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軼事典故

軼事典故

發布時間: 2020-12-19 19:23:56

A. 王導的軼事典故

王導曾向南方士族陸玩請求結為婚姻之家,陸玩拒絕說:「小土坡上長不了松柏這樣的大樹,香草臭草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我陸玩雖然不才,道義上決不能開亂倫的例。」
後來陸玩曾到王導那裡吃乳酪,卻因而得病。後陸玩與王導通信時則寫:「我雖是南方的人,但差點成了北方的鬼。」 王導的長子王悅為人謹慎謙和,對雙親也很孝順。王導每次見到王悅就很高興,見到次子王恬就生氣。王悅和父親談話,總是以縝密謹慎為本。王導回尚書台,每次要走的時候,王悅都跟隨在父親車後相送,他還經常和母親曹氏一起整理箱子。
王悅去世後,王導回尚書台,上車後一直哭到尚書台門口;曹氏在整理箱子時,望著箱子就想到了王悅,竟不忍打開。 當初,王導夫人曹氏性格嫉妒,王導非常畏懼她,於是暗中在別處置下館舍,以安置其他的姬妾,曹氏知道後,要親自去查看。王導深怕姬妾們會受到曹氏的凌辱,命人馬上准備車駕趕去,還怕速度太慢,用手中拿的拂塵柄當鞭子趕牛奔跑。
蔡謨聽說這事後,取笑王導說:「朝廷恐怕要為公加九錫了。」王導不予理會,只是謙恭地走開算了。蔡謨又說:「我沒聽說過別的什麼東西,只知道有短轅的牛車,長柄的拂塵。」王導這才大怒,對人說:「我和各位賢能一起在洛陽遊玩時,哪裡聽說過這個蔡克的兒子!」
王導有個愛妾姓雷,經常干預朝政,收受賄賂。蔡謨戲稱她為「雷尚書」。 當時庾亮因為名望高而所轄地盤狹窄,於是出鎮外地。南蠻校尉陶稱挑撥說:「庾亮一定會舉兵向內。」勸王導暗中要提防。王導說:「我和庾元規休戚與共,這些無根無據的議論,不應當出自智者之口。如果就像你說的那樣,庾元規真的領兵打進來,我就頭戴角巾穿上便服回家,有什麼可擔憂的?」又給陶稱寫信,說因為庾亮是皇帝的大舅,應該盡心盡力侍奉。這樣一來,挑撥的謠言就平息了。
當時庾亮雖鎮守於外,但還執掌著朝政大權,又據於上流之形勝,手握強兵,一些順風轉舵的人都投奔他。王導在朝中心內不平,常常在颳起西風的時候,用扇子擋起風塵,慢吞吞地說:「庾元規吹起的灰塵把人弄臟了。」 王敦叛亂時, 王導因為怕受牽連,每日都率宗族二十餘人跪在宮闕外請罪。值周顗入宮,王導哀求說:「伯仁,我一家百口就託付給你了。」周顗毫不睬理,入宮對明帝說王導忠誠,申救甚至,明帝聽從他的意見。又留周顗飲酒,周顗酒醉出宮,王導還跪在宮門前,又求周顗,周顗不答,卻噴著酒氣說:「我要誅殺那些亂臣賊子,換取金印,掛在手肘後!」王導自以為周顗不救他,甚為怨恨。
其後王敦入建康,徵求王導意見,問周顗是給他高官還是殺掉,王導都默而不語。於是王敦就殺掉了周顗。後來王導料檢中書故事,看到周顗救他的奏章,言辭感人,殷勤切至。王導執表流涕,悲不自勝,對諸兒說:「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在幽冥之中,我愧對這樣的良友。」

B. 荀息的軼事典故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並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系不錯。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 獻公哪裡捨得?荀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獻公依計而行。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虞國大臣宮之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虞公更是大喜過望。晉軍大將里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扎在虞國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懷疑。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里應外合強佔了。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原文:
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璧,假道於虞以伐虢。公曰:「是吾寶也。」對曰:「若得道於虞,猶外府也。」公曰:「宮之奇存焉。」對曰:「宮之奇之為人也,懦而不能強諫,且少長於君,君暱之,雖諫,將不聽。」乃使荀息假道於虞,曰:「冀為不道,入自顛軨(líng,車前圍欄),伐鄍(míng,虞地)三門。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今虢為不道,保於逆旅,以侵敝邑之南鄙。敢請假道以請罪於虢。」虞公許之,且請先伐虢。宮之奇諫,不聽,遂起師。夏,晉里克、荀息帥師會虞師伐虢,滅下陽。先書虞,賄故也。《左傳》 春秋時代,晉靈公為了個人的享樂,強迫大批百姓,耗用大量錢財,建造極其豪華的九層的高台。他怕臣子們勸說阻止,就下令說:「誰敢勸阻,格殺勿論!」
有個叫荀息的大臣,很為國家擔憂,他求見晉靈公。晉靈公認為荀息是來勸阻的,就舉起箭,拉開弓,等著他來,只要他一開口規勸,就射死他。
荀息拜見晉靈公後,裝做輕松愉快的樣子,說:「大王,我是來表演一個小技藝,讓您開開心的。」
晉靈公問:「什麼小技藝?」
荀息說:「我能把12個棋子堆起來,上面再加幾個雞蛋。」「哎,這玩藝兒有趣!」晉靈公一下來了勁,忙摔下弓箭,命侍從拿出棋子和雞蛋。
荀息認真地先把10個棋子堆起來,然後又把雞蛋一個一個地加上去。旁邊觀看的人,擔心雞蛋會掉下來,都緊張得屏住呼吸,瞪圓眼睛。晉靈公也驚慌急促地叫道:「危險!危險!」
荀息卻慢條斯理地說:「這沒有什麼了不起的,還有比這更危險的呢!」
靈公說:「好,我也願意見識見識。」
荀息見時機已經成熟,就不再做別的表演,立起身子,無限沉痛地說:「啟稟大王,請讓我進幾句話,臣即使死了也不後悔!為了建成九層的高台,三年沒有成功,國內已經沒有男人耕地、女人織布了;國家的庫存已經空虛,鄰近的國家將要侵犯我們。這樣下去,國家總有一天要滅亡的。建造高台,就像這疊雞蛋一樣危險,請尊敬的大王三思而後行!」說著淚滴衣襟。
晉靈公見荀息說得合情合理,態度婉轉誠懇,這才明白建造高台對國家有這么大的危害,嘆了口氣,說:「我的過失竟然重到這種程度了!」於是就下令停止建造高台。
(荀息卒於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晉靈公公元前620年即位,即晉靈公即位時荀息早在31年前就死了,荀息疊蛋諫晉王只作為智慧知識,不作為歷史。) 晉獻公二十六年(前651年),晉國發生宮廷內亂。晉獻公聽信寵妃驪姬的讒言,逼死太子申生,逼走了重耳和夷吾,立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並任命荀息為太傅,輔佐年幼的奚齊。當年九月,晉獻公於病榻前召見荀息,委以託孤重任,說:「我將這樣小的孤兒託付於你,你將如何對待?」荀息叩頭答應說:「臣竭其肱股之力,加之以忠貞,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於是,晉獻公就拜荀息為相國,主持國政。
數日之後,晉獻公病逝,荀息即立年僅11歲的奚齊為國君。當時,晉國人民對驪姬一夥專橫武斷、製造內亂極為不滿,都希望外逃的重耳和夷吾兩位公子能夠回來執政。朝中大臣以里克和丕鄭兩位大夫為首,多數人反對荀息擁立奚齊。里克借給晉獻公舉行治喪儀式之機,刺殺了奚齊。不料,荀息又扶立奚齊的異母弟卓子(驪姬之妹少姬所生)為國君,里克、丕鄭在晉大夫騅遄和屠岸夷等人的幫助下,聯合發動家兵攻入宮廷,殺死卓子和驪姬,荀息深感有負於獻公,遂自殺。

