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濤見王衍的典故
① 山濤見王衍什麼意思
去關帝廟求簽,有上上簽第九十六簽:
山濤見王衍。
老來求子之人若內看到此簽,定會千恩萬謝容,留足香火錢;而懷才不遇,仕途坎坷之輩看到此簽必然涕泗橫流,重整旗鼓。
這個簽是什麼意思呢?
山濤是魏晉竹林七賢之一。王衍是晉末重臣,中原第一美男子,又以清談名動天下。兩人年齡差了五十一歲。山濤六十歲的時候見到了還是孩子的王衍,脫口而出,「何物老嫗,生此寧馨兒!」
「誰家的老母親,竟然生出這樣標致的孩子。」
所以這個簽的意思是一個人年齡很大的時候,才遇到了好事情,晚年有福報。
② 關帝廟的第九十六簽 山濤見王衍誰給解一下!
在那個關帝廟啊...
③ 什麼成語的意思是「金子玉石未雕琢之姿」(關於竹林七賢之一,山濤的典故)
渾金璞玉抄
拼音: hún jī襲n pú yù 簡拼: hjpy
解釋: 比喻天然美質,未加修飾。多用來形容人的品質淳樸善良。
出處: 南朝·梁元帝《為東宮薦石門侯啟》:「點漆凝脂,事逾衛玠;渾金璞玉,才匹山濤。」
④ 歷史上空談誤國最初指的是哪一個歷史名人
王衍很來聰明,因為堂兄是竹林七賢源之一,小時候便喜歡結交竹林名士。有一次去拜訪當時的名士山濤,山濤看見他後,感嘆了很長時間。王衍走的時候,山濤目送他遠去,感慨地對別人說:「不知道是哪位婦人,竟然生出了這樣俊美的兒子!然而誤盡天下老百姓的,未必就不是這個人啊!」
古人習慣蓋棺定論,山濤則是不曾蓋棺就下結論。然而這句評論卻奠定了後人對王衍的基本認識。王衍是個帥哥,卻又非常注重自己的貴族身份,喜歡打扮自己。聰明的王衍知道依靠自己的容貌談吐和穿著舉止一定能打動很多人。當時,麈尾(羽扇的一種)是儒、道、佛三家都很推崇的法器,也是士族子弟必備的隨身物件。對此,王衍結合自己膚色白凈的特點,專門選用白玉柄的麈尾。這樣在他手執麈尾時,就會讓人清楚地看到,他的手與白玉顏色一樣,是名副其實的「玉手」。於是,他「手與白玉無分別」的美色很快成為了京城街頭巷尾的美談,白玉柄的羽扇也成為了士族子弟一味跟風的流行時尚。而這也給王衍帶來了巨大的名氣。
⑤ 與韓荊州書裡面運用的8個典故
大概是下面這些:
〔1〕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發(頭發)。周公自稱「我一沐(洗頭)三握發,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見《史記·魯世家》),後世因以「吐握」形容禮賢下士。
〔2〕龍門:在今山西河津西北黃河兩岸,峭壁對峙,形如闕門。傳說江海大魚能上此門者即化為龍。東漢李膺有高名,當時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為登龍門。
〔3〕龍盤鳳逸:喻賢人在野或屈居下位。《三國志·杜襲傳》:「龍蟠幽藪,待時鳳翔。」
〔4〕毛遂:戰國時趙國平原君食客。秦圍邯鄲,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毛遂請求隨同前往,自薦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隨從至楚,果然說服了楚王,使其同意發兵。平原君乃以為上客(見《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穎:指錐芒。穎脫而出,喻才士若獲得機會,必能充分顯示其才能。
〔5〕倚馬可待:喻文思敏捷。東晉時袁宏隨同桓溫北征,受命作露布文(檄文、捷書之類),他倚馬前而作,手不輟筆,頃刻便成,而文極佳妙。
〔6〕王子師:東漢王允字子師,靈帝時為豫州刺史(治所在沛國譙縣,即今安徽亳縣),徵召荀爽(字慈明,漢末碩儒)、孔融(字文舉,孔子之後,漢末名士)等為從事。全句原出西晉東海王司馬越《與江統書》。
〔7〕山濤:字巨源,西晉名士,竹林七賢之一。為翼州(今河北高邑西南)刺史時,搜訪賢才,甄拔隱屈
〔8〕推赤心於諸賢腹中:《後漢書·光武本紀》:「蕭王(劉秀)推赤心置人腹中。」
