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禮蜜月典故
❶ 求古代日式婚禮全過程~大概是江戶時代,急用喲~
日本江戶時代婚禮全過程真不知道,不過可以參考下中國漢代婚禮過程
(一)漢族婚禮基本儀程
六禮: 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這是經典的六禮結構,但後世時有增簡。增則多在「六禮」環節的基礎上添加副儀節及雜俗,如催妝、送妝、鋪房等;簡則多簡並了幾項正婚前的禮儀,如宋代朱子撰《家禮》,因時俗將六禮並為「納采」「納幣」「親迎」三儀。
婚禮結構: 婚前禮→正婚禮→婚後禮。
完整的婚禮儀節:
婚前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
正婚禮【親迎→婦至成禮→合巹→餕余設袵】
婚後禮(成婦禮)【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婦饋舅姑】
三書:後世談婚論嫁,「六禮」常常和「三書」一起搭配出現,「三書」非周制昏禮的內容:
聘書:即訂親之書,男女雙方締造。納吉(過文定)時用。禮書:即過禮之書,是禮物清單,詳盡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納徵信(過大禮)時用迎親書:即迎娶新娘之書。結婚當日(親迎)接新娘過門時用。
華夏婚禮基本儀程釋義:
【婚前禮】
納采 納采即議婚,男方遣使上女家求婚。採用雁作為贄見禮物。
以雁為禮有三種象徵意義:
1. 雁為候鳥,秋天往南飛,春天北歸,來去有時,從不失時節,用雁來象徵男女雙方信守不渝的象徵。
2. 雁為隨陽之物,大雁行止有序,雁群在遷徙飛行時成行成列,領頭的是強壯之雁,而幼及弱者追隨其後,從不逾越。將這個原則用於嫁娶,長幼循序而行,不越序成婚。
3. 雁雌雄一配而終,象徵忠貞和白頭偕老 (後來有所發展,也用羔羊、白鵝、合歡、膠漆等作為贄禮的)
問名 男家徵求女家同意後,這時接著進行問名之儀節,以便回來後占卜成婚與否、吉凶如何。問名一般是女子姓名、排行、出生年月日及時辰等,發展到後世,稱換庚帖。這一過程也相當於訂婚。古語「男子稱名,女子稱字」,女子的名是不能輕易示人的。問名的意義可見非同小可了。
納吉 問名的目的,是為納吉作準備。《儀禮.士昏禮》載:歸卜於廟,得吉兆,復使使者往告。就是說,男方問名後,以龜甲來占卜男女雙方生辰八字,若得到吉兆,將占卜吉利的結果,派使者帶著雁到女方家報喜,後世稱為訂盟,儀式如同納釆。納吉之後,婚姻就算正式確定。後來民間把納吉改叫合婚了。就是把男女雙方的生肖及生辰八字合一下,看生肖是否相剋,八字是否相配。納吉和納采一樣,也用雁。
納征 納征禮往往是婚姻六禮的關鍵,《儀禮.士昏禮》載:「征,成也,使使者納幣以成婚禮。」意即派遣者納送聘財以成婚禮,故稱完聘、大聘或過大禮。納征以後,婚姻進入正式准備階段。
周朝聘禮「凡嫁女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士大夫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轂圭,諸侯加以大璋」。周制昏禮的聘禮取其象徵意義,不像後世那樣看重經濟價值。幣,意為彩色絲,後世所謂的「彩禮」就源於這個典故。可見先秦的彩禮是很簡單的,士大夫僅僅只用不過五兩彩絲加上一對鹿皮。但到了後世,彩禮的內涵就要實際多了,還包括飾物、綢緞、牲畜或現金等物。聘禮開始成了地位拼比的物事,難有定數。至此,周禮取聘禮的象徵意義變為取義取利兼圖。隋唐聘禮固定為九種,有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棉絮、長命縷、乾漆等,各項物品皆有祝福夫妻愛情永固的意義。
請期 定成婚吉日的禮,由男方決定,然後正式通知女方。後代婚禮在演變中發展出來催妝,送妝,鋪房,這三項儀節在先秦文獻中未見記載。 親迎 父親醮子,新郎接受賜酒一飲而盡,便動身去迎娶自己的新娘。女方家長在家廟設筵,在門外迎新婿。婿以雁做贄禮。彼此揖讓登堂,女婿再拜。
周制昏禮親迎婿及婦都用馬車,宋代時逐漸開始婿騎馬婦乘轎。出了家廟門,把新娘坐車駕好,在新娘上車時,還要親自把上車用的引手繩遞給新娘,照顧她上車。然後新郎親自駕著馬車,讓車轉三圈,才把馬車交給車夫,自己乘坐另一輛馬車走在前頭。到了家門口,新郎先下車來等候,新娘車到達後,新郎帶領新娘進入家中,新娘入宅,婚前禮即告一段落。
【正婚禮】
正婚禮是指新娘被接到男方家以後,所舉行的正式結為夫婦的儀式。主要有拜堂(周制昏禮沒有這一項)、沃盥、對席、同牢合巹和餕余設衽幾項。
拜堂 周制昏禮沒有夫婦拜堂之禮。司馬光《書儀》:「古無婿婦交拜之儀,今世俗始祖見交拜,拜致恭亦事理之宜,不可廢也。」可知宋代交拜之禮已經流行。元代拜堂,於夫婦交拜外,尚有同拜天地之禮,即先拜天地,再拜婿之父母,最後夫婦交拜。這就是如今流傳下來的三拜之禮。
沃盥 指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凈的意識。周制的沃盥禮節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
對席 新婚夫婦交拜禮畢,要相對而坐,謂之對席。對席的位置,男西女東,意以陰陽交會有漸。
同牢合巹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合巹是指夫婦交杯而飲,注意——是交杯,只是交換了杯子而已,並非很多誤導人的古裝劇那樣挽著胳膊喝的「交擘酒」。合巹本意指破瓠(瓜)為二,合之則成一器。剖分為二,分別盛酒。最初合巹用匏瓜,匏是苦的,用來盛酒必是苦酒。匏既分為二,象徵夫婦由婚禮將兩人合為一。所以,夫妻共飲合巹酒,不但象徵夫妻合二為一,永結同好,而且也含有讓新娘新郎同甘共苦的深意。
這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合巹禮流傳到後世,發展成酒筵。「吃喜酒」已成為民間行婚禮的簡稱。酒筵由簡到繁,但最主要的意義就是,婚姻得到了親朋好友的承認。
餕余設袵 這是通常所說的合床禮,正式成為夫妻。新娘脫服由女侍接受,新郎脫服由男侍接受,新郎親脫新婦之蓋頭,此時侍人持燭而出。此後男女雙方正式結為夫婦。
【婚後禮】
婚後禮,使新婦成為男家的一分子,與男家的親族融合在一起,所以又稱「成婦禮」。成婦禮主要有四:婦見舅姑、婦饋舅姑、舅姑饗婦。
