征無功而罷官,正史中有傳。 在小說中,他是一員福將,用一對板斧為武器,武藝不太好,但運氣卻好。打仗時,遇到不強的對手,三板斧已經奏功,遇到強的對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無法取勝,便拍馬逃去。現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等諺語,便出自這歷史小說人物。
又:程咬金是被某皇帝 專門指定派在我方軍隊快被打敗時出場 因為在一戰下來 不論敵我 都以累垮了 而這時戰爭到一半 又有個程咬金出馬 論誰都會是敗戰的.所以大家都很怕程咬金 才會常常說 半路又殺出個程咬金!程知節,唐初大將。舊時戲曲小說中性格憨直莽撞的武將,手使雙斧,遇事不由分說,上來就是三斧子,世上有傳:「程咬金的三斧子」。①比喻事情剛開頭,頭三下,震住算,震不住拉倒。②又比喻這個人沒啥大本事,就這三下。③這句俗語也比喻事情突然有變,出現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物。
「半路殺出程咬金」語出茅盾《殘冬》一:「噢,噢,噢!你--半路殺出程咬金,你不偷樹好了,幹麼要你著急呢?」
又例:《宦海》二回:「在下書中不是明明說著金方伯拿的是王慕維,怎麼無緣無故的半夜裡殺出個程咬金,會走出這個盧孝廉來?」
也作「半腰裡殺出個程咬金來」語出《續孽海花》三一回:「彩雲道:『倪出仔金家裡格門還不過幾個月,倘然掛仔牌,金家裡雖然嘸啥閑話,金家裡格親眷朋友蠻多格,勿要半腰裡殺出個程咬金,也蠻討厭格。』」
另外,半路殺出程咬金 ,全句現在比喻突然出現了意想不到的人,使得事情進行不順利或出差錯。如:我正想要好好地訓誡他一頓,不料半路殺出程咬金,把事情給搞砸了。或作半道上殺出了個程咬金、半途中殺出了個程咬金、半路上殺出了個程咬金。
4. 瓦崗寨的首領到底是程咬金還是(chair璀)讓
瓦崗軍原為東郡韋城(今河南浚縣東南)人翟讓所創,曾多次粉碎隋王朝的進剿。大業十二年(616年),曾參加楊玄感起兵的隋貴族後裔李密來到瓦崗寨,李密長於謀略,使瓦崗軍取得了一系列勝利,翟讓遂主動推李密為主,上其號魏公。李密掌握大權之後,政治野心逐日暴露。為保住個人獨攬大權,他拉攏程咬金、秦叔寶等新歸附的人,以二人為「內軍」驃騎。「內軍」是李密從軍中挑選的8000個「勇士尤異者」,隸屬四位驃騎將,又分為左右兩隊,主要任務是保護李密。李密對內軍十分滿意,常說:「此八千人可當百萬。」(《舊唐書·程知節列傳》)此後程咬金改名為程知節,大業十三年(617年)十月,正在瓦崗軍新老勢力矛盾逐漸尖銳化之際,李密搶先下毒手,設計斬殺了翟讓,獨掌大權。
唐武德元年(618年)九月,隋洛陽守將王世充挑選精銳兵馬2萬餘人,馬2000餘匹,屯兵通濟渠(今河南孟縣境內)南,在渠上架起三座橋,以便與瓦崗軍決戰。李密在邙山南麓擺陣迎戰王世充,程知節領內馬軍,與李密安營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市北)上,單雄信則領外馬軍,安營在偃師城(今河南偃師東)北。王世充部隊到達後,立即派出數百騎兵攻打單雄信。李密遂派程知節和裴行儼前去支援。裴行儼率先沖向敵陣,結果中流矢墜馬。程知節前去營救,立殺數人,王世充軍稍退,他乘機抱起裴行儼撤退。由於載了兩個人,程知節的戰馬負擔過重,被王世充軍追上。程知節不忍將裴行儼丟下,結果被一槊刺中,「刺槊洞過」,程知節回身折斷其槊,將執槊之敵斬於馬下,王世充軍不敢追趕,二人這才返回本軍。此戰,由於李密指揮不利,瓦崗軍包括程知節和裴行儼在內,共十餘員驍將遭受重創,實力大損。不久,李密戰敗降唐,瓦崗義軍失敗。
瓦崗軍失敗後,程知節和許多將領因走投無路,而降於王世充。王世充得到程知節後,接遇甚厚。雖然如此,但是二人皆不滿王世充多詐。程知節曾對秦叔寶說:「世充器度淺狹,而多妄語,好為咒誓,乃巫師老嫗耳,豈是撥亂主乎?」(《舊唐書· 程知節列傳》)秦叔寶亦有同感,於是兩人開始找機會離開王世充。
5. 俗話「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句話出自哪個典故
故事:隋朝末年,政治腐敗,天下大亂。有一個強盜名叫尤俊達,他想搶奪隋煬帝的皇杠,就在全國物色膽略過人、武藝高強的人做助手。最後,他找到一個合適的人,名叫程咬金。
當時程咬金家很窮,老母親體弱多病,全家全靠他在市場上賣竹筢子維持生活。尤俊達把程母接到自己的庄園里奉養,和程咬金兩個人搶劫皇杠,結果滿載而歸。
隋煬帝的皇杠有三次都是在押運途中被他們搶劫而光。不管押運皇杠的官兵有多少人、本領有多麼高強,都被從半路上殺出來的程咬金用斧頭殺的大敗而去。程咬金因為幫助尤俊達搶劫了許多皇杠,從此威名大震。
程咬金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後投瓦崗寨。失敗後歸順唐朝,西平突厥,功勞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執板斧,常伏於半路殺出,故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之說。
