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爾汝之交的典故

爾汝之交的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4 06:33:43

1. 忘年之交成語典故

  •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年輕的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不忘.《禰衡別傳》載其一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一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後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崆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禰衡所遺字也.
    年輕的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為作板書吊之,「時當行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為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年輕的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不羈.「見不如己者不與語」(《平原禰衡傳》),「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不上任何人.有人對他說:「何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嗎!」竟然視陳群與司馬朗為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中,誰最可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是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如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可以依違,無處可以投刺,懷中策文上的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鋒芒畢露,不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以是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不計較他的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他卻不齒曹操之為人,「疾惡之」,不但不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他的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他的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禰衡別傳》)只是因為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是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他.
    高自期許的禰衡,四顧茫然,發出深長的嘆息:誰可與游?在許都茫茫人海,他竟無所適從.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無人可以相儔;他覺得污穢滿眼,無處可以棲止;他覺得那裡沒有英雄,無人可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可以施展與顯揚.
    狂傲不羈的禰衡,在許都不但沒有交到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的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他.而他,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那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一次,將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他又珊珊遲到,於是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不遜,今因其後到,以不起報之.」及禰衡來到,見眾人皆坐不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不悲乎?」眾人的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一次遭到禰衡的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忼慨,知必為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京師貴游者」們容不下禰衡,「唯才是舉」的曹操容不下禰衡,「尚饒士人」的許都容不下的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到了荊州,有人說是他自己回去的:「衡知眾不悅,將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是曹操把他送回去的:「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的禰衡,黯然而歸.
    來到荊州的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但禰衡「恃才傲逸」的品性依然,「臧否過差」的言談依然,「見不如己者不與語」的輕慢依然.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孫盛《雜記》的曹操放過了他,「天性險急」(《禰衡別傳》)的劉表放過了他,但暴怒的黃祖沒有放過他,當禰衡回答黃祖俳優饒言時,黃祖以為罵己,「大怒,令伍伯將出,欲杖之而罵不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遲,凄愴流涕,無限悲痛與惋惜:「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不殺,大人奈何殺之?」 (《平原禰衡傳》)
    天才的禰衡被殺了,一個狂傲的身軀倒下了,一腔孤潔的鮮血染紅天地,智慧的星空中,他如流星滑過,歷史的長河,只留下一點晶瑩的淚痕,猶如一聲隱約的嘆息:有誰還能如禰衡,敢於鄙睨世間的權威與庸碌?有誰還能如禰衡,生命的風帆高掛孤傲任性的旗語?
    千年來,鸚鵡洲上,禰衡的墳頭,總是芳草萋萋,迷濛煙雨中,彷彿又見那孤清的身影,江風吹拂,宛然又聞那不屈的吟哦.

2. 忘年之交故事白話文100字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內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容.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3. 成語接龍 爾汝之交

爾汝之交,交頭接耳,耳熟能詳,詳星拜斗,斗轉星移 移花接木

4. 爾汝之交的成語意思及歇後語

爾汝之交
【拼音】: ěr rǔ zhī jiāo
【解釋】: 爾汝:古人彼此經爾汝相稱,表示親昵。指交情回親密,不拘答形跡。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引《文士傳》:「少與孔融作爾汝之交,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
【拼音代碼】: erzj
【近義詞】: 爾汝交
【用法】: 作賓語;指關系親密

5. 關於古代忘年之交一類的故事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師孔時已近和相處融洽結交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原地區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多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機會些紛至而來才士有名禰衡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展懷抱成人生輝煌 。

時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衡准之誠足怪還多年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

年輕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忘《禰衡別傳》載其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過皆識其央第四行石書磨滅兩字分明當某字崆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禰衡所遺字也 。

年輕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作板書吊之時當行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

年輕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羈見己者與語(《平原禰衡傳》)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上任何人有人對說:何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竟視陳群與司馬朗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誰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依違無處投刺懷策文上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

年輕禰衡性張揚鋒芒畢露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計較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卻齒曹操之人疾惡之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謂孤能容(《禰衡別傳》)只因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 。

高自期許禰衡四顧茫發出深長嘆息:誰與游許都茫茫人海竟無所適從感孤獨和寂寞無人相儔;覺得污穢滿眼無處棲止;覺得里沒有英雄無人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施展與顯揚 。

