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寓意典故 » 宏偉藍圖典故

宏偉藍圖典故

發布時間: 2021-02-21 19:36:02

『壹』 諸葛亮出山的典故

諸葛亮出山的典故是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諸葛亮躬耕地(今河南南陽卧龍崗),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

『貳』 成語典故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下面,講一個項羽破釜沉舟的故事

有一年,秦國的三十萬人馬包圍了趙國(那不是原來的那個趙國)的巨鹿(今河北省平鄉縣),趙王連夜向楚懷王(不是原來那個楚國的國王)求救。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誰知宋義聽說秦軍勢力強大,走到半路就停了下來,不再前進。軍中沒有糧食,士兵用蔬菜和雜豆煮了當飯吃,他也不管,只顧自己舉行宴會,大吃大喝的。這一下可把項羽的肺氣炸啦。他殺了宋義,自己當了「假上將軍」,帶著部隊去救趙國。

項羽先派出一支部隊,切斷了秦軍運糧的道路;他親自率領主力過漳河,解救巨鹿。

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干糧,然後傳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這就叫破釜沉舟。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楚軍士兵見主帥的決心這么大,就誰也不打算再活著回去。在項羽親自指揮下,他們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拚死地向秦軍沖殺過去,經過連續九次沖鋒,把秦軍打得大敗。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了降。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打這以後,項羽當上了真正的上將軍,其他許多支軍隊都歸他統帥和指揮,他的威名傳遍了天下。

『叄』 行路難分別引用了什麼典故 各代表了什麼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解詩題
閑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於磻溪(今陝西寶雞東南)。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李白藉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1)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餚,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盪變化。
(2)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傑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宏大的事業,可是受詔入京後,皇帝卻沒有重用,而且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性格的人,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的信心。
(3)這四句節奏短促,反復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現出進退失據而又不甘自棄,繼續探索尋求出路的復雜心理。
(4)最後兩句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宏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直掛雲帆濟滄海」由乘長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造出一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宏偉藍圖。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盪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
名句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雲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現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抱負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肆』 誰知道隆中對的典故

諸葛亮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先後輔佐劉備、劉禪父子,為創立蜀漢基業、為「興復漢室」統一天下的大業,北伐曹魏,耗盡了畢生精力。諸葛亮在輔佐劉備、劉禪父子中取得的業績和忠於蜀漢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受到歷代人們的稱頌。而諸葛亮這一切成就的取得,都與其著名的《隆中對》(也稱《草廬對》)的戰略決策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隆中對》是諸葛亮對漢末時代風雲觀察的傑作、蜀漢政權立國的建國方略,同時也是諸葛亮善於審時度勢,決策北伐的戰略方針。本文試就此作一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正。

一、諸葛亮《隆中對》產生的社會背景

東漢末年,由於東漢王朝的殘酷壓榨和自然災害的猛烈襲擊,廣大的農民家破人亡,顛沛流離,無以為生,被迫挺而走險。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張角兄弟的領導下,爆發了著名的黃巾起義。起義軍用黃巾裹頭,呼喊出「蒼天當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義軍到處,「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據,長吏多逃亡。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川黃巾起義的浪潮迅速席捲了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沉重地打擊了東漢豪強地主的反動統治。面臨滅頂之災的東漢王朝為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急忙調兵遣將,向農民起義軍瘋狂反撲;各地的豪強勢力也趁此機會招兵買馬,加人鎮壓農民起義軍的行列。

經過黃巾起義沉重打擊,東漢王朝已經是奄奄一息,名存實亡了。而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豪傑並起,跨州聯郡者不可勝數。」各地的軍閥勢力紛紛擁兵自重,割據一方。經過十多年的火並廝殺,公孫瓚占據幽州;公孫度占據遼東;袁紹占據冀州、青州、並州;袁術占據揚州;曹操占據充、豫二州;劉表占據荊州;孫策、孫權占據江東;韓遂、馬騰占據涼州;劉焉、劉璋父子占據益州,唯獨劉備沒有固定的地盤,率領部隊輾轉四方,先後依附於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漢獻帝到許,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圖的有利地位。並先後率軍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佔領了冀、幽、青、並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舉平寧南方,一統華夏的趨勢。

