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非成語典故

非成語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3 14:32:42

㈠ 常用的20個成語典故

(一)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一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么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裡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一個破茅屋門口,坐著一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麼?」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一個綉花針。 」老婆婆抬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綉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綉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么粗,什麼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綉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麼不能磨成綉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麼事情,只要有恆心,一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恆心,成績好一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裡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乾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裡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你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麼不幸。
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庄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庄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庄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麼辦法;庄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釋讀】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生錯誤以後,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家,因估計事情的發展犯了錯誤,輕舉冒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並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教訓,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四)盲人摸象

【典故】
據古代印度佛經中講,古時印度有一個小國,國王名叫鏡面王。他信奉釋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誦經,十分虔誠。可是,國內當時流行著很多神教巫道,多數臣民被它們的說教所迷惑,人心混亂,是非不明,很不利於國家的治理。鏡面王很想讓其臣民們都歸依佛教,於是就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現身說法教育誘導他們。鏡面王吩咐侍臣說:「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來。」使者很快就湊集了一群盲人,帶領他們來到王宮。
使者走進宮殿向鏡面王稟報說:「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現已帶到殿前。」鏡面王說:「你明天一早帶領盲人們到象苑去,讓他們每人只能觸摸大象身體的一個部位,然後馬上帶他們來王宮前廣場。」
第二天上午,鏡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數萬平民聚集在王宮前的廣場上,沸沸揚揚的人們交頭接耳,誰也不知道國王將要宣布希么重大的事情。不一會,使者領著盲人們來到了鏡面王的高座前,廣場上的人們頓時安靜了下來。鏡面王向盲人們問道:「你們都摸到大象了嗎?」盲人們齊聲回答說:「我摸到大象了!」鏡面王又說:「你們每個人都講述一下大象是什麼模樣的!」摸到大象腿的盲人首先站出來說:「稟告聖明的國君,大象就像一隻盛漆的大圓桶。」摸到大象尾巴的盲人說:「大王,大象應該像一把掃帚。」摸到大象腹部的盲人說:「大王,大象確實像大鼓。」隨後,摸到大象頭部的說大象像大勺子,摸到大象牙的說大象像牛角,摸到大象尾巴後部的說大象像棍杖,摸到大象耳朵的則說大象猶如簸箕。最後,摸到大象鼻子的盲人說:「聖明的大王,大象實在像一根粗繩索。」一群盲人分成了幾伙,吵吵嚷嚷,爭論不休,都說自己正確而別人說的不對。他們又紛紛到鏡面王前爭辯說:「大王!大象的模樣確實像我說的那樣!」這時,在場的臣民見此都大笑不止,鏡面王也意味深長地看著眾人笑了起來。
【出處】
《大般涅槃經》三二:「其觸牙者即言象形如蘆菔根,其觸耳者言象如箕,其觸頭者言象如石,其觸鼻者言象如杵,其觸腳者言象如木臼,其觸脊者言象如床,其觸腹者言象如甕,其觸尾者言象如繩。」
【解釋】
比喻對事物只憑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的經驗,就亂加猜測,想做出全面的判斷。

(五)守株待兔

【典故】
相傳在戰國時代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遇到好年景,也不過剛剛吃飽穿暖;一遇災荒,可就要忍飢挨餓了.他想改善生活,但他太懶,膽子又特小,干什麼都是又懶又怕,總想碰到送上門來的意外之財。
奇跡終於發生了。深秋的一天,他正在田裡耕地,周圍有人在打獵。吆喝之聲四處起伏,受驚的小野獸沒命的奔跑。突然,有一隻兔子,不偏不倚,一頭撞死在他田邊的樹根上。
當天,他美美地飽餐了一頓。
從此,他便不再種地。一天到晚,守著那神奇的樹根,等著奇跡的出現。
【釋讀】
成語「守株待兔」,比喻亡想不勞而得,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

(六)揠苗助長

【典故】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嫌自已田裡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有一天,他又荷著鋤頭下田了,他覺得稻苗似乎一點也沒長大,於是苦心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以使稻子長高一點。
忽然,他靈機一動,毫不猶豫的捲起褲管就往水田裡跳,開始把每一棵秧苗拉高一點。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的跑回家,迫不及待的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裡的稻苗長高了不少。」農夫太太半信半疑,就叫兒子到田裡去看,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子聽到家裡的稻子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的跑到田裡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釋讀】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千萬不可以學宋國農夫的作法,一切事情都有它的順序,如果一心只想早點完成就破壞它的次序,到頭來不僅不能提早完成,反而一事無成。

(七)買櫝還珠

【典故】
一個楚國人,他有一顆漂亮的珍珠,他打算把這顆珍珠賣出去。為了賣個好價錢,他便動腦筋要將珍珠好好包裝一下,他覺得有了高貴的包裝,那麼珍珠的「身份」就自然會高起來。
這個楚國人找來名貴的木蘭,又請來手藝高超的匠人,為珍珠做了一個盒子(即櫝),用桂椒香料把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後,在盒子的外面精雕細刻了許多好看的花紋,還鑲上漂亮的金屬花邊,看上去,閃閃發亮,實在是一件精緻美觀的工藝品。
這樣,楚人將珍珠小心翼翼地放進盒子里,拿到市場上去賣。
到市場上不久,很多人都圍上來欣賞楚人的盒子。一個鄭國人將盒子拿在手裡看了半天,愛不釋手,終於出高價將楚人的盒子買了下來。鄭人交過錢後,便拿著盒子往回走。可是沒走幾步他又回來了。楚人以為鄭人後悔了要退貨,沒等楚人想完,鄭人已走到楚人跟前。只見鄭人將打開的盒子里的珍珠取出來交給楚人說:「先生,您將一顆珍珠忘放在盒子里了,我特意回來還珠子的。」於是鄭人將珍珠交給了楚人,然後低著頭一邊欣賞著木盒子,一邊往回走去。
楚人拿著被退回的珍珠,十分尷尬地站在那裡。他原本以為別人會欣賞他的珍珠,可是沒想到精美的外包裝超過了包裝盒內的價值,以致於「喧賓奪主」,令楚人哭笑不得。
【釋讀】
鄭人只重外表而不顧實質,使他做出了舍本求末的不當取捨;而楚人的「過分包裝」也有些可笑。