婦見舅姑 妻稱丈夫的父親為「舅」,稱丈夫的母親為「姑」,成婚後的第二天早晨,新娘就早早起床、沐浴,新婦拿著盛著棗、栗和腶修等物的竹器到公婆的寢門外等待。盛有「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
婦饋舅姑 根據《禮記》,「婦饋舅姑」之禮是隨著「婦見舅姑」之後的,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食,待二老食畢,婦要象徵性地吃公婆的餘食以示恭孝。之後有「舅姑饗婦」之禮 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的是新婦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房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後將主持中饋,以盡孝道。唐代有「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譴小姑嘗」的描述。該俗應是後世的演變發展。
舅姑醴婦 「婦饋舅姑」之後,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 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懷。
一獻之禮:先由主人取酒爵致客,稱為「獻」;次由客還敬,稱為「酢」;再由主人把酒注入觶或爵後,先自飲而後勸賓客隨著飲,稱「酬」,這么合起來叫作「一獻之禮」。在「獻」的環節中,有洗爵的步驟。公公在洗爵於南,婆婆洗爵於北。
一獻禮成後,本別下階。《禮記·昏義》記:「厥明,舅姑共饗婦以一獻之禮,奠酬,舅姑先降自西階,婦降至阼皆,以著代也。」按照舊時的民居結構,西階為賓位,阼階為主位,新婦從阼階下來,表示從此之後授之以室,代理家政。 廟見成婦 廟見禮為「新婦祭行於祖先」——婚後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娘至宗廟祭告祖先,以表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自此,成婦禮(暨「婚後禮」)完成。
「成婦」「成妻」之辨
「成婦」是指成為男家的媳婦,「成妻」則指作為一個男人的妻子。 汪中,鄭珍,等清儒仔細考證了《儀禮·昏禮》的儀節和稱謂,又從《曾子問》分析訂婚和解除婚約的種種可能性,目的在於探究:婚姻關系何時成立?因為他們關懷的是一個當時很嚴重的社會問題:「室女守貞」。「室女守貞」就是所謂的「望門寡」。當一個女子訂了婚,還沒過門,未婚夫就死了。這樣的一個「許嫁女」,能否另許夫家?還是得嫁去夫家奉養公婆,過繼個孩子承繼香火?與該男合葬?基本上,主張室女守貞者,表示他們認為成婦重於成妻,一旦訂了婚(納聘),婚姻就成立;反對者則堅持有親迎合體之實,婚姻才成立,翁姑媳婦關系才成立。在清朝,因「室女守貞」獲頒牌坊的數量很多,經考證,「夫」之稱謂的出現,得等到親迎之夜,婿入婦之寢房、婦言「若非我夫,焉入我室」時才出現。換言之,「夫婦」一詞的成立要等到行過親迎禮、喝了交杯酒、有「合體」之實時才成立。既然沒有夫妻之實,又何來守寡、殉葬、侍養公婆?(節選自台灣學者 張壽安《我的清代禮學研究》 中國思想史研究通訊第5輯)
實際,直至宋代,女子在婚姻上都具有相當的地位。而按照後世的邏輯,若新婦在未告廟之前去世,只能歸葬於娘家,既然得不到夫家成員的地位,那麼「室女守貞」「殉夫盡節」「未嫁奉養夫家」等習俗,不就非常沒有道理嗎?清代大行其道的「貞潔牌坊」不是成了黑色幽默么?這種陋習,實為中國文化中的變異成分,並不合乎華夏禮義。
(二) 漢族婚禮的兩種典型風貌
雖然婚禮儀程的結構保持穩定,但就婚禮的風貌演變來看,變化還是相當明顯的,故此,本文將按照兩種風格將它們分類區別:
『藍本型』的周禮婚制——莊重典雅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詩經·周南·桃夭》 周制婚禮,承啟上古至夏商,集成於禮樂開國的西周,發揚於君子風范的春秋戰國,穩定於華夏諸族最終形成漢民族的時候,在漫漫三千年裡始終為華夏婚禮之藍本,最終蔚成燦爛的雲霞。
那時候的婚禮還叫做昏禮。沒有奢侈的聘禮,沒有鋪張的排場,也沒有喧鬧的筵席。昏禮重的是夫婦之義與結發之恩,並不認為這是一件可以喧鬧嘈雜的事。那時候的昏禮簡朴干凈,沒有後世繁縟的挑蓋頭鬧洞房這類繁雜的玩意兒,夫妻「共牢而食,合巹而酳」,而後攜手入洞房。次日拜見舅姑,三月後告見家廟,從此,新婦正式融入夫家家族。那時候的昏服也不是現在人們誤解的大紅一片,而是端莊的玄色禮服(玄色,黑中揚紅的顏色,按照五行思想,是象徵著天的、最神聖的色彩)。嫁女之家三日不熄燭火,在盈盈火光中思念著遠去的女兒;夫家也三日不舉樂,安慰著思念雙親的新娘……整個儀式寧靜安詳。但安靜細致的儀式中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想要捕捉到的力量。黃昏中開始的那個安靜優美的儀式,映照出一個久違的文明氣息——那是純正、優美而偉大的漢文明,直指人心。
『發展型』的後世婚禮——喜慶熱鬧
催鋪百子帳,待障七香車。 借問妝成未,東方欲曉霞。 —— 唐 陸暢 《雲安公主下降奉詔作催妝詩》 此類是指在周制婚禮的基礎上逐漸演變的後世漢族婚禮。其中混雜了許多非漢族來源的婚俗禮儀,有諸多變異,故此稱為「發展型」。 婚禮是什麼時候慢慢放在白天的已經不得而知了,也許是因為漢代以後的戰亂,夜晚不安全的緣故,也許是因為感染了胡俗習慣,再加上後來的婚禮排場逐漸變大,時間變長,也就逐漸放在了上午,這樣,歡慶的儀式往往持續一天。
與後世婚禮不同,先秦至兩漢昏禮,女父迎婿於門外,禮節甚重,更別說刁難女婿的事了,唐《封氏聞見錄》6卷五雲:「近代婚嫁有障車、下婿、卻扇及觀花燭之事。」自從昏禮有了賀客和婚宴開始,婚禮的世俗歡慶氣氛就逐漸擴展。婚禮的歡慶的氣氛本是生民常態,同時也來自華夏周邊的風俗浸染。胡俗婚禮多喜慶,後世婚禮的許多雜俗,比如鬧洞房,是契丹的婚俗。跨火盆,則來自滿族。根據周禮,婚禮是沒有蓋頭的,但紅蓋頭卻成了世俗婚禮的象徵。儀禮中的婚禮不舉樂,無酒筵酬賓的儀節,只在新房中為新郎新娘專設一席。到後世,宴眾賓客會成了婚禮必不可少的一項,鬧房也成了保留節目。也許,我們更加熟悉的婚禮就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 ……