C. 趙禎的軼事典故

宋仁宗到了大婚的年齡,皇太後劉娥特意挑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女子進宮。宋仁宗一眼看上驍騎衛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想立張氏為皇後。但劉娥認為張氏不如平盧軍節度使郭崇孫女郭氏,宋仁宗只好按劉娥的意志立郭氏為皇後。劉娥去世後,郭皇後失去了靠山,不但不懂得謙讓與寬容,還處處與後宮嬪妃爭風吃醋,從而引出了宋朝立國以來第一起廢後風波。
當時,後宮還有兩個美人尚氏和楊氏都極為得寵。尚美人的父親因女兒得寵而封官加爵,恩寵無遇,一時傾動京城。郭皇後對此大為不滿。尚美人知道宋仁宗不喜歡郭皇後,便經常向宋仁宗訴說郭皇後的不是。有一天,尚美人在宋仁宗的面前譏諷郭皇後,剛好被郭皇後聽見。郭後不勝憤怒,上前要打尚美人耳光。宋仁宗見勢不妙,急忙過來勸架。郭皇後已經舉手搧出,這一巴掌出盡全力,收勢不住,剛好打在了宋仁宗的頸部。
郭皇後指尖銳利,在宋仁宗頸中劃出了兩道血痕。宋仁宗只覺得脖子火辣辣地疼,頓時龍顏大怒,但他性格文弱,雖然生氣,卻沒有發作,只是帶著尚美人走了。
在這之前,宋仁宗為了擺脫劉太後執政的影子,罷免了曾經依附太後劉娥的大臣,唯獨沒有罷免宰相呂夷簡。剛好有一天宋仁宗在後宮與郭皇後談論此事,還特意提到呂夷簡忠誠可嘉。宋仁宗之所以格外贊賞呂夷簡,是因為此人曾經力主將宋仁宗生母李氏以皇後之禮下葬。郭皇後卻認為呂夷簡其實也是阿諛奉承劉太後之輩,不過為人機巧,善能應對而已。宋仁宗略一思忖,認為郭皇後的話有道理,於是將呂夷簡也罷相。宦官閻文應與呂夷簡交好,告訴呂夷簡是因為郭皇後隨口一句話導致他被罷相。呂夷簡得知後,憤恨異常。
幾個月後,諫官劉渙上疏陳時事,特意提到當時他力請劉太後還政給宋仁宗,結果觸怒了劉太後,幾乎被殺,幸得呂夷簡相救。宋仁宗又覺得呂夷簡是忠臣,於是將其重新召回為相。雖然官復原職,但呂夷簡一直對郭皇後懷恨在心,剛好郭皇後誤打宋仁宗一事給了呂夷簡報復的機會。
宋仁宗被打後,尚美人不斷煽風點火,宋仁宗越想越是惱火。宦官閻文應趁機說:「在尋常百姓家,妻子尚不能欺凌丈夫,陛下貴為天子,竟然受皇後的欺凌,這怎麼得了。」宋仁宗沉默不言。閻文應又指著宋仁宗脖子上的傷說:「陛下頸上血痕宛然,請指示執政,應該若何處置?」宋仁宗受到煽動,忍不住激動起來,憤然派閻文應去召宰相呂夷簡前來。
呂夷簡到來後,立即大談郭皇後失禮,不足母儀天下。宋仁宗雖然憤恨皇後,但一聽宰相提到廢後,還是比較謹慎的態度,說:「皇後雖然可恨。但廢後一事,卻有干清議。」呂夷簡說:「廢後之事,古亦有之。光武帝是漢代的明主,其郭皇後僅因為怨懟而被廢。何況今日皇後打傷了陛下!」閻文應也在一旁附和,說郭皇後身居中宮九年,卻沒有子嗣,應當廢去。宋仁宗激憤起來,決定廢除郭皇後。
宋仁宗要廢後的消息傳開後,朝中一片嘩然。御史中丞孔道輔、諫官范仲淹、同知諫院孫祖德、侍御史蔣堂等十多人聯名上奏,稱「後無過,不可廢」,堅決反對宋仁宗廢除郭皇後。宰相呂夷簡早有準備,搶先一步下令有司不得接納台諫章奏。宋仁宗則搶在群臣發難之前,下了廢後詔書,說郭皇後沒有子嗣,自願退位修道,特封為凈妃、玉京沖妙仙師,賜名清悟,居長寧宮(之前稱長樂宮)。
御史中丞孔道輔和諫官范仲淹等人見台諫的奏章無法送到皇帝手中,無法可想,竟然集體跑到皇帝寢宮門口進諫。這是前所未有的大事。進諫的大臣們到跪在宮門口,請求皇帝召見,對答郭皇後被廢一事。但無論范仲淹等人如何力爭,守衛殿門的內使只是緊閉大門,不予通報。孔道輔急得不行,上前抓住宮門的銅環急叩,還大聲喊道:「皇後被廢,累及聖德,為什麼不聽我們諫官的意見?」宮門後的內使大概也怕出事,便急忙入報。不久,有內使在門後傳話,讓進諫的大臣們到中書政事堂與宰相對話。
孔道輔和范仲淹等人來到中書時,宰相呂夷簡已經等在那裡,顯然是有備而來。孔道輔一上來就質問呂夷簡說:「大臣對皇後來說,就像兒子對待父母一樣。父母不和,可以勸他們和解,怎麼能只順從父親一面而不要母親呢?」呂夷簡爭辯說:「廢後一事,不是本朝首創,古已有之,漢朝和唐朝都有先例。」孔道輔怒斥道:「大臣應該引導君王為堯、舜那樣的聖主,為什麼偏偏要引漢、唐失德事作為標准?」
群臣隨即一哄而上,紛紛指責呂夷簡。呂夷簡招架不住,只好拱手說:「各位還是去見陛下力陳吧。」然後匆忙離開。
第二天,孔道輔等人入朝,准備召集百官,與呂夷簡當廷爭論。然而,宋仁宗的聖旨突然到來,說「伏閣請對,盛世無聞,孔道輔等冒昧徑行,殊失大體」,將孔道輔和范仲淹貶黜出京城,其他進諫大臣罰俸半年。廢後之議因此而定。
生死兩皇後
在宋仁宗晚年,其愛妃張貴妃逝世,不顧朝中大臣勸阻,追封張貴妃為溫成皇後。當時還有正宮曹皇後。這段歷史被後人稱為「生死兩皇後」。 一天,仁宗退朝回到寢宮,因為頭癢,沒有脫皇袍就摘下帽冠,呼喚梳頭太監進來替他梳頭。太監梳頭時見仁宗懷中有一份奏摺,問道:「陛下收到的是什麼奏摺?」仁宗說是諫官建議減少宮中宮女和侍從的。太監說:「大臣家裡尚且都有歌伎舞女,一旦陞官,還要增置。陛下侍從並不多,他們卻建議要削減,豈不太過分了!」仁宗沒有介面。太監又問:「他們的建議,陛下准備採納嗎?」仁宗說:「諫官的建議,朕當然要採納。」太監自恃一貫為皇上所寵信,就不滿地說:「如果採納,請以奴才為削減的第一人。」仁宗聽了,頓然站起呼喚主管太監入內,按名冊檢查,將宮人29人及梳頭太監削減出宮。事後,皇後問道:「梳頭太監是陛下多年的親信,又不是多餘的人,為何將他也削減?」仁宗說:「他勸我拒絕諫官的忠言,我怎能將這種人留在身邊!」
諫官王素曾勸諫仁宗不要親近女色,仁宗回答說:「近日,王德用確有美女進獻給我,現在在宮中,我很中意,你就讓我留下她吧。」王素說:「臣今日進諫,正是恐怕陛下為女色所惑。」仁宗聽了,雖面有難色,·但還是命令太監說:「王德用送來的女子,每人各贈錢三百貫,馬上送她們離宮,辦好後就來報告。」講完,他還淚水漣漣。王素說:「陛下認為臣的奏言是對的,也不必如此匆忙辦理。女子既然已經進了宮,還是過一段時間再打發她們走為妥。」趙禎說:「朕雖為帝王,但是,也和平民一樣重感情。將她們留久了,會因情深而不忍送她們走的。」 趙楨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所發展。他的生活也較檢點。有一次,時值初秋,官員獻上蛤蜊。趙楨問從哪裡弄來的,臣下答說從遠道運來。又問要多少錢,答說共28枚,每枚錢主幹。趙楨說:「我常常告誡你們要節省,現在吃幾枚蛤蜊就得花費28000錢,我吃不下!」他也就沒有吃。還有一次,趙禎早晨醒來對近侍說:「昨天晚上我肚子餓得很,睡不著想吃燒羊。」近侍問道:「陛下為何不降旨命臣下去采辦?」趙禎說:「我如果一開口,下面就因為這是我的命令,去大肆擾民,所以還是不開口的好。」
一天,仁宗處理事務到深夜,又累又餓,很想吃碗羊肉熱湯,但他忍著飢餓沒有說出來,第二天,皇後知道了,就勸他:「陛下日夜操勞,千萬要保重身體,想吃羊肉湯,隨時吩咐御廚就好了,怎能忍飢使陛下龍體受虧呢?」仁宗對皇後說:「宮中一時隨便索取,會讓外邊看成慣例,我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湯,御廚就會夜夜宰殺,一年下來要數百隻,形成定例,日後宰殺之數不堪計算,為我一碗飲食,創此惡例,且又傷生害物,於心不忍,因此我寧願忍一時之餓。」 關於趙禎的身世,清代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有一種說法,這就是「狸貓換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幾乎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稱劉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時懷孕,為了爭當正宮娘娘,劉妃攻於心計,將李氏所生之子換成了一隻剝了皮的狸貓,污衊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將李妃打入冷宮,而將劉妃立為皇後。後來,天怒人怨,劉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嬰在經過波折後被立為太子,並登上皇位,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幫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並與已雙目失明的李妃相認,而已升為皇太後的劉氏則畏罪自縊而死。
自宋朝以來,由於小說、戲劇等各種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的演繹,仁宗生母之謎日益鮮活生動,備受世人關注。盡管歷朝歷代增加、刪改了不少或虛假或真實的內容,而且,戲曲和小說中情節也不盡相同。然而,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後劉氏之子,還是妃子李氏親生,無論是小說,還是戲曲,幾乎眾口一辭,認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劉皇後之子。
事實也大體如此。李氏本是劉後做妃子時的侍女,莊重寡言,後來被真宗看中,成為後宮嬪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後妃曾經生過5個男孩,都先後夭折。此時真宗正憂心如焚,處於無人繼承皇位的難堪之中。據記載,李氏有身孕時,跟隨真宗出遊,不小心碰掉了玉釵。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釵若是完好,當生男孩兒。左右取來玉釵,果然完好如初。這一傳說從側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態,也是真宗無奈之餘求助神靈降子的真實寫照。雖然不盡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後來的確產下一個男嬰。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趙禎還未來得及睜開眼睛記住自己親生母親的容顏,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許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劉氏據為己子,由劉氏和楊淑妃一起撫養。生母李氏懾於劉後的權勢,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奪去,卻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滿情緒,否則不僅會危害自身,也會給親生兒子帶來災難。
乾興元年,13歲的仁宗即位,劉氏以皇太後身份垂簾聽政,權傾朝野。後人或許是出於男權意識,或許是基於正統觀念,將劉後比作唐代的武則天,而對她當政非議甚多。加上宋初有過兄終弟及的先例,而真宗又確有一個能乾的弟弟涇王趙元儼,便出現了許多傳聞,說劉後在真宗臨終時,以不正當手段排斥趙元儼,從而攫取了最高權力。流傳最廣的一種說法稱,在真宗病逝前最後一刻,真宗用手指了指自己的胸,又伸出五指,再展三指,以示意叩榻問疾的諸大臣。後有人臆測,當時真宗是想讓自己的弟弟,也即小說戲文中知名度極高的「八千歲」元儼攝政並輔佐趙禎。但劉後於事後派人對大臣解釋說,官家所示,僅指三、五日病可稍退,別無他意。元儼聞聽此事後,發現自己已成為劉後當權的障礙。為了避免遭到劉後的殘酷政治打擊,他立即閉門謝客,不再參與朝中之事,直至劉後去世,仁宗親政。
