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東漢名將典故

東漢名將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5 06:07:00

❶ 東漢有哪些著名的將軍

漢光武雲台二十八將:
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臧宮專、耿弇、銚期、王霸、屬祭遵、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耿純、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漢光武四客將:
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西域經略:
班超

破羌名將:
虞詡、竇憲

涼州「三明」將及所屬名將:
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董卓、田晏、夏育、周慎、張溫

討叛將軍:
公孫瓚、臧旻、閻柔、鮮於輔

平黃巾三將:
皇甫嵩(皇甫規之侄)、朱儁、盧植

最後的名將:
曹操

❷ 東漢有哪些著名將領

漢光武雲台二十八將:
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臧回宮、耿弇、銚期、王答霸、祭遵、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耿純、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漢光武四客將:
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西域經略:
班超

破羌名將:
虞詡、竇憲

涼州「三明」將及所屬名將:
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董卓、田晏、夏育、周慎、張溫

討叛將軍:
公孫瓚、臧旻、閻柔、鮮於輔

平黃巾三將:
皇甫嵩(皇甫規之侄)、朱儁、盧植

最後的名將:
曹操

❸ 東漢時期有哪些著名的將領和大臣

雲台二十八將:指的是漢光武帝劉秀麾下助其一統天下、重興漢室江山的內二十八員功勞最大、能容力最強的大將。東漢明帝永平三年(60年),漢明帝劉庄在南宮雲台閣命人畫了28將的像。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二十八將譜

太傅高密侯鄧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

大司馬廣平侯吳漢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將軍膠東侯賈復 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

建威大將軍耿弇 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

執金吾雍奴侯寇恂 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

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堅鐔

征西大將軍陽夏侯馮異 上谷太守淮陵侯王霸

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 右將軍槐里侯萬修

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 太常靈壽侯邳彤

衛尉安成侯銚期 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

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 橫野大將軍山桑侯王常

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 大司空固始侯李通

捕虜將軍楊虛侯馬武 大司空安豐侯竇融

驃騎將軍慎侯劉隆 太傅宣德侯卓茂

❹ 東漢名將 名將堅鐔的故事 他對建立東漢做了哪些貢獻

這個網上可以搜到的
堅鐔 字子伋,潁川襄城(今河南禹州市)人。原為王莽政權官吏,後投奔劉秀,隨劉秀平定河北,鎮壓大槍等農民軍,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是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二十二。劉秀稱帝後,任揚化將軍,封合肥侯
堅鐔字子亻及,潁川襄城人。為郡縣吏。世祖討伐河北,有人舉薦堅鐔,世祖因而召見。以其有任郡縣吏的才能,署為主簿。又拜為偏將軍,跟從平定河北,另擊破大槍於盧奴。世祖即位,拜堅鐔為揚化將軍,封氵隱強侯。與諸將攻洛陽,而朱鮪部將守東城者作為反間,私約堅鐔於清晨開上東門。堅鐔與建義大將軍朱祐乘機而入,與朱鮪大戰於庫下,殺傷很多,直到早餐時才停戰,朱鮪因此而投降。又另擊內黃,平定了。堅鐔
建武二年(26),與右將軍萬..攻取南陽各縣,而堵鄉人董訁斤在宛城造**,俘獲南陽太守劉馬..。堅鐔就引軍赴宛,自選敢死隊乘夜登城樓,斬關而入,董訁斤於是棄城走回堵鄉。鄧奉又在新野造**,攻破了吳漢。這時萬..因病去世,堅鐔孤獨無援,南面要拒鄧奉,北面要擋住董訁斤,一年之間道路阻塞,糧食給養斷絕,堅鐔吃的是蔬菜,與士卒共勞苦。每遇戰,常先當矢石,身上三處受了傷,以此能保全其部眾。等到帝征討南陽,擊破董訁斤、鄧奉,以堅鐔為左曹,經常跟從征伐。
建武六年(30),定封為合肥侯。
建武二十六年(50)去世。子堅鴻嗣位。堅鴻去世,子堅浮嗣位。堅浮去世,子堅雅嗣

