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典故
A. 四川水煮牛肉的相關典故
相傳北宋時期,在抄四川鹽都襲自貢一帶,人們在鹽井上安裝轆轤,以牛為動力提取鹵水。一頭壯牛服役,多者半年,少者三月,就已精疲力盡。故當地時有役牛淘汰,而當地用鹽又極為方便,於是鹽工們將牛宰殺,取肉切片,放在鹽水中加花椒、辣椒煮食,其肉嫩味鮮,因此得以廣泛流傳,成為民間一道傳統名菜。後來,菜館廚師又對「水煮牛肉」的用料和製法進行改進,成為了流傳各地的名菜。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湯中燙熟的,故名「水煮牛肉」。該菜色深味厚,香味濃烈,肉片鮮嫩,突出了川菜麻、辣、燙的風味。
現在的水煮牛肉,已經不是簡單的清水加花椒了。是將牛肉切成一寸五分長、八分寬、一分厚的薄片,盛在碗里,加精鹽、醬油、醪糟汁、濕 澱粉拌勻。油鍋中放郫縣豆瓣、干辣椒炒成棕黃色,再下花椒、蔥段、萵筍片炒香,加肉湯燒開,將牛肉片下鍋,煮至肉片伸展,外表發亮,盛入碗中,淋上辣椒油,即可食用。這菜的特點是麻辣味厚,滑嫩適口,具有火鍋風味。若以豬肉作原料,便叫水煮肉片。
B. 請問四川南充在歷史上有什麼重大典故故
南充歷史厚重,文脈深遠。南充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早在唐堯、虞舜之前便謂「果氏之國」,春秋以來歷為都、州、郡、府、道之治所。新中國成立後,南充是省級行政機構川北行署的駐地,胡耀邦同志曾任川北行署主任。南充是三國文化和春節文化的發祥地,民風淳樸,民俗優雅,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和嘉陵江文化交融生輝,川北大木偶、川北燈戲、川北剪紙、川北皮影飲譽中外,孕育了辭賦大家司馬相如、史學大家陳壽、天文歷法巨匠落下閎和忠義大將軍紀信等眾多歷史名人。
南充是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朱德元帥、羅瑞卿大將、民主革命家張瀾以及共產主義戰士張思德均誕生於此,有5萬多英雄兒女參加紅軍。南充因《三國志》而發祥了三國文化地,因《太初歷》而發源了春節文化。
歷史事件
1. 爭奪順慶
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八月初一,李自成部將馬科率大順農民軍1萬餘人佔領順慶城(今南充市)。當月,張獻忠遣兵爭奪川北。馬科率軍北撤,在綿州戰敗,退回漢中。順慶城即為張獻忠所部大西農民軍佔領。都督劉進忠、馬元利率兵駐守順慶城。明朝官兵譙應瑞、馮有慶及順慶府報房殷承祚投降農民軍。
不久,馬元利奉調帶兵去遂寧,殷承祚同往。殷暗中煽動馮、譙二人說:「張獻忠將要殺盡全部川兵」。馮、譙遂回師順慶,擁立原明順慶知府史覲宸。次年正月初二,劉進忠率大西軍由南而北沿嘉陵江進軍順慶,接連攻打七天,皆未攻下,遂繞城北去廣元。九月初七,張獻忠親率大西軍攻打順慶。馬元利在城西南馬尿溪戰死,初九日,大西軍攻下順慶,譙、馮二叛將被誅,知府史覲宸縱火燒城,然後在南門城樓上吊自殺。