據可靠資料記載,真宗病危時,唯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兒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後一次在寢殿召見大臣們時,宰相丁謂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諾,皇太子聰明睿智,已經作好了繼承大統的准備,臣等定會盡力輔佐。更何況有皇後居中裁決軍國大事,天下太平,四方歸服。臣等若敢有異議,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當萬死。這實際上是向真宗保證將全力輔佐新皇帝,決不容許有廢立之心。真宗當時已經不能說話,只是點頭微笑,表示滿意。事實上,真宗晚年,劉皇後的權勢越來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謂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真宗留下遺詔,要「皇太後權同處分軍國事」,相當於讓劉後掌握了最高權力。
這樣,仁宗就在養母的權力陰影下一天天長大。劉太後在世時,他一直不知先皇嬪妃中的順容李氏就是自己的親生母親。這大概與劉太後有直接關系,畢竟她在後宮及朝廷內外都能一手遮天。在這種情況下,恐怕不會有人冒著生命危險告訴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劉太後病逝,仁宗剛剛親政,這個秘密也就逐漸公開了。至於是誰最早告訴仁宗實情的,據宋史列傳第一後妃上記載:後章獻太後崩,燕王為仁宗言:「陛下乃李宸妃有所生,妃死以非命。」仁宗號慟頓毀,不視朝累日,下哀痛之詔自責。尊宸妃為皇太後,謚庄懿。 蒙受了20年的欺騙,生母也在明道元年不明不白地死去,當仁宗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其震驚無異於天崩地陷。他抑制不住內心的悲傷,一面親自乘坐牛車趕赴安放李妃靈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圍了劉後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實真相後作出處理。此時的仁宗不僅得知了自己的身世,而且聽說自己的親生母親竟死於非命,他一定要打開棺木查驗真相。當棺木打開,只見以水銀浸泡、屍身不壞的李妃安詳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飾華麗,仁宗這才嘆道:「人言豈能信?」隨即下令遣散了包圍劉宅的兵士,並在劉太後遺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言外之意就是劉太後是清白無辜的,她並沒有謀害自己的母親。
李氏是在臨死時才被封為宸妃的,劉太後在李宸妃死後,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備以一般宮人禮儀舉辦喪事。但宰相呂夷簡力勸大權在握的劉太後,要想保全劉氏一門,就必須厚葬李妃,劉後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決定以高規格為李宸妃發喪。生母雖然厚葬,但卻未能沖淡仁宗對李氏的無限愧疚,他一定要讓自己的母親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經過朝廷上下一番激烈爭論,最終,將真宗的第一位皇後郭氏列於太廟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廟分別供奉劉氏、李氏的牌位。劉氏被追謚為庄獻明肅皇太後,李氏被追謚為庄懿皇太後。奉慈廟的建立,最終確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時也意味著年輕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漸擺脫了劉太後的陰影。 早在太後生前,仁宗與太後之間就已存在極大的沖突,尤其是在自己的婚姻大事上,仁宗明顯地感到太後的專橫。仁宗最初看上了並非官宦卻富有錢財的王蒙正的女兒,曾向劉太後提起過此事,但武斷的太後根本不予理會,借口這個王姓女子「妖艷太甚,恐不利少主」,硬是將這個「姿色冠世」的少女許配給了劉美長子劉從德。劉美即是太後的前夫、銀匠龔美。這一許配卻極大地傷害了少年皇帝。
王蒙正與劉太後連姻時,其父極不贊成,阻攔不住,竟然大罵:我們王家世代為民,從來沒有與外戚通過婚,今後必定要遭受災禍!沒想到此話當真應驗了。10年後,王蒙正與父親的婢女私通,生下了孩子又不承認,擔心其分走自己的財產,被婢女告到官府。經審核,證據確鑿,王蒙正被除名編管,發配嶺南。仁宗特地下詔,禁止其女以國戚身份進入皇宮,其子孫也不得與皇族聯姻,這種處罰大概與仁宗發泄他積蓄多年的怨恨有關。
仁宗喜歡的姑娘被許給劉從德後,太後也准備盡快為15歲的皇帝完婚,選了幾個有身份的少女進宮,作為皇後候選人,其中有已故中書令郭崇的孫女郭氏,已故驍騎衛上將軍張美的曾孫女張氏。當時仁宗一眼就相中了張氏。本來皇帝選中誰就可以立為皇後,但仁宗的意願再次遭到太後的阻撓。原來,經過太後審視,認為張氏不如郭氏,在未與仁宗商量的情況下,便自作主張以張氏為才人,而冊立郭氏為皇後。這一決定又一次使少年仁宗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進而造成此後長時間內皇帝對正宮的冷漠,也直接導致了廢後風波。
郭皇後有劉太後作靠山,她既不懂得謙讓和寬容,更是逐漸養成了驕橫自恣的性格。太後死後,她依然舊習不改,仍沿用太後時的規矩,壟斷後宮。而仁宗親政,卻力圖要擺脫太後的影響,其中一項重要變化,就是後宮嬪妃紛紛得寵。當時最受仁宗寵愛的兩個美人是尚氏和楊氏。尚美人的父親封官受賜,恩寵傾動京城,引起郭後的嫉恨,幾番與尚氏發生沖突,尚氏自然也少不了在仁宗面前詆毀皇後。一次,尚氏當著仁宗的面譏諷郭後,郭後怒不可遏,上前要抽尚氏耳光,仁宗跑過來勸架,偏巧一巴掌落在皇帝的脖頸上。仁宗大怒,令宦官閻文應傳來宰相呂夷簡,讓他「驗視」傷痕,其實是為其廢後尋求支持。隨後,仁宗下詔,稱皇後無子,願意當道姑,特封凈妃、玉京沖妙仙師,易名凈悟,別居長寧宮。此詔一出,朝廷大嘩,甚至引發了台諫官員在皇帝寢宮門前集體進諫這一前所未有的事件。郭後被廢,名義上是她長時間未能生育皇子,實際上是仁宗發泄對已故太後的不滿。
郭皇後被廢後,仁宗讓宋綬草擬廢後詔書,其中有「當求德門,以正內治」的話,意思是從有教養的家庭中選取秀女。劉太後雖已不在人世,仁宗也已親政,但在選後的問題上他卻一直未能如願。當時,左右領來一個姓陳的女子進宮,頗得仁宗歡心。陳氏是壽州茶商之女,父親靠捐納謀得一個小官,不具高貴的門第。宋綬說:「陛下若以賤者正位中宮,不就與前日詔書所言背道而馳了嗎?」宰相呂夷簡、樞密副使蔡齊等人也紛紛勸說,負責給皇上供葯的太監閻士良頗得仁宗信任,他也勸諫仁宗不要娶陳氏。這樣,在眾人的反復勸說下,仁宗不得不另立中宮,勉強將宋初名將曹彬的孫女選為皇後。
正因為如此,仁宗對這次婚姻似乎也不是很滿意。進入中年以後,仁宗最寵愛的女人是張美人。張美人後進封貴妃,雖然她在死後才被追冊為皇後,但其生前的威勢,並不亞於正宮曹皇後。張貴妃是洛陽人,祖先是吳人,吳越歸宋,其家遷到河南定居。不幸的是其父張堯封進士及第不久就去世了,母親在齊國大長公主府上作歌舞女,將女兒帶在身邊。大長公主見這個小女孩靈巧可愛,便召入宮中作樂女,那時她才8歲,由宮人賈氏代養。一次宮中宴飲,被仁宗看中得寵。慶歷八年(1048年)十月十七日成為貴妃。張氏在短短幾年內,就由末等嬪妃的才人直升至最高等級的貴妃,距離皇後僅一步之遙,可知仁宗對她特別寵愛。
雖然張貴妃聰明伶俐,深得仁宗喜愛,但在「士大夫與皇帝共治天下」的大背景下,她也不能為所欲為,不僅晉封皇後沒有希望,甚至連其伯父張堯佐晉封宣徽南院使這樣虛職的事也因遭到台諫官的猛烈攻擊而作罷。一天,仁宗正准備上朝,張貴妃送仁宗至殿門,拉著仁宗說「官家今日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答道:「放心!放心!」結果在殿上,仁宗正准備下達任命張堯佐的詔書,包拯便站出來上言,陳述不應給予張氏任命的理由,長篇大論,很是激動,唾沫都濺到仁宗臉上。仁宗不得不收回了成命。張貴妃遣宦官探問,得知包拯犯顏直諫。等仁宗回到宮中,張貴妃迎上前去,又想為其伯父美言。仁宗用袖子擦著臉不耐煩地說:「今天包拯上殿,唾沫都濺到我臉上了。你只管要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諫官嗎?」
皇祐六年(1054年)正月初八,31歲的張貴妃暴病身亡。仁宗感念張貴妃生前的柔情與善良,悲痛無比地對左右說,當年顏秀等人發動宮廷叛亂時,張貴妃不顧自身安危,挺身出來保護自己。天下大旱,為了替他分憂,又是張貴妃,在宮中刺臂出血,書寫祈雨的禱辭。在左右宦官的支持下,仁宗最後決定用皇後之禮為張貴妃發喪。一生都夢想著登上皇後之位的張貴妃,終於在死後穿上皇後的殮服,享受到宗室、大臣們的參拜告奠。由於擔心朝野的反對,仁宗乾脆在治喪的第四天宣布追冊貴妃張氏為皇後,賜謚溫成。正宮曹皇後在世,卻另追冊貴妃為後,於是出現了一生一死兩位皇後,如此逾禮之事,曠古未聞。台諫連續上奏反對,仁宗置之不理。為了自己心愛的女人,仁宗下令「禁樂一月」,京師惟一的活動便是為溫成皇後舉喪。
仁宗為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生母和愛妃,不顧朝野內外的巨大非議,毅然進行了兩次追冊活動,這種感情是真摯的。同樣,知人善任的仁宗對自己看中的臣子,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會給予相當的信任,這種信任也是坦誠的。但是,早年母後臨朝的陰影和自己不幸的婚姻造就了他文弱、憂郁而又猶疑不定的性格,使得這種信任很難經得起世事滄桑的考驗。 趙禎死後,訃告送到遼國,「燕境之人無遠近皆哭」,連「虜主」也握住使者的手,號啕痛哭,說:「四十二年不識兵革矣。」一個皇帝死了,讓本國黎庶哭得涕泗橫流的事,屢見不鮮,引得鄰國百姓和皇帝痛哭,實在是鳳毛麟角。事實上,趙禎既沒有太祖趙匡胤的雄才大略,也不像宋徽宗那樣多才多藝,他的過人之處,僅是對臣僚、對百姓比較寬容,即「仁」。
在行政上,趙禎尊重主管部門的自主權,既不越俎代庖,也不剛愎自用。據宋人王辟之《澠水燕談錄·卷一》記載,夏竦死後,趙禎打算給他一個謚號「文正」。不料,負責官員考核的劉敞說:「給謚號是我們主管部門的事,我們挺負責的,你怎能侵犯我們的權利?再說,夏竦也不夠格。」司馬光也上書,說:「文正」的稱號太高。於是,趙禎收回成命,同意將謚號改為「文獻」。 他對下人很仁慈。有一次用餐,他正吃著,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齒一陣劇痛,他趕緊吐出來,還不忘對陪侍的宮女說:「千萬別聲張我曾吃到沙子,這可是死罪啊。」對待下人的過失,宋仁宗首先考慮的不是自己的不適與難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帶來的罪責,可見他的確很仁慈。
趙禎對讀書人也比較寬容,沒有興過文字獄。嘉佑年間,蘇轍參加進士考試,在試卷里寫道:「我在路上聽人說,在宮中美女數以千計,終日里歌舞飲酒,紙醉金迷。皇上既不關心老百姓的疾苦,也不跟大臣們商量治國安邦的大計。」考官們認為蘇轍無中生有、惡意誹謗,趙禎卻說:「朕設立科舉考試,本來就是要歡迎敢言之士。蘇轍一個小官,敢於如此直言,應該特與功名。」
蘇轍僅僅依據道聽途說,便在「高考」中「惡毒攻擊」,倘若趕上「康乾盛世」,滅九族是必然的。
趙禎尚德緩刑,遇到疑難案件,盡量從輕發落,即使對「煸動造反」的,也能區別對待,分清是真要造反,還是發牢騷。
當時,四川有個讀書人,獻詩給成都太守,主張「把斷劍門燒棧閣,成都別是一乾坤」。成都太守認為這是明目張膽地煽動造反,把他縛送京城。
按照歷朝歷代的律條,即使不按「謀大逆」嚴懲,起碼也得按「危害國家安全」治罪,趙禎卻說:「這是老秀才急於要做官,寫一首詩泄泄憤,怎能治罪呢?不如給他個官」。就授其為司戶參軍。 作為一個封建帝王,容蘇轍的事,或許有人能做到,但容四川秀才的事,恐怕沒幾人能做到。
據柏楊先生考證,中國從黃帝開始到溥儀遜位,4643年間,一共出了559個皇帝或國王。其中,有資料可查在位40年以上的不足20人,有的因窮兵黷武,導致國庫虧空(如漢武帝劉徹),有的造成國家動亂(如唐玄宗李隆基),有的以亡國告終(如後主劉禪、梁武帝蕭衍),趙禎卻穩穩當當地做了42年太平天子,與他的「仁」政不無關系。