〔9〕雕蟲小技:西漢揚雄稱作賦為「童子雕蟲篆刻」,「壯夫不為」(見《法言·吾子》)。蟲書、刻符為當時學童所習書體,纖巧難工。此處乃自謙之詞。
〔10〕芻蕘(chú ráo除饒):割草為芻,打柴為蕘,芻蕘指草野之人。亦用以謙稱自己的作品。
〔11〕薛:薛燭,古代善相劍者,見《越絕書外傳·記寶劍》。卞:卞和,古代善識玉者,見《韓非子·和氏》。
⑥ 成語信口雌黃
晉人王衍,字夷甫,臨沂(今屬山東省)人,是一個有名的清談家。起初,他當元城縣令(今河北大名縣附近),每天很少辦公事,擅長閑聊發議論,不過工作上倒也沒有出過什麼岔子。後來,他幾經陞官,被任為「太子舍人」、「尚書郎」等高職,還擔任過宰相,清談的興趣也更加高了。他喜愛老子和莊子的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庄的玄理。談的時候,手執玉柄麈尾(Zhu用一種鹿的尾毛製成的拂塵,古時學者講授時多手執麈尾,類似後來的教鞭),輕聲慢語,從容不迫。當時清談之風正盛,王衍受到一部分人的欽敬,成為清談家的首領之一。 其實他那套玄妙空虛的理論,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聽的人指出錯誤或提出疑問時,他也毫不在乎,往往隨口更改,繼續不慌不忙地談論下去。據《晉書·王衍傳》載,當時有人因此稱他「口中雌黃」。 雌黃即雞冠石,是一種和雄黃同類的礦物。當時人們寫字多用黃紙(用黃檗染成,據說可防蟲蛀),叫「黃卷」。寫錯字時,就用雌黃把錯字塗改,因雌黃的顏色同紙色差不多,所以塗改很合適。塗改錯誤的字句,因此就叫「雌黃」。正衍的隨口更正,因此就叫「口中雌黃」。 「雌黃」後來又有修改和評論別人文章的意思。宋朝范正敏的《遁齋閑覽》說:「有誤字,以雌黃滅之,為其與紙色相類。故可否人文章,謂之『雌黃』。」隋朝顏之推的《顏氏家訓》說:「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 形容隨口亂談、妄發評論,就叫「信口雌黃」。
⑦ 王衍的軼事典故
口中雌黃 王衍在談論玄理時,經常手持白玉柄的塵尾,手和玉柄的顏色一樣白皙。凡是他覺得道理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就馬上更改,世人稱他是「口中雌黃」。 情之所鍾 王衍的幼子不幸夭折後,名士山簡去安慰他。王衍十分悲痛,幾乎無法控制。山簡就說:「孩子不過是懷抱中的東西,哪至於悲痛到這種地步!」王衍說:「聖人可以忘掉感情,最下等的人則對感情沒有體會。然而最珍重感情的,正在我們這樣的人身上。」山簡很佩服他的言論,也轉而為他感到悲痛。 乃在牛背 王衍曾托族人辦事,但好久沒有迴音。有一次聚會宴飲,就問那個人說:「近來托您辦的事,為什麼沒有消息?」沒想到那個人很惱怒,舉起酒器就砸他的臉。王衍沉默不語,清洗完畢,領著當時還年少的王導一起乘牛車離去。他在車中用鏡子自照,對王導說:「你看我的眼光還是在牛背上呢!」 舉阿堵物 王衍的妻子郭氏,是惠帝皇後賈南風的親戚,憑借賈後的權勢,他剛愎貪婪,性情暴戾,搜刮財物貪得無厭,喜歡干涉別人的事情。王衍耳聞目睹妻子的種種惡行,但沒有辦法禁止她。當時,他的同鄉人、幽州刺史李陽,是名震京師的大俠士,郭氏素來很忌憚他。王衍因此對郭氏說:「不只是我說你不能這樣做,李陽也說過這樣做不好。」郭氏因此行為稍稍收斂。王衍素來鄙夷郭氏的貪重錢財,所以口中從來不提錢這個字。郭氏想試試他究竟會不會說,就讓奴婢用錢繞床一圈,讓他不能走出來。王衍早晨起來看到錢後,就對奴婢說:「把這些東西都拿走!」 賭射殺牛 彭城王司馬權有一頭快牛,對它非常愛惜。王衍和他賭射,贏得了這頭牛。司馬權說:「你如果要自己騎乘就算了,如果想殺掉吃牛肉的話,我願意用二十頭肥牛代替它。既有肉吃,又能存下我喜愛的東西。」王衍卻把牛殺掉吃了。 珠玉在瓦 王衍俊秀而有很好的名望,一心企求玄虛悠遠,從來不談利字。他的族弟王敦在晉末南渡之後,經常稱贊他說:「夷甫處在人群之中,猶如明珠美玉落在瓦片石塊之間。」顧愷之在王衍的畫像上作贊詞,也稱贊他人品如青山聳峙,千仞壁立。由此可見他被人所推崇的程度。 風塵外物 王戎曾說:「王衍的風度儀態高雅清澈,好象晶瑩的玉樹,自然是塵世之外的人物。」 