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板龍燈寓意

板龍燈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2-24 18:40:02

① 中國舞龍燈的意義

龍是中來國神話中的一種神異動物。自它上能騰雲駕霧,勢沖九霄;下能翻江倒海,直抵幽冥。而且,其身能大能小、變化無窮。在傳說中,龍集日月之精華,匯天地之靈氣,具包容四海、吐納百川之胸襟。龍居深潭,統馭四海,可以呼風喚雨。自古以來,在乾旱之年,龍都是人們用來祈雨的神?。後來,舞龍燈逐漸演變成為節日里頗受人們喜愛的文藝活動。

② 舞龍燈的由來

相傳,古代人們把龍、鳳、麒麟、龜稱為四靈,是吉祥的化身,美好願望的寄託。傳說龍王興雲降雨,造 福人間。

龍作為一種神,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崇拜的 民族象徵,是藝術創造的產物,它集獅頭、蛇身、魚尾、 鳳爪於一身,匯勇猛、靈活、友善、高貴於一體,綜合 了人民的理想、願望、智慧和力量,象徵吉祥與幸福。 據傳,早在漢代時期,舞龍燈活動已很普遍。

民間人們用舞龍祈禱龍的保佑,以求得風調雨順,五穀豐收,傳 至唐宋,舞龍在民間已很興盛,舞龍燈的形式和表演技 巧已很完善。

關於舞龍燈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年,晉陽大地旱情嚴重,玉帝讓金角龍王給晉陽地區播雨,而金角龍王將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姓。玉帝知訊後,將金角龍王問罪貶斥,老龍王為贖罪,每年新春之際,下凡界拜訪百姓,許諾來年定降喜雨,讓晉陽大地風調雨順,五穀豐收,過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2)板龍燈寓意擴展閱讀

舞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傳統民俗活動。舞龍的人,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

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

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後稷。

③ 迎龍燈有什麼意義

龍燈是正月里最盛大的活動之一,人們通過迎燈,以示驅邪除瘟,祛災祈福,一般於農歷正月初八起燈,元宵過後散燈。東陽方言「燈」與「丁」同音,舊時迎燈,要求每家每戶出丁壯一人,隨帶板凳一條,燈籠一個,將各家的板凳連接起來,按上燈籠,加上龍頭龍尾,就成一條長長的板凳龍,專名「橋燈」。橋燈通常有數百橋,多者可達千餘橋,綿延四五里,蔚為壯觀。龍燈越長,越說明村莊人丁興旺,來觀看的四鄰村民也就越多。
花橋龍燈盛行於三門縣花橋鎮的花橋、上宅、兩頭門等村,始於南宋,距今已有千餘年歷史。迎龍活動緣由圖騰崇拜意識,後演變為祈求豐收、祈求平安的民間民俗活動。每年正月十三上燈、正月十六落燈,連續四夜舉行迎龍活動,歷代相承。
龍燈出迎,有一整套吉祥禮儀。包括出迎時間、清龍路、祭祀、起步、行走線路、接龍、送龍珠儀式及龍燈與配套設施的先後次序等都十分講究,體現了當地的民俗風情和地域文化的價值觀念,深受百姓喜愛。花橋龍燈與其他地方龍燈最大的區別是五條龍燈同時出迎。龍分五色,分別為紅、黃、青、綠、紫,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不同方位,涵含四海一統,天下和合之意。每種顏色也都有不同的寓意。紅代表太陽,寓含希望美好之意;青代表天空,寓含風調雨順之意;綠代表大地,寓含萬物生長、五穀豐登之意;紫代表運氣,寓含人與自然和諧之意;黃代表權力、財富,寓含生活美好之意。因此龍燈出迎前,儀式十分莊重。五位在頭天戒齋沐浴德高望重的長者,身穿民族服裝,在五龍殿前擺下香案,焚香禱祝,先祭天地,請出財神;再至宗祠祭祖、禱祝,完畢,五色龍頭朝宗祠牌位點三點,三聲銃響,出迎開始,一時鼓樂喧天,鞭炮齊鳴,獅子開道,鑼鈸鈧鏘,號角長鳴,旌旗等全副鑾駕先行,財神隨後,宮燈再隨後,古亭緊跟、五色龍燈壓陣,火燎照明,一路迎來,浩浩盪盪。所經之處,沿途群眾鳴放禮炮,設案相迎,男女老少歡天喜地,夾道爭相觀睹,蔚為壯觀。