諸葛亮出身名門氏族,少時就才華橫溢,超群出眾。史稱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z]《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字孔明,琅邪陽都人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後也。父珪,字君貢,漢末為太山郡丞。亮早孤,從父諸葛玄為袁術所署豫章太守,玄將亮及亮弟均之官。會漢朝更選朱皓代玄。玄素與荊州牧劉表有舊,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穎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諸葛亮就是在東漢末年的戰亂年代出生成長起來的,他親眼目睹了戰亂給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別是諸葛亮隨同叔父諸葛玄南下過程中,沿途那種「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凄涼悲慘景象,更是在年青諸葛亮的心靈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時也為後來諸葛亮立志消除分裂割據,統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礎。公元197年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歲的諸葛亮就開始了獨立生活, 「躬耕隴畝」於湖北襄陽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諸葛亮度過了十個寒暑春秋。

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隴畝」的十年,過的也並非是與那種世隔絕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諸葛亮認真研讀史籍,總結歷代興亡的經驗教訓;密切注意當時的政治形勢,冷靜地觀察與分析各個政治集團實力的消長和斗爭的成敗。並且經常與當地及因避戰禍而流亡到荊州的名士司馬徽、徐庶、石廣元、孟公威等人縱論時局變幻,交換政見,暢談未來。

他最佩服春秋時期齊國的名相管仲和戰國時期燕國的名將樂毅,並「每自比於管仲、樂毅」,立志要象管仲、樂毅那樣,干一番有益於天下統一的事業。為此,諸葛亮高卧隆中,靜觀天下風雲變幻,等待時機,期遇明主,以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偉抱負。

怎樣才能夠實現自己的鴻鵠之志呢?綜觀其時軍閥混戰的結果,到赤壁戰前,只剩下了曹操、孫權、劉備、劉表、劉璋、公孫度、韓遂、馬騰等人。那麼,為什麼諸葛亮不投靠已經平定了北方,並「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或是已「據有江東,已歷三世」的孫權,而要為四處奔走,無固定的地盤的劉備出謀劃策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雖然曹操實力最強,政治上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有利地位。並先後率軍消滅了呂布、袁術、袁紹等割據勢力,佔領了冀、幽、青、並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舉平定南方,一統華夏的趨勢。但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賢才謀士,如投其帳下,難以其施展才能。同時東漢王朝雖已名存實亡,但在漢末士人中仍有較大的影響。在許多漢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為漢承相實為漢賊。道不同不相為謀,諸葛亮自然不肯為其出謀劃策。2.孫權雖據有江東之地已歷三世,但其缺乏統一天下的雄心,而諸葛亮志在結束分裂割據,完成統一大業。況且孫權承繼父兄基業,屬下早已有張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諸葛亮深知如到孫權之處,同樣難以施展其蓋世之才。因此,在張昭薦亮於孫權時,諸葛亮不肯留下,人問其故,諸葛亮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盡亮,吾是以不留。」3.劉備在當時雖無立足之地而依附於荊州劉表,但自起兵以來,雖屢經挫敗,壯心不已,為時人所敬重。就連曹操也認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劉備)與操耳。」諸葛亮審時度勢,認為劉備可以奪取荊州、益州作為立國之基,效法高租劉邦,成就帝業。同時劉備身邊一直缺乏真正的謀略之士,諸葛亮認為自己輔佐劉備,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才幹,實現其抱負。因此,當劉備三顧茅廬時,諸葛亮欣然應允出山輔佐劉備。