(八)濫竽充數

【典故】
據《韓非子》記載,齊宣王愛聽吹竽,又好講排場。為他吹竽的就有三百人。他常常叫這三百人一齊吹竽給他聽。有個南郭先生,根本就不會吹竽,看到這個機會,就到齊宣王那裡去,請求參加這個吹竽隊。齊宣王就把他編在吹竽隊里,並且給他很高的薪水。這位根本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每逢吹竽,就混在隊里,拿著竽裝腔作勢。這樣一天天混過去,不曾被人發現。
等到齊宣王死了,齊泯王接替王位。他和齊宣王不同,不喜歡聽大家一起吹竽,而是喜歡叫吹竽的人一個一個地來吹給他聽。南郭先生聽到這個消息,只好逃之夭夭,不敢再冒充吹竽人了。
【釋讀】
西方諺語說,你可以在某時欺騙某一些人,卻不能一直欺騙所有的人。南郭先生不會吹竽硬裝做會吹竽,終有露出馬腳之時。
這個故事也說明南郭先生不善於運用良好的學習條件。在齊宣王300人的吹竽隊里,與其他299名樂師相處,學習資源還算豐富。但他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滿足於濫竽充數,自欺欺人,只能落個逃之夭夭的下場。

(九)按圖索驥

【典故】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為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
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裡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出處】
這個成語來源於《藝林伐山》,伯樂《相馬經》有「隆顙(sang)蚨日,蹄如累曲」之語,其子執《馬經》以求馬。出見大蟾蜍,謂其父:「得一馬,略與相同,但蹄不如累曲爾。」
【釋讀】
按圖像尋求良馬,比喻做事拘泥教條,墨守成規。現在指順著線索去尋找。索是尋找、覓求,驥是好馬。

(十)邯鄲學步

【典故】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
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著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著回去了。
【釋讀】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十一)井底之蛙

【典故】
《莊子秋水篇》講了一個淺井的蝦蟆和東海之鱉的故事。一日,一隻淺井的青蛙見到一隻東海大鱉,便興致勃勃地對它說:「我可快樂啦!出來就在井欄邊跳來跳去,進去就在井壁磚縫中休息;跳入井中,水就泡著我的兩腋和腮;游到淺處,泥湯就沒了我的腳。我獨佔一井之水,螃蟹和蝌蚪都沒法跟我相比,你何不也下來看看?」
東海之鱉來到井邊,左腳還沒進去,石膝已經被卡住了。東海之鱉慢慢退了出去,然後對這只淺井青蛙講述了大海的樣子:「用千里之遙這樣的字眼兒,不足以說明大海的廣闊;用千仞之高這樣的詞,不足以量盡它的深度。大禹時十年九澇,海水沒顯出增加了多少;商湯時八年七早,海水也並不見減少多少……」淺井的青蛙聽得目瞪口呆,驚恐萬分,茫茫然若有所失,它何嘗想到還有比它的一方水井更大的世界呢!
【所屬朝代】
春秋戰國時代
【出處】
《莊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釋讀】
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狹窄的人。

(十二)葉公好龍

【典故】
魯哀公經常向別人說自己是多麼地渴望人才,多麼喜歡有知識才乾的人。有個叫子張的人聽說魯哀公這么歡迎賢才,便從很遠的地方風塵僕僕地來到魯國,請求拜見魯哀公。
子張在魯國一直住了七天,也沒等到魯哀公的影子。原來魯哀公說自己喜歡有知識的人只是趕時髦,學著別的國君說說而已,對前來求見的子張根本沒當一回事,早已忘到腦後去了。子張很是失望,也十分生氣。他給魯哀公的車夫講了一個故事,並讓車夫把這個故事轉述給魯哀公聽。
然後,子張悄然離去了。
終於有一天,魯哀公記起子張求見的事情,准備叫自己的車夫去把子張請來。車夫對魯哀公說:「他早已走了。」
魯哀公很是不明白,他問車夫道:「他不是投奔我而來的嗎?為什麼又走掉了呢?」
於是,車夫向魯哀公轉述了子張留下的故事。那故事是這樣的:
有個叫葉子高的人,總向人吹噓自己是如何如何喜歡龍。他在衣帶鉤上畫著龍,在酒具上刻著龍,他的房屋卧室凡是雕刻花紋的地方也全都雕刻著龍。天上的真龍知道葉子高是如此喜歡龍,很是感動。一天,真龍降落到葉子高的家裡,它把頭伸進窗戶里探望,把尾巴拖在廳堂上。這葉子高見了,嚇得臉都變了顏色,驚恐萬狀,回頭就跑。真龍感到莫名其妙,很是失望。其實那葉公並非真的喜歡龍,只不過是形式上、口頭上喜歡罷了。
【釋讀】
我們現實生活中像葉子高這樣的人也有不少,他們往往口頭上標榜的是一套,而一旦要動真格的,他們卻臨陣脫逃了,這跟葉公好龍又有什麼兩樣呢?