縱觀以上兩種漢民族傳統婚禮的模式,不難看出:歷史的悠久,國土的遼闊,文化基因變異的程度自然不會小,畢竟,沒有交流的民族在地球上是不存在的,在婚禮的發展上,華夏民族的婚制婚儀,吸納了許多外來民族的習俗。歷經多次主動的、被動的民族間交流,經歷多次國運縱橫起伏,華夏婚禮在漫長的時光中慢慢流變。 耐人尋味的是,從歷代禮書的修訂,可以看出古人對這種現象的態度:對周禮婚制的偏好,對世俗婚制的寬容。於是,理想與世俗便兩不相悖,各有市場。這也許就是華夏文化的特點之一吧,古人已經給出了適宜的處理方式,不必苛求統一。我們今天倡議恢復傳統婚禮,作為撰寫者的我,坦率地說我本人偏好周制昏禮,但在這里並不苛責新人們的任何選擇。所以,我們將以並行的方式,認真地寫出這兩種婚禮的具體方案。各花入各眼,任由人們選擇好了。
三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理想型」的周制昏禮詳解 (禮服、妝飾、禮器、禮物、儀程等) 【婚服】 我們今天最熟悉的漢族婚禮禮服恐怕就是彩綉龍鳳的大紅吉服、大紅蓋頭了,恐怕很少人知道,三千多年前的周代,同時也是我們要探究的華夏婚禮的源頭,婚禮服的顏色是玄黑色和纁紅色,並且這種主流的婚服色系一直持續到隋唐以前。我們今天熟悉的大紅婚服其實出現的時間比較晚,到了明代才有明確的定製。顏色是心態的反應,從婚服的變化也可以看出華夏婚禮風貌乃至整個文化風貌的演變
❷ 新婚賀詞、習俗、典故、對聯
賀詞:
天作之合
心心相印
永結同心
相親相愛
百年好合
永浴愛河
佳偶天成
白頭偕老
百年琴瑟
百年偕老
花好月圓
福祿鴛鴦
天緣巧合
美滿良緣
郎才女貌
情投意合
夫唱婦隨
珠聯壁合
鳳凰於飛
琴瑟合鳴
相敬如賓
同德同心
如鼓琴瑟
花開並蒂
締結良緣
緣訂三生
鴛鴦壁合
文定吉祥
姻緣相配
白首成約
終身之盟
盟結良緣
對聯:
愛心已合
結婚情更濃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一對璧人留小影
無雙國士締良緣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池舞鳳凰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比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邊理枝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經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鳳翔鸞鳴春正麗
鶯歌燕舞日初長 綉閣昔曾傳跨鳳
德門今喜近乘龍
紅梅吐芳喜成邊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玉喜締良緣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花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春暖花朝彩鸞對箅
風和月麗紅杏添妝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玉暖玉生香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笙舞鳳凰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日暖玉生香
並蒂花盛開長征路上
比翼鳥雙飛四化途中
並肩同步長征路
齊心共譜幸福歌 不須玉杵千金聘
已有紅繩兩頭連
不願似鴛鴦嬉戲淺水
有志象海燕搏擊長風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成家當思創業苦
舉步莫戀蜜月甜
窗前共議四化業
燈下同攻網路書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香斟琥珀杯
春風堂上初來燕
細雨庭前乍開花 春暖花朝彩鸞對舞
風和麗月紅杏添妝
大地香飄蜂忙蝶戲相為伴
人間春到鶯歌燕舞總成雙
當門花並蒂
迎戶樹交柯 東風入戶
喜氣盈門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風暖丹椒青鳥對舞
日融翠柏寶鏡初開
鳳翔鸞鳴春正麗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紅梅吐芳喜成連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花月新妝宜學柳
芸窗好友早栽蘭
花燭光中連開並蒂
笙簧聲里帶結同心
花燭下賓客滿堂齊贊簡朴辦事
洞房中新人一對共商勤儉持家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婚姻必須自主願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愛情豈容買賣讓人間相思者早結良緣 婚姻自主恩愛重
家庭和睦幸福多
吉人吉時傳吉語
新人新歲結新婚 嫁女婚男處處從簡
移風易俗事事當先
江上漁歌白鷗同舞
舟中春暖紫燕雙飛
結成平等果
開出自由花
節約辦婚事親友皆歡喜
勤儉建家庭夫妻更和睦
結婚筵前共飲合歡酒
勞模會上同唱勝利歌
景麗三春天台桃熟
祥開百世金谷花嬌
今日新婚禮一杯香茶酬賓客
來年頒獎會兩朵紅花贊英雄
錦堂雙璧合
玉樹萬枝榮
勞動夫妻革命紅花開並蒂
長征伴侶愛情羅帶結同心 立新風只生一個是男是女皆好
破舊習有利兩家嫁女嫁男都行 聯戚攀親何必門當戶對
交結情侶只求道合志同
縷結同心日麗屏間孔雀
蓮開並蒂影搖池上鴛鴦
滿架薔薇香凝金屋
依檻芍葒花擁瓊樓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紅
男女並肩為錦綉江山添異彩
夫妻攜手向偉大祖國獻青春
男尊女女尊男男女平等
夫敬婦婦敬夫夫婦相親
且看淑女成佳婦
從此奇男已丈夫
琴瑟調和多樂事