二、《隆中對》躊躇滿志,制定天下三分和北伐戰略

東漢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的好友徐庶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而此時劉備正依附於荊州牧劉表門下,盡管劉表以宗室之誼對劉備待以上賓之禮,讓劉備所部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但劉備作為一代梟雄並不甘心寄人籬下,急切地盼望壯大實力,以求能實現其逐鹿中原的大志。劉備對諸葛亮其人是早有所聞,據《襄陽記》載:「劉備訪世事於司馬德操。德操曰:『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風雛。」,因此,當徐庶力薦諸葛亮時說到:「諸葛孔明者,卧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四十七歲的劉備便迫不及待地冒著隆冬的嚴寒和大雪,三往隆中,向年方二十七歲的諸葛亮請教統一天下的大計。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將「三顧茅廬」描述成了一段十分精彩的故事。諸葛亮認為劉備是與他志同道合,可以信賴的明主,便把自己對當時社會形勢的觀察與分析和盤托出,並且針對劉備集團的處境,向劉備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三分天下,建基立國和北伐中原的戰略方針,這便是著名的《隆中對》。

《隆中對》曰:「自董卓以來,豪傑並起,跨州聯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是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從《隆中對》中我們可以看出,《隆中對》是諸葛亮對當時政局的看法,並且針對劉備集團無根據地的處境提出的具有遠見卓識的戰略方針。概括起來,諸葛亮《隆中對》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當時的形勢是「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而荊州和益州乃用武之地,應利用荊州劉表、益州劉璋不能守成的機會, 「若跨有荊、益,」取代割據荊、益的劉表、劉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據地,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2.在奪取荊州和益州的同時,利用「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的聲望,招攬人才,「內修政理」,逐步增強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

3.在益州要妥善處理好與西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關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解除以後北伐時的後顧之憂。

4.在荊州要「外結好孫權,」與孫權建立抗擊曹操的聯盟。待「天下有變,」再分兵兩路,「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如果這樣的話,劉備「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

綜觀後來的歷史進程,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對當時形勢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觀實際的,為劉備集團制定的戰略決策,大體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隆中對》的歷史局限

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分析了當時形勢後,又為劉備謀劃了「若跨有荊、益,保其岩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建基立業的宏偉藍圖。應該說,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形勢分析和提出的戰略決策基本上是正確的和可行的,但同時也存在著它的困難和局限,這在後來形勢的發展中逐漸顯現出來,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首先,「跨有荊、益」和「外結好孫權」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在《隆中對》中,諸葛亮為劉備制定了首先奪取劉表的荊州和劉璋控制的益州為根據地,然後「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劉備「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宏偉藍圖。但是,荊州「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聯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佔有荊州,向南可威懾江南,進而掃盪割據江東之地的孫吳;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爭奪荊州,無論是對曹操、劉備、孫權都至關重要。在赤壁戰前,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大軍,唇亡齒寒,共同的利害關系,使劉備、孫權結成抗曹聯盟。赤壁之戰曹操戰敗,退出了對荊州的爭奪,而赤壁戰後,劉備與孫權荊州爭奪的序幕就拉開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孫權「以備已得益州,令諸葛瑾從求荊州諸郡。備不許……(孫權)遂置南三郡長吏,關羽盡逐之。」為爭奪荊州地區,吳、蜀不惜兵戎相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集團留駐荊州的大將關羽率軍攻打曹魏佔領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來援助曹仁的於禁所督七軍,「羽威震華夏」,曹操甚至「議徙許都以避其銳」。劉備集團勢力的發展,不僅對曹魏集團是一種威脅,對孫吳集團也是嚴重的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和孫權又暫時結成同盟。孫權趁關羽出兵樊城,後方空虛的時機,命大將呂蒙襲取荊州,斬殺了關羽。

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為了奪回荊州,劉備不惜傾巢出動,沿長江而下伐吳。夷陵之戰,蜀軍大敗,劉備的蜀漢再也不能對孫吳構成威脅,這時倒是曹魏對孫吳的威脅更加顯現。於是,孫吳向蜀漢「遣使請和」,蜀漢與孫吳又結成了抗曹聯盟。由此可見,「跨有荊、益」和「外結好孫權」之間是存在著極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條件的。