(十三)掩耳盜鈴

【典故】
春秋時侯,晉國貴族智伯滅掉了范氏。有人趁機跑到范氏家裡想偷點東西,看見院子里吊著一口大鍾。鍾是用上等青銅鑄成的,造型和圖案都很精美。小偷心裡高興極了,想把這口精美的大鍾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鍾又大又重,怎麼也挪不動。他想來想去,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把鍾敲碎,然後再分別搬回家。
小偷找來一把大大錘,拚命朝鍾砸去,咣的一聲巨響,把他嚇了一大跳。小偷著慌,心想這下糟了,這種聲不就等於是告訴人們我正在這里偷鍾嗎?他心裡一急,身子一下子撲到了鍾上,張開雙臂想捂住鍾聲,可鍾聲又怎麼捂得住呢!鍾聲依然悠悠地傳向遠方。
他越聽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雙手,使勁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鍾聲變小了,聽不見了!」小偷高興起來,「妙極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聽不進鍾聲了嗎!」他立刻找來兩個布團,把耳朵塞住,心想,這下誰也聽不見鍾聲了。於是就放手砸起鍾來,一下一下,鍾聲響亮地傳到很遠的地方。人們聽到鍾聲蜂擁而至把小偷捉住了。
【出處】
故事出自《呂氏春秋·自知》
【釋讀】
「掩耳盜鍾」被說成「掩耳盜鈴」,比喻愚蠢自欺的掩飾行為。

(十四)自相矛盾

【典故】
楚國有一個賣兵器的人,到市場上去賣矛和盾。
好多人都來看,他就舉起他的盾,向大家誇口說:「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無論怎樣鋒利尖銳的東西也不能刺穿它!」
接著,這個賣兵器的人又拿起一支矛,大言不慚地誇起來:「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無論怎樣牢固堅實的東西也擋不住它一戳,只要一碰上,嘿嘿,馬上就會被它刺穿!」 他十分得意,便又大聲吆喝起來:「快來看呀,快來買呀,世界上最最堅固的盾和最最鋒利的矛!」
這時,一個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問道:「如果用這矛去戳這盾,會怎樣呢?」 「這——」 圍觀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發出一陣大笑,便都散了。
那個賣兵器的人,灰溜溜地扛著矛和盾走了。
【出處】
《韓非子·難勢》
客有鬻於與盾者,譽其盾之堅:「物莫能陷也。」他兩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物無不陷也。」人應之曰:「以予之矛,陷予之盾,何 如?」其人弗能應也。
【釋讀】
「矛」古代一種長柄的裝有金屬槍頭的武器,用以刺殺敵人。「盾」,古代用來保護自己、抵檔敵人刺殺的武器。後以自相矛盾比喻語言、行動前後不一致或互相抵觸。

(十五)水滴石穿

【典故】
宋朝時,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當時,常有軍卒侮辱將帥、小吏侵犯長官的事。張乘崖認為這是一種反常的事,下決心要整治這種現象。
一天,他在衙門周圍巡行。突然,他看見一個小吏從府庫中慌慌張張地走出來。張乘崖喝住小吏,發現他頭巾下藏著一文錢。那個小吏支吾了半天,才承認是從府軍中偷來的。張乘崖把那個小吏帶回大堂,下令拷打。那小吏不服氣:「一文錢算得了什麼!你也只能打我,不能殺我!」張乘崖大怒,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為了懲罰這種行為,張乘崖當堂斬了這個小吏。
【釋讀】
成語「水滴石穿」原比喻小錯不改,將會變成大錯。現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總能辦成事情。

(十六)東施效顰

【典故】
西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是春秋時期越國人,她的一舉一動都十分吸引人,只可惜她的身體不好,有心痛的毛病。
有一次,她在河邊洗完衣服准備回家,就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因為胸口疼痛,所以就她就用手扶住胸口,皺著眉頭。雖然她的樣子非常難受不舒服,但是見到的村民們卻都在稱贊,說她這樣比平時更美麗。
同村有位名叫東施的女孩,因為她的長相並不好看,他看到村裡的人都誇贊西施用手扶住的樣子很美麗,於是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扶住胸口,皺著眉頭,在人們面前慢慢地走動,以為這樣就有人稱贊她。她本來就長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動作,裝腔作勢的怪樣子,讓人更加厭惡。有人看到之後,趕緊關上大門;有些人則是急忙拉妻兒躲得遠遠的,他們比以前更加瞧不起東施了!
【釋讀】
東施只知道西施皺著眉的樣子美麗,卻不知道這是因為西施本身美貌的原因,刻意地去模仿,結果只給後人留下「東施效顰」的笑話。

(十七)卧薪嘗膽

【典故】
春秋時期,吳越兩國相鄰,經常打仗,有次吳王領兵攻打越國,被越王勾踐的大將靈姑浮砍中了右腳,最後傷重而亡。吳王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位。三年以後,夫差帶兵前去攻打越國,以報殺父之仇。
公元前497年,兩國在夫椒交戰,吳國大獲全勝,越王勾踐被迫退居到會稽。吳王派兵追擊,把勾踐圍困在會稽山上,情況非常危急。此時,勾踐聽從了大夫文種的計策,准備了一些金銀財寶和幾個美女,派人偷偷地送給吳國太宰,並通過太宰向吳王求情,吳王最後答應了越王勾踐的求和。
但是吳國的伍子胥認為不能與越國講和,否則無異於放虎歸山,可是吳王不聽。
越王勾踐投降後,便和妻子一起前往吳國,他們夫妻倆住在夫差父親墓旁的石屋裡,做看守墳墓和養馬的事情。夫差每次出遊,勾踐總是拿著馬鞭,恭恭敬敬地跟在後面。後來吳王夫差有病,勾踐為了表明他對夫差的忠心,竟親自去嘗夫差大便的味道,以便來判斷夫差病癒的日期。夫差病好的日期恰好與勾踐預測的相合,夫差認為勾踐對他敬愛忠誠,於是就把勾踐夫婦放回越國。越王勾踐他回國以後,立志要報仇雪恨。為了不忘國恥,他睡覺就卧在柴薪之上,坐卧的地方掛著苦膽,表示不忘國恥,不忘艱苦。經過十年的積聚,越國終於由弱國變成強國,最後打敗了吳國,吳王羞愧自殺。
【出處】
源於《史記專項王勾踐世家》
【釋讀】
後來,人們把這個故事概括為「卧薪嘗膽」,用來形容人刻苦自勵,民奮圖強。

(十八)夜郎自大

【典故】
漢朝的時候,在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家,它雖然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可是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由於鄰近地區以夜郎這個國家最大,從沒離開過國家的夜郎國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天,夜郎國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著前方問說:「這里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於是就說:「當然是夜郎國最大啰!」走著走著,國王又抬起頭來、望著前方的高山問說:「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說:「天底下沒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了。
」後來,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又問:「我認為這可是世界上最長的河川了。」部下們仍然異口同聲回答說:「大王說得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一聽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個小國家,竟然無知的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卻沒想到後來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又無知的國王因為不知道自己統治的國家只和漢朝的一個縣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
【釋讀】
「夜郎自大」比喻孤陋寡聞而又妄自尊大。