親友團聚溢歡心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雙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連理枝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同謀革命千秋業
共建勤勞百世家 同心同德參加四化建設
相親相愛創造幸福家庭 同心同德革命伴侶
互敬互愛美滿夫妻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壁喜締良緣
相敬如賓莫道婦隨夫唱
情深似海休言女卑男尊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簫引鳳凰春生斑管
杯斟鸚鵡香溢梅花
攜手結伴侶眼角眉梢添喜色
並肩話長征燈前月下有知音
新人辦新事新風傳梓里
春日耀春暉珍色滿園庭`
新社會新人物新婚嘉禮
好政策好光景好合百年
幸福時代春常在
革命夫妻情誼長 綉閣昔曾傳跨風
德門今喜近乘龍
雪案聯吟詩有味
冬窗伴讀筆生香 一對壁人留小影
無雙國土締良緣 一對紅心向四化
兩雙巧手繪新圖
一對青年要為四化添彩
兩顆紅心誓給祖國增光
以優異成績雙登紅榜
為宏偉目標同獻丹心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銀漢雙星藍田合壁
人間巧節天上佳期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蘭 鶯歌燕舞菊花吐艷
水笑山歡丹桂飄香 又紅又專兩情魚水
同心同德百歲鴛鴦
魚躍鳶飛滾滾春潮催四化
月圓花好溶溶喜氣入人家 玉律鳴秋鵲橋路近
金風滌暑魚水歡諧
雲擁妝台和風正暖
花迎寶扇麗日方長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志同道合革命新伴侶
互敬互愛美滿好婚姻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紫燕雙飛迎春舞
紅花並蒂朝陽開
自由戀愛兩朵紅花並蒂開綻
計劃生育一代新人茁壯成長
自由戀愛雙方如意
民主持家百事稱心
自願自由情投意合
相親相愛花好月圓
戀愛心已合 結婚情更濃
芝蘭茂千載 琴瑟樂百年
祥雲繞屋宇 喜氣盈門庭
香掩芙蓉帳 燭輝錦綉幃
百年歌好合 五世卜其昌
笙簫奏鳳凰 鼓樂迎佳賓
堂開蓬萊景 人醉武陵春
才高鸚鵡賦 春暖鳳凰樓
吹簫堪引鳳 攀桂喜乘龍
百年恩愛雙心結 千里姻緣一線牽
皓月描來雙影雁 寒霜映出並頭梅
紅妝帶綰同心結 碧樹花開並蒂蓮
一對璧人留小影
無雙國士締良緣
杯交玉液飛鸚鵡 樂奏瑤池舞鳳凰
比飛卻似關睢鳥 並蒂常開邊理枝
琴韻譜成同夢語 燈花笑對含羞人
一嶺桃花紅錦綉 萬盞銀燈引玉人
眉黛春生楊柳綠 玉樓人映杏花經
鳳翔鸞鳴春正麗 鶯歌燕舞日初長
花燦銀燈鸞對舞 春歸畫棟燕雙棲
綉閣昔曾傳跨鳳 德門今喜近乘龍
梧桐枝上棲雙鳳 菡萏花間立並鴛
銀鏡台前人似玉 金鶯枕側語如花
文窗綉戶垂簾幕 銀燭金杯映翠眉
方借花容添月色
欣逢秋夜作春宵
歡慶此日成佳偶 且喜今朝結良緣
紫簫吹月翔丹鳳 翠袖臨風舞彩鸞
春窗綉出鴛鴦譜 夜月捍斟琥珀杯
碧岸雨收鶯語暖 藍田玉暖玉生香
紅梅吐芳喜成邊理
綠柳含笑永結同心
下玉鏡台笑談佳話
種藍田玉喜締良緣
白首齊眉鴛鴦比翼
青陽啟瑞桃李同心
春暖花朝彩鸞對箅
風和月麗紅杏添妝
槐蔭連枝百年啟瑞
荷開並蒂五世征祥
秋水銀堂鴛鴦比翼
天風玉宇鸞鳳和聲
海枯石爛同心永結
地闊天高比翼齊飛
橫 披
燕爾新婚 百年嘉偶
珠聯璧合 鸞鳳和鳴
笙磬同諧 心心相印
龍騰鳳翔 玉樹瓊枝
福緣鴛鴦 喜成連理
百年好合 五世其昌
情真意切 幸福美滿
鶯歌燕舞 花好月圓
永結同心 喜氣生輝
新婚對聯的傳說:---------
每當聽到有人家要結婚,最不可缺少的就是一副紅對聯。把紅對聯貼在新房門框邊上,看上去既漂亮又鮮艷。聽老人們說,關於紅對聯還有一個小小的故事呢!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某縣的一位書生要去京趕考,在路過一村莊時,他感到有點口渴,便走上橋去想找點水喝。他走上橋以後,看到橋下邊有一位女子正在洗衣服,不好意思去打擾,邊坐在橋頭上,想歇一會。等那女子把衣服洗完,站起來剛要走,一眼便看見了橋上的書生,朝他看了一下,邊害羞的低下了頭。書生被女子的一笑弄得莫名其妙,他不知道那女子為什麼要沖他笑,便找來一片很大的楓葉,在楓葉上面寫了一幅對聯的半邊,然後拋向水中。楓葉在河水中流淌著,一直漂到女子洗過衣服的地方。女子看到了楓葉,撿起了一看,上面寫著一幅對聯的半邊「詩題紅葉成佳偶」。女子看過後,很快就在楓葉的另一面寫上了「玉種蘭田結良緣」這七個字,然後放在水中。書生看到了女子在楓葉上寫著什麼,覺得很有必要看看,便跑向橋下,在水中撈起楓葉,一看,不由得驚呆了,他所寫的那幅對聯,竟然被一位女子對上了!可知,那女子一定是不凡的。書生於是走到女子跟前,與那女子談了起來。才知道女子是這莊子的地主家的大小姐。她不僅人長得漂亮,而且讀過詩書,是一位很有學問的女子。書生與那女子談了片刻後,並與女子約定了下次相會的時間和地點,便繼續上路了。
書生本來就信心十足,加上那女子對他的支持,更是有把握。果然不出所料,書生考取了頭等狀元。當皇上要給他賜婚時,他拒絕了,而是請求皇上讓他自己去找伴侶。皇上恩准了,書生便辭去,開始上路了。
在書生和女子結婚的那一天,他們在一張紅紙上寫下了他們初次見面時寫過的那幅對聯,然後剪下來貼在新房門框邊,把它當作他們的證婚人。
從此,結婚貼紅對聯的風俗就在民間流傳開了。
❸ 對情侶蜜月如何講解導游詞
各位團友早上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廣東省***旅行社歡迎各位來到美麗的海濱城市珠海!我是各位本次珠海之行的導游**,大家也可以叫我小*。非常榮幸能夠為各位貴賓提供導游服務!各位在游覽過程中如有什麼問題,請盡管提出,我將會盡我所能為大家提供服務,預祝各位今天玩的開心,玩的盡興,並滿意小悅為各位提供的導游服務。我的電話是12345678901,在行程中有任何情況都可以聯絡我。我們現在要前往今天各位在珠海的游覽主題—東澳島。珠海是一座海濱度假休閑城市,它的陸地面積有1952平方公里,海域面積是5965.2平方公里,在珠江入海口這片遼闊的水域上,大大小小的島嶼多達146個,他們中的大部分是集中在東部海域的萬山群島,可以說海島資源是非常的豐富,在廣東省絕對是海島面積最大、島嶼數量最多的城市。