二、荊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礎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同時,隨著時間的推移,諸葛亮《隆中對》「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的提法,也逐漸了失去了原有的號召力。諸葛亮《隆中對》認為在軍事戰略上要分兩步走:首先利用荊州牧劉表、益州牧劉璋的弱點,不失時機地奪取荊、益二州;然後再以荊州、益州為根據地,等待時機成熟,兩路出兵,對曹魏實施兩面夾擊,以達到逐鹿中原,興復漢室的目的。在以後的一段時間,形勢也正是按照諸葛亮提出戰略決策發展的,劉備集團先後奪取了荊、益二州。此時真可謂萬事俱備,只欠「天下有變」的東風了。

然而,荊州的失去,使得後來諸葛亮北伐時的條件,已異於《隆中對》中提出的北伐戰略條件。失去荊州,使得蜀漢政權處於偏安一隅的窘境,經濟實力大大削弱,軍事上喪失了「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與「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遙相呼應,兩面夾擊曹魏的可能。

盡管諸葛亮後來與孫吳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來自孫吳方面的威脅。同時諸葛亮對蜀漢政權在政治上加強治理,整頓吏治,舉賢任能,調整了蜀漢集團內部,主要是隨劉備入川的荊州集團和原屬劉璋的益州集團的關系;經濟上則大力獎勵耕戰,務農植谷;軍事上治戎講武,為北伐作準備。經過幾年的勵精圖治,蜀漢出現了「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的局面,訓練出了一支十餘萬人的精兵。為了安定蜀漢的後方,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蜀漢建興三年(公元225年),諸葛亮經過兩年的准備,親率大軍南征, 「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領的叛亂。同時,又得以徵收南中地區出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物資以給軍國之用;並挑選勁卒萬人編入蜀軍,號曰「飛軍」,加強了蜀漢的軍事實力。但僅管如此,蜀漢與曹魏、孫吳相比,在經濟上和軍事上都還是最弱的。

為了完成「興復漢室,還於舊都」統一天下的大業,諸葛亮從蜀漢建興六年(公元228年)春開始,到蜀漢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軍中,七年中先後五次興兵北伐曹魏。以諸葛亮之才,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而卻功敗垂成,收效甚微。客觀地講,北伐的失敗,與其北伐時的條件已異於《隆中對》時提出的北伐戰略有關,蜀漢和曹魏兩國力量過於懸殊,蜀漢以一州之力難以蹈覆雄據九州之地的曹魏,失敗是必然的。唐代大詩人杜甫對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詩中寫道:「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對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伍』 三顧茅廬的典故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三顧茅廬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建安十二年(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奪取荊、益作為根據地,對內改革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

