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27寓言兩則課後反思

27寓言兩則課後反思

發布時間: 2021-02-27 23:17:02

Ⅰ 第27課寓言兩則裡面的多音字

你好,請問你可不可以把第27課寓言的課文給拍一下照片發上來再提問一次呀。因為我們並沒有這本書。祝你生活愉快

Ⅱ 小學二年級下冊寓言兩則教學反思100字

本課是由《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兩篇寓言組成。課文分別勾勒出了古代兩個可笑的人物形象。一個做事急於求成,違背常理,結果把事情弄得更糟;一個是對意外的收獲心存僥幸,不認真做事,結果一事無成。這兩則寓言都是家喻戶曉的作品,語言簡潔明快,內容生動有趣。

寓言常常是以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深刻的道理,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一種體載。教學中應抓住課文篇幅短小、內容生動有趣的特點。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插圖,抓住理解重點詞句,分析人物的言談舉止和心理活動,讀懂課文內容。同時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理解感悟。抓住課文的內在聯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和影響。

如:《揠苗助長》,講的是古時候有個人盼望禾苗長得快些,就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高里拔,結果禾苗都枯死了。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事物有它自身的發展規律,如果違反自然發展規律,強借外力,強求促成,反而會把事情弄糟。這則寓言情節簡單,學生一讀就能了解故事內容,但寓意比較抽象,這對於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比較難以理解的。為此,我認真研讀了文本,尋找到了本課教學的關鍵所在,較好地引導學生悟出了深刻的寓意。

《揠苗助長》這則寓言故事共4個自然段,按事情發展順序講明了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教學過程中,我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用填空的形式:「宋國有的農夫,因為巴望禾苗___________,就把禾苗_____________,結果_____________。」幫助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並自然地概括了各部分的意思。

《守株待兔》這篇寓言故事對孩子很有教育意義,這是古人做的一件蠢事,對什麼事情都存有僥幸心理,不會靠自己的努力去爭奪。從古到今這樣的人依然存在,學習本篇課文時,課後我布置了一個作業,要求學生續編《守株待兔》學生寫的很形象很生動,有的學生寫到:"種田人對自己的行為很是懊悔,於是他就振奮起來,不再等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而是踏踏實實,勤勤懇懇的工作,最終在秋季得到了大豐收,並且家庭逐漸富裕起來,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後來這個種田人還把自己的經歷講給了自己的兒女聽,並奉勸孩子不要像自己學習."孩子現在明白了這樣一個深刻的道理,但以後他們會怎麼做呢?我期待孩子不要只是片刻的明白,而是長遠理解。

自己取捨吧

Ⅲ 語文=年級下冊27課寓言兩則守株待兔第二年,農夫又種下了禾苗他會怎樣做

「守株待兔」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守著大樹,等著兔子。比喻不想努力,而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宋國有個農夫種著幾畝地,他的地頭上有一棵大樹。一天,他在地里幹活,忽然看見一隻兔子箭一般地飛奔過來,猛的撞在那棵大樹上,一下子把脖子折斷了,蹬蹬腿就了。這個農夫飛快的跑過去,把兔子撿起來,高興地說:「這真是一點勁沒費,白撿了個大便宜,回去可以美美地吃上一頓了。」他拎著兔子一邊往家走,一邊得意地想:「我的運氣真好,沒准明天還會有兔子跑來,我可不能放過這樣的便宜。」 第二天,他到地里,也不幹活,只守著那棵大樹,等著兔子撞過來。結果,等了一天什麼也沒等到。他卻不甘心,從此,天天坐在那棵大樹下等著兔子來撞。他等呀等呀,直等到地里的野草長得比莊稼都高了,連個兔子影也沒有再見到。 守株待兔的法律含義:「守株待兔」這則成語反映了人們的僥幸心理,而這種心理也是人們容易犯罪的心理。例如:一個小偷,在第一次偷竊後,沒有被抓住,他在僥幸心理的驅使下,又偷竊了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最後被抓住了,被法律制裁了。「守株待兔」這則成語告戒人們,面對違法犯罪行為決不能心存僥幸心理,否則,就像「守株待兔」的農夫一樣,沒有好結果。 「拔苗助長」這則成語的意思是將苗拔起,幫助它生長。比喻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結果反而把事情弄糟。 這個成語來源於《孟子.公孫丑上》,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ya)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 《孟子》是一部儒家經典,記載了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孟軻的政治活動、政治學說和哲學倫理教育思想。這部書中有個故事十分有名:宋國有一個農夫,他擔心自己田裡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 可是,一天、兩天、三天,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有往上長。他在田邊焦急地轉來轉去,自言自語地說:「我得想辦法幫助它們生長。」 一天,他終於想出了辦法,急忙奔到田裡,把禾苗一棵棵地拔,從早上一直忙到太陽落山,弄得精疲力盡。 他回到家裡,十分疲勞,氣喘吁吁地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力氣總算沒白費,我幫禾苗都長高了一大截。」 他的兒子聽了,急忙跑到田裡一看,禾苗全都枯了。 孟軻借用這個故事向他的學生們說明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主觀地急躁冒進,就會把事情弄糟。拔苗助長的法律含:「拔苗助長」這則成語反映了人們不顧事物發展的規律,強求速成的心理,而這種心理也是人們容易犯罪的心理。例如:一個公司會計,平常喜歡炒股,有時也能小賺一點,可是他覺得這樣賺錢太慢,要是有一大筆錢炒股就好了,於是他挪用公款,結果造成公款虧空,觸犯了法律。。「拔苗助長」這則成語告戒人們,做任何事情遵循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強求速成,否則,就像「拔苗助長」的農夫一樣,後悔莫及。