㈡ 成語典故

成語典故網路名片
成語典故指關於成語產生、形成、流傳的故事傳說。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既代表了一個故事典故,又是一種現成的話,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義而被廣泛引用。

目錄

分類愛屋及烏
殃及池魚
東施效顰
範例至死不悟
安步當車
不二法門
暗室不欺
匕鬯不驚
筆大如椽
筆下生花
不蔓不枝
赤子之心
低唱淺斟
焚骨揚灰
焚膏繼晷
噤若寒蟬
分類 愛屋及烏
殃及池魚
東施效顰
範例 至死不悟
安步當車
不二法門
暗室不欺
匕鬯不驚
筆大如椽
筆下生花
不蔓不枝
赤子之心
低唱淺斟
焚骨揚灰
焚膏繼晷
噤若寒蟬
展開 編輯本段分類
1、成語典故就是一個成語的來歷。
愛屋及烏
à i w ū j í w ū 烏:烏鴉。《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意思是說,愛一個人而連帶愛他屋上的烏鴉。後用「愛屋及烏」比喻因為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和他有關系的人或事物。
殃及池魚
yāng jí chí yú從前,有個地方,城門下面有個池塘,一群魚兒在里邊快樂地游著。突然,城門著了火,一條魚兒看見了大叫說:「不好了,城門失火了,快跑吧!」但是其他魚兒都不以為然,認為城門失火,離池塘很遠,用不著大驚小怪。除了那條魚兒之外,其它魚都沒有逃走。這時,人們拿著裝水的東西來池塘取水救火。過一會,火被撲滅了,而池塘的水也取幹了,滿池的魚都遭了殃。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火——水——魚是有聯系的,池塘的水能滅城門的火,這是直接聯系,魚兒與城門失火則是間接聯系,它是通過池水這個中間環節而發生聯系的。比喻無端受禍。 2、指有典故來源的成語,不包括沒有典故來源的成語。
東施效顰
來源於:《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顰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編輯本段範例
至死不悟
zhì sǐ bù wù 成語典故: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語出處: 唐·柳完元《臨江之麋》:「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安步當車
ān bù dàng chē 成語典故: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出處: 《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不二法門
bù èr fǎ mén 成語典故: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成語出處: 《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成語例句: 歷觀戰史,水戰用火攻,是顛撲不破的不二法門。(高陽《清宮外史》下冊)
暗室不欺
àn shì bù qī 成語典故: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成語出處: 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成語例句: 知縣生平暗室不欺,既讀孔、孟之書,怎敢行盜跖之事?(明·馮夢龍《醒世恆言》卷十三)
匕鬯不驚
bǐ chàng bù jīng 成語典故: 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照常進行。 成語出處: 《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成語例句: 贛、寧之亂,坐鎮上游,匕鬯不驚,指揮若定。(蔡東藩、許廑父《民國通俗演義》第三十六回)
筆大如椽
bǐ dà rú chuán 成語典故: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語出處: 《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成語例句: 詞清若玉,筆大如椽。(清·陶曾佑《論小說之勢力及其影響》)
筆下生花
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語典故: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成語出處: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成語例句: 晚唐詩人杜牧才氣過人,筆下生花,創作了許多詩文佳品,尤以《阿房宮賦》傳誦千古。
不蔓不枝
bù màn bù zhī 成語典故: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成語出處: 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成語例句: 做下去,年深日久之後,先生就不再刪改你的文章了,只在篇末批些「有書有筆,不蔓不枝」之類。(魯迅《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
赤子之心
chì zǐ zhī xīn 成語典故: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成語出處: 《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成語例句: 堯、舜、禹、湯、周、孔,時刻以救民濟世為心,所謂赤子之心,原不過是「不忍」二字。(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一八回)
低唱淺斟
dì chàng qiǎn zhēn 成語典故: 低唱:輕柔地歌唱;斟:喝酒。聽人輕柔地歌唱,並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成語出處: 宋·無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學士,嘗買得黨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焚骨揚灰
fén gǔ yáng huī 成語典故: 燒掉屍骨,揚棄骨灰。形容非常仇視。 成語出處: 《梁書·侯景傳》:「曝屍於建康市,百姓爭取屠膾啖食,焚骨揚灰。」
焚膏繼晷
fén gāo jì guǐ 成語典故: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成語例句: 相傳文人目多眚,歸咎讀書,焚膏繼晷,以致損明。(清·張潮《虞初新志·三儂贅人廣自序》)
噤若寒蟬
jìn ruò hán chán 成語典故: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成語出處: 《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成語例句: 他的話完了,台下有幾個人拚命地高聲鼓掌,而更多的人卻噤若寒蟬、面面相覷。(楊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三十八章) 俗不可耐sú bù kě nài 成語典故: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成語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鋌,可三四兩許,秀才掇內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懸崖勒馬xuán yá lè mǎ 成語典故: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成語出處: 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成語例句: 您鑄成大錯在前,已經對不起天地祖宗,趕快懸崖勒馬吧!(華而實《漢衣冠》三) 朝三暮四zhāo sān mù sì 成語典故: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復無常。 