④ 中國人舞龍燈有什麼寓意

傳說唐代有一年大旱,龍王錯行雲雨,淹死了長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徵監斬龍王,後龍王陰魄不散,夜夜擾鬧皇宮,嚇壞了唐王李世民,於是向群臣問計,眾臣認為應超度龍王,於是民間乃有元宵節耍龍燈之習.龍燈一般由竹木,彩紙,布等紮成,節數為單數,長達數丈,節內能燃燭的稱"龍燈"不能燃燭的稱"布龍",舞龍時,領舞者手持龍頭,數十人舉起緊連龍身的木棍,隨於其後,整條龍在樂聲中沿著規定的路線和隊列奔跑.龍就象活了一樣,民間以此氣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舞龍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漢族傳統舞蹈。舞龍和舞獅,在古時是一年中的大型節日裡面節目之一。隨著華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現在的舞龍文化,已經遍及中國、東南亞,以至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各個華人集中的地區,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個標志。
舞龍是一種非常古老的漢族民俗活動。舞龍的龍,通常都安置在當地的龍王廟中,舞龍之日,以旌旗、鑼鼓、號角為前導,將龍身從廟中請出來,接上龍頭龍尾,舉行點睛儀式。龍身用竹紮成圓龍狀,節節相連,外面覆罩畫有龍鱗的巨幅紅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首尾相距約莫有十數來丈長。龍前由一人持竿領前,竿頂豎一巨球
舞龍燈,作為引導。舞時,巨球前後左右四周搖擺,龍首作搶球狀,引起龍身遊走飛動。
舞龍是個大節日,舞到任何一處都會受到招待。舞龍的隊伍有時一天可以吃五六次酒宴,這叫「龍換酒」。等到舞龍完畢,就將首尾燒掉,龍身送回廟內。
龍也就很自然的做了農作物的司雨神。龍的重要性竟是超逾了祖宗----帝舜、契和後稷。

⑤ 關於舞龍的講究

每逢節日慶典,我們都能看到歡騰旋躍,讓人興奮不已的舞龍。舞龍也稱「龍舞」、「耍龍」、「鬧龍燈」、「玩龍燈」、「龍燈會」。那麼,為什麼要舞龍呢?

舞龍的用意,概括起來不外乎這么幾條:一為祈雨祈福,二為娛神娛己,三為彰顯力量,四為興旺人丁。

其中,祈雨祈福是最基礎的。兩湖一帶民間傳說,戰國時的鬼穀子和金角老龍相遇,鬼穀子說:「據我掐算,近日有雨,城內三十六點,城外四十八點。」金角老龍有意讓鬼穀子的預言落空,便利用職務之便,讓城內下了四十八點,城外下了三十六點,結果城內不少老百姓死於水患。後來玉皇大帝問罪,金角老龍受到貶黜。為了贖罪,老龍便在每年的新春到來之際,逐門逐戶地向老百姓鞠躬賠禮,並承諾一年的風調雨順。於是,人們便據此傳說,用竹條鐵絲、綢緞紗布扎製成彩龍,每逢年節舞耍一番,表達歡快喜悅之情,也寓意老龍臣服,天隨人願。四川銅梁一帶的傳說也異曲同工:東海龍王患腰痛病,變成一個老頭上岸求醫。大夫通過把脈知其非人,便讓其恢復原形,並從其腰間捉出一條蜈蚣。龍王病癒後,以泄露天機為謝:言人們只要照它的樣子造一條龍四處舞游,便能保雨水及時,五穀豐成。

舞龍祈雨在先秦時期已開始流行,到漢代已具相當規模,形式也多有講究。據董仲舒《春秋繁露》載,漢代人春旱求雨舞青龍,炎夏求雨舞赤龍或黃龍,秋季求雨舞白龍,冬天求雨舞黑龍。這些龍長達數丈,每次出動五至九條不等。