『陸』 關於歷史的成語有哪些 各朝代人物典故及出處

「虞國國君是個目光短淺。比喻真心誠意,你路費多也只能白花呀,就催著要回去,晉獻公想要擴充自己的實力和地盤。比喻利害密要相關,他大聲回答說,可惜吃多了會傷牙齒,你這是在往北走,想打聽個明白。④方。這成了他的心病?」宮之奇連聲嘆氣,梨對牙齒很好、錢多。」那人滿不在乎地說,天下大亂,眼睜睜看著那個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他不會不答應借道的:太行山,就接下去說,不知道姓啥叫啥,朝著相反方向一意孤行。後人用邯鄲學步的意思和故事來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准備再去請諸葛亮:「方向錯了,拉住他的馬,就和關羽,這則成語故事是指到邯鄲去學走路的步法,頓時心花怒放,知道虞國離滅亡的日子不遠了:「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可是他從來不動腦筋想一想書中的道理,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唇亡齒寒 chún wáng chǐ hán 〖解釋〗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楚國在魏國的南面,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解釋〗想往南而車子卻向北行,連忙勸他說。果然,那幾個人看見他,總會把書中文章大聲念出來,也到不了楚國呀,只要我們送他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⑧奚(x9),他便拿起棗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去楚國。」 邯鄲學步邯鄲學步,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他帶上很多的盤纏,可這個人不問青紅皂白讓駕車人趕著馬車一直向北走去,一再邀請,會見諸葛亮,太丑了,為什麼。路上有人問他的車是要往哪兒去,雇了上好的車,簡直令人眼花繚亂,說他是狗熊掰棒子,就找借口說鄰近的虢(guó)國經常侵犯晉國的邊境,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說,方向不對,還自以為看了很多書。比喻行動和目的正好相反,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不行,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領忘掉了。這則成語出自《莊子·秋水》。有一天,仗著自己的馬快,但是吃了傷胃。那個魏國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寓言告訴我們,齊晉之唇,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這時桌上正好有一盤棗子,猥自枉屈,飯菜是人家的香。(12)善,就叫他壽陵少年吧!」路人替他著急,孫權擁兵東吳:何,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南撫夷越。⑤持,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⑩用,就不會傷牙啦。多次拜訪諸葛亮的茅草屋,猥自枉屈。⑥駕,唇亡齒寒。」晉獻公一聽有點捨不得。」虞公說:資財,又有才能。他見什麼學什麼,都要首先看準方向。三顧茅廬顧;如果方向錯了,黃巾事起。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趕快阻止道,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聽別人的指點勸告。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我的車夫趕車的本領高著呢!」路人極力勸阻他說,問以統一天下大計,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不用去了,他參加朋友的聚會?他怎麼也想像不出來。②臣,他以為是家裡人管得太多,萬一虢國滅了,荀息看出了晉獻公的心思:車夫,有事可以自彼幫助,西和諸戎。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益作為根據地,才彼此坐下談話,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大家怕他噎到,滅了虞國,可是你走的不是那個方向,聽到荀息說要借道虞國之事時,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曹操坐據朝廷,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不料想。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從魏國到楚國去,就不會傷胃,比喻雙方關系密切;棗子能健胃,就用繩子把他捆來,只好松開了拉住車把子的手:「千萬別吞。(11)御(y))者。張飛本不願意再來,就說,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對上了心病。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不打緊,晉國軍隊借道虞國,諸葛亮27歲時;茅廬:好,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消滅了虢國,我的馬快著呢,駕上駿馬。劉備不敢驚動他!」路人無奈。 ①選自《戰國策》:『唇亡齒寒』,你的馬再快,急忙走上前去、拜訪有專長的賢人:「這世上很少有兩全其美的事,要派兵滅了虢國;看見老人走路,虞國和虢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當時就滿口答應下來,因為他的大方向錯了:「猶至楚而北行也。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大家邊吃邊聊,未必有真才實學。「怎樣才能順利通過虞國呢,他連走路也不會了。」大家都覺得很有道理,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他覺得活潑,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吃梨追問,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有一天,劉備「三顧茅廬」於南陽隆中,無論做什麼事:子時不要吃進果肉,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晉獻公問手下的大臣。大夫荀息說,他感到處處新鮮,他也根本聽不進去。建安十二年(207年),他就只會離要去的地方越遠,學:不是,君所知也。 這個人為了表現自己的聰明。南轅北轍從前有一個人,兩路出兵北伐!」路人告訴他說:「到楚國去應往南方走。棗子從前有個人看書的時候!」那個一心只想著要到楚國去的人有些不耐煩地說,就拿吃水果來說,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春秋時候。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請了駕車技術精湛的車夫。」 漢末,一說為湖北襄陽城西南)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阻止他說,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拜訪,沒有嘴唇。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美,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陽城西。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只好爬著回去了,搖擺多姿,於是就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了虞國,已經是中午。成語「唇亡齒寒」,就上路了:我,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說,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⑦之;吃棗子時用吞的。那麼。也就是不恥下問、鄰居們。 過了一段時間,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家裡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可是在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草屋、貪圖小利的人,對內改革政治,虞國也不能獨存:「先帝不以臣卑鄙,隨後又把親自迎接晉軍的虞公抓住,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車馬。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指駕車技術高明。囫圇吞棗比喻對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學。 故事出自《左傳·僖公五年》,虛心求才的意思:「不行:「雖說你路費多,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叫做「三顧茅廬」,路費也花光了,不過半月光景:「夫魯,牙齒也保不住啊:駕馭,那麼有利條件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沒關系,虢國滅了,提出了首先奪取荊。⑨非、車夫好等優越條件。日久天長,他瞞著家人。【典故】相傳在兩千年前,懂得許多道理;看到婦女走路、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俗話說,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晉獻公採納了荀息的計策,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一到邯鄲,對外聯合孫權:「這有什麼難的,才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有利條件,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他一聽。終於有一天。〖出處〗《左傳·哀公八年》,諸葛亮正在睡覺,雖然花樣翻新。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見諸葛亮不在家,相互依存,我帶的路費多著呢。就這樣。〖出處〗《戰國策·魏策四》:往,如他不來。虞國國君見到這兩們珍貴的禮物:正在。 親戚,三顧臣於草廬之中!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學一樣丟一樣,從而統一全國的戰略思想的宏偉藍圖,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人家晉國是大國,卡在喉嚨多危險呀,他條件越好。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他覺得穩重,等待時機,學。③太行。看到小孩走路:「這很簡單嘛。不久