成語出處: 《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成語例句: 釐定規則:怎樣服役,怎樣納糧,怎樣磕頭,怎樣頌聖。而且這規則是不象現在那樣朝三暮四的。(魯迅《墳·燈下漫筆》) 作威作福zuò wēi zuò fú 成語典故: 原意是只有君王才能獨攬權威,行賞行罰。後泛指憑借職位,濫用權力。 成語出處: 《尚書·洪範》:「惟闢作福,惟闢作威,惟辟玉食。臣無有作福作威玉食。」 成語例句: 姜三膘子一輩子是作威作福,花天酒地。(曲波《林海雪原》二) 作繭自縛zuò jiǎn zì fù 成語典故: 蠶吐絲作繭,把自己裹在裡面。比喻做了某件事,結果使自己受困。也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 成語出處: 唐·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詩:「燭蛾誰救護,蠶繭自纏縈。」宋·陸游《劍南詩稿·書嘆》:「人生如春蠶,作繭自纏裹。」 成語例句: 我們需要制定必要的規章制度,但不可過於繁瑣,弄得作繭自縛,捆住自己的手腳。 重蹈覆轍chóng dǎo fù zhé 成語典故: 蹈:踏;覆:翻;轍:車輪輾過的痕跡。重新走上翻過車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訓,再走失敗的老路。 成語出處: 《後漢書·竇武傳》:「今不想前事之失,復循覆車之軌。」 成語例句: 要從失敗中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重熙累洽chóng xī lěi qià 成語典故: 熙:光明;洽:諧和。指國家接連幾代太平安樂。 成語出處: 漢·班固《東都賦》:「至乎永平之際,重熙而累洽。」張銑註:『熙:光明也。洽:合也;言光武既明,而明帝繼之,故曰重熙累洽。」 砥柱中流dǐ zhù zhōng liú 成語典故: 就象屹立在黃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樣。比喻堅強獨立的人能在動盪艱難的環境中起支柱作用。 成語出處: 《晏子春秋·內篇諫下》:「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中流。」 斷章取義àn zhāng qǔ yì 成語典故: 斷:截斷;章:音樂一曲為一章。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內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成語出處: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賦詩斷章,余取所求焉。」 成語例句: 宋人攻擊王介甫,說他將明妃寫成一個不忠君不愛國的人,其實是斷章取義,故入人罪。(朱自清《清華的一日》) 對酒當歌ì jiǔ dāng gē 成語典故: 對著酒應該放聲高唱。原意是人生時間有限,應該有所作為。後也用來指及時行樂。 成語出處: 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成語例句: 盡都是把手為話,對酒當歌,鄭州浪漢委實多。(元·楊顯之《酷寒亭》第三折) 阿諛諂媚ē yú chǎn mèi 成語典故: 阿諛:迎合別人的意思,向人討好;諂媚:巴結,奉承。說話做事迎合別人的心意,竭力向人討好。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裴晉公義還原配》:「只是這幫阿諛諂媚的,要博相國歡喜,自然重價購買。」 墮甑不顧ò zèng bù gù 成語典故: 甑:古代一種瓦制炊器;顧:回頭看。甑落地已破,不再看它。比喻既成事實,不再追悔。 成語出處: 《後漢書·郭泰傳》:「客居太原,荷甑墮地,不顧而去。林宗見而問其意,對曰:『甑已破矣,視之何益。』」 奉天承運fèng tiān chéng yùn 成語典故: 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指君權神授。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 成語出處: 明·沈德符《野獲編》:「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獨見。故神訓中雲:皇帝所執大圭上鏤『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誥敕命中,必首雲『奉天承運皇帝』。」 婦人之仁fù rén zhī rén 成語典故: 仕:仁慈。婦女的軟心腸。舊指處事姑息優柔,不識大體。 成語出處: 《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弊,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成語例句: 吳王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回) 甘之如飴gān zhī rú yí 成語典故: 甘:甜;飴:麥芽糖漿。感到象糖那樣甜。指為了從事某種工作,甘願承受艱難、痛苦。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正氣歌》詩:「鼎鑊甘如飴,求之不可得。」 成語例句: 背書背不出,「老師」往往大發嬌嗔,自然罵得人下不了台,而張曜甘之如飴。(高陽《清宮外史》上冊) 甘瓜苦蒂gān guā kǔ dì 成語典故: 甜瓜的蒂是苦的。比喻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成語出處: 清·翟灝《通俗編·草木》:「甘瓜蒂苦,天下無全美也。」 邯鄲學步hán dān xué bù 成語典故: 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成語出處: 《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成語例句: 寫作文不能照搬例文,那樣會像邯鄲學步一樣,是寫不出好文章來的。 含英咀華hán yīng jǔ huá 成語典故: 咀:細嚼,引伸為體味;英、華:這里指精華。比喻讀書吸取其精華。 成語出處: 唐·韓愈《進學解》:「沈浸濃郁,含英咀華。」 成語例句: 短小、精煉、深刻的文章,值得人們含英咀華。 好高騖遠hào gāo wù yuǎn 成語典故: 好:喜歡;騖:追求。比喻不切實際地追求過高過遠的目標。 成語出處: 《宋史·道學傳一·程灝傳》:「病學者厭卑近而騖高遠,卒無成焉。」 成語例句: 但是好高騖遠,貪抄捷徑的心理,卻常常妨礙人們去認識這最普通的道理。(秦牧《畫蛋·練功》) 囫圇吞棗hú lún tūn zǎo 成語典故: 囫圇:整個兒。把棗整個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成語出處: 《朱子語類·論語十六》:「道理也是一個有條理底物事,不是囫圇一物。」 成語例句: 讀書要善於思考,不能囫圇吞棗,不求甚解。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成語典故: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勢。比喻依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 成語出處: 《戰國策·楚策一》:「虎求百獸而食之,得狐。……虎以為然,故遂與之行。獸見之皆走,虎不知獸畏己而走也,以為畏狐也。」 成語例句: 果然府中來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別人狐假虎威的誆的去,這個卻保不得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毀家紓難huǐ jiā shū nàn 成語典故: 毀:破壞,毀壞;紓:緩和,解除。捐獻所有家產,幫助國家減輕困難。 成語出處: 《左傳·庄公三十年》:「斗谷於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成語例句: 某等願從眾志,毀家紓難,興復宋室。(清·吳趼人《痛史》第二十五回) 蕙心紈質huì xīn wán zhì 成語典故: 心靈如蕙草芬芳,品質似紈素潔白。比喻品行高潔。 成語出處: 南朝·宋·鮑照《蕪城賦