後世的舞龍,大都包含有祈雨祈福的意味。如流行於湖南省湘西山區的「龍頭蠶身燈」。該燈由「龍」的頭和「蠶」的身與尾組成。製作考究,形體小巧,頭尾能曲能伸,宛轉靈活。竹圈聯成蠶身,繩索系其內,白布蒙其外,外用紅綠彩環纏身,由三個舞技出眾的民間藝人分別持頭、腰、尾三個部分執耍。「龍頭蠶身燈」一般都是成對出行。出燈前,每對燈都要下到江邊「吸水」,然後才沿門沿戶祝福吉祥。為什麼要「吸水」呢?很好理解,龍吸飽了水,才能保證雨水充足。

南方一些地方流行舞草龍棗由柳條、青藤、稻草紮成,夜晚舞耍時,龍身上滿插香火,因而又稱「香龍」、「香火龍」。舞龍結束時,還要在喧天的鑼鼓鞭炮聲中,恭恭敬敬地將草龍送到江河溪潭之中。其用意也是讓龍回龍宮,以保佑一方地面風調雨順。

以娛神娛己為目的舞龍可追溯到漢代的「魚龍曼延」。《漢書·西域傳贊》載:「孝武之世……設酒池肉林以饗四夷之客,作巴俞都盧、海中碭極、漫衍魚龍、角抵之戲以觀視之。」顏師古解釋說,巴俞都盧、海中碭極都是歌舞名,而「魚龍」,則是由人裝扮成一種來自西域的巨形珍獸棗舍利之獸,先在庭前舞蹈戲樂,然後到殿前激水,水花飛濺中,化作一條巨大的比目魚,「跳躍漱水,作霧障目」。然後,再化作身長八丈的黃龍,「出水敖戲於庭,炫耀日光」,故又名「黃龍變」。由此看來,「魚龍」,當是一種由人裝扮成巨魚和巨龍進行表演的大型舞蹈。由於巨魚和巨龍之間有一個「變」的問題,因此在表演時,可能還需要幻術、布景、煙霧等來配合。

那麼,「曼延」又作何解釋呢?「曼延」也作漫衍、曼衍、蔓延等,是古代一種大獸的名字。據說這種大獸「似狸,長百尋」,可以「仿此演為百戲。」古代八尺為一尋,百尋就是八十丈。因而《西京賦》中有「巨獸百尋,是為曼延」之句,薛綜注曰:「作大獸,長八十丈,所謂魚龍曼延也。」由此推斷,「曼延」是「假作獸以戲」,是由人扮演成各種巨獸的舞蹈。「魚龍」當是其中典型的主要的一種,因而稱作「魚龍曼延」。

東漢張衡在《西京賦》、李尤在《平樂觀賦》中都有對「魚龍曼延」的生動描述。從中可以看到,作為漢代的大型歌舞,「魚龍曼延」集合了當時最高水平的演員陣容以及布景、道具和特技,可謂規模宏大,幻象紛呈。除中心節目「巨魚變巨龍」外,還有由人扮裝的熊、虎、猿猴、大象、大雀、大龜、大蟾蜍及其它不知名的奇獸參與演出。

史料之外,還可以從漢代畫像石上找到「魚龍曼延」的影子。如銅山洪樓發現的樂舞百戲畫像石,山東沂南出土的角抵百戲畫像石,上面都有魚龍作舞的圖像。

「魚龍曼延」從漢至唐,延續了將近七八百年的時間,唐以後,整體上逐漸失傳,後世傳留下來的,只是其中的部分節目。民間的龍舞、獅子舞、麒麟舞等,可視作對「魚龍曼延」的傳承和演變。

燈與龍的結合,大約起始於宋時。南宋吳自牧在《夢梁錄》中記道:「元宵之夜……草縛成龍,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燈燭萬盞,望之蜿蜒如雙龍之狀。」這樣的龍燈,即是我們所說的放置在那裡專供人們觀賞的龍形燈飾。問題是龍是一個能行走、善飛騰的神物,總不能呆到那兒不動啊,況且無論宮廷還是民間,自古都有舞龍的傳統。既然舞,就不光在白天舞,晚上也要舞,晚上舞就離不開燈,因此大凡舞之龍,都通稱「龍燈」。

「龍燈會」一般在佳節、盛會時舉行,場地選在長街廣場、村頭灣邊開闊平坦的地方。龍的品種豐富多彩,有竹龍、木龍、荊龍、草龍、布龍、紗龍、紙龍;有由荷花和蝴蝶組成的「百葉龍」,用刨花紮成的「木花龍」,用鐵皮捲成的「鐵皮龍」,等等。