D. 楊廣的軼事典故

楊廣好奇花異石,曾三下江南搜尋。並派人將各地收集到的牡丹種植在西苑中。後攜眾嬪妃、太監、宮去西苑遊玩,登上玉鳳樓,看到牡丹盛開,大家十分開心。但有一妃喟然嘆曰:「牡丹為花中之王,顏色雖好,可惜樓高,只能俯瞰,看不清楚,辜負了這國色天香!」楊廣聽了,即命花師來見他命令花師栽12棵高株牡丹,要和樓台一般齊,每株著花至少3色,違命者斬。眾花師嚇壞了,連連叩頭求饒,楊廣遂命全國各地花師來洛,群策群力攻克難關。各地花師聞訊,都推舉當地技藝最高者前來洛陽。其中有個花師家住山東曹州,擅長牡丹栽培。他分析牡丹的生長規律、習性與特點,想到牡丹是可以嫁接的,就和其他花師一起搞試驗,選擇杏樹、桃樹、梨樹、桑樹、槐樹等樹種嫁接,但都失敗了。最後,他們把牡丹嫁接在高高的香椿樹上,結果成功了。牡丹昂然怒放,高過了樓台,楊廣看得清楚,不禁龍顏大悅,稱其為「樓台牡丹」。
楊廣論功行賞,要獎勵花師,不料一個宦官貪功,硬說這「樓台牡丹」是他領頭搞出來的,楊廣不明就裡,賞給這個宦官許多黃金和綢緞。山東花師氣憤極了,回家後發誓不再干這一行,培育樓台牡丹之技術失傳,樓台牡丹隨之絕跡。 楊廣是隋唐兩代代表性的詩人之一。他的詩風廣闊,既有千軍萬馬出征時的雄偉,又能描寫夕陽下長江寧靜的江景;在他帝王生涯的最後,彷佛意識到自己帝王運盡,詩風轉變為寂寥多感,主以抒情詩為主。
楊廣少好學,喜歡詩文。其文初學庾信。為晉王時,召引陳朝舊官、才學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餘人,「以師友處之」,於是愛好梁陳宮體。由於他曾親歷塞上,遠征遼東,故詩中描寫的自然景物和戎馬生活,也有其實踐基礎。他的詩歌融合了帝王的豪雄氣概與詩人的細膩情懷,融合了北方詩人的貞剛質朴與南方詩人的清綺纖麗,從而具有了帝王霸氣和文士秀氣的雙重特點。盡管他的詩歌有的比較粗糙,有的還有宮體輕艷之嫌,但總的來說,他的詩歌反映了他所處的時代風貌,展現了他的思想感情和政治抱負。他在推動詩歌格律化,開拓詩歌新氣,,融合南北詩風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詩及其詩風對後世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這是楊廣在西巡時所做的《飲馬長城窟行》,成為千古名篇。「通首氣體強大,頗有魏武之風。」後代文人對他詩篇的評價極高。「混一南北,煬帝之才,實高群下。
他雖是北人,所作卻可雄視南士。薛、盧之輩,自然更不易與他逐北。像他的《悲秋》,又像他的《春江花月夜》都是置之梁祖、簡文諸集中而不能辨的。又有『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的數語,曾為秦觀取入詞中,成為絕妙好詞。」王夫之評楊廣《泛龍舟》曰:「神采天成,此雷塘骨少年猶有英氣。」楊廣《江都宮樂歌》形式上已經十分接近七律,可謂七律之祖。楊廣的詩歌地位不可小視,他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能在百年陳梁詩音靡靡之中,恢復漢民族的詩歌的風骨與精神實屬難得。可以說他開創了「盛唐之音」的輝煌大氣的陽剛之美,「濟蒼生」 「安社稷」 一直是盛唐詩歌的重要精神他可謂唐詩之祖。《隋書·經籍志》著錄《煬帝集》55卷,《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事跡見《隋書》本紀。
楊廣詩文在中國文學、詩歌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亡國之君,多被毀譽。他「好學,善屬文」,並寫得一手好詩。其中較有名的有《春江花月夜》二首。
楊廣開汴渠時曾作《水調歌》,流傳千古。
凡讀過詩文的人,幾乎都知曉唐代張若虛寫有名篇《春江花月夜》,但少有人知道楊廣在張若虛之前早就寫有《春江花月夜》。這詩題原為陳後主所創,但原詞早已失傳。楊廣曾以此題作曲。據文獻記載,他在宮中製作了許多新聲樂府,「辭極淫綺」,「哀音斷絕」。但他自己的創作並非像某些文獻所載「詞無淫盪」,而是「並存雅體,歸於典制」(《隋書·文學傳序》)。其中許多頗有些剛健的佳句,多數詩作都很講究對仗和聲韻和諧。並不濃艷,而是雅味正聲。且看他的《春江花月夜》其一: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四句兩聯,特有貫珠之妙。這是本題現存最早的兩首之一。
其後才有唐朝張若虛的同題詩《春江花月夜》。但張若虛是擬題作詩,已非原有曲調。如果把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與楊廣的《春江花月夜》相比,可清楚地看出其描寫春江花月夜景是受到本篇啟示的。
從楊廣的《春江花月夜》,可以看出其詩歌風格是麗而不艷,柔而不淫,有正言之風,雅語之氣。從他的現存另一首《夏日臨江》亦可看出此風。
夏潭蔭修竹,高岸坐長楓。
日落滄江靜,雲散遠山空。
鷺飛林外白,蓮開水上紅。
逍遙有餘興,悵望情不終。
張溥在《漢魏六朝百三家集題辭·隋煬帝集》中雲:「陳隋文哀,帝王有作,與眾同波」。南朝至隋,帝王詩中不作王霸之語,而與民間詩人同一風格,確是一種良好的風氣。楊廣詩風功不可沒。 《江陵女歌》
《春江花月夜》
《野望》
《飲馬長城窟》

E. 黨懷英的軼事典故

黨竹溪應制,賦《粉紅雙頭牡丹》,曰:「春意應嫌芍葯遲,一枝分秀伴專雙蕤。並肩翠袖初酣酒屬,對鏡紅妝欲斗奇。曉日倚闌同妒艷,東風拾翠兩駢眉。更看散作人間瑞,萬里黃雲麥兩岐。」
宋真宗朝,石曼卿通守煦山,遣人以泥封桃李核彈之岩石中,其後花開滿山。又嘗攜妓飲山之石室間,鳴弦為冰車鐵馬聲。黨竹溪過煦山,為詩吊曼卿曰:「城頭山色翠玲瓏,尚憶清狂四飲翁。鐵馬冰車斷遺響,桃花石室自春風。生平詩價千鈞重,身後仙游一夢空。相見蓬萊水清淺,芙蓉城闕五雲中。」
黨竹溪詠茶《青玉案》詞曰:「紅莎綠蒻春風餅,卻趁梅驛來雲嶺。紫桂崖空瓊竇冷。佳人卻恨,等閑分破,縹緲雙鸞影。一甌月露心魂醒,更送清歌助清興。痛飲休辭今夕永。與君洗盡,滿襟煩暑;別作高寒境。」