㈢ 無可厚非成語故事

《漢書·王莽傳》:「莽怒;免英官;後頗覺悟;曰:『英亦未可厚非。』復以英為長沙連率。」

㈣ 想入非非的成語故事

想入非非(漢語成語)
想入非非,俗稱不切實際的胡思亂想。如端木蕻良《曹雪芹》十九專:「沾兒就愛屬想入非非,不理他也就沒事了。
中文名
想入非非
拼 音
xiǎng rù fēi fēi
解 釋
意念進入玄妙虛幻的境界
出 處
《老子》

㈤ 似是而非成語故事

似是而非
【拼音】sì shì ér fēi[1]
【基本解釋】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事物似真而實版假權,或似正確而實錯誤,也指似針對此實針對彼。
含義
似:像;是:對;非:不對。好像是對的,實際上不對。指事物似真而實假,或似正確而實錯誤,也指似針對此實針對彼。

成語典故
出處
《莊子·山木》:「周將處夫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戰國·鄒·孟軻《孟子·盡心下》:「孔子曰:『惡似而非者,惡莠,恐其亂苗也。』」
示例

【故事】 戰國時期,莊子帶學生游學各地,見伐木工人砍樹問為什麼不去砍大樹,工人說因為它已沒有用處了。到了朋友家,僕人問殺雞的事,主人說殺不會打鳴的雞。莊子對學生說:「應該處於有用和無用之間,似是而非,這樣才誰也抓不住把柄。」

㈥ 楚漢時期的成語典故非

霸王別姬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和劉邦為了爭奪帝位,進行長達十幾年的戰爭。最後項羽在烏江兵敗,自知大勢已去,在突圍前夕,不得不和虞姬決別,最後自刎身亡
項庄舞劍
【成語故事】公元前208年,項羽率40萬大軍開往咸陽,被劉邦的守軍擋住。項伯請劉邦到鴻門赴宴。劉邦到鴻門後,項羽設計讓項庄舞劍助興,意在乘機殺了劉邦。項伯也舞劍助興,百般保護劉邦,劉邦手下樊噲沖進營帳來保護劉邦,劉邦借機逃離
十面埋伏 【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漢王劉邦重用淮陰人韓信,先後活捉魏王豹、趙王歇、燕王藏荼、齊王田廣。他被劉邦封為齊王後率30萬大軍和彭越的軍隊會師,把項羽圍困在垓下,他採取十面埋伏的戰術,逼使項羽在烏江自刎,取得決定性的勝利
暗渡陳倉【成語故事】秦末項羽滅了秦以後,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誰先攻入咸陽的人為王的約定,劉邦極為不滿,領兵進入四川,沿途燒了巴蜀的棧道,封為漢王,劉邦得到韓信的幫助,明裡在修棧道,背地繞道輕取項羽的大將章邯,進而取得中原為王
四面楚歌【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攻佔秦都以後,燒殺擄掠,人民怨聲載道。漢王劉邦趁機出擊想衣錦還鄉的項羽,讓大軍把項羽圍在垓下,並設下「四面楚歌」之計,項羽以為漢軍已經攻佔楚地,以為天要滅他,只好邊飲酒邊唱歌,悲壯自刎身亡
汗馬功勞【成語故事】西漢初期,蕭何跟隨劉邦打天下,出謀劃策,劉邦當了皇帝後就讓蕭何做丞相,其他武將不服,劉邦說:「打獵的時候,追逐野獸的狗,而指明野獸方向的是人,你們只是有功勞的狗,而蕭何則是這個獵人。」
拔幟易幟【成語故事】西漢初年,韓信率漢軍攻打趙軍,即將到達井陘口,先挑選輕騎2000人,人持一紅色旗幟,抄小路埋伏在趙營附近,接著背水列陣引誘趙軍。趙軍傾巢而出,漢軍佯敗而退,先前埋伏的士兵沖進趙軍營中掛上漢軍紅旗,趙軍因此大敗
養虎遺患【成語故事】秦朝被推翻後,楚軍與漢軍訂立和約,以鴻溝為界,西邊歸漢,東邊歸楚,宣布停戰。項羽領兵東歸,劉邦西進。張良和陳平對劉邦說:「目前漢軍勢力日益強大,諸侯也支持,可抓住時機消滅楚軍,不能養虎遺患。」
破釜沉舟【成語故事】秦朝末年,秦王派大將章邯帶20萬大軍進攻諸侯國趙國,趙王派人向楚王求援,楚王讓宋義掛帥,項羽輔佐率軍救援,宋義故意拖延時機,項羽殺了宋義並率軍渡過漳水去援趙,他們把鍋砸了,把船沉入江底,作生死決戰,終於擊敗秦軍
分我杯羹【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擔心長期對峙下去對他不利,於是抓了劉邦的父親,揚言劉邦不投降就殺了他父親燉成肉羹吃,劉邦聽說後說我們兩人是結拜兄弟,我的父親也是你的父親,如果殺了的話就分一杯羹給他。項羽聽從項伯的勸告沒有動手殺人
大逆不道【成語故事】秦朝末年,楚漢相爭,楚軍與漢軍在廣武城相遇,項羽想與劉邦單獨角斗來結束戰事,劉邦死活不肯應戰,只是列舉項羽十大罪狀,說項羽是大逆不道。項羽氣得渾身發抖,命令士兵向漢軍放箭,劉邦中箭,漢軍只好退回皋城防
解衣推食【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手下的韓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劉邦。劉邦認為韓信是一個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給韓信,還給韓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馬。韓信帶兵滅掉齊國。項羽派武涉去勸韓信自立為王,被韓信拒絕
借箸代籌【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執不下時,謀士鸝食其也沒有別的好辦法,這時張良進來拜謁。劉邦問怎樣才能盡快戰勝西楚霸王項羽。張良見劉邦桌上有筷子,就拿起筷子在桌上畫起來,指點江山。劉邦頓時茅塞頓開、喜笑顏開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成語故事】楚漢相爭時,項羽屯兵40萬在新豐鴻門,謀士范增設計要除掉劉邦。劉邦依約赴鴻門宴,范增請項庄舞劍助興,意圖殺害劉邦。張良叫來樊噲,劉邦借上廁所的機會與樊噲商議如何逃走,樊噲說:「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㈦ 不常見的成語故事