張獻忠在西充鳳凰山遇難後,大西軍向南撤至重慶。打明朝旗號的總兵王命成佔領順慶城。清順治四年(1647年)正月,副總兵杜君恩投降清軍。清順治八年(1651年),已經與南明王朝聯合抗清的大西農民軍余部,由劉文秀率領北伐,於農歷九月佔領順慶,包圍保寧府 (今閬中縣)。劉文秀在閬中戰敗,退回川南,順慶又為清兵佔領。順治十一年(1654年)翟文選由重慶領兵攻打順慶,為清軍總督李國英所敗。至此,順慶便為清軍所控制。[21]
2. 圍攻順慶
清咸豐九年(1859年),雲南昭通爆發了李永和、藍朝鼎領導的農民起義,號稱「順天軍」。
咸豐十一年(1861年)農歷四月,順天軍統領何國梁、女將「謝大腳」(真名不詳)帶兵由蓬溪進攻順慶。清兵在城西郊外小老君戰敗,農民軍於四月十四日佔領西山,近逼南充城。次日,起義軍攻城,在大西門外永安橋一帶(今西橋上下)與守城清兵激戰,雙方各有傷亡。
十六日,起義軍在甘露寺外(今四川省蠶桑學校外),架浮橋,大舉渡過西河,女將「謝大腳」領兵由環子河攻打大南門,激戰終日未能攻下。
十七日農民軍分南北兩路攻城。接連圍攻至二十三日,未下,遂撤圍,沿江北進,包圍綿州(今綿陽市)。清廷調駱秉章率湘軍入川,六月駐扎順慶。六月十五日,湘軍統領黃淳熙窮追順天軍至定遠縣二郎場燕子窩,被順天軍擒獲斬首。[21]
3. 兵敗西充
1643年(明崇禎十六年)夏,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攻佔武昌,抓住楚王朱華奎,將他沉於江中。散發楚王府錢財,賑飢民,百姓大悅,「蘄、黃等州縣」紛紛來歸。
1644年(明崇幀十七年)張獻忠再度進入四川,他採用「以走制敵」的戰術,攻佔成都,建立了大西政權。年號「大順」,並以成都為西京。設「六部五軍都督府等官職,鑄造寸順通寶』,任孫可望、李定國等為將軍」,嚴厲鎮壓地主的反抗。
1646年(清順治三年)冬,清政府派軍隊去四川鎮壓農民軍;同時,向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軍提出誘降,遭到拒絕。1647年1月2日(清順治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張獻忠李軍迎擊清軍於四川北部的西充鳳凰山時,遇伏中箭身亡。張獻忠余部繼續抗清,1647年開始清軍屠川,滿清於1647年公開發布告示:全城盡屠,或屠男而留女。至康熙24年,完全佔領四川全境,四川人口僅餘9萬,開始湖廣填四川。[21]
4. 儀南戰役
1933年8月12日,紅九軍向儀隴方向進攻,在尹家鋪與敵李煒如部1個團遭遇,殲其200餘人,余部向閬中潰逃。紅九軍主力乘勝將儀隴城及外圍之興隆場、黃林石、日興場、鳳儀場等據點分割包圍,一部向南迂迴,包圍了土門鋪。各部隨即組織小分隊以夜襲戰術,消耗和疲憊敵人。經約1周連續作戰,先後攻佔上述外圍據點,殲敵1個多團。
23日攻佔儀隴城,殲敵2個營,俘敵300餘人,繳槍400多支。紅九軍佔領儀隴後乘勝西進,據守該地區之敵紛紛向嘉陵江以西敗退。紅九軍一部乘勝攻佔嘉陵江東岸之新政壩,一部進抵洪山場,佔領了該地的大批鹽井。與此同時,紅三十一軍一部向廣元方向進擊,相繼攻佔元壩子、紅土關、千佛岩等要點,迫敵西撤至尹家溝至九花岩一線。