F. 王安石故事的軼事典故

王安石任知制誥時,王安石的妻子吳氏,給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問:「你是誰?」女子說自己是「家欠官債、被迫賣身」而來。王安石聽罷,不僅沒收她為妾,還送錢給她,幫助她還清官債,使其夫婦破鏡重圓。
有人告訴王安石的夫人,說她丈夫喜歡吃鹿肉絲。在吃飯時他不吃別的菜,只把那盤鹿肉絲吃光了。夫人問,你們把鹿肉絲擺在了什麼地方?大家說,擺在他正前面。夫人第二天把菜的位置調換了一下,鹿肉絲放得離他最遠。結果,人們才發現,王安石只吃離他近的菜,桌子上照常擺著鹿肉絲,他竟完全不知道。 王安石不注意自己的飲食和儀表,衣裳骯臟,須發紛亂,儀表邋遢,王安石的這些惡習眾所周知。蘇洵曾經描述王安石說:「衣臣虜之衣,食犬憊之食」,「囚首喪面而談詩書」。
慶歷五年(1045年)三月,韓琦任揚州知府,王安石為簽判,成了韓琦的幕僚。王安石經常通宵達旦地讀書,因此當差的時候時多來不及洗漱裝扮。韓琦以為王安石夜夜尋歡作樂,就勸他不可荒廢讀書。王安石也不辯解,只是說韓公不能知我,後來韓琦才發現王安石非常有才華。 相傳蘇軾有一日於京都相國寺和佛印和尚對飲。酒意正濃,佛印和尚便揮毫題寫了一首「酒色財氣詩」來:
酒色財氣四堵牆,
人人都往牆里藏。
誰能跳出牆垛外,
不活百歲壽也長。
蘇軾看著別有情趣的「酒色財氣詩」即度和道:
飲酒不醉最為高,
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
和氣忍讓氣自消。
後來宋神宗皇帝和王安石一同游相國寺,看到牆上的「酒色財氣詩」頗感新鮮。神宗要王安石和一絕,王安石稍加思忖,便吟成一首詩。這首詩把人們恐懼「酒色財氣」與國民生計聯系起來,給「酒色財氣詩」添上了積極向上的色彩。
> 世上無酒不成禮,
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發奮,
國有朝氣方生機。
王安石不愧為推行新法有獨創的宰相,一絕「酒色財氣詩」引來了神宗皇帝的詩興。當即,神宗皇帝吟道:
酒助禮樂社稷康,
色育生靈重綱常。
財足糧豐國家盛,
氣凝大宋如朝陽。
明月當空叫,黃犬卧花心
王安石任宰相時,當時潮州(當今的廣東)有位文人去拜訪王安石,並要求王安石為他改詩,原詩是這么寫的「明月當空叫,黃犬卧花心」。王安石一看這詩就笑了,明亮的月亮怎麼會叫呢?黃狗怎麼能卧在小小的花心上呢?於是他提筆將這兩句詞改為了「明月當空照,黃犬卧花蔭」,於情於理,那位潮州人看後笑笑,一言未發。王安石進拜宰相期間依靠神宗實行變法,並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王安石兩起兩落,熙寧七年(1074年)年罷相,次年復相;熙寧九年(1076年)再次罷。為了疏解煩悶的心情,王安石游歷南方,來到了潮州,他暫時居住的地方有一個很大的庭院,裡面的花開得很艷麗,有一個花農在忙碌著,王安石便詢問花農:「老農,這是在做干什麼?」花農回答:「我在捉蟲子。」王安石就很好奇:「你的花開得這么好,怎麼還會有蟲呢?」花農回答:「有一種蟲叫黃犬蟲,它很厲害的,它喜歡啃食花心,花的莖部還會流膿,被它這一折騰,花就活不了了」。花農話音剛落,王安石就想起了數年前那個潮州文人讓其改的詩,原來詩中指的「黃犬」不是指黃狗,而是指黃犬蟲呀,王安廠為此感到很不安,當夜他睡不著,讓當地人陪他去散步,當時天上的月亮很明亮,寂靜的夜裡傳來婉轉動聽的鳥叫聲,一般的鳥兒都不會在半夜時分鳴叫,王安石感到好奇,便問:「這鳴叫聲是什麼鳥?」當地人告訴他:「這種鳥叫明月鳥,越是明月當空的時候叫得越歡。」王安石才知道那句詩中的「明月」指的不是天上的月亮,而是明月鳥,而當時那個潮州人並未告訴他這個情況,估計還暗笑他將近十年的時間了吧。 北宋年間,有一年春季,桃紅柳綠,風光無限,蘇軾攜書童前來泰山遊玩,兩人走走停停,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佑廟前。佑廟里有不少碑刻,大都是歷代帝王將相所立,名家名人所書,蘇軾與書童隨人流進了鋪廟,觀賞碑林。
這時,打東邊過來一位氣宇軒昂,風度不俗之人,蘇軾仔細一看,不覺大喜過望,那人竟是他的好友王安石。蘇軾連忙招呼:「王大人,怎麼這么巧,你也來游泰山?」
王安石見是蘇軾,一邊觀賞碑文,一邊回答:「只許你這位大詩人觀賞泰山風光,鋪廟碑刻,就不許我也來湊湊熱鬧?」蘇軾急忙辯解:「哪裡話,能與王大人同游佑廟碑林,實乃人生一大幸事!」說完用手一指身後:「這是書童福德。」王安石用嘴一撇右前方那位年輕人,說:「我的書童學智!」
王安石話音剛落,福德便跑過去與學智打招呼,誰知學智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只是「哼」了一聲,算是打招呼。
四人不緊不慢邊看碑文,邊朝前走去。來到一塊微微向東傾斜的石碑面前時,四人止步,評頭品足。福德因剛才看了學智的臉色,心中不快,就上前一步,搶先說道:「安石不正影子歪!」學智何等聰明,一聽人家福德在諷刺自己的主人拋豈肯罷休,脫口接道:「軾前傾根基斜!」
聽見兩位書童鬥嘴,王安石插話說:「學智說得一點沒錯,此碑確實因為根基斜了,才軾前傾啊!」蘇軾「囑」了一聲,說:「王大人言之有理,不過,咱福德說得更有道理,身子不正影子才歪么!」說完,王安石與蘇軾相視著「哈哈」大笑起來。
見主人大笑,福德與學智也跟著吃吃地笑了。 北宋慶歷七年(公元1047年),杭州一帶陰雨綿綿,到了八九月份收割莊稼的季節,田地里顆粒無收。米價一天一個價,到了十月,米價已從原來的每石400文猛漲到每石1500文了。為了阻止米價節節上漲,大宋朝廷連連下發官文,要求每石米的價格控制在500文左右,違者就地斬首示眾。
杭州時任知府呂向高為了落實朝廷政策,限制杭州府下屬各縣市面上的米糧漲價,特派幾名心腹到各縣巡查。心腹們先後回來稟報說:「大人,慘不忍睹啊,街頭到處都是餓死的災民,請您快想辦法啊,快向朝廷求援吧……」
自從規定大米不準漲價後,杭州府的米商都不願意把米拿出來賣,導致市面上無米可供,飢民紛紛外遷,杭州街頭到處是餓殍(piǎo,餓死的人)。呂向高已向朝廷求援3次,可朝廷來信說陝甘一帶連年大旱,朝廷國庫空虛,無力顧及江南一帶的災情,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呂向高無奈地嘆了口氣,這時他派往鄞縣的心腹也回來了。這個心腹一回來就跪倒在地,大呼道:「大人,鄞(yín,屬浙江省)縣出大事了。」
在呂向高的催促下,這名心腹從腰間掏出一張蓋著鄞縣印鑒的告示,說鄞縣縣令王安石違抗聖旨,不但置朝廷每石米500文之規定於不顧,而且還公開發布告示允許大米漲價,鄞縣的大米每石已漲到3000文了。
作為縣令,王安石不僅不抑制米價上漲,而且還推波助瀾,致使米價漲了6倍,這是殺頭之罪啊。呂向高看完告示後,驚訝不已。他心想,這王安石仗著祖上世代為官,肚子里有些墨水,在江南有些名望,竟敢無視朝廷聖命,得找他算賬去。
第二天一大早,呂向高就帶著師爺和一幫心腹,興師動眾地來到鄞縣。王安石早已領著手下在城門口等候他了。
呂向高一見到王安石,就怒罵道:「王安石,你可知罪?大災之年,違抗聖命,不積極抑制米價,我要親自送你面君。」說罷便招手示意手下將王安石綁了。
這時,只見王安石的師爺來到他身邊,在其耳邊悄悄耳語,一旁的呂向高見狀,朝那師爺大喊道:「你家大人已經快成朝廷的死囚了,有什麼事不敢大聲說出來讓我聽?」
那師爺嚇得跪倒在地,王安石說道:「你就照實說吧。」
師爺點了點頭,對呂向高說:「呂大人,是這么回事,自從我家大人發出布告允許大米漲價後,各地米商紛紛涌進鄞縣,他們為了感謝我家老爺,不斷給我家老爺送銀兩。前幾天,一個外地米商沒有給我家老爺送銀兩,老爺就派我跟那米商索要,這不,那米商拿著銀兩來了。」
師爺的一番話,更讓呂向高氣得吹鬍子瞪眼睛,心想這王安石的膽子也太大了,大災之年不僅不為朝廷著想,還擅自抬高米價,收賄索賄,發國難財,這樣的人砍頭100次都不夠。
呂向高咆哮道:「將那米商帶來。」不一會兒,一個肥胖的米商被推到呂向高面前跪下,他嚇得哆嗦著身體道:「大人,草民有罪,但這不全是草民的錯。鄞縣發布公告說這里允許大米漲價,我作為商人當然想賣高價,就跑來了。至於給那位大人送禮,本不是我的意願,是那位大人派人來索要,我才不得不……」
「滾!滾!」呂向高不等那米商把話說完,就把他罵走了。隨即,呂向高問鄞縣師爺:「你們一共收了米商多少賄賂,可有賬目?」
師爺答道:「回老爺,全部有賬。」
呂向高下令將王安石和他的師爺押回鄞縣縣衙,准備審理後上報朝廷處決。
城門離縣衙有一段路程,當呂向高帶領一隊人馬路過一個集市時,那裡人頭攢動,鬧市不遠處還傳來唱戲的聲音和陣陣掌聲。大災之年,杭州其他縣城都餓殍滿街,一遍凄涼,可鄞縣不僅集市繁華,還有唱戲的。呂向高滿腹疑惑地來到那唱戲處,戲台前看戲的老百姓見有官府人馬到來,正要散去,呂向高大喊道:「各位父老鄉親,我乃杭州知府呂向高,來本地視察災情,大家不必驚慌。」
呂向高在講話時,老百姓已看到他們的縣令王安石被捆綁押解,紛紛圍攏過來,下跪求情說:「大人,為何捆綁王縣令,他可是好官啊。」
呂向高把王安石擅自抬高米價、收受賄賂的事情講了一遍,突然一位老婦人來到呂向高面前大聲說:「你說得不對,敢問大人,這大災之年,咱杭州府哪個縣不是街市蕭條?你再看咱鄞縣,米糧充足,街市繁華,沒有一個人餓死。這是誰的功勞?是王縣令的!請問大人,我們王縣令何罪之有?」老婦人的話引來一片掌聲。
呂向高無言以對,這老婦人說得沒錯,鄞縣確實沒有一點受災的跡象。他沉默片刻後對圍觀群眾說道:「我會好好調查,給大家一個交代。請放心,朝廷不會冤枉一個好官,也決不放過一個貪官。」
來到鄞縣縣衙,呂向高公開審理王安石。公堂上,呂向高問王安石為何置朝廷聖命於不顧,抬高米價。
王安石神情嚴肅地說:「大人,如果執行朝廷規定的米價政策,鄞縣跟其他縣一樣會餓死很多人。不放開米價,哪個米商願意出售大米?」
「這樣高的米價,老百姓買得起嗎?」
「大人有所不知,江南歷來富庶,不僅魚米豐饒,商業也十分發達,普通人家幾十年下來,都小有積蓄。乍遇荒年,人們需要的只是糧食,米價雖高,儉省一點,也能堅持一年半載。那些家庭貧苦,無力買糧的人家,我會發給他們銀兩救助。」王安石邊說邊叫師爺將救助名冊拿來呈遞給呂向高。
救助花名冊上,不僅詳細記錄了受助人的名字、住址、家庭人口,而且還有受助人按的紅手印。呂向高翻看完畢後,語氣有所緩解,問道:「救助的錢來自哪裡?」
「大人有所不知,那些米商發財後,個個歡呼雀躍,紛紛給我王安石送來金銀。如果我拒收,他們一定會誠惶誠恐,我就收下他們奉送的銀兩,登記造冊後又發給那些無力買糧的窮人。」王安石叫師爺將那份收受米商銀兩的花名冊拿來。呂向高將兩個花名冊進行比對,一收一支,分毫不差。
呂向高這才發現王安石的高明處,大災之年他將鄞縣治理得這么好,實在不簡單。他不僅沒有治王安石的罪,反而將鄞縣的做法上報朝廷,請求朝廷嘉獎王安石。他甚至還向王安石請教下一步應對杭州府災情的辦法。
王安石建議杭州府境內都將米價徹底放開,說一開始米價會節節攀升,但不出3個月,米價就會回落到1500文左右一石。呂向高根據王安石的意思,通令江南各地放開糧價,米價一下子沖上每石3500文。全國各地的米商得知消息後,都源源不斷地把米販到江南來。江南市面上大米充足,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不到3個月,米價果然又回落到1500文一石了。
江南民眾終於渡過了難關,杭州府卻又面臨新的問題,陝甘一帶因大旱缺少米糧,朝廷下令要求各地支援。
王安石又給呂向高出主意,讓他即刻發布公告,以每石1000文的價格收購大米。
大米1000文一石,米商們肯賣嗎?呂向高半信半疑,王安石卻胸有成竹地說:「大人有所不知,前陣子這里的米價飛漲,全國各地的商人都把米販到我們江南來了,賺足了腰包,眼下米糧越積越多,再過幾個月江南新米就上市了,那些商人不好再把米糧運回去,只能降價銷售,否則就會賠本。我算了一下,1000文一石,米商已經保本了。」
呂向高採納了王安石的建議,以1000文一石收購了大量米糧,運往陝甘一帶,受到朝廷嘉獎。王安石也因此名聲大振,後來成了北宋的一代名相。 蘇東坡與王安石同朝為官 ,由於政治見解和主張不同,兩人逐漸疏遠,最後到王安石晚年,他們為各自的政見鬧得水火不容。王安石改革每推進一步,蘇東坡都要寫詩文相譏諷,弄得王安石十分惱怒,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元豐初年,那些記恨蘇東坡的人抓住他寫詩譏諷朝廷的事奏了他一本。神宗看了,十分震怒,派人把蘇東坡抓來投入了大獄。蘇東坡很清楚這次是凶多吉少,難免一死。
再說王安石,罷相後早已退隱山林,所以不知蘇東坡入獄的消息,等這場轟動朝廷的「烏台詩案」傳到江寧時,蘇東坡的罪名已定。想起國家多難,人才難得,王安石連夜寫信派人飛馬進京給神宗皇帝。信中說,哪有國家正在用人之際,反而為些小文字惹的麻煩去殺那有學問才華的士子?
宋神宗是個有作為的皇帝,曾任用王安石做宰相推行變法。王安石雖然早已退隱,但神宗對他還是十分敬重。神宗看信後,思之再三,覺得很有道理,便下旨將蘇東坡放了,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做小官。從此,「王安石一言救東坡」的事,便成為歷史上「文人相親」的一段美談。
安石不正
王安石變法時期,蘇軾曾經上書反對,使因為王安石非常惱怒。但是後來,蘇軾因「烏台詩案」而受到了牽連,已經辭了官的王安石卻為當初反對自己的蘇軾說起了公道話,並勸阻皇帝;「怎麼能夠在大宋王朝的太平盛世而斬殺文人呢?」
元豐七年,蘇軾前往金陵與王安石相會。此時兩人早已不是「政敵『,而是惺惺相惜的好友。他們無所不談,游戲說笑,毫無顧忌。
據說王安石中年因用腦過度而禿頂。一天,蘇軾想約王安石到中山古剎遊玩。他來到王安石家門口,問管家道:禿驢在否?」王安石正好出門歸來,順口答道:「不在!『東坡『啃草去了!」蘇軾自知戲弄人在先,只能裝作沒聽到了。
二人來到鍾山腳下,看見一座叫「王八馱石碑」的漢碑前,欣賞書法。王安石的「禿驢」之火還沒消,一看到石碑下的「大烏龜」,計上心來,說:「此碑頗有傾斜!」蘇軾信以為真,上下審視了一番,問:「這石碑正直聳立,哪裡傾斜了?「王安石指著是碑下的「大烏龜」說;「細看,下面向(像)東坡!」蘇軾一聽,心中不悅,靈機一動,說:「『安石『不正也!安石不正,石碑怎麼可能直呢?」二人對視一眼,捧腹大笑起來。
王安石打算身邊再要個書童,可連著看了幾個都不中意。這一天,家人又找來個書童,請王安石過目。王安石問了他幾個問題,小傢伙答得不錯。王安石看他聰明伶俐,也沒說什麼,在紙上寫了幾行字,交給了家人: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家人看了,沉思了一會兒,終於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把小傢伙留下了。讀者朋友,王安石寫的是個字謎,謎底就是一個字,你們能猜出是什麼字嗎?
答案是個「用」字。