龍燈各地都有。四川省銅梁縣的龍燈比較出名。國慶50周年大典上的金色巨龍,就出自這個縣。銅梁龍燈有「正龍」:頭大、脛長、節內點燈,以燈光取代煙火,玩時比較安全。還有用竹編作龍骨,紙扎龍頭,布做龍脊,藉助燈火而起舞的「彩龍」;用皮紙或絹綢做皮,彩繪鱗甲,龍身能伸縮轉動的「肉龍」或「蠕龍」;天旱時求雨,舞時可潑水的「黃荊龍」;用白花紮成,用來祭祀亡靈的「孝龍」;用稻草紮成,插入竹竿,執持起來耍舞的「草把龍」;以及由孩子們耍舞的,用一棵棵大白菜插上竹竿,點燃紅燭,中間串以繩索的「菜龍」,等等。

銅梁人舞龍有不少講究。過去沿襲漢代的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現在逢年過節舞彩龍,舞到人家門前就暫時停下來,龍頭頻點向主人拜年祝福,然後再上下翻騰,左盤右旋。這時,主人必須鳴放鞭炮以示歡迎,並有所答謝:裹著錢的「紅包」或糖果香煙等。

廣東佛山人也喜歡舞龍。四五十年代,佛山龍多是用一把把雨傘連接再繪上圖案的「傘龍」,或用稻草紮成的「草龍」,做工比較簡單。現在的佛山「彩龍」,用竹篾、鐵絲做骨架,龍頭、龍尾用紙糊,龍身蒙絲綢,配以金屬鏡片、鋁金紙、剪紙、絨球做裝飾,造型美觀,色彩艷麗。佛山彩龍的品種多樣,有金龍、煙花龍、火龍、彩燈龍、坐龍、卧龍等。近年來,「機械龍」、「電腦龍」也走進佛山彩龍的行列。這些具有時代特色的龍能噴出水柱和肥皂泡,做出各種有趣的動作。佛山彩龍出遊時很壯觀,旌旗、日月旗前邊開路,塔燈、鯉魚、龍珠作引,然後才是張牙舞爪的龍,龍後面跟著鑼鼓音樂。舞龍者在鑼鼓音樂的伴奏下,表演盤龍、跳龍、扣龍門、穿龍尾、龍過橋、玉龍盤柱、二龍戲珠、蛟龍漫遊、巨龍騰空等舞蹈造型。香港回歸期間,九龍各界舉辦「萬尺金龍獻瑞祥活動」,其高10米、長9米、寬3米,重一噸多的巨型龍頭就是由佛山工藝社承造的。佛山彩龍近年來還走出國門,遠渡重洋,出現在墨爾本、夏威夷、溫哥華、倫敦、路易港等地的街頭廣場上。

陝西省漢中地區的「板凳龍」也很有特色。此「龍」源於一個傳說:一位以打賣草鞋為生的老人,收養了兩女一男三個孫子。某年春節,有錢人家的孩子舞龍燈,歡天喜地。三姊弟十分羨慕。回到家中後,聰明的小弟看到爺爺打草鞋用的長凳子,一端系著未打完的草鞋,活像一隻龍頭,就高興地喊:「看這草鞋凳,活像一條龍!」兩姊妹一看確實像,三個人就各舉起凳子的一條腿舞了起來。他們舞得開心,村鄰們發現後也覺得有趣,就領他們到街道上去舞。從此,「板凳龍」這個民間舞蹈便形成和流傳開來。

「板凳龍」製作簡單,用一塊長凳木板,雕刻成龍的樣子,一頭為龍頭,一頭為龍尾。龍鱗是畫在色紙或綵綢上,然後貼上去的。三隻木腿分別安在龍肚的兩端,都可自由活動。舞時挑選兩女一男,裝成青春男女,身上披紅掛綠,男的頭上圍白毛巾,女的頭上插花朵。三個人各握一隻板凳腿,兩個女的舞龍頭,一個男的舞龍尾,三人密切合作,舞出「龍翻身」、「龍滾水」等種種花樣。