程咬金,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他原名程(粵音咬)金,後稱程知節,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說《隋唐演義》中,寫成程咬金。他是一個帶兵官,在隋末曾跟從李密、王世充等,後來跟隨李世民,討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時,官至大將軍,其長子襲盧國公爵。 在小說中,他是一員福將,用一對板斧為武器,武藝不太好,但運氣卻好。打仗時,遇到不強的對手,三板斧已經奏功,遇到強的對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無法取勝,便拍馬逃去。現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等諺語,便出自這歷史小說人物。
6. 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這句俗語是怎樣流行起來的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句話是有歷史典故的,現在通常衍生為:一件事本來按照既定計劃或者情理之中向前發展的時候,突然毫無防備,出其不意的出現了一件突發的人或者事,打亂了原來的計劃和進程,讓人始料不及,遭到失敗。
程咬金學會了三板斧之後,就和這個土匪聯手去搶奪官銀,因程咬金埋伏在半路上,在土匪與官兵混戰之際,突然從半路殺出來,靠著三板斧這一厲害的招式幫助土匪取得了勝利。官兵自然是沒想到半路還殺出一隊人馬,落得倉皇而逃潰不成軍。這就是「半路殺出來個程咬金」的歷史事件。
7.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這句歇後語後半句是什麼
【比喻復】 半路上殺制出個程咬金
【解釋】 突如其來:措手不及
意思是發生了原本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程咬金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後投瓦崗寨。失敗後歸順唐朝,西平突厥,功勞赫赫。此人憨厚耿直,手執板斧,常伏於半路殺出,故有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之說。
程咬金,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小說人物。他原名程(粵音咬)金,後稱程知節,是隋末唐初的人,在小說《隋唐演義》中,寫成程咬金。他是一個帶兵官,在隋末曾跟從李密、王世充等,後來跟隨李世民,討平隋末群雄,到唐高宗時,官至大將軍,後因率軍西征無功而罷官,正史中有傳。
在小說中,他是一員福將,用一對板斧為武器,武藝不太好,但運氣卻好。打仗時,遇到不強的對手,三板斧已經奏功,遇到強的對手,耍完三十六道板斧,仍無法取勝,便拍馬逃去。現在也有「程咬金三板斧」、「三十六道板斧」、「半路殺出個程咬金」等諺語,便出自這歷史小說人物
8. 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響馬和蹚將指的是什麼
張養浩曾作《山坡羊·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足以見得歷朝歷代的中國飽受戰爭和自然災害之苦,在古代,不論國家是否興盛繁榮,真正受益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人,對於底層百姓而言,他們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即便是處於海晏河清的盛世,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就好在哪裡去更不用提遇到戰亂和災荒了,一旦到了這樣的時候,很多走投無路的百姓就會扔掉手裡的鋤頭和扁擔,改而為了有口飯吃進山聚眾為盜。
蹚將發起的隊伍在二十世紀初是很普遍的,很多武裝部隊都是由蹚將發展而來,民國初年的白朗就是蹚將出生,他的隊伍一度影響很大攻城略地,輾轉五省攻打五十多座城池,最終倒在段祺瑞手下。
這些蹚將對社會政治和經濟都帶來打擊,雖然有些蹚將對社會造成了損失,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歷史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很多在後期成長為為民而戰的戰士,為我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這還是值得贊揚的。
實際上,不論是山東的響馬還是河南的蹚將,他們中的很多人並非天性惡劣,而是迫於生存和生活壓力,不得不走上了打家劫舍、聚眾為盜的道路。如果給他們一條生路,他們還是很願意繼續做回以種地為生的普通人,或者做點小買賣的生意人,總之,真正天生的強盜是很少的。
改革開放之後,這一類的土匪早已銷聲匿跡,融入百姓群體之後,畢竟生活得到改善再也不用通過劫道搶劫的方式維持生計。
9. 關於諺語的故事
1、倒楣
「倒楣」一詞本是江浙一帶的方言,指事不順利或運氣差。大約在明朝末年,那時「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嚴重限制了知識分子聰明才智的發揮,加之考場舞弊之風甚盛,所以一般的讀書人要想中舉是極為不易的。
為了求個吉利,舉子們在臨考之前一般都要在自家門前豎起一根旗桿,當地人稱之為「楣」。考中了,旗桿照豎不誤,考不中就把旗桿撤去,叫做「倒楣」。
2、半吊子
半吊子、二百五流行甚廣的俗語。常指那些憨傻、缺心眼或行為魯莽之人。那麼,為什麼稱這些人半吊子、二百五呢?
