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朱熹的寓意

朱熹的寓意

發布時間: 2021-02-23 17:33:24

Ⅰ 朱熹的《絕句》意思

《絕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賓,
天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而,
萬紫千專紅總是屬春。

賞析:「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語純朴卻將春天寫得神采煥發,是千古名句。筆過處亦是春風過處,等閑間描摹出逢勃春意群芳爛漫,確是生花妙筆。

Ⅱ 請告知朱熹名中熹的含義



<形>
1,熾熱 [red-hot]
熹,熱也,熾也。——《玉篇》專
熺,熾也。——《廣雅》
熺炭重燔。——木華《海賦》屬。注:「炭之有光者也。」

2,亮;光明 [bright]
有時而星熺。——《管子·侈靡》
明鐙熺炎光。——《文選·贈五官中郎將詩》
東暾澹未熹,北吹寒更寂。——楊萬里詩

3,又如:熹微;熹爛(燦爛的光彩)

Ⅲ 《絕句》朱熹的意思是什麼

《絕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賓,天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而,
萬紫千紅總是春內.
賞析:「容萬紫千紅總是春」,出語純朴卻將春天寫得神采煥發,是千古名句.筆過處亦是春風過處,等閑間描摹出逢勃春意群芳爛漫,確是生花妙筆.

Ⅳ 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的說法代表了什麼含義

孔子創辦了儒學,董仲舒在此基礎上發展成了新儒學,由此儒學得到了統治者的大力支持。佛教和道教對儒學地位的沖擊,讓儒學迅速吸納了百家之長,發展成了宋明時期的程朱理學。“程朱理學”的“程朱”指的是程顥程頤和朱熹,它們是宋明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有一句名言“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代表了什麼含義?作為人,處事和自我修煉必須恪守的一條原則就是去掉自己內心中的不正當慾望,保留人性中的善。

正當的慾望,是人之常情。當我們的腦海中有不符合情理的慾望,一定要及時清除,勿讓慾望蒙蔽了心智。

Ⅳ 朱熹的"正君心〞是什麼

從朱熹對三代聖王與後世君主之區分看,朱熹用以衡量君主的標准,就是要具有粹然的德性,心中天理流行,人慾凈盡。按照朱熹的思路,君主必須依據天理的要求,毫無利慾之私,推行王道。如果徇其利慾之私,即使可以建立某些事功,也是不符合道義的霸道。這是朱熹在其天理論的框架中提出的君主標准,其實質是把對君主的所有要求都歸結為道德。正君心為治國之本的政治思維
對於君主而言,治國理民是其必須履行的職責。因此朱熹將心術作為衡量理想中君王的標准,實際上暗含了一個預設:只要君主內在德性充盈,存天理去私慾,就自然能在治國理民的社會政治運作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一切外在的聖王事業,只不過是其內在德性的自然發露、體現而已。
當朱熹將理想君王的標准落實於對當世君王的具體要求時,他把君主的心術視為天下治亂興衰關鍵,認為天下萬事本於君主一人的心術,君主心術直接影響著社會的盛衰與政治的清明。君心正,推而及於朝廷百官,實行王道政治,自然天下大治;反之,如果君心不正,則必然導致天下大亂。有鑒於此,朱熹認為治理天下,最根本的就在於正君心,君心既正之後,才談得上正朝廷、正百官、治理天下。至於政體、制度、人才之類,在政治運作中都屬於細枝末節。正如一些學者所指出的,在朱熹的政治思維中,一切政治活動都處於一種環環相扣、由此及彼的單向序列之中,而其核心便在於正君心。正君心是朱熹政治思維的聚焦點。

Ⅵ 朱熹所書的「孝」字的寓意

把字從中間分開,右邊的像不像是一個人拱手作揖?左邊的像不像是一個猴子在拳打腳踢?這個「孝」字寓意即為:孝則為人,不孝即為畜牲

Ⅶ 春日朱熹這首詩的意思詳細

春日
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版是春。

譯文
風和權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緻。

注釋
春日:春天。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尋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濱:水邊,河邊。
光景:風光風景。
等閑:平常、輕易。「等閑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東風:春風。

Ⅷ 朱熹的《觀書有感》的意思

①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朱版熹父親松與鄭交好權,故嘗有《蝶戀花·醉宿鄭氏別墅》詞雲:「清曉方塘開一境。落絮如飛,肯向春風定。」鑒:鏡。古人以銅為鏡,包以鏡袱,用時打開。②鑒:古代的鏡子。 ③「天光」句:是說天的光和雲的影子反映在塘水之中,不停地變動,猶如人在徘徊。徘徊:移動。 ④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里指方塘之水。哪(nǎ)得:怎麼會。哪:怎麼的意思。清如許:這樣清澈。如許:如此,這樣。 ⑤為:因為。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的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葆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被打開,清澈明凈,天空的光彩和浮雲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閃耀晃動。要問為何那方塘的水會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頭為它源源不斷地輸送活水啊。

Ⅸ 朱熹論讀書的意思

關於讀書,朱熹有一段著名的論述:

「大抵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義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爾。至於文義有疑,眾說紛錯,則亦虛心靜慮,勿遽取捨於其間。先使一說自為一說,而隨其意之所之,以驗其通塞,則其尤無義理者,不待觀於他說而先自屈矣。復以眾說互相詰難,而求其理之所安,以考其是非,則似是而非者,亦將奪於公論而無以立矣。大率徐行卻立,處靜觀動,如攻堅木,先其易者而後其節目;如解亂繩,有所不通則姑置而徐理之。此觀書之法也。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雲,「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

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如何看待朱熹的讀書觀呢?

朱熹這段話有它的適用范圍,這就是經典誦讀。對於閱讀經典著作,我們要有端正的態度,「須整頓幾案,令潔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看字,子細分明讀之」;要充分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要高標准,嚴要求,做到熟讀,牢記,精思,明辨,最後達到融會貫通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而對於一般的書籍,如當下中正日記,秋雨散文,莫言小說,於丹心得,以及娛樂八卦之類,泛泛瀏覽就可以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