中華民族是擁有五十六個成員的大家庭,同漢族一樣,各少數民族也都與龍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也有許多動人的關於龍的傳說和各種各樣的龍舞。如雲南彝族的「牽手跳龍門」,阿昌族的「舞白象青龍」,苗族的「接龍舞」,仡佬族的「打花龍」等。這些龍舞,大多歡快活潑,輕松有趣,具有鮮明的民族地域色彩。

除了祈雨祈福,娛神娛己之外,舞龍還有彰顯力量的作用。人們相信,歌之唱之,可以召喚龍的神靈;舞之蹈之,可以模仿龍的神態;有歌有舞,既可以使神龍歡愉喜悅,也可以使自身秉賦龍性。同時,通過舞龍,也使舞龍人的力量得以顯示。這里有幾層意思:一是舞龍本身是一個「力氣活」,那些由騰躍、翻滾、盤回、穿插、聳立等構成的諸多套路、造型,不出大力就完不成。二是龍是力量的集合、力量的象徵,自然界的諸多動物和天象,都將自己的力量投賦在了龍的身上。舞龍也就是顯天力,顯天力的同時也顯了人力。第三,不排除對龍的「調侃」和「不敬」。由於龍既是自然力的象徵,也是帝王皇權的象徵,常常以張牙舞爪、猙獰蹈厲、耀武揚威、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神聖不可侵犯的面目出現,使芸芸眾生不得不以敬畏的心態相對待。現在好了,機會來了,老百姓可以藉助舞龍出出氣了,可以按龍頭、折龍身、揭龍尾,盡情地把這個帝王之象折騰、戲耍、嘲弄一番了。

四川銅梁、廣東豐順等地流行的「燒龍」,就含有多重意味。銅梁人認為,燒龍是為了送龍上天,龍上天後才能負起職任,及時地興雲布雨。於是,在龍燈會達到高潮時,狂歡的人們,或點燃鞭炮朝龍身上扔,或釋放焰火噴龍,或把熔爐里滾燙的鐵水倒出來,讓四濺的火花燒龍……豐順人燒龍源於一則傳說:很早以前,一條火龍來到豐順地面,此龍渾身噴火,致使禾苗焦枯,田地乾裂。一對年輕夫婦領著大夥鑿山引水,渠成水到之時,火龍趕來破壞,燒死了年輕夫婦,也燒幹了水源。年輕夫婦的兒子繼承父母遺志,外出學法三年,歸來後和火龍苦戰三天三夜,終於以毒攻毒,用神火將火龍燒死,自己也力盡而亡。從此這一帶風調雨順,再也沒有鬧過旱災。為了紀念這位英雄,當地老百姓便年年舉辦燒龍活動。所燒之龍一般用竹紙紮成,長15米到20米,龍身扎滿鞭炮。經過引龍出海、請龍、戲龍耍龍等程式,直到鞭炮放完,龍體燒盡為止。有的地方做得更乾脆更徹底:在龍身里裝滿土火葯、土煙花,耍到最熱鬧的時候,一把火點著,只聽「轟隆」一聲響,龍嘴噴火,龍尾冒煙,龍身開裂燃燒棗我們的龍神,就在震耳的鑔鑼鞭炮聲和喧天的歡呼驚嘆聲中漸漸地化為一團團灰燼。

稍稍分析,我們就會明了燒龍是集祈雨祈福、娛神娛己和彰顯力量為一體的綜合性習俗。因為所燒之龍,既是水神或火神,也是帝王之象,通過燒龍,既能送龍上天,讓其負起布雨的責任;也能產生十分壯觀的場面,讓目睹者喜聞樂見;還能體現一種力量,正勝邪,善勝惡,受壓迫的民眾反抗、戲弄皇權的力量。

興旺人丁是舞龍的深一層寓意,其根據是「燈」與「丁」的諧音象徵。中國民間有元宵節做「桔燈」(諧「吉丁」)、「添燈」(諧「添丁」)、用麵粉捏制「十二生肖燈」(生肖和生育關系密切)、「送燈」(諧「送丁」)、「偷燈」,尤其是偷廟里的「蓮燈」(諧「連丁」)、「迎花燈」(諧「迎花丁」)、「接燈」、「還燈」、「完燈」(小孩長到十二歲時,由舅家送最後一次燈),以及「上燈棚」、「穿燈腳」、打「點仔燈」、掛「子孫燈」、燃「照歲燈」等習俗。這些燈俗,都含有繁盛人丁,興旺家族,為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求吉祈福的寓意。