狂傲羈禰衡許都沒有交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而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次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又珊珊遲於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遜今因其起報之及禰衡來見眾人皆坐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悲乎眾人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次遭禰衡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鼓吏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忼慨知必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

京師貴游者們容下禰衡唯才舉曹操容下禰衡尚饒士人許都容下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了荊州有人說自己回去:衡知眾悅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曹操把送回去:乃令騎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禰衡黯而歸 。

來荊州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禰衡恃才傲逸品性依臧否過差言談依見己者與語輕慢依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孫盛《雜記》曹操放過了天性險急(《禰衡別傳》)劉表放過了暴怒黃祖沒有放過當禰衡回答黃祖俳優饒言時黃祖罵己大怒令伍伯出欲杖之而罵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遲凄愴流涕無限悲痛與惋惜: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殺大人奈何殺之 (《平原禰衡傳》) 。

天才禰衡被殺了狂傲身軀倒下了腔孤潔鮮血染紅天地智慧星空流星滑過歷史長河只留下點晶瑩淚痕猶聲隱約嘆息:有誰還能禰衡敢於鄙睨世間權威與庸碌有誰還能禰衡生命風帆高掛孤傲任性旗語 。

千年來鸚鵡洲上禰衡墳頭總芳草萋萋迷濛煙雨彷彿又見孤清身影江風吹拂宛又聞屈吟哦。

6. 5個歷史典故"朋友之交"

八拜之交的典故:知音之交
八拜之交的典故。「八拜之交」原表示世代有交情的兩家弟子謁見對方長輩時的禮節,舊時也稱異姓結拜的兄弟姐妹。後來八拜之交指:管鮑之交、知音之交、刎頸之交、捨命之交、膠漆之交、雞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
(1)八拜之交的典故: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2)八拜之交的典故:知音之交--伯牙和鍾子期
(3)八拜之交的典故:刎頸之交--廉頗和藺相如
(4)八拜之交的典故:捨命之交--角哀和伯桃
(5八拜之交的典故:)膠漆之交--陳重和雷義
(6)八拜之交的典故:雞黍之交--元伯和巨卿
(7)八拜之交的典故: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8)八拜之交的典故:生死之交--劉備、張飛和關羽
八拜之交的典故之一:知音之交