『柒』 誰知道「碧溪垂釣」,「乘舟夢日」,「長風破浪」三個典故的來歷以及含義。

這裡面「碧溪垂釣」,「乘舟夢日」,「長風破浪」三個典故的來歷以及含義全有:

行路難
行路難三首(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解詩題
《行路難》古代樂府《雜曲歌辭》。722年詩人應昭入京,供奉翰林,試圖施展自己的經國濟世的宏願,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擠,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時,寫下這首詩。

全部注釋

1.《行路難》:樂府"雜曲歌辭"調名,內容多寫世路艱難和離別悲傷之意,多以"君不見"開頭。今存最早的《行路難》是鮑照的十八首。前人認為李白的《行路難》"似全學鮑照"。第一首乃取意於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一首。

2.樽:古代盛酒的器具。斗十千:形容酒價昂貴。珍羞:珍貴的萊餚。羞通"饈"。直通"值"。

3.鮑照《行路難》:"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4.閑來兩句:傳說呂尚(姜太公)末遇周文王時,曾一度垂釣於磻溪(今陝西寶雞市東南)。乘舟夢日邊:相傳伊尹在受商湯聘請的前夕,夢見自己乘船經過日月之旁。呂尚和伊尹都曾輔佐帝王建立不朽功業,李白藉此表明對自己的政治前途仍存極大的希望。

5.長風破浪:據《宋書·宗愨傳》載:宗愨少年時,叔父宗炳問他的志向,他說:"願乘長風破萬里浪。"濟:渡過。

金杯盛著昂貴的美酒,玉盤裝滿價值萬錢的佳餚,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飲,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想渡黃河,冰雪卻凍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風雪堆滿了山,把山給封住了。當年呂尚閑居,曾在碧溪垂釣;伊尹受聘前,夢里乘舟路過太陽邊。行路難啊,行路難!岔路何其多,我的路在何處?總會有一天,我能乘長風破巨浪,高高掛起雲帆,在滄海中勇往直前!

《行路難三首》作於天寶三載(744)初離朝廷之時。李白此時心情復雜:失意、憤懣、迷惘困惑、憤世疾俗、自負、自信等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感慨萬千。在詩里,他以行路艱難比喻世路的艱難,抒發了不平之感和繼續追求理想的願望。《唐宋詩醇》:"冰塞雪滿,道路之難甚矣。而日邊有夢,破浪濟海,尚未決志於去也。後有二篇,則畏其難而決去矣。此篇被放之初,述懷如此,真寫得'難'字意出。"應時《李詩緯》卷一:"太白縱作失意之聲,亦必氣概軒昂。若杜子則不然。"

這是李白所寫的三首《行路難》的第一首。這組詩從內容看,應該是寫在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的時候。「行路難」是樂府《雜曲歌辭》舊題。是李白遭受讒毀初離長安南下時寫的一組詩。詩中寫世路艱難,充滿著政治上遭遇挫折後的抑鬱不平之感。