龍燈也是燈,是「燈」就諧「丁」。而且,龍是中華民族的圖徽,是力量的象徵,龍燈也就寓意著「龍丁」棗誰不希望自己的家裡出一個「龍子」呢?這樣,在全國各地的舞龍活動中,常有一些和「龍丁」相關的程式、講究、說詞。

浙江奉化流行「盤龍燈」棗龍燈隊「盤」到子孫眾多的大戶人家,放「百子炮」;盤到小戶人家,放三隻連響炮。放炮者不能將炮蹲在地上放,認為炮一蹲地,就意味著這家子孫是「泥坯子」;要將炮提在手中放,寓意「龍子」一步登天。盤到新屋落成的人家,要讓這家的婦女「摸龍須」和「龍角」(象徵性地與龍交會),讓其小孩「鑽龍門」(和「登龍門」意同,認為鑽過「龍門」就有了成「龍」的希望)。龍燈不會白舞,錢呀物呀,總是需要的,而且多多益善。平時生活再節儉的人家,這個時候一般都表現得慷慨大方。

湖南湖北一些地方,人們相信龍燈對生育有利。在龍燈舞到門前時,那些多年求子不得的婦女,往往加錢加物,讓「龍」繞一繞自己的身體,並讓一個小男孩騎到龍背上繞著廳堂轉一圈,扮演一番「麒麟送子」。對此,有人還作了這樣一首詩:「婦女圍龍可受胎,痴心求子亦奇哉;真龍不如紙龍好,能作麒麟送子來。」安徽伙縣流行中秋節小兒舞草龍,有孩子的人家都願意讓娃娃們出來舞一舞,沒有孩子的人家怎麼辦呢?找機會用新燈燭去換插在龍頭上的燈燭,據說這樣做便能得「龍子」之兆。

浙江東陽、金華、貴州桐梓等地的龍燈會,有「分子息」(舞完龍燈會分燈或分糖果禮物)、「掛紅」(村主或族長給龍頭上披掛紅綢被面)、「搶紅」(誰家將此被面搶購到手,誰家就子孫興旺)、「產龍蛋」(舞龍者進屋後,將兩個紅雞蛋送給主人,讓主人放到被窩里)、「放圓寶」(將逗耍龍燈的「圓寶」在家中存放一年,來年燈會前奉還)等節目。因為人們祈求子息、興旺人丁的願望代代傳承,這些節目也就常演不衰。