18日,經過激烈戰斗,又攻佔了廣元城東南要地柳林子,殲敵1個多營,威逼廣元城,並以一部兵力向陝南寧羌(今寧強)發展。紅三十軍一部亦進抵蒼溪城郊,與敵對峙,使敵不敢外出,有力地配合了紅九軍的作戰行動。此役歷時半月,共殲田頌堯部3000餘人,繳槍千餘支,蘇區擴大到儀隴縣全境及廣元、昭化、蒼溪、閬中、南部等縣嘉陵江東岸地區,並控制了大片井鹽產區。
此戰的意義在於擴大了蘇區,保證了蘇區軍民的食用鹽供應,打破了國民黨軍對蘇區的經濟封鎖。[21]
5. 運山戰役
宋末,蒙古人大舉入侵中原,1234年滅金,宋朝也出兵北上恢復中原,雙方不斷發生戰爭。
湖北蘄州人余玠任四川制置使,他採取守點不守線的辦法,抵抗蒙古軍。運山處於利州(廣元)、閬中、巴州(巴中)南下的要沖之地,為軍事要地。為抗蒙,蓬州署、蓬池縣、朗池縣(營山)、相如縣署全部遷往運山上。余玠也親臨運山城,落實戰備。
1250年蒙古大軍,由漢中出發克閬中、銅鼓寨、進逼運山城,運山城軍民利用有利的地理優勢,同心固守。燕山寨四壁陡絕,山頂平闊,蒙古軍無法施展他們騎兵優勢,屢攻屢敗,運山軍民備力作戰擊斃蒙軍主帥汪德臣坐騎及其兄弟汪直臣,迫使蒙古退兵。
1253年利州(廣元)失守,川北各州宋軍退守運山。1258年蒙哥親征四川,對宋王朝採取三面合圍,由甘肅六盤山出發,順嘉陵江而下,蒙軍主力屯兵運山下,蒙哥親自指揮作戰,運山軍民在利州轉運使施擇善帶領下英勇抵抗,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全部壯烈犧牲。
1259年蒙哥克蓬安運山、南充青居山後進逼合州,在釣魚城下遇到了合州知州王堅的堅決抵抗。王堅利用釣魚城堅固的城防,機動靈活的戰術,激戰幾個月,擊斃了蒙軍前鋒主帥汪德臣和蒙古大汗蒙哥。蒙軍被迫撤退,1260年忽必烈繼承了蒙古汗位,繼續進攻四川,1276年宋都失陷,王堅部將張珏仍堅守合州。1278年,蒙古不花軍從成都南下合攻合州,因寡不敵眾,宋軍全部戰死。1279年宋亡。[21]
6. 入駐閬中
1933年6月,紅四方面軍十一師(後擴編為紅三十軍),在師長倪志亮、政委李先念的率領下,分兩路進入閬中東北邊境的老觀場和三廟場等地,先後佔領了閬中所屬東河以東的大片土地。同年9月4日,紅九軍副軍長許世友率部直抵閬中水觀場,於9月6日在這里建立起閬南縣蘇維埃。
1935年3月下旬,紅四方面軍主力強渡嘉陵江成功,同月31日攻克閬中縣城,隨即西進,於4月初佔領閬中所屬嘉陵江以西的大片土地。此間,在縣城同時建立起閬中縣蘇維埃、忠發市蘇維埃兩個縣級政權。紅四方面軍轉戰在閬中的3年裡,分期建立縣(市)蘇維埃4個,轄區面積1885平方千米,總人口472900餘人,成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35年4月下旬,紅軍撤離北上,各級蘇維埃機構隨之消失。[21]
7. 攻打順慶
清宣統二年(1910),同盟會員在廣安州城舉行武裝起義成功,11月21日,建立大漢蜀北軍政府。
次年九月,軍政府都督曾省齋(化名吳從周)率民軍第三大隊,第一大隊之一部經岳池攻打南充,民軍第二大隊攻打蓬州(今蓬安縣城),革命軍佔領了舞鳳山,何慶雲率隊佔領了江東鶴鳴山白塔寺,唐治平率隊佔領了環子河南岸的法興寺。
守城清兵早有防備,民軍猛烈攻城不下。都督曾省齋在舞鳳山前沿,帶隊沖鋒,不幸中彈受傷。何慶雲見都督受傷,攻下蓬州的民軍南下援助又在中途受阻,於是決定撤兵。曾省齋南下重慶治傷,攻打順慶之戰遂告結束。
