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

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

發布時間: 2021-02-25 18:05:42

『壹』 刻舟求劍寓言

【原文】來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源墜於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譯文
【譯文】 有一個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掉進了水裡。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船停止以後,這個人從他所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船已經向前行駛了很遠,而劍卻不會和船一起前進,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注釋
1.涉--本指徒步過河,此指渡過。 2.自--從。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詞,這兒。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塗嗎?惑,迷惑,糊塗。「不亦......乎」是一種委婉的反問句式。 7.墜--掉下。 8.若--像。 9.是吾劍之所從墜--這里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國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縣北。 11.求--尋找。 12.之--代詞,代「劍」。 13.其劍自舟墜於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詞)那。

『貳』 刻舟求劍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事物都是發展變化的,不能一直用固化的思維去面對發展變化的事物,否則就會「在水流中求劍而不得」。

『叄』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楚國人做事很死板,書上怎麼寫的他就怎麼做,甚至遇到事情別人怎麼做的,他也學著怎麼做,從沒想過變通一下。

有一次,他經過山林,看見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頭從手上飛脫,掉進山谷里去了。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頭落下的地方做了一個顯眼的記號,然後從旁邊的小路繞下山去,對照著山上的標記,很快在草叢里找到了斧頭。這位楚國人對樵夫仰慕不已。

這位楚國人喜愛劍術,總是隨身佩帶一把寶劍。一天,他搭乘一條渡船過江。他立在船舷邊,江兩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於美景的他不小心,讓那把寶劍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見他緊盯著劍掉下去的地方發呆。旁人勸他趕緊跳下江去打撈,這位楚國人卻笑著搖搖頭.他眼前浮現出樵夫刻記號的一幕。接著便鎮定地說:「別慌張!我自有妙法。」

只見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劍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記號,並且自言自語道:「我的劍就是從這兒掉下去的!」船繼續前行,待船家停船時,這位楚人站起身,面對驚訝的目光,從容不迫地脫了衣服,從船舷邊所刻記號處跳人水中。

他在水中撈來撈去,怎麼也撈不到那把劍,於是浮出水面撫摸著船邊的記號,如夢游般喃喃著:「我的劍明明是從這兒掉下去的,怎麼找不到了呢?」

(3)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擴展閱讀

一、成語寓意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揭示道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二、成語用法

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變通的人。多含貶義。

『肆』 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是什麼

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隨身攜帶的一把寶劍專掉落江中。屬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國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個記號,並向大家說:「這是我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號。」
大家雖然都不理解他為什麼這樣做,但也不再去問他。
船靠岸後那楚國人立即在船上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在這里掉下去嗎?我還在這里刻了記號呢,怎麼會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起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入了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你的劍呢?」
其實,劍掉落在江中後,船繼續行駛,而寶劍卻不會再移動。像他這樣去找劍,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伍』 刻舟求劍的故事

有一個楚國人出門遠行。他在乘船過江的時候,一不小心,把隨身帶著的劍落到江中的急流里去了。船上的人都大說,劍掉進水裡了。

這個楚國人馬上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個記號,然後回頭對大家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眾人疑惑不解地望著那個刀刻的印記。有人催促他說:「快下水去找劍。」

楚國人說:「慌什麼,我有記號呢。=船繼續前行,又有人催他說:「再不下去找劍,這船越走越遠,當心找不回來了。」楚國人依舊自信地說:「不用急,不用急,記號刻在那兒呢。」

直至船行到岸邊停下後,這個楚國人才順著他刻有記號的地方下水去找劍。可是,他怎麼能找得到呢。船上刻的那個記號是表示這個楚國人的劍落水瞬間在江水中所處的位置。

掉進江里的劍是不會隨著船行走的,而船和船舷上的記號卻在不停地前進。等到船行至岸邊,船舷上的記號與水中劍的位置早已風馬牛不相及了。

(5)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擴展閱讀: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一般比喻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變通的意思。以靜止的眼光來看待變化發展的事物,必將導致錯誤的判斷。