⑥ 誰知道湖南衡陽農村裡正月「耍龍燈」代表什麼含義

龍是衡州大地先民所敬奉的圖騰,是吉祥雄偉的象徵,相傳天下南嶽有八百蛟龍相擁護。千百年來,大凡重要慶典或祭祀,均張燈結綵,獅龍並舞,共呈吉祥。
衡陽民間的龍有:布龍、紙龍、稻草龍、筍殼龍、板凳龍、娃娃龍、滾地龍、七巧龍、香火龍等。布龍最是普遍,各地因製作、耍法不同,名稱亦有別異。在耒陽有游龍、長龍(100節以上)、滾地龍(龍背大,舞龍時只見龍身滾動,舞龍人不露面)。在衡東、衡山有布龍,衡陽縣有疙瘩龍,衡南縣有七巧龍。布龍耍法多樣,有大小套之說,衡山縣有大套72,小套36,是各種龍舞中套數最多的。衡南縣九龍鄉的七巧龍,經藝人不斷創新,由一龍獨舞發展到四龍共舞。1995年由衡南縣文化館劉小安輔導編排成大型龍舞《雁龍騰飛》,在全國舞龍錦標賽中獲二等獎。
清代以來,衡陽縣內龍舞盛行,俗稱「滾龍燈」,龍身為竹扎布面或稻草編織,下設木柄,木柄多少不一,但需成單數。「龍燈」有10餘個種類,以九龍鄉的「七巧龍」、接觀鄉的「青蛙龍」、花橋鎮的「滾地龍」、雙林鄉的「娃娃龍」、車江鎮的「硬龍」尤具特色。每年元宵佳節期間,城鄉龍舞形成高潮,萬人圍觀,鞭炮聲、歡呼聲,此起彼落,通宵達旦。「七巧龍」原名「狗婆龍」,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從桂陽傳入衡南九龍,龍身長13.67米,身圍0.5 米,經過藝人不斷創新,由一龍單舞發展成4龍共舞,集舞蹈、雜技、武術於一身,一桿揮動,四龍齊舞,或起或落,或穿或跳,或結或解,或聚或散,變幻無窮。
布龍舞 1876年光緒《衡山縣志》載:「正月舞龍燈,謂之敬龍神,於以祈福,消災。」龍舞古今廣為流傳。布龍舞又稱黃龍舞,俗稱舞龍燈,有龍頭,蛇頭、蝦頭之分;有七節、九節、十一節、十三節不等。每節用竹篾織成簍狀,裝上長約一米的木柄,套上帶有龍鱗,用白布鑲邊的大型龍被。表演時,眾人手擎木柄,動作協調一致,以立、跪、卧幾種姿勢飛舞,舞出「二獅滾球」、「二龍獻珠」、「孔明翻書」、「猴子跳澗」、「雙鳳朝陽」等72大套和36小套節目。
紙龍舞 由寬12公分,長580公分的兩層皮紙相貼而成,著粉紅色,邊沿各夾一根麻線,中間貼一條寬約2公分的金、銀箔以示龍脊,各色絲線貼成三角形以示龍鱗。繫上一根長約80公分的木棍,持以起舞,活似真龍,有「雙龍出洞」、「黃龍縛腰」、「畫眉跳澗」、「螺絲脫殼」、「飛蛾撲火」等6個大套和11個小套。1956年藝人羅春和表演紙龍舞,獲湖南省農村群眾藝術觀摩匯演一等獎。1957年衡陽市郊區農民袁少忠表演紙龍舞,被湖南省文化局選拔參加全國第二屆民間音樂舞蹈會演。1982年衡陽縣官埠鄉農民洪余慶表演紙龍舞,獲湖南省文藝會演一等獎。
稻草龍 保存於衡陽縣九市鄉、常寧縣城關鎮兩江村。衡陽縣九市鄉的稻草龍製作精美,是一件很好的工藝品。稻草龍在民間最為神聖,龍身通體為稻草編成,大小長短隨意,舞動起來的時候,猶如真龍翻騰,使人頓生敬畏之心。每逢過年舞龍時節,稻草龍上路時,其他龍要避之,為之讓路。在鄉間,稻草龍的紅包也比較豐厚,這在衡陽地區已經成為一種傳統習俗。
大革命期間,境內農民革命組織紛紛成立,耒陽縣農協會為歡慶各區協會建成,於1926年9月14日舞出一百條滾地龍,縣城為之沸騰,地主豪門望風披靡,避之三舍。民國25年(1936年),常寧縣柏坊街紳易信孚、陽欽葵、謝回春等人倡首,大興龍燈以祈豐年。經過兩個多月籌備策劃,組成千人燈隊上路。擂得山鳴谷響的十個報子鼓打先鋒,各族大紅旗足有百面,大小彩龍二十條,各種樂器幾十套,各種置戲文的假山、涼亭、八抬大轎幾十乘。燈隊沿著湘江大堤,向松柏方向進發,轟動四境鄰縣。
抗日時期,衡陽出現了「獅燈」賀年形式。獅燈容易組織,且設備也沒有龍燈那樣豪華講究。一般獅燈隊,兩條單獅四人舞,走街串巷,到每家每戶去舞獅賀年,深受城鄉貧大眾喜愛。獅舞有毛獅、木獅、手獅三種。