俞伯牙,是楚國郢都人,在晉國任上大夫。晉侯想與楚國通好,就派俞伯牙訪問楚國。俞伯牙到楚國辦完公事,拜辭楚王,楚王贈給黃金彩緞,高車駟馬。俞伯牙離楚國一十二年,想走水路繞大圈而回,飽覽楚國江山勝景。就假奏楚王說:「臣身患小恙,不能騎馬乘車,想坐船回去,以便醫葯。」楚王答應了他的要求,命令水師撥一隻大船送俞伯牙回晉國。
俞伯牙乘著官船,不一日,到了漢陽江口。正當八月十五,中秋之偶然風狂浪涌,大雨傾盆,官船不能前進,停靠山腳下。不一會兒,風平浪靜,雲散月現。那雨後之月,更加光亮。俞伯牙坐在艙中悶得慌,就走到船頭上,一邊觀賞月色,一邊捧起瑤琴,輕輕彈奏。忽然,俞伯牙發現有人在偷偷地贊賞他的琴音,立刻叫人去找,當場找來了一個樵夫。俞伯牙見是個砍柴的人,就笑著說:「山中砍柴之人,也能聽琴?叫他走吧。」那個樵夫不僅不走,還高聲說:「大人錯了!豈不知『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負山野中無聽琴之人,這夜靜更深,荒山腳下也不應該有彈琴之客了。」伯牙見他出言不凡,就問他:「他既是聽琴的,我剛才所彈何曲?」樵夫答:「剛才大人所彈的是孔子嘆顏回。對不對?」伯牙一聽回答,非常高興地說:「先生果然是聽琴者。」就吩咐手下的人把那位先生請上船細談。
那樵夫上得船來,伯牙手下的人見他頭戴斗笠,身披蓑衣,腳穿草鞋,手拿尖擔,腰插板斧。就囑咐他說:「喂,你見了我老爺要下跪叩頭。問你什麼,要小心答應。」那樵夫說:「諸位不用粗魯,待我解衣相見。」說完脫下蓑衣斗笠,解下板斧、放下尖擔,下船艙向伯牙作了個長揖而不下跪叩頭,說:「小人施禮了。」俞伯牙是晉國大臣,眼中哪裡有這樵夫?慢慢舉手說:「賢友免禮罷。」叫書童搬一個凳子放在下席讓他坐。那樵夫見伯牙全無客禮,也不謙讓,儼然坐下。伯牙既不叫人奉茶,也不問姓名,劈頭就問:「剛才岸上聽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正是。」伯牙說:「既來聽琴,必知琴之出處。此琴何人所造?彈它有甚好處?」樵夫答:「此琴是伏羲氏所琢,是瑤池之樂,故名瑤琴……」伯牙聽見他對答如流,熟知樂理,非常高興,但又懷疑他是死記的這些話,想再試他一試。就對他說:「有一次,孔子正在室內彈琴,他的學生顏回從外面進來,忽聽琴音中有兇殺之意,不免一驚,問明之後,才知剛才有一隻貓,想捕捉一隻老鼠,孔子見了,不由得在感情上受到一點影響,並在琴音中不知不覺地表現了出來。象顏回這樣,真可算得是知音了!假如下官彈琴,心中有所思念,足下能聞而知之否?」樵夫說:「大人試彈一下,小子盡心猜度。若猜不著,大人休得見罪。」伯牙望望高山彈琴,在琴音中表現山的高聳之狀。樵夫聽了,稱贊說:「美哉!巍巍乎,意在高山!」伯牙又對著江水彈琴,在琴音中表現水的奔流之勢。樵夫聽了,又稱贊說:「美哉!湯湯乎,志在流水!」俞伯牙聽見樵夫說出了自己的心事,大吃一驚,趕忙放下瑤琴與樵夫施賓主之禮。連聲說:「失敬,失敬!真是石中有美玉之藏,若衣貌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先生高名雅姓?」樵夫躬身而答:「小子姓鍾,名徽,字子期。」說完,又轉問:「大人高姓?在何處為官?」伯牙拱手說:「下官俞瑞,在晉國做官,是訪問楚國而來。」伯牙推子期坐到客位上,自己坐主席相陪,叫書童奉茶。喝完茶,二人上席飲酒。伯牙又問:「聽先生口音,是楚國人了,但不知尊居何處?」子期說:「小人寒舍就在離此不遠的鍾家村。」又說:「實不相瞞,小子上有雙親在堂。為贍養父母,在此砍柴度日。雖三公之尊也不能使我離開父母。」伯牙見他這樣有孝心,愈加敬重。又問:「青春多少?」子期說:「虛度二十有七。」伯牙說:「下官年長一歲。子期若不嫌棄,願與先生為知音之交,以兄弟相稱。」子期笑著說:「大人是上國名公,我鍾徽是窮鄉賤子,怎敢高攀!」伯牙年長為兄,子期為弟。拜罷,二人繼續飲酒,彼此談心。
鍾子期同俞伯牙談得興趣正濃,不覺月淡星稀,東方發白。船上水手都起身准備開船。子期起身告辭。伯牙緊握子期的手說:「賢弟,我與你相見何太遲,相別何太早!想請賢弟與愚兄同行數日,未知可否?」子期說:「只因雙親在堂,不敢遠游,小弟只好失陪。」伯牙沉默了一會兒,說:「也罷,明年中秋節還是我來看賢弟。」子期說:「既如此,小弟來年中秋節准在江邊恭候賢兄,不敢有誤。」伯牙叫書童拿來一些銀子贈給子期,二人灑淚而別。
八拜之交的典故。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第二年的中秋節晚上,俞伯牙乘船來到漢陽江口,將船靠在去年中秋節與子期相會的地方。伯牙走上船頭,見月光明高,照得如同白晝,卻不見子期。等候到天高,仍不見子期的蹤影。伯牙梳洗後,帶著隨從,上岸到鍾家村去探望。走了不遠,來到三叉路口,不知哪條路往鍾家村去。正好迎面來了一個老翁。伯牙向前施禮之後,問:「請問往鍾家村去,應走哪條路?」原來,這兩條路都是到鍾家村去的,一條往村南,一條往村北。老翁便問:「先生要拜訪何人?」伯牙說:「拜訪鍾子期。」老翁聽後,放聲大哭說:「子期就是我兒。支年中秋節,晉國上大夫俞伯牙送了他一些銀子,我兒買書攻讀。他白晝砍柴,夜晚讀書,耗費心力,染成疾病,數月之後就亡故了。」伯牙一聽,雙手捶胸,倒在地上痛哭不已。鍾公問書童:「此位先生是誰?」書童說:「就是俞伯牙老爺。」鍾公說:「原來就是我兒子的好友。」忙扶起伯牙。伯牙含淚問鍾公:「令郎葬在在何處?」鍾公說:「按兒的遺言,葬於馬鞍山江邊,以候晉大夫俞伯牙。」於是,伯牙請鍾公領他到墳前一拜。
俞伯牙來到鍾子期的墳前,拜了幾拜。捧起瑤琴彈了一曲之後,便把瑤琴在石頭上摔了個粉碎。鍾公感到奇怪,便問:「先生為何摔碎此琴?」伯牙說:「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彈!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鍾公說:「原來如此,可憐,可憐!」伯牙對鍾公說:「下官傷感在心,不隨老伯到府上去了。待我上表晉侯辭官歸家,再來接老伯與老伯母同到我家,養老送終。我即是子期,子期即是我。請伯你不以下官為外人。」說完,給鍾公送了一些銀子,辭別而去。
後來,人們把善於欣賞音樂的人叫做「知音」,並且用「知音之交」來比喻彼此非常了解的知心朋友,這是八拜之交的典故之一。