神鋒太俊 王澄評論王衍說:「哥哥外貌好像很正直,可是鋒芒太露了。」王衍回答說:「確實比不上你那樣豁達大度。儀表溫和。」 岩岩清峙 王導評論王衍道:「陡峭地肅靜地聳立在那裡,像千丈石壁一樣屹立著。」 以楷方衍 眾名士對比評論人物時,拿裴氏家族中的八位和王氏家族中的八位對比,其中把裴楷與王衍相比。 身今少惡 還在西晉時,有一班人傾慕道家學說,其中有人登門向王衍請教疑難,正碰王衍前一天已經談論了很久,有點疲乏,不想再和客人應對,便對客人說:「我現在有點不舒服,裴逸民(裴頠)也在我附近住,您可以去問他。」 琳琅珠玉 有人去拜訪王衍時,遇到王戎、王敦、王導在座;到另一個房間去,又見到王詡、王澄。他回家後,告訴別人說:「今天走這一趟,滿眼都是珠寶美玉。」 白眼兒遂作 王衍與裴邈因為志趣愛好不同而發生分歧。裴邈總想攻擊他而抓不到把柄,便故意去找王衍,肆意辱罵,想讓王衍應答,然後誹謗他。但王衍聲色不動,緩緩地說:「白眼兒終於發作了。」
⑧ 山濤少傅為何見了兒童的王衍就說他將來會給百姓帶來災難
因為王衍的性格太過於輕淡了。王衍生活的時代是魏晉時期,那個時候的社會有著一個奇怪的風氣,那就是非常注重一個人的外表!雖然現代也非常注重一個人的外表,可是這種注重並不會影響到做官上。在那個時期,一個人想要位高權重,單有才華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出眾的相貌,甚至可以因為過於出眾的相貌而受到重用。王衍就是這樣一個人。
綜合而言,山濤是因為王衍的性格太過於輕淡,而說他將來會給百姓帶來災難。
⑨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的出處解釋
【出處解釋】
事情有它必定有將要要達到的地步,道理有它本該如此的規律。只有天下那些心境靜穆的人,才能夠從微小的跡象中預知日後顯著的結果。月亮四周出現光環,預示天要刮風;柱石回潮濕潤,表示天要下雨;這是人人都知道的。至於世間人事的變化,情理形勢的因果關系,它的抽象渺茫而難以理解,千變萬化而不可預測,又怎麼能與天地陰陽的變化相比呢?而即使賢能的人對此也有不知道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就因為自己的愛好和憎惡擾亂了他心中的主見,而利害得失又左右著他的外在的行動啊。
從前山濤見到王衍,說:「日後給天下百姓帶來災難的,一定是這個人!」汾陽王郭子儀見到盧杞,說:「此人一旦得志,我的子孫就要被殺光了!」從今天來說,其中的道理固然可以預見一些。依我看來,王衍的為人,不論是容貌還是談吐,固然有有利於欺世盜名的條件,然而他不妒忌、不貪污,追隨大流。假如晉朝不是惠帝當政,只要有一個中等才能的君主,即使有成百上千個王衍,又怎麼能擾亂天下呢?象盧杞那樣的奸臣,固然足以使國家敗亡,然而此人不學無術,容貌不足以打動別人,言談不足以影響社會,如果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又怎能受到重用呢?從這一點來說,山濤和郭子儀對王衍和盧杞的預料,也或許有不完全正確的地方。
現在有人嘴裡吟誦著孔子和老子的話,身體力行伯夷、叔齊的清高行為,收羅了一批追求名聲的讀書人和鬱郁不得志的人,相互勾結製造輿論,私下裡互相標榜,自以為是顏回、孟子再世,但實際上陰險兇狠,與一般的人志趣不同。這真是把王衍、盧杞集合於一身了,他釀成的災禍難道能夠說得完嗎?臉上臟了不忘洗臉,衣服臟了不忘洗衣,這是人之常情。現在卻不是這樣,他穿著罪犯的衣服,吃豬狗般的食物,頭發象囚犯,面孔象家裡死了人,卻大談《詩》、《書》,這難道合乎情理嗎?凡是做事不近人情的,很少有不是大奸大惡的,豎刁、易牙、開方就是這種人。這個人藉助最崇高的名聲,來掩蓋還沒有暴露的禍患,雖然有願意治理好國家的皇帝,和敬重賢才的宰相,還是會推舉、任用這個人的。這樣,他是天下的禍患就必定無疑了,而決非僅僅王衍、盧杞等人可比。
孫子說:「善於用兵的人,沒有顯赫的功勛。」假如這個人沒有被重用,那麼我的話說錯了,而這個人就會發出不遇明主的慨嘆,誰又能夠知道災禍會達到這種地步呢?不然的話,天下將蒙受他的禍害,而我也將獲得有遠見的名聲,那可就太可悲了!