G. 朱熹的軼事典故

少有大志
朱熹出身於儒學世家,他的父親朱松對朱熹的教育十分認真。《宋史》本傳說:「熹幼穎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熹問曰:『天上何物』?」這個傳說,說明朱熹自幼就是一個具有強烈求知慾望的人。由於朱松是在二程理學思想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儒生,他對兒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學做聖賢的目標去實行。據《朱子年譜》中記載,朱熹在10歲時就「厲志聖賢之學」,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他自己回憶說:「某十歲時,讀《孟子》,至聖人與我同類者,喜不可言」。從此,便立志要做聖人。以後他又教育學生說:「凡人須以聖人為己任」。
連環巧問
朱熹自幼受教於父,聰明過人,想像力強。四歲時,其父朱松指日示曰:「此日也。」朱熹問:「日何所附?」朱松回答說:「附於天?」朱熹又追問道:「天何所附?」一席話問的朱松驚訝不已。
為官正直,體察民情
公元1167年秋天,福建崇安發生大水災,朝廷派他前往視察災情,他曾遍訪於崇安各山谷之間。在視察中,朱熹發現「肉食者漠然無意於民,直難與圖事」(《文集》卷10)。他說:「若此學不明,天下事決無可為之理」(同上)。由於災情嚴重,糧食無收,地方官不認真救濟,到次年青黃不接之時,就在崇安發生了飢民暴動。這時,朱熹與知縣諸葛廷瑞共同發起,要求地方豪富,用藏粟賑救飢民,他又請求朝廷以「六百斛賑濟」,這才平息了飢民的暴動。由此,朱熹便想出了建立「社倉」的辦法,並建議朝廷廣為推行,作為解決農民在青黃不接之時的口糧問題的機構。他規定「社倉」的任務,是在青黃不接之時貸谷給農民,一般取息20%,這就可以不向豪民高利貸糧,若發生小飢,息利可以減半,若發生大飢、則可免除利息。當然設立社倉的最大好處可以防止農民暴動。為此,朱熹於公元1171年在其家鄉首創「五夫社倉」,作為試點,並上疏朝廷,建議按其辦法在全國范圍推行。由於此法對官僚地主和高利貸者不利,因而未能廣為推行,只有極少地方,如福建建陽和浙江金華等地實行了這個措施。
鵝湖論學
在南宋的理學家之中,陸九淵也是名氣很大的人物。陸九淵與朱熹同時,小於朱熹9歲。二人在治學目標上基本一致,而其思想方法和認識途徑卻大不相同。從哲學觀點上講,朱、陸兩家是南宋時期唯心主義理學內部的兩個不同學派,由於觀點不同,兩家在學術問題上進行了長期的爭辯。朱陸二人的辯論方式,主要是通過書信的往來進行交鋒,然而鵝湖之會卻是一次例外。
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為了調和朱陸之分歧,由另一位著名學者呂祖謙發起,邀請了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共四五人在信州鵝湖寺(今江西鉛山縣境內)集會,討論的主要問題是「為學之方」。這便是中國學術史上有名的「鵝湖之會」。鵝湖之會5年過後(1180年),陸九淵來到白鹿洞書院拜訪朱熹,請為其兄陸九齡撰寫墓誌銘,二人一見如故,十分友善,並且表現了互相仰慕之情。朱熹不僅接受了陸的請求,同時還邀請陸九淵為書院師生講學,陸也欣然同意,他的題目是講解《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章,聽者深受感動,給師生們留下了良好印象。這件事說明朱、陸的觀點雖有分歧,但他們在學術交往和待人處事的態度上都具有寬豁大度的君子之風。
朱張會講
張栻,字敬夫,師從胡宏,學有專長,自成一派,號稱湖湘學派,朱熹對他早有敬仰之心。朱熹和張栻進行了一次中國學術史、教育史上最著名的會講——朱張會講,開創了會講之先河。兩人的討論從太極之理上展開並最終趨於一致。朱、張會講於嶽麓書院,從各地趕來聽者達數千人。在嶽麓書院講堂,朱熹手書「忠孝廉節」四個大字,後被書院奉為校訓。在經過兩個月的嶽麓講學後,朱熹在張栻的陪同下游南嶽衡山。在一路的游覽中,眼前的無邊風景,不時牽動他們的詩興,他們一邊游覽一邊唱酬。幾天里,他們共得詩一百四十九篇,合編為《南嶽唱酬集》。下了衡山,從岳宮到櫧州一百八十里,朱熹和張栻就還有爭議的問題進行了臨別前的討論。兩人朝夕在船中,討論《中庸》之義三天三夜未曾合眼。朱熹與張栻分手後,攜弟子范念德、林擇之東歸,一路輪流更換唱和。
相傳朱松曾求人算命
卜者說:「富也只如此,貴也只如此,生個小孩兒,便是孔夫子。」恐是後人附會,朱熹學成大儒則是事實。建陽近鄰有個南劍州(後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學最初在南方的傳播中心,朱熹十分熱衷道學,與當地道學家交往甚密。這種環境對朱熹的一生有著深刻的影響。他師承當時的洛學一脈「南劍三先生」李侗的教誨,開創閩學,集理學之大成,與「南劍三先生」並稱為「延平四賢」。朱熹受教於父,聰明過人。四歲時其父指天說:「這是天。」朱熹則問:「天的上方有什麼?」其父大驚。他勤於思考,學習長進,八歲便能讀懂《孝經》,在書題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歲時父親去世,其父好友劉子、劉勉子、胡憲三人皆是道學家。當時的道學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學佛,他們皆屬後者。因此朱熹既熱衷於道學,同時於佛學也有濃厚興趣。紹興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參加鄉貢,據說就是以佛學禪宗的學說被錄取的。主考官蔡茲還對人說:「吾取一後生,三策皆欲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朱熹和鄭樵
南宋朱熹年輕時,從建陽到泉州同安縣赴任,路經莆田時,於夾漈草堂見到了鄭樵。年過五旬的鄭樵對他以禮相待。席間,桌上只有一碟姜、一碟鹽巴,朱熹的書僮看到心中暗暗不樂。朱熹取出一部手稿,請鄭樵過目指正。鄭樵恭敬地接過,放在桌上。接著,他燃起一炷香,室內頓時異香撲鼻。這時,恰好窗外吹來一陣山風,把手稿一頁一頁地掀開。鄭樵一動不動地站立著,像被清風吹醉一般。等到風過去後,他才慢慢地轉過身子,把手稿還給了朱熹。兩人促膝而談,一連談了三天三夜、朱熹十分高興,特地寫了一幅對聯表示感謝。聯句是:雲礽會梧竹,山斗盛文章。
朱熹離開草堂後,步行到前次下馬的地方上馬。他的書僮不滿地說:「這個老頭子算什麼賢人?他對相公太無禮了。無酒無餚,只有一碟姜一碟鹽,虧他做得出來。」朱熹說:「那鹽不是海里才有的嗎?那姜不是山裡才有的嗎?盡山盡海,是行大禮啊!」
書僮:「相公的手稿,他連看都不看……」朱熹:「你沒看到嗎?我送他手稿時,他特地燃起一炷香,這是很尊重我啊;風吹開稿頁那陣子,他把稿子看完了。他跟我談了不少好意見,還能把手稿里的原句背出來,令人欽佩。」書僮:「相公老遠跑來見他。可今天離開時,他送都不送一程。」
朱熹說:「他送到草堂門口,就已盡禮了。一寸光陰一寸金,我們做學問的人,每分鍾時間都很寶貴啊。」
正說著,前面草叢里突然嘩啦一聲,一隻五色雉鳥從頭頂飛過。兩人不由得回過頭來,卻見鄭樵還站在遠處的草堂門口前,保持原先送客的姿態,手裡還拿著一本書。朱熹笑著說:「你看,他還在門口站著,送客不忘讀書,真是個賢人啊。」
追索其詩
朱熹有足疾,曾有一個江湖郎中來為他治療。針灸以後,老夫子感到腿腳輕便了不少。朱十分高興,重金酬謝的同時,還送給這個道人一首詩:「好多年走路靠一根瘦竹撐動,想不到針灸還真有神奇之功。扔開拐杖出門兒童看了發笑,這難道就是從前匍匐而行的老翁?」道人拿了朱熹手書的詩章,就離去了。沒幾天,朱熹足疾重新發作,且比沒針灸前更厲害了。急忙派人去追尋道人,已不知道逃到那裡去了。朱嘆息道:「我不是想懲罰他,只是想追回贈的那首詩,唯恐他拿去招搖撞騙,誤了別人的治療。」