❺ 東漢名將馬援字文淵馬援有哪些典故

馬援(前14—49),字文淵,扶風茂陵(今陝西平陵西)人。其先祖趙奢為趙將,號馬服君,子孫遂以馬為姓。於漢武帝時,馬家以吏二千石,從邯鄲徙於茂陵成懽里。曾祖馬通以功封為重合侯,坐兄馬何羅反,被誅,故再也不顯。祖父馬賓,宣帝時為郎持節,號使君。其父馬仲,官至玄武司馬。馬援兄弟四人,三個兄長均有才能,王莽時並為二千石,家世再次顯赫。
馬援「少有大志,諸兄奇之」。十二歲父母雙亡,馬援隨長兄馬況至河南,學《齊詩》於穎川滿昌;守章句,辭別長兄,欲到邊郡從事田牧。馬況鼓勵他說:「汝大才,當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從所好。」適值長兄病故,馬援守喪,不離墓地。後為郡督郵,送囚徒至司命府,放跑了重罪的囚徒,自己亡命於北地郡。遇赦,留在當地放牧,歸附者眾,「遂役屬數百家」。轉游隴漢間,常對賓客說:「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因處田牧,至有牲畜數千頭,谷數萬斜。既而嘆道:「凡殖貨則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 王莽末年,馬援曾為新城大尹(漢中太守),後避難於涼州。受隗囂器重,任綏德將軍,參與決策定計。馬援被派往蜀觀察公孫述情況。他與公孫述是同鄉、好朋友,自以為到蜀當握手歡如平生,而公孫述卻大擺派頭和闊氣,欲授馬援以封侯大將軍位。隨從都樂意留蜀陞官,馬援啟發他們說:公孫述不是禮致賢士,而是裝腔作勢,這種人是不能久留天下士的。毅然而歸。他對隗囂說:公孫述乃「井底蛙」,「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
建武四年(公元28年),馬援攜帶隗囂的書信到洛陽,見光武帝於宣德殿。返回隴右後,隗囂問以東方流言及京師得失。馬援稱贊光武帝為人:「闊達多大節,略與高帝同。經學博覽,政事文辯,前世無比。」隗囂非常信任馬援,遂決定遣長子隗恂到洛陽作人質。馬援攜家屬隨隗恂到洛陽,後來上書請求屯田上林苑中,得到許可。隗囂聽信王元之言,猶豫搖擺。馬援一再致書隗囂,規勸他切莫動搖。隗囂怨恨馬援背叛於己,得書增怒,遂發兵拒漢。

❻ 東漢時期有什麼大故事

1、東漢開國


更始三年(25年)六月,赤眉軍擁立漢朝後裔劉盆子為帝,史稱建世帝。同月二十二己未日(25年8月5日),劉秀在鄗(今河北柏鄉縣)南千秋亭五成陌(今河北十五里鋪)即位稱帝,國號仍為「漢」,史稱漢世祖光武帝,改元建武。時關西號為銅馬帝。


劉秀定都洛陽後,把南陽設為陪都,並開始東漢統一戰爭,先後消滅了盤踞關中、號稱百萬的赤眉軍,割據隴右稱王的隗囂與盤據西蜀的公孫述等大小數十個割據勢力。


經過十一年的東征西討,劉秀終於在公元36年掃滅了最後一個割據勢力成家帝公孫述。自此,歷經新莽末年長達近十九年的紛爭混戰,中國再次歸於一統。


2、戚宦之爭


漢章帝時期開任用外戚之先河。漢章帝死後,漢和帝劉肇十歲繼位,竇太後臨朝稱制。竇太後倚仗親族,竇氏戚族開始專權。永元四年,漢和帝聯合宦官掃滅竇氏戚族,親政後從不荒怠政事,故有「勞謙有終」之稱。


曾多次下詔賑濟災民、減免賦稅、安置流民、勿違農時、招納賢士,在法制上也主張寬刑,軍事外交上降服匈奴,並任命班超平定西域諸國,致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元興元年(105年)的墾田數字達到732萬多頃,人口達5325萬人。


3、明章之治


光武帝死後,漢明帝即位。命竇固、耿秉征伐北匈奴。 漢軍進抵天山,擊呼衍王,斬首千餘級,追至蒲類海(今新疆巴里坤湖),占據伊吾。


因此西域各國皆遣子入侍,第二年復置西域都護府,遂「西域自絕六十五載,乃復通焉」。 然而不久焉耆、龜茲復叛攻陷西域都護府,漢章帝即位後,不欲因西域疲敝中國而罷遣都護。



4、南匈奴


建武二十二年(46年),匈奴貴族之間爆發了爭立單於的斗爭,互相猜忌,出現裂痕。加上蒙古草原上連年旱蝗,「人畜飢疫,死耗太半」,匈奴遂分裂為南北兩部。


劉秀接受了南匈奴的歸附,令其入居雲中,東漢政府每年供給南匈奴一定數量的糧食、牛馬及絲帛等物資。南單於則遣侍子入朝,分置諸部於北地、朔方、五原、雲中、定襄、雁門、代郡、西河等緣邊八郡,協助東漢防禦北匈奴的侵擾。