7. 忘年之交成語故事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年輕的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不忘。《禰衡別傳》載其一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一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後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崆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禰衡所遺字也。

年輕的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為作板書吊之,「時當行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為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年輕的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不羈。「見不如己者不與語」(《平原禰衡傳》),「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不上任何人。有人對他說:「何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嗎!」竟然視陳群與司馬朗為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中,誰最可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是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如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可以依違,無處可以投刺,懷中策文上的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鋒芒畢露,不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以是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不計較他的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他卻不齒曹操之為人,「疾惡之」,不但不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他的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他的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禰衡別傳》)只是因為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是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他。

高自期許的禰衡,四顧茫然,發出深長的嘆息:誰可與游?在許都茫茫人海,他竟無所適從。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無人可以相儔;他覺得污穢滿眼,無處可以棲止;他覺得那裡沒有英雄,無人可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可以施展與顯揚。

狂傲不羈的禰衡,在許都不但沒有交到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的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他。而他,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那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一次,將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他又珊珊遲到,於是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不遜,今因其後到,以不起報之。」及禰衡來到,見眾人皆坐不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不悲乎?」眾人的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一次遭到禰衡的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忼慨,知必為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京師貴游者」們容不下禰衡,「唯才是舉」的曹操容不下禰衡,「尚饒士人」的許都容不下的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到了荊州,有人說是他自己回去的:「衡知眾不悅,將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是曹操把他送回去的:「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的禰衡,黯然而歸。

來到荊州的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但禰衡「恃才傲逸」的品性依然,「臧否過差」的言談依然,「見不如己者不與語」的輕慢依然。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孫盛《雜記》的曹操放過了他,「天性險急」(《禰衡別傳》)的劉表放過了他,但暴怒的黃祖沒有放過他,當禰衡回答黃祖俳優饒言時,黃祖以為罵己,「大怒,令伍伯將出,欲杖之而罵不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遲,凄愴流涕,無限悲痛與惋惜:「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不殺,大人奈何殺之?」 (《平原禰衡傳》)

天才的禰衡被殺了,一個狂傲的身軀倒下了,一腔孤潔的鮮血染紅天地,智慧的星空中,他如流星滑過,歷史的長河,只留下一點晶瑩的淚痕,猶如一聲隱約的嘆息:有誰還能如禰衡,敢於鄙睨世間的權威與庸碌?有誰還能如禰衡,生命的風帆高掛孤傲任性的旗語?