這些島嶼像珍珠一樣點綴在南中國海上,著名的中央電視台主持人李詠在《幸運52》中曾經出過這樣一個問題,問的是中國的「百島之市」在哪裡,現在大家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嗎?沒錯,就是我們的珠海。來珠海有句話,要和大家一同分享,叫做「珠海邊、吃海鮮、玩海面」,說的就是到這里一定不能錯過與大海和海島來個親密的接觸。你可能會想了,珠海這么多島,到底哪個好玩呢?是啊,珠海的島確實很多,這裡面有離香港最近的桂山島、有和當年南宋愛國將領文天祥有關的外伶仃島,還有九洲島、淇澳島、荷包島、高欄島等等。來眾多島嶼中,東澳島是最為迷人令人流連忘返的。為什麼這么說呢,就讓我們一道在這座島上尋找出答案吧!你們看,我們剛剛下船的地方,這個海岸線有什麼特點呢?對了,她的弧度是非常的優美,這也是東澳島得名的地方。
「澳」,是海邊彎曲可以停泊船隻的地方,多數是用於地名,打個比方,我們國家的特別行政區之一澳門的「澳」就是用的這個字。那麼,在這里,因為這個「澳」在島的東面,所以就叫做「東澳島」啦!咱們有些從內陸過來的客人是不是聞到了一股特別的味道呢,這是大海的味道,有些人叫它做海腥。大家可以看到這岸上晾曬著許多的海產品:這種五個角的是海星,旁邊這種就是魚干;那邊的長著長長尖牙的是海蛇,還有遠一點的又胖又短的是海參。在這個島上,居住著一些世代以捕魚為生的漁民,形成了一個東澳村,這些就是他們出海回來的收獲。村裡面有小學,有信用社,還有郵電代辦所呢,和陸地上差不多。這里民風淳樸,村裡的人都很好客,你看,就連地上的小狗和老母雞都不怕人,在悠閑地散步呢。
請各位跟著我走,沿著右手邊這條石頭小道走上去。這條路通往銃城,當年可稱得上是一條軍事要道,一般人可是不給他過,我們現在生活在和平年代還是非常幸福的。「銃」是金字旁加一個「充滿」的「充」,古代的時候是指槍一類的火器,銃城就是有著火器的軍事堡壘。現在這里植被非常茂盛,森林覆蓋率達到82%,村民們特別愛惜島上的每一棵樹每一塊石頭,而且還堅持每年植樹造林500畝。我們來了也要入鄉隨俗,用實際行動保持這里的清潔,路上如果有喝剩的瓶子或食物包裝,就請您高抬貴手,把它們順便扔到附近的垃圾桶里。有人問這個路邊樹上長的菠蘿能不能吃,我想起了一個典故,叫做「路邊李苦」,說的是一個叫王戎的小孩和同村的小朋友到村外面玩,又累又渴,這時他們看到路邊長著一棵李子樹,上面長滿了鮮潤的李子,很誘人,王戎周圍的孩子都爬到樹上去摘,可是他卻沒去,說:「這里每天來來往往很多行人,為什麼沒有人去摘呢?可能不太好吃」,這個野菠蘿也是,生吃的話會非常的上火,喉嚨不舒服,所以「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啊。
路邊的礁石上有些貝類,我們東澳島的海產品非常豐富,光魚類就有200多種,常見的也有70餘種之多。除了剛上岸看到的正在晾曬的海鮮,這里的將軍帽、狗爪螺、石九公被稱為「東澳三寶」,非常的鮮美,有機會大家可以去品嘗。這個稍微空曠一點的地方是東澳島海關遺址。在鴉片戰爭以後,英國人佔領了香港,接著又在1860年強佔九龍,於1898年租佔了新界及大嶼山、長洲等海島。為了維護海關對外貿易的管理和稅務利益,清政府在1898年籌建東澳海關,用來代替剛撤出的九龍海關常州稅廠的職能。1899年10月,東澳海關正式使用,負責監管往來香港和廣東西部沿海城鎮的華籍民船及所載的貨物,徵收鴉片稅厘和百貨的關稅。辛亥革命以後,就發生了變化,民國政府在1917年停止了罪惡的鴉片貿易,而且當時社會混亂、民不聊生,這個海關經常受海盜滋擾,來報關的船隻越來越少,1919年5月31日,這里正式閉關,手續都改往在拱北那邊的馬騮洲分關辦理了。
沒想到現在如此愜意美麗的海島,還有一段與近代中國外貿經濟息息相關的歷史吧!不過更有歷史的還在後面,那就是銃城。這座銃城是清朝雍正七年也就是1729年修建的,現在的遺址主要包括銃城和烽火台。銃城的平面是呈長方形,長49米,寬22米,牆高3米,厚有2米,全部都是用石塊砌的,城門以青磚拱頂,城上面的炮位非常清晰,大家一會兒可以在上面拍照留念。銃城東南方向大概30米的地方有烽火台,錐台的形狀,用小石頭修築的,上面的直徑有半米。這個銃城是清政府用來抵禦外來侵略的重要海防軍事設施,當年可是個軍事重地。大家現在可以登上城牆,遠眺大海。你們看,這炮台下面漫山遍野布滿了各種顏色的小花,閉上眼睛,吹拂著海風,仔細聞一聞,真是有著沁人心脾的芳香呢。
各位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裡像不像一位運籌帷幄的將軍呢?這就是鎮海將軍了。他在這里日日夜夜監護著海面,守衛著海島的一草一木,保護這方山水的平安,感謝他讓我們有了今天順利的旅遊生活,在這里,咱們就遙祝他老人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啦!現在我們原路返回,驅車前往有著「鑽石海灘」之稱的南沙灣。我去過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很多海灘,當中南沙灣給我留下的印象最好。遠的咱不說,它在萬山群島中絕對是最富盛名的,在珠海市區或者附近的海島上可以說是堪稱一絕。這片沙灘雖然不大,但是地勢平緩,有著灘斜、沙白、水凈、浪軟的美稱。適宜游泳、垂釣,更適合海上娛樂,而且退潮的時候還可以在上面捉螃蟹拾貝殼,特別的有趣。在黃金周等重大節日的時候,這里還會舉行熱情洋溢的篝火晚會,那時來這里就可以和著歌聲盡情舞蹈,體會東澳島的另一種風情。
每次來到這里,客人們都玩得非常開心捨不得離開。有些朋友可能說自己不太會游泳,不過來這里完全沒有關系,因為南沙灣的旁邊有一座不算太高的斧頭擔山,相傳是當年吳剛砍桂樹休息時在這里流連忘返,把斧頭落下,化為這座山。它的山頂地勢平坦、視野開闊、山海相連,建有一個蜜月閣,在那裡全島美妙的風光可以盡收眼底,「登斯樓也」,真可謂是「寵辱皆忘,其喜洋洋也」啊!古人雲「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在這里,各位可以盡情享受這喧囂都市裡難得一見的美景。現在,東澳島已經和珠海市本土旅遊企業的龍頭老大九洲港務集團聯合起來,將投資6.5億把東澳島打造成為萬山群島最高尚的度假會議中心。那時,當您再來到這里,就會有著比現在更加完善的體驗。
現在我們就自由活動,兩個小時之後在這片海灘的紅旗下集合,以前那會是「長在紅旗下」,這回咱們可算是玩在紅旗下了。大家在開心的同時也要記得注意安全喔!