5、烏桓


公元46年,匈奴內部發生分裂,烏桓各部乘機擺脫了匈奴的控制。南匈奴歸附東漢後,烏桓也向東漢政府表示臣服。劉秀封郝旦等大小酋長八十餘人為侯王君長,使其居住於幽、並二州緣邊十郡境內,招募烏桓族人內附,在上谷郡寧縣(河北宣化縣西北)設護烏桓校尉,監領烏桓各部。


東漢王朝歲給烏桓人衣食,利用他們善於騎射的特點,讓他們助守邊防。烏桓各部世代為東漢守邊,實際上成了一支世襲的僱傭軍隊,直到魏晉時期,烏桓鐵騎仍名聞天下。

❼ 東漢十大開國名將

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乃是太傅高密侯鄧禹;左將軍膠東侯賈復;執金吾雍奴侯寇恂;征西大將軍夏陽侯馮異;征虜將軍潁陽侯祭遵;虎牙大將軍安平侯蓋延;東郡太守東光侯耿純;中山太守全椒侯馬成;琅邪太守祝阿侯陳俊;積弩將軍昆陽侯傅俊;上谷太守淮陽侯王霸;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太常靈壽侯邳彤;城門校尉朗陵侯臧宮;大司馬廣平侯吳漢;建威大將軍好畤侯耿弇;征南大將軍舞陽侯岑彭;建義大將軍鬲侯朱佑;驃騎大將軍櫟陽侯景丹;衛尉安成侯銚期;捕虜將軍揚虛侯馬武;河南尹阜成侯王梁;驃騎大將軍參蘧侯杜茂;左曹合肥侯堅鐔;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右將軍槐里侯萬修;驍騎將軍昌成侯劉植;驃騎將軍慎侯劉隆。
雲台二十八將排名前十:
鄧禹(2年-58年),字仲華,南陽新野人,東漢初年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一位。鄧禹年輕時曾在長安學習,與劉秀交好。更始元年(23年),劉秀巡行河北,鄧禹前往追隨,提出「延攬英雄,務悅民心,立高祖之業,救萬民之命」的方略,被劉秀「恃之以為蕭何」。鄧禹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既定河北,復平關中」,功勞卓著。劉秀稱帝後,封鄧禹為大司徒、酇侯。後改封高密侯,進位太傅。永平元年(58年)去世,謚號元侯。
吳漢(?—44年),字子顏,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吳漢曾任新朝宛縣亭長,後在漁陽郡販馬為業。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為安樂令。後歸順劉秀,封偏將軍、建策侯。此後,吳漢斬殺苗曾、謝躬,平定銅馬、青犢等農民軍,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吳漢任大司馬、廣平侯,先後掃滅劉永、董憲、公孫述、盧芳等割據勢力。吳漢死後,謚號忠侯。太原郭泰贊曰:射馬擒王,兵機莫測。出險履危,不動聲色。儒雅彬彬,功名任職。圖像雲台,中興輔翼。
賈復(9年-55年),字君文,漢族,南陽冠軍(今河南省鄧縣西北)人,東漢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三位。賈復儒生出身,新朝末年聚眾加入綠林軍。歸順劉秀後,隨其擊信都、攻邯鄲、戰真定、破鄴城、平定郾城、召陵、新息等地,戰功赫赫。建武三年(27年),賈復出任左將軍。建武十三年(37年),定封膠東侯,食邑六縣。賈復雖然出身文士,但是臨陣果敢、身先士卒,在東漢中興功臣中以勇武見稱。
耿弇(yǎn)(3年-58年),字伯昭,漢族,挾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東北)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四位。耿弇自幼喜好兵事,後勸父投奔劉秀,被任命為偏將軍,跟隨劉秀平定河北。劉秀稱帝後,耿弇封建威大將軍、好畤侯。此後,耿弇敗延岑、平齊魯、攻隴右,為東漢的統一立下赫赫戰功。建武十三年(37),耿弇辭去大將軍職。永平元年(58),耿弇去世,謚號愍侯。
寇恂(?-36年),字子翼,漢族,上谷昌平(今北京市)人,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五位。寇恂出身世家大族,原是新朝上谷功曹,後與耿弇一起投奔劉秀,被任命為偏將軍、承義侯。此後,寇恂鎮守河內,治理潁川、汝南,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寇恂任執金吾,封雍奴侯。建武十二年(36年)病逝,謚號威侯。
岑彭(?-36年),字君然,東漢初年軍事家,漢族,南陽棘陽(今河南省新野縣)人,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岑彭原是新朝的棘陽縣長,後無奈歸降更始政權,被任命為歸德侯,隸屬於劉縯。劉縯被殺後,岑彭又成為大司馬朱鮪的校尉,被薦為淮陽都尉,又遷任潁川太守。建武元年(25年),岑彭歸降劉秀,被任命為刺奸大將軍,督察眾營。劉秀稱帝後,岑彭拜廷尉,行大將軍事。建武二年(26年),岑彭升任征南大將軍,封舞陰侯。建武八年(32年),岑彭隨帝攻破天水,滅隗囂。建武十一年(35年),岑彭伐公孫述,陣戰侯丹,直抵成都。公孫述派遣刺客,乘夜間將岑彭刺死。岑彭死後,謚號壯侯。
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後歸順劉秀,隨之徵戰,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病逝於在軍中,謚曰節侯。
朱祐(?-48年),字仲先,漢族,南陽郡宛人。原名朱祜,在漢代史書《東觀漢記》之中,為漢安帝(劉祜)避諱把他的名字寫作朱福,范曄寫《後漢書》時已經不用避諱,卻寫作朱祐。朱祐自幼與劉秀相識,關系極好,自劉秀起兵就一直跟隨左右,雖曾被俘沒有影響劉秀對他的信任,歷任護軍、偏將軍、建義大將軍,先後封為安陽侯、堵陽侯、鬲侯。
祭遵(?—33年),字弟孫,漢族,潁川潁陽(今河南許昌)人。祭遵少愛讀書,後為縣吏,投奔劉秀後,平定漁陽,討伐隴蜀,協助劉秀建立東漢,是東漢中興名將,「雲台二十八將」中排名第九。劉秀稱帝後,任征虜將軍,封穎陽侯。祭遵身為武將,卻篤好儒學。他選拔人才,全用儒術。連飲酒時的娛樂,也只用儒家的雅歌投壺。他還建議朝廷為孔子立後,並奏請設置五經大夫。他雖然身在軍旅,但從不忘俎豆之禮,確實是一個好禮悅樂,守死善道之人,確實是員難得的儒將。
景丹(?-26年),字孫卿,馮翊櫟陽(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武屯鎮)人,東漢開國名將,雲台二十八將第十位。景丹在王莽政權時期擔任過固德侯國的相國、朔調連率副貳,更始政權建立之後被任命為上谷郡長史。劉秀和王郎爭奪河北時,景丹與耿弇、寇恂、吳漢、王梁、蓋延一起率領上谷、漁陽的精銳騎兵去支援劉秀,此後在追隨劉秀平定河北的征戰中戰功,歷任偏將軍、驃騎大將軍,先後封為奉義侯、櫟陽侯。公元26年(建武二年),景丹病逝軍中。