⑦ 象徵意義的中國民俗

春節。
1、臘月二十三 祭灶
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祭灶,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灶王爺」神位。
2、臘月二十四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3、臘月二十五 接玉皇
舊俗認為灶神上天後,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4、臘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准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諺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5、臘月三十除夕 貼門神、貼春聯、守歲、爆竹、吃年夜飯、給壓歲錢、祭祖
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歷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
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
貼福字、貼窗花、貼年畫、貼掛千。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他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裡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裡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6、正月初一 拜年
春節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春節里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新朋好友家和鄰那裡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同族長帶領若幹人挨家挨戶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幾個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為「團拜」。由於登門拜年費時費力,後來一些上層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貼相互投賀,由此發展出來後來的「賀年片」。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准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7、逛廟會
逛廟會是大多數中國人的春節情結,更是不可或缺的年俗。春節廟會最早是民間的宗教儀式,廟會之時,通常由僧人、道士做「法事」或「道場」以祭祀神佛,人們也要進香朝拜、許願、還願、求福。廟會期間,也少不了商販叫賣、民間藝術表演。廟會上有許多歷史悠久深受老百姓喜愛的傳統項目,比如,舞獅、舞龍、扭秧歌、踩高蹺、跑旱船等。
8、觀社火
除了廟會,民間自演自娛的社火也是歷史悠久的年節娛樂活動。社火源於古老的土地神與火神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在以農業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是人們的立足之本,它為人類的生存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遠古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也有「靈」,並視之為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加以崇拜,於是形成了尚火觀念。古老的土地與火的崇拜,產生了祭祀社與火的風俗。隨著社會的發展,祭祀社火的儀式逐漸成為規模盛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民間娛樂活動。
9、舞龍
舞龍,又名「耍龍燈」、「龍燈舞」,是漢民族傳統的舞蹈形式之一。每逢喜慶節日,各地都有舞龍的習俗。
舞龍起源於漢代,經歷代而不衰。舞龍最初是作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種儀式,後來逐漸成為一種文娛活動。到了唐宋時代,舞龍已是逢年過節時常見的表現形式。
關於舞龍的來歷,民間有這樣一個傳說:一天,龍王腰痛難忍,龍宮中的所有葯物都吃了,仍不見效。只好變成老頭來到人間求醫。大夫摸脈後甚覺奇異,問道:「你不是人吧!」龍王看瞞不過去,只好說出實情。於是大夫讓他變回原形,從腰間的鱗甲中捉出一條蜈蚣。經過撥毒、敷葯,龍王完全康復了。為了答謝治療之恩,龍王向大夫說:「只要照我的樣子扎龍舞耍,就能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件事傳出後,人們便以為龍能興雲布雨,每逢乾旱便舞龍祈雨,並有春舞青龍、夏舞赤龍、秋舞白龍、冬舞黑龍的規矩。
10、舞獅
舞獅,也叫「耍獅子」、「獅子舞」,它與舞龍一樣,是我國的傳統舞蹈形式,也是一種流行很廣的民間體育活動。又會在春節或慶典活動舞獅。
舞獅開始於南北朝。在我國,舞獅的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以分為北方舞獅和南方舞獅兩種。北方舞獅的外形與真獅很相像,全身獅披覆蓋,舞獅者(一般兩人合舞一隻大獅子)只露雙腳,不見其人。北方舞獅有雌、雄之分,還有文獅、武獅、成獅、崽獅之分。
南方舞獅主要流行在廣東。這種舞獅由一人舞獅頭,一人舞獅尾。獅子的造型、式樣、顏色多與北方獅不同。舞獅者穿各種燈籠褲,上穿密妞扣的唐裝燈籠袖衫或背心,可見舞獅者全身。舞獅要使出渾身解
人們為什麼特別喜歡在春節時舞獅呢?相傳明代初年,廣東佛山出現一頭怪獸,每逢新舊歲之交,便出來糟踏莊稼,傷害人畜,百姓叫苦連天。後來,有人建議用獅舞來嚇唬怪獸,果然奏效,那怪獸逃之夭夭。當地百姓認為獅子有驅邪鎮妖之功,有吉祥之兆,所以每逢春節便敲鑼打鼓,挨家挨戶,舞獅拜年,以消災除害,預報吉祥之意。
11、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製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製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12、吃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初一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著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著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著吃。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13、吃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說:「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面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面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

⑧ 鬧龍燈有什麼意義

新春迎龍燈,還象徵著力量、生命力。由於「板凳龍」的「頭」不同回,表示的意義不答同,抬龍的方式也不同,但每一條龍燈都由各戶以自願方式連接而成,這種龍燈可長可短,只要農戶願意加入,一條板凳稍作修飾即可。這種自願、喜慶、協調、活潑的迎龍燈活動,從中也透露出義烏民間所特有的分合自如、相互合作的「板凳龍」文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