❹ 形容新婚的古詩詞有哪些
一、《新嫁娘》
作者:唐代王建
1、原文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2、翻譯
新婚三天來到廚房,洗手親自來作羹湯。
不知婆婆什麼口味,做好先讓小姑品嘗。
二、《贈內》
作者:唐代李白
1、原文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2、翻譯
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都喝得酩酊大醉如爛泥一般。
你雖然是我李白的夫人,和那整天不顧家的周太常的妻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4)婚禮蜜月典故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及鑒賞:
1、《新嫁娘》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王建剛結婚時所作,寫的是一位剛剛嫁入夫家的新娘的感受,描寫了當時社會新媳婦難當的社會現實。
通過寥寥幾筆,就把新娘子欲討好婆婆卻又唯恐得罪婆婆這種進退兩難的心境惟妙惟肖地展現出來,歷來廣為傳誦。
2、《贈內》
這首詩是開元二十五年(737)李白三十五歲時所作。李白回到安陸,是在開元二十年(732)三十二歲結婚之時。李白之妻是唐高宗時擔任過宰相的許圉師的孫女。
李白在安陸的白兆山桃花岩修築了新居,其後不久他又漫遊各地去了。由於李白喜歡飲酒,其妻對此十分擔心,李白對此也有一些反省,但卻不能戒酒,因此寫下了這首詩。
此詩以調侃的口吻,化用東漢太常卿周澤的典故,自嘲自己天天爛醉如泥,還要夫人服侍,以戲謔之語安慰夫人。全詩多次用典,卻又明白如話、幽默風趣,同時暗遣愁情。
❺ 古代愛情典故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春秋詩經(「國風」中的一首)周南 關雎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漢 漢樂府 上邪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唐 王維 相思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唐 崔護 題都城南庄
楊柳青青江水準,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晴。 ——唐 劉禹錫 竹枝詞(三)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唐 元稹 離思
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知。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唐 杜牧 贈別(二首)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唐 李商隱 無題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唐 李商隱 無題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
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唐 李商隱 錦瑟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 金縷衣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北宋 秦觀 鵲橋仙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北宋 柳永 蝶戀花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北宋 蘇軾 江城子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北宋 歐陽修 生查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里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里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北宋 蘇軾 蝶戀花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
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南宋 辛棄疾 青玉案(元夕)
紅耦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雲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此情無計可消除,上下眉頭,卻上心頭。
——宋 李清照 一翦梅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
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愁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
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宋 晏殊 木蘭花
國風 鄭風 子衿
書名:詩經作者:不詳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國風 秦風 蒹葭
書名:詩經作者:不詳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上邪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相思 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秋風詞 李白
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長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寄李億員外 魚玄機
羞日遮羅袖,愁春懶起妝。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枕上潛垂淚,花間暗斷腸。自能窺宋玉,何必恨王昌?
長相思 林逋
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送迎。誰知離別情?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頭潮已平。
相見歡 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謁金門 馮延巳
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閑引鴛鴦香徑里,手捋紅杏蕊。
斗鴨闌干獨倚,碧玉搔頭斜墜。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錦瑟 李商隱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庄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無題 李商隱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香微度綉芙蓉。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無題 李商隱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後清宵細細長。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暮秋獨游曲江 李商隱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離思 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題都城南庄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寄人 張泌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江陵愁望有寄 魚玄機
楓葉千枝復萬枝,江橋掩映暮帆遲。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
夢江南 溫庭筠