千年來,鸚鵡洲上,禰衡的墳頭,總是芳草萋萋,迷濛煙雨中,彷彿又見那孤清的身影,江風吹拂,宛然又聞那不屈的吟哦。

8. 爾汝之交答一動物

這第1個詞如果要答一個動物的話,我覺得是狼和狽,因為它們兩個經常一起活動,而且經常交流。

9. 有關古代忘年之交的一個故事。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年輕的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不忘.《禰衡別傳》載其一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一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後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崆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禰衡所遺字也.
年輕的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為作板書吊之,「時當行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為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年輕的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不羈.「見不如己者不與語」(《平原禰衡傳》),「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不上任何人.有人對他說:「何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嗎!」竟然視陳群與司馬朗為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中,誰最可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是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如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可以依違,無處可以投刺,懷中策文上的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鋒芒畢露,不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以是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不計較他的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他卻不齒曹操之為人,「疾惡之」,不但不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他的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他的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禰衡別傳》)只是因為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是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他.
高自期許的禰衡,四顧茫然,發出深長的嘆息:誰可與游?在許都茫茫人海,他竟無所適從.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無人可以相儔;他覺得污穢滿眼,無處可以棲止;他覺得那裡沒有英雄,無人可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可以施展與顯揚.
狂傲不羈的禰衡,在許都不但沒有交到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的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他.而他,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那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一次,將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他又珊珊遲到,於是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不遜,今因其後到,以不起報之.」及禰衡來到,見眾人皆坐不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不悲乎?」眾人的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一次遭到禰衡的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忼慨,知必為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京師貴游者」們容不下禰衡,「唯才是舉」的曹操容不下禰衡,「尚饒士人」的許都容不下的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到了荊州,有人說是他自己回去的:「衡知眾不悅,將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是曹操把他送回去的:「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的禰衡,黯然而歸.
來到荊州的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但禰衡「恃才傲逸」的品性依然,「臧否過差」的言談依然,「見不如己者不與語」的輕慢依然.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

10. 成語忘年之交的故事

忘年之交--孔融和禰衡
建安時期孔融和禰衡的故事。
當時禰衡15歲年少有才,拜孔融為師。孔時已近40,和他相處融洽,結交為友。建安元年(196),曹操挾漢獻帝東遷於許,許都逐漸成為中原地區的中心,曹操發布了《求賢令》,招納人才,很多的才志之士紛紛趕來,希望獲得建功立業、施展才華的機會。在這些紛至而來的才士中,有一個名禰衡的青年,懷揣策文,自荊州而來,希圖一展懷抱,成就人生的輝煌。
那時的禰衡才二十四歲,二十四歲的他逸才飄舉,孔融稱其「淑質貞亮,英才卓犖。初涉藝文,升堂睹奧,目所一見,輒誦於口,耳所暫聞,不忘於心。性與道合,思若有神。弘羊心計,安世默識,以衡准之,誠不足怪。」還是在多年以前,「時衡未滿二十,融已五十,敬衡才秀,共結殷勤,不能相違」
(《平原禰衡傳》),孔融便與之有了爾汝之交。
年輕的禰衡穎悟過人,所見過目不忘。《禰衡別傳》載其一事,雲其曾與黃射過蔡邕墓,見蔡伯喈所作碑,禰衡一過視之,嘆之言好,記之於心。後日歸章陵,黃射惋惜沒有讓人把碑文寫下來。禰衡卻說:「吾雖一過,皆識,其中央第四行中石書磨滅兩字,不分明,當是某字,崆不諦耳。」因援筆書之,初無遺失,唯兩字不著。黃射雖知其才,猶嫌有所脫失,故遣往寫之,還以校其所書,尺寸皆得,初無脫誤,所疑兩字,故如禰衡所遺字也。
年輕的禰衡才思敏捷,下筆即成佳構。有胡政者死,禰衡為作板書吊之,「時當行在馬上,駐馬援筆,倚柱而作之」,頃刻而成。又曾於黃射大會賓客時,人有獻鸚鵡,黃射舉卮酒,邀禰衡為賦,「衡攬筆而作,文無加點,辭采甚麗」。
年輕的禰衡意氣風發,恃才傲逸,狂放不羈。「見不如己者不與語」(《平原禰衡傳》),「是時許都雖新建,尚饒人士」,而禰衡竟看不上任何人。有人對他說:「何不從陳長文、司馬伯達游?」禰衡卻說:「卿欲使我從屠沽兒輩嗎!」竟然視陳群與司馬朗為屠沽之流。又有人問:「當今許中,誰最可者?」衡曰:「大兒有孔文舉,小兒有楊祖德。」只是對孔融和楊修略有稱許。如此禰衡,放眼許都,竟無人可以依違,無處可以投刺,懷中策文上的字「遂至漫滅,竟無所詣」(《文士傳·禰衡》)。
年輕的禰衡個性張揚,鋒芒畢露,不知韜晦隱忍,逢迎附和,與世浮沉。對人往往「臧否過差」,「人皆以是憎之」(《平原禰衡傳》),至於切齒。只有孔融高貴其才,不計較他的無禮與輕慢,多次上書向曹操推薦,而他卻不齒曹操之為人,「疾惡之」,不但不願與曹操相見,還「著布單衣練巾,手持三尺杖,坐大營門」(《平原禰衡傳》),數罵曹操,既讓推薦他的朋友孔融無顏,又讓欲起用他的曹操難堪。曹操對孔融說:「禰衡小人無狀乃爾,孤今殺之,無異鼠雀耳,顧此子有異才,遠近聞之,孤今殺之,將謂孤不能容。」(《禰衡別傳》)只是因為自己說過「求賢勿拘品行」,只是因擔心天下人指責,曹操才放過了他。
高自期許的禰衡,四顧茫然,發出深長的嘆息:誰可與游?在許都茫茫人海,他竟無所適從。他感到孤獨和寂寞,無人可以相儔;他覺得污穢滿眼,無處可以棲止;他覺得那裡沒有英雄,無人可堪相論天下;卓絕才華,滿腹文章,無處可以施展與顯揚。
狂傲不羈的禰衡,在許都不但沒有交到朋友,獲得機會,反而招來無數的怨恨,受其辱者,皆欲尋找機會報復他。而他,總能機智地化解刁難,讓那些施辱者再次受辱。有一次,將南還荊州,裝束臨發,眾人為祖道,設供帳於城南,他又珊珊遲到,於是眾人自共相誡曰:「衡數不遜,今因其後到,以不起報之。」及禰衡來到,見眾人皆坐不起,乃號啕大哭。眾人問其故,乃曰:「行屍柩之間,能不悲乎?」眾人的舉動沒有能夠羞辱禰衡,卻又再一次遭到禰衡的羞辱。曹操亦圖欲辱之,乃令錄為鼓吏。後至八月朝會,大閱試鼓節,鼓吏皆當脫其故衣,著新衣。次傳衡,衡擊鼓為《漁陽椮檛》,踏地來前,躡馺卻足,容態不常,鼓聲甚悲,音節殊妙。坐客莫不忼慨,知必為禰衡。禰衡演奏完鼓曲,不肯易衣,吏呵之曰:「鼓吏何獨不易服?」衡便止,當武帝前,先脫褌,此脫余衣,裸身而立。徐徐乃著岑牟、次著單絞,後乃著褌,畢,復擊鼓椮檛而去,顏色無怍。武帝笑謂四坐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曹操沒能羞辱禰衡,也反被禰衡羞辱。