H. 李士淳的軼事典故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二何。二何父親李秋宇是個鄉村教師,在鎮平石窟都(今梅州市蕉嶺縣)教授生徒。他7歲喪父,8歲死娘,家境日漸陷入困境。但他自強自立,在困苦中堅持讀詩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19歲時考中秀才。他中了秀才後,即攜帶行李書箱,跋涉60餘里,住進梅州陰那山靈光寺內廂房,潛心攻讀經史,常以範文正公「先憂後樂」之語為座右銘。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李姓為大族,二何在山寺讀書時,族眾常來讀詩論文,亦不寂寞,閑時在山中遊玩,曾寫下《陰那靈雨》詩:「五指峰前白鶴旋,空中錫卓祖居先。橋橫曲澗三株柏,路人曹溪一洞天。聽法緣探禽解語,住山歲久俗如禪。甘霖愧負蒼生望,雲雨分膏且插田。」他將自己寄寓的書房題額曰:「粲花館」,取佛家「粲花一笑」之意。
二何的父親生前曾與隔河饒員外指腹為婚,為二何訂定饒小姐為妻。二何父母死後,家道中落,饒員外頓生悔婚之意,將女兒改配給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內的富商馬家公子,饒小姐對馬家公子不屑一顧。她深愛二何的才貌和人品,抵死不肯嫁馬家公子,非二何不嫁,此舉得到母親的支持,為承全女兒的婚事,母女兩人與二何相約行事,待馬家到饒家迎親那天時「搶婚」。馬家少爺來迎親那天,李家的花轎先到饒家,饒家人不知其意,待時辰一到,饒小姐登上二何所備花轎,到李府廳堂與李二何雙雙拜堂,結成夫妻。饒員外氣急敗壞,但想當年自已與李家訂約的誓言,亦無話可說。馬家知道二何與饒小姐指腹定婚在先,爭鬧反羞己,也就罷了。有情人終成眷屑,二何在妻子激勵之下,發奮攻讀,於萬曆卅七年(1609年)25歲時,在省城鄉試中,高中頭名舉人,榮獲「解元」稱號。
松源河流經梅州市梅縣區鬆口鎮,在銅琶村出口匯人梅江河,二何深感出口處「山川文峰欠佳」,所謂「文峰」,即是毛筆形狀的山峰,迷信說法:「文峰」凸顯的地方,就能多出科舉人材。文峰欠佳,就要補救,唯一的辦法就是建造一座筆形的巨塔。因此,二何發出倡議,募捐建造九層八角巨塔,這個倡議得到許多鄉紳的響應,紛紛捐錢捐物,巨塔遂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動工,至崇楨二年(1629年)建成,歷時10年,即二何高中會魁的第二年落成,故命塔名「元魁」。又在塔旁建造一座文昌閣,歲時祭祀文昌帝君,禱告鬆口能多出人才。李二何親題塔門聯雲:「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壁之光」。從下聯可以看出他建塔的宗旨和美好的願望。
二何25歲考中解元後,當時已是朝政衰敗,武政不修,寇亂之禍,發生了大飢荒。李二何身處此境,內心極為難過。與邑人商會共商平糶賑民辦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會試的津貼花銀,兌換官谷,散賑飢民。
他還為梅州陰那山靈光寺的重修奔走募捐,他寫了《重修靈光寺募緣序》、《陰那山造橋募緣序》、《陰那山造橋募緣疏序》和《陰那山靈光寺山場田地碑記》。建造元魁塔期間,他奔走於鬆口和陰那山之間。天啟元年(1621年),江西高僧真蓮來陰那山主持靈光寺,發願向京師請一部「大藏經」,為山門之寶,當時廣東名寺皆有志書,如《南華志》、《鼎湖志》和《羅浮志》。李二何不辭辛勞,翻閱史料,走訪父老,跋山涉水,編寫成《梅州陰那山志》。在此期間,他游遍陰那景點,寫下許多詩詞,詩中表達讀書之樂及其閑適之情。
崇禎元年(1628年),44歲的李二何第七次上京應戊辰科會試,這次考試不負他多年的努力,終於考中進士並榮獲會魁(即考生每18名為一組,這個組的頭名進士稱為會魁)。1644年4月24日(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八),中國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由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次日,崇禎皇帝走投無路在煤山自盡,一個曾經強大的明王朝統治大廈轟然垮塌。這時,一個梅州人不僅親眼目睹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封建王朝的覆滅,還經受了人生何去何從的心理煎熬和肉體上的痛楚,更在民間催生了一出攜帶皇子隱身梅州的神奇傳說,這人就是明末翰林院編修李士淳。李自成大順義軍攻陷京都,崇楨帝自縊於煤山,朝廷崩潰,皇子皇孫四散外逃,二何與一些官員為大順軍所執,遭受四夾毒刑,逼其歸順,二何寧死不受其官職,他乘守卒疏忽之機,脫身出來,攜太子朱慈烺潛身歸里,途中巧遇上京尋父的其子李梗,相將南行,抵家。
李二何秘密攜太子從京城回家鄉,沿途經過諸多波折,數次組織勤王之師,均未實現,為避開清兵追捕,日宿夜和,跋涉千里,馬不停蹄兼程奔赴南尊故鄉,抵達家園時刻,已是夜闌人靜,人們已入夢鄉。當他回到久別的故鄉,感觸翩翩,強忍悲痛,奮發精神,叩打喊門。在家胞兄匪何聞聲起床,走到大門邊問道:「半夜三更誰叩門?」他細聲答道:「阿哥是我」。曾讀詩書、久受禮教、深識大節的匪何,聽出是弟弟的聲音,便厲聲呵責二何道:「國破朝廷亡,為何不忠於朝廷,隻身逃命?」拒不開門接納弟弟入屋。二何聽到呵責之後,伏在大門縫隙處,低聲分辨道:「阿哥,我是保護皇太子回來的。」匪何不敢聽信斯言,點起小燈籠從門縫隙處,觀察外面情況,果然有一小孩偎依其弟身旁。急忙開門迎接太子和弟弟等人進來,安頓他們的食宿。李二何回鄉之後,他與哥哥匪何懷著效忠祖國,反清復明的事業而奔忙,與賴其肖、羅萬傑、謝志汴等志土,秘密策劃在鬆口起兵,扶持太子登基,樹立起復興明朝大旗,號召各路勤王之師,以圖恢復大明江山。匪何兒子李直簡是個富商,鼎力支持叔父大業,出巨資建了一座殿堂式圍龍屋(此厘名為「世德堂」,規模大構造獨特,今仍存,曾有中外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遊人絡繹不絕)為太子登基時用。
二何有「國事於今成缺陷,家人從此愧團圓」之句。偷偷遁人梅州陰那山,二何始終認為陰那山是個福地,慚愧祖師可助他成功。他把陰那山聖壽寺(即慚愧祖師原創設的老庵)改名「紫殿」,暗中立下先帝牌位,早晚叩首參拜,行臣子之禮,親撰殿中楹聯雲:「黃鶴樓上,物換星移,但留水碧山青,再至呂仙逢舊主;白鶴洞中,春回秋去,又見花開子結,重來學士認前身。」聯中二何以呂仙自比,這個「舊主」正是明太子朱慈烺,二何也許自認「前身」是本寺僧人,此次遭逢大劫,正是大徹大悟之時。農歷三月十九是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縊的日子,每年此日他們在靈光寺內祭奠先皇,為掩人耳目,便詭稱此日是「太陽生日」,至今仍被梅州客家人定為節日。
由於形勢嚴峻,二何力勸太子在寺中出家,太子為了保命,只好落發為僧,法號「大山和尚」。清兵入粵後,大山和尚逃往交趾(今越南),後圓寂於羊城報國寺,其徒孫真愧和尚將其骸骨偷偷帶回程鄉縣葬於東郊祥雲庵側,這是後話。
李二何與明朝遺臣潮州郭之奇、豐順羅萬傑、鎮平(今蕉嶺)賴其肖、平遠謝上逵和澄海謝元汴積極聯絡,並爭取吳六奇,徐圖大舉。1645年(乙酉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封二何為詹事府詹事,命其練兵籌餉,二何與子李梗、李梓來往於興、長、平、鎮之間,沿門托缽,有如乞丐,向大戶募捐金錢糧食和募集鄉兵,又在鬆口攔河架設鐵鏈,過往商賈之船一律抽稅,被人罵為「李秤桄」(即盤剝客商之意),但二何也是為國不得已得罪鄉親,所抽錢糧二萬,全部上交南明小朝廷,當時兵科給事中張家玉上疏稱其忠勞,贈詩有雲:「灞上勞軍如見郭,關中轉餉不推蕭。」就是明證。二何命各鄉擇老練生員為長,練丁守險,梅州鬆口為閩粵水路樞紐,凡遺民志士來往經過者,由二何負責接待聯絡,類似近代交通站。
丙戌(1646年)三月,福州隆武朝廷陷落,清兵攻入潮梅,二何又遁入梅州陰那山,靜觀其變。永曆七年癸巳(年)二月,潮州總兵郝尚久與土弁蔡元反清歸明,形勢反轉。但是,郝尚久是易反易覆的小人,此舉實圖吞並,故得不到鄭成功和各路義兵的救援。清將耿繼茂與哈哈木等統清兵10萬,於八月至潮攻郝尚久,郝兵敗父子投井死,清兵屠潮州,死10萬人。李二何在梅州陰那山口小歇石上題詩雲:「鐵橋過去便桃源,石上題詩不記年。寄語中原車馬客,風塵暫此一停鞭。」他勸同道放下武器(停鞭),等待時機,後來清朝逐日勢大,李二何反清復明的宏願已不可能實現了。再作徒勞也無功之事,不如遁入世外桃源,做個化逸民。曲折地表達了無力挽回乾坤的哀嘆。
清政府統治穩固以後,為籠絡人才,便大興文教,科舉取士,為了家鄉的教育,二何又捐出家產,建松江書院,親自講學,課士育才。人們把他比作漢朝大學者鄭康成、宋朝朱考亭。清政府幾次徵召他出山,他堅持不就。有「南山秀色喜長在,北闕征書英再來」之誓言。「李翰林應召矣」只是清朝統治者欺騙各地抗清義軍的一句鬼話。永曆九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何70歲,在縣城攀桂坊建先賢書院,講學其中,還應邀修撰《程鄉縣志》並作序,署名為「順治甲午前賜進士第翰林院編修邑人李士淳撰,」一個「前」字,可以證明二何未受清朝的官職。
嘉應州程鄉縣丙村堡人李文古是李二何的同宗侄兒,富有民族氣節,不願獲取清朝功名。清政府強迫讀書士子進入考場,不考者格殺勿論,李文古巧妙地應付,在試卷上寫游戲文字雲:「砍南山之竹,釣北海之魚,非鯉也,非鯽也畢叭聲,其鯰乎。」弄得嚴學台哭笑不得,便將他落選,正中其意。一天,李二何在梅州陰那山鐵橋邊涼亭內邀集李文古和一般詩友飲酒,席間講定要行「酒令」,這酒令規定:第一句是一個物件,第二句是一個古人名,第三句是官話第四句問什麼,第五句是回答,要用《千家詩》中的一句。酒令不合格者要罰酒三杯。李二何首先念酒令,說:「我有一張床,送給張子房。張子房不要,為什麼不要?春色惱人眠不得。」末句暗喻自己處於國事混亂之時,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個詩友念:」我有一雙屐,送給王安石。王安石不要,為什麼不要?應嫌屐印蒼苔。」第三個詩友念:」我有一把傘,送給曹子建。曹子建不要,為什麼不要?翦翦秋風陣陣寒。」第四輪到李文古,他念道:「我有一雙靴,送給李二何。」在座者一聽都說:「李文古差了,牽二何是現在的人,你違反規定,罰酒三杯。」李文古笑道:「李二何是明朝進士,現在是清朝了,他算不算古人。」眾人無言以對。李文古繼續念:「李二何不要,為什麼不要?清明時節兩紛紛。」他故意把千家詩的「雨紛紛」改成兩紛紛。「這個清明時節就變成清朝與明清交替之」時節,形象地描述了李二何當時的心境,眾人嘆服。李文古舉起酒杯說:「阿叔,要盡盅啊!」話里有話,弄得李二何十分尷尬,只好自我解嘲說:」老叔雖不能盡盅,但我好得好。」這第一個「好」指愛好,與「孝」諧音,因李二何雖沒有明王朝盡忠(以身殉國),卻躲在家盡孝。
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二何在梅州鬆口以建元魁塔落成三十周年為名,邀集各地名士、書生,聚於塔後文昌閣,敲鑼打鼓,飲酒賦詩,二何在會上宣讀了自己所作的十首七律,以表明心跡。
永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十月十四日,二何81歲因病卒於松江書院,臨終留詩一首:「報國扶傾事隱微,摧心殘局竟全非。如何當世悠悠口,不諒高山賦採薇。」對當世有人對他潑臟水感到遺憾。死後,公謚「文貞」,與原配饒夫人合葬於鬆口曬布岡,程鄉知縣王仕雲率鄰民眾種植樹木於墓的周圍,名日「李林」,並將其人祀於「程鄉縣(今梅州市梅縣區)鄉賢祠」,春秋致祭。李二何是個身處明、清兩個朝代的人物。他曾是明朝重臣,回鄉以後關心公益事業,潛心家鄉教育,編修地方史志。他的生平事跡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人們寫了很多研究他的論著。民間野史軼聞中有關李二何的故事也很多,人們把他的故事編成錄音帶(故事)、錄像帶(戲劇)廣為傳播。他是梅州一位頗帶傳奇色彩的人物。
李士淳是科舉時代梅州人的一個典範,通過寒窗苦讀而金榜題名,實現從平民子弟到任地方官再擢升為京城中央政府官員的飛躍,其文章學問甚至得到皇帝的贊賞,從而被選為東宮侍讀,成為皇太子的老師之一。李士淳後來在自己的畫像上曾這樣自題:「幼樹幟於粵東,壯空群於冀北,績再奏於岩疆。帝特簡之太乙,矢啟沃於儲宮,計寒暑已六歷,道漸達於邦家。」人生有此成就,夫復何求,可惜這位李夫子生於末世運便消,甲申之變讓這位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最終投筆四顧心茫然。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群龍無首的明朝中央政府一班臣子迅速出現分化,小部分如大學士范景文等人基於道德忠貞的理念,採取自戕的方式追隨崇禎而去,更多的是迫於形勢,主動或被脅迫轉投新的政權,其中就有與李士淳同為皇太子老師的項煜。那麼李士淳本人是作出怎樣的抉擇呢?按《程鄉縣志》的說法,他沒有接受新政權大順朝的任命,因此受到刑笞,最後潛遁歸里,具體則語焉不詳。李士淳在自己的文字里也僅提到:「愧一死而未能」和心情沉重「匍匐歸里」。
大順軍在農歷三月十八進入北京城後不久,對明政府的部分王公大臣進行羈押,目的有兩個,一是要求對方繳交財產,二是懲罰不肯歸順新政權者。這期間李士淳就被羈押在大順重要將領劉宗敏的軍營里,湊巧的是,據有關記載,太子朱慈烺也被關押在劉宗敏處,兩人有沒有相遇碰面的機會,尚不得而知。羈押期間,李士淳曾遭受夾刑共四次,有些人因不堪此刑而死,幸運的是,《明季北略》雖以「慘甚」的字眼形容他受刑,大概用刑者沒有下死力,讓這位六旬老者得以死裡逃生。此後,李士淳一度被釋放,但在四月初三又再次被囚。當月發生的大事是大順軍在山海關被清軍和吳三桂的部隊擊敗,並在這個月底倉皇撤往陝西,大概是在混亂的無政府狀態中,李士淳才得以從牢獄中脫身,由於刑傷未愈,只能躺著被抬或車載走上還鄉的路程,即所謂「匍匐歸里」。
在李士淳南歸的路上,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南明政權,改元弘光,按理,像李士淳這類官員應該成為接納的對象。但南明政權官員卻以黨爭的態度和從絕對主義的封建節烈觀念出發,不但把投順和被迫臨時順從大順政權的明朝官員視為逆黨,連李士淳這類拒絕合作、受刑的官員也被南明朝廷的刑部定為降賊諸臣,罪名是「被囚偷息生還」,要求類似官員回鄉待罪。這樣,李士淳成了一名政治難民,大順,他不肯投降;清政權,他不屑於投靠;南明,他不被接納。所謂「匍匐歸里」,不單是身體有傷,也有心靈受傷寫照的成分,這位「嶺南夫子」只好回家做一名遺老了。至於他南下是否攜帶了太子或宗室某王同遁,面對殺氣騰騰的清政府及南北發生的假太子案,李士淳即使真的攜帶了某王,看到如此凶險的政治局面,大概也不敢輕易聲張。