C. 徵集與四川有關的神話傳說或歷史典故。萬分感謝!
蜀王化杜鵑,蜀王接受秦王金牛產劍門多著呢,建議您收索省博物館四川鄉土史裡面應該有
D. 「四川」的由來有何典故沒有
四川省復簡稱川或蜀。位於我制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四川以益利梓夔四路得名。唐大部屬劍南道和山南東、山南西道;宋設川峽路(註:非川陝路),後分設西川路和峽西路,再分西川路為益州路和利州路,分峽西路為梓州路和夔州路,合稱四川,其間設四川制置使,為四川得名的開始,後改益州路為成都府路,改梓州路為潼川府路,分利州路為利州東、西路。元置四川省和四川行省和西蜀四川道;明置四川省,後改四川布政使司;清改四川省;建國初分為川東、川南、川西、川北四行署,後合並恢復四川省,省名至今未變。
E. 成都的傳說故事和風俗
1、龜化城
傳說一: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
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當時鎮守成都的張儀、司馬錯著手修築成都城牆。傳說張儀築城時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張儀根據巫師的指點,沿著龜爬行的路線築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龜城。出自晉代干寶《搜神記》卷十三「秦惠王二十七年,使張儀築成都城,屢頹。忽有大龜浮於江,至東子城東南隅而斃。儀以問巫。巫曰:『依龜築之。』便就。故名『龜化城』」。
傳法二:張儀修築成都城牆時,最初是按照秦咸陽城來修的,但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中,張儀受到烏龜龜背上的圖案的啟示重修設計成都的城牆,後來就沒有垮過了。
龜在我們國家傳統文化中一直是吉祥,長壽的象徵,是四靈之一,四神中的玄武也有龜的形象。雖然被某地網痞曲解了意思,不過反而暴露出某地部分網友集體性的無知,當然,故意的曲解也和個人素質掛鉤。幾千年的文化沉澱是你們所不能及的。——出自《太平御覽》卷九百三十一·鱗介部三·龜~4272~ 《華陽國志》
2、鎣華寺
相傳彭縣鎣華山有一個學佛的人,心極慈悲,乘驢行而不施鞭策。成正果後,善男信女為他立廟,號「鎣華祖師」。成都亦立了廟,在東較場附近。清末,該廟被軍隊占為兵營,哥老會眾又在外東三官堂街購地新建一廟,石柱為楹,以為奉祀。成城中學創辦時,租其殿為禮堂,至今如故,這就是現在的成都第十九中學。——出自《什邡縣志.人物》
3、花牌坊
相傳明朝朱元璋為振邦興國開科取士羅織人才。居住在成都市西門一條街上的秀才花如春上縣、府應考,均名落孫山,便灰心喪氣。一日他在茶鋪吃閑茶,見一叫化婆伸手行乞,心生憐憫之心,遂將身上僅有的五文錢送與她買饅頭。
叫化婆隨即謝過他,說,你是將相之才,可要努力考取功名。花如春受到叫化婆的激勵,便重拾書卷,日夜攻讀。
一天夜裡,他讀書睏倦在幾案上趴著睡著了,夢中見叫化婆點化他,到了京考,花如春一看試卷,試題果在《春秋》范圍內,便提筆揮就一篇恤民安國的錦綉政論類文章,深得主考官大悅,呈上朱元璋,欽點花如春狀元,並批示花如春打馬遊街,以顯示皇恩浩盪。
花如春在省親期間,深入百姓之中,了解百姓疾苦,上奏減輕賦稅徭役,勸導農耕惜民等治國安邦之策,深得朱元璋嘉許並施行之,取得非凡效績。於花如春功勞赫然,成都府尹上奏朱元璋修建一花姓牌坊,彰顯花如春。朱元璋准奏,因而得名。——出自《畢節縣志》
4、風俗:
打草鞋:或許在某些景區,你能看到一些老婆婆。她們在路邊擺上一個小簍子,簍子里裝著打好的草鞋,手裡拿著一個半成品,也不叫誰買,就自顧自的坐著,等待客人主動上門。