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雨霖鈴 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鳳棲梧 柳永
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闌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蝶戀花 晏殊
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遠知何處。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江城子 秦觀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一登樓。便做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生查子 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滿春衫袖。
訴衷情 顧敻
永夜拋人何處去?絕來音,香閣掩。眉斂,月將沉,爭忍不相尋?
怨孤衾。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似黃花瘦。
一剪梅 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玉樓春 晏殊
綠楊芳草長亭路,年少拋人容易去。樓頭殘夢五更鍾,花底離情三月雨。
無情不似多情苦,一寸還成千萬縷。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
竹枝詞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還有情。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鄉歌。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
無題
書名:唐詩三百首作者: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
書名:唐詩三百首作者:李商隱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台類轉蓬。
鵲橋仙
書名:《全宋詞》作者:秦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卜運算元
書名:《全宋詞》作者:李之儀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嘗似鞦韆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竹枝詞 劉禹錫
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仃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 李清照和丈夫的愛情是典範,不過就是太愁:描寫婚後蜜月的:「雲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淡淡相思的:「雲中錦書」還有很多經典的
另外還有描述夫妻生活的:漢時梁鴻和妻子孟光的「舉案齊眉」
——宋 李之儀 卜運算元
❻ 誰有關於中國古代婚禮的故事
拜堂:
①相傳女媧造人的時候,開始只造了一個俊俏的後生,這後生雖說有吃有穿,逍遙自在,但孤孤單單一人,總覺得很悶。所以常唉聲嘆氣。
一天晚上,月亮圓了,明光光地掛在天上,小夥子觸景生情,更感寂寞,就對月亮說:「月老月老你細聽,給我找個知心人,我世世代代領你的情!」剛說完,月亮一忽閃,一個白眉長須的老人拄著一根龍頭拐棍來到小夥子的面前,說:「後生不要愁,我給你找個小幫手」。說完後,一陣清風,長須老人不見了。小夥子感到很納悶。過了一個時辰,就見長須老人領著一個姑娘飄悠悠地落到小夥子面前,對小夥子說 :「我到女媧那裡,讓她又造了一個女人,給你領來了。 你們先認識一下, 一會兒我給你們辦喜事。」一忽閃,老人不見了。
小夥子見姑娘臉腮緋紅,像月季花一般,於是喜上眉梢;姑娘見小夥子眼睛明亮,誠實坦白,也覺得情投意合。兩人四目一對,一見鍾情。小夥子結巴著說 : 「你願意和我一塊生活嗎?」 姑娘聽了,臉上飛起兩朵紅雲,說:「 願意。」……「 哈! 哈! 哈!」正在這時,傳來一陣笑聲,長須老人領著兩個白發白須的老人站在小夥子和姑娘面前,指著兩個老人說:「這是天公和土地,你們以後的生活全都離不開他倆。現在我們給你們辦喜事,首先,給養育你們的天公、土地拜三 拜,『一拜、二拜、三拜』」。隨著月下老人的喊話聲,小夥子和姑娘對天、地拜了三拜。隨後,月下老人笑著說:「我給你們牽紅線,你們還得給我拜拜哩。」「一 拜、二拜、三拜」。小夥子和姑娘又對著月下老人拜了三拜。剛拜完,三位老人全不見了。
從這以後,小夥子每天起早摸黑,在田裡幹活,姑娘在家為小夥子燒火做飯,縫新洗舊,兩人恩恩愛愛,過著幸福的日子。
為了感謝天、地的養育之恩,為了感激月下老人牽線搭橋的情意,從此以後在結婚時必須:一拜天地;二拜月下老人;三拜父母。便形成了結婚「拜天地」的習俗。
②現有史料上,未見漢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記載,但在《世說新語》一書中有個故事,可證明拜堂風俗始於晉代的徐州。
書中說,當時有個叫王渾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個。續娶之妻為顏氏,是個平民百姓,地位比較低。他們拜堂時,顏氏先拜王渾,然後王渾准備答拜。這時,有人對王渾說:你是一個州級高官,怎麼可以拜她?王渾就沒有答拜。為此顏氏非常惱怒。
盡管這對夫妻的對拜沒有最後完成,但說明當時的徐州的確存在拜堂風俗。
「秦晉之好」和「三媒六證」:
傳說,很久以前,陝西有個姓秦的員外,家大業大,騾馬成群,人丁興旺,四世同堂。這年過年,秦員外在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天下第一家;下聯是:要啥就有啥。人們看了都撇著嘴說:「哼,你秦家再富,也不能說要啥就有啥呀?」
可巧這事被天上的日游神知道了,回到天庭就稟報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氣得把龍書案一拍:「呸,他好大的口氣,天下只有我才稱得上是天下第一家,就連人間的皇上都不敢誇這個海口,甭說是他一個土財主咧!」說罷,他立刻讓人叫來了太白金星、太陰金星和南極仙翁,對他們說:「你們三位到凡間去會會那個秦員外,給他出個難題兒,憋憋他,也好讓他知道知道馬王爺三隻眼。」三位天神奉旨來到人間,搖身一變,變作三個老道。太白金星首先來到秦員外家的門口,家人見了問道:「你這老道想化緣嗎?」「對,貧道是想化緣。」「你想化點什麼?」「想化點饅頭。」「好,你等等。」說話那家人就要回屋去取。太白金星忙攔住說:「哎,你先別急呀,你知道我要多大個兒的嗎?」
家人問:「你要多大的?」
「我想要泰山那麼大的。」家人一聽,愣了,只好到上房回稟秦員外。秦員外說:「這簡直是瞎胡鬧,哪有那麼大的饅頭?這不是成心想憋憋我嗎?」他氣囔囔地來到門口,見那老道長得仙風道骨,不像一般之人,就說:「道長不是想化個饅頭嗎?」「對呀,我想化個泰山那麼大的饅頭。」秦員外聽了剛要說什麼,一看自個兒門口貼的對聯,就像油條掉進開水裡,一下子軟咧。「好吧,你三天以後來取吧。」
秦員外送走老道,正在屋裡發愁呢,家人稟報說:「門外又來了個化緣的老道,說要化杯酒喝。」秦員外沒好氣地說:「你給他杯酒喝不就結了嗎,還稟報個什麼勁兒?」家人說:「他說要化南海的海水那樣多的一杯酒。」秦員外沒轍了,只好硬著頭皮走出來,看了看老道說:「你也三天以後來取吧。」
秦員外剛把第二個老道打發走了,還沒進屋哩,第三個老道又來了。秦員外問道:「莫非你也想化緣嗎?」「對,是想化緣。」「不知你想化點什麼?」「貧道想化點布做個道袍。」「這好辦。」說話就要讓家人去取。老道說:「施主且慢,你知道我要的道袍需要多少布嗎?」「需要多少?」「得有藍天那麼大的布才夠哇!」秦員外皺了皺眉頭,說:「也好,三天以後你們一塊兒來吧。」
三個老道走了,秦員外可真的發開愁了,直勁兒後悔不該貼那副對聯。他正在屋裡悶悶不樂地嘆氣哩,忽見他的小重孫子秦雄一蹦一跳地跑了進來。這小孩兒也就有個十來歲子,長得虎頭虎腦的挺機靈。他問明了老太爺發愁的原因,就說:「咳,這點小事還不好辦嗎?也值得你老人家發愁?」秦員外心想:自個兒吃虧就吃在吹大話上,沒想到這孩子也學會了這一套,便說:「去,去,小孩子家懂個啥,外頭玩去吧。」小秦雄卻說:「這是真的,我能幫老太爺想個法子。」秦員外本來正在無計可施,一見重孫子那副認真的樣子,也只好順水推舟,由他去試試了。
三天頭兒上,小秦雄見三個老道都來了,便說:「既然道長們全來了,那就請拿出來吧。」三個老道不由一愣:「讓我們拿什麼呀?」小秦雄說:「拿六證啊,只有你們拿出六樣憑證來,我才能給你們泰山那樣大的饅頭,南海那樣多的酒,藍天那樣大的布哇。」三個老道說:「唉,小小年紀凈說瞎話,讓我們到哪兒去拿六證啊?」「怎麼是瞎話?告訴你們吧,山西有個晉員外,他能給你們六樣憑證。」