原來這種詼諧的稱謂與古錢幣有關。古錢幣外園中間有方孔,曰「孔方兄」。古人為了便於數錢、付錢和攜帶方便,就用繩子從孔中把錢串起來,一千枚為一貫,後來叫一串,到了清朝,一串又稱一弔。一千枚錢稱一弔,一枚錢又稱一個子,那麼五百錢就是半吊子,用半吊不夠一弔的數,比喻心眼不夠數。
五百即半吊,半吊的一半是二百五,比喻心眼更不夠數。所以一般人都很忌諱二百五這個數,如商品價格應為250的,標價249或251也不標250,發補助該發250的,發260也不發250等等。
由此可見,半吊子、二百五都是從錢引出來的,用來嘲諷那些智商低、行為魯莽做錯事的人。如某某半吊子,誰做了不應該做的事就:「你二百五呀!」等等。
3、馬虎
宋代,京城一位畫家剛畫好一個虎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頭後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里是什麼,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賠錢。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以為是馬想去騎,結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此後,「馬虎」這個詞就流傳開了。
4、敲竹杠
近年來開車遇上「碰瓷」的新聞可是不少,「碰瓷」也可以用「敲竹杠」來描述。而「敲竹杠」的由來與走私竟有著密切聯系。
清代,朝廷嚴禁鴉片,各地水陸要塞均設卡檢查。某水運客商在毛竹剛生長時就剖開嫩竹,藏進煙土,躲避檢查。
一次,商船行至紹興碼頭,該關卡一名師爺走上船用煙竿敲得竹杠「咯咯」響,客商以為師爺看出了破綻,便掏出數兩銀子塞給師爺,請求不要再「敲竹杠」。從此,「敲竹杠」一詞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5、裝蒜
「你不要裝蒜」,是在找人算賬而對方裝糊塗時常用的詞語,那麼「裝蒜」源自哪裡呢?相傳乾隆皇帝有一年春天到南方巡查,看到地里一片青蒜長得綠油油,便稱贊了一番。
翌年冬天去又去巡查,可惜這一季節青蒜尚未長出。為討好皇帝,當地官吏差人把許多水仙移植到一起,遠遠望去其葉子酷似青蒜,乾隆看後果然贊不絕口,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遷。打這以後,人們就把弄虛作假或不懂裝懂嘲諷為「裝蒜」了。
10. 俗語說「山東出響馬,河南出蹚將」要怎樣理解呢
張養浩曾作《山坡羊·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足以見得歷朝歷代的中國飽受戰爭和自然災害之苦,在古代,不論國家是否興盛繁榮,真正受益的都是很小一部分人,對於底層百姓而言,他們一直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即便是處於海晏河清的盛世,百姓的日子也未必就好在哪裡去更不用提遇到戰亂和災荒了,一旦到了這樣的時候,很多走投無路的百姓就會扔掉手裡的鋤頭和扁擔,改而為了有口飯吃進山聚眾為盜。
蹚將發起的隊伍在二十世紀初是很普遍的,很多武裝部隊都是由蹚將發展而來,民國初年的白朗就是蹚將出生,他的隊伍一度影響很大攻城略地,輾轉五省攻打五十多座城池,最終倒在段祺瑞手下。
這些蹚將對社會政治和經濟都帶來打擊,雖然有些蹚將對社會造成了損失,但是也有很多人對歷史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很多在後期成長為為民而戰的戰士,為我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不小的貢獻,這還是值得贊揚的。
實際上,不論是山東的響馬還是河南的蹚將,他們中的很多人並非天性惡劣,而是迫於生存和生活壓力,不得不走上了打家劫舍、聚眾為盜的道路。如果給他們一條生路,他們還是很願意繼續做回以種地為生的普通人,或者做點小買賣的生意人,總之,真正天生的強盜是很少的。
改革開放之後,這一類的土匪早已銷聲匿跡,融入百姓群體之後,畢竟生活得到改善再也不用通過劫道搶劫的方式維持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