❽ 東漢著名武將

漢光武雲台二十八將:
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專、臧宮、耿弇、銚期、王屬霸、祭遵、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耿純、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漢光武四客將:
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西域經略:
班超

破羌名將:
虞詡、竇憲

涼州「三明」將及所屬名將:
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董卓、田晏、夏育、周慎、張溫

討叛將軍:
公孫瓚、臧旻、閻柔、鮮於輔

平黃巾三將:
皇甫嵩(皇甫規之侄)、朱儁、盧植

最後的名將:
曹操

❾ 燕然勒功 的典故出自東漢大將( )的故事 快

竇憲

❿ 東漢典故

空城計——孔明智設空城計
這個智謀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馬謖拒諫失街亭 武侯彈琴退仲達」。
三國時期,諳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當時,諸葛視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所帶領的五千軍隊,也有一半運糧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裡。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對眾人說:「大家不要驚慌,我略用計策,便可教司馬懿退兵。」
於是,諸葛亮傳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的,立即斬首。又教士兵把四個城門打開,每個城門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灑水掃街。諸葛亮自己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著說:「這怎麼可能呢?」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飛馬前去觀看。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裡拿著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司馬懿看後,疑惑不已,便來到中軍,今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他的二子司馬昭說:「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父親您為什麼要退兵呢?」司馬懿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快快撤退吧!」於是各路兵馬都退了回去。
[評析]
空城計是《三國演義》里特別精彩的一個計謀,歷來為人們津津樂道。空城計是一仲「虛而虛之」的心理戰術,在戰爭的緊急關頭和力量虛弱的情況下運用這種戰術,故意以空虛無兵之勢示敵,就可能使敵人疑中生疑,怕中埋伏,從而達到排危解難的目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