「京師貴游者」們容不下禰衡,「唯才是舉」的曹操容不下禰衡,「尚饒士人」的許都容不下的禰衡,帶著失望,禰衡回到了荊州,有人說是他自己回去的:「衡知眾不悅,將南還荊州」(《平原禰衡傳》),也有人說是曹操把他送回去的:「乃令騎以衡置馬上,兩騎扶送至南陽」(《文士傳·禰衡》)。乘興而來的禰衡,黯然而歸。
來到荊州的禰衡,劉表「甚禮之」(《平原禰衡傳》),又因與黃祖之子黃射善而至夏口,黃祖亦「嘉其才,每在坐,席有異賓,介使與衡談」。但禰衡「恃才傲逸」的品性依然,「臧否過差」的言談依然,「見不如己者不與語」的輕慢依然。因其「英才卓犖」,「寧我負人、毋人負我」(孫盛《雜記》的曹操放過了他,「天性險急」(《禰衡別傳》)的劉表放過了他,但暴怒的黃祖沒有放過他,當禰衡回答黃祖俳優饒言時,黃祖以為罵己,「大怒,令伍伯將出,欲杖之而罵不止,遂令絞殺」。黃射來救遲,凄愴流涕,無限悲痛與惋惜:「此有異才,曹操及劉荊州不殺,大人奈何殺之?」
(《平原禰衡傳》)
天才的禰衡被殺了,一個狂傲的身軀倒下了,一腔孤潔的鮮血染紅天地,智慧的星空中,他如流星滑過,歷史的長河,只留下一點晶瑩的淚痕,猶如一聲隱約的嘆息:有誰還能如禰衡,敢於鄙睨世間的權威與庸碌?有誰還能如禰衡,生命的風帆高掛孤傲任性的旗語?
千年來,鸚鵡洲上,禰衡的墳頭,總是芳草萋萋,迷濛煙雨中,彷彿又見那孤清的身影,江風吹拂,宛然又聞那不屈的吟哦。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