⑩ 信口雌黃的典故與哪一位人物有關
「信口雌黃」這句成語,其意思是有些人不顧事實,隨便亂說,信口二字人們容易明白,是隨口說話,但為何與一個礦物名字——雌黃聯在一起呢?
雌黃是一種礦物,其成分為三硫化二砷,檸檬黃色,多為細粒狀、片狀或柱塊狀,也有為腎狀者,多為珍珠光澤。在古時人們寫字時用的是黃紙,如果把字寫錯了,用這種礦物塗一塗,就可以重寫,所以,成語的源由就出於此。
原於《晉書·王衍傳》。王衍是西晉人,有名的清談家。他喜歡老莊學說,每天談的多半是老莊玄理。但是往往前後矛盾,漏洞百出,別人指出他的錯誤或提出質疑,他也滿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隨口更改。於是當時人說他是「口中雌黃」。《顏氏家訓》中也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之論。這就是這則成語的來源。
故事:
晉朝清談家王衍擔任元城縣令時很少辦公事,經常約人在一起沒完沒了地閑聊。他最喜歡老子和莊子的玄理,清談時手裡拿著麈尾拂塵,侃侃而談,經常前後矛盾,漏洞百出,有人質疑時,他隨口更改,隨心所欲。人們說他是「口中雌黃」。
晉代,都城洛陽名士雲集,人才輩出。但大家最喜歡研究的並非經世之學,而是圍繞老子和莊子的學說展開清談,玄妙而又空虛。王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信口雌黃」這個成語也因他而產生。
史料記載,王衍,字夷甫,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生於公元256年。他出身名門望族,父親曾任平北將軍,「竹林七賢」中的王戎為其堂兄。
王衍少年時隨家人在京城生活,他在當時可是非常有名的一個美男子,身姿俊秀,雙目如神,言談舉止安詳文雅,連名士山濤看到後也禁不住對朋友感慨道:「不知是哪位婦人,竟生出如此俊美的兒子!」
王衍從小博覽群書,才華出眾,長大後步入仕途,頻頻提升,年紀輕輕就做到了黃門侍郎這種皇帝侍從官的官職。由於受到當時社會風氣的影響,他漸漸地迷上了玄學。他精通玄理,出口成章,為世人所傾慕。當時,人們清談時必定要手執一種用木條和獸毛做成的工具,名叫塵尾,它本是用於驅蟲﹑撣塵,但相沿成習就成為一種名流雅器。王衍常常拿持在手的塵尾很特別,柄為白玉做成。每當清談的時候,人們一邊聽著他的高談闊論,一邊看著他那和塵尾玉柄一樣白皙的手,無不目瞪口呆。
與友人談玄論道,王衍有一個習慣:感覺別人講的經義玄理中有什麼不妥當的地方,立刻就要進行批駁更改,有時甚至搞得連自己的話也前後矛盾。當時,人們用黃紙寫字,發現寫錯了,就拿黃色的雌黃來塗抹,然後再予更正。大家見王衍這樣喜歡更改別人的言論,於是便給他起了一個綽號——「口中雌黃」。
崇尚玄談的王衍後來在官場上也出盡了風頭,曾經做過晉朝的尚書令、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職,位極人臣。經過「八王之亂」等政治動盪,西晉迅速走向衰亡,王衍56歲那年在一次兵敗後被人推倒牆壁砸死。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