三個老道一聽,立刻駕起祥雲,來到山西地界,找到晉員外的門口一看,嗬,也是青堂瓦舍,寬宅大院的。晉員外見三個老道慈眉善目,儀表不凡,便問道:「三位道長來至寒舍,不知有何見教?」老道說:「我們想在施主這里化個六證。」晉員外一聽,像個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什麼叫六證啊?」三個老道也答不上來呀,只好把小秦雄的話又講了一遍。晉員外說:「道長凈開玩笑,我們這里哪有六證啊?」正說著,從外邊跑進來個小丫頭,也有個十來歲子,進門就說:「你們要找六證嗎?有,有,我給你們拿去。」
原來這個丫頭叫晉英,是晉員外的重孫女兒,長得活潑可愛,聰明過人,不到片刻,她便拿來了三樣東西,往桌上一放:「給,你們拿去吧!」三個老道一看,這不是一桿秤,一個斗和一把尺子嗎?她怎麼說是六證呢?小丫頭兒見他們像鑽進了悶葫蘆,便笑眯眯地解釋起來:「這秤是約(稱)東西的,它能證明東西的輕與重;斗是量東西的,可證明東西的多與少;尺子也是量東西的,可以證明東西的長與短。能證明輕重、多少與長短的這三件物品,不就是六證嗎?」
三個老道一聽,茅塞頓開,立刻謝過晉員外和小晉英,拿起那三件東西,直奔秦員外家。小秦雄見他們拿來了六證,微笑著點了點頭,然後對太白金星說:「你不是要泰山那麼大的饅頭嗎?請拿這秤先把泰山約(稱)一約,看有多重,我再照著分量給你蒸饅頭。」說完,又對太陰金星說:「你先用斗量一量南海,它有多少斗海水,我就給你准備多少斗酒。」最後,又沖著南極仙翁說:「你拿這把尺子量一量藍天,看藍天有多長,我馬上給你准備多長的布做道袍。」
三個老道一聽,來了個張飛紉針——大眼瞪小眼啦。心裡話:想不到俺這堂堂的天神,愣讓這么倆不起眼兒的小毛孩兒給涮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海水不可斗量的俗語便由此產生。)
三位天神雖說被兩個孩子難住了,可心裡對他倆卻挺佩服,越琢磨越覺得秦、晉兩家條件相仿,門當戶對。於是,三位天神就說明了自個兒的身份,並主動提出為秦雄晉英做媒,使兩家結為秦晉之好。秦晉兩家一見三位天神給他們做媒,就高高興興地答應了。這三位天神就是人們所說的福祿壽三星。後來,人們結婚時,都要拜福祿壽三星圖,桌子上還擺上一桿秤、一個斗和一把尺子。這就是「秦晉之好」和「三媒六證」的來歷。
❼ 燕爾新婚的成語典故
《毛詩正義》卷二之二〈國風·邶風·谷風〉~89~
習習谷風,以陰以雨。黽勉同內心,不宜有怒。采葑采容菲,無以下體?德音莫違,及爾同死。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不遠伊邇,薄送我畿。誰謂荼苦,其甘如薺。宴爾新昏,如兄如弟。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宴爾新昏,不我屑以。毋逝我梁,毋發我笱。我躬不閱,遑恤我後。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就其淺矣,泳之游之。何有何亡,黽勉求之。凡民有喪,匍匐救之。不我能慉,反以我為讎。既阻我德,賈用不售。昔育恐育鞫,及爾顛覆。既生既育,比予於毒。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爾新昏,以我御窮。有洸有潰,既詒我肄。不念昔者,伊余來塈。
❽ 新婚燕爾的吉祥寓意是什麼,有什麼有趣的典故嗎
〖詞目〗「新來婚燕自爾」,亦作「新婚宴爾」。(宴:快樂之意)
〖拼音〗xīn hūn yàn ěr
〖解釋〗原為棄婦訴說原夫再娶與新歡作樂,後反其意,用作慶賀新婚之辭。形容新婚時的歡樂。
〖出處〗《詩經·邶風·谷風》:「燕爾新婚,如兄如弟。」
〖示例〗明·錢謙益《尚寶司少卿袁可立前母陸氏加贈宜人》:「贈安人陸氏,乃尚寶司少卿袁可立之前母,行應箴圖,動循珩佩。新昏燕爾,中道棄捐。」俺兩個相見時,則他那舊性全無,共妾身~。 ★元·戴善夫《風光好》第四折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新婚夫妻。
〖近義詞〗洞房花燭、花好月圓。
〖反義詞〗老夫老妻、勞燕分飛。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翻譯〗happy wedding couple; newlyweds
❾ 古代說的洞房花燭有什麼典故嗎
很久以前,人們習慣地把新人完婚的新房稱作「洞房」。古人就「洞房」詠詩的佳作也不勝牧舉。西晉文學家陸機在《君子有所思行》中詠道:「甲等高闥,洞房結阿閣。」北周瘐信有「三和詠舞詩」詩曰:「洞房花燭明,舞餘雙燕輕。」唐朝詩人宋慶餘在《近試張水部》詩中寫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里更有「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的佳句。可見,「洞房」美稱的由來己很久。但何時何謂將新房稱作「洞房」呢?
相傳,遠古時期,陶唐氏堯稱王不久。非常關心放牧人的生活。有一天他親臨牧區問苦,忽然傳來一般幽香,遠處有一位漂亮的女子手執火種飄然而來,。堯王驚呆了,問牧民才知是鹿仙女,從此堯王食不甘味,一心惦著仙女,決計下山尋仙。
堯王帶領四個大臣訪仙於晉南「仙洞溝」,久覓不得。忽見一俏麗梅花鹿悠然從姑射仙洞走來,堯王知是仙女,便迎了上前去,正要接見時,一條大蟒突然竄出,直逼堯王,堯王措手不及。只見鹿仙女己近跟前,用手一指,大蟒頓時顫抖不己,倉惶而逃。
堯王身材高大魁悟,相貌堂堂,仙女窈窕美麗動人,兩人一見鍾情,一段美好的的神話佳緣從此喜結成了。
他們在姑射仙洞完婚,一時祥雲繚繞,百鳥和鳴。到了傍晚,結鸞之時,一簇神火突然於洞頂,耀眼奪目,光彩照人。從此,世間也就有了把新娘的房子稱作洞房,把新婚之夜稱作洞房花燭夜的習俗了。
❿ 形容新婚的古詩詞
1、《終身誤》
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嘆人間,美中不足今方信: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出自《紅樓夢》第五回。這首曲子主要描寫紅樓夢的主角賈寶玉對薛寶釵和林黛玉的態度,寫賈寶玉婚後仍不忘懷死去的林黛玉,寫薛寶釵徒有「金玉良姻」的虛名而實際上則終身寂寞。整首曲以強烈的對比手法,通過寶玉之口表現了作者對符合封建秩序和封建家族利益的所謂美好姻緣的否定和批判。
2、《綢繆》
綢繆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綢繆束芻,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見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綢繆束楚,三星在戶。今夕何夕,見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出自先秦,佚名。《綢繆》描寫新婚之夜的纏綿與喜悅。詩借了「束薪」作象徵,用「三星」作背景,描寫了夜的過程,時光的流動,但新婚夫婦的纏綿卻是那樣深厚曲折。藉助內心的獨白「今夕何夕」、「如此良人何」,真有道不完的情深意長和新婚之夜的憧憬和激動。
3、《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這首詩出自《詩經》國風篇,這首《桃夭》寫的是女子出嫁到男方家裡,全篇描寫了男女新婚的喜悅,表達了對新婚夫妻的祝福。這首詩很像是一首歌詞,所以一唱三嘆,不斷重復「桃之夭夭」,用桃花的絢麗盛開來形容新娘子的開心和幸福。
4、《新嫁娘》
三日入廚下,洗手作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建。王建的詩歌作品以百首《宮詞》作為出名,名句有:「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等。而這首《新嫁娘》也是王建的代表作,是描寫男女新婚的千古絕唱。詩中的新娘子那種聰慧而要體貼的舉動,這首描寫男女新婚的詩自然被千古傳唱。
5、《贈內》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他人尚相勉,而況我與君。黔婁固窮士,妻賢忘其貧。冀缺一農夫,妻敬儼如賓。陶潛不營生,翟氏自爨薪。梁鴻不肯仕,孟光甘布裙。 君雖不讀書,此事耳亦聞。至此千載後,傳是何如人。人生未死間,不能忘其身。
所需者衣食,不過飽與溫。蔬食足充飢,何必膏粱珍。繒絮足禦寒,何必錦綉文。君家有貽訓,清白遺子孫。我亦貞苦士,與君新結婚。庶保貧與素,偕老同欣欣。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而這首《贈內》是白居易寫給新婚妻子的。詩歌開頭就說男女新婚之後,就要同生共死,生而同衾,死亦同穴,可謂感情深厚。
緊接著白居易用歷史上樑鴻孟光、陶淵明、黔婁等等典故,歌頌了那些夫妻和睦的美好感情,表示自己和新婚妻子自己的感情不比他們差。後面的詩句中,白居易更表示了要和妻子安貧樂道,縱然是貧窮也要和妻子白頭偕老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