西漢時候,有個十分好學的青年叫匡衡,但因家境貧寒無錢點燈,一到夜晚他家屋內一片漆黑,沒法讀書。怎麼辦呢?一天晚上,他見隔壁人家點著蠟燭,就在牆壁上悄悄地鑿了一個小孔,讓微微透過洞口的燭光映在書上,就這樣,他每天晚上都借鄰居的燈光讀書,直到鄰居熄燈為止。
匡衡就是這樣在學習條件很差的客觀環境中,千方百計克服困難,創造條件,學到了知識,後來成為西漢有名的學者。這說明,外界環境和條件,是人們學習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一個人要取得成績,關鍵在於自己的刻苦努力。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
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
一頭牢牢的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
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時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使蘇秦

㈧ 非驢非馬成語故事

非驢非馬

【成語故事】漢朝時,西域有一個龜茲國國王絳賓,在漢宣帝時版多次訪問漢朝,他對漢權朝的文化特別喜歡,回國後大力推廣漢朝的文化,這與西域的傳統習俗大相徑庭,人們認為他的這一套似是而非的東西是驢馬雜交的騾子。

【典故】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漢書·西域傳下》

【釋義】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麼也不象。

【用法】作謂語、狀語、補語;常與「不倫不類」連用
【相近詞】不倫不類、不三不四

【反義詞】一本正經

㈨ 什麼成語或四字詞語中帶有非字或菲字的,或者什麼故事跟菲這個字有聯系的

補過飾非 補過:彌補過失;飾非:文飾過錯。指掩飾過錯
非同尋常 尋常:平常。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不同於一般
拒諫飾非 諫:勸告。拒絕別人的規勸,掩飾自己的錯誤
擬非其倫 指比擬不當
齊大非偶 指辭婚者表示自己門第或勢位卑微,不敢高攀
搬弄是非 搬弄:挑拔。把別人的話傳來傳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後亂加議論,引起糾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比喻一種情況的形成,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醞釀的。
伯玉知非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時衛國人;非:不對。比喻知道以前不對。
答非所問 回答的不是所問的內容。
大是大非 屬於政治原則性的是非問題。
顛倒是非 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非常之謀 非常:不平常。不是一般的陰謀。指陰謀篡奪帝位。
非池中物 不是長期蟄居池塘中的小動物。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終究要做大事。
非此即彼 非:不是;此:這個;即:便是;彼:那個。不是這一個,就是那一個。
非分之財 不是自己應得的錢財。指本身不應該拿的錢財。
非分之想 非分:不屬自己分內的。妄想得到本分以外的好處。
非驢非馬 不是驢也不是馬。比喻不倫不類,什麼也不象。
非親非故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麼關系。
非同兒戲 比喻事情很重要,不是鬧著玩的。
非同小可 小可:尋常的。指情況嚴重或事情重要,不能輕視。
非我族類 族類:同族的人。指不是跟自己一條心的人。
非昔是今 昔:過去。今:現在。認為過去是錯誤的,現在是正確的。
非異人任 異人:別人;任:承擔。不是別人的責任。表示某事應由自己負責。
非意相干 非意:意料之外;干:冒犯。意外的無故冒犯。
非愚則誣 誣:誣蔑。不是生性愚蠢的話,就是故意污衊。
吠非其主 吠:狗叫。狗朝著外人亂叫。舊比喻各為其主。
改是成非 是:正確的,對的;非:錯誤的。把正確的改成錯誤的。指顛倒是非。
狗吠非主 比喻臣子各忠於自己的君主。
古是今非 古代、現在的是非得失。指評論從古到今的功過曲直。
胡作非為 胡:亂;非:不對。不顧法紀或輿論,毫無顧忌地做壞事。
好丹非素 愛好紅色,反對白色。比喻對事物有偏見。
混淆是非 故意把正確的說成錯誤的,把錯誤的說成正確的。
積非成是 積:長期所形成的。長期所形成的謬誤,反被認為是正確的。
今非昔比 現在不是過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勢、自然面貌等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口是心非 嘴裡說得很好,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指心口不一致。
今是昨非 現在是對的,過去是錯的。指認識過去的錯誤。
貌是情非 表面做的與心裡想的完全兩樣。比喻表裡不一。
明辨是非 分清楚是和非、正確和錯誤。
面目全非 樣子完全不同了。形容改變得不成樣子。
齊大非耦 舊時凡因不是門當戶對而辭婚的,常用此話表示不敢高攀的意思。
人非木石 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為外界事物所打動,不同於無生命、無知覺、無感情的樹木石頭。
惹事生非 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死於非命 非命:橫死。在意外的災禍中死亡。
是古非今 是:認為對;非:認為不對,不以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認現代的。
是非曲直 正確還是不正確,有理還是無理。
似懂非懂 好象懂,又好象不懂。
是是非非 把對的認為是對的,把錯的認為是錯的。比喻是非、好壞分得非常清楚。
似是而非 似:象;是:對;非:不對。好象是對的,實際上不對。
痛改前非 痛:徹底;非:錯誤。徹底改正以前所犯的錯誤。
啼笑皆非 啼:哭;皆非:都不是。哭也不是,笑也不是,不知如何才好。形容處境尷尬或既令人難受又令人發笑的行為。
無事生非 無緣無故找岔子,存心製造麻煩。