文中的楚人正是犯了這樣的錯誤,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

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有一個人把相框釘在牆上,不事先量好相框的尺寸,而是先在牆壁上頂上釘子,再把相框放上去看看適合不,不適合又把釘子拔出,重新訂過,直到把相框安在牆上為止,這就是「刻舟求劍。」

『陸』 刻舟求劍這則寓言給我們講什麼道理

刻舟求劍,是一個寓言故事演化而成的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篇》:「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

」刻舟求劍「這則寓言同時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總是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不能憑主觀做事情。人不能死守教條。情況變了,解決問題的方法、手段也要隨之變化,否則就會失敗。告誡人們不能片面、靜止、狹隘地看待問題。

(6)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擴展閱讀:

「刻舟求劍」和「守株待兔」;都含有「拘泥不知變通;做根本做不到的事」的意思。但「刻舟求劍」重於「刻」和「求」;強調雖然主觀上努力;但不注意變化了的客觀情況;不能相應地採取適當的措施;「守株待兔」重在「守」和「待」;強調主觀上不努力;僅想坐守等待。

守株待兔能用於褒義,只要掌握了規律,在兔子必經之道上栽幾棵樹等兔子撞,也是可以的。比如某地是日軍必經之地,我們只要在此做好准備,守株待兔即可。

刻個記號便於打撈寶劍,原本並無錯,可是把記號刻在了移動的船上,那豈不等於沒有記號嗎?這個故事對那些思想僵化、墨守成規、看不到事物發展變化的人是一個絕妙的諷刺。故事告訴我們:辦事不能只憑主觀願望,不能想當然,要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而靈活處理。

『柒』 關於刻舟求劍的寓言日記

 刻舟求劍這個寓抄言故事,講了古代一個人乘舟不小心把劍丟在水中,不及時下水尋找寶劍,而在寶劍下水的船舷刻上記號, 以為就能找到劍。他不知道船在水中行走,而寶劍卻在原來的地方,不能繼續和船一起航行。
 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思想保守,做事死板的人不聽勸告,結果遇到事情一事無成。
 讀了這個成語故事以後,我懂得了我們做任何事都要隨機應變,不能跟刻舟求劍的那個人一樣保守死板,要知道社會在進步,事情在變化,只要有科學的態度,做任何事情就會成功。
 

『捌』 像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還有哪些

像刻舟求劍的寓言故事還有《守株待兔》、《鄭人買履》等,其寓意相同,都含有「不知變通」之意。
(一) 《守株待兔》。《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出自戰國韓非的《韓非子·五蠹》。《韓非子·五蠹》記載:「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就是說,戰國時宋國有一個農民,看見一隻兔子撞在樹根上死了,便放下鋤頭在樹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但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國人恥笑。而今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略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守株待兔後列入漢語成語,喻做一些人做事固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死守教條。
(二)《鄭人買履》。鄭人買履是先秦時代一則寓言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故事內容是說從前有一個鄭國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這人去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沒有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最終沒有買到鞋子。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鄭人買履》的故事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數據的習慣。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玖』 刻舟求劍寓言的大意

刻舟求劍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內從墜容。」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出自《呂氏春秋.察今》)

[譯文]

有個楚國人乘船過江時,劍從船上掉進水裡,他就在船幫上刻下一個記號,說:「這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等船靠岸,他就從刻記號的地方跳進水裡去找劍。船已走了很遠,而劍卻沒走,這樣去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哲理評析]

故事中楚國人滑稽可笑的做法違背了哲學中物質與運動關系的基本原理。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是位物質的存在方式。也就是說,整個宇宙處在永不停息的運動之中,不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具體說,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無機界到有機界,從人類社會到思維領域,都是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文中的楚國人,雖然看到了船、水、劍的客觀存在,卻忽視、否認了它們的運動,是一種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的錯誤表現。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