老成都時代,買草鞋的繁多。自古糧倉之都的成都,穀草麥草秧草席草甚多,打草鞋,蓋草房、編草帽、捆貨物、編草席的原料是不缺少的。往往天沒亮,就端著個凳子坐在家裡的小院壩中,男人們出去種田,女人就留在家裡打草鞋。特別是在鄉場上,人們就地取材,直接就手用草編織鞋子,傳承了許多打草鞋的手藝,甚至開起了專門的鋪子。男士的、女士的、各種碼子,他們心裡都清楚的很。
代客冒飯:除開上面的修竹器的,補水桶的,打草鞋的......老成都的服務可謂是細致入微,賣水人、磨刀匠、拾瓦匠,你以為你能想到的就是所有,其實還有很多服務讓人拍手叫好,比如說這個「代客冒飯」。
這可以說是很多成都人都沒聽過的新奇玩意兒。館子不收取任何費用,把顧客帶來的冷飯用湯冒熱,方便他們就餐。若是顧客帶了錢,就買他們幾份小菜來下飯。
這種生意通常是為那些缺乏生計的成都貪民,其中裹藏的人情味才是真正暖人肺腑。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產業,而「代客冒飯」在當今的成都,可是見也見不到,早已銷聲匿跡了。
5、蓉城
蓉城是四川的成都,成都又名錦官城,錦城,蓉城。因為後蜀皇帝偏愛芙蓉花,命令老百姓在城牆上遍植芙蓉,所以成都又稱為了「蓉城.一說「龜畫芙蓉」,即初建城時,地基不穩,屢建屢塌,後來出現一神龜,引路建成此城,而神龜指引的路線就是一朵芙蓉花,蓉城乃由此而生。
一說「芙蓉護城」,即五代後蜀主孟昶為保護城牆,命人在成都土城上遍植芙蓉,每當九月芙蓉盛開,遠遠望去如錦如綉,滿城生輝,名之曰芙蓉城。
最為人們接受,流傳最廣的版本是這個:從唐時起,每年的農歷二月,成都都有盛大的花市舉行。相傳農歷二月十五日是百花的生日,稱為「花朝」。成都花市便於花朝前後舉行,以「花朝」為花市的正期。每到二月,成都都會成為花的海洋。百花齊聚花城,競相開放,爭奇斗艷,把整座古都打扮得妖嬈富麗。
這樣的花容盛事的確令人眼花繚亂。這時候,五代後蜀國蜀王妃花蕊夫人從百花叢中回過身來,她從百花之中發現了芙蓉。芙蓉如天上彩雲滾滾而來,這情景讓花蕊夫人驚喜不已。她喜歡上了這種美麗的花,這花讓她感到很開心。然而花開總是短暫的,美麗也會很快逝去,在成都陰濕的天氣里,花蕊夫人常常很憂郁。
秋天來到了,花蕊夫人為排遣心中的寂寞,帶著隨從去踏青。走到農家小院前,她驚奇地發現,在這霜氣襲人的秋天,即使堅毅的菊花也已凋零,卻有這樣一叢叢一樹樹的繁花在開放。她想起來這就是花朝時看到的芙蓉,花蕊夫人的臉上盪漾出從未有過的喜悅。
身邊的隨從把這一切看到眼裡,回去報告給蜀王孟昶,孟昶大喜,遂命百姓在城苑上下遍植芙蓉樹。
於是待到來年花開時節,成都便四十里芙蓉如錦綉,從此也落得了芙蓉城的美譽。
後來,後蜀國滅亡了,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趙國胤掠入了後宮。花蕊夫人常常思念著孟昶,偷偷珍藏著他的畫像,以述思念之情。趙國胤知道後,逼迫她交出畫像。但是花蕊夫人堅決不從,趙國胤一怒之下便殺了她。後人敬仰花蕊夫人對愛情的忠貞不渝,尊她為芙蓉花神,稱芙蓉花為「愛情花」。
成都人對芙蓉花的喜愛,多少與這個古老的傳說有關。他們屏棄「龜畫芙蓉」和「芙蓉護城」說,而津津樂道於花蕊夫人的傳說,足以說明成都人追求忠貞愛情的浪漫情懷
(5)四川的典故擴展閱讀:
成都的歷史沿革: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公元前367年)將都城從廣都樊鄉(雙流)遷往成都,構築城池,截至2018年,已有2385年歷史;但依據現實挖掘的金沙遺址看來,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
早期為百濮地,據《華陽國志》載: "越嶲郡會無為濮人居地,有濮人冢",《史記 · 楚世家》說:「(楚武王)於是始開濮地面有之,建寧郡南有濮夷,濮夷無君長總統,各以邑落自聚,故稱百濮也」。