文過飾非 文、飾:掩飾;過、非:錯誤。用漂亮的言詞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未可厚非 厚非:過分責難、責備。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習非成是 對某些錯誤事情習慣了,反以為本來就是對的。
想入非非 非非:原為佛家語,表示虛幻的境界。想到非常玄妙虛幻的地方去了。形容完全脫離現實地胡思亂想。
無可非議 非議:責備,批評。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表示做得妥當。
為非作歹 做種種壞事。
物是人非 東西還是原來的東西,可是人已不是原來的人了。多用於表達事過境遷。因而懷念故人。
心謗腹非 口裡不說,心裡譴責。指暗地裡反對。
一表非凡 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以古非今 非:非難,否定。用歷史故事抨擊當前的政治。
獄貨非寶 指法官斷獄受賄賂,也難逃法網。
質非文是 徒有華美的外表,而無相應的實質。
止暴禁非 止、禁:罅;暴、非:指種種壞事。制止種種壞事。
無可厚非 厚:深重;非:非議,否定。不能過分責備。指說話做事雖有缺點,但還有可取之處,應予諒解。
播弄是非 挑撥是非。是非:糾紛,口舌。
長傲飾非 滋長驕傲、掩飾過錯。
獨是獨非 指不採納眾議,是與非自己說了算,獨斷專行。
逢惡導非 謂逢迎壞人,助長惡行。
腹非心謗 心懷不滿,暗中發泄。
公是公非 公認的是非。
橫禍非災 猶言橫殃飛禍。
護過飾非 掩護錯誤、文飾過失。
見怪非怪 見「見怪不怪」。
今是昔非 見「今是昨非」。
貌是心非 見「貌是情非」。
面是背非 當面贊成,背後反對。
面是心非 謂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裡不一。
面譽背非 見「面譽背毀」。
品貌非凡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尋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情非得已 情況出於不得已。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起爭端。
惹是招非 引起麻煩之事。
人非草木 見「人非木石」。
人非物是 謂人事變遷,景物依舊。
人我是非 是非:爭執,糾紛。人與人之間的各種利害關系和糾紛。
身非木石 謂自身並不是毫無感情的人。
是非得失 正確與錯誤,得到的與失去的。
是非顛倒 是:對;非:錯。把錯的說成對的,對的說成錯的。把是非弄顛倒了。
是非分明 正確與錯誤非常分明。
飾非拒諫 飾:掩飾;非:錯誤;諫:直言規勸。拒絕勸告,掩飾錯誤。
是非口舌 因說話引起的誤會或糾紛。
儗非其倫 謂拿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來比方。語本《禮記·曲禮下》:「擬人必於其倫。」
飾非遂過 粉飾錯誤,養成過失。
飾非文過 粉飾掩蓋過失、錯誤。
飾非掩過 同「飾非文過」。
飾非養過 見「飾非遂過」。
是非之心 分辨是非得失的能力。
順非而澤 順從錯誤言行且加以潤飾。
順過飾非 謂徇私遷就而掩飾錯誤。
說是道非 見「說是談非」。
說是弄非 見「說是談非」。
說是談非 ①評說是非。②指搬弄口舌。
頌古非今 頌:頌揚。指頌揚古代的,否定現代的。
遂非文過 飾非文過。掩飾錯誤和過錯。
隨聲是非 別人說是,自己也說是;別人說不是,自己也說不是。謂毫無主見,一味盲從。
討是尋非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為非作惡 見「為非作歹」。
文過遂非 掩飾過失,順隨錯誤。
無間是非 指不分別是非。
誤作非為 猶言胡作非為。
閑非閑是 見「閑是閑非」。
閑是閑非 無關緊要的是非、議論。
心非巷議 心裡不滿,而在私下議論。語出《史記·秦始皇本紀》:「入則心非,出則巷議。」
學非所用 所學的不是所應用的,所應用的不是所學的。比喻學習與實踐相脫節。
尋事生非 形容有意製造事端,製造糾紛。
掩過飾非 猶言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
言是人非 謂言論無可非議,但為人不可取。
一表非俗 形容人的儀表非比尋常。
用非其人 任用了不適當的人才。指用人不當。
用非所學 使用中需要的本領,與學習中得到的東西不一致。
造謠生非 見「造謠生事」。
招是搬非 搬弄是非,引起爭端。
招是攬非 猶招是惹非。
招事惹非 見「招是惹非」。
招是惹非 招惹是非。謂無故生事。
招是生非 見「招是惹非」。
作歹為非 做各種壞事。
非分之念 〖解釋〗分:本分;非分:不屬自己分內的。指超出本分的想法念頭。
積非習貫 〖解釋〗指錯誤長久沿襲,已成習慣。貫,通「慣」。
講是說非 〖解釋〗猶言說三道四。形容不負責任地胡亂議論。
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解釋〗猶言解鈴還是系鈴人。指誰惹起的是非,還得由誰來了結。
論列是非 〖解釋〗論:評論;列:列舉。羅列事實,評論是非。
泥古非今 〖解釋〗拘守古代的而否定當今的。形容崇尚陳規舊法,貶低新鮮事物。
惹事招非 〖解釋〗引起麻煩之事。同「惹是招非」。
人非土木 〖解釋〗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
誰是誰非 〖解釋〗猶言誰對誰錯。
似笑非笑 〖解釋〗像笑又不笑。
痛悔前非 〖解釋〗徹底悔恨以前所犯的錯誤。
眾多非一 〖解釋〗指類別甚多,不止一種。
愛非其道 道:方法。對某人很親愛,方法不對頭。指父母對子女的溺愛
超絕非凡
是非之地

采葑采菲 葑:蔓青,葉和根、莖都可食,但味苦;菲:蕪菁類植物。比喻不因其所短而舍其所長
采及葑菲 別人徵求自己意見時表示謙虛的說法。
菲食薄衣 菲:微薄。微薄的衣服,粗劣的食物。形容生活十分儉朴。
妄自菲薄 妄:胡亂的;菲薄:小看,輕視。過分看輕自己。形容自卑。
卑宮菲食 指宮室簡陋,飲食菲薄。舊時用以稱美朝廷自奉節儉的功德。
惡衣菲食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儉朴。
葑菲之采 不可因葑菲根莖味苦而連葉也不採。原比喻夫妻相處,應發德為重,不可因女子容顏衰退而遺棄。後常用作請人有所採取的謙詞。
躬自菲薄 謂親身實行儉約。菲薄;微薄。
貝錦萋菲 貝錦:指錦文,比喻誣陷人的讒言;萋菲:通「萋斐」,文采相錯雜。比喻讒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