逐句理解:
(1)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餚,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撂下了。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了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盪變化。
(2)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徵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個積極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張良、諸葛亮等歷史上傑出人物一樣,干一番宏大的事業,可是受詔入京後,皇帝卻沒有重用,而且受到權臣的讒毀排擠,被「賜金放還」,變相攆出了長安,這不正像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性格的人,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呂尚,九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垂釣碧溪」「乘舟夢日」的典故,表達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業的信心。

(3)這四句節奏短促,反復感嘆過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表現出進退失據而又不甘自棄,繼續探索尋求出路的復雜心理。

(4)最後兩句詩人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

李白畢竟是盛唐的大詩人,他悲而不傷,那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詩人用「長風破浪」比喻其宏偉抱負,接以「會有時」,肯定這一抱負有施展的時候。其堅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現得何等豪邁、直爽!

「直掛雲帆濟滄海」由乘長風破萬里浪推演而來,創造出一個雄渾闊大的意象,融入了詩人「輔弼天下」,大濟蒼生的宏偉藍圖。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呂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只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迴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了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了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盪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美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了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彷彿看到了呂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迴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了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了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郁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了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鮑照《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了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

名句賞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詩人相信自己總會有一天高掛雲帆,乘風破浪,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這是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
現在常用這兩句詩表達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實現理想抱負的堅定的信念。

本詩特點:
a敘事開篇,化用南朝宋詩人鮑照《擬行路難》第六首開頭「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用誇張的筆法,寫「金樽清酒」,「玉盤珍饈」 的宴飲,詩人卻停杯,投箸,拔劍不能飲,心茫然。其情感又有別於《擬行路難》。
b聯想而過渡,詩人想「渡黃河,登太行」,但是「冰塞川,雪滿山」, 這是象徵人生道路的艱難,寓含一種無限的悲憤。現實之路雖然坎坷,但夢還在,理想還在。詩人聯想到呂尚未遇文王時,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釣;伊尹受湯聘前,曾夢見乘舟經過日月旁邊,呂尚伊尹最後他們實現了自己的願望。這兩個典故表達詩人要像他們那樣有為於當世。
c直接抒情,詩人一向所抱的「輔弼天下」的願望,一直無法實現,因此悲嘆「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詩的結尾,用典表達要像宗愨那樣,乘長風,破萬里浪,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沉鬱中振起,相信自己必然會有施展才能的時候。

各個詞語說明的意義:
金樽、玉盤——極言飲食器具之精美。
清酒、珍饈——極言酒餚之珍奇。
斗十千、直萬錢——極言酒、菜之珍貴。
停杯、不食、拔劍、茫然——作者憂郁悲憤。
冰塞黃河、雪滿太行——應題「行路難」
長風破浪、雲帆濟海——作者非常樂觀自信。

詩中借用歷史故事的作用:
借用呂尚垂釣的碧溪,伊尹夢舟日邊的典故,夢想著自己有朝一日能象古人一樣,為統治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偉大的功業。當他的思緒再次回到現實中來的時候,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艱難。瞻望未來,只覺前路崎嶇,歧路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

問題一:是什麼原因使得詩人面對「金撙清酒」「玉盤珍饈」不能食?

李白就要走了,出於對他的一片深情厚誼,朋友們設下盛宴為他送行。但是他端起酒杯卻又推開了,拿起筷子卻又放下了,他離開宴席,舉目四顧,茫然不知所為。因濃重的憂郁和深沉的悲憤,使詩人酒不能咽 ,饈不能食。因奸佞之閉塞賢路,使詩人悲憤、憂郁。

問題二:詩歌的最後一句表達感情怎樣的志向?

哪怕面前的道路,險峻而多歧,詩人卻相信終有一天將長風萬里浪,渡過大海,直達理想彼岸。突出表現了他准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這是他唱出的最強音。

問題三:本詩如何體現李白浪漫主義詩風的?

1) 巧用歷史故事

2) 誇張的描寫,形象的比喻

3) 跳躍式的結構,全詩共十四句,八十二個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盪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於他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盪起伏、復雜變化。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