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而得名蜀都。蜀語成都二字的讀音就是蜀都。成者畢也、終也,成都的含義就是蜀國終了的都邑,或者說最後的都邑。
公元前316年,秦國先後兼並蜀國、巴國,並設置蜀郡於成都。秦張儀、司馬錯築太城(府南城),次年,張儀在太城以西築少城(府西城)。
公元前256年,蜀郡太守李冰,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沿用至今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並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
秦末、漢初,成都取代關中而稱「天府」。
F. 四川南充記錄了哪裡典故丶詩句丶傳說
四川南充將軍廣場歷史名人閬中武將湖廣總兵大將軍蒙應瑞。祖籍陝西咸陽涇回陽(今三原)交龍堡。生答於今南充市閬中古城北街北城門口(清康熙五十九年蒙應瑞因西征一戰開創世界軍事歷史上因他一人之功祖上三代蒙善宇蒙元亨蒙應瑞同時在此薦升大將軍的偉大創舉)。
G. 四川有哪些名軍事典故
武警成都指揮學院 四川省成都市 空軍第二飛行學院,擔負培養具有轟炸機飛行加回強技術,初步具答備航空兵部隊指揮、管理能力的初級指揮幹部的任務。位於四川省夾江市。 後勤工程學院,主要培養後勤專業技術人才。位於重慶市大坪長江二路。 重慶通信學院,為全軍培養初級通信指揮、通信技術軍官的任務。位於重慶市沙坪壩林園甲一號。 第三軍醫大學,為全軍培養軍醫人才,隸屬總後勤部。位於重慶市高灘岩。
H. 成都寬窄巷子的來歷
1. 來歷: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爾之亂後,選留千餘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基礎上修築了滿城。清朝居住在滿城的只有滿蒙八旗,滿清沒落之後,滿城不再是禁區,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機在滿城附近開起了典當鋪,大量收購旗人家產。形成了旗人後裔、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同住滿城的獨特格局。此間的寬巷子名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
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總督趙爾豐隨後交出政權,拆除了少城的城牆,一些達官貴人來此辟公館、民宅,於右任,田頌堯、李家鈺、楊森,劉文輝等先後定居在這里,蔣介石也曾經來過,使得這些古老的建築得以保存下來。民國初年,當時的城市管理者下文,將「胡同」改為「巷子」 。
1948年,一次城市勘測一中,傳說當時的工作人員在度量之後,便隨手將寬一點的巷子標注為「寬巷子」,窄一點的那條就是「窄巷子」,有井的那一條就是「井巷子」。
I. 四川成都有那些經典人物出現在典故名著中
諸葛亮,劉備,卓文君,司馬相如,薛濤……
J. 四川省開江縣為什麼叫開江,有何典故
開江縣位於四川省盆地東北部,大巴山南麓。東連開縣,南臨梁平,內西接達縣,北依宣漢。距容省會成都市620公里。全縣幅員1033平方公里,耕地39.12萬畝,平均海拔600米。縣轄10鎮10鄉,194個行政村,21個社區居委會、1512個村民組,總人口58萬,其中城鎮人口8.7萬,佔16%。居民以漢族為主,居住著藏、滿、回、土家等14個少數民族。新寧鎮為縣城所在地,縣城城區面積8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