I. 以史為鏡的軼事典故

唐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諫的魏徵病死了。唐太宗很難過,他流著眼淚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這堪稱對魏徵人生價值的最佳注釋。現在也有說:「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的,意思一樣。
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別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以銅為鑒,可正衣寇;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聽與善取各種獻議,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之理。其直諫大臣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勸太宗宜內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後魏徵逝死,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嘆曰:「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歷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鏡矣。」
「以人為鏡」。乃指以人為借鑒。即將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鑒,以免重蹈覆轍。

J. 王戎的軼事典故

王戎死孝
王戎在晉代是有名的孝子。武帝時為其母守喪,雖逾越禮制,飲酒食肉,但面容憔悴,身體虛弱,連起身都要扶拐杖。中書令裴楷前往憑吊其母,說:「若使一慟果能傷人,浚沖必不免滅性之譏。」而尚書和嶠在同時遭母喪,雖然寢苫食粥,但哀毀不過禮,氣色不衰。劉毅稱之為「和嶠生孝,王戎死孝。」
王戎賣李
世說新語記載王戎為人貪吝,其儉嗇一篇共有九條,即有四條記王戎事。晉書謂王戎「性好利」,多置園田水碓,聚斂無已,富甲京城。
王戎早年在荊州刺史任上就曾私派部下修建園宅,因此被免官,後來出錢贖回。據說王戎經常與夫人手執象牙籌計算財產,日夜不輟。同時又十分吝嗇。
家中有棵很好的李樹,王戎欲拿李子去賣,又怕別人得到種子,就事先把李子的果核鑽破。王戎之女嫁給裴頠時,向王戎借了數萬錢,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來省親時,王戎神色不悅,直到把錢還清才高興起來。王戎的侄子要成婚,王戎只送了一件單衣,完婚後又要了回來。時人謂王戎為「膏肓之疾」。但有人認為這是王戎避禍於亂世的「自晦」之舉,晉武帝也曾以「不欲為異」為王戎辯解。
東晉人戴逵評論道:「王戎晦默於危亂之際,獲免憂禍,既明且哲,於是在矣。」今人余嘉錫則認為,王戎天性鄙吝,戴逵所言,乃是出於「名士相為護惜」,「阿私所好,非公論也。」
卿卿我我
王戎之妻常以「卿」稱呼王戎(按禮,婦人應以「君」稱其夫,「卿」乃是夫對妻的稱呼)。王戎說:「婦人卿婿,於禮為不敬,後勿復爾。」其妻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王戎也無可奈何。成語「卿卿我我」即出於此典。
邈若山河
王戎任尚書令的時候,有一次身穿官服,乘輕便小馬車,從黃公酒壚經過,回頭對後面車上的人說:「我從前和嵇叔夜、阮嗣宗一起在這家酒壚痛飲,在竹林之下游樂,我也參預末座。自從嵇生早逝、阮公亡故以來,我就為時事所拘。現在看到這酒壚雖然很近,卻又像隔著山那麼遙遠。」
璞玉渾金 瑤林瓊樹
王戎盛贊山濤說:「山濤就像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一樣。人們往往都欣賞玉和金光彩奪目的外表,而對未經琢磨的玉和未經冶煉的金,卻不知道它們內在的高貴質地。」認為王衍「神姿高徹,就像瑤林瓊樹般出眾。」認為裴頠不擅長運用自己的長處,荀勖擅長運用自己的短處,陳道寧剛勁嚴峻好像被長竿一樣。
二王當國 羊公無德
王戎及其堂弟王衍素與征南大將軍羊祜不睦。羊祜在荊州時曾欲以軍法斬王戎,又謂王衍敗俗傷化,故王戎、王衍兄弟銜怨,時常詆毀羊祜。時人語:「二王當國,羊公無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