Ⅳ 學習了25玲玲的畫,26蜜蜂引路,27寓言兩則,28丑小鴨,這幾課有什麼收獲呢寫一

碰到問題,我們要認真想想,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做個善於思考的好孩子

Ⅳ 通過學習寓言兩則,我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是什麼.二年級下冊語文

在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兩則寓言故事,一個是《亡羊補牢》,一個是《南轅北轍》。雖然是小故事,卻給我們講述了大道理,我太喜歡了!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亡羊補牢》和《南轅北轍》都出自《戰國策》。《亡羊補牢》講的是一位養羊人第一次丟了羊,街坊勸他修羊圈、堵窟窿,養羊人沒有聽從勸告;第二天他又丟了羊,才後悔沒有聽街坊的勸告,於是趕快動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一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就不算晚。媽媽也常跟我說:「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是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錯再錯,不知改錯!」我上學也是一樣,要經常反思自己,有錯就改,這樣就一定會有進步!
《南轅北轍》講的是一個人想到南方去,而他所走的路卻是朝向北方。別人提醒他走錯了,他卻滿不在乎。(「轅」是古代車馬前面的兩根車杠;「轍」是車輪走過之後,路面壓成的痕跡。)人們用「南轅北轍」這句成語,來比喻行動與目的相反,也就是「背道而馳」的意思,含有諷刺、批評的意味。我真想跟他說:「快改變方向吧!否則,你會離目的地越來越遠的!」
可是,為什麼這兩個故事叫寓言呢?寓言和我們經常看的童話故事有什麼不同呢?寓言:「寓」,寄託;「言」,講道理。寓言是用假託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擬人手法,告訴人們一個深刻道理的文學體裁,常帶有諷刺和勸戒的性質。寓言和童話既有相似之處,又有區別。相似之處是它們的故事是虛構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界的其他東西和現象,都具有教育意義。不同的是,寓言比較短小,語言簡練、樸素,重在教訓和諷刺,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童話是一種富有幻想色彩的故事。有幻想,才有童話,它以少年兒童認識、理解的人或物為描寫對象,通過豐富的想像、誇張的手法來塑造形象。童話有詩一般優美的意境和語言,比如「清澈的湖水」能給人以美的享受。
現在,你們懂了嗎?我希望我能多學習一些寓言,這樣,我就能懂得很多人生的道理了。

Ⅵ 四年級下冊語文書的27課寓言兩則裡面的紀昌學射說了什麼樣的道理在這課文裡面講了道理

《紀昌學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做什麼事情都要堅持不懈,並且要有好的基礎,這樣才能成大事。

Ⅶ 寓言兩則《濫竽充數》《邯鄲學步》教學反思

《寓言兩則》文學常識
(1)《濫竽充數》出於《韓非子·外儲說上》,原文是:「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悅)之。廩食以數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課文是根據這段文字編寫的。
(2)《邯鄲學步》出自《莊子·秋水》,原文是:「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學行於邯鄲與(歟)?未得國能,又失其幫行矣,直匍匐而歸矣。」課文是根據這段文字編寫的。
內容詳解
本課是精讀課文,包括《濫竽充數》和《邯鄲學步》兩則寓言。
《濫竽充數》講的是戰國時候,齊宣王喜歡聽吹竽,又喜歡講排場,常叫三百人的樂隊一起吹奏給他聽。「講排場」,表現在吹竽的樂隊有三百人,而聽的人只有齊宣王等極少數人。「三百人一齊吹」,說明樂隊聲勢之大。南郭先生本來不會吹竽,可是他「自稱技藝高超」,混進了樂隊里,齊宣王給了他很高的待遇。「鼓著腮幫,捂著竽眼兒」表現的是南郭先生裝腔作勢的樣子。齊宣王死後,齊湣王繼位,他的愛好與齊宣王不同,他叫每個人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再也混不下去了,只好偷偷逃走。
這則寓言故事諷刺了沒有真本領,混進行家裡充數的人。後來作為成語來用,指不好的東西混進好的裡面湊數。另外,也常常用來表示自謙。
《邯鄲學步》講的是戰國時候,燕國壽陵有一個人到趙國首都邯鄲去學走路的故事。
課文先講燕國壽陵有個人為什麼要到邯鄲去學走路,原因是他「嫌當地人走路的姿勢不好看」。接著又講他看到邯鄲人「走路的姿勢十分優雅,很有特點」,就跟在後面學,「一扭一擺」是寫他機械模仿別人的動作。然後講他「徹底忘掉」自己原來的走法,「抬腿、跨步、擺手、扭腰」都機械地模仿邯鄲人的姿勢,這進一步說明他學習別人,只會機械地模仿。最後講事情的結果,燕國人的走法沒有學會,自己原來的走法全忘了,只好爬著回燕國去。
現在人們把這個故事作為成語用,比喻機械地模仿別人,最後連自己原來會的東西也忘記了。
這兩則寓言,都是把深刻的道理寄寓在一個短小的故事之中,具有諷刺意味,給人以啟發和教育。

Ⅷ 四年級下冊練習冊第27課寓言兩則的第六題怎麼寫

[四年級語文寓言兩則]二年級下冊